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评课稿(实用6篇)

青海高原一株柳评课稿(通用6篇)

青海高原一株柳评课稿 篇1

《青海高原一株柳》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

我借鉴了薛法根老师的教学实录,以“柳树”的形为突破口,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触摸作者受震撼的心灵,进而去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去感悟不抱怨命运,以顽强毅力和韧劲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人生哲理,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一读柳树之形状,认识这株柳;二读柳树之生长环境,赞颂一株柳;三读柳树之成长历程,感动一株柳;四读柳树之品质,敬畏一株柳。

一、抓住外形,体会柳树形象。

课一开始,以背诵《咏柳》开题,讨论人们心中的柳树,是女子形象,是美丽的代表,那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有时怎样的形象呢?你又是从哪看出来的呢?紧接着就请同学们随着作家的视角亲眼目睹这株柳树,在细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两合抱粗”、“百十余平方米”、“粗实而坚硬”等感受柳树外在的男子一般的伟岸、强壮。抓住 “巍巍然”和“撑立”,体会这株柳树顽强非凡的生命力。

二、创设情景,诵读中升华情感。

创设情景,引领学生诵读文本,在反复诵读之中升华情感。全篇课文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精典,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读有所获,读有所感?为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抓住柳树生长环境中的关键词句,抓住柳树生长过程中熬干旱,躲严寒,抗风雪,斗雷电的关键词句,在老师的引领下,反复诵读,从而不仅让这株柳树的高大形象深深地映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更让这株柳树不屈不挠与艰苦环境抗争的精神永记孩子们的心中。

三、对比中体会青海柳树的品质。

在教学第8自然段采用了对比引读的方式比较两种柳树在外形特点、生长过程、吸引人处等方面的不同,然后抓住“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一句话来体会它们之间的本质不同处,并说说青海高原一株柳面对自己的命运它是怎样做的,从而使情感又一次升华,并逐步渗透到人生哲理的感悟,这既是情感上的感悟,也是学法上的指导。

青海高原一株柳评课稿 篇2

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地猜想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丽而独特的风景,赞扬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

我把教学重点定为通过对文本的读、思、议、悟,体会作者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火花,体会这棵高原柳树的神奇。神奇一,在于它在青海高原的恶劣环境中能成长得如此高大;神奇二,在成长过程中透出的那种超出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神奇三,它是一个不屈于生命,顽强抗争的群体的缩影,给人以无限的启迪。

一、理想——教学设计

为了解决教学重点,我设计了四个小环节,逐层递进。

1、感受环境之艰,铺垫生存之难。

为了让学生感受青海高原的柳树生长环境之艰难,我先让学生品读三、四小节,找出关键的词句,体会青海高原环境的恶劣。再加以图片展示,在视觉上让学生再次感受青海高原那高寒干旱的环境,充分让学生体会到环境的艰难,为下文理解柳树在这里生长的不容易,做好铺垫。

2、一读柳树,感悟其高大,从形象层面上体会神奇。

在让学生学习第五小节,理解柳树高大时,我让学生抓住“两合抱”、“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粗而坚硬”等词句,加以演示、举例,从而很好的让学生体会出柳树的高大;再问学生:在江南水乡长这么大的柳树稀奇么?学生有实际的生活经验,肯定的回答:不稀奇。这再次强调了柳树生长在青海高原上是一个奇迹,从而让学生从柳树的形象层面上感受到它的神奇。

3、二读柳树,走进柳树的生长历程,体会柳树的顽强,从精神层面体会柳树的神奇。

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先让学生读作者想象的柳树生长历程,体会柳树的生存不易;再让学生把青海高原柳树同家乡的柳树的生存环境作对比,再次体会高原柳树的生长不易。在体会青海高原柳树生存不易中,感受它的顽强。让学生明白正是这种顽强的精神,让作者感到神奇。

4、三读柳树,感悟人生真谛,在人生启迪层面上体会神奇。

在这一环节设计中,我让学生在第九小节,想象高原柳树在命运不公的情况下,生长如此高大靠的是什么?让学生明白高原柳树生存下来,并壮大起来,靠的是“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再让学生读柳树,想想“现在在你面前出现的仅仅是一颗柳树么”?这样学生自然而然的想到一些逆境中奋斗的人物,感受到了作者在高原柳树身上体会到的人生启迪。

这四个环节逐层递进,符合学生的思想逻辑规律,有易有难,由浅入深,课文的重点迎刃而破。

二、现实——课堂教学

设计是理想,堂课教学是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永远存在差距。

1、学生的学习方法没有系统的训练。

在教学中,我多次让学生品读文字,说说自己的感受。大多数学生在匆匆读完一遍后,就盯着老师,没有圈画、深入思考的习惯。早在五年级课文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已经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品读文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在平时加以灌输、强化。让学生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养成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

2、教师没有及时调整教学

在一些问题出现后,我没有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程。

如发现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应放慢教学速度、调整原有的教学目标,可以把原要求三个层面的理解变为先完成两个层面,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熟悉内容、品读课文的深意,而不是单方面考虑自己的教学环节能否及时完成,结果出现赶的现象。一堂课的成功应该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与内化,考虑学生的实际。

当发现学生学习方法有误时,没有及时的引导。只在学生品读第六、七小节时,简单的说了一句:拿出笔来圈圈画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未能抓住课后习题,忽视了写法指导。

在教学中,我只注重挖掘了文本中的关键词语而忽视了写法指导。而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应加强作文方面的能力培养,为今后的初中习作打下基础。

理想与现实的差异,给了教者许多启示与思考。

青海高原一株柳评课稿 篇3

课前通过学生预习,在网络中搜集、筛选青海高原的资料勘测学情。课中创设“潜心阅读,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读悟结合”的学习氛围。学生先自主探究,交流解疑,读中想象、感悟突破重点: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然后合作交流,学习优秀的学生带动学习困难的学生,突破难点:领悟以顽强的毅力与韧劲与生活中的磨难作斗争,生命就会产生奇迹的人生哲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注重学习方法的引领,充分运用了学校“本真课堂”的课堂形态,“5+25+10”的流程。删繁就简,去伪存真,因材施教,自主探究。

具体表现为:

(1)树立学生中心理念,围着学生转的课堂——真教。

(2)让每个学生都成功,有鼓励的课堂——真爱。

(3)围绕问题交流,讨论式课堂——真学。

(4)能力得到提升,生活化的课堂——真懂。

(5)落实目标,课堂之外延伸的课堂——真会。

(6)知识、能力、品德全面发展的课堂——真育。

教学环节评价策略:

5分钟回顾预习探测学情课前作业

25分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课中作业

10分钟巩固提升拓展延伸课后作业

引领学生掌握借物喻人、对比写法的习作方法。通过创设环境激发学生想象,一组原野上的花和温室里的花对比,一组笼中的鸟和空中的鹰对比。也可以联系生活中一组对比的事物或人,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模仿老师的例子仿写一节。这个环节的设计,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慢,有了出示的图片对比之后,减低了理解对比仿写的难度,缩短了思考时间。

这节课,老师分层教学,分层布置,体现学生的差异化。采取学生自评、互评,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老师评价及时,适机引导,牵引学生思考问题,对学生的想象表达给予肯定。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得而能用,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完成课堂上的学习目标,是一节高效课堂。

青海高原一株柳评课稿 篇4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很美,很深,初读课文,我就有一种敬畏的心理,敬畏文中的那株柳树,更敬畏作者陈忠实的文笔。这篇课文。的语言华丽,篇幅很长,内涵丰富,写作方法鲜明独特。整篇文章掂在手里沉甸甸的,真不知道该从何入手。我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对教材结构的分析,借阅了许多教师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教学中,我本着从大处着眼,抓重点字词的原则,把切入点放在了“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树“神奇”在哪里”,引导学生从“柳树的样子”和“柳树的成长历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再通过对每个段落中的重点词句的深入体会,进而去感悟青海高原这株柳的生命的伟力,去感悟不抱怨命运,以顽强毅力和韧劲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人生哲理,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

在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上,我充分展示其“过程性”。在学习第五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自由读这一节,要求用词语概括出柳树的特点,再找出相关的依据。组织交流时,由一点逐步拓展。如“粗大挺拔”,由“两合抱粗、一百平方米”到“浓荫、巍巍然”这些描写,再拓展到“生命力的强大”,过程展示得充分,学生的认识与理解也由浅入深,逐步到位,朗读指导就水到渠成。

在体会柳树历经的磨难时,设计问题:此时你脑海中出现了柳树正在经受怎样的摧毁呢?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害怕了吗?退缩了吗?我们可以想象,当这株柳树这株柳树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会怎样鼓励自己,怎样给自己打气呢?通过让学生对文中句子的理解加以总结,紧扣文本,展开合理的想像,并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学生练习说话,让学生走进了高原柳充满坎坷的生长历程,让学生充分感悟,具体的体会,再加上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感召高原柳的生命力。

文章通过第八段灞河柳的对比衬托来进一步突出高原柳的艰苦卓绝,最终顺理成章地引出第九段对高原柳与环境抗争的生命力的赞颂。我提出一个问题给学生:你愿意做高原柳还是灞河柳?这个问题既可以作为思维训练丰富课堂,也可以编织到目标中去。可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一棵会走动的“高原柳”,人生总会遇到种种艰难,有时候是环境的艰难,有时候是求知的艰难,最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一种向高原柳一样面对生命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无论是生存在比喻意义上的“青海高原”还是“灞河”,都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神奇”。

青海高原一株柳评课稿 篇5

我经过深入地研读文本,找到了课文的切入点,把切入点放在了“神奇”两字上面,在第一课时学习这株柳树生活环境恶劣之后,再由学生细细品味文本,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柳树的“神奇”之处,发展语言,陶冶情操,受到感染,并从中有所启发。

紧紧抓住课文富有个性的语言,推敲词句,体会语言的内蕴。如帮助学生感受柳树的形象采用了灵活的方法:有让学生表演,像“两合抱粗”;有跟已有经验有联系和对比,像把“苍郁的绿”跟平时常见的“翠绿、鲜绿“对比,把“百十余平米的树阴”跟四、五十平方米的教室比较。虽然我们并没有去过青海高原,更没有见过这棵巍巍然生长在高原之上的柳树,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这棵不同凡响的柳树。

抓住“多少、又、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为保全生命所做的艰苦卓绝的努力”等词句理解“撑立”在茫茫原野的不易,成为丰厚它的语境,让它在文本语境的烘托下巍巍然地撑立着,让学生在对文本语境的整体把握中生成柳树的高大形象。最终,学生读懂了一个词“撑立”,同时也读懂了一棵树,读懂了一种精神。用引读的方式比较两种柳树在外形特点、生长过程等方面的不同,然后抓住“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一句话来体会它们之间的本质不同处,并说说青海高原一株柳面对自己的命运它是怎样做的,从而使情感又一次升华。

小结上文的学习,引出“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然后引导学生联系上文体会“九十九条死亡之路”是指什么?一线希望又是指什么?接着老师再次引读第7节和最后一节,感受只有永不放弃才能成就一片绿阴。

在感受到教学的成功体验之余,我也觉得语文课堂永远存在遗憾。

一、课堂容量大,体会不够充分,明显有“赶”的现象,朗读和体会仍不够充分。

二、怎样深入浅出,真正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适时拓展文本,功夫还没有到家。

三、再理解第七节摧毁一词时,如果能用上风雷等声音的渲染,让学生说说感受,这样更能感到高原柳的神奇,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青海高原一株柳评课稿 篇6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语句优美,层次清晰,情景交融,由物及人,托物抒情,可读性强,是学生语言积累和情感体现的好材料。所以在课堂上我注意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把“神奇”一词作为切入点。

第一课时,在学习了这株柳树生活环境恶劣之后,我再由学生细细品味文本,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柳树的“神奇”之处,发展语言,陶冶情操受到感染,并从中有所启发。整个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将朗读,思考,交流融为一体。紧紧扣住“神奇”二字引领学生步步深入文本,领悟文本的情感思想。上完这节课后,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课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文本理解。不能单靠读书,抄写笔记,或教师的说教,生动的课件,能为学生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所以,一个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的大柳树课件,可以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分析,理解课文所描述的词句。

三、精读课文时,也是围绕“神奇”设问题。

本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我是围绕着:为什么说这株柳树是“神奇”的?这一问题,展开引导学生从柳树的样子,柳树的成长过程,两个大的方面思考,再通过对每个段落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的深入体会,挖掘,去感悟柳树的“神奇”。

四、九十九比一的哲理。

通过学习课文的前几个部分,引出课文的最后一段中,“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从而引导学生联系上文体会“九十九条死亡之路”。探讨柳树是靠什么成就了一片绿荫。然后问:这篇课文仅仅是写柳树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引导学生在平等对话中揭示人生哲理。让学生联系上文从整体上解读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在此基础上感悟人生也应该不抱怨命运,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环境做抗争。

但是,在课堂教学上,还有存在不足。例如:朗读的情感不够等等。以后有待提高。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