网络祭扫 倡议书(精选3篇)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是因为网络,使我们的学习和信息的交流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知识的获得变得更加便捷。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当的负面影响。
未成年人正值青春年华,正是学习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但事实上,现在有些未成年人在网上浏览不良信息,沉溺于网络,不顾身体健康,无节制上网,通宵达旦,最后导致学业荒废。
我们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应该正视网络对我们的负面影响,寒假即将来临,我们将会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所以在寒假来临之前,我们倡议:
1、遵守文明上网的规范。我们要以强烈的自我约束力,寒假坚决做到不进入营业性网吧,不沉迷于网络聊天、游戏,把尽量多的时间都放到学习和实践上。发现其他同学进入网吧的线索,要主动向其家长和学校汇报。
2、树立网络道德的意识。我们要学习网络道德规范,懂得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分清网上善恶美丑的界限,激发对美好的网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
3、争做网络文明的使者。我们要认识网络文明的内涵,懂得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道理,增强网络文明意识,使用网络文明的语言,在无限宽广的网络天地里倡导文明新风,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
4、争当网络安全的卫士。我们要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的资源,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监督和防范不安全的隐患,维护正常的网络运行秩序,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
同学们,网络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全新的生活画面,同时,美好的.网络生活也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美德和文明共同创造,让我们共同响应倡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远离网吧,文明上网!
倡议人:
日期: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来临,清明节是缅怀先烈和亲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为大家过一个文明、健康、环保、安全、节俭的清明节假期,我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过一个文明的清明节。积极弘扬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风,倡导利用网络鞠躬、献花、寄语留言表达心声。
二、过一个健康的清明节。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在缅怀与追思中,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倡导郊游、踏青和放风筝等民俗活动,走进自然,关爱自然,培育科学健康的节日生活方式。
三、过一个绿色的清明节。积极树立生态环保的理念,倡导通过献花、诗赋、祭文、植树、种草等文明环保的祭扫形式来寄托哀思,共同保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还清洁明净于清明节。
四、过一个平安的清明节。积极树立安全和谐的意识,倡导平安出行、文明祭扫,遵守有关管理规定,不违规用火,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节日环境,平安度过清明假期。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以文明缅怀、倡树新风的实际行动,携手共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
各位同学们:
随着互联和手机终端发展,成瘾性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赌博等不断出现,造成一些中小学生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未成年人络环境治理的决策部署,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络游戏,切实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请家长们仔细阅读《告家长书》,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一、确保内容健康向上。关注孩子上内容,坚决禁止孩子浏览不站,络游戏中含有可能引发中小学生模仿不安全行为、违反社会公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内容,以及恐怖暴力、色情低俗、封建迷信等妨害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容,应坚决杜绝孩子浏览。
二、限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络游戏的通知》,络游戏企业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中小学生1小时络游戏服务,其他时间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中小学生络游戏服务。家长应根据防沉迷规定,严格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间。
三、带有通讯功能的电子产品禁止带入课堂。《xx市xx中学关于加强学生手机使用管理的规定》中明确指出,学校原则上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如有特殊情况,家长主动提出申请,通过申请后,学生进校第一时间将手机交给班主任,放学时还给学生,在校期间,严禁将手机带入课堂。
四、家校协同发力。家长要充分认识到络沉迷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切实履行好监督管理的职责,发挥好榜样作用,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日常学习生活,有意识地让孩子多从事一些家务劳动、户外活动、体育锻炼,培养孩子多样的兴趣爱好,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学校和家长发现学生有沉迷络游戏、过度消费等苗头迹象,相互告知,共同进行教育和引导,及时矫正不良行为,帮助其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倡议人: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