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整节课,我还有很多遗憾:
1,时间拖延了.主要原因就是虽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对学生感情的激发上了,却又没把握好语文的工具性,以至于没有见好就收,耽误了时间.这其实也折射了自己的不足:教学艺术缺乏"自然",缺乏坚实的思想支撑.
2,没有领悟语文"工具性"的含义.在对课文的理解过程中,只重视情感,却完全忽略了对重点"字","词","句"的提炼.应该换个角度,从重点字,词,句中去抓情感,而不是脱离工具空谈感情.
3,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有的问题都是我抛出来的,而不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这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对此,我感觉是我最失败的地方.纠其原因是:
(1)对文本的理解不够透彻,没有明白文本自身的作用.
(2)也是第一次接触高年级的教材,心里没底,对学生的把握不准,对学生不敢大胆地放手.
(3)还是自身的素质问题,语文素养实在是太低了.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对课堂的应变能力还是不够.有的时候,学生的回答不能到点子上,我就可是乱了阵脚,不能冷静地进行引导.就把自己当成了主体,自演自导.
总的来说,这一次的教研课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更成熟了一点.
《华北明珠白洋淀》是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虽然篇幅短小,但文字优美,如诗如画,读来令人赏心悦目。所以教学这一课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阅读上,把文本阅读教学环节进行了一些处理,感觉效果还比较令人满意。
首先,巧设情境,激趣引入
在带领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前,师生一起诵读上册《水乡歌》再次领略水乡秀美迷人的风光,感受水乡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在这样的感情积淀下,然后教师配乐朗读《华北明珠白洋淀》,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环境中,为学生快速全面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其次,分组完成,各得其所
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时,或查阅资料,或文段配画,或提出问题,探究讨论等都由学生自己去完成,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对于学生的提问回答,不管它们是否符合常理,是否与课文内容有很大的关系,是否影响了教学进程,教师都及时给予评价,在动口动脑动手的亲身尝试下,师生一起享受了成功的体验。
第三,板书新颖,诵读到位
利用随手勾勒的简笔画代替板书,在熟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利用分组赛读,分排赛读,同桌赛读等多种形式在课上时间内完成了文中描写夏秋季节两段的背诵任务。
第四,拓展延申,说写到位。
课文学完之后,我安排了这两项内容:1﹑请你来当导游,说说华北明珠白洋淀。2﹑小笔头:模仿课文相关语段,写写我们校园春季景色或大课间的活动场景。这样处理,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又把写作教学落到了平时,孩子们或说或写,积极性较高。
通过这一课的阅读教学,我觉得只要我们肯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并适当地运用一些教育技巧,引领学生进行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其实效果会让人出乎意料,学生也才会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意见,显得那么自信,无忧无虑。诚然这一课的不足之处也不少,由于条件所限,因陋就简,如果能够利用上多媒体课件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燕子专列》感受颇深,这是一篇发生在人和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内容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不是太难理解,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重点语句中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对学生进行爱护鸟类的环保教育。在课前我就向王老师请教了课文中的重点,王老师说既然文章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就以爱作为主线来贯穿课文打动学生。
在授课的过程中我就注重了这一个“爱”。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背诵第一课《燕子》中的第二段,感受燕子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是多么快乐,在让学生进入课文,本课中的燕子遇到了什么困难?让他们的心一下子为燕子的遭遇而调动着,为燕子的遭遇困难而着急着,而我也注重了每个环节导入语的设计,希望学生在充满感情的导语的引领下,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又可以有舒服自然的感觉。而大部分学生也非常的配合,一堂课下来基本理解的透彻了,在朗读方面都能体会到他们真的是进入了课文,被人们的爱感动了。
构建绿色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和谐、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是我的目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用跳跃式的笔触描述了充满灵性的万物,并对即将统治这片土地的白人提出了“如果把土地转让了,希望白人能善待河水、善待空气、善待动物”的要求。我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被深深地感动了。印第安酋长西雅图对土地的留恋和眷顾、对土地的热爱震撼了我的心。在教学时我是用绿色课堂陶冶学生绿色情怀,
我首先让学生弄明白“神圣”的意思是什么,然后交流“土地上的什么是神圣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感悟绿色的生命力的顽强。
第二个环节,我们针对“面对这片神圣的土地,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个问题,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让学生再次研读文本,通过品读、吟读、想象等途径,引导学生透过优美的语言,去领略这片土地的可贵。第三个环节,我抓住“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个体现文章主旨的中心句,让学生们通过充分的朗读来体会作者表达的强烈情感。
课的最后,我将热爱土地的情感进行了扩展,呼唤大家要热爱土地、珍惜资源。我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了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睛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以及歌唱家佟铁锌的一首《多情的土地》(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在优美的歌声中,我们意犹未尽地结束了本课。
《我选我》这一课中,“我选我”,是三个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小学生。“我选我”的意义,远远超过了选劳动委员这件事本身。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而且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开课时学生就根据课题提出了“我”指的是谁?他选自己干什么?为什么选自己?结果怎么样?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思路非常清晰,理解起来也并不是很困难。所以我决定在讲这篇课文时,重点放在创设一种选举的情境,让学生在那种具体情境中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悟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本课时,我让同学们认真读书了解了课文大意后,便开始了表演。首先我扮演文中的林老师,来了一段独白:“同学们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李小青,前几天转到别的学校上学去了,现在我们要补选一名劳动委员。”我的话刚说完,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有不少同学托着腮若有所思,也有人在扫视班里所有的同学,看来多数同学理解了课文内容。我抓住机会表扬了同学们,并且让他们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表演。
当读到“教室里静悄悄的就是非常安静,一点声音也没有。”这句话时,我随机一问:“为什么这时候这么安静?”有的说:“选劳动委员是班里的大事,大家都在认真思考,到底选谁合适。”那接下来读:“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读出思考的语气,既轻又要慢,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时,扮演王宁的几个同学站起来说:“我选我。”这时,我就扮演林老师说道:“王宁,说说吧,你为什么选自己?”几个同学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头头是道。有的说:“我要学习李小青热爱劳动关系集体的优点。”有的说:“我相信自己能当好劳动委员,为大家服务,给班级争光。”说到这里,教室里真的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于是我抓住机会,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鼓掌?”有的同学手都没举就嚷嚷开了“我们相信王宁能当好劳动委员。”“王宁我真佩服你!”回过头来再读王宁的话,自然而然地就能读出那份自信,那种坚定的语气。
《荷花》一课,全文一共五个自然段,在第二课时的的教学中,我主要以体会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为主。在教学中,我先向学生提出这一自然段的几个中心问题:文中描写了几种不同形态的荷花?整段文字采用怎样的结构来写?划出这一节中你最喜欢的几个好词。接着,我让学生带着这些学习要求,用各自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第2节,在文中圈圈点点。
基本能概括出三种不同形式的荷花姿态,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但在仿写这一环节中,问题就凸显出来了。有一部分学生缺乏优美的语言表述能力,语言文字读来干巴枯燥,没有好的形容词来修饰,说明平时的积累不够;有一部分学生流于纯课文的模仿,缺乏自己的想象力,形式结构太过雷同课文;而大部分学生的素材范围狭小,仅限于几种花卉,说明学生课外知识欠丰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所知较少。。凡此种.种,从课堂总体效果来看,这节课还是能达到预期目标,但从中也折射出了一些问题,今后在学生创新思维及好词佳句的积累上,还需更加重视。
《小露珠》是一篇优美的童话,它写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赞扬了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
这节课,我又上了三遍,前两遍都是在自己的班级试上,不过两次的教案除了开头与结尾相似,中间的内容都是截然不同的。
为了上好一堂专家指导课,真的有点“心力交瘁”,不过在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下,还是很幸福地完成了这项任务。
起初我是模仿网上的教案,稍作修改就开始试上了,因经验不足和自身能力有限,整堂课的速度很快,不到20分钟,全上完了,学生说的和做的时间非常少,整堂课几乎是我在讲,忽略了学生探究合作部分,把教师主导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课堂中也有很多练习,但与“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脱节,整堂课就是为了训练而训练,活像一节练习课。因此总结:我驾驭不了这样的课型。于是我开始了第二次的尝试。
课的开头还是以小露珠形成的视频出现,并用引背及齐读的方式巩固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接着抓住小动物们对小露珠的喜欢开始2—5自然段的体悟。我想抓住小动物们的动作词训练学生学会抓事物的特点去写作,但这样设计完再回到小动物们喜欢小露珠的内容上,显得比较牵强,所以在第三次的教案上,我们用“小动物们都被小露珠吸引过来了,你们看,他们是怎么过来的呀?”引出小动物们的动作,在此,我还配以flash,生动地展示了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是如何来到小露珠身边的。第二堂课上,我的评价语几乎没有,都是以“对!”“请坐!”“好!”来结束学生的回答。而且因自己对教案的不熟,导致上课环节脱节、遗漏。本堂课时间依旧剩余太多。
第三次是在专家指导课上上的。在抓2—5自然段的内容时,我花了过多的时间去读和背,其实我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就熟记这部分的内容,因为本文是需要背诵的,但用了过多的时间,使得内容枯燥而反复。第六自然段我抓了“光彩熠熠”、“装点”等词句,让学生感受到小露珠自身美,也把美奉献给别人,并进行了一组说话练习,也是为了让学生以植物的角色表达对小露珠的赞美与喜爱。但此环节,我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中途打断了学生的说话练习。板书中“奉献”一词显得比较突兀,还需仔细琢磨下板书的内容及排版。
课后有一个以“越来越”说话的题目,本想放在课文最后一段训练的,但为了渲染小露珠快要消失了的气氛,所以我只把它放在了课后作业里。但“越来越”的用法有两种,应该先讲解、示范及训练,学生才能更好地完成这样的作业。
本堂课进步的地方——我使用的评价语多样化了,自我感觉比较自然,但不足的地方还是很多很多。在评课的过程中也已记录各位老师提出的宝贵意见,希望通过努力,能把课上好!
今天,在讲《华北明珠白洋淀》一课时,感觉有一处成功的地方。
在交流收获时,学生们提到:“觉得荷叶很多”。我引导学生说一说,是从哪些词句知道的,学生站起来回答,因为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的。“他是用书上的句子回答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因为他们是挤在一起的,所以就多了”。我看着学生们只是在这些答案中反复徘徊,于是,我换了一种形式问,“挨挨挤挤的荷叶是什么样的?”“荷叶都挨在一起了,一点缝儿都没有。”“哎呀,荷叶真多呀!”“甚至,一片都搭在另一片上面了。”“说的真好,这么多,这么美的荷叶,谁想读一读。”这样,读起来,学生就入情入境了。
听着学生动情的朗读,我感受到了他们品词析句之后的快乐。当时,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多学习,丰富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用自己渊博灵活的知识,指引学生寻找到更多的快乐。
有了这些鲜活的东西给孩子们做背景,脑子里有了画面,就缺教师如何去引导,让他们能在轻松愉快中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条理,如:课文前三段是总起,告诉20__年来北京的客人,一定会在北京度过愉快的时光,最后两个自然段总结全文,再次发出邀请,“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到我们中间来吧。”中间部分分别从对祖国的体育传统、北京城的特点、友善的北京人、以及文化计划的介绍几个方面,情真意切地表达了我国人民对申奥的期盼与渴望。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我主要是以读代讲,用一个问题:“你对哪一部分内容最感兴趣?和大家谈谈感受?紧扣这一问题着重理解了句子“新的局面”“新的高度”的含义,结合第九自然段,谈谈你对本段文字所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也许是铺垫做得好,也许是学生对此感兴趣,无论是句子的理解还是段落的掌握,感觉都还不错,以此,我认为课前备课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把握好这一关。
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时,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理解“呼风唤雨”和世纪的意思。再直接切入到课文的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找出20世纪有哪些科技成就,并借此进行拓展,让学生说说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成就,学生即可根据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来回答。
教学这段时,我注重学生的感知,以学生的读、说等实践活动为主,体会“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再由此引导生联想过去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进一步学习文章的第3自然段,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说说“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什么样的本领,猜想一下古时候的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然后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现实,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的伟大,体会“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之后,便让学生带着骄傲,自豪的情感朗读本段。
建立此基础后,学生应该能明白是谁在“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体会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引出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波兰特罗素说的话,交流: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创造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使学生在自由交流中激发起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最后出示一篇练笔,完成本次教学。
上完本课后,我认识到自己在上课时的语速过快,没有给足孩子思考的时间,对于说明文里说明方法的运用没有落实的教学当中,教学过程中,遗漏了一些知识点。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0课《北京》用简洁、浅显、优美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北京的风貌,表达了作者对首都北京的赞美之情和热爱之情。课文采用“总——分——总”的写法,选取了北京最具有代表性的三处事物:
—是北京的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这是北京的象征;
二是北京的街道和立交桥,这是北京的市容,反映了北京近年来的建设成就;
三是北京的名胜古迹和公园,表现了北京古今结合的特点。根据的教材的特点,我是这样完成这一课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朗读的兴趣。上课伊始,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游览风景优美的北京城,想看吗?(想)那我们出发吧。”接着我用课件展示北京风光片,再配上轻松愉快的音乐,孩子们如身临其境,一下子就对学习这篇课文产生很大的兴趣。我顺势就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也读得特别起劲。
二、抓中心句,紧扣“美丽”展开教学。课文的开头的结尾都是赞美北京的美丽,那她到底是怎样的美呢?我这一节课就围绕这个中心展开教学。每欣赏一个段落,我都会让孩子们到文字中去寻找,哪些词语可以让你感受到天安门的美,道路的美,北京城的美。找到这些词语之后,如: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川流不息等等,我会结合图片让学生再一次感悟,那指导朗读就水到渠成了。这样做既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言文字描述的美丽场景,还能理解词语表达的意思,一举两得。
三、形式多样,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庄严”这词在字典上的解释就是庄重而严肃。但是光这样解释,孩子们是不能理解的。因此,我让孩子们回顾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理解“庄严”的意境。理解“矗立”一词时,我则引导孩子们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形状,明白高高地立着,就是“矗立”。四、拓展阅读,扩大学生的视野。课文的最后一段介绍了北京的全貌,但没有详细阐述。在课上,我准备了一些图片,让他们对北京的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有了一点了解,接着,我就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诵读》中的《中国娃》、《主题阅读》中的《游内蒙古大草原》,再一次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这节课还是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话练习,老师还需要对学生的说话做具体的指导;朗读指导还得加强。
得知抽签的结果是《竹影》,我当时有点茫然,去年教七年级时教过一次,当时是怎么处理教材的,已记不大清楚了。这次,我再读教材,只觉文章内容太杂太散,要让学生感受和了解的情感点太多、知识点过深。
艺术,让我们成年人都仰之弥高的东西,怎么让学生去懂?
三读教材之时,文章第一人称“我”突然让我茅塞顿开,既然文章是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和心理去写的,我何不把这节课也设计成一节带领孩子们回忆童年、感悟童趣、体验成长的课!让孩子们在同伴的游戏中找趣,在已有的生活体验中悟理,让他们也像文中的“我”一样,在玩中学,在玩中与同伴对话,与“爸爸”对话,也与自己的童年交流,与艺术大师切磋。
因此,我把“赏读童趣”作为教学的重点,把“了解中国画”作为一个难点,把“感悟成长”作为拓展。在这节课中,我努力从三个“关注”去做。
一是关注现场生成。在赏读童趣环节中,学生关注的许多点都不在我的预设之中,但我没有刻意地把学生往我的“圈子”中引,而是把自己也当作学生的同龄人,和他们平等地交流,引导学生赏出文中的童真童趣。如一生找到画竹影时孩子们说的四句话,认为很有童趣,我除了评点这是一种语言之趣、场面之趣,马上想到让这个学生所在的小组四个人进行角色对话,读出孩子们叽叽喳喳议论的味道。在学生读得不够出色时,我及时进行了一人表演多个角色的范读。那一刻,我都觉得成了孩子。
二是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面对深奥的绘画艺术和大段大段的知识讲解,我去粗取精,抓关键词“画意”,找与之相对应的句子。学生在文中分别找到了“神气”“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来解释“画意”,就已经能证明他们理解了。如果过多解释,理论性太强,学生也觉枯燥无味,反而成了一节美术鉴赏课。事实证明,当我让学生在四幅图中找到中国画时,他们既找对了,也能说出理论根据,连中国画的竹与西洋画的竹的细微差别也没有说错,让我觉得这一环节的设计真的是事半功倍。
三是关注学生体验。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童年感受和经验,如讲自己平时的游戏;对照文中的“爸爸”说自己的生活启示。关注体验时又照顾到了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多个体验角度,如赏析童趣的角度有三种以上,谈成长感悟的角度有四种以上。
但我总觉得这节课还没有发挥好,首先是我个人的素质有局限,临场激趣的能力不强,课堂气氛不活跃;其次是学生的体验还不充分,如“童趣”赏读点还可更多一点。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在赏读童趣这一环节中设计更充分的学生活动,在学生自主探究方面加强学法指导。
人都有想象力,儿童对想象的依赖性更大。而字母的书写首先要求学生能正确区分一些形近的字母。有些字母可以通过对字母想象、联想的方法让学生记住它们的形状特点。在学生基本掌握字母的形状后,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字母的一小部分来猜字母,这种方式比直接叫学生认读字母要好得多。教师还可以编一些趣味的谜语,如:
1减1不等于0——H 山连着山——M
1加3不等于4——B 钓鱼钩——J
不倒翁——O 一把椅子——h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编一些儿歌,如:大写M像高山,两座高山肩并肩;大写N三兄弟,手牵手不分离。弯弯的月亮(C)、零的突破(Q)、盘山公路(S)、三叉路口(T)、半只葫芦(B)、一座宝塔(A)、胜利的象征(V)、大号鱼钩(J)、一张弓(D)、一扇小门(n)、一棵小苗(r)、一把椅子(h)、什么字母是个昆虫?(Bb)、什么字母是我自己?(I)、什么字母既不是我,也不是他,而是你?(U u)、盲人最喜欢什么字母?(Ii)
课开始,我就以课后孔子的名言导入,课末又以孔子名言结课。
老师,第一次给大家来上课,带来了一份见面礼——四句名人名言,谁愿意来读一读你知道这是谁说的吗
孔子每天跟着老子学习。当他学到了新的知识,他一定会觉得怎么样所以他才会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呢他会怎么做(他知道,在学习上应坚持老老实实的态度,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装懂。)所以孔子曾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样,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学生整节课均浸润在孔子深厚的思想文化氛围中。阅读,不再只是单纯的课文言语的分析讲解,还被深深根植于祖国文化背景的宏大时空之中。我认为,这样的阅读,便是润泽的阅读;这样的课堂,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课堂。
这堂课下来,如预先所料,我拖了几分钟。课堂中还需要我去斟酌的地方很多,比如,教学内容的容量较多;对课堂上学生的生成如何引导;教育机智不够,这与我自身的素质修养有很大的关系,需要我进一步提高。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分为三部分。主要讲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经过反复实验和研究,证明蝙蝠夜间是靠嘴和耳朵探路飞行的。飞机靠雷达夜间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反思我的教学过程,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 渗透方法指导
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方式是影响学习方法掌握的重要外部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种中,应有较强的指导学习方法的意识,有坚实的语文知识基础,能凭借学习内容,把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内容与如何学习统一在同一过程中,寓学法于教学之中,久而久之,学生领悟各种学习方法。
本组课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如果把概括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有效方法,运用到其他课内阅读或课外阅读,就是很好的方法指导。我让学生仔细阅读完课文后,找出课文中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的句子,因为这些句子合起来正好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当学生找到后,就让他们连起来说一说,并且告诉他们有时候,利用文章中的主要句子就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以后的自己阅读中也可以试试。
二、 从质疑中引发探究心理
学习贵在生疑,有疑才能有问,有问才能激发更深地探究。在课堂开始,我出示了蝙蝠的图片和雷达的图片,并问学生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而雷达是人类发明的探测仪器,那课题用“和”字连接是为什么呢?继而引导学生在文中寻找关于描写蝙蝠和雷达的句子,为概括全文内容做铺垫。
《华北明珠白洋淀》是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虽然篇幅短小,但文字优美,如诗如画,读来令人赏心悦目。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阅读上,以读代讲,以读悟情,让学生在读中充分感受到白洋淀的美。
在初步感知课文前,我们一起诵读上册《水乡歌》让学生再次领略水乡秀美迷人的风光,感受水乡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在这样的感情积淀下,我通过范读课文,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环境中,为学生快速全面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然后通过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内检查读等方式,使学生快速地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并达到正确、流利。
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时,或查阅资料,或文段配画,或提出问题,探究讨论等都由学生自己去完成,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对于学生的提问回答,不管它们是否符合常理,是否与课文内容有很大的关系,是否影响了教学进程,我都及时给予评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并用多中形式的朗读,学生的朗读有滋有味。
在交流“觉得荷叶很多”时,我引导学生说一说,是从哪些词句知道的,学生站起来回答,因为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的。我说:“他是用书上的句子回答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随后我找了陈文超,他说:“因为他们是挤在一起的,所以就多了”。我看着学生们只是在这些答案中反复徘徊,于是,我换了一种形式问,“挨挨挤挤的荷叶是什么样的?”郭静洁说:“荷叶都挨在一起了,一点缝儿都没有。”张安琪站起来说:“甚至,一片都搭在另一片上面了。”“说的真好,这么多,这么美的荷叶,谁想读一读。”这样,读起来,学生就入情入境了。
课后我又给学生推荐了孙犁的《白洋淀》让学生进行阅读,使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