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产管理制度推荐3篇

小学校产管理制度(精选3篇)

小学校产管理制度 篇1

为了使“班班通”的管理和使用规范化,发挥“班班通”重要作用,真正为师生服务,为教学服务,特制定“班班通”管理制度。

1、班班通管理员负责校园网的运行、调试、维护等工作,保证校园网的正常运行,保证“班班通”的正常运行。

2、班主任为“班班通”管理者,第一责任人,负责“班班通”设备的全面管理工作。注意防火、防淋、防潮、防盗,如保管不善造成设备损坏、丢失,除照价赔偿外,还要追加班主任责任。班主任经常检查设备使用情况,如发现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汇报学校班班通管理员并填写《学校”班班通”设备报修登记表》,以便及时查明原因排除故障。任课教师协助班主任管理。

3、使用“班班通”设备须规范操作,课前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教师使用完毕后,及时填好班级使用记录《电教设备使用情况记载表》。必须关闭总电源和控制平台。发现问题及时向管理员反映。

4、教师不得擅自允许学生单独使用多媒体设施。“班班通”使用注意用电安全。严禁学生随意开关总电源、计算机、电视等设备。

5、教师不得私自更改“班班通”计算机名、IP地址、工作组,严禁私自安装与教学无关的软件。严禁反动、黄色电子读物在班内传播。严禁将与教学无关的U盘、软件等装入计算机内。教师不得在教室计算机中使用与教学无关的内容,比如上网聊天、下载歌曲、电影等。如需使用网上资料,教师在下载时一定要注意防止病毒的侵入,自己要能识别一定的病毒,发现计算机有病毒应及时清除或向电教室报告。教师对于需要保存的'材料应在除C盘外的位置建立自己的文件夹进行保存,电脑桌面与C盘上不能保存个人材料。

中心小学

20xx年5月

小学校产管理制度 篇2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精神,根据区教研室的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使减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特制定《XX小学学生作业总量监控与统筹管理制度》。

一.作业总量监控制度

1、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其他年级书面作业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2、作业质量监控:教师布置的作业要紧密围绕教材重点和难点进行精选练出,既要有基础知识,又要有基础技能训练题目,也可有口头作业或实践作业,提倡避免机械重复性作业,禁止惩罚性作业。

3、学习资料监控:严格控制各种复习资料的征订和使用,不得擅自向校外订购或向学生推荐购买有关各类作业资料。

4、抽检监控:采取不定时检查方式进行检查,两周覆盖所有班级,实行双周通报制度;学校采用不打招呼不通知的方式进行检查,实行月通报制度。对于检查出现的问题将当面反馈给班主任及相关教师并要求及时整改。

5、学校要向全体学生家长公布监督电话。以便家长可随时进行反馈,学校能够及时处理,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

6、检查结果的使用:针对检查出现的.问题酌情扣0、2-1分,在期末教育教学综合量化赋分中扣除,情节严重的,年度考核及评优评先评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班主任统筹作业总量制度

(一)、班主任本着协调精神,定期或不定期地了解学生家庭作业总量。

如果作业超量,班主任要及时与科任老师联系,减少学生家庭作业量。

(二)、作业总量要求:

1、一、二年级学生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2、三、四年级学生一般每天家庭作业不超过30分钟。

3、四、五年级学生一般每天家庭作业不超过45分钟。

4、每天中午不得布置家庭作业。

(三)、作业质量要求:

1、内容紧扣目标与重点。

2、形式多样化,多布置阅读性和实践性的作业。

(四)、班主任在协调过程中,如果有困难之处,要立即向教导处反映,由教导处解决。

三、作业统筹布置要求

1、各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下午放学后等不同时间段岔开布置作业。难易结合,口头与书面相结合。

2、“所需时间”以分钟为单位,要以中等速度的学生为参考值。

3、各任课教师每日在课后要主动如实填写,班主任做好协调统筹工作。

4、每天作业总量根据学科的不同尽量保持相对均衡。

5、作业布置与批改遵循“精选&先做&全批&反馈”的原则。

6、每周结束时,各班主任将此表送交教导处备查。

本统筹表记录的是学生各学科各种课外家庭作业的每日总量,不包括课堂作业。一、二年级不得留课外作业,不用记录。

小学校产管理制度 篇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县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舒城县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结合本县教育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县级人民政府和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上述学校可以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三条 各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合理配备并节约、有效使用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第四条 各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应坚持统一政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原则。

第五条县教育局负责对各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各校要成立由一把手负总责的“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的产权界定、配备、清查、变动处置,以及资产使用、维护过程中的监督任务。

第六条 各校应确定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资产的配置、登记、统计、维护、保管等,对易燃、有毒及特殊商品入库时,要严格验收,妥善保管,对所管资产的安全完整负有责任。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相对稳定,工作调动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

第二章 固定资产的范围、分类与计价

第七条 符合下列标准的列为固定资产

(一)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二)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第八条 固定资产的分类,固定资产分为六大类:

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第一类 房屋及构筑物

指单位控制、所有和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其中房屋包括办公用房、教育教学用房、仓库、宿舍、食堂用房、锅炉房等教辅用房;构筑物包括道路、围墙、操场、长廊、亭子、假山、桥、雕塑、绿化景观等;附属设施包括房屋、建筑物内的电梯、通讯线路、输电线路、水气管道等。

第二类 通用设备

1.电子产品及通讯设备:包括计算机、复印机、碎纸机、打印机、速印机、扫描仪、录像设备、电话总机、电话机、传真机等。

2.电气设备:空调机、电风扇、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等。

3.交通运输设备等。

第三类 专用设备:指各种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途的设备,包括教育用实验仪器、量具衡器、机械设备、网络设备、监控设备、投影设备、广播音响和视频设备、职教学校的实训设备等。

第四类文物和陈列品:包括展览室、陈列室等收存的文物、字画和陈列品等。

第五类 图书、档案:指图书馆(室)、阅览室的纸质图书或电子图书、数据等。

第六类 家具、用具、装具:包括保险柜、档案柜、沙发、茶几、床、办公桌、椅等。

第七类 动植物。

第九条 固定资产的计价

(一)新建成(包括自建)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按竣工决算审计金额计价;土地按征用时支付的费用计价;若基建项目经验收合格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决算审计的,按项目的.批准金额入账。待审计后,按审计确定的金额进行调整。

(二)购入、有偿调入的固定资产分别按购进价、调拨价计价入账。

(三)自制的固定资产按实际开支的工料费计价入账。

(四)盘盈、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有价格的按原价入账,不能查明原价的,可以按同类产品的市场价入账,没有同类产品的可估价入账。

(五)房屋和建筑物因扩建、改建、装修等增加的价值,按竣工审计决算的实际成本计价;局部拆除房屋、建筑物的部分,按拆除部分占原值比例计算减少固定资产价值。

(六)固定资产因进行技术改造或改进其质量的,按其实际支出费用增加其价值;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成套设备损坏但仍可以使用的按其损坏程度减少其价值。

(七)报废、变卖、调出、遗失、损坏的固定资产,需核实并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后按账面原值注销。

第十条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按原值入账。

第三章 固定资产的管理

第十一条 固定资产账、卡设置

(一) 固定资产总账的设置

中小学校应当设置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及固定资产卡片,详细记载固定资产的编码、名称、类别、规格、型号、原值、购置日期、使用部门等信息,完整反映固定资产情况。

县教育经费核算中心设立单位固定资产总账,按照大类设立明细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各大类的金额。

(二)固定资产明细账、卡片的设置,由各校负责资产管理的部门或人员根据固定资产分类,按固定资产的品名设置明细账、卡,进行数量、金额核算,以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加和减少情况。明细账应设置资产的购进日期、规格型号、单位、单价、原值、数量、存放地点、使用部门等信息。

(三)固定资产使用登记表的设置,各校对在用的固定资产,以使用部门或在放点为单位,填制固定资产使用登记表,该表一式二份,一份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存查,一份由使用部门保存,若发生变动,重新填制固定资产使用登记簿。

(四)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应使用电算化软件进行核算。

第十二条 固定资产增加管理

固定资产增加,分为购建(包括新建、自建、扩改、改建等)、购入、自制、调入、盘盈、捐赠和其它形式等。

(一)购建的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要按照基本建设有关规定进行独立核算,待基建项目竣工验收和审计决算后,转入单位固定资产账核算。

(二)购入的固定资产,要按照县政府采购制度的有关政策规定执行,购入后应及时验收入账。各单位要编制年度固定资产采购计划,列入当年单位预算。

(三)自制、调入、盘盈或其它方式增加的固定资产,由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填制资产相关资料及时验收入账。

第十三条 固定资产的处置管理

固定资产的处置,是指各校对其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产权的转移及核销,包括无偿转让、出售、置换、报废、报损、对外捐赠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具体管理办法参照县政府舒政[20x]19号文件《舒城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细则》执行。

第十四条 固定资产清查核对管理

(一)固定资产的清查登记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公共资源、国有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查核实、登记造册;对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等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建立基本情况数据库。

(二)各校保管室应保持清洁,存放有序,对于丢失、损坏、变质情况要及时报告并查明原因。保管人员对学校资产要经常检查,发现公物损坏,及时维修。要每学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清查,实训教师、财务人员、保管人员等相关人员应配合管理人员定时对使用的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追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建立设备检查、维修、保养制度;各校在清查中要把实物盘点、核查同账务结合起来,以物对账、以账查物、见物盘点、不重不漏,查清固定资产来源、去向和管理情况,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账表相符。

(三)清查登记要求

1.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依据国家核发的房屋产权证进行清查登记。未办理房屋产权证的单位按照国家划拨使用的有关档案先行清理登记。待清查登记工作结束后,按国家房产管理的有关政策办理。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购定的房屋建筑物,应按实际购买价格进行清查登记。自行建造的房屋建筑物,工程未审计前按工程造价清查登记,工程审计后按审计确认价进行调整。

2.对固定资产要查清账面价值。清理出待报废和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数额及固定资产损失、核销数额等。

3.对清查出的各项固定资产盘盈重新估价入账,对清查出的盘亏固定资产,要认真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4.经过清查后的各项固定资产,要区别固定资产用途和使用情况进行重新登记调整,建立健全实物账。

5.各校针对在清查登记中发现的问题,要调整和完善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防止前清后乱,明确责任,形成单位内部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6 .每年11月资产盘点结束后,盘点小组都应写出总结(两份),对盘点情况进行分析,并报县教育局一份。将一份与清查核对资料全部装订成册,交档案室归档;会计人员每年应将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资料、账面清查资料,更新固定资产卡片、装订成册,交档案室归档。凡需借阅校固定资产的有关资料,需经单位负责人同意后,按档案管理办法办理借阅手续后,方可借阅,但不准将资料带走。

第十五条 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制度

各校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包括固定资产请购制度、验收制度、保管制度、赔偿制度、报损报废制度、维修制度、资产租赁制度、清查核对统计制度等。

第四章 责任

第十六条 各校的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都有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义务和责任,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第十七条 若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未按规定履行职责,擅自处置固定资产,以各种名目和手段侵占固定资产或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而造成固定资产损失或流失的,要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和处罚,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其法津责任。

第十八条 县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强对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检查和监督,并建立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考评制度,实行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绩效挂钩。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各校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可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参照本制度,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管理制度。

第二十条 本制度由舒城县教育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制度自1月1日起实施。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