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认识》评课稿【汇总35篇】

《10的认识》评课稿(通用35篇)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1

《1000以内数的认识》建立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是对数认识的进一步拓展和延生,也为以后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做好铺垫。因为1000或10000都是比较大的数,在学生的认识还很有限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能尽快地建立起大数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格外重要;而怎样把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认识规律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又是本次教学的关键。

胡老师的课,力求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认识1000以内的数,建立计数单位“千”的概念,认识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同时,注重数感的培养,结合现实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让学生通过游戏、猜想、探索、讨论,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课堂中,吸引我眼球的主要有这样几点:

1.素材的选取,新颖别致

课始,胡老师率先出示了一篇千字文,让学生估数。使学生在估计的过程中探索估计的方法,五个五个地,十个十个地,一百个一百地,既培养了学生的估计能力和估计意识,又为计数单位百的教学做了铺垫。另外,千字文这一素材一直贯穿在新授中,如让孩子在文中找到第352个字,使学生先找到3个百,再找到5个十和2个一。还有感受第470个字和470个字的区别,也就是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可以说,千字文的用途被无限放大了。

2. “由表及里”----重视培养数感

由千字文引出的对大数——1000的认识后,胡老师又通过数小正方体,让学生再次直观地感受到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10个百是一千。既认识了计数单位,又直观感受到了每个单位的大小。然后通过找数、数数等活动,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找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让他们在具体的表象中感受数的大小和组成,由此建立数感。

3.“画龙点睛”--课件的直观演示,学具的充分利用

本节课胡老师利用数字数、数方块的活动,通过课件的精彩演示,形象地呈现了计数单位,十、百,达到了数形结合的效果。同时计数器拨数满十进一的演示化抽象为形象,特别在突破难点--拐弯处数数时,如在999往后数1个数,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满十进一的过程。使学生对数的认识更加深刻。整堂课课件的直观、立体,使得整节课有了点睛之效。这几个环节中,陈老师都充分利用课件的直观性,数形结合,把握数的意义本质基础让理解突破数数这一重难点。

在我印象中,数的认识类型的课比较纷繁复杂,它包含了数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如何有条理有脉络地安排各个学习环节,是比较难的。而师傅做得很好,值得我好好学习。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2

教师考虑到学生对0的认识并不是一无所知,部分学生知道0表示没有的意思,并会计算简单的有关0的加减法,因此设计该课教法时能从学生的实践出发,主要有如下特点:

1、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课本主题图。本课教材设计是先认识0表示没有的含义,再认识0表示起点的含义,接着教学0的书写,最后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由于考虑到学生或多或少都接触过0,因此,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把本课教学内容编成一个有关小猴子的故事,把有关0的加减法的认识蕴涵在0的认识中。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对小猴子的情景很感兴趣,并且教学情景有连贯性,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没有打破教学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热衷于学习无需教师过多的组织教学。

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交流等数学活动。在本课教学中,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睛”,让学生观察小猴的表情,然后再采用帮小动物排队的动画形式呈现,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自主的学习活动;其二创设了一个学生自由交流(谈谈在什么地方看到过0),你能想办法用桌上的文具、书包里的书或其它东西表示“0”等,这些想一想,动一动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理解和掌握知识。

3、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认数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础的知识之一,《0的认识》就突出体现了它的基础性、价值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0”在生活中的作用,特别是起点的理解中,老师让学生量一量教室的门、黑板等来了解“起点”,加深“0”的两种含义,在体验中学习这一内容(0的意义)。

总之,感到学生学得认真、轻松,对0表示没有,又表示起点的意义掌握的不错。

改进:开学才半个月,学生们还没完全适应小学的学习,课堂纪律还要加强。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3

《6和7的认识》这堂课,从08年第一次试教、第二次试教、最后的教研课到现在的第一次试教和教研课。前前后后我已上了5次,每次课都有不同的收获。

这一次欣然接受安排上课,想着可以用到以前的教案。当看到教案时却发现以前的许多环节在现在都不是很实用,经过几次修改,几次请教,一次试教,使我的教案初步模型。

1、在教学中,我用看——找——画——说来认识6和7,数字从抽象到实际,这能更好的让学生认识6和7这两个数字。在这四个环节中,使学生的观察、思维、创新、动手操作等能力得到了提升。

2、在教学中不断插入童话,使学生学得有趣。在一开始,我就说:“数字王国里住着数字国王、数字宝宝来看小朋友了,如果小朋友表现最棒,那数字国王就会送小朋友很多礼物”。这样就使小学生充满兴趣继续学下去。

3、在教学中插入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课堂中,我运用了手势、数数游戏等。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

4、练习设计有层次,有坡度,难易适度。不仅有基本练习题,还设计了富有思考性、发散性思维的习题,题量适中。比如在进行6和7比大小时,我就出示这一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总的来说,这堂课较成功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较好地运用了参与教学、合作教学、兴趣教学、自主教学等策略。本节课能较好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当然,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在教学基数与序数的区别这一环节,由于时间的关系,讲解不够详细,显得过于仓促。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努力学习,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4

“我们认识的数”是一年级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后教材上所安排的一次实践活动。在这一节课中, 曹老师做得比较好的是以下四点。

一、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

首先让学生说年龄,老师是精心设计、层层推进的:和学生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其年龄一般是8岁或9岁;他们父母亲的年龄一般在30多岁;爷爷奶奶的年龄一般在60岁左右,让学生对年龄范围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出示图片,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选择,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描述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来展示和交流各自的知识和经验,需要老师的点拨。高老师要求的两次不同的(一次有数,一次去掉数)读,留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所获得的感受是不同的。通过比较,感受到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数对于生活是不可或缺的。

三、让学生结合现实素材估计

在“猜一猜”活动中,老师安排了六个环节进行教学:

(1)说一说。首先,教师作了必要的示范。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样才是合理的“一把”。

(2)数一数。请学生抓一把糖,数一数有几粒。

(3)猜一猜。抓一把花生,猜一猜大约有多少粒,再数一数进行验证。

(4)比一比。你猜得怎么样?

(5)想一想。为什么你猜得比较准确?

(6)估一估。如果你抓一把赤豆,你能估计出大约有多少粒吗?六个环节以“猜”为目的,这里的“猜”,是紧紧围绕糖、花生、赤豆间的大小关系层层展开的,学生在活动中反复体验,在体验中深化了认识,发展了数感。

四、让学生操作后正常思考

在数学各种类型的课中,实践活动课是比较难上的,因为操作活动后,小朋友往往不能迅速地“放手”。在数学课上,一年级小朋友的手还会不停地抓抓这里,摸摸那里。这种胡乱的动手,会分散注意力,阻碍操作后本该正常的思维运作。这节课上,学生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下面讲三点建议:

1、教师的语调应该还要有点激情,有轻重缓急,那样才有感染力。

2、在课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手有大有小,抓的时候有松有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智力一般般的学生可能听得云里雾里。如果能再给学生创设一个统一的条件,比如,每组提供一只相同的杯子,放糖、放花生等,能降低思维的难度,让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

3、假如能让学生用学过的数,把生活中的事例说得更宽泛点,是否能展现一些生活的图片,创设一些情境,效果能更好。

总之,上课要整体设计教学过程,但也要细心琢磨教学细节。教学中,我们只有通过对细节的研究,才能真正有效地去实践教育理念,接近教育理想。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5

《6和7的认识》这节课相对来说知识点较多,包括正确数出数量6、7的物体,掌握6、7的数序、大小、会读、会写6、7;知道6、7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其中知道6、7表示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为了让学生们掌握这些知识点,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实物与抽象的数字之间的联系。

首先,我用一首儿歌引出6和7的认识,通过主题图找出有6个小朋友在打扫卫生,教室里有7个人,学生在认识6、7后,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6、7,将简单的认识变成生活中的6、7,充分感受实物与抽象数字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动脑操作、叙述,使他们充分感知6与7的联系。从过程中归纳得出6和7的大小关系。在教学中我出示了计数器。也许是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当我用计数器数数时,发现学生的兴趣高涨。以后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多直观接触!借助教具可以让学生直觉感知到6比5多1,7比6多1,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巩固知识。并通过一把断尺,让学生知道7后面还有数,以及6、7和1、2、3、4、5之前的大小关系。而对于重难点6、7的基数序数意义,先做书中的练习从左数第6个鱼缸里有几条小鱼,右数第5个鱼缸里有几条小鱼等由于这部分内容提问的太多,使后面的游戏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实际上这个游戏的部分应该是这节课的一个小高潮,没能让每个学生动起来。而且后面在最后教学6和7的书写时,花费时间较长。

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基本达到了预设的要求,整节课学生学得也较轻松,但也存在不少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基数序数意义这一环节。如果我能在语言上再精炼易懂,更加注重数学语言的叙述准确到位,我想学生会更明白,更理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着这一前提,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多动脑既节约时间,又丰富了活动的形式,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在活动中促进发展,在活动中得以巩固,在活动中加强应用。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6

听了练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节示范课,这认为它的示范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练老师能尽努力地结合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首先,这些小朋友都才刚入学没几天时间,纪律性较差、好奇心又强,练老师能抓住这一特点采用非常柔和的语言与小朋友交流,能不断用鼓励的语言表扬学生,不但很好地组织了课堂教学,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充分的.亲切感。

其次,练老师能根据小朋友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上很用心地寻找了一些小鸟、小鸭等小朋友喜欢动物作为素材,并用了猜谜语、拍手游戏等等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练老师能尽努力地体现新课标新理念。

首先,能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比如:老师出示体温汁、尺子等实物进行教学。

其次,能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规律。比如:一样的数相减等于0;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等等,这一些都是指导学生自主发现出来的。

三、练老师还尽努力地体现我们学校的课题精神。我们学校有两个省级课题,一个是“指导-自主学习”,比如说上面一点提到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规律。另一个是“生命化教育”这个课题,练老师能尽量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比如设计的一道开放题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效果很明显。

以上三点是练老师尽努力去做,而且做得还不错,今后我们也应该要这样做。可是我个人也有两个观点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探讨。

一、小学数学课堂应该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对于一年级小朋友尤为重要。比如:让学生猜硬币时,可以适时教育学生勤俭节约、不乱花零用钱。又比如:讲到抓青蛙时,应该进行安全教育等。

二、为了的课堂教学能更有效些,我们在选题时是否能把内容安排少一些?比如本节课只安排“0的认识”是否更妥?“0”的意义不但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物体的起点或者占位置的作用等让学生理解得更深更透一些是否更有效?还有,“0”这个数字在十个数字中是最难写的,是否在写法的指导上能指导的到位一些,让学生写得更漂亮一些呢?合理的选题与课堂的有效性是否也紧密相关呢?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7

“认识整万数”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写之后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 “百万”“千万”,了解这些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根据数位分级读写整万数。听了高莺老师执教的《认识整万数》一课,我觉得高老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承前启后。

新课伊始,高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借助计数器,通过学生拨珠猜老师买的物品的价格这一形势,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让我们一起回顾:高老师问:我买了一件东西,在计数器上可以用7个算珠表示,而且都在同一个数位上,是多少呢?激活已有的认数经验:算珠摆在不同的数位上,计数单位也就不同,表示的数也不同。为把学生认数的范畴由个级扩展到万级,搭建了一个很自然地迁移和类推的平台,这个导入的设计,既符合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又符合学生学习的学习规律。

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认知。

认识整万数是建立在万以内数认识的基础上的,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所积累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整万数的认识创造了条件。高老师借助学生已有的数数经验,从在千位上拨7颗珠表示7000想起,10个一千是一万,在师生共同得出“10个一万是十万”后,让学生自己推测还有哪些计数单位,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到的。并追问“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4个新的数位”,使学生认识到万级计数单位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都有“万”字,和个级上的计数单位是一一对应的。这样就使学生认识到万级计数单位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理解万级上的数就表示有多少个万,这样便于理解这样数为顺序表,对数位顺序表理解的更加透彻。在这个过程中,高老师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者,教师仅是引领者。

在写数的过程中,高老师也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在写410000时,高老师先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然后再写一写。到只有计数器,先读数再写数,到最后只根据读作写数,在这个过程中,高老师层层递进,步步加深,由直观到抽象,由简入繁,完全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又比如让学生理解“满十进一”,高老师分了两步走:一是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时,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百万,10个百万是千万。二是在巩固练习的环节中,师生共同拨珠,从195万到206万,一万一万的数。从980万到20__万,十万十万的数。高老师先引导学生思考应该在哪个数位上拨珠子,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序的提升。

三、动手操作、积极探索、掌握新知。

在整节课中,高老师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多次让学生在纸质计数器上摆一摆,并借助计数器上的直观,让学生自主地写数和读数,自己去探索写数和读数的方法,在“你是怎样准确、快速地读写整万数”的`启发下,来归纳出整万数的读写法。这样,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老师的正确引导下,使知识真正被学生理解并内化。(并要求把写数和读数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使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条理化,并逐步完善。)学生在“拨、写、想”的过程中动手、动口、动脑,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每次学生写出数后老师都不忘及时追问“是多少个万?”。)

四、运用生活、学科整合、延伸拓展。

在认数的过程中,老师收集了社会、自然和科学知识中的数量信息,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大数目,感受大数目;有利于学生从这些信息中,拓展知识视野,培养对社会、自然、科学以及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在这一环节中,高老师收集了大量的来自生活中有关整万数的信息:杨舍镇总人口、张家港市总人口和江苏省总人口。在“体会整万数之大”环节,高老师增加了“鸟巢”题,还用自己班级的人数、学校作比较,从学生“哇”的惊叹声中可以看出,效果非常好。另外有关自然界中的信息和关于环境污染方面的信息,学生通过看图片,阅读信息,不仅会读了大数而且从中还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学美,数学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信息和惊喜。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8

叶老师在传统教学风格的基础上,添加了很多新的元素。注重强化知识点的训练,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同时又注重和学生间的平等对话,通过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和深高的教学素养把整节课演绎的十分精彩。

叶老师在10的认识教学中,通过认识10、数序、比较大小、数的组成和写数几个环节向我们呈现了一节优秀的常规课。先不说课本身的好坏,就看班级六十多孩子在课上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老师对孩子训练有素。即使是后排的孩子离老师比较远也能把小手放好不乱动,真的很不容易。因为刚刚带完一年级知道在开学两个月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帮助孩子养成这么好的习惯的确很难做到。

再说说教学中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盯着每一个孩子,观察他们的听课状态,并及时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专心听课。教师语言具有亲和力,声音不大不小,听起来特别舒服。

本次教研活动我的感触很深,我觉得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这个舞台不一定多么豪华,台下也不一定有观众和掌声,只要有孩子们,有我们不断地耕耘,那么这个舞台就一定是最绚丽的!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会把学到的业务用在自己的工作之中,而且我还会虚心向前辈请教,不断努力地学习、钻研,使自己的课堂真正显示出实效性,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走在教改之路的前沿。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9

江老师的课堂不事“雕饰”,不求“奇险”,真实、自然、质朴,但却追求着“无痕有为”的教学。所谓无痕,是指新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的无痕对接,知识技能与观念建立的无痕融洽;所谓有为,是指学习材料与学习任务的精心设计,教学进程与教学反馈的有序推进。

一、新知与经验的无痕对接

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唤醒、激活、利用、整理和提升。从这个角度上讲,对于学生现实起点的真实把握与处理,无疑是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我们看到,“读数、数位、大小”的已有知识,通过“关于100你知道什么”、“写一个比100大的数”这一个问题得以唤醒、激活;我们看到,“数的组成”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介绍组成”的人物,不教而会,水到渠成,这是因为“百以内数的认识”学习经验得以顺利迁移。在起点的基础之上,老师寻找恰当的时机有效的整理与提升,如:“末尾的0不读,中间的0读”等等方法,经过老师的总结得到清晰整理。学生的认识从“具体读写”到“掌握方法”有了提升。

二、整体与分层的有效结合

“大任务布置、分层次反馈”是江老师教学开展的主要方式,也是本节课的又一大特点。

任务一,“用数字卡片0、1、4摆一个比100大的数”—意图:巩固读写组成。

任务二,“看计数器图,126、304、949,读写、介绍组成”—意图:教学读数、写数、数的组成。

任务三,“用5颗珠子,摆一个最小的数,最大的数”—意图:教学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值得欣赏的是,这些整体任务之后的分层次展开,利用的充分、反馈的有序、详略得当。以“126、304、949”这三个数的教学为例,“写、读、说”的整体任务之后,教师进行分层反馈,及时巩固新知,又穿插新的分层任务;126往后数5个,304往前数5个数,949十个十个往后数5个,999加上1是多少。设计巧妙,既巩固了新知,又将数数中的难点拐弯的数蕴含其中,层层推进。

三、知识与观念的相互融合

千以内数一课,知识技能目标较多,前面提出读法、写法、组成、大小等,都是基础层面知识的技能,教师还加强了学生数感的培养,尤其是对“位值”的体验,学生建立起了“位次”感。我们看到,学生对位值的体验是从“满十进一”的计数过程开始的,例如:利用计数器讨论“300少1是多少,999多1是多少”,从正向和逆向两个方面感受到“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百千的认识”,数感培养的另一个方面是建立数的实际大小的观念,把握数的相对大小。1000究竟有多大?1000与500、100、10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教师通过图、物的直观支撑,让学生具体感受1000个小立方体有多少、1000张纸有多厚,帮助学生建立1000的大小观念。

课的精彩不仅在于亮点纷呈,也体现在江老师的上课风格与课堂设计等等,一节质朴、自然的课中,无痕的追逐着有为课堂,耐人寻味,值得赞叹。

“学无止境”通过本次的观摩学习,让我体会到数学课堂需要返璞归真,归于学生的真实学情,归于内在知识的真正价值,归于外在形式的本真有效,归于数学思想的点滴渗透;这样,才能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感染学生,点亮课堂。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10

教学的基本流程:

一、提问:车论为什么做成圆形?

二、画圆。并思考画圆是该注意什么?

三、教学半径、直径、圆心,探究他们之间的关系。

四、练习。

1、判断直径与半径,

2、填表。知道半径求直径,直径求半径。

3、看到了什么条件,联想到什么?(1、正方形的边长知道,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0厘米,里面画两个最大的圆。)

五、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要把车轮做成圆形。

我的拙见: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探究、发现、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理解圆的基本特征,掌握画圆的方法,能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结实生活中的现象。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对新知的构建,数学能力的发展,情感的满足,在实际的教学中毛老师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有效尝试:

1、教学材料的有效选择

教学材料的选择是否合理,是有效的激发学生探索、研究新知的前提,也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

在认识圆的特征教学中,毛老师没有机械的按照教材上圆心、半径、直径的单一顺序,而是以"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这一问题作为主线,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研究的热情。

2、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

有效的才是最好的,本节课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圆的画法、圆心、半径、直径、以及半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毛老师做了大胆的调整。使整节课比较紧凑而又不失灵活。

2、知识点落实的比较扎实,概念的教学比较清晰透彻。能让学生抓住半径直径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了解圆上、圆外、圆内的区别。在经历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的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在课堂的反馈中,圆心的发现,直径半径的理解等等无不展现出学生思维的火花。

3、用数学的观点和思想方法解释生活中的问题这一理念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从课始问题的提出到课末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无所不在的数学知识。

值得商榷的思考:

1、圆的认识,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能否更放手让学生去探讨、去研究,本节课教师引导得太多,不敢放手,更多的知识点是教师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解决,知识背后没有方法与思维的支持从而让知识显得有点苍白。

2、关于直径半径两这间的关系的教学,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仅仅通过尺子量去验证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显得比较单薄,是否可以让学生去讨论去用自己想到的方法验证,而不是在教师的暗示下用尺子量。

3、本节课的教学是否真正关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

4、细节决定一节课的成败,

1)教具的准备方面,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来折,去验证圆形的知识点,这本身就不够科学。

2)数学语言的表达,生活中的一半在数学中就用二分之一来表示的,而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用一半来说明半径直径之间的关系。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11

观课主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现象与分析

主要亮点

1、常态的课堂、自然的课堂。

2、能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实践经验认识百分数。课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并自学理解百分数表示的具体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教学起点把握较好。

3、体现了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对课堂的生成处理得当。课堂中认识的百分数、深入研究分数与百分数区别时的实例均来源于学生反馈的资源,充分利用了课堂中生成的资源进行教学。

4、敢于放手让学生去思、去议、去交流。课堂先后开展了4次小组交流或讨论,形式都比较灵活、自然,其中有3次班级反馈交流比较充分,在反馈中教师有适时追问和点拨。

5、重视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课堂通过学生收集反馈的大量的具体的实例,说其表示的具体含义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6、巩固练习和全课总结有新意、有深意。

7、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和教师适时点拨,对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与区别研究得比较深入。

存在的不足

1、教材在对百分数的定义进行描述时,呈现的三个实例百分号前面的数包括整数、小数,小于100的、大于100的,使学生认识各种情形的百分数,但课堂学生反馈和呈现的均是小于100的整数,其他情形没有涉及到。

2、小组讨论还可以优化。一是第一次讨论时重点拉近观察了2个小组,一组4人中只有1-2人进行了发言,且小组成员发言时其他成员在做自己的事情没有倾听;二是第2次小组讨论的问题“我们留下来干什么,为什么还要留下来”让很多学生迷糊,显得多余。

3、反馈了收集的百分数并说了它们的意义后,教师仅仅通过问学生“会读吗、会写吗、会说出百分数具体的意义吗”,学生说“会”,剩余的近30分钟时间都在研究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学生是否真的都学会了呢?一个设问能否真实全面反馈?差生是否真的掌握了?

策略建议

1、学生反馈中没有涉及到的百分数的情形,教师适时补充、完善,以认识各种情形的百分数。

2、小组讨论时注意分工,且注意培养学生在小组交流时倾听、补充、质疑的良好习惯。第二次小组讨论可以去掉。

3、问答之后,教师适时出示一组针对性的反馈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反馈练习结果,实现边学边练,真实全面地反馈学生课前自学的情况,并根据反馈结果进行点拨和强调。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12

今天上了6和7的认识这一课时,我即时对于这节课进行了反思。这节课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几点:

1、各个环节之间的连接不是特别的自然,感觉是把每块知识点硬凑得凑在一起。还有发现自己上课心比较急,就像这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包括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物体;掌握6、7的数序、大小,会读、会写6、7;知道6、7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其中知道6、7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而其他几个知识点相对于学生较简单,但也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实物与抽象的数字之间的联系。因为早上在1(4)班上课时发现知识点太多,时间感觉非常的紧凑,再加上我在4班上课的时省略了用小棒来摆图形。致使我下午在3班上课时就急着把每个知识点上完,而没考虑到学生是否学的很扎实。导致这个发生可能是因为我对教材吃的不够透彻,今天张老师说了等你以后对课本看了能看出什么来了你也就知道怎么上课了。但是我看着书本没多大感觉的。看看一年级的内容简单。但是要怎么把知识教给学生确实是难啊。

2、对于上课的内容需要层次感,其实练习也是需要的,而且要知道每个练习你是为了解决什么知识点,你这个练习放在这步骤是什么目的。一年级学生很多练习是需要老师扶着做的,就像课本里的金鱼图,先要学生找准点,是从左边数还是右边数,然后再来判断,叫学生回答的时候也要学生说清楚是从哪边开始数的。还有的练习就是让学生观察自己说出题意的,这个时候就是所谓的“放”了。

3、其实我们都知道一年级上课最主要的是课堂的调控,学生没在讲话但是没有参与到其中也是没有用的。(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还不够)还有就是课堂语言的提高拉!数学课老师讲的每几句话都要简略,把该表述的意思尽可能的简单。学生能听明白即可。还有就是课堂评价语言的提高拉!一年级学生需要哄,这个哄还是需要技巧的。总之这方面还是需要好好的加强。向其他老师好好的学习学习。讨教讨教,向别人取点经来。

怎么说我在教师这个舞台上以后的日子是漫长漫长的,希望自己慢慢的成长。不要求自己有多出色,但是我希望我能尽早的合格。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13

《6和7的认识》这节课相对来说知识点较多,包括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物体;掌握6、7的数序、大小,会读、会写6、7;知道6、7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其中知道6、7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们掌握这些知识点,在设计本节课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索,从而使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发展、培养。

首先,回忆我们已学过的数字有哪些入手,引入新知。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为新知学习作铺垫,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的热情高涨,情不自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去除学生的学习恐惧。

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学习,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在教学新知时,出示学生在儿童乐园游玩的情境图,通过数一数图上人物的数量,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体会到自然数的增加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相邻数之间的关系,为后面学习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做准备;接着再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可以用6和7表示的物体。学生在找用6表示的物体时很准确,再找用7表示的物体时由于我的提问不准确学生直接就抽象到7了。动手摆一摆分别数出6根、7根小棒,并动手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好多同学都大胆的动手摆,摆房子的,摆松树的,摆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数感。最后通过游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轻松愉快。同时游戏也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几个和第几个的含义,突破了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整节课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始终注重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出示金鱼图片的练习时,信息较多,应该带着学生逐条说一说信息在完成练习更好了。在处理点子图时虽然做到了开放,但是再有序些就更好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努力学习,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14

“倍的认识”一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起始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倍是指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初步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计算思路。更多的关于教材的分析我就不多说了,刚才一下的王老师已经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解读。

我们开发区在强调课堂导学,这样的课堂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这样的理想课堂大家都在追求,但是在实施中我们会“怕”,一怕不讲怎么能会呢?但是我们想过没:任何一位教师在讲得过程中一定会有学生或者没在听,或者不爱听,或者听不懂,这样的讲是无效的。二怕学生的活动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学生在活动中所产生的多样化结果或者想法需要时间进行展示和分享,这样一节课的时间远远不够。可是如果我们把教学内容理解的更为广泛一些,不仅包括课堂讲授的内容,还包括学生所经历的学习活动以及通过学习活动可能取得的收获和发展,那么这样的教学内容将更加丰富。陈老师的这堂课就比较好的接受了这两个怕。

我们都知道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中,陈老师没有给“倍”直接下定义,而是通过大量的直观感性材料和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语言描述,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明白“把什么当作标准量(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从而逐步建构“倍”这一概念。陈老师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主动建构“倍”的概念

我们可以看出陈老师在本节课中把自己置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去积极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比较去主动探究,尽量给学生多一点的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自主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在本节课中,陈老师通过把2颗红珠子看成1份,黄珠子的颗数有3个2颗,3份,那么黄珠子的颗数是红珠子的3倍。在这里陈老师通过圈一圈、数一数、说一说的方式让学生沟通了“倍”和“份”之间的联系,初步感知倍,在此基础上在接下的探讨蓝珠子和红珠子的数量关系时,陈老师让学生自己通过画图、圈图的方式进一步感悟“倍”与“份”的关系,知道有几份就是有几倍。接着陈老师通过变式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倍”。整个教学过程,陈老师始终抓住“把什么当作标准量(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这个数理来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倍”的概念。

陈老师也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的教学,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知识又能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初步形成倍的概念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画一画、圈一圈说一说,在脑海中产生初步的表象,再在教师的引导通过一系列的变式,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从而形成倍的概念。同时,教学时,陈老师也十分注意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是从实际物体的个数入手,是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练习设计中,正方形方格的设计也很好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后续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埋下很好的伏笔。

其实,我们发现只要我们敢于放手,我们的学生也能绽放出许多的精彩点,就像今天的学生一样,我相信在长期的导学课堂中,学生和老师都会有所成长,教师实现了课堂理念的真正转变,获得对教学的全新理解。学生经历了真正的主动学习,获取了受益终身的学习能力。

当然,没有一堂课是十全十美的,陈老师这堂课也有美中不足之处,如建构“倍”的概念时匆促了点,在教学后红珠子和黄珠子的倍数关系后放慢脚步,通过让学生圈一圈、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倍”和“份”之间的联系,感悟有几份就是有几倍,从而真正掌握“倍”概念。同时在练习中应该进行相应的拓展,“倍”不仅仅停留在“整倍数”的概念上,“倍”还可以是“几倍多几”或“几倍少几”,为以后进一步深化倍的概念做伏笔。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15

《我们认识的数》是一年级重要的数学实践活动之一。李赋婷老师能深入钻研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100以内的数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心智发展水平,精心策划了一个比较好的教案。其特点主要是注重了数与现实问题的联系。

在数与现实问题的联系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堂课的活动素材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进一步感受和体验数的现实意义,帮助学生认识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节课应重视估算,活动中指导新课标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运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每次学生汇报完所收集的数据后,都应引导他们小结:你是怎么找到这些数的?用了什么方法?要注重估算策略的渗透。

在数与实际问题的联系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李赋婷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数学地理解和认识事物,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联系起来,将一大堆的数据与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联系起来,以培养学生数学地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李赋婷老师从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高度,在教学过程中有较多地培养学生数感的活动,通过说一说、比一比、猜一猜、数一数等活动,综合运用100以内的数描述实际问题,强化数的认识,估数的方法,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从中增强数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16

由我们五年级五位数学老师共同设计的这节《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由魏老师精彩的展示给了大家。下面就由我来对本节做一下点评,如有说的不到和歉缺之处还望各位评委和老师多多包涵。 我认为本节课有四个亮点。

第一个亮点:教师讲的“实”,学生学的“透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的明确,落实的有效。

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思想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而本节课很好的完成了这两个目标。通过学生的自学——学生的动手实践—— 教师课件的生动的展示。学生很好的掌握了面、棱、顶点的特征很好的认识了长方体的长、宽、高。

第二个方面:本节课教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和长、宽、高的认识,难点是长方体a和长方体b的区别。教师始终围绕着重点和难点来展开教学,比如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验证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初步认识长方体各部分的特征。再通过教师的面、棱、顶点,的课件的演示进一步的认识长方体的特征,使学生很好的区别了长方体a和长方体b的特征,扎实的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轻松的排除了本节课的难点。尤其是长方体a和长方体b的命名,使学生很清晰的知道长方体有两种情况,很有创意。

第二个亮点:教学思路“清晰”。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面图形以及对长方体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是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开始。

而本节课最可贵之处就是教师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对教材进行处理和设计。

为了达到知识的连贯性教师设计了由点——线——面——体的课前导入,这样设计既渗透了“面”与“体”的关系,又使学生的认识由平面过渡到立体,使本节课的知识和以前学过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知识的系统性。在新课学习中教师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可见,通过认识长方体——探究长方体——做长方体——计算长方体四个教学环节逐步抽象出长方体的特征,教学思路清晰可见。

第三个亮点:教师基本功强,课堂气氛活跃。

大家可以看到本节课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当的高,为什么?因为教师的自身魅力赢得了学生;教师过硬的基本功征服了学生;巧妙的课堂设计吸引了学生;课件的生动演示激活了学生;高超的课堂调空能力抓住了学生。在这样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细胞,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正因如此才会有本节课可喜的效果。

第四个亮点:课件直观、具体、为课堂增光添彩。

本节课的课件直观、具体,惟妙惟肖,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体现了高科技教学的优越性,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空间观念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它是本节课成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当然再好的课堂也不能面面具到,听完这节课之后我觉得少了一些相应的练习,为此我觉得是不是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再丰富一些,教师的激情应该再高涨一些。

以上是我个人的几点不成熟的意见,还望各位评委和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17

《6和7的认识》这节课相对来说知识点较多,包括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物体;掌握6、7的数序、大小,会读、会写6、7;知道6、7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其中知道6、7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而其他几个知识点相对于学生较简单,但也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实物与抽象的数字之间的联系。

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学具摆出6和7,想象生活当中还存在哪些物体可以用6和7来表示,充分感受实物与抽象数字之间的联系。在数序教学中,我主要通过让学生“变魔术”——将“6”(6个圆片)变成“7”(7个圆片),从过程中归纳得出6和7的大小关系。并通过一把断尺,让学生知道7后面还有数,以及6、7和1、2、3、4、5之前的大小关系。而对于重难点6、7的基数序数意义,我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层次,通过黑板上所摆的圆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第几”和“几”的区别;第二层次,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中的找金鱼缸,进一步感知基数和序数的区别;第三层次,通过游戏“找位置”,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分清“第几”和“几”的意义。同时在叫学生回答问题时渗透基数和序数,比如“请这一组的7位小朋友一起回答”、“请这一组的第6位小朋友回答”等。

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基本达到了预设的要求,整节课学生学得也较轻松,但也存在不少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基数序数意义这一环节。虽然我运用了各种方法去渗透基数与序数的含义,但设计时都将出发点框定在了成人的思维方式上。叫学生回答问题时根据他们座位对应的做法,在我看来是对基数序数的渗透,而对于学生来说却是麻烦。他们并不理解老师这么叫的意图,而且也不熟悉自己的组里的位置,因此在课堂上浪费了不少的时间,而有部分学生也没弄清楚“7位同学”和“第7位同学”的本质区别。我想在本环节中,我应该减少这样叫学生的次数,但可以先让7位同学全体站起来,在弄清基数的基础上,再强化序数的概念,这样学生的理解就有了层次性,掌握也会更扎实。

通过本节课,我产生了一个困惑:当学生出现教师预设不到的情况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课堂上学生的知识超过了本节课所新授的内容,这样对这部分学生来讲新授就变得没有意义,而如何更多地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那么又会忽略其它没有相关知识经验学生的学习。碰到这种情况,教师的`教授更应该关注哪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我想这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遇到,比如今天这节课,学生在自己提问时就出现了“比0小的数是几”、“0的相邻数是几”这样的问题,而也有学生回答出“-1”,我想回答出“-1”的小朋友是相当自豪的,这时他觉得他回答出这样的答案也应该得到教师肯定和表扬的言语,得到同学羡慕和佩服的目光。但由于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受制于教师的教,因此,教师的肯定会让其他学生也模仿着将自己知道的所有关于数学的知识一古脑儿表达出来,而偏离课的主题;但不表扬,又会使回答出超前知识的学生失落。因此,教师如何引导,便显得十分重要。虽然只是一个个小细节,但却影响着整节课的节奏和效果。我们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整体的学习状态,而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肯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时教师的教如何能协调整个课堂,我想这也是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完善,不断积累,不断探讨的课题。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18

听了黄老师执教《认识千米》,他出色的教学能力,精美的教学课件,幽默的教学风格……让我印象深刻。

《认识千米》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千米这一度量单位,建立千米的概念,难点是让学生将千米这一概念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形成正确的认知观。

课堂中,黄老师将这一知识与现实生活紧紧相联系,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并通过米的认识引入到千米的认识。因学生在马路边、公路交叉口、高速公路等地见过“千米”(也叫“公里”),对千米已有所认识。所以,他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以前看到过“千米”这个单位吗?在哪里看到过?你知道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千米”?然后通过地图的呈现,让学生估计:“从学校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用他们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观念。并通过让学生课前跑一跑学校的跑道一圈有多长?(250米)几圈才是1千米?并说一说跑完一千米的感受,进一步感知一千米的长度等。通过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听完这节课,让我更加感知到数学学习应当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不但要重视让学生获得学习所需的直接经验,更应当重视激发学生已有的经验展开教学,让我们从关注教材转到关注学生,充分了解、研究学生,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展开教学。并应当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探索、实践等数学活动,把活动的目标、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起来。以学生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发展为核心,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19

今天,听了李xx老师执教《6和7的认识》我感触很深,这已经是我听的第三节课了。李老师上课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课堂上老师的自如,学生的踊跃发言,值得我反思,许多地方是值得我学习的。

1、创设贴近学生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节课自始自终围绕着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复习旧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教学理念。老师利用了一个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面“师生打扫教室”来开展学习,这虽是一个普通的情景。但蕴涵着浓烈的师生之情,以及讲卫生、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齐心协力互相帮助的人文精神,教师先让学生体会这种和谐的氛围,再进入主题,数出图中人、物的数量。在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取的同时,也注重生活传递给我们的情感体验。

2、数学学习需要活动,让活动进入课堂。本节课李老师安排了数一数、摆一摆、写一写、比一比、填一填五个活动,这五个活动贯穿于课的始终,且层层深入,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3、重视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

李老师通过小组之间夺星比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李老师多次使用这样的语句:“你真棒!”“你说得真不错”“你的想法很好!”“你观察得真仔细!”……这些赞赏的话语,让一个个小家伙得意地坐下去,体会成功的喜悦。

两点个人看法:

1、教学环节还要重组,有关6和7的人物图、点子图、摆小棒、数等内容应该有序的安排。数字6和7应该在摆小棒后直接引出,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图中抽象出数,还有利于学生发现6和7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另外两次操作应合并为一次,节省时间。

2、有关序数和基数的认识做得还不够。7缸鱼第7缸有什么不同,没有落实到位。同时序数和基数的认识是本节课的难点,应该更深入点,可以设计一个游戏环节,利用班级的现成资源如7位学生站成一排,第7位小朋友…,前6个小朋友……等活动来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序数和基数的意义。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20

听了顾老师的这节课,从本节课的数学实践来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教学效果较好。

一、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10的认识时”,教师用一个有趣的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有一天,0——9几个数字娃娃做起了排队游戏。9最大当上了队长,就骄傲起来,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他神气的对0说:“你呀,表示一个物体没有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了。”0听了圆圆的眼睛里流出了眼泪,小朋友你能不能帮0想个办法呢?这样创设出学习情境课堂显得生动有趣,学生的积极性大大的调动起来。

二、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如主题图中的鸽子与人物;教室里的小朋友;学具盒中的小花;计数器上的珠子,点子图、直尺等,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物体个数或事物,体会到数是数出来的。注重让学生经历认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读数、数数、写数,如在计数器上拨数,通过对直尺的观察感知数的顺序,用不同的方法数出10朵小花等环节都在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三、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教学中特地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并用10来说一句话,火箭发射前的倒计时,马路口红绿灯的倒计时,这几个环节,让学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不仅加深了对数概念的理解,对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会,也使学生获得了用数学的体验。

四、注意从学生已有的'适应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这一课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如学生能口头数10以内的数,已经掌握2至9各数的组成,并能找到规律,有序地记忆数的组成。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只是在稍加指点和帮助,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说,自己做,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

在教学数的组成时,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找到10的组成的规律,使知识规律形象的展现在脑海里,从而在把握事物规律的同时,获得研究事物规律的方法。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21

教研员田小琴老师及其万家低段的老师齐聚一起共同研究戴校长区教研课《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是二年级学生新接触到的一个概念。戴老师设计了三个不同的环节:第一环节新概念的引入,戴老师设计了三个题型的对比清晰地引出了倍的概念;再通过三个不同的变式让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倍。第二个环节几倍的概念的升华,戴老师的教学设计在不变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不变。首先通过每一份的个数不变,倍数因份数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初步理解了“几份就是几倍”。接着通过总数不变,倍数因每份个数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进一步加深对倍的理解。第三个环节,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玩具店里倍的问题。虽然是新的概念,但是学生掌握的情况还是比较扎实的。

课后,田老师对戴老师的这堂课给出了肯定,尤其是在错列的应用方面。同时田老师以小见大,提出来《倍的认识》这样的概念课应该如何来上的问题。田老师指出概念课应该是从学生形象具体的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不断的观察、操作体会概念含义。就如今天倍的认识中,首先从实物通过动手画一画、圈一圈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之后更应该升华到除去实物,建立一个概念的能力。另一方面概念课如何根据概念的本质内涵和外延来设计教学环节,田老师指出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该有细分的目标,做到环环相扣,设计开放式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快乐学习。

虽然只是一节试教课,但是却能以小见大,扩到概念课的范围,给我们所有老师更好的经验,田老师的亲临指导可谓细微处见真情!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22

一、 亮点

1.重点突出,突破难点。在教学中,宋老师仅仅围绕1000以内数的顺序,首先按照一个一个地数,突出10个一是十;然后按照十个十个地数,突出10个十是一百;最后按照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数,特别是拐弯数数的时候,让学生借助计数器理解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能够做到重点突出,突破难点,学生学习效果非常好。

2.注重课堂教学的调控。在教学中,老师及时对课堂突发的状况进行调控。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能够随时关注学生听讲的状态,通过课堂教学常规的训练,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迅速回归听讲。

二、建议

1.1000以内数的顺序,教师不仅要通过动态的课件,让学生感受到一个一个地数就是从个位一个一个地拨珠数数,一十一十地数就是从十位拨珠,一百一百地数就是从百位拨珠,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还要注意结合计数器,让学生感受到整数的计数规则“满十进一”。

2.课堂的导入还有待探讨。学生只是凭借生活中的经验感知,还是远远不够的。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需要借助直观的情境,直观地材料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师直接让学生猜二年级的学生人数,再通过二年级的人数推理全校小学部的人数,以至于初中人数和高中的人数,这样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对大数的感知。因此,对于课堂的引入还有待思考和探讨。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23

今天听了xx小学段老师上的《3的倍数的特征》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感受了在新课堂模式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教师仅仅只是一位组织者,一个帮手,而学生才是主人。课堂上,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交流、展示,让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来。

这节课的设计从整体上安排了四个环节:

1.导入激趣,请学生用学过的知识介绍“120”,同时也是对2.5的倍数特征进行了复习,同时让学生摆出是3的倍数的数。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将“2.5的倍数的特征”迁移到“3的倍数的特征”的问题中,由此产生认知冲突,萌发疑问,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这个环节中,通过学生独立圈数,小组合作讨论找规律,来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给学生提供了生生交流,合作交流的平台,有了表达和倾听的机会。

3.展示交流中,学生表现得活跃,组织语言能力强,思维敏捷。这说明段老师平时充分地给予了学生合作学习,展示自我的机会。

4.巩固练习使得课堂学习知识得到了升华,学会了判断和写3的倍数的特征,知识掌握情况及时有了反馈。

我们在学习的同时,要找到值得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对于这节课,我认为有几点值得大家一起探讨:

1.探索3的倍数特征为什么要各个数位数字之和?(重点有点偏,可以拓展提升)本节课的重点不是探索3的倍数来源,而是学生会判断3的倍数特征;

2.时间安排的不是很合理,探索3的倍数来源浪费太多时间,导致后面时间比较紧,还有些内容都没说到。

3.在几个互动环节中,形式单一化,如:“请一个同学来验证一下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避免有的学生“没戏演”就“退场”了。

总之,这一节课让我们在探究新课堂模式,寻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启发。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24

听了郑**老师执教的《6和7的认识》,我收获良多,这节课有许多地方都是值得我学习的。纵观整节课,郑老师的教学始终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体现了课改精神,准确把握教材、学生年龄和学习心理,把枯燥的数学教活了。这节课的亮点很多,下面我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几点:

一、活动情境有效、有趣。郑老师在这节课中创设了以解决“兔子、蝴蝶”带来的问题为活动情境,并以这个情境贯穿了整节课,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写一写、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闯关,既有趣,又引人入胜,学生在这样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不知不觉地获取了新知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贯彻了新课标精神。

二、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这节课在教学6和7基数含义时,老师利用主题图“师生打扫教室”来展开学习。通过让学生数一数的方式数出图中人、物品的数量,让数学更贴近学生。郑老师还注意挖掘主题图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认识6和7的过程中同时感受到思想和情感教育。老师让学生用6和7说一句话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性,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从而紧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在动手操作、观察中感受数学。郑老师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借助直观操作、观察来进行教学。整节课中,有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让学生用小棒摆图形等方式,让学生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抽象提升6和7的数的概念,帮助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和探索性。

四、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重视对课堂纪律的调控。一年级的学生自主性差,注意力持久性差,为了克服这个缺点,郑老师创设了以动物闯关游戏来激发学生好胜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课堂中能注意及时评价学生的表现,以小组为单位,画智慧花,比赛哪一小组又得到智慧花,“小眼睛看黑板”、“谁收小棒收得又快又安静”、“特别棒的习惯”等评价语,及时制止了学生爱动、坐不住的缺点,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学习上,为顺利完成本节课预定的教学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外部条件。同时,老师还很注意一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书写习惯、数数顺序习惯等。老师的语言也富有儿童化、趣味性,把学生的手指比喻成小小魔术棒,富有趣味。

五、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在观察主题图部分,能加强对数数的指导,先数什么,添上什么就是多少,这样引导学生学会了按方位顺序和类别进行数数,渗透了有序的数学思想。

六、及时评价,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成功的乐趣。学生完成一项任务,郑老师都是及时热情地予以肯定和鼓励,如“真是聪明的孩子”、“很会学习的孩子”等,孩子们获得了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1、数主题图的方法,老师能引导学生逐步从无序到有序,重视学法的指导。我是这样想,能不能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来数数,先数前面5个学生,加上老师是6,再加上门口进来的一位学生,就是7;也可以先数前面5位学生,加上门口进来的一位学生是6,再加上老师是7,体现数法的多样化。

2、基数与序数的区别是本节课的难点,能不能在教学数鱼缸之后,用学生自身的实例来进一步说明两者的区别,比如可以让7位学生站成一排,让学生从在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的7位同学举起手,第7位同学往前一步等,让学生体会、理解7与第7的不同,也就是基数与序数的不同,这样可能更容易突破难点。

《6、7的认识》评课稿13

听了刘老师的课,感觉刘老师和蔼可亲的教态和语言,和孩子的距离很近,课堂气氛很融洽,整堂课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孩子掌握知识牢固,下面谈谈自己听课之后对于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1)我们教授任何知识,都是由于所求,并不是单纯的讲解、传授。就像这节课的知识,孩子已经学习了米和厘米这两个表示长度的单位,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毫米、分米乃至千米这样的单位,是因为生活中有的物体的一些量的表示需要用到这样的计量单位,所以我们才需要学习。所以,在这节课上,刘老师没有中这样的知识冲突,也就是使得学生没有这样的学习这些新知识的欲望,这点需要考虑。

(2)记得以前在看一位老师授课《米和厘米的认识》时,把这个感知的过程和身体联系起来,知道米是同学伸开胳膊时两臂的长度,但是厘米就是食指的一个小骨节,那么在这一节课中对于分米的感知,就是食指和拇指张开的开度,而毫米的感知更是要通过厘米以及不足一厘米的感知。

(3)知识需要在认知冲突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更需要通过新知的学习建立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而这点在板书的时候就比较重要。刘老师的板书使得知识点明确但是却没有显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贯串,需要考虑改动一下。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25

“圆的认识”一直是老师们研究的典型课例,本次优质课又是这一内容教学的比拼,又一次领略到了老师们的智慧,感触颇深。

一、组织教学应该设计丰富的体验活动。

如果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完全可以看课本自学,何需老师花时间“表演”。学生只有亲自经历一回、体验一次,才能深切理解数学知识,并从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努力实现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相结合。上课的四位老师都用到了“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撕一撕、找一找、猜一猜、模仿骑车、寻找宝物”等基本活动,给学生视觉和触觉上的充分体验。

二、寻宝活动是让学生理解“圆,一中同长”的很好的学习活动。

“寻宝”是同学们很喜欢的游戏活动,只要“寻宝图上的提示语”设计用圆的特征,就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基本活动结合在一起了。宣峰老师的“寻宝活动”设计首尾呼应,让学生通过“寻宝”很深切地领悟了圆“一中同长”的特征。

三、抓住学习线索,重点突出、学习全面。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很多,要认识很多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点,要想在一节课时间里清晰透彻地让学生掌握,需要老师有精当的教学设计,才能是同学们轻松地学会。因此,老师备课必须“深入”,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突破口,使学生轻松地展开学习,称之为“浅出”。圆的各部分名称虽然也有出处,但是更多的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定,不必安排时间进行探究,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等特征就必须安排探究时间,所以,认识各部分名称只要求认识,教师就可以以安排学生探究“圆的半径、直径的特征和关系”为主线,组织开展各项学习活动,让学生感觉到“我们今天只要解决一个问题”,并在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老师心中定下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此时,学生的学习感受是“浅”,他们只要完成一个任务,而学生的学习结果是“深”,他们学会了很多。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26

本节课教学设计别具一格,体现了教学新理念,采用的是新方法,呈现出了新气象。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新知,积累方法,分层练习,发展能力。较好地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和谐与统一。其突出特点如下:

一、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新课伊始,教师在屏幕上出示了森林里几个小动物骑着不同形状的小车进行比赛的情境,并及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最后的结果谁会赢得第一,为什么?”此时有学生说坐车轮是圆形的那辆车最平稳、最舒服。教师立即设问:“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圆的有关知识后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由于创设的情境有很强的趣味性,唤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由于要解决的问题蕴涵在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之中,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思考价值,这样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立即进入到了最佳的学习状态,积极投入到了新知的探究之中,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

二、 注重操作实践,主动获取知识

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重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折一折,量一量,数一数,画一画等操作活动。所有的这

些活动,既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又有学生的操作与表达;既有个体的独立思考,又有小组的合作交流;既有学生的自主探究,又有教师的适当点拨。例如在将圆形纸片反复换位对折打开操作时,教师让学生观察这些折痕有什么共同点,你们发现了什么?从而概括出圆心和直径的概念。在归纳圆的直径的特性时,教师不仅给学生提供了画一画、量一量的操作空间,而且还让学生思考:在同一圆内,直径有多少条?这无数条直径有怎样的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学生的合作交流,最后归纳出在同一圆内直径有无数条,这无数条直径的长度都相等的特性。在整个活动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这样圆心是让学生反复对折圆形纸片,从折痕中发现的;半径等长,直径相等是通过学生用尺测量后知道的;圆中半径和直径的条数无限多,是反复画、合作讨论悟出来的;半径和直径关系的揭示是引导学生推理判断产生的 ;圆心和半径对圆的决定性作用是让学生在画圆中体察出来的。总之,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建立空间观念。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很自然地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

三、突出教学重点, 加深理解运用

为了突出“圆的特征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这一教学重点,教师通过设问、设疑,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在观察中仔细比较,从而总结概括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圆内直径和半

径的关系。为了突破“圆的画法”这一 教学难点,教师先示范画圆,引起学生注意观察画圆的方法,通过学生尝试画圆后,再引导归纳画圆的步骤,从而掌握方法。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通过每一单项的“练一练”和拓展应用,达到夯实学生的双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特别是解决新课伊始提出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这一数学问题。学生能从半径的特征上去理解和运用。这样一个问题,既统领了全课,又加深了课本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做到了开课是数学问题生活化,课末是把实际问题数学化。

四、利用电教手段,改变呈现方式

本课将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用计算机呈现教学材料,使之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信息集中,化动为静,打破了常规手段的局限性,显示出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无可争辩的优势。如创设情境时的三辆车,为了建立圆的表象演示一条曲线围成圆的过程,探究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时的动态展示,以及练习设计的动画显示等等,无一不体现出多媒体的不可替代性。同时也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手段现代化的乐趣和魅力,从而进一步激起学生探索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27

9月30日,全体数学组成员听了于xx老师和王xx老师两位刚转入数学学科的老师执教的《认识位置》和《9的乘法口诀》两节课,两位教师经过精心准备,教学效果很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于老师执教的《认识位置》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老师教态从容、大方,语言简练、又有亲和力,能及时的评价和鼓励学生,值得我们学习。

这节课从游戏导入新课,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于老师在自主练习环节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找一找、说一说、贴一贴,练习形式多样有趣,由易到难,这样的练习设计不仅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了新知,而且潜移默化培养了了学生的观察、交流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王老师的《9的乘法口诀》在这节课的教学伊始,王老师用让学生欣赏音乐《一个师傅三个徒弟》,并提出在这首歌曲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字?当学生说到72和81时,张老师又提问:这两个数字相差多少?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自然出示情景图引出本课的教学。对有限的资源加以利用,不但引起学生的热情,也让学生体会数学是无处不在的。

9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在学习的前面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了,应该说学生对于9的口诀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在这里王老师也是让生自主编口诀,利用知识的迁移作用,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并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自己的想法,完全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精神。

在课堂的主要部分:编写乘法口诀和寻找乘法口诀表格中的规律,都是通过合作学习进行的。一方面发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从学生汇报交流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来看,学生不仅很好地归纳出9的乘法口诀,而且对于每句口诀的意义表述也非常清楚。我想王老师是因为留给了他们的足够时间去思考,又给予了他们充分展示发言的机会。学生在自主探究、汇报交流中学到了新知识,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通过自己编口诀,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新方法,同时他们在编口诀过程中,也会产生了一种成就感。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28

xx老师带来的一节《圆柱的认识》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她扎实的功底让人佩服,她甜美有力的声音是我所羡慕的,接下来就来说说整节课的一个详细的评价。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胡老师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原有知识进行新课的引课,让学生有话可讲,每个人都能讲出原有知识的点点面面。从而引出圆柱这个图形,因为学生之前对圆柱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什么样子的图形是圆柱,只不过没有通过概念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学习,在学生说出圆柱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方式方法进行学习。

二、新授新知

1.先从圆柱的构成开始教学,有摸一摸等方式对圆柱进一步的学习,感受到圆柱的底面是圆形的,而圆柱的侧面则是一个弯曲的面,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叫做曲面。对于圆柱的两个底面的面积计算是已经学习过的圆的面积计算,本节课就不需要过多的讲解。胡老师在这个环节要求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交流沟通,体现了小组互动的教学方式对教学的重要意义。

接下来就是从学生的观察与发现中找出圆柱的概念,特别强调的是上下一样粗的要求,这样学生就不会搞不清什么样子的图形是圆柱了。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用问题“你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验证上下两个底面是一样大小?”此时学生就开始验证的过程,有的画线,有的测量,等等方式出现,此时也可采取同桌为小组交流的方式协同合作,胡老师这个地方忽视了这一点。然后是汇报验证的方法和结果,测量直径、滚动圆柱形物体(注意起始点),这样就能等到圆的周长相等,从而得出圆的面积也是相等的。然后以练习题的方式让学生判断哪个图形是圆柱。

2.教学圆柱的高,从两个高低不一的圆柱引出圆柱的高,顺其自然的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教师教学高的概念(上底面与下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学生回答到圆柱的高有无数条的时候教师这里可以问下学生为什么是无数条?而胡老师这个时候并没有深究。然后就让学生开始画高,学生在画高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演示。画好了之后有开始让学生自己测量圆柱的高,此时就出现了圆柱体的平放和竖直放等情况出现,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什么才是圆柱的高。

教师解释生活中的圆柱体的高,有深、厚、长等。

3.圆柱侧面展开,因为学生准备好了学具,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剪开之后展示,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开始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水到渠成。

三、归纳总结

从板书上总结本节课的学习,从认识圆柱体开始,学习了圆柱体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圆柱的侧面展开,对后面的圆柱的表面积学习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29

0的认识这一课,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先利用三幅画展示了一只可爱的小猴逐次把桃子吃光的过程,首先盘子里有2个桃子,吃了一个,还剩一个桃子,又吃了盘子里就没有桃子了来说明0可以表示没有的含义;再利用直尺来说明0的另一个含义——起点;然后教学0的写法。

这课的教学重点: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而教学的难点在一个是0表示起点的含义一个是0的写法,可以0虽然简单,但是却是所有数字当中最难写的。

陈老师作为一名新教师,在课的把握上非常到位,目标设定十分清晰,教学思路明确。

这节主要有以下优点:

1、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教材先通过小猴吃桃子这样一个有趣又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0在生活里可以表示没有,并且在课的后面又回归,让学生说一说,你在生活里还哪里发现了0.?学生在数学语言的表达过程中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加深自己对0的理解。

2、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渗透了一一对应了数学思想。

课的伊始,教师有效利用主题图,2个桃子用2表示,1个桃子就用1表示,0个桃子就用0表示,渗透数字与东西相对应的一一对应的思想。

学生在认识0的认识的过程中也感受了0与其它数字之间的联系,充分体会0表示没有意义。

而且教师的教学并不仅仅停留在此,当学生知道了0表示没有了的时候,教师就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的东西用0来说一句话,在活动中完善对0的认识。

3、理清难点,重视书写教学。

陈老师一开始就知道0难写,所以这节课给了学生很多的练习书写0的时间,首先教师示范写,学生数空写;接着学生练习描着写;再者让学生板演,其它学生当小老师评价;最后再让学生在本子上练习写。

在不断的练习与评价中,学生的0写得像模像样了。

但是,对于一位新老师来说,我作为一个过来人,还要提出以下的建议:

1、活动之前教师的要求的语言必须明确。

学生在用活动说0表示没有时,大部分学生说得不是很好或者不会说,其实教师的示范做用很重要,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我说到怎么样的程度才是说得完整说对了;

2、课堂语言可以再用丰富,可以再自信放开点些。

在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只是用到了很好、不错、很聪明这样的字眼,我觉得可以再丰富些,比如可以评价学生你的小眼睛真亮,能发现这个秘密、你的小脑袋瓜转得真快,想法真是新奇。

3、书写教学上的问题。

教学用非常专业的语言向学生讲述0的书写过程,但是正因为语言的专业,所以让学生难懂,而且重复多次,过于繁琐。

在展示的时候,都没有展示学生的好的方面,体现不出进步。

教学之路漫漫修远,陈老师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希望你继续努力,不要懈怠!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30

我认为王老师本节课的教学有如下亮点:

1.教学设计层次清晰,教师能切实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教师语言干练,设问恰当。

2.注重学生预习。课前学生收集了各式各样的圆柱物品,并用课本中的圆柱学具材料制作了一个圆柱,这样课前使学生就在感性上对圆柱有了初步认识,建立了圆柱的初步表象。为教学新知做好服务。

3. 教学重难点突破有方。课上老师以学生观察、体会为主,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多种方法探究认识圆柱的组成和特征。通过动手操作,剪一剪、再展开,圆柱体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它的各部分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和高又有什么关系,拓展学生的探索空间,加强对操作过程中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为后继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学习和应用做好铺垫。

与大家探讨的地方:

整节课教学环环相扣,很流畅。我觉得整体上教师对学生抓得过紧,放手不够,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探索时间和空间。例如:

1.在教学圆柱的底面和侧面的特征时,课上只是让学生说了一下验证方法。我觉得这儿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亲自动手去验证是不是效果会更好。

2.在教学圆柱侧面展开图时,教师只是让学生沿着高剪开。我觉得在这块上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发挥想象和创新,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操作时间,学生自然会剪出不同的图形,哪怕是学生用手直接撕开也可以,然后再进行归纳小结,就会水到渠成出现圆柱侧面展开图有可能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如果用手直接撕还会出现不规则图形 。我觉得这样是不是比老师在上面剪,学生看效果会好一些。同时这样的学习方式是不是更接近我们的新课标理念。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31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20以内的数,知道10根小棒捆成1捆表示1个十,2个十是20,1捆和几根合起来是十几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宦教师能深入钻研教材、教参,较好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整合教学资源,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知识,有效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具体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导入简洁、有效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认识20以内的数时均是借助于小棒来学习的,已经知道10根小棒可以捆成1捆,表示1个十。宦老师能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从学生熟悉的小棒入手,既复习了相关知识,唤醒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又很自然地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简洁有效!

二、新知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现数形结合思想

新授部分分三个层次教学。首先是通过摆二十几根小棒的操作,感知二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二十几,二十几里面有二个十和几个一,初步理解二十几的含义;接着继续通过小棒数数的活动,认识“几十九添上1是多少”这个百以内数认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教师采用了由直观到抽象的教学方法。在探究“二十九根添上1根是多少”时,让学生结合摆小棒的操作直观看出结果,并让学生结合小棒图进行充分地说理,有效突破难点。在探究“三十九根添上1根是多少”时,就直接让学生看图说结果和想法。然后脱离小棒让学生直接从“四十九添上1根是五十”说到“八十九添上1根是九十”,有效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第三层次是认识“九十九添上1一百”“一百里面有10个十”“10个十是一百”,教师依然是充分运用小棒来展开教学,学生在观察、说理中主动完善知识结构,对100以内数的含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认识。本环节较好地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认识在操作、观察、交流中得到完善,数感在数数、比较、交流中得到发展。

三、注重通过比较,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特别注重通过比较,初步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几十九添上1是多少”时,教师课件出示学生自主探索出的“二十几添上1是三十”一直到“八十九添上1是九十”,让学生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比较、思考,能很快发现几十九添上1得到的都是整十数。这时,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二十九添上1得到的几十比二十九前面的几十多一个十?学生充分说理后,教师顺势让学生观察每一排都有这样的规律,继而让学生用找到的规律进行对口令练习,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数感得到进一步培养,也初步体会到探索规律的价值。

四、练习形式多样,逐步发展数感

学生对百以内数的含义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又通过多种形式的数数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数的含义的理解,不断发展数感。教师以“送礼物”串联整个练习环节,过渡自然,形成整体。数数过程中,教师还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不断深化学生对数的含义的认识。如在讲到羽毛球时,教师提问:二十五和五十二表示的数量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在比较、交流中进一步感受到前后(即数字)颠倒后所表示的数量是不一样的。学生的数感在数数、比较、交流中进一步得到发展。

总之,本节课较上节课相比,有了很大进步,层次更清晰,教师的语言也更加规范,问题指向明确,引导也比较到位。个人觉得在以下几方面还有待加强:

1.部分细节处理不够到位。如“添小棒数到二十九”时,应让学生说说二十九的含义,为理解后面的三十是怎么得到的做铺垫;“为什么九十九添上1是一百”,学生说理不到位,应让学生结合小棒多说一说,更深刻地理解“10个十是一百”。

2.说理不够规范。如“三十九添上1是多少”,应强调“三十九后面的9根添上1根是10根”,而不是直接说“后面的9根添上1根是10根”。

3.教师语言还不够精炼,需进一步锤炼;评价语言还有待进一步丰富。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32

《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正确数千以内的数,理解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制的关系,借助计数器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

首先,徐老师以北京体育馆图片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他们猜猜这个场馆大约有多少人,大家发现这些数都比我们以前学过的100大得多,由此引出一千以内数的认识。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我认为在这个教学设计上的激趣引入,过度自然、流畅,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受。接下来的任务是认识计数单位“千”、数位“千位”,数、读、写千以内的数以及说出数的组成。

徐老师出示了小正方体,在已经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的基础上,得出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而且用一百一百的方法数比较大的数要简单快捷多了,理解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我们要面向全体,给学生数数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动耳,动眼,而且还要动手、自己想、自己说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去主动参与学习,从中获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内数小棒,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数这个环节,我们既感到了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也巩固了我们对千以内数的认识。

在读数、写数教学时,徐老师训练学生说的比较到位,从摘苹果这个环节中,我们就能感觉到,学生学得比较扎实。

不足之处:

1要在课堂上更加关注学生。教学中应不急于走教案,还应充分注意课堂的生成。

2低年级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要适当地使用评价性的语言。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33

《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围绕2个核心任务,凸显重点 突破难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人文结合,兴趣十足

有人说数学课是理性的,数学味十足的。李老师通过“千字文”引入,使数学课有了“韵味”,孩子们在千字文中,学习“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同时引用“三字经”中“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告知学生,在我们古代很久以前就有这样计数方式。引发学生阵阵感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二、数行结合,突破难点

在学生认识了计数单位之后,李老师讲“千字文”通过多媒体转换成“小正方形”,直观的呈现,让学生一目了然。在课堂中,通过文字与小正方的转换,学生突破“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10个百是千”。

三、活动导学,有效课堂

本节课的亮点就是安排了2个核心活动,整节课都是围绕着这2个活动进行教学。数千字文和拨珠子数为导学,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借助千字文让学生数一数到底有多少个字。一个一个地数数,10个10个的数,再到100个100个数唤起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忆,也让学生自主探究有自己的认识。通过拨珠子活动,突破教学难点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在活动落实操作中,活动一学生比较顺利,利用已有认知快速数出文字正确数量。在活动二中学生在拨珠子的时候,通过边拨边数,突破“拐角数”这个难点。同时李老师不仅关注有优生的发展,同时非常注重后20%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以多帮一”的形式,打破了“优生发言、差生无言”的局面,真正呈现了“有效课堂”

四、实际结合、培养数感

数学中十大核心素养“数感”是我们课中最易遗忘的实物。本节课,李老师通过2个猜想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培养。先出示100颗黄豆的瓶子,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猜想1000颗黄豆有多高,比划之后,李老师再拿装有1000颗豆子的瓶子去度量,既有猜想,又有实际作证。接着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所以让学生猜猜生活的数,比如:多媒体座位、操场可站的人数等。这个都是学生熟悉的,所以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即使在课堂结束时,学生还意犹未尽。我想这就是一节好课。

以“活动”促学,这是现在数学课的流行趋势,李老师不仅跟上趋势,也能抓住“趋势”的“利弊”,在后20%学生方面,加强关注,真正呈现有效课堂。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34

今天有幸听了王雅老师的数学课《认识圆》,感觉收获挺大。“圆上”指什么?就是指围成圆的封闭曲线上,以这条封闭曲线为界,曲线以里叫圆内,曲线以外叫圆外。步步夯实,才能得到清晰准确的直径与半径的概念。

王老师的这节课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使本来枯燥的一节概念教学课上得生动有趣。思维往往从动手开始,在教学中王老师重视让学生动手动脑,实践探究,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无论是认识圆心,半径、直径,还是学习圆的画法,王老师都安排学生充分参与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交流的机会,有效地解决教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认识直径和半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关系时,教师安排了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口交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水到渠成达成教学目标。王老师让我们看到了一节非常实在的常态课,我觉得教者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的教学风格,值得我们大家借鉴和学习。

《10的认识》评课稿 篇35

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概念,同时能运用这一概念去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纵观整节课,有以下几点感受:

首先王老师把握住了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一特点,采用了直观的摆一摆、画一画等实际操作,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之后深化对倍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让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自我经历、感受、体验知识的构建过程。在这些摆一摆、画一画环节中,我想在学生独自操作过程中,老师最好能给予必要的指导,比如两行图形的左端最好能对齐,画出的倍数关系要分明等,为今后线段图的学习作好准备。

现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是:对单一的、显性的问题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但在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只注重找到问题的答案,往往呈现出套用题型的现象,像今天的课《倍的认识》,学生已经找到了规律,都是用乘法计算,也许走出这堂课,很多学生又会感到无从下手,基于这种考虑,王老师把述说解题思路作为本节课解决问题实施的重要策略之一。“你是怎么想的?”“你能再把他的想法说一说吗?”等等,指名说,自己说,同桌互相说一说,让学生在阐述中检索自己的思考过程。

再来说说王老师选取的教学素材,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活动。创设的猜年龄练习,起先只告知学生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倍数,学生答案挺多,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条件猜,是5的倍数,不但让学生明白猜想是要有依据的,而且要符合实际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巧妙的对有关倍的知识进行了练习,学生这样学习的兴趣也是浓厚的。踢毽子的练习,让学生根据多个信息发现其中的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从而进行区分解决,这一练习开放性强,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自己提问并解决问题,更是拓展了思考的空间,使所学的知识向纵深发展。在解决的过程中,建议王老师让学生把选择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连起来说说,这样学生会更明确,也不致于一些中差生无从下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估算,并且在各个学段中都安排了估算的内容,但我们都知道,估算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长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和训练,在本节课的最后,出示“小芳跳的大约是小明的3倍。小芳跳了几下?”这一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学生稍一思考就说出小芳跳了18下。便没有了其他答案,由于下课铃声已响,王老师直接带领学生理解大约的意思,并告诉学生19下、20下都是可能的,应该说王老师的这种渗透思想是值得我们提倡的。

另外,在学生的练习反馈中,发现学生说——是——的几倍,依旧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如:跑步的6人,跳高的3人,学生说:跳高的是跑步的2倍,从这一回答可以了解到学生知道6和3是属于倍数关系,但究竟哪个是1份,还没更好的理清,建议王老师在前面的教学中再深化、强化一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