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制度(优秀14篇)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那么制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 1

第一条为了保证生产统计工作的准确、及时、全面和真实的为公司各级领导提供了解生产情况,掌握生产进度,正确指挥生产的依据。特作如下规定。

第二条生产保障部设一名生产统计员,负责全公司生产活动的统计工作,并负责组织、指导各单位的生产统计工作。

第三条生产统计计划期的规定:根据我单位生产实际,为统一口径,规定每月28日至下月27日为统计计划期。

第四条车间、班组以及个人必须在做好日清、旬查、月盘点的基础上逐及向上报送生产报表。

第五条车间实行生产日报制度。每个生产工人或班组必须记好岗位记录,并查点核对实际完成量与原始记录是否相符。班长或班组统计员汇总全班人员原始记录,并于当日下午下班前向车间统计员报送本班当天生产日报。

第六条车间统计员汇总各班日报,并检查核准,记入生产车间台帐,然后编制生产日报。

第七条公司实行生产月报制度。各生产单位在月底盘点的基础上,由统计员根据盘点情况,汇总全月投入、转出、结存数据,并与各种凭证、生产台帐核对,确认无误后,编制生产月报。

第八条车间生产月报报表为《产品产量计划完成情况月报表》和《装配车间生产报告表》。两种表在每月的29日报送生产保障部。

第九条生产保障部管辖的'成品库和半成品库,每月要对收、付、存情况进行统计并报表。

第十条各单位统计员必须建立与生产报表相适应的统计台帐,统计数字达到准确清晰,不得迟报、拒报。严禁估数、虚报、瞒报等行为。对不按规定执行,工作马马虎虎,弄虚作假的统计人员,要严肃处理。

第十一条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成本管理制度 2

一、总则

为了规范公司的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成本管理制度。

二、成本管理目标

本制度的成本管理目标为:通过精细化的成本管理,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和优化,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三、成本管理原则

1. 精细化管理:对成本进行细分,实现成本控制的精细化。

2. 责任明确: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成本管理职责,确保成本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3. 效益优先: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核心目标。

四、成本管理内容

1. 成本预算

(1)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制定年度成本预算。

(2)各部门根据年度成本预算,制定具体的成本计划和控制措施。

2. 成本核算

(1)建立成本核算体系,明确成本核算的对象、方法和周期。

(2)定期对各项成本进行核算,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成本控制

(1)制定成本控制措施,对各项成本进行严格控制。

(2)定期对成本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4. 成本分析

(1)对成本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成本变动的规律和趋势。

(2)通过成本分析,发现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五、成本管理实施

1. 各级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员工应积极参与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意识,努力降低成本。

3. 公司应定期组织成本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成本管理能力。

六、监督与考核

1. 公司应建立成本管理监督机制,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 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应接受公司的成本管理考核,确保成本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七、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公司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与公司其他规定相抵触之处,以本制度为准。

章总则 3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成本和费用管理工作,保障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并有利于各部门对其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控制和考核,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是公司经营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第三条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间接费用,计入工程施工成本;公司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非直接支出,计入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第四条公司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适合本公司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和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以及成本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如确需变更,应当根据管理权限,经批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成本管理制度 4

1 总述:

项目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之一。如何有效的控制成本亦是项目管理努力的一个目标。以下是关于成本控制的基本要求。

2 工程合同招标管理(见公司招标管理规定)

3 工程费用审批制度:(见公司财务审批签字权限规定)

4 工程付款程序规定 :(详见公司财务审批签字权限规定及有关工程付款的相关规定)

4.1 凡是工程付款申请必须按照规定填写付款申请表,并附相关支持文件经有关部门经理/总工程师/常务副总/总裁审核后按有关项目合同及付款审批权限流程进行审批。

4.2 付款申请基本程序

注:工程款支付表格见附件15。

4.3 工程承包合同的付款

4.3.1 在收到承包商送交的进度付款申请后,由工程部经理、监理在考虑其施工质量、进度后,安排现场工程师审核其申报的进度工程量,审核意见报送成本控制部经理,由成本控制部根据合同再到现场核对,送交总裁/常务副总批准后,再送项目财务部,由项目财务部经理复核并通知承包商开具同等金额的工程款发票(正式建安统一税务发票),填写付款申请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审批和付款。发票作为付款申请的必要条件。

4.3.2 每次付款,已发生的代垫、代付款项、工程罚款、水电费、借款、抵房款等应及时扣回。

4.3.3所有工程合同保修金的申请付款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的条件。

4.3.4成本控制部经理应与财务部经理每周对帐一次,以及时纠正错误及遗漏。

4.4 设备/材料供应合同的付款:

4.4.1设备、材料到货款应在监理单位、工程部、其他有关单位验收证明文件齐备后作为付款申请的附件跟进请款并按程序办理审批和付款。原则上应按建安统一发票提供。

4.4.2 进口材料设备供应合同付款除预付款外,必须提供海关的免税/交税证明、发票、装箱单、货物到货签收单作为付款支持文件供公司财务部安排付款。

4.4.3 国内供应合同付款必须提供供货税务发票作为付款申请的必要附件。如果是收款后开具发票,必须预先通知财务并征得财务同意。

4.4.4按合同付款条件进行付款,在收到供应商的付款发票后,由成本控制部经理负责审核后填写付款申请送总裁/常务副总审核签字后按照程序办理审批和付款。

4.4.5 成本控制部负责与财务部配合付款工作、付款后的资料收集。并按月更新合同付款情况,在每月25日前汇总报总裁/常务副总。另外,成本控制部经理应与财务部经理每周对帐一次,以及时纠正错误及遗漏。

5 设计修改指令发出原则:以预防为主。在招标报批前,工程部、成本控制部、总工程师、项目营销策划部应进行设计及图纸内审,对设计作最后确认及完善,避免日后大量的设计修改。另外因设计修改的减帐应及时通知成本控制部跟进。

5.1 按照规定格式文件发出设计修改指令,统一文件编号,以便今后统计工程量。

5.2 指令内容必须清楚明白,附图必须注明文件档案号。

5.3 所有设计变更指令必须由总裁/常务副总签字确认才能发出。

5.4 所有设计修改应尽量控制在设计阶段,如果变更部位在施工中或已经完工,应避免再改变。

5.5 设计修改应考虑到材料/设备的订购状况,如设备材料已订购及到货,应避免修改设备/材料的规格。保证已经订购的材料设备不浪费。

5.6 明确设计修改的原因和责任

5.6.1 如果是因为施工单位错误导致设计修改,责任由承包商承担。

5.6.2 因为设计错误导致的设计修改,应该由设计单位承担责任。

5.6.3 对于承包商的变更要求要严格审核,即使承包商自行承担变更、责任,亦要考虑到该变更对其他专业承包商及对总工期的影响(原则上规定引致费用增加的须由承包商承担,而费用减少的则跟进合同减帐,以避免承包商因自身利益而千方百计提出变更要求,进而浪费各单位时间及影响工程进度。)。如果接受承包商的变更要求,在不降低产品标准的`前提下可降低造价及节约工程的,在批准后应书面通知各有关部门及单位作跟进工作之用,请注意'变更、修改'不一定是'加帐',很多时候是'减帐'。有关此类工程变更审批流程见附件1'工程变更审批流程'。

5.7 按设计变更审批程序见附件2'设计变更审批流程'。

6 密切监督设计修改的实施情况:

6.1 工程部必须如实记录以下情况,并通告成本控制部、监理单位按照不同实施内容计算变更工程量。

a.设计修改内容是全部实施、部分实施或未实施。

b.是在原设计施工前实施、施工期间实施、完工后实施

c.若施工后实施,须明确并记录好已施工完成的范围、拆除材料是否重复使用(含拆除量/范围),处理意见应该明确。

7 控制施工单位的现场变更内容签证:

7.1 职责

7.1.1总裁/常务副总:所有的签证需求的审批;

7.1.2成本控制部经理:负责所有签证费用的审定;

7.1.3工程部经理:负责所有签证工程量的审核。

7.2 签证管理原则

7.2.1事实发生的原则

所有签证的办理都必须坚持事实发生原则,签证报审表后需附有发生签证的原因、部位、时间等证明附件材料(含图片、示意图等佐证);工程签证单的项目名称、内容、工程量、时间、地点以及发生预算外费用的原因必须清楚准确,不得涂改。一次事件只能办理一次签证,不得分解签证。未实际发生的工程变化(即使预见未来必然会发生),不允许进行事前签证。

7.2.2合约责任原则

发生签证的内容,必须是'合同及其补充协议、行业行规'等约定之外的额外工作。

7.2.3 及时性原则

所有签证都应该及时申报、确认及审批。凡合同中已有时限约定的,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凡合同中未有明确约定的,应在签证事件发生时请承包商、监理单位以及工程部、成本控制部授权人员予以书面认定事实。现场签证的工作内容完成后,由承包商、监理单位以及工程部、成本控制部在完工后3日内对所完成的工程数量、质量进行验收并记录在

案备查。如属隐蔽工程,验收时间以不影响下道工序施工为原则。每月10日前,承包商应就截止上月末已完工、质量合格且手续完备的现场签证,核清造价并经承包商和监理签字确认后报送工程部,项目管理部会同成本控制部进行审核,并登记入本月相应的签证台帐。逾期不报的视为承包商放弃签证申请。

7.2.4事前审批的原则

在非紧急情况下,所有需发生签证的意向均需经过事前审批,经审批同意实施后方可实施。签证需求审批完成后,由工程部经理统一签发实施。

紧急情况的界定:紧急情况仅指因建设方原因造成或需由建设方承担的、不马上处理将造成工程成本的再度增加或者将造成人员的伤亡等严重后果的情况,包括:桩基础施工时的不良地基处理(流沙、塌方)、基坑或土坡坍塌、突发的台风或大雪等恶劣天气情况的处理措施、建设方需求紧急用工、为销售展示的紧急处理(围护、通道搭设)。

紧急情况签证事后处理:属紧急情况发生的现场签证,现场签证由成本控制部会同工程部核定工程量及造价后,报公司总裁/常务副总审批。

7.2.5 以文字为依据原则:

所有关于签证结算的文件,都必须以承包商、监理单位以及工程部、成本控制部成本负责人等授权人员书面签字确认的原件为依据。其他形式的文件,如复印件、电子邮件、口头指令等一律无效。

7.2.6计价套用原则:

签证的计价严格执行与其相关的主合同的经济条款,执行相同项目的综合单价或套用相同的定额、取费标准、材料调差方式。当没有合适的定额套用时,双方可以按当时当地的市场合理低价协商确定

7.2.7 多级审核原则

任何工程签证必须由工程部两人或两人以上现场确认并签字方为有效,现场签证的工程量审核和造价结算均至少要经过二级以上的审核。

7.3 现场签证的内容、格式要求

7.3.1 现场签证的主要类型:

◆因设计变更导致已施工的部位需要拆除(需注明设计变更编号);

◆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未包含在合同中的各种技术措施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条件变化、地下状况(土质、地下水、构筑物及管线等)变化,导致工程量增减,材料代换或其他变更事项;

◆在施工合同之外,委托承包单位施工的零星工程;

◆合同规定需实测工程量的工作项目;

◆红线外施工道路的修补(红线内的施工道路修补宜在合同中包干)。

7.3.2 现场签证的依据:

◆由相关方提出的变更意向文件;

◆现场工程签证审批单;

◆对应相关主合同。

7.3.3 所有的现场签证单都必须使用公司规定的标准表格(见附件),并明确以下内容:编号、工程名称、发生的时间、发生的部位或范围、变更签证的内容做法及原因说明、增加的工程量、减少的工程量、相关图纸说明。

7.3.4 关于临时用工的签证事项,双方应在签证需求审批单上洽商确定以下问题:工作内容及工作量、工日、工日单价(如属综合单价,则包含间接费、管理费和利润,并明确是否包含税金)。

7.3.5 所有现场签证单只有加盖公司公章才能生效,承包单位也应加盖公章。

7.3.6 成本控制部、承包单位均应对现场签证单进行编号(可按归属合同连续编号,总承包合同还应分专业连续编号),并整理归档、妥善保存;双方都应设置设计变更、现场签证事项的单据交付记录,即交付对方单据时要求对方签收,接受方不得拒签。

7.4 程序

7.4.1公司工程部管理组对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交的签证进行分析判断,判别需求所属类型(例如:工程管理过失、设计变更、营销需求、政府需求、现场需求、甲方需求等);并与承包商共同确认变更工程部位已施工情况。

7.4.2 公司成本控制部应根据工程部确认的已施工情况,与承包商共同估算签证需求所造成的增加造价。

7.4.3 造价增加估算在3000元以下的,由工程部经理与总工程师共同审批签发现场工程签证需求单,并每月汇总上报公司一次。

7.4.4 造价增加估算超过3000元的,由工程部负责人牵头,组织监理、公司成本控制部审批现场工程签证需求及现场工程量的确定。会签后上报总裁/常务副总审核或审批。

7.4.5 签证单审定后,由公司工程部存档和返还公司成本控制部、监理、承包商。

7.4.6工程部每月应将现场签证发生的情况分析汇总,报送公司领导,并进行数据综合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7.4.5.现场签证单见附件9。

8 控制甲供设备材料的订购数量/质量、及加强到货后的管理。

1 设备材料的订购数量及规格需经过现场工程师、工程部经理、成本控制部及总工程师的反复核对后确定,报总裁/常务副总按审批权限批准后才能进行订购。

2 订货后如果出现设计修改导致数量及规格的改变,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供应商,视情况妥善处理。尽量避免材料/设备作废的情况。补订材料/设备需填写补订申请表报总裁批准。

3严格按照设备/材料验收入库及发放程序执行,加强管理,防止损坏、被盗及发放混乱等状况。

9 严格审核进度工程量,控制进度付款:

9.1 进度付款审核要求:

9.1.1 在收到承包商的进度付款申请后,现场工程师必须进行量的审核,由成本控制部经理进行审核并由工程部经理参考监理单位的工程进度报告和比对实际进度进行复核。

9.1.2 对于未完工部分,应不予纳入计算范围。

9.1.3 已经完成的设计修改增加工程量部分,应单独列出。供总裁/常务副总考虑是否纳入在当月进度款中工程量计算中。

9.1.4 在审核进度工程量及付款金额的同时,应把由于施工质量不合格引起的扣款因素考虑在内,并在文件中清楚说明。

9.2 进度付款应控制在一个合理从紧的范围内,切不可出现工程未完成、付款已经超过的现象,这既不利于控制成本,亦不利于控制进度。

9.3 现场工程师应在每月审核进度工程量时,更新变更增加/减少工程量统计表(列明当月及累计增加工程量)报成本控制经理,报总裁/常务副总,以便将变更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10 控制工程结算金额

10.1 总工程师负责协调工程部经理与成本控制部经理及时上报所有变更及尽可能预估承包商可能提出的索赔。

10.2 成本控制部应该在承包商的结算书上报之前完成本专业的已经完成之合同工程量的计算,增加及减少工程量的统计。做到心中有数。

10.3 成本控制部应仔细审核承包商的结算书,对于其提出的增加部分必须根据合同条款有足够的支持文件。如果没有足够的支持文件,即使看上去合理,亦不能同意其增加工程量。对于其没有计算的减少部分,要按合同提供足够支持文件证明并扣除。另外在工程进行过程中,所有工程变更和索赔文件应抄送成本控制部经理作跟进。工程部经理及产品研发部应特别注意工程的扣减部分,应及时通知成本控制部经理跟进记录及扣减。

10.4 对于工程进行过程中的代垫、代付款项、工程管理罚款等在结算时一并予以扣除。

10.5 对于结算中与承包商意见分歧很大的部分,应报告总裁/常务副总。由总裁决定,总工程师/工程部经理/成本控制经理均无权做出让步。

11 控制合同保修金的发放

11.1 合同保留金的发放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1.1.1 合同保修期届满,且物业管理单位书面(盖章)确认保修期内没有发现工程/设备质量问题。该书面确认函是申请支付保修金的必要条件之一。

11.1.2 合同保修期届满,保修期内发现的质量问题均按照合同规定保修完成,符合原设计及技术要求,且物业管理单位书面(盖章)确认缺陷修复达到其满意程度。该书面确认函是申请支付保修金的必要条件之一。

11.2 符合上述条件,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1.2.1 在工程完工移交物业管理单位后,项目公司应立即将全部工程/设备的保修期限书面通知物业管理单位,并提醒所有使用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必须在保修期内提出。超出保修期的维修责任由物业管理方自负。

11.2.2 项目公司应及时将缺陷清单书面通知承包商/供应商,并给出维修期限。如果缺陷影响使用功能,且承包商/供应商未能在给出维修期限内完成修复,可考虑通知物业管理单位自行安排修复或项目公司代为安排修复,发生费用(包括代为安排发生的管理费用)从合同保修金中扣除;有关安排及费用应书面通知有关承包商/供应商。

11.2.3 如果承包商/供应商未能在保修期内完成缺陷包修工作,按照合同规定保修金不予发放,扣留做缺陷修复费用。

11.2.4 如果出现部分扣除或全部扣留保修金的情况,均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并按照合同规定书面通知承包商/供应商。

注:按合同条款规定,在发包方发出'竣工证明书'后开始计算'保修期'。本公司在发出'竣工证明书'予总承包方前一定要得到物业管理单位出具'无重大工程缺陷证明书'并经总裁批准后始能盖公章发出'竣工证明书'。

12 政府收费的付款

12.1.1 支付政府收费必须有足够的支持文件,包括政府收费红头文件、收费标准文件等。

12.1.2 尽量利用现有的优惠政策,争取最大限度的减免。

12.1.3 对于边沿性收费,尽量争取不交。

12.1.4 对于没有明文规定费用,应拒绝交费。

13 工程保险及索赔

13.1 发生意外事故可能牵涉保险索赔的,应在第一时间内电话通知常务副总以决定何时通知保险公司或保险经纪公司。

13.2 如果是遇到偷盗、抢劫等违法行为,应立即同时通知公安机关现场处理备案,以便在遭受损失后向保险公司索赔时有足够凭据。

13.3 收集第一手资料及在整个处理过程的记录资料,包括图片和影像资料;文件资料需有外单位(包括总承包、监理单位及其他检测单位)盖上公章,图片影像上应显示拍摄日期和时间。

成本管理制度 5

一、总则

为了规范公司成本管理,提高成本使用效率,确保公司财务健康稳定发展,特制定本成本管理制度。本制度旨在明确成本管理的原则、流程、职责和要求,为公司成本管理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成本管理原则

1. 成本效益原则:成本管理应以提升公司整体效益为目标,确保成本投入与业务增长、利润提升相匹配。

2. 成本优化原则: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成本管理流程,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提高成本使用效率。

3. 成本透明原则:确保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加强成本数据的。分析和监控,提高成本管理的透明度。

三、成本管理职责

1. 财务部门:负责制定成本管理策略,组织成本核算和分析,监控成本执行情况,提出成本控制和改进建议。

2. 业务部门:负责执行成本管理策略,控制本部门成本支出,提高业务效益,配合财务部门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

四、成本管理流程

1. 成本预算:财务部门根据公司的业务计划和目标,编制年度成本预算,明确各项成本支出标准和限额。

2. 成本核算:财务部门按照成本核算标准和流程,对公司的各项成本进行准确核算,确保成本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 成本分析:财务部门定期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成本变动的原因和趋势,提出成本控制和改进措施。

4. 成本考核:将成本管理纳入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对各部门和个人的成本控制情况进行考核和奖惩。

五、成本管理方法

1. 精细化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细化到各个业务环节和岗位,明确成本责任,加强成本控制。

2. 标准化成本管理:制定成本管理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成本管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3. 信息化成本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成本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

六、监督与检查

1. 财务部门应定期对成本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2. 公司应设立成本管理监督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成本管理的监督工作,对成本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七、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章直接费用分配 6

第十五条如果只有一个成本计算对象,直接费用可直接计入各项成本项目中;如果有两个以上成本计算对象,则需根据一定方法对直接费用进行分配。

(一)人工费分配

人工费应根据分公司制定的各类人员的工时定额,分配计入工程成本。应计入工程成本中的职工福利费按同一分配标准分配计入。

(二)材料费分配

可直接区分受益对象的材料费,根据领料单直接计入受益对象的成本;几个项目共同发生的材料费,可按以下方法在各项目之间进行分配:

某种材料费分配率=(当期发生该种材料费用总额÷各受益对象计量数量之和)×100%

某成本计算对象应分配材料费=该成本计算对象计量耗用量×该种材料费分配率

如果该类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则月末应按相同的分配率分配材料成本差异。

(三)机械使用费的分配

机械使用费和外租设备租金直接根据设备管理处提供的资料分配计入有关项目成本。

(四)其他直接费分配

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其他直接费,如果有两个以上项目共同受益,采用预算成本法在相关项目之间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其他直接费分配率=(其他直接费实际发生数÷各成本计算对象其他直接费预算数之和)×100%

某成本计算对象应分配其他直接费=该成本计算对象其他直接费预算×其他直接费分配率

章成本核算应设置的账户 7

第十四条为了总括地核算生产费用的发生、汇总和分配情况,可设置'工程施工'、'辅助生产'、'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账户。其核算内容及使用方法如下:

(一)'工程施工'账户

属成本费用类账户,用以核算施工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一般不包括被安装设备本身的价值。

记入本账户的施工费用应按照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发生各项施工生产费用时借记本账户,按月结算已完工程实际成本或按合同确定的工程价款结算期结算的已完工程成本,贷记本账户,期末借方余额为未完工程的实际成本。

(二)'辅助生产'账户

属成本费用类账户,用以核算非独立核算的辅助生产部门为工程施工提供生产材料和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记入本账户的各项费用应按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成本项目一般可分为:人工费、材料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用(指为组织和管理辅助生产所发生的费用)。

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时,记入本账户借方,月终按受益对象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记入本账户贷方,期末借方余额为辅助生产部门在产品的实际成本。

(三)'待摊费用'账户

属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已经发生、但需分期进入成本费用的费用。借方反映实际发生的费用数,贷方反映按规定方法和时间分摊进入成本费用中去的数额,余额在借方,表示尚未摊销的费用。

(四)'预提费用'账户

属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尚未发生、但需按照有关规定预提计入成本费用的各项费用。贷方反映按规定标准预提计入成本费用中的数额,借方反映实际发生的各项支出,贷方余额反映已预提但尚未使用的数额。

(五)'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属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公司当期确认的工程实际成本。

月终,确认的工程实际成本,记入本账户借方,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时记入本账户贷方,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成本管理制度 8

一、总则

为了规范公司的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确保成本控制与业务发展相协调,特制定本成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原则

1. 成本效益原则:在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追求成本效益最大化。

2. 全面管理原则:实行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成本管理,确保各项成本得到有效管理。

3. 持续改进原则:不断优化成本管理流程和方法,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三、成本管理内容

1. 成本预算与计划

(1)制定年度成本预算,明确各项成本指标和目标。

(2)根据业务发展和市场需求,制定成本计划,确保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 成本核算与分析

(1)建立成本核算体系,确保各项成本数据准确、完整。

(2)定期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成本差异和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3. 成本控制与监督

(1)建立成本控制机制,对各项成本实行分类管理和控制。

(2)加强成本监督,确保成本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四、成本管理措施

1. 推广节约文化,倡导全体员工树立节约意识,从源头上控制成本。

2. 优化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3. 加强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4. 强化财务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降低管理成本。

五、成本管理责任

1. 公司管理层负责制定成本管理制度,并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指导。

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执行成本管理制度,确保本部门成本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3. 员工应自觉遵守成本管理制度,认真履行成本管理职责。

六、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公司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与公司其他规定相抵触之处,以本制度为准。

章工程施工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9

第十三条各分公司工程施工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如下:

(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一般以单项工程为成本计算对象,同时与工程管理部下达的施工任务单序号紧密结合;

(二)确定成本项目;

(三)对项目小组、物资管理部等单位提供的原始单据进行真实性、合规性审查。对所有已发生费用进行审核,确定这些费用是否符合规定的开支范围,在此基础上,确定应计入工程施工成本还是期间费用;

(四)确定成本计算期。成本计算期即每计算一次成本的间隔时间。一般情况下,与会计期间一致,即按月计算;如果不一致,可以按施工周期计算,以便收入与费用合理配比。

(五)根据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开设成本明细账。成本明细账一般为多栏式,发生实际费用时逐项登记入内。

(六)将本期发生或支付的各项直接费用归集到各费用账户,单独受益的直接计入,共同受益的按一定方法和标准分配计入。

(七)月末,将由本月成本负担的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由各该账户的贷方,转入'工程施工'等账户的借方。

(八)月末,将归集在'辅助生产'账户的辅助生产费用,按照各受益对象的受益数量,分配计入'工程施工'等账户中。

(九)月末,将归集在'工程施工——间接费用'账户借方的施工管理费,按一定方法分配转入'工程施工'账户。

(十)确定未完施工的成本。

(十一)结转竣工工程(或本月已完工程)的实际成本,从'工程施工'的贷方结转到'工程结算'的借方。

成本管理制度 10

1范围

本文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财务资源的需求分析,控制和质量管理体系财务测量的范围、方法和结果应用及其实施。

本文件适用于企业内各部门质量成本形成过程中费用和损失的统计分析。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质量成本:为获得顾客满意的质量并对组织外部做出质量保证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顾客满意的质量而造成的损失。

2.2预防成本:为预防产品不能达到顾客满意的质量所支付的费用。

2.3鉴定成本:为评定产品是否达到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试验、检验和检查所支付的费用。

2.4内部故障成本:产品在交付前因未能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2.5外部故障成本:产品在交付后因未能达到顾客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

2.6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根据顾客要求,组织向顾客提供证实质量保证能力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特殊的和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程序、数据、证实试验和评定的费用。

2.7质量损失:由于质量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或合理的期望,从而导致资源浪费或丧失潜在利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2.8质量管理活动费:指为推行质量管理所支付的费用和为制定质量政策、计划、目标、编制质量手册及有关质量体系文件等一系列活动所支付的费用。质量管理咨询费、质量奖励费、质量情报费、印刷费、办公费等管理费用。

2.9质量审核及评审费:是指产品和质量管理体系评审费、会议费及有关费用,包括内审、外审费用及二方、三方的审核费用。

2.10质量培训费:为达到质量要求或产品质量的目的,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以及质量管理的业务水平进行培训支付的费用,授课人员和培训人员的有关书籍费、资料费、文具费及授课补助等费用。

2.11顾客服务费:为顾客培训使用和维护人员,进行售后服务和开展顾客满意程度的调查分析和评价等方面的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2.12其他预防费用:包括质量及可靠性组织机构的行政管理费用,以及零缺陷计划、厂房设备维护等预防性措施费用。

2.13其他鉴定费用:指鉴定产品质量进行试验所需其他费用。

2.14废品损失:报废的不合格品所造成的净损失。

2.15返工/返修损失: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返修所造成的直接损失。

2.16停工损失:由于质量问题而引起停工,导致设备、人员、材料闲置,减少产量和影响交付所造成的直接损失。

2.17其他内部故障费用:其他与内部故障成本相关的费用,如因重新设计、资源闲置、质量事故处理费、产品降级损失等费用。

2.18索赔费:因产品质量未达到标准,在服务承诺范围内,对顾客提出的申诉进行赔偿、处理所支付的费用,包括赔偿金(罚金)、索赔处理费及差旅费。

2.19保修费:根据保修规定,为用户提供修理服务所支付的费用和保修服务人员的工资总额及提取的福利等费用。

2.20其他外部故障费用:其他与外部故障成本相关费用,如客户不满意而发生的折价损失等费用。

3职责

财务部是质量成本控制的归口责任部门。按月汇总质量成本各项指标、按季度分析,定期写出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4管理程序

4.1质量成本统计

4.1.1质量成本统计的基本要求

a)应严格区分质量成本中应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b)划清各型号产品之间的质量成本、划清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的界限;

c)凡能直接计入型号产品的质量成本要直接计入;

d)与几个型号产品有关的费用,必须采用合理的分配标准,在各个型号产品之间正确分配。

4.1.2质量成本的归集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属于质量成本费用的各种原始凭证,由各部门的质量检验人员及有关人员进行归集质量成本的各项费用,并上报本部门财务核算人员。

4.1.3质量成本登记台帐

各部门将归集的质量成本费用,按科目进行登记,并建立质量成本登记台帐。

4.1.4填制质量成本报表

各部门每月根据“质量成本登记台帐”汇总,按产品类别、项目填写《月份质量成本表》、《废品损失月报表》及《废品损失原因统计表》(见附表a、b、c)。报表封面分别由各部门领导、财务核算负责人、制表人签字。

4.1.5质量成本报表汇总

财务部每月对各部门上报的质量成本报表进行汇总,并登记“质量成本台帐”。

4.2质量成本分析

4.2.1各部门的质量成本分析报告的上报时间

各部门按季度上报本部门的质量成本分析报告,时间为季度末次月6日前。

4.2.2质量成本主要指标分析

质量成本主要指标分析为:基本指标分析、各基数的比较分析、构成分析。

a)基本指标: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生产成本、质量成本;

b)比较分析主要指标:营业收入质量成本率、生产成本质量成本率;

c)质量成本构成分析的主要经济指标:为各项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占总质量成本的百分比。

4.2.3质量成本结构分析

4.2.3.1各部门负责人应从经济角度,对本期质量成本与上年同期质量成本从变化情况、构成率等进行比较分析。

4.2.3.2财务部根据汇总后的质量成本,写出企业的质量成本分析报告,报送管理者代表审核。

4.2.3.3厂长依据质量成本分析报告,来评价产品质量的水平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做出质量改进的决策。

4.2.3.4质管部依据厂长做出的质量改进决策,会同相应责任部门制定和实施改进措施,并跟踪验证其有效性。

4.3检查与考核

4.3.1质量成本报表情况

4.3.1.1各部门在次月6日前报送《月份质量成本表》、《废品损失月报表》,每季末次月6日前另加报《废品损失原因统计表》及《季度质量成本分析说明》。

4.3.1.2报表内容及《季度质量成本分析说明》应认真填写。

4.3.2工作情况。财务部每月抽查质量成本工作情况。

a)建立质量成本登记台帐;

b)正确划分质量成本报表中各明细项目;

c)质量成本报表与质量成本登记台帐的数据应相同;

d)质量成本合理计入产品成本,并划清各型号之间质量成本;

e)有废品票的应计入废品损失;

f)已发生的返工/返修损失应计入内部故障损失。

5附录

附录a月份质量成本表

附录b废品损失月报表

成本管理制度 1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人工成本管理,合理地计划、使用、控制人工成本,发挥人力资本的最大潜能,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控股公司(包括本部及各钢铁子公司),其他公司参照执行。

第二章人工成本构成

第三条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

第四条按我国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号文件规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X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职工X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五条本办法中人工成本的组成明细项目,详见附件四。

第三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为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明确各部门相关职责,特拟订机构职责如下:

人力资源处:

1、人力资源部门是人工成本的归口管理部门;

2、负责编制公司年度人工成本预算、审核,并监督执行人工成本管理办法,对人工成本优化负全面责任;

3、负责薪资总额、激励计划等费用的合理管控;

4、根据地方法律规定确定社会统筹保险缴纳方案;

5、根据公司需求以预算为基础,合理管控培训、招聘费用;

6、按周期(月度、季度、年度)对公司人工成本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检讨;

7、依据制度,跟踪、评估各一级单位人工成本预算执行情况;

8、各子公司每月14日前上报人工成本统计报表(附件五)、每季度第一个月20日前上报季度人工成本评估报告(包括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财务部门:

1、按规定支付人工成本各项目费用;

2、根据公司规定对人工成本费用对应会计科目列支,详见附件四;

3、根据人工成本管理的有关项目建立公司统计台帐,每月对公司人工成本支付情况进行统计和反馈,同时每月10日前为人力资源处按管理口径提供相关数据,包括附件四人工成本各项目数据及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成本、总成本等数据。

企划处:

1、制定人工成本预算执行的方针目标;

2、按质询会材料,每月10日前为人力资源处提供相关基础数据,包括粗钢产量、工业增加值等。

行政管理处:

1、按实际支出项目,编制福利费、工会经费等明细项目的年度预算;

2、按月度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每月10日前报人力资源处。

生产部门:(含职能处和生产厂)

1、制订劳动保护费用等人工成本管控项目使用的标准和管理规定;

2、编制劳动保护费预算的`明细项目并按预算管控,按月度对预算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每月10日前报人力资源处;

3、管控本部门的人工成本总额,对本部门的人均人工成本及单位产品人工成本进行统计、分析。

第四章人工成本统计及管理

第七条人工成本的统计范围:包括唐山建龙唐山生产区和承德生产区、黑龙X建龙、抚顺新钢铁等钢铁子公司。

第八条各子公司人力资源处需统计人工成本所有项目的支出数据,并与财务部门结合项目归集的会计科目。

第九条各子公司发放到个人的各类奖金和津补贴等,均需本公司人力资源高层主管审核,财务部门方可发放。

第十条人工成本统计报表(详见附件五):共5张表单,均为月报,每月对应上月当期发生额。报表须以公文形式报控股公司人力资源处。

1、人工成本各项目数据需对明细进行统计,与财务对应科目数据对比后统计填写;

2、“在建工程”人员的相关人工费用进入工程费用统计,“在建工程”人员划分按照专职工程项目部人员归入“在建工程”费用,兼职工程人员归入正常生产经营人员口径统计;

3、“平均人数”按照含劳务工和不含劳务工两种口径进行统计;

4、“社会保险费”若未按期缴纳时按计提数统计,计提金额以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其他项目均按实际支出数统计;

5、的基础数据“销售收入、粗钢产量、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成本、总成本”每月按内部管理口径数据填写(每月质询会材料数据);

6、“工业增加值”按各子公司对外统计申报口径填写;

7、“激励计划”纳入人工成本总额统计,但不纳入人工成本指标计算;

8、中相关数据,每月由各子公司财务处成本室提供本公司人力资源处。

第五章人工成本预算

第十一条预算编制原则

1、保障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和工程建设;

2、按年度进行预算管理,预算执行纳入方针管理;

3、在综合考虑投入前提下,预算利润增长必须高于费用增长,利润增长幅度必须高于人工成本总额增长幅度;

4、考虑人工成本占利润合适比例,保X具有竞争力人均创利水平。

第十二条预算编制依据:、、人力资源规划(含人力平衡计划、培训计划、招聘计划等)、相关福利规定等。

第十三条预算编制方法:采用上下结合的办法。

自上而下分解目标,明确任务;自下而上层层填报,逐级审核、汇总。以各子公司为主体,根据人工成本主要评估指标计划,各子公司对其预算负责,控股公司X部门对预算提出X评价建议。

第十四条预算编制人工成本项目结构比例:

1、薪资总额,包括固定X(薪幅X)、绩效奖金、津补贴、单项奖金、公司代缴个税、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等;其中,单项奖金总额不得超过固定X总额的5%;

2、社会保险费,指国家规定的社会统筹保险项目,包括“四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按管理所属地区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编制,根据企业承担数预算;

3、福利费,主要包括职工的社会统筹医疗保险费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如:安家费、节日费、探亲路费、体检费、独生子女费、丧葬抚恤费、意外等商业保险费、其他医疗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集体福利设施费、交通补贴、就餐补贴、防暑降温等保健食品、取暖费、住房补贴、员工宿舍等;按实际支出明细项目预算,不超过薪资总额的14%;

4、劳动保护费,包括公司购买工作服、劳动保护用品等。按实际支出项目预算;

5、工会经费,包括困难补助、工会活动、工会年度表彰等,按实际支出项目预算,不超过按薪资总额的2%;

6、培训费,根据培训计划,不超过薪资总额的2、5%编制;

7、招聘费,根据招聘计划及招聘管理办法编制;

8、外协费,包括劳务外协、后勤外协费用;

9、其他,包括激励计划、销售大包干、车改补贴等,激励计划按预算年度实际需支付数预算。

第十五条预算编制检讨

发挥预算指导、约束作用,各子公司必须根据审批后的预算开展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每季、年度各子公司根据预算和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检讨,形X工成本评估报告(包括与上年同期比较、当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相关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等),提出人工成本管理的改进建议方案。

第十六条未列入人工成本预算的计划外项目及预算超支费用,需在人工成本检讨分析中进行重点检讨,提出改进建议,并经本公司人力资源主管副总审核后,报控股公司人事行政部人力资源处备案。

第六章人工成本分析指标

第十七条人工成本分析指标有三类: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结构指标、人工成本分析比率型指标。

1、人工成本总量指标反映的是企业人工成本的总量水平。常用人

均人工成本来反映企业人工成本水平的高低。通过人工成本水平在同行业横向比较,可以判断企业人工成本水平在同行业企业间的位置,从而反映出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

2、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是指人工成本各组成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

的比例,它可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构成的情况与合理X。其中,X占人工成本的比重是结构指标中的主要项目;

3、人工成本分析比率型指标(投入产出指标)是进行企业人工成

本分析控制常用的指标,是人工成本分析的核心指标,主要包括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等。

第X条人工成本指标的控制目标:理想的人工成本分析指标结果应是倒u型的,即:"二低一高",高人均人工成本,低人工成本含量(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低人事费用率或劳动分配率。各子公司在编制年度预算时拟订次年度人工成本指标的目标计划。

第十九条人工成本指标的预X:控股公司本部每季度汇总分析评估各子公司人工成本相关指标,对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三项指标均超过企业平均水平或目标计划的公司发出预X通知,责成该公司拟订整改方案报控股公司本部。

成本管理制度 1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成本费用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公司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及管理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成本”是指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

本制度所称“费用”是指公司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除成本之外的其他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公司应当合理划分期间费用和成本的界限。期间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成本应当计入所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的成本。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相关单位。

第二章 成本费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第四条 根据成本费用的特点和经济管理对成本费用的要求,成本费用的控制应达到以下目标:

(一) 保证成本费用业务会计核算资料准确可靠;

(二) 保证成本费用业务合规合法;

(三) 保证生产费用计价、产品成本计算准确;

(四) 保证在产品安全、完整。

第五条 成本费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一) 全面控制的原则。全面控制原则要求对以下三个方面实施控制。

1、全过程原则,指成本的内部控制贯穿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2、全方位原则,指在实施内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精打细算、节约开支;另一方面要按照成本效益原则实现相对的成本节约。

3、全员原则,指充分调动公司各部门和全体员工控制成本、关心成本的积极性,加强员工的成本意识,建立成本否决制。

(二) 经济效益原则,指因推行成本内部控制而发生的成本不应超过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

(三) 责权利相结合原则,指实施成本内部控制必须首先落实经济责任,赋予相关人员与其责任大小、控制范围一致的权利,同时在定期考核成本绩效的基础上实行奖惩制度。

(四) 目标管理原则,指按目标管理要求把公司的目标成本层层分解,落实到各成本责任中心,分级归口管理。

(五) 例外管理原则,指在日常实施内部控制的同时,有选择地分配人力、财力、物力,抓住那些重要的、不正确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成本差异。

第三章 分工与授权

第六条 公司成本费用内部控制中的不相容职务应当分离,具体包括:

(一) 成本费用定额、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二) 成本费用支出与审批;

(三) 成本费用支出与相关会计记录。

第七条 公司相关业务部门设置如下岗位:

(一) 价格管理人员,负责公司产品标准成本、结算价格的制度和维护;提高产品标准成本制定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结算价格的合理性;确保成本核算和成本考核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二) 成本费用管理人员,负责各责任中心成本费用支出的申请和分析,确保按预算控制成本费用。

(三) 责任中心负责人,负责按授权对责任中心的成本费用支出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负责组织责任中心成本费用控制工作,有效降低成本费用。

(四) 会计核算人员,负责各责任中心成本费用核算和预算控制。

(五) 财务管理人员,负责组织编制和审核各责任中心成本费用年度预算;负责办理责任中心成本费用预算调整和追加手续;负责提供责任中心实际成本费用绩效指标和预算控制分析。

第八条 公司应当指定合格人员办理成本费用核算业务。办理成本费用核算业务的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客观公正。公司要定期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

第四章 实施与执行

第九条 公司各事业部应根据有关成本费用资料、料工费价格变动趋势、人力、物力资源状况,以及产品销售情况等,对事业部的成本费用水平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考虑各种成本降低方案,从中选择最优成本费用方案。

如何写成本管理制度(推荐 13

领导成本合约部,组织完成成本核算,制定项目成本指标;

审核目标成本,并实施成本的动态控制;

负责审核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的进度款支付;

负责审核合同洽商、变更签证的核定等工作;

指导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

监督公司成本管理制度和标准化成果执行情况,提出持续改善方向;

建立和完善分公司合同管理体系;

负责工程合同评审等工作;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

成本管理制度 14

一、总则

为规范公司的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控制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特制定本成本管理制度。本制度旨在明确成本管理职责,优化成本控制流程,强化成本分析与考核,确保公司成本管理的科学、规范、有效。

二、成本管理职责

1. 财务部门负责制定公司的成本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执行。

2. 各部门负责按照成本管理制度的要求,开展本部门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

3. 公司高层领导应关注成本管理情况,对成本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推动成本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三、成本控制流程

1. 成本预算:财务部门根据公司的经营计划和目标,编制年度成本预算,并分解到各部门,明确各部门的成本控制目标。

2. 成本核算:各部门应按照公司的成本核算规定,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核算,确保成本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 成本分析:财务部门应定期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公司的决策提供支持。

4. 成本调整:根据市场变化、技术进步等因素,财务部门应适时调整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目标,确保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四、成本分析与考核

1. 成本分析:财务部门应定期对公司成本进行分析,包括成本结构、成本变动趋势等,为公司的战略决策和经营管理提供依据。

2. 成本考核:公司将成本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各部门和个人的成本控制绩效进行考核,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五、成本管理监督与改进

1. 监督机制:公司应建立成本管理监督机制,对成本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

2. 改进措施:针对成本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公司应及时制定改进措施,优化成本管理流程,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六、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