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耗材料管理制度(推荐3篇)

消耗材料管理制度(精选3篇)

消耗材料管理制度 篇1

一、负责设备材料的领取、收发、等工作,努力做到优质服务。

二、进库物质,严格查验,保证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三、仓库物资要摆放整齐,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确保账目相符,清晰明了。

四、加强“四防”管理,保证物资安全。做到无差错、无丢失、无损坏、无锈蚀、无变质。

五、检查库房防火、防潮设施完好情况,确保安全无事故。

消耗材料管理制度 篇2

为保证医疗工作每个环节安全无误,做到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配合与沟通,确保安全医疗,特制定本制度。

一、临床医护人员间的沟通:

1、在通常的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医嘱制度”,做到正确的下达医嘱与

执行医嘱,通常不得使用口头医嘱或电话医嘱。

2、在特殊情况下,医生可以使用口头或电话下达医嘱,医护之间必须保证有效沟通,确保医嘱的正确执行。

①危重患者的抢救;

②医生正在进行无菌操作;

③患者突然出现病情变化,医生不能立即到达现场时;

3、医护双方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执行实施双重检查(特别是在超常规用药的情况下),确保口头/电话医嘱的正确实施。同时要如实做好记录,要保证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的一致性。

二、临床与检验科医务人员的沟通

1、“危急值”是指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验数值,也称紧急或警告值。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

2、“危急值”一旦出现,检验人员应认真分析检验结果与其准确性,要及时临床沟通,详细询问病人情况及采样时的'用药情况。还要确认检验仪器和和检验过程是否正常。同时立即取原标本进行复查。确定无误后及时通知临床医护人员。

3、临床医生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及时识别与临床表现的相符性,如症状不符,即应与检验人员联系,重新留取标本进行复查。确定无误后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同时要在病历中记录对“危急值”监测报告的分析和处理过程;

三、临床与影像科医务人员的沟通:

1、影像科工作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拍照时,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审核影像申请单,如有与患者信息或投照部位可疑之处,要及时与开单医生联系进行核实;

2、医生在参考影像结果回报时,如与患者症状或初步诊断有出入时,要及时与影像报告医生进行沟通,防止误诊、漏诊现象发生。

消耗材料管理制度 篇3

一、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做好节能减排,节支降耗等工作。

二、建立健全材料消耗台帐,材料消耗必须做到日清月结,各班组的材料消耗报表,由班组长进行统计汇总,月底上报核算员,并在当月绩效工资中进行考核。各班组实际材料消耗,以材料消耗票据为基准。

1、材料计划

(1)、当月材料计划由班组长上报核算员,计划要准确,对错报材料计划造成积压与损失,按其价格的15%对责任班长进行处罚,同时扣除该班组绩效考核分值5分。

(2)、各班组次月材料计划,必须按当月15——20日前填报至队上,由材料员汇总上报。对各班组迟报者,每超一天,扣除绩效考核10分。

2、材料的领用、发放

(1)、各班组材料领用,必须执行以下程序:班组长开票,队长签字审批后方可领取。

(2)、急用材料领用后,次日补办手续;否则,每超一日,扣责任班长绩效考核5分。

3、材料消耗

(1)、电工班的材料定额为0.059元/吨煤,钳工班的材料定额为0.072元/吨煤,地面运行班的材料定额为0.0032元/吨煤,井下运行班的材料定额为0.059元/吨煤,当月实际材料消耗超出定额时,按超出部分的30%处罚;其中主管队长占10%,班长占20%,并扣除班组当月绩效考核5分。

(2)、严格落实设备包机制,责任到人。对人为造成设备损坏,除按矿有关规定外,该设备所消耗的`材料与当班责任人工资分配挂钩,每发生一次,扣除当月绩效工资的20%,累计扣除;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或检修质量不合格,造成材料浪费与当班责任人及设备包机责任人工资分配挂钩,每发生一次,扣除当月绩效工资20%,累计扣除。各班交接班时,要对设备认真检查,并填写交接班记录,设备损坏要明确责任,以便于班组核算。

(3)、各班组材料均实行超罚节奖制度。

4、材料浪费、丢失

(1)、对发生材料浪费、丢失现象的班组,按其材料原价的100%进行赔偿,视情节大小,对责任人处以100——1000元的罚款,同时扣除班长及主管队长当月绩效工资10%。

(2)、严格执行机电设备巡回检查制及设备定期维检制度,大力提倡修旧利废、节支降耗。

(4)、队上的新旧材料均属矿上所有,任何人不得私自转移、挪用、出售,一旦发现,对责任人按情节及其价值的大小处以100——500元罚款,除追回该材料外,上报矿有关部门处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