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座谈会会议纪要(合集三篇)

专家座谈会会议纪要(精选3篇)

专家座谈会会议纪要 篇1

12月23日与12月26日下午,祝君波同志分别主持召开了专家两次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市府新闻办副主任陈启伟、上海美术馆馆长李磊、解放日报文博版主编陈、拍卖报主编郑、拍卖公司总裁季崇建、800号艺术空间创办人洪平涛、朵云轩文化经纪公司总经理沃明东、艺术策划人王南溟、经济学家徐为民、上大美院教授徐建融、作家郑重、旅美画家劳继雄、文博研究员李维琨、劳动报资深记者梁志伟等同志。

与会专家听了有关“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的设想以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一致认为召开此次大会对上海文化市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上海提升文化软实力走向国际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上海服务全国以及华人世界树立自身形象具有长效影响。同时认为这个大会创意抓住了业界关心的热点,对广大收藏家、艺术家有吸引力,相信会议能够成功。

围绕大会的主题设计与会专家反响热烈,各抒己见,对大会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观点。

李磊先生认为此次大会可聚集众多国际上的华人收藏家,通过他们把中国当下的文化诉求传播出去,辐射到各个区域,同时文化具有亲和力和生命诉求,可达成广泛的交流。关于主题他提出了三点看法:1.角度要大、立意要高,宏观的以若干个角度切入。2.关于文化的物质化留存,国家与私人都具有责任。3.个人收藏的社会化传播之道。

沃明东先生也对主题提出了三个考虑:1.盛世收藏:盛世、和谐与收藏的关系2.收藏于语言的关系:因为艺术品收藏是跨国界的语言3.收藏与商业的关系。

王南溟先生谈到了收藏家的价值观及如何界定收藏家的标准的问题。他提出了收藏家应对社会有贡献,倡导一种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共行为,其价值的体现就在于对公共事业的贡献和对文化传播的角度。

季崇建先生对收藏家的界定做了补充,提出三个衡量标准:对艺术的爱好、具有个人品味、具有奉献精神。

李维琨先生提出大会应面向21世纪来讨论收藏现象,回答与历史上的收藏观相比,今天变化的是什么而不变的又是什么这个辩证的问题。

洪平涛先生(中国台湾人)则谈到了收藏家身份变化的问题,旧时是书香门第收藏,现在是企业收藏,这是个很重要的转变。他认为这个会议对海外影响很大,估计中国台湾的收藏家会有兴趣参与。

郑重先生就收藏对于个人的意义发表了看法,认为收藏体现了人性的回归,通过收藏这一兴趣爱好把人性突现了出来。

陈先生谈到收藏家的意义和功能在于以一己之力,守护文明物证,这是一种具有民族性的精神,大会应给予肯定和表彰。

最后郑先生提出作为收藏家归宿的私人博物馆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主题。

会议以后,上述专家向秘书处发送了30余条主题词。

专家座谈会会议纪要 篇2

20xx年3月12日星期四下午14:00-17:00,在文典阁休闲厅,xx大学后勤部门领导与一些学生代表一起,召开了一场座谈会,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向听取同学们对后勤管理的意见,接受同学们对后勤工作的监督,从而进一步提高食堂的质量以及改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等等。

参加会议的主要有后勤集团的杨总,后勤管理处的张处长,学生处的主任以及梅、桔、桂、榴园食堂一楼的负责人等。同时,刘晓燕同学也和其他学生代表一起参加了这次会议。

在整场会议中,学生代表们畅所欲言,所提出的典型性问题可以归纳如下几点:

1、食堂餐具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清洁过的餐盘、筷子偶尔还可以看到残留在上面的一些菜屑和油脂鸡蛋等,极大的影响就餐同学的食欲,也使得学生不能够放心使用餐具。

2、食堂的菜品口味不够好,种类也偏少,难以满足同学们的口味,学生普遍反映希望能够增加一些时令菜和特色菜。

3、某些食堂没有注意清洁食堂的时间。在依然有同学就餐的时候,倾倒洗涤液,使得地面湿滑,造成学生摔倒,严重的还摔成了粉碎性骨折,给学生带来了诸多的麻烦。

4、部分食堂的餐具有所损坏,使得学生使用起来不方便,还有一些桌椅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学生代表建议后勤能够及时更换。

5、有学生代表提出食堂餐具的回收不及时,针对这一问题,杨总解释说学校一直提倡的是学生们能够主动的送回自己的餐具,是一种文明精神的体现,希望能够通过学生会的号召和同学们的学习,使得送餐盘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安大的一种氛围。

6、对于某些学生提到的在饭菜里面发现异物,如苍蝇等。杨总说道,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学生们可以主动的找到食堂的工作人员要求更换食物。

7、学生代表在会议中提到,希望各个食堂能够形成自己的特色,让其他同学能够记住这些特色,比如桂园二楼餐厅,在楼梯转角处设了一面镜子,并附上“今天你微笑了吗?”如此人性化的设置,吸引了不少学生的注意力。

紧接着校长助理做了归纳性发言,发言中说道,希望同学们能怀着感恩的心去面对食堂的工作人员一直以来给予我们的服务。并提议加强学生与后勤部门之间的良性沟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后勤服务工作更上一层楼。

而后勤管理处的张处长认为,开展此次座谈会很有必要,通过这次会议,能够加强后勤部门与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同时也请大家对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放心,后勤部门的领导人会对食品质量严格把关,而且对食堂卫生安全非常重视。

学生处的邢科长认为,此次座谈会有利于增强学生与后勤部门之间的相互理解,希望后勤部门能够针对学生提出来的一件,进行认真的考虑,尽可能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以改正。但同时强调,同学们也需要增强自我管理,在给食堂带来方便的同时,实际上,更是在给自己带来便利。

最后,杨总总结时说道:后勤工作是一个繁杂的过程,对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能有时解决速度不够及时,也希望大家可以包容。今后后勤部门将陆续推出一系列的活动,如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协助学生开展厨艺比赛,选取学生代表督促评价后勤工作等。其目的都是为了安大学生的利益。

会议圆满结束。通过这次面对面的机会,学生代表和后勤集团的负责人进行了很好的沟通,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安大后勤会越做越好。

专家座谈会会议纪要 篇3

时间: x年4月6日上午9:50—11:35

地点:浙江xx学院东区教学楼239教室

主持人:倪浓水教授

出席人:B08历史班选修《应用文写作》的36名同学

缺席人:无

列席人:无

B08历史班大学生问题座谈会于今年4月6日上午在学校东区教学楼239教室召开,班里选修《应用文写作》的36名同学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就“上大学的目的”、“大学生就业”、“大学生的身份和使命”、“大学教育”等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与会同学从自身经历出发,踊跃发言、大胆质疑、认真反思、用心剖析,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将本次座谈会的内容综合纪要如下:

一、关于本次座谈会的主要收获

从与会人员的发言和大会交流的情况来看,同学们都结合实际,就预定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会议期间,主持人从多角度多方面对议题进行阐释,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帮助同学们认清了问题的本质。主持人还对与会人员的发言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会议认为,大学生上大学不仅是为了学习书本知识、为了获得一张文凭,或为了谋取一份较好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学习,不断“转识成智”,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会议认为,大学生应该认清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就目前而言,大学生是拥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大学生在就业方面,不能眼高手低、过分高估自己;也不能妄自菲薄、随意看轻自己。总之,大学生由于拥有较高的素质,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只要大学生肯吃苦、肯上进,保持积极乐观的的心态,其前景将一片光明。

会议认为,大学生是有使命的人。明代张载说过读书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在今天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在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一是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得伟大复兴;三是.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得进步事业做贡献。其中最重要要就是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由于时间关系,关于“大学教育“议题未作深入探讨。

二、关于本次座谈会的争论部分

会议总体在友好融洽的交流和讨论氛围中进行,但其间也出现了小范围的争论,争论主要是围绕大学扩招政策、技工比大学生工资高、本科高校与专科学校的区别等问题进行,最后在主持人的全面分析和耐心解读下,争论形势渐趋减弱,大家逐步达成共识,即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打好专业基础,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水平,并加强社会实践,使自己“内外兼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座谈会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仍然有许多问题值得大学生深思,也有许多问题在等待大学生亲自去解决。大学生是社会人才储备力量,是民族未来中坚力量,希望广大大学生同胞始终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海纳百川、自强不息!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