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库管理制度(精选三篇)

盐酸库管理制度(精选3篇)

盐酸库管理制度 篇1

药物中转库安全管理制度:

一、车间中转库必须专人管理,专人收发;

二、中转库管理员责任心要强,工作要认真仔细,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三、挑药、发药人员要经常认真地检查生产工具,并坚持经常清扫药尘,保持工具清洁完好;

四、运药、发药员不得搞错药物。盛装工具上要标明药物名称,药桶要加盖遮掩;

五、中转库药物要妥善保管,人走必须锁门,存量应不超过规定的药物停滞量,危险药物不准过夜;

六、对装药、填药、筑药、抹药的余硝,当天必须收回;

七、中转库必须保持干净整洁,无药尘。下班后必须用水冲洗工房。

盐酸库管理制度 篇2

1、盐酸必须专用仓库存放,严禁与食品、生活用品或其他物品存放一处。库内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2、盐酸库必须与食堂、宿舍、火源保持一定距离。通风要良好。

3、盐酸库实行双人双锁,钥匙由专人保管。盐酸出、入库时应两人一起到场。

4、仓库保管人员必须具备盐酸的安全管理、防护等专业知识。

5、收存和发放盐酸,必须建立严格的收发登记、清点、检查制度。每次领用、发放数量不得超过25kg。

6、盛装盐酸的.空瓶等容器,应及时回收,统一处理。

7、接触盐酸时,应根据情况使用适当的防护用品。

8、配制稀释盐酸时,只许缓缓将酸倒入水中,严禁将水倾入酸液中。

9、运送、装卸时要安放平稳,防止冲撞,动作应缓慢,防止容器震坏,酸液溅出,损害人身和衣物。

10、万一酸液溅到人身,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盐酸库管理制度 篇3

加强对盐酸的管理,防止在运输、贮存、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及泄漏等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盐酸库房的管理

1、盐酸的管理应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则》和《关于违反爆炸、易燃危险物品管理规则的处罚暂行办法》等规定。

2、实行严格的登记管理制度,制定“谁主管、谁负责、明确责任、责任到人”的原则,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人。使用人:张青星,库管人:游德祥,监管人:陈立红。

3、采购、领用盐酸要及时办妥登记及相关手续,要保持帐、物相符,必须附有产品安全说明书和防火、灭火、安全储存的注意事项。

4、入库时,必须实行检查验收登记,验收必须在库外进行安全地点进行。验收内容包括:物品的数量、包装、危险标志,经核对无误后方可出入库。

5、入库后应定期检查,分类存放。生产部门的领用,必须填写领料单,领料单须经部门负责人、责任人、批准人签字审核后方可出库。

6、贮存仓库应根据物品性质,按规范要求设置相应的防爆、泄压、防火、防雷、报警、防晒、调温、消除静电、防火围堤等安全装置和设施。

7、盐酸须有单独的仓库存放,实行双人双锁,出入库台帐登记要清楚、全面、准确。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盐酸化学品仓库。

8、化学性质、防护或灭火方法相互抵触或相互有影响的化学危险物品,绝对不允许贮存在同一库内。

9、入库前均应按送货单入库,并认真对照送货单进行检查是否与送货单一致。出库前均应按领料单进行检查核对,核对化学物品数量、包装、危险标志。

10、进入盐酸储存区域的人员、机动车辆和作业车辆,必须采取防火措施。

二、盐酸的使用

1、使用过程中应根据盐酸性能和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害及毒害程度,设置相应的.排风、通风、防火、防爆、防尘防毒、泄压、降温、防潮、避雷、阻止回火、导除静电、紧急排放、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

2、使用盐酸的操作人员必须正确穿戴专用防护用品和器具(如酸、碱作业岗位要戴眼镜、处理问题时必须戴面罩)。严禁用手直接接触剧毒物品,不得在剧毒物品场所饮食,应备有一定数量的解毒药品(甘草含剂等)以备应急抢救之用,工作结束后应更换工作服,清洗后方可离开作业场所。

3、使用、保管场所,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解毒药品,以备应急之用。

4、使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要按规定处理。

三、泄漏应急处理

1、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2、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3、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水沟等限制性空间。

4、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和,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5、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