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虎年就地过年倡议书600字(通用五篇)

2022虎年就地过年倡议书600字(通用5篇)

2022虎年就地过年倡议书600字 篇1

“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临近春节,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多点零星散发新冠肺炎病例,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为了减少春节期间人员流动,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各地纷纷采取行动“挽留”外地人员就地过年。纵然是家乡暖阳无限好,但是暂时的分离,是为了日后更好的相聚。广大党员干部当应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在就地过年的“时尚点”上绞尽脑汁,让就地过年也可以很“洋气”。

设置“分会场”,团团圆圆一个都不少。自打春晚设置分会场之后,很多小伙伴非常地兴奋,没准哪一年就到自己的家门口了,到那个时候不仅可以现场观看春晚的直播,没准还能见到自己喜欢多年的偶像明星。视频会议也设有分会场,视频会议的出现,宣告了一个协同办公领域变革时代的到来,视频会议系统,创造性地更新了传统理念中对协同办公的理解,将以往多套系统才能够实现的功能,完美地整合到了一个平台入口,一次认证、全网使用,在降低了各行业管理成本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协同办公的效率,疫情期间,更是发挥了最大功率。就地过年不妨也设置分会场,以家为单位,让分隔多地的亲朋好友们参与进来,各地政府也可以推出有奖活动,诸如:利用手机软件,一起来晒晒哪些分会场年夜饭最有特色,哪些分会场年味儿最浓郁……让家人“云团聚”,让就地过年充满家的味道。

在云端“拜年”,欢欢喜喜家家乐开怀。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广大党员干部要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减少不必要出行、不走亲访友,不前往高风险地区和出境,在云端寄托乡情,在网上共叙亲情。引导群众就地过年只有倡议还远远不够,必须尽早拿出详细的配套方案,展现更大诚意,传递更多确定性,动员企业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为就地过年人员置办丰盛的“年货”。让拜年不拘一格,做好群众春节安排的摸底,同时结合当地特色做好预案,努力让群众过一个形式不同但同样温暖的春节。相关部门、企业也要主动作为、灵活施策、不拘一格,让就地过年成为更多人心甘情愿的选择。

发“政策红包”,红红火火暴富过大年。“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免费乘坐公交车,景区门票免费送,发放春节消费券,2月工资双倍,发放压岁红包、新年红包,食宿全免……似乎回家过年,就要错过“一个亿”,让群众真实感受到真金白银、诚意满满,弥补大家春节期间无法返乡团圆的缺憾,最大限度缓解失落感,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与此同时,“免费年货寄回家”,关心关爱在家乡过年的留守老人与儿童,让留守外地的“打工人”无后顾之忧,既舒心又暖心。服务就地过年,需要把工作做细、做实、做透,这离不开每个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担当作为,考验着城市治理能力、人文关怀水平,一项一项,都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去把就地过年的政策红利落到实处,让就地过年人员感受到来自地方政府的真切关爱。

2022虎年就地过年倡议书600字 篇2

“回家是冒险,钱包还会扁!过年留公司,亲情不会减!”“是否被逼婚?是否被相亲?何以解忧,唯有留守”……在距离除夕不足一个月之际,一条条俏皮生动的“留人”标语火爆了社交媒体,提前预热了虎年春节。当前,全国20多个省份倡议“就地过年”,发布“非必要不返乡”的公开信,在新冠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复杂之际,“就地过年”俨然成为这次春节的新风潮。多年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因为疫情,感受到“淡”了的年味重新回来了。

疫情让人民明白,最大的幸福是家人平安。我们攻克了肆虐在武汉的病魔,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次胜利让我们明白,幸福往往并不需要富贵加身,更多的时候,仅仅只需要家人平安。“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在外的游子不能回家团聚,一时难以接受是人之常情,但“山河无恙,人间安好”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每个人的真心付出。春节期间人员大范围流动聚集,势必会给疫情防控带来更大压力。一旦出现传播事件,不仅需要开展大规模的排查,还可能导致社会生产生活停止,这是难以估量的经济、人力、物力甚至生命的损失。“就地过年”,“算小账”是为了家人的健康着想,“算大账”是为国家疫情防控做出贡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看似不能回家过年,又何尝不是全国人民在同一轮明月下团圆,共同过年。

“留人”更要“留心”,政府须处处“贴心”。疫情面前,各地在捍卫人民健康的同时,也要顾念人们的正常情绪。对于留在外地过年的群众,政府部门应提前做好预案部署与宣传,大到过年期间的市场供应、交通出行、商业娱乐、物流运输,小到一日三餐、衣食住行、健康安全,提供更多人性化、可操作的过节方案,才能保证“留下来”的群众得到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对于留守老家的特殊群体,政府部门也应发动工作人员到群众身边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更要以实际行动照顾他们的实际需求。通过开展暖心贴心的春节慰问,帮助特殊人群与在外过年的亲人视讯联系等方式,填补他们不能阖家欢乐的遗憾,也给身在异乡的亲人吃一颗“定心丸”。除了“留人红包”“错峰返乡”“春节消费券”等一系列在物质上切实可行的人性化举措,各地还应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需求,合理开展安全有趣的春节活动,把“年味”造出来,让留下来的人们也能充分享受过年的快乐。

基辛格在《论中国》里写道:“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中国人民因为爱自己的家人,所以选择不回家。但正是因为“不回家”,天南地北共聚一堂,思念与欢庆交织,年味或许会更加强烈。20__虎年春节,不会因为分离而痛苦,因为期待平安,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2022虎年就地过年倡议书600字 篇3

近来,疫情防控压力陡增,元旦以来,河北、辽宁、黑龙江等相继出现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一些市县宣布进入“战时状态”。随着农历虎年春节的临近,“非必要不返乡”“就地过年”成为重要选项,目前,已有29省份倡导“异地过年”,对此问题可谓一手托着人之常情,一手托着理性理智,党员干部如何把准自身坐标,把“就地过年”问题解决好,我认为用好“xin”字决不可少。

添火加“薪”,让异地过年者的荷包充实。据报道,广东、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率先推出多倍工资、全勤奖励、补助补贴等福利措施,吸引异地劳务人员就地过年。这些举措直面打工人的现实物质需要,对于稳岗增产,对于扩大企业效能具有明显成效。“多劳者多得”的确算是一个好思路。但中国依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逻辑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省份都具备发达地区的经济实力。那么,赚不到更多的钱,春节返家的愿望必然会更加强烈,怎么办?当物质的能力比较有限的时候,就应当给予更多力所能及的物质之外的帮助,比如,让异地打工人能有一些相对轻松的休闲时段,在确保防护措施到位的情况下,开放一些社会公益设施。从这个角度来讲,每个地区、每名党员干部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不是吗?

创“新”机制,统筹好各方面问题。受新冠疫情的冲击,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们面对的困难、问题往往没有多少经验可资借鉴。创新是解决问题的良药,也是统筹疫情防控、促进经济发展、落实民生福祉等诸多复杂交织问题的关键。创新从来不是抽象的思维,更应当落实到具体工作部署之中,落实到具体岗位职责履行之中。党员干部要勇于做创新的主体,立足中华大地,立足主责主业,探求解决“就地过年”问题的创新性路径。每个人都应当有志于做创新的主体,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异地过年者考量,做好精确细致的调研工作,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人员的特点,采取更为精准的关心关怀策略,如此,每个人创新的一小步,每个人多付出的一小步,就能汇聚成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创新的一大步、奉献的一大步,成就了不起的每个人、了不起的社会、了不起的国家。

入“心”入脑,让温情和关爱传递。“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更是阖家团圆的时刻,最容易引发团圆团聚念想。今年的疫情防控需要,使得一些异乡工作、生活的人不得不止住返家的脚步,在异地过年。这是一种付出,也是一份贡献,为疫情防控大局的付出和贡献。因此,党员干部应当有更多感同身受的理解和包容。立足本职岗位,多为这部分人群好好想想,该如何采取一些细致入微的关怀,该提供何种周到细致的服务,该解决何种实实在在的问题,让这个冬日不再寒冷,让付出者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愿意留在所在的城市、街道、乡村,愿意就地和全国人民一道过一个平安祥和的虎年、好年。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一起努力,“就地过年”一定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我们一定可以共同拥有一个值得被记忆、被珍藏的美好虎年!

2022虎年就地过年倡议书600字 篇4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实鼠不易”迎来了“牛转乾坤”,百节年为首,中国人有过年团聚的情结,春节归乡传统观念难以打破。临近春节,无论身处何方,无论处境如何,回家团圆是大家最期盼的事情。然而,应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就地过年”成为了全网热搜,“就地过年”也要有过年的样子。

当地政府服务到位,“就地过年”温心。近年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得到有效遏制,但仍有一些死角难以清除,一句“倡导人们就地过年”说得容易做来难,如何将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体现在群众身上,需要从服务上下功夫,让外地务工者对一座城市更有归属感,不仅是防疫需要,更是城市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这考验着城市对公平、效率与质量的兼顾,对治理能力与人情世故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期盼。切勿应景造势、蜻蜓点水,切勿做做样子、丢丢面子,从发放防疫补贴、改善租房体验、降低购房门槛、解决子女教育、住院治病、提高劳动保障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实事狠抓落实,为生活于斯、奋斗于斯的人们提供更有温度的服务,“就地过年”就能温心。

用人单位关怀到位,“就地过年”安心。企业除了服务于社会外,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获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少数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让员工“加班加点”“夜火通明”,甚至未按照节日加班薪酬管理办法执行,不考虑员工的身心健康。“就地过年”要有“薪”更要有“心”,面对疫情防控,要积极扛起“四方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为倡导员工“就地过年”,需要善待“就地过年”的群体,愿意参加春节生产的,积极落实福利待遇,不愿参加春节生产的,尊重个人意愿。企业不仅应从发红包、给补贴、送消费券、免费乘坐公交车等上抓落实,更多的是对员工关心关爱,加强协调、营造条件,让过年有年味儿,避免春节期间务工人员“无人问津”“无处安身”等现象的发生,“就地过年”就能安心。

留乡亲人支持到位,“就地过年”放心。外出务工群众都是家里顶梁柱,回家团聚也就三两次,家中老人牵挂,家中儿童想念。回家过年、拜年团聚、走亲访友是我们的传统,但当前的疫情新形势不容我们有丝毫的侥幸心理,任何大意麻痹都可能给病毒可乘之机,必须慎之又慎。“就地过年”,看似有违“孝心”实则“大孝”。新冠肺炎病毒传染率高,潜伏期久,在回家的途中如有不慎就会感染,带病回家才是“不孝子孙”。作为家人应当理解和支持“就地过年”,传播、传染的几率和风险就会降到最低,无论对家庭、国家都是一种“奉献”。现在我国处于“战时”,我们没有了像唐代诗人杜甫《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时的困境,可以通过视频聊天,实现线上团圆,其乐融融、天伦之乐要基于安全之上,这才是真正的“大孝”,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就地过年”就能放心。

“就地过年”成为了全网热搜,应有过年的样子,积极倡导务工群众“就地过年”,以特殊的过年方式为家庭、社会、国家做出了积极奉献。

2022虎年就地过年倡议书600字 篇5

寒冷冬季,适宜病毒传播。河北、吉林、黑龙江、北京、辽宁……截止1月19日,全国共有疫情高风险区4个,中风险区60个;上海、广东、陕西、天津、福建、浙江、内蒙古、四川、河南、湖南、江苏、云南、山西、山东、广西、重庆……各地零星出现新增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形势日渐严峻。加之春节将近,为减少人员流动,斩断疫情大范围传播,连日来多个省市发出倡议——“非必要不返乡、就地过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回家过年”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抹不去的情结。但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结合20__年春节期间的经验教训,“非必要不返乡、就地过年”的倡议十分必要,也十分可行。而进一步来讲,“非必要不返乡、就地过年”不应该仅成为一个倡议,更应该成为我们所有人的共同选择、自觉行为。如同20__年春节期间,我们呆在家中,不聚集、不走亲访友、不到人员密集场所,“宅在家中”就是为疫情防控做贡献一样,今年春节我们“非必要不返乡、就地过年”,“呆在原地”同样是尽己所能,为全国疫情防控大局付出和贡献。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带头践行“非必要不返乡、就地过年”的倡议,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同大家一起就地过年、共同抗疫,阻断疫情传播扩散。

而为了消除外地员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愁绪”,挽留外地员工就地过年,各地也纷纷出台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政策红包”——免费乘坐公交车,景区门票免费送,发放春节消费券、体育场馆消费抵扣券,2月工资双倍,发放压岁红包、新年红包,食宿全免,安排文娱活动……真金白银、诚意满满,弥补大家春节期间无法返乡团圆的缺憾,最大限度提升“就地过节”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诸如“免费邮寄年货回家”“关怀慰问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节日生活情况”等便民为民措施,也让留在外就地过年的“打工人”不再担心家中亲人,解除了他们就地过年的后顾之忧。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就地过年”是倡议而非强制,能够做到“就地过年”最好,有突发情况或必须回家过年的,也不强求,更不苛责。但无论是选择“就地过年”,还是“回家过年”,都要提高防疫意识,按照防疫要求流动并做好自身防护,不给自己找麻烦,不给别人添堵。特殊时期,亲人异地,各自保平安就是最深情的祝福。人安心安,平安才是最大的幸福。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