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反思总结(精选35篇)
《猜猜我是谁》是小学美术四年级的课程,这一课主要让孩子们用娴熟的线条表现人的头发。通过学习,发现、表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线造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在本课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本课重点为学会捕捉背面人物头部的特征,能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出来。难点为如何用线表现人物头部的特征。
在《猜猜我是谁》的教学中,我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我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是学生掌握终身学习方法的良好开端。学生间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学生学习得快,掌握得好。在检测时,发现学生个个都能准确地读出读音。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得到提高。
教师指导朗读技巧之后,自己进行范读,再由学生诵读。可以让学生集体朗读,也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诵读。在朗读中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也能发现学生朗读存在的问题。只有朗读,才能让学生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诗歌的审美情趣。当然,出现以上问题不能全怪教师。其一,由于本校学生生源素质较差,学生大多对学习缺乏兴趣,对诗歌知识的了解知之甚少,平时很少看课文,在课堂上未能很好的与教师呼应。其二,教师是即将毕业的实习生,对课堂的教学不够熟悉,出现这样的问题在所难免。
看来,今后的语文教学,还得继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
范例五《黄河颂》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歌,因此本课教学以诵读为
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熏陶,有所启迪,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读出感情
诗歌朗读时应充分发挥想象,“将心比心”,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读出感情更能读出深远的意味,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注意节奏,语调的高低起伏及关键词的把握,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品味出其中的情与味。
二、读出语气
言为心声,一样的句子用不同的语气读出来,表达的意思就不相同。诗歌的朗读语气得揣摩准确。《黄河颂》句式整齐,相同句式重复多处,但所表达的意思却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连用了三个“啊,黄河!”,但三处所表达的语气是有所不同的:豪迈—赞美—激昂。|
三、读出体会
诗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得到一种艺术的熏陶与享受,更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在一小节这一环节中可让学生选取最喜欢的章节或句子说说理由,或就诗的意境、思想、情感、写法等谈谈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让学生根据本课所学内容,自己尝试写写诗。
《再见了,北京》是根据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有关材料改写的。课文选取了圣火熄灭和人们狂欢的这两个特写镜头来表现精彩绝伦的北京奥运会。唤醒留在我们心中的“北京记忆”。课文简短优美,画面感强,情感充盈。从全文看留念与不舍贯穿其中,“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蕴含其中。总而言之,这篇课文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很难理解。
课文中生字新词较多,如“帷幕、舷梯、深情回望、卓越、感染”等,许多句子也很难读通。第一课时并不是很顺利地上下来,生字新词学完了,但是课文却没有读多少,以致学生读破句的很多,读错字的也比较多。其实刚开始在备这篇课文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小孩子的自学能力。用几节早读课的时间去引导孩子先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样就能高效地完成课时的朗读任务了!
魏艳红老师执教的是湘教版新编教材三年级歌曲《多年以前》。这首歌曲是由美国的一首同名民歌填词而成。它首先讲述多年以前的地球拥有“蓝天、森林、小鸟”,后来“森林消失,小鸟一去不返”,再描写现在孩子们对小鸟“轻轻呼唤”,唱出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真挚而美好的愿望。在课堂教学中,魏老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下面我就对这一节课进行简单评议,不到之处请在座的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
一、教学中以故事贯穿教学始终,创设情景氛围,牢牢把握住了三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
爱听故事是小学低段孩子的共性,魏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采用故事的形式,把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融入故事情境中,使学习产生诱惑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听故事——唱故事——演故事等不同的情境中不知不觉的学习、感受和体验音乐。并根据音乐课自身的特点。创设了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通过语言描绘,图画再现,音响渲染,扮演体会,设悬置疑等多种途径,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乐此不彼地致力于唱歌教学。
本节课一开始魏老师就扮演了一只可爱的受伤的小鸟,通过与同学们的对话交流,学生一下子就被牢牢吸引住了。这样的情景教学一直贯穿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为学生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也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中以音乐性贯穿课堂始终,牢牢把握住了音乐课的本质特点。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在这节课中,从师生之间的问候——小鸟对同学们的自白演唱——欣赏歌曲《多年以前》——歌曲《多年以前》的学习——音乐剧的表演,音乐无不贯穿其中,比如教师范唱时的优美歌声,学生学唱时的认真投入,歌曲表演时的情感体验,这些不同情绪的音乐交织在一起使课堂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更加丰满完整,增添了音乐情趣,学生在唱唱动动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乐,体验其中的快乐。
《风娃娃》是新课程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单元教材是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主题安排了一些给人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课文中的风娃娃是怎样的呢?欣赏一下课文的插图,你就会看到风娃娃是一个可爱的孩子,胖乎乎的脸、圆溜溜的大眼睛,仔细读课文觉得风娃娃其实就在孩子们的中间。他既可爱有时又有些可气。
教学课文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风娃娃做了哪些事情,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很快找出风娃娃做的事情有:吹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吹小树等。让学生整体的了解课文。接着又问:其中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事情呢?这个问题也难不倒学生。
接着又请学生读课文,提出你在阅读时,哪些地方你不懂?学生提出了好多问题,“断断续续、纤夫、船帆是什么意思。”等问题。有些问题其他同学知道的,我就请其他同学来解答,有些比较难的,离现实生活比较远的问题,就由我来讲解。学生能自己提出问题,说明他在阅读时动了一翻脑筋,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寻找答案,但还是不明白。就好象让孩子摘桃子,没摘到,就差跳起来这一步。教师在这时助学生一臂之力,学生主动地听讲,记忆就非常深刻。
学习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还应和生活相联系。风娃娃还做了哪些事,你知道吗?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来说说看。学生踊跃发言。风娃娃会给干活干得很累出汗的人们擦汗,带来凉爽;风娃娃会关窗,有时把玻璃也打碎;大风有时会把房子吹倒等。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感情是细腻的,他们说出了风的许多好处和坏处。其实风娃娃一心想做好事,为什么会做坏事呢?我们小朋友中间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况呢?其实也有,你好心帮别人,人家不领情。不但不感谢你,反而埋怨你。你能举举其中的例子吗?通过事例,让学生明白其实你有时候也像风娃娃好心办了坏事,启发学生做事是不能一厢情愿,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要全面地考虑问题,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认真动脑,少做傻事,快快长大。
我在课前要求学生预习了本课的作者、生字词以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在课上及时的进行了检查,可以说学生预习的情况不错,这些内容对学生有关课文的把握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导入这一部分我不仅采用了一首歌曲,同时还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这样就使学生迅速的进入到了课文的情境当中,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讲授过程中,我采取了由浅入深的结构,层层深入,问题的设置难易适中,这样就照顾到了所有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投入到课堂中来,学生非常积极踊跃。同时在问题的设置上我还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尽量多的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圆满的完成了教学目标。作为一名年轻的新教师,本次教学中,我在教态上也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提高。
我让孩子们选一个自然段用笔画出他们喜欢的鲸的样子,必须让人一看就知道画的是哪个自然段,是鲸的哪个特点。孩子们都画得很好。大部分孩子画的是“鲸睡觉、“鲸呼吸”、“鲸的种类”。对于比较难于用画表示的“鲸是哺乳动物”,有个孩子先画了个大大的鲸,然后在它身下画了个小小的鲸,非常形象。在画“鲸的食物”时,有的孩子在鲸的前面画了许多慌忙逃命的小鱼小虾,画面生动有趣。
本课后的作业是写一篇《我是某某鲸》的小作文,作文中要说明鲸的相关特点。
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因为课前充分查阅了资料,所以我本以为他们难以理解的部分如“鲸是哺乳动物”他们一下子就理解了。看孩子们的画也知道他们已经学懂了这篇课文。教学中有些不足之处:如在学文与找写作方法部分有些脱节,留给孩子们画的时间也不够,对较难画的段落没有充分指导。
通过教学本文我最大的收获是原来以为较枯燥的说明文也能让孩子们乐学、愿学,看来只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多动脑筋,就能让各种类型的课文变得生动并容易学习。
百数表是一年级小朋友形象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其简单规律的很好的工具。虽然是一个简单的百数表,可是里面藏了许多知识,如单数、数的知识,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的数数方法,等等。相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思维型较强的知识点。有些学生在刚入学就会从1数到100,对补充百数表和读百数表的兴趣特别大,可是当要求他们真正掌握百数表中的一些规律时,却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的,尤其这些数的规律又是比较抽象的内容,所以就要寻找一些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横着看,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一个;竖着看,相邻两个数相差10;从左上角往右下角斜着看,相邻两数相差11;从右上角往左下角斜着看,相邻两数相差9。鼓励学生多讲自己的发现,充分激发学生观察的积极性,有利于他们对百数表的进一步认识。通过小小的一张百数表,让学生观察填写,分层展示发现,逐层深入,在孩子们的眼中,数学成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一个令他们神往的世界。在数学的海洋中,总有新的发现引领学生,让学生激动、兴奋。学生的不断发现,学生的言语,构建了一座数的殿堂,令学生神往,令教师感慨。学生把自己当做知识的发现者,使得整节课教者上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冲满了活力和生机。
通过反思我认识到对于课堂教学目标中的不足和缺陷:我确定的目标太低,以及缺乏足够的发展意识。我潜意识中还只是停留在一、二年级只要会读词,读通课文的要求上。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这远远是不够的。三年级学生还更需要的是培养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而我却一直都担心学生答不上来,从而没有设定专门为培养概括和思维能力为目标的环节。大家说得对,如果我一直都不敢提、不敢教,这些学生到了六年级还是不会。所以,通过这个课我认识到,定目标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定准确目标,要努力的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的发展情况来确定目标。
我再仔细地反省了一下,我会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我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不清楚三年级已经有了什么样的能力、什么样的基础。其次还有自身的语言缺乏魅力,缺少一股那种引人入胜的,想要把所有内容一字不落听进耳朵、记在心里的力量。最后是我自己还只是把自己定位在“陪着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习”的位置上,还没有意识到“老师应该有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向更高的难度挑战的精神。”
面对教学中存在的这么多问题,在座的听课老师能让我及时发现问题关键所在,是我今后进步的前提。以后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和学生上,也会找对教学的方法,努力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也希望各位老师在以后能给我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以此使我得到更大的进步。
《巨人的花园》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便赶走孩子,在花园周围筑起了围墙,不让孩子进入花园。但是,从此花园里都是寒冷的冬天。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去,园里立刻有了春意。但巨人再次将孩子们赶出了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一位小男孩的启示下,巨人醒悟了,他立刻拆除了围墙,花园又成了孩子们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课后做了深刻的反思。
1、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提示道理。结合课文内容上对比的特点,在教学时,我以“对比”为主线,采用一系列的对比来进行教学:花园里墙里墙外的景象对比,巨人前后的态度对比,拆墙前后的对比,循序渐进,步步进入,最后理解重点句,提示道理,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2、紧紧抓住巨人指责孩子的那三句话,让孩子反复地读来体会巨人当时的心情,让孩子通过读,自己领悟到巨人的自私、冷酷,给自己带来的后果,同时感受到巨人开始时的态度。
3、重点段落的教学,我本着让学生多接触文本的原则,在具体的语境中,以情导读,以读促悟。如在教学墙里墙外的变化时,让学生通过读,感受到花园的变化,同时对“对比”的写作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面以“对比”为主线展开教学打下良好的铺垫。
4、文中多处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想象巨人的花园、春、夏、秋、冬分别会是什么样的?巨人赶走孩子时,可能会怎样想,小男孩儿凝视着巨人可能会对巨人说些什么等。既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又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提出要让学生“积累语言,向课外延伸”。因此,在本课教学我设计了“让学生背诵描写花园变化的句子”这一环节,让学生多积累语言。课外拓展练习,我又让学生想象,后来巨人的花园会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小组互说,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课下又布置了写话练笔,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达到了积累语言来应用的目标。
预习时的朗读必不可少,但在这一环节中目的只在于让学生过好字词 关,明确并掌握字词的读音。对于感情的把握,我搜集了名家朗读影音 材料在课堂上供学生模仿,采用听读、跟读、仿读等形式,让学生去品 味整首词的情绪。但大家都说形式上的反复可起强调的作用,同时一唱 三叹,回环往复,更加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如果我能对诗歌的一些关键 语句做点改编,如“风住尘香花已尽”加工为“风住尘香花已尽、花已尽” , “物是人非事事休”加工为“物是人非事事休、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加工为“欲语、欲语泪先流”,“载不动许多愁”加工为“载不动、载不动许 多愁”,让整首诗歌放慢节奏,似乎是把作者的悲愁的心情反复的咏叹, 反复的品味,进一步把作者的万般愁绪一览无遗地表现出来,同时也让 学生更快地进入朗读的境界,体会到朗读的乐趣,朗读的意境。或许加 上这一部分能让整个课堂的朗读更加出彩。
在这节课上,我主要就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能来说说,作者的“愁”体 现在这首词的哪些字、词、句上吗?问题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给于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自由的课堂空间。学生主要抓住了“倦” 、“事事休”、“泪”、“闻”、“拟”、“只恐”等这些关键字词来阐述,分析得 相当到位。另外,我还引导学生对关于“愁”的诗句进行了拓展延伸,将 他们以往所学的以及每个人积累的知识作了小结,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都说“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确实,课后发觉自己的实时评价还不够精 确,丰富,全面引导学生的能力还欠缺,朗读还有待于加强等等,要在 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琢磨加强。
只要学生能记住新学字母的音和形,什么办法都可以试试。因此课堂上,我鼓励孩子自己编顺口溜、儿歌来帮助记忆。课堂上,孩子们想出了许多有特点的顺口溜。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重点不突出。这节课的重点是jq__与ü相拼时省去两点的规则,这也是这节课的难点,应用多的时间去解决,可从我的整节课看来,每个环节用力平均,没有突出重点。这使得学生不知道该重点掌握哪些知识,眉毛胡子一把抓,到最后什么也没掌握了。
所以在以后备课中,自己要很清楚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针对重点和难点要舍得花时间和力气让学生去说,去读,去练,让学生真正做到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而不能象蜻蜓点水一样轻轻带过,否则,自己白费了力气,学生还是糊里糊涂。就拿今天的课来说,在教完jq__与ü相拼的顺口溜后,我只是让学生带上声调读ju,qu,__u读了两三遍,觉得都会读就进行了下一个环节,等读到带这三个音节的词时,好多学生就读不出来了,这说明学生还未掌握ju,qu,__u的带声调读,这同时也说明了刚才在处理重点上处理的不到位,没有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读,多练。
2.形式和内容脱节,目标没有落到实处。在教学内容时,应该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无可厚非,但应该注意形式要为内容服务,采取这种形式要达到什么目的,要让学生学会什么,使目标通过形式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快乐中真正掌握所要学的知识。不能为了追求形式的多样性而走形式。
《我是你的朋友》是冀教版第三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这一单元的文化主题是将孩子的心送还给自然,让他们尽情感受自然的奥妙,这组课文以文学的笔 和会飞翔的思维,极富儿童情趣的演绎了自然科普知识,使知识如此鲜活,儿童读这样一组文章,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会发展他们热爱自然,探求科学的情感。 《我是你的朋友》以蛇自述的形式介绍了蛇对人类的作用,呼吁人们要爱护人类的朋友,不要随意谩骂和捕杀他们。本文最显著的特点是拟人化的写法。文章赋予蛇 以人的感情,人性化的蛇娓娓道来,似乎在和人进行亲切通篇以拟人化的写法,赋予蛇以人的感情,人性化的蛇娓娓道来,似乎在和人进行亲切交谈。
施 教时,我先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通过询问“学生喜欢小动物吗?你和那些小动物是朋友?”将语文课文的学习,内容的理解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各 抒己见,抒发自己的个性化的情感,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由于本课难认难理解的生词很多,所以在感悟课文之前,我安排了复习生词这一环 节,或开火车认读,或指名学生领读,目的在于巩固学过的生词,以便在感悟课文时更容易理解。
这篇课文是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的,它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来读懂课文。其中,我又是从三方面进行引导:一是从柳树和枣树的生长特点分析他们的不同;二是从两者的性格特点来理解不同;三是通过小柳树的前后表现不同来体会。在进行这三方面的引导中,我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不同语气地朗读、比较和体会。
学生不仅在读中感悟课文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也体会到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其中对小枣树心情与性格地方理解比较到位,而对小柳树的性格与说话语气方面不是很清楚,造成有些学生在回答仍存在含糊不清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灵活地引导学生,过渡语言简练准确,充分挖掘学生的完整思维。
教学完《小柳树和小枣树》,下课铃声响了,大课间活动开始了,我跟着孩子又蹦又跳,活动结束了,我意犹未尽,浑身的兴奋点似乎都被点燃了!我还被课堂上的气氛牵引着,成功地喜悦无以言表!
教学时,我按部就班,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语,第二课时利用插图逐步学习了课文,从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预习很到位!我顺势拓展思维,问他们:“从此以后会怎么样了?”学生开始续写故事,教室里只听到沙沙地写字声,过一会儿,一双双小手相继举了起来,孩子的答案精彩纷呈,我一次次都被他们丰富的想象打动,我出乎意料地发现:孩子们的心眼里有多彩的世界!由此我深味到:语文的教学要开掘他们不尽的潜力!它的教学的确是一门艺术啊!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博大精深,文化内涵深厚,让学生从小接触、学习中国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感,也是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但中国画教学历来是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的薄弱环节,它技法丰富,课时却很少。学生临摹一直成为中国画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示范。因为相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接触中国水墨画已有几次经历,但还没有了解、掌握水墨画的特性。
我在上第一节课时演示每一种题材的具体的绘画方法和步骤,然后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临摹,自己可以进行尝试性的变化和创作。效果不是很满意,我就想改变一下教学方法。另外一个班级的课堂教学中,我讲解最基本的技巧和绘画步骤,但是不给学生演示绘画方法和步骤,学生自己分析书上的作品,然后用自己的方法临摹、创作作品。
高年级的字词教学与低年级的字词教学有所不同,低年级以字词教学为重点,而高年级则侧重于文章内容的理解,表达方法的运用.但是,我觉得高年级字词教学同样不可忽视,毕竟小学阶段识字写字是一大重点,是基础.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外学习.
对于生字的学习,我认为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应该多元化,采取众家之长.本来一切事物都是多元的,那么学习汉字当然也不例外.没有哪一种方法是万能的,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高年级学生更应如此,他们已经具备了一些自己识字的能力,而且大量的阅读已经让他们的识字量远远超出了课本,所以对于课文中的生字一定要灵活处理.切莫教条,打击了他们识字的兴趣.
书写也应作为课堂的一个小环节,尽管时间可以短,但却不能没有.另外,老师的板书也要时刻注意,每一笔,每一画都是示范,不要认为到高年级了,没有必要再一板一眼了,别忘了,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善于模仿的天性还在,我们应该成为他们最好的典范。
一提到勤奋、刻苦这些词,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等故事,而本课《弹琴姑娘》通过对琴声的描写,赞扬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勤学苦练的好学精神。文章语言清新、流畅,构思巧妙。
课文先总述“我”不论清早、夜晚,总能听到好听的琴声;接着按春、夏、秋、冬四季具体描写从不间断的、美妙的琴声,弹琴人锲而不舍的精神让“我”由衷地钦佩,因此期望认识这位弹琴的人;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那位素未谋面,却似曾相识的弹琴人—一个系红领巾的小姑娘,“我”倍感意外;最后, “我”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
课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小姑娘弹奏的琴声,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很有表现力。每次的琴声都能让“我”心动,“我”从好奇、钦佩、赞美到祝福小姑娘,一系列情感的变化是那么自然、真切。小姑娘勤奋刻苦的品质,是通过“我”听到的琴声及感受的间接描写来表现的。
学习本课,重点是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中体会弹琴姑娘锲而不舍的精神。同时,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通过间接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难以长时间地保持,我们要尽一切所能让孩子感觉到他们不是在上课,而是在玩,在享受课堂。本课中,我设计了一些游戏活动,如摘果子、拍手游戏等等,让孩子在玩中巩固,在巩固中玩。当然就这一节课,学生和我也都暴露出很多问题。
学生的问题:
1、大多数学生在幼儿园已经学过拼音,他们对拼音的学习兴趣只能持续半节课时间,有些学生从上课一开始就没有兴趣。
2、学生在幼儿园学过拼音对我们一年级语文教师来说相对轻松一点,但是很多学生的发音不太标准,而要纠正学生已有的错误发音却是难上加难。
3、学过拼音的学生上课时只会回答已经学过的内容,遇到看图说话之类要动脑筋的问题就没有勇气回答了。这届学生的说话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差,能说完整的一句话的只有个别学生,而要编个故事更是极少。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她的动作和表情是怎么样的?”从而导入课文“这里也有三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去读一读”。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活化石》是人教版第三册第八组第33课,本教材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活化石》一课介绍了银杏树、大熊猫和中华鲟三种幸存的珍稀生物,兼有知识性与趣味性,可以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阅读材料。在研读教材的时候发现,这篇文章的结构比较相似,比较适合开展合作学习,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主要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引导学生感悟文本。
一、小组合作,演读课文。
由于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和文本进行了很好地对话,所以,学生的智慧得到升华,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训练。比如郭俊含同学说:嗨,大家好!我中华鲟,也是一种古生物。我有一亿多年的历史。我生活在江河里,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我的眼睛有核桃那么大,而且亮晶晶的。我有一张又大又尖又长的嘴。你们说:我的样子奇怪吗?如果大家喜欢我,可要好好保护我哟!
因为要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使那些平常不爱说话的孩子也能与同学交流,既训练他们的胆子,又训练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二、抓住比喻句进行教学。“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这个句子除了让学生在读在知道讲述了银杏树的叶子很像扇子这一特点外,我还抓出了两个语文知识点。第一个,这是一个比喻句,我让学生模仿句子,进行打比方句子的训练。第二个知识点是,在这个句子中,有两个重叠量词,分别是“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这是这篇课文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这里时,我进行了这样的处理。让学生读读上面两个词语,让学生发现有什么物点,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片”和“把”字重叠了。我让学生对比“一片叶子”和“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和“一把把扇子”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一片叶子”只有一片叶,“一片片叶子”就是有很多叶子。“一把扇子”就是只有一把扇子,“一把把扇子”就是有很多把扇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如何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让学生受到爱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呢?我从三个方面来着手。第一:请同学画出描写灰雀的句子,请同学反复朗读之后,老师范读,学生想象灰雀在树上跳跃的情景。再问:灰雀可爱吗?你们喜欢吗?还有谁喜欢?你从哪知道的?第二:请同学画出列宁和男孩的对话,同桌之间练习之后,再采用指名朗读;分男女朗读;表演朗读等形式练习对话。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他们的心理活动。并采用换位思考,让他们说说那男孩为什么要抓灰雀?为什么又放了灰雀呢?那是怎么样的心情呢?从而体会到男孩的诚实和可爱。
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列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第三:教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做了个小练笔:男孩答应列宁之后。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让我激动不已。有的同学想象很丰富。文章里所表达的内容,让我感到学生在我的教学中理解了。
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课文有些语句表述的事物直观性强,教师可以将文字描述的事物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紧密地与语言联系起来,使学生头脑里出现二者合一的形象。可先让学生观察电脑画面,然后对着画面描述,这个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理解了词句,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例如:在学习《哪座房子最漂亮》一课时,在让学生看图交流:“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什么?”这一问题时,一个学生对这幅图上画的是一个农村这一说法发生了异议,他说以前他去过一个农村亲属家,那里根本没有楼房,而这幅图上有一座漂亮的大楼,所以不应该是农村,应该是市郊。对学生发现的这一问题,我没有简单地给予答复,而是表扬了这个有着求异思维的孩子,并把问题还给了学生,让他们来争论,自由探究,同时教师因势利导将旧农村与新农村进行了对比,通过同桌交流感受,让学生体会到了农村的变化。在争论、探究、交流中,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让学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思想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学生自主探索需要一种内在的欲望,如果学生这种欲望和勇气被调动起来,他们将会有效、深入地进行探索活动。要怎样激发这种欲望和勇力呢?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质疑,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求,形成探索的动机。如:儿歌《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中,在学生初读了课文之后,我便让学生质疑,找出文章中的疑难问题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再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四人小组内自由探究、交流,并通过合作,寻求问题的最佳答案,最后展示学习小组自学成果。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学生都抱以热情的期望,用激励的语言,激发他们探索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人人参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促进了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
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独特的视角,描绘出冬至后万物的萌动和人们的生活,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春天的向往,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之情。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融入作者描绘的情境中,品味语言,感悟作者对春天的向往与热爱。
一、以“梦”贯全篇。
作者寄“梦”于具体的事物之中,因此,教学中,围绕着作者的“梦”,以“寻梦”、“品梦”、“续梦”、“圆梦”展开。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把课前让学生搜集的描写春天的古诗,以师生对接,同学之间对接的形式展开。在古诗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感受“我”在冬夜里等待春天的过程是美好的,因为它让我们始终心怀希望,心怀向往。同时,古诗的积累,也使学生感受着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教师自己描写春天的词的展示,对学生无疑有着更深的影响力,从而,为下面填空练习打好了基础。
二、以读促理解。
理解课文是离不开“读”的。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领会。如,教师范读,齐读,指名读等。在朗读中品味,在朗读中情感得到升华,同时也在朗读中积累了优美的语句。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作者饱含深情的笔墨如歌似诗,教学中良好意境的创设,美的朗读,让学生感到的是:语文是美丽的。
《北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里面的一篇课文。这组课文共由《识字二》《欢庆》《北京》《我们成功了》《看雪》这几篇课文组成。全组课文都是围绕“爱祖国”来进行选材编排的。其内容突出了歌颂祖国的悠久历史、大好河山、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其目的是培植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教参》要求在本组课文的教学中要多让学生进行朗读,在读中感悟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同时要求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祖国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赞美、热爱之情。
《北京》是我们祖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我想作为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知道。但作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对北京略知一二,但北京到底有哪些美丽的地方?“美”在哪里?如果没有去过北京的孩子或没有父母帮助认识北京的孩子可能都不是很清楚吧!但让这些孩子能更直观地认识北京,让其心走进北京,热爱北京。我想这是一个语文老师教会孩子学会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的第一步吧!所以我决定选下这篇课文,在 “教学开放周”活动中,让我自己和学生一起去更多地感受、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
选定课文后,我就在想,北京虽然常挂在我们的嘴边,其实它离我们还是很远的,它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城市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是模糊的。而本组课文又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能更直接地感受到祖国的美。
于是我在执教之前安排了自己和学生收集与“北京”有关的资料“三步曲”。我首先要学生搜集北京的历史资料,对“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有大致了解;接着我要学生搜集北京到底有哪些 “美丽”的地方;最后我按课文内容有的放矢地布置学生收集“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柏油马路”“立交桥”、“名胜古迹”、“优美公园”“高楼大厦”等,让学生把对“北京”的认识从整体到部分进行“聚焦”,抓住重点对北京的美通过“窥一斑见全豹”的形式呈现出来。结果学生兴趣昂然,每个孩子都通过电脑、摘抄、剪贴等多种途径认识、了解了北京。
经过课前搜集资料,学生对北京已有了许多认识和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便把“朗读指导”与“美景展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课件欣赏美丽的北京的同时,再读相关文字,边读边想书上所描写的是否和课件展示的一样,做到“图文并茂”,使学生对北京的认识由抽象到直观,由表象到内化。这样就能更好的“读”,更深透的“悟”。
《落花生》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我们要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明确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几部分内容后,提出一个问题:这几个部分内容中你最喜欢读哪个部分,为什么?让学生自选内容,学习体会,学生兴趣盎然,精彩纷呈。并在无拘无束的自学中个性得到了发展,而通过学生的发言,我知道多数学生喜欢读“议花生”这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恰好又是文章的重点、难点之所在。这样,我就从学生的兴趣需要中找到了教学的突破口,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这类初看上去不能吸引学生眼球的文章,得有个特别的导入。尽管我一直以来较注重新课的导入设计,但这次总觉得左右不合适。于是我想到了自己初读这篇文章的体会,我想学生也是会有类似的想法的。上课之前我偶然间问过几个学生,他们的确有我假设的这种想法,就是认为文章的假、大、空。所以我在导入时先让学生来个实话实说,这在相应的案例描述中已有交待。另外,导入的时候我还考虑到,我们的学生平时总是受指责的多受表扬的少,尤其这个我想集中他们注意力,引起他们兴趣的时候不能再让他们对我、对这篇课文有排斥情绪。所以,我挖掘他们爱国情怀的具体表现。
“知人论世”读书方法的掌握,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在本专题提出的一个教学目标。我运用该方法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效果良好。并且在该部分的小结中,我谈到了他们在高中阶段有别于以往学习阶段而应养成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底子差,是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一些常用的修辞方法,我们的学生不见得都已掌握,所以我决定从修辞的角度去品读文章,这样既充实了课堂内容,使文章的分析不至于泛泛而谈,又能让学生觉得文章的美妙之处具体可感。
同时,我结合《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联系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在此扩大和深化家园之思,让学生思考个人与祖国的关系,强化他们的爱国情感。上完这篇课文,我欣喜的发现,爱国这一主题情感,祖国灿烂文化与壮丽山河,得到了学生们无比自豪的认同。 同一篇课文,两次教学,教学效果的大不同,给我以很大的触动。其实,教师要是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备课,我们的课堂是能散发出光彩的,是会有出乎意料的教学生成的。
带着问题去预习,学生学习语文有了目标,读起来更专注,而不会盲目;小组内更讨论激烈,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了课堂;学生不再是旁观者、听众,而是课堂的主体。许多学生尝试自己去探究问题,找出答案,因而学习语文有了成就感愿意去展示,和大家分享自己探究的成果。教师也不用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而是走进学生,指导他们学习的方法,还可以了解学生的疑难,便于针对性的解答。
正因如此,在小组讨论后的课堂交流中,学生表现积极踊跃,问题的答案不是教师讲出来,是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可能有些地方不完善,但却是他们独立解决的。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就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当然,由于初次尝试这种先学后教的模式,难免还有一些不足,如课堂讨论如何更能集中学生的热情,如何使讨论更节约时间等等,而这正是我们在今后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的。
由于课堂时间不够,课后又让学生补记了学习收获,许多学生的话仍让我感动欣喜。有的同学这样写道:“现今仍有很多人因为相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长妈妈是不幸的,因为她青年守寡;长妈妈又是幸运的,因为‘子’不嫌‘母’丑。她全心呵护的迅哥儿终于明了了她的爱,写了这样深情的文字来纪念她。她如地下有知,也当含笑九泉。”有的同学则写道:“原来很多的爱都隐藏在平常不经意的甚至是看似恶意的举动间,麻木的我们是不是忽略了太多太多?”还有的同学则感慨地说:“我现在发现很多故事不是不好,而是我没有读懂,没有用心读。从前的我很不喜欢鲁迅,觉得他为人太刻薄,小心眼,总挑别人的刺,没想到他是一个这样情深义重的人。”
我发现,只要对学生循循善诱,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见解,他们就能由浅入深地走进课文,走近作者。
教学一篇课文重整体感悟,最好有一条贯穿、统领教学设计的线索,以达到“牵一发动全身”之效。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找到文章中的“龙睛”,能够从一点辐射全篇。再次多遍研读课文。我发现:
课文其实就是通过牛和鹅眼里感觉到的人,与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这就造成了牛和鹅对人的不同的态度。也就是牛和鹅都是从各自的角度去看人,所以得到的结果不一样,反映也不一样。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很广,从各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这节课,总的看来上的还是成功的,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整堂课不是空架子,而是注重了课堂的时效性,是一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
这次授课虽然觉得修改的次数比较多,自己也觉得比较辛苦。但每次的修改对自己都是一个提高。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能够不断的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也喜欢自己永远是孩子们喜欢的王老师,孩子们能在我的语文课中学到真正的知识!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学生非常高兴,显得兴趣极高,但让他说说为什么喜欢时,显得有些词不达意,或干脆哑口无言。说明这个问题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尤其只读了两三遍,生活经验不丰富,还不能深刻的理解课文,必须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并结合课文插图,全方位理解课文。指导朗读重点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那么……那么……”这种句式,表达了小朋友喜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课文,能让学生在直观、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也能更好地记住课文内容,理解平坦、宽广的意思,想想我们平时能看到家乡的边吗?让学生通过实际和课文的对比,了解到其实我们的家乡比书上写得更美,物产更丰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在上这篇课文时,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课件,没能向学生展示无边的大海,苍翠的群山,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大城市。如果有这些生动的画面,学生一定会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画角”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以及掌握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在画角的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体验角的定义和各类角的大小区域,其知识迁移点是量角器的使用--量角、画角的共同点,即“两重合一对准”。教材的例题出示了画角的三个步骤,让学生按照规定的步骤去画,是为了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并让学生体验运用迁移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垂直”和“确定物体的位置”等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出示了画角的三个步骤,让学生按照规定的步骤去画。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2、在量角器65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3、以画出的射线和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这里,我结合前后知识,在画角前给学生加了一步:估计。先想你要画的角有多大,是什么角,比如要画65度的角,用手比划一下大约多大,画完后再看看自己前面估计得怎么样,这样就会让学生在画完角后自己检查出错误。例如:里外圈的混淆,把65度画成115度,本来自己估计的是小于90度的锐角,而画成了钝角,那肯定是画错了,自己检查出错误并改正。另外,在画完后,我也加了一步:检查。再用量角器量自己画的角是不是要求画的度数,然后标上弧度和度数。这样,才完成画角。
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提高了画角的正确率,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检验的好习惯。本课教学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很害怕上由法布尔《昆虫记》改写的课文。他是一个虫痴,痴到极致成家成魔成仙,做生物学研究,这是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做语文课教学,往往有很 “裹”人的地方,让我们这些非专业者黔驴技穷。这不,有关金蝉脱壳这一节,老师们之中都产生较大分歧,毕竟生活在城市,近距离观察端详蝉的几率少之又少——
然而,孩子们却表现出超常的好奇心,似乎只有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孩童,才会是童心未泯法布尔的“知音”——正如备课时所预设的:《蝉》中的天才乐师沉浸在自我陶醉中不停地演奏的场景,吸引着学生去关注蝉脱壳的情况,蝉的视觉、听觉异于人类的特点。
教学这样的文字,我明白“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获取,学生才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但蝉脱壳那一段实在太难想象了!要是有录像参照,可能还好点儿,通过真实观察,再来看语言文字是怎么再现的。如今谁也没有看到过这个相对微观的情景,如何仅从语言文字中理解、体会?还真不是一般的难点——
如果我有可以的电教设备,如果稍微能挤出点找资料的时间,相信这一课会上得更清晰、准确。
重新站上讲台,一切都是新的。第一次在新的学校里上公开课,我不敢有任何懈怠,提前很多天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做准备。在一番对课文和相关资料的细致研读后,大致的教学思路逐渐形成。一篇文章,尤其是大家的文章,可讲的东西很多,但要上好课显然不宜面面俱到。本着“一课一得”的有效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以“学习精彩的场景描写”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案并付诸实施。
临到上课时,教室后面坐着的一排老师让我的学生们多少有些紧张,我自觉准备还算充分,自然要以微笑鼓励他们。整节课基本上顺利地按计划进行,也基本达到我所预期的教学目标。但课还没上完,我已经有了遗憾之感。因为临场发挥的能力和经验的欠缺,交流讨论场景鉴赏和实践场景描写两个板块完成得比较仓促,未能达到应有的程度和水平。
现在想来,这些应该算是我对自己的教学所做的最原生态的反思,而真正的反思是在聆听了各位前辈和同仁的评价之后开始的。他们在给予肯定的同时,给了我很多切实有力、极富启发性的指点。
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我按照教参制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习落花生的品质,做人就要像落花生一样,务实有用。然而学生并不买我的帐,一个平时很有主见的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同意您的说法,做落花生这样的人一点都不好,您平时不也常告诉我们要善于表现自己吗,这样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机会啊?”此时课堂中出现了不少窃窃私语的声音,很多同学都赞成这位学生的见解。我想既然学生有了自己的独特感悟,作为教师就应该尊重他们的理解,这也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的引导。
对于现在的社会,是不是一定要做“落花生”呢?其实这个问题我在备课时也有思考过,因此也有了自己的一点预设。于是我把问题抛向学生:你愿意做“落花生”这样的人还是“石榴、苹果”这样的人呢?就这一问题我们展开一场小小的辩论吧!我原以为这样的一场辩论赛肯定是旗鼓相当的,然而令我吃惊的是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愿意做“苹果、石榴”这样的人,只有极少数的人愿意做“落花生”,这样的场面却是我始料不及的。但是这也更证明了现在的学生个性鲜明,敢于表达,这也是让我深感欣慰的。于是我让这些“苹果、石榴”们畅所欲言,阐述他们各自的想法,而我则加入到“落花生”队,用实际行为支持他们的选择。这时的学生不再小心翼翼,他们得到了老师的支持,抛开所有的顾虑,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理由。
课堂上精彩的话语层出不穷,思维的火花不断跳跃其间,我被学生的精彩辩论所折服,没想到五年级的学生居然对社会、对生活会有这么深入的体会与感悟。
在学生激烈争论之后我适时点拨:“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我们的社会需要像‘落花生’这样的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人,更需要像‘苹果、石榴’这样不断创新、敢于挑战、勇于展现自己的人。同学们到底愿意做哪种人,等将来你们长大了自己来决定吧!”同学们见自己的意见得到了老师的认同,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它讲述了石油大王哈默在还没有成为富翁前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他是一个有尊严的人,正是因为他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尊严,并赢得了别人对他的尊重。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暴露了我对于教材挖掘不深,缺乏教学机智、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以及缺乏学法指导等方面的问题。
由于对教材没有深入地挖掘和领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出自己还是“背课”的痕迹过重,课堂随机应变能力较差。整节课给人感觉总是“老师问,学生答”,没有真正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比如,设计学生初读课文这一教学环节时,我先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谁赞美了哈默?是怎样赞美他的?二是为什么会赞美哈默?对于第一个问题,由于学生在课前进行了预习,所以看到问题后便可以直接说出答案。但此时,由于我还不能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还是安排学生自读课文说出答案。
这样,给人的感觉就是我在“背教案”。其实,遇到这种情况时,可让学生直接回答,然后再自读课文思考第二个问题。再如,本课的重点就是“尊严”的含意,但这一重点在我教学设计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反重强调哈默是有尊严的,但是教师并没有抓住这个词,让学生真正体会“尊严”在课文中的含意。
在参考其他教师的实录以及自我反思后,我认为应该在课文教学伊始先让学生说一说字典上对于“尊严”一词的解释,以及自己对于“尊严”这个词的最初理解。在学完课文后,再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自己对于“尊严”这个词的新的理解。再指导学生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话。让学生正确理解,当时杰克逊大叔其实并没有预见到哈默以后会成为百万富翁,而只是赞赏他的个性。
说明只有一个有尊严的人在今后的生活中才会取得成功。此时,可以顺势力导,问学生:一个有尊严的人还应具备哪些品质?从而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除了尊严外还应具备其他好品质。最后升华主题,让学生对于那些同样也渴望成功的人说一句话。从而深化学生对于课文主题的理解。
《秋天》是一篇自读课文。当代诗人何其芳在诗中描绘了一个个生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风景图。诗的意境优美,语言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学习此文既可得到文学艺术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秋天》一课的教学,我通过多样化的朗读带学生走进课文的优美意境中。朗读对语文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各项语文活动都要由阅读文体开始,对于诗歌则尤为重要,只有反复朗读才能走进诗歌走进作者的心里。所谓多样化首先是指程序上的循序渐进,由识记生字到读顺诗歌到读出韵律以至读出感情,步步走来,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其次是指多种方式朗读,可以自读、同桌读、齐读、师生共读,形式多样化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课后看来,总觉读出韵律一节处理的不妥当。我本意是想通过四步读教给学生实实在在的方法,但由于诗歌节奏的划分本无定法,它和语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教给学生划分节奏时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学生作一个范例,并不能真正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方法,这不能不说是这一环节上的遗憾。
在品秋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从三幅画面中选择一幅自己最喜欢的画面展开想象,将诗中画面用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实际上是一个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过程,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这个问题的设置应该说有一定的难度,考虑到这一点,我同时在设计课时,准备了第二套方案来降低难度,也就是在学生回答有困难的时候,出示多媒体课件,根据极简单的景物,描述出一幅动人的画面,在这个过程中重在教给学生描写的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降低难度的方法确实为学生打开了思路,也迸发了许多灵动的火花,出现了许多精彩的片断。但就总体而言,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年龄尚小,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可能更易于接受图片这种直观的形式,而对于诗歌凝炼的语言,似乎还嫌抽象。此外,提到的渔家、原野的秋天,这些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直接经验不足,间接经验又不够,理解起来自然困难。
在品析美词这一环节中,我着重请学生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只做必要的指导。应该说,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品析的相对到位。但场面显得平静,过于有条不紊,没有适时激起学生之间的问题矛盾,没有形成激烈探讨的场面,这也限制了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每一堂课我都认为应该给学生一个质疑问难的机会,因为“学贵有疑”,正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真正对课堂提出问题的学生才是真正走进文本,有着独立思考意识的。但由于时间的限制,很遗憾,我在这一节课上却缺少了这一环节。
总之,由于各种原因,总觉得这课的教学没达到预期的效果,课堂没有真正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