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作为记录和传播知识的工具,也是业界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人类科技进步服务。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中国学术评价的sci现象成因。
当前倍受重视的英文期刊,是中国科技期刊走向国际、参与国际竞争的较为有力手段之一。2017年开始,为贯彻落实中央书记处关于“围绕提高白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开展大联合、大协作,通过搭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交流平台提高学术交流水平和影响力”和“打造具有国际专业水平的学术期刊等高质量水平交流平台”重要指示精神,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提升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与核心竞争能力,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以下简称“六部门”)共同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期刊影响力计划”),每年选择大约35种国际期刊纳入以奖促建鼓励计划,有针对性地逐刊提升中国英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一、逃不掉的sci标准
然而,此次项目奖的申请条件及评估条件中,a类奖的申报条件为己进入sci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或己进入ei或med-line等国际知名检索系统,在本学科排名居前,或位于ql和q2区。b类奖的申报条件也为:己进入sci国际著名检索系统,在sci检索系统的期刊中,己进入q2.q3、q4区,或己进入ei或medline等国际知名检索系统,或在我国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英文科技期刊(包括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工程科技类英文期刊)。而c类奖的申请条件尽管未要求进入以上数据库,但项目结题标准为:进入sci数据库为佳。这是期刊评价标准中,sci标准的典型体现。
此外,但sci标准在我国的科研评价中得到多数科研机构及科研人员的认同,无论是职称晋升、成果奖励、基金申请、学位授予点申请、大学或科研机构排名等,无处不见sci及影响因子的身影,被称为中国的“sci现象”。
不可否认,目前国内的各级、各类奖励中,部分奖项缺乏公正性、公平性和公开性,暗箱操作现象时有发生,有些甚至缺乏基本学术道德,给科研人员造成不良的印象。相对而言,国际sci刊物尚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可信度,为业内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遗憾的是,我们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有效、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来对科学研究成果和科技期刊的质量进行全而、合理评价,因此要完全忽视sci或scie、ei等也不现实,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学术不端。相比其他方法,sci评价方法公正性略好些,尽管这对提升国家科技实力没太大帮助,但起码让人有个“定心丸”。在sci中,刊载论文总数、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数和被引半衰期等评价指标逐渐成为衡量期刊质量和国际学术地位的重要依据,其合理性值得我们借鉴。
其次,在加快科研成果的推广,参与国际科研成果竞争方而,sci期刊上发表论文,是中国科技人员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一种支持和鼓励。首先,是作者自己对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和提升;其次,是为了在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上展示成果,活跃大家学术交流和讨论氛围;再者,可提升中国科技实力的显示度,这种显示度体现在国家科研机构的学术声誉、科研实力及国际地位上;最后,科技论文发表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快速推广,更有利于国际科研成果的分享与交流。同样,sci指标也可展示我国科技期刊的综合实力,因而通过sci数据库体系对中国科技成果和科技期刊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有其合理性。
二、sci标准对于中国科技评价的弊端
sci数据库是由eugene garfield博士于1955年提出用于衡量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工具。20世纪80年代,南京大学最早将sci引入我国科研评价体系。当时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当时处于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缺少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二是某些专业国内专家很少,国际上通行的同行评议不现实。此后,国内大多数科研院所参照并采用这一指标,直至今日。sci现在被作为评价学术期刊国际化的重要指标以及国内重要科研项目结题的主要评价标准。然而,这一指标在期刊评价体系中是否科学、合理却缺乏依据。主要弊端如下:
(1)截止于2017年,sci数据库共收录期刊超过9300种,但是,绝大部分期刊来自英美等国家。比如近来年,每年收录的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和荷兰的期刊接近200种。而中国这样的新兴科研大国,由于语种限制,每年仅收录来白中国的期刊3种左右,比如2017、2017、2017年,仅2017年达列了40种,从2017年开始,又回落到了3种左右。中国大量的优秀期刊和优秀科研成果由于语种限制,不能从sci数据库中检索到,因此,以sci标准来评价中国的科研成果,丧失了基本的公允性。
(2)欧美等发达国家拥有较多的知名期刊,但不等于都是“一流”期刊。比如在岩土工程、能源等领域,某些国际知名期刊也有“鱼目混珠”的现象,反而国内部分一流期刊(精品期刊)刊发了较多高质量论文,所以神化sci是不妥的。目前中国科研评价体系中对论文数量的片而追求,尤其是sci论文数,而忽视论文质量,形成大量的论文泡沫。在这种考核机制下,一些学者基于社会的需求或个人目标,千方百计追求论文数量,而鲜有人下功夫去开拓原创性的工作,甚至所刊发论文的期刊连外国人都称之为“垃圾”期刊。
(3)在过分强调“sci引证指标”和重奖“sci论文”的氛围下,导致国内大量的高水平论文严重外流,国内科技期刊市场变成“二流”市场,甚至是“非主流”市场。部分科技期刊人为提高期刊的评价指标(如制定引用策略等手段),造成期刊办刊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的假象,这也是科技期刊功能已经被异化为学术评价的主要手段。因此,充分发挥优势学科,探求建立中国自己的学术评价标准,应当成为当前学界仁人思考的一件大事!
Copyright (C)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