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历史小论文范文优秀10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现实生活如此之丰富多彩,已经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为什么作家还要选取既往的历史作题材,为什么历史题材能够为接收者认可,为什么历史上的故事和人物能够引起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之后众多人们的兴趣?就单个的作者、单个的读者来说,自然是各有其个人的心理动因,而要解释历史题材文艺的创作和传播近年来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越来越显眼的位置,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我们就不能不思索其深层的社会根源了。回顾新时期以来的文艺,最初,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热点,所谓“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等,都是提出眼前的亟待拨乱反正、关乎千万人生存状况和命运沉浮的重大现实问题,并由此获得广泛而强烈的共鸣。到了 80年代中期,重心转移,上上下下目光引向国家的发展,思考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现代的问题,西方当代的哲学和文艺又大量地介绍进来,在这个背景下,出现了寻根文学。寻根文学触及的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下,如何对待本土的文化传统。寻根文学在90年代继续散射曼衍,而就在这同时,历史题材文艺创作形成气候、逐渐兴盛起来。到了跨世纪的这几年,互联网的迅猛扩展,经济上全球化的冲击,超级大国强势文化依恃其经济和技术优势在全球游荡,使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和知识分子,不能不认真考虑国民民族意识的保护和强化,不能不认真考虑国民本土文化传统认同感、归属感的保护与强化,认真考虑自己背负着什么样的精神遗产和应该如何对待这些精神遗产,以求得本民族在新的世界格局下的地位和发展空间。现代化的进程越是深入,全球化的浪潮越是澎湃,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如何认识和对待自身的历史传统问题就越是突出。文艺是人们回顾和反思历史的重要途径,历史题材文艺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受到青睐。
进一步分析一下,我们这些年历史题材文艺的选材,较多地集中在明清两代,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在很大程度上,它和下述史实相关:这两个朝代统治的五百多年间(1368-1911),西方从中世纪走出来,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了工业化,若干国家轮换着先后成为海上和陆上的霸主,而中华帝国则维持秦汉以来的政制,由强盛走向衰落,政治窳败,世风靡敝,终于沦为列强争夺的半殖民地,留下的是屈辱和血泪。被文艺家选作主人公的张居正、洪秀全、张之洞和孙中山等人物,各有其强国之梦,他们的作为和遭遇、功绩或教训,对正在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人们不会没有吸引力。所以,我国近年的历史文艺创作的迅速发展,是与社会现代化进程,与经济全球一体化以及文化的多元化趋向密切相关的。文艺家和读者、观众之回首既往,主要并不是因为闲坐无事发思古之幽情,而正是回应当前。十多年来,历史题材文艺的创作者和接受者的大多数,把价值论的取向放在首要的位置,这是一个事实,也是很自然很合理的事情。人们热心关注的不是已经死去的历史,而是依然活着的历史,是还在对现实发生正面或负面作用的历史。不少历史题材文艺的作者对此有坦率的陈述,例如,唐浩明说:“晚清是与中国现代社会关联最大的一个时期,因为有晚清的剧变,才有今日中国之选择。这个历史的转折点现实意义最强,最值得思想家思索,历史学家去总结,小说家去表现,老百姓去回顾”。唐浩明在《张之洞》写作过程中给自己提出的课题是:探索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在与西方接触的过程中的国情和民族心理。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现代化进程如此步履维艰 ① ?熊召政说,他之所以积十年之功来写被忘记了的张居正,是因为“选取这样一个人物并围绕他来描写400多年前的那一场改革,对于今日在进行中的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② 。这几部小说引起非常热烈的反响,许多人,其中包括担任重要领导工作的干部,成为这些小说热心读者,也是站在今朝回看昨日,转从昨日思考今朝。人们需要历史文艺,是要借它们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助力和参照。面对这样的作品,文学评论首先的和主要的是应该分析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总结的正当性、正确性,还是应该首先从细节上考较作品与史料的符合度呢?
价值论的取向与认识论取向并不是对立的,不是注定要割裂的。相反,它们应该统一,既然是立足今天而向历史发问,期望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就需要真切地深入地了解历史。突出价值论视角决不意味着可以轻视 史实,相反,它对作者在历史资料的准备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今天负责的作者也应该对历史负责。人们之所以对某些“戏说”的作品,对那些不顾历史的基本事实而妄意编造的作品付之一哂,不仅是由于它们缺乏严谨的求真态度,更由于它们缺乏严肃的价值立场。历史文艺的作者倘若不严肃对待历史,读者大约也很难严肃对待他的作品。优秀的历史文学作品,无论是早先姚雪垠的《李自成》,还是较近的唐浩明的《曾国藩》、《张之洞》,凌力的《少年天子》、《梦断关河》,熊召政的《张居正》,作者都是在史料的搜集、钻研上下了大气力的。他们都曾得到历史学家的良好评价。历史文艺不能回避对历史与艺术关系的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是历史题材文艺美学中具有根本性、原则性的大问题。以价值论与认识论的关系来说,在历史题材文艺创作中,作者的价值取向起到导航作用,他所掌握的历史事实起到支撑作用。没有明确正当的价值观引路,他的创作是盲目的;没有可靠的历史事实支撑,他的创作是跛足的。两者缺一不可。
但是,这里有一点有时被人们所忽略,就是“历史事实”无论作为一个历史科学的概念,或是作为文艺美学的概念,人们的理解都存在着歧义。历史,有实际发生过的历史和被书写的历史。人们对历史的书写,包括为世人所尊崇的历史书,不等于是曾经发生的历史事实。中国的史书,有相当一部分是官修的,其中不少是后一王朝为了总结统治的经验教训,对前一王朝所作的回顾。至于私人撰写的史书,也是各个作者从各自观察角度和各自价值观出发的对历史的描述。它们都是对历史的主观的反映,是第二性的,不是第一性的。我们判断今天的历史文艺作品是否符合历史真实,当然会要以史书为参照,比如,以张廷玉主持撰修的《明史》为参照评论小说《张居正》,以赵尔巽主编的《清史稿》为参照评论小说《少年天子》。不过,这样做的时候,要非常谨慎。一般地说,不宜要求历史文艺作品忠于这些史书。谨依二十四史来写各个朝代,并不是小说家好的选择。古人所说“据史演义”,是以“俗讲”形式把史书通俗化,很多作者心甘情愿地被所依据的史书拘束限制。除了极少数的例外,大多数古代演义小说之不能成为文学巨着,原因盖在于此。和史书贴得最近的,几乎都是枯燥乏味的。史书,即使是好的史书,和实际的历史也有并不太小的距离,早已有人反对对史书的膜拜。唐代的刘知几着《史通》,曾旗帜鲜明地“疑古”、“惑经”,对被奉为经典的史籍大胆非议。20世纪西方有的史学家,把某些传统史学讥之为“剪刀加浆糊”的史学,也是不愿意安坐在前人对历史的书写的藩篱之内。今天有志向的掌握了新的历史观的文艺家,更不会谨守旧时代史官的疆界,不会谨依他们的抑扬褒贬而抑扬褒贬,不会谨依他们的损益显隐而损益显隐,而必定要突出今人、突出作家本人对历史的新鲜认识。
历史已经过去了,历史事件再也不能复返了,后人再也无法置身其中“亲口尝一尝”、再也无法亲历了。怎样才能把握历史真实呢?史学家提出过各种各样的理论,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探索。20世纪前期的中国史学,有实证主义与历史主义两大流脉。胡适、傅斯年大力提倡实证主义,他们甚至宣称“史学就是史料学”,想要使历史学成为与地质学、生物学一样严密的科学门类。与之相反,另一些历史学家,则采纳狄尔泰、克罗齐等人的历史主义,主张把历史学与自然科学区别,重视历史学家的“理性的直觉”。有些历史学家,把实际发生过的历史叫做“历史1”,把历来对历史的记载叫做“历史2”。他们认为,要认识历史,不 能被“历史2”牵着鼻子走,而要努力凭借自己的研究去接近“历史1”。他们认为,自然科学所要研究的,主要是外在的世界;历史学所要研究的,则是人类的内在精神。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两派各行一途,各有其深刻的片面性,两者互相矫正、互相补充,各自从不同的侧面推进和加深人们对历史过程本身的认识。陈寅恪被人看作史料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就是这位史学家也说过:对于古人“应具了解之同情”,“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同时他也指出,“此种同情之态度,最易流于穿凿傅会之恶习” ③ 。很显然,他强调了解的同情,强调内在视角,也就是强调史家的主体性。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把认识论和价值论统一在一起。马克思把认识活动看作主客体之间双向建构过程,犹如钢片擦击燧石而起火,火既不在钢片里,也不在燧石里,而是一定温度下燧石、钢片、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 。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也是这样,是价值论与认识论结合的双向的建构过程。
如果历史学家尚且如此重视主体的作用,文艺家就更不待言。文艺作品中的“历史真实”比之历史着作中的“历史真实”,包含更多主体建构的成份。历史题材文艺作者的才华,集中地表现在充分发挥了解之同情而又不落穿凿附会、戏说影射的陷阱。这正是中国历史文学的优良传统。司马迁就是一位拥有卓越的“了解之同情”能力的大作家。他写历史人物,常常“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他以超人的见识和体认能力、推想能力,把前代史籍如《战国策》、《国语》作者笔下的梗概记述,把故老口头传闻中的粗线条的故事,铺排成纤毫毕现的场景。这也引起过许多人的指责。明清以来不少学者都曾对“鸿门宴”的描写提出质疑,认为在范增的严密防范之下,刘邦与樊哙不可能从楚军营地轻易脱身,并提出“太史公好奇”之论 ⑤ 。然而“鸿门宴”把几个历史人物写活了,写出了当时的军事和政治情势,解释了楚汉相争优势劣势转换的契机,至今仍然是读者最喜爱的篇章。一方面,后世的地下发掘反复证实《史记》是可靠的信史,另一方面,《史记》的不少描写出于司马迁的艺术想象,这两方面都是《史记》成功的不可缺少的要素。四库全书载乾隆皇帝《读〈史〉〈汉〉书有感》诗说:“两人促膝语,彼此不浅露。所语竟谁传,而史以为据”?他的解释是:“此皆非常人,卓识有别具”。他认为,在这点上,班固不如司马迁,后人又不如班固。历史主义的史学,认为历史研究主要不是依赖搜录、排比、归纳既有的材料,而还要靠理解、移情、推想,在这一点上,与我国史学传统是有相通之处的。柯林武德说,自然界发生的过程可以确切地被描述为单纯事件的序列,人类历史的过程却不是单纯事件的过程而是行动的过程,它有由思想的过程构成的内在方面。历史学家所要探寻的正是这些思想过程。他们怎样寻求呢?“只有一种方法可以做到,那就是在他自己的心灵中重行思想它们”,“把自己想入事物之中,使它的生命成为自己的生命而领会事物的个体性” ⑥ 。二十四史的后二十史不如前四史,前四史中后三史不如《史记》,就其作为历史着作的价值而言是如此,就其作为文学作品的价值而言更是如此,原因就是那些史书作者与司马迁相比,少了“想见其为人”、“把自己想入事物之中”的功夫。我们的文艺评论,应该支持和鼓励作家在广阅史料的基础上发挥理性的直觉,运用了解之同情,而不应该损伤、破坏作家艺术想象的热情。
小说、电视剧,毕竟不能等同于历史着作,文艺作品中的历史真实和历史着作中的 历史真实,也还是可以有区别,也还是应该有区别的。什么是文艺作品中的历史真实呢?这是需要讨论的大问题。我以为,它至少应该包括对历史发展规律的体现、对历史环境的再现和各种细节的真实这三个方面。最后一点最容易引起认真的评论者,尤其是谙熟历史资料的评论者的注意。有人提出,“对于历史学者来说,史实的真确胜过一切,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讲它们并没有大小之别”。在历史文学写作中,为了细节真实,“即便因此削弱了文学的魅力,似也应当在所不惜” ⑦ 。这个看法颇需商榷。历史题材文艺无疑应该重视细节的真实性,力求避免历史常识错误。了解小说写作规律的人都知道,比较而言,编故事还要容易一点,逼真的细节描写则要难得多。历史文艺的许多细节,涉及礼仪、职官、服饰、陈设、酒馔、建筑等等,没有广积博采,没有丰厚的间接和直接的经验的配合,是难以凭空虚拟的。细节的真实可以把读者引入特定时期的历史氛围,某个细节的失真,有的时候可能使读者、观众对作品的认同片刻之间幻灭。譬如说,描写宋代生活的电视剧,店铺招牌上却用现今的简化字,岂不是叫观众啼笑皆非吗?但是,强调细节真实是为了达到总体真实的目标,也是为了达到增强作品感染力的目标,怎么能用牺牲艺术生动性为代价呢!相反,如果富有审美魅力的细节在个别方面而不是在基本方面与历史的实际不尽吻合,甚至给思想内容带来瑕疵,也不见得就一定不可以给与宽容。还原主义,丝毫不差地再现历史场景,是不可能严格执行的。历史学家、文物专家,对许多细节也并不敢说全都能够精确把握,怎么能过分苛求于文艺家呢?艺术家需要的是“能事不受相促迫”,历史小说的作者,在创作中的时时刻刻提防细节的微小的差错,那种心态下就无法意溢情满、挥毫泼墨,无法沉浸在形象思维中间而驰骋想象了。恩格斯在给拉萨尔的历史题材剧本《济金根》提意见的时候,说它的台词没有严格遵循韵律规范,认为对话应该改写得生动活泼,他说,那样做,“思想内容必然因此受损失,但是这是不可避免的” ⑧ 。恩格斯绝不是轻视文艺作品思想内容的人,但他又是高度尊重文艺审美特性的行家,他觉得有的时候可以把艺术形式美的追求放在更重要的地位。这个见解出自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值得我们今天深长思之。我的看法是,细节真实需要注意,但不必刻舟求剑,庶几乎近之,也就可以了。
文艺作品里历史环境的真实,很重要的一点是传达历史的氛围,就是写古代要像是古代,不可以把古代现代化,把古人写成今天的人物。近年相当一部分历史题材电视剧里,缺乏起码的历史环境的真实感,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进一步说,写唐代要区别于汉代,写清代要区别于宋代,乃至晚唐不同于盛唐,南宋不同于北宋。这里,关键是把握当时的文化形貌、文化模式 ⑨ 。文化形貌和文化模式由许多文化元素组成,例如,风俗是文化形貌的一种成分。陈寅恪讲唐代政治史,开头引朱熹怕说唐代王室“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说这涉及了唐史的“关键之所在”。唐代文化中的性观念、性风俗,与后来宋代、清代大不相同。陈寅恪的着作,在把握文化形貌来叙述历史上给我们很多启示 ⑩ 。熊召政的《张居正》,不多的笔墨点到明代宫廷淫乱之风,从一个侧面再现那个时期的特点,有助于读者对历史环境的感知。就历史题材小说而言,还有很重要也很困难的一点是语言,包括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语言是文化形貌的重要构成因素,语言随时代而变迁。当代的历史题材文艺,只能是用现代的白话,却又要传达几百年前、一两千年前的韵味,实在是不容易。姚雪垠的《李自成》,做得是比较好的。金庸的武 侠小说(他的有些小说多少带些历史文学味道,而《鹿鼎记》的开头部分,则有明显的历史小说性质),用的是流畅的白话,普通人看都没有语言障碍,而又带出“古风”,也属难能可贵。这些作品里都尽量避免碍眼的现代人用词造句的习惯。晚一辈的作家受传统语文训练较少,在这方面有时难免会有力难从心之感。在近期所见诸人之中,我以为,唐浩明和熊召政小说的语言,在点染旧日的时代气息方面,算是差强人意。
体现历史发展规律,是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的高境界,它要求作者把握所写时代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马克思说,雨果的《小拿破仑》把历史事变写成主角个人暴力行为,蒲鲁东的《从十二月二日政变看社会革命》把政变写成以往历史的必然结果而为人物开脱罪责,他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则是说明法国阶级斗争怎样造成一种条件和局势,使得一个平庸可笑的人物有可能扮演了英雄的角色”11 。马克思的这部着作,是把握社会关系来叙述历史的范例。对于文艺作品来说,至少要求它的内容不违背历史发展规律,例如说,不要把遏制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的专制暴君当作励精图治的圣明天子来歌赞。
最后,还要提到历史题材文艺的多样性。对于不同类型的历史题材文艺,无论是关于史实的可靠性,还是关于思想的深度,都宜于分别对待,很难用一个尺码去衡量。前面所说是我理想中的历史题材文艺,实际的历史题材文艺的创作和接受,不是理论所能够完全规范的。有的作品“历史”的性质比较弱,只有一个淡淡的背景;有的作品娱乐性很强,有意穿插“关公战秦琼”之类的小幽默(比如京剧《宰相刘罗锅》)……难道因此就可以把这些作品逐出文艺园地之外吗?事实上,戏曲舞台几百年来大量剧目,其情节关目经不起历史学家严格审查,但依然长久盛行。专家担心“面对流行小说所制造的各种‘混乱’,可怜的历史学家们不知又要付出多少无谓的劳动”12 。澄清这类“混乱”,不能靠历史学家跟在文艺家后面说明纠正,而是请大家把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文学艺术的欣赏区分开来,把小说当小说看,把教科书当教科书读,不用历史的帽子箍套文学的头颅,不削文学的足掌适应历史的鞋履。
注释
①见尚晓岚:《唐浩明:曾国藩之后走进张之洞》,《北京青年报》,2001.8.13。
②见咸江南:《长篇历史小说创作引人关注》,《中华读书报》2003.8.27。
③陈寅格:《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
④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95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
⑤参见金性尧《鸿门宴之谜》一文,泷川龟太郎《史记会注考证》引董份、徐孚远之说,又见梁玉绳《史记志疑》、于慎行《读史漫录》。
⑥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第244页、22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⑦ 12见《河南文艺出版社推出二月河〈乾隆皇帝〉》,《中华读书报》2000.9.29。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4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⑨“文化形貌”和“文化模式”是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用语,参看《文化学辞典》第132—132页,第151—152页,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
秦始皇是古代一位伟大的君王,**六国成为******。
他们说:他是“暴君”。
他迫使百姓修建长城、修建自己皇陵、**六国时发动战争……死了千千万万的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认为秦始皇他的功大于过。并非千古“暴君”。
在那个弱肉强食,充满杀戮的年代,战火四起,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他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经历了无数次**,呕心沥血**六国,息灭了战火。**货币、度量衡、文字,成立了我们今天的“*”他虽迫使百姓修建长城,却挡住了匈奴的侵犯,又成为了今天*的名胜古迹之一;他虽然修建自己的皇陵时,**了无数人。那也是为了不泄露皇陵的秘密,不让他人所破坏。
至今没人能闯入过皇陵。据考古学家探究,皇陵里面发现有有量的水银、机关,还有无数的宝藏。已经过了两千多年,现在的皇陵仍然完好无损。令人们百思不得其解!那硕大的皇陵早已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区域!
这就是古代人的智慧和高科技的成果,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吗?
历史是过去,但也是现代的一面镜子,透过镜子,我们可以看到秦始皇是一个智慧、勤政……的君王!秦始皇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为华夏儿女女留下了丰功伟绩的君王!
所谓历史文化城镇,就是许许多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群体构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街道景观。例如,带门楼的宅第,树木繁茂的庙宇,高耸的城郭、宝塔,以及文明开化以后所产生的西洋建筑、桥梁、濠河……等的姿态。[1]每个建筑物和构筑物,都有其深远的由来和历史,如果能够为来访者提供详细了解的资料,则必然会给人们很大教育;如果能将它们组成一定形体,创造出我们四周的“环境景观”,那么就可以使平常完全生活在异地的人,扩大生活范围,弥补生活体验的不足。我们亲生感受到,在我们生活的国土上,可以创造出多么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来。
但是文化城镇并不只是给外来者赏心悦目。文化城镇犹如地方文化的面孔,在这里反映着人们的实际体验,这是无法代替和置换的,他们将视它为自己的故土故乡。
所以,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就是在保存历史文化城镇物质遗产的同时,如民居、街道、桥梁,保护城镇建筑群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性环境。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意义
早在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17次全会制定的“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保护的国际建议”的前言中说:“在生活条件迅速变化的社会中,能保持自然和祖辈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密切接触,才是适合于人类生活的环境,对这种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在各个地区的社会中,充分发挥文化及自然遗产的积极作用,同时把具有历史价值和自然景观的现代东西都包括在统一的综合政策之中,才是最合适的。”
科教文组织的第19次全会,提出了“历史性地区的保全及其在现代的作用”的国际建议,其中有:“所谓历史性地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历史的客观存在。为适应多样性的社会生活必须有相应的多样性生活背景,据此,提高历史性地区的价值,将对人们的新生活产生重要意义”。[2]
可见,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对我们了解历史,传承传统文化,丰富现代生活,促进社会多样性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保护历史文化城镇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的一种需要,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古城镇的保护处于一个越来越重视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就有关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规定,历史文化城镇自然也在保护之列。而在2007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该条例于2008年7月1日起施行。通过单独制定法规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进行规范,国家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各级地方政府也有相应历史文化城镇保护法规的出台。例如,2004年制定的《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2006年开始施行的《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中国社会正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投放到这个我们过去不曾注意的焦点上。
但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现状令人堪忧。最主要是对历史文化城镇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对于文化保存造成很大阻碍。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面临的问题
当前,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追逐经济利益与保护当地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现代人对传统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捧,使得越来越多的地方认识到历史文化城镇镇潜在的巨大利益,利用古老的资源,发展旅游业,推动地方经济、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一味地旅游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不断商业化。许多地方只是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古城镇本身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更忽略了对历史文化城镇的持久保护。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已经日趋严重,并直接影响着古城镇的“生存”。因为,于历史文化城镇而言,其巨大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城镇建筑,布局结构的合理和艺术,更在于生活在那些土地上的人所形成的历史,文化氛围,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商业化的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离它的价值越来越远。
以云南丽江为例:十多年前,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与雅典、罗马、威尼斯等伟大城市比肩;十多年后,2008年1月中旬,古城被指责过度商业化、原住民流失,联合国派出检查组,丽江面临亮“黄牌”之忧。十年仅是历史的一瞬,然而这十年丽江的变化几乎超过了过去800年的总和。如今,涌入丽江的不是蒙古战车和铁骑,而是源源不断的游客和老板,他们带来丽江的不是马刀与盔甲,而是快速增长的旅游收入和巨额资本。
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的古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摇摇欲坠,诗人、专家、学者们感叹:在酒吧街的灯红酒绿中,在小贩的叫卖声中,古朴一点点褪去,丽江古城正变成一具没有内容的空壳。
07年6月,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故宫、长城、圆明园、布达拉宫和云南三江并流6项中国世界遗产被要求在大会上就管理上出现的问题作解释。
丽江古城能申遗成功,既靠有形的建筑群落,更是靠存在于街头巷尾间的纳西市井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是看中它是“保存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美妙结合的典型”,才授予其桂冠。
但目前古城核心区域都商铺客栈林立,原住民纷纷将房院腾出给外来商人获取一年十几万的租金,并用这笔钱在新城购置洋房,他们搬走家当的同时还搬走了在城中存活了近千年的民俗文化。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官员认为古城本就是为商业而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甚至有人认为即使联合国真亮“黄牌”也无妨,因为丽江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知名度。这样出自官方的想法给古镇的保护,尤其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造成了很大阻碍和不利影响。[3]
当地居民是保护事业的动力
由丽江古镇一例,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城镇的物质遗产,基本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是,非物质性的历史性环境,仍在遭受着肆意破坏。可以说,这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核心问题和难点。一旦人们意识到历史性环境保护的重要,并着手进行保护,实际上也就解决了古城镇物质遗产保护的问题。因为历史性环境保护较之物质遗产保护,程度更深,也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本质。
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都与我们相似。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就开始致力于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尤其是历史性环境的保护,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成效,对我们极具借鉴价值。比照日本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我认为激发当地居民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才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在日本,历史环境的保护也如同公害处理,自然环境保护一样,首先是由当地居民中产生。各地方政府着手采取相应对策,公布具体条例,等到这种条例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制定之后,国家才作为最高行政管理,着手进行法律制度的完善工作。文化城镇文物保护法的修订也经过了这样一个顺序而进行。以“日本全国历史文化风土保护联盟”为中心,由各地居民发动的保护运动,其伟大功绩就在于促进各自治体颁布有关条例,并将其吸收到文物保护法内作为修订的内容之一。
可见,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历史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动力。而日本民众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关注,归根结底源于他们“环境观”的变化。日本曾经爆发过严重的公害问题,世无旁例的水俣病和四日市气喘病,使得公害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深受公害之苦的居民们敏锐地感到了生活环境中的种种问题,发现了自然环境破坏剧烈。要求保护自然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各地兴起,群众环境观不断发展扩大。
最终,人们把历史环境的破坏看作为现代环境问题的主要课题。认识到历史环境是当地居民精神团结的象征,其消灭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后果。换言之,公害是直接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犯罪行为,而历史环境的破坏,恰是对居民精神生活的挑战。一旦失去历史环境给居民所造成的失落感,对于曾经以此为自豪的当地人来说,简直不可容忍。这样一来,人们在重视环境的物质方面的因素之外,也开始注意到了文化方面的精神价值。[4]
日本的这种“居民——地方政府——国家”的保护模式被事实证明是可行且有效的。那么如何调动我们国人的保护意识,树立“环境观”,这是紧接着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参照日本的做法,朝日新闻社于1972年2月14日出版的早报上,动员了该社所有通讯员,以“必须保存,复原的历史性文化城镇”为题,列举了全日本169处城镇加以介绍。接着又以“充满历史气息的文化城镇”为题,公布了全日本200多处城镇的所在地图及概况一览表。而财团法人环境研究所在它编辑的杂志中,出版了“环境文化”特辑,将与历史文化城镇的有关资料全部收集在一起,以前两次的朝日新闻报载为基础,加上和全国各地方政府讨论的结果,收录和确认了400余处历史文化城镇。这些城镇都是当地居民认为应该保护,由他们进行申报,并最终由国家登记注册的。
日本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始于上世纪60、70年代,主要的宣传工具就是报刊杂志。在大众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网络、书籍、电视等各种媒介都可以成为我们宣传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手段。并且我们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居民,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发现、确定、保护历史文化城镇。这样更能调动居民的保护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与居住环境的改善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固然非常重要,但决不能限制地方居民生活的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文化城镇的保护,猛一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并非如此。新的东西,是真正新的东西,而不是为新而新、虚有其表的拙劣设计的冒牌货,就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言,它必然是和旧有的优秀传统相调和的。文化城镇的保护,必须与热爱保护地区文物的人们生活和环境的改善、提高结合在一起,这是文化城镇保护的基本理论。
在西欧社会中,保存、创造“理所当然的东西,存在于理所当然的场所中”的思想,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保存的相当完美,当地居民以此为豪的现象,随处可见。这正是以居住环境的适宜性思想为指导,由当地人用双手亲自创造出来的。[5]
在我国,也有比较成功了例子。江南古镇绍兴,在旧城改造中将改建和保护相结合,让居民继续居住在历史建筑中,作为延伸历史文脉的手段,这就是绍兴保护古城的高明之处。
老城区以保护、旅游、居住为主,陆续迁出工厂、企业,保证原始街区的完整性;对生活在老街老巷的居民,在不改变外部立面的前提下,允许他们改造内部结构,以更适宜居住;新建房屋采用江南特色的外部装饰,与城市风貌相协调;新建居民楼多用灰墙黑瓦,体现江南民居风格。对这些历史街区,绍兴的做法是除了外观的修缮,直接目的就是改善居民的生活,包括电网整治、排污管道全面接通、管道煤气入户等。修缮后的街区,既让居民生活便利,也使游客接踵而至。
由于历史文化城镇的老建筑大多年代久远,房内的设施老旧,与现代化的城市生活相比,古城镇的居民生活条件差。居民为了改善条件,移居城市的情况也就不可避免。而如同古城丽江,没有了原住民的古城镇,不过是丧失了灵魂的空壳城镇。所以,只有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绍兴模式”[6]确实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保护事业费用的负担和经费的筹措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事业的特色在于其多样性。从地区的历史、现在的功能、经济的基础等不同角度来看,有各种各样的保护形态,在同一个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中,各种事业的保护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居住房屋的保护、自然景观的保护、公共事业便民设施的整顿等。这种事业的多样性就决定了不应该采取统一的经费负担。经费负担、筹措的方式,应该根据各地区不同保护事业的实际情况,决定合理的方式。
例如,作为居民住房的老宅的保护与修缮,如果完全由政府支付费用,那么国家财政的负担就可能过重。因此,可以由居民承担自家的保护、修缮费用,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金。但在一些极度贫困的古城镇,就可以由国家承担民居保护的全部费用。
对于公共设施的保护,则可以政府出资为主,鼓励民间组织、企业、个人出资为辅。而地方博物馆、名人故居等管理整顿费用,可以通过征收入场费的方式负担一部分或全部,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足。
关于经费的筹措,在日本,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经费来源,是以补助费、贷款和公共事业为中心的。公共事业不是直接的财源,但是在编制预算措施时,从补充完善保护事业的观点加以考虑是有益的。贷款是有偿的资金,但在资金数量和使用对象上可有灵活性。
另外,曾有学者提出发行“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7],利用发行奖券的方法所得的收益费,作为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经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或“文物保护奖券”均是以充当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费用为目的的,每年可发行二次(如春、秋适宜旅游的季节),向全国发行,其收益由地方政府、文化厅、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团体的协议下,作为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财源而灵活运用,这将是非常有效的经费筹措办法。
对于我国,除了大力发展旅游业以获取收益,作为古城镇保护的经费外,发行“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是一条值得我们考虑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
[2]刘红婴/王建民。世界遗产概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240-250.
[3]卢斌。丽江“评遗”十年遭黄牌古城灵魂正在离开。/news,2008-01-28.
[4]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3-5.
[5]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6-7.
[6]顾春。城市CT:古城保护且看“绍兴模式”。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6-05-31(03)
[7]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251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城镇保护意义现状问题保护的动力保护的基本原则经费的负担和筹措
论文摘要:中国对于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可以说刚刚起步,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理念和手段。本文通过介绍什么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意义、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以及保护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可以借鉴的方法,希望能提供一些关于保护方面的思路,并引起人们对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关注。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众多承载着中华数千年文化、传统、历史的古城镇,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华夏大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文化体验的追求日趋流行,“历史文化城镇”开始为人们所熟悉。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含义
所谓历史文化城镇,就是许许多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群体构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街道景观。例如,带门楼的宅第,树木繁茂的庙宇,高耸的城郭、宝塔,以及文明开化以后所产生的西洋建筑、桥梁、濠河……等的姿态。[1]每个建筑物和构筑物,都有其深远的由来和历史,如果能够为来访者提供详细了解的资料,则必然会给人们很大教育;如果能将它们组成一定形体,创造出我们四周的“环境景观”,那么就可以使平常完全生活在异地的人,扩大生活范围,弥补生活体验的不足。我们亲生感受到,在我们生活的国土上,可以创造出多么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来。
但是文化城镇并不只是给外来者赏心悦目。文化城镇犹如地方文化的面孔,在这里反映着人们的实际体验,这是无法代替和置换的,他们将视它为自己的故土故乡。
所以,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就是在保存历史文化城镇物质遗产的同时,如民居、街道、桥梁,保护城镇建筑群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性环境。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意义
早在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17次全会制定的“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保护的国际建议”的前言中说:“在生活条件迅速变化的社会中,能保持自然和祖辈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密切接触,才是适合于人类生活的环境,对这种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在各个地区的社会中,充分发挥文化及自然遗产的积极作用,同时把具有历史价值和自然景观的现代东西都包括在统一的综合政策之中,才是最合适的。”
科教文组织的第19次全会,提出了“历史性地区的保全及其在现代的作用”的国际建议,其中有:“所谓历史性地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历史的客观存在。为适应多样性的社会生活必须有相应的多样性生活背景,据此,提高历史性地区的价值,将对人们的新生活产生重要意义”。[2]
可见,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对我们了解历史,传承传统文化,丰富现代生活,促进社会多样性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保护历史文化城镇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的一种需要,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古城镇的保护处于一个越来越重视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就有关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规定,历史文化城镇自然也在保护之列。而在2007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该条例于2008年7月1日起施行。通过单独制定法规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进行规范,国家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各级地方政府也有相应历史文化城镇保护法规的出台。例如,2004年制定的《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2006年开始施行的《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中国社会正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投放到这个我们过去不曾注意的焦点上。
但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现状令人堪忧。最主要是对历史文化城镇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对于文化保存造成很大阻碍。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面临的问题
当前,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追逐经济利益与保护当地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现代人对传统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捧,使得越来越多的地方认识到历史文化城镇镇潜在的巨大利益,利用古老的资源,发展旅游业,推动地方经济、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一味地旅游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不断商业化。许多地方只是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古城镇本身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更忽略了对历史文化城镇的持久保护。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已经日趋严重,并直接影响着古城镇的“生存”。因为,于历史文化城镇而言,其巨大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城镇建筑,布局结构的合理和艺术,更在于生活在那些土地上的人所形成的历史,文化氛围,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商业化的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离它的价值越来越远。
以云南丽江为例:十多年前,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与雅典、罗马、威尼斯等伟大城市比肩;十多年后,2008年1月中旬,古城被指责过度商业化、原住民流失,联合国派出检查组,丽江面临亮“黄牌”之忧。十年仅是历史的一瞬,然而这十年丽江的变化几乎超过了过去800年的总和。如今,涌入丽江的不是蒙古战车和铁骑,而是源源不断的游客和老板,他们带来丽江的不是马刀与盔甲,而是快速增长的旅游收入和巨额资本。
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的古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摇摇欲坠,诗人、专家、学者们感叹:在酒吧街的灯红酒绿中,在小贩的叫卖声中,古朴一点点褪去,丽江古城正变成一具没有内容的空壳。
07年6月,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故宫、长城、圆明园、布达拉宫和云南三江并流6项中国世界遗产被要求在大会上就管理上出现的问题作解释。
丽江古城能申遗成功,既靠有形的建筑群落,更是靠存在于街头巷尾间的纳西市井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是看中它是“保存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美妙结合的典型”,才授予其桂冠。
但目前古城核心区域都商铺客栈林立,原住民纷纷将房院腾出给外来商人获取一年十几万的租金,并用这笔钱在新城购置洋房,他们搬走家当的同时还搬走了在城中存活了近千年的民俗文化。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官员认为古城本就是为商业而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甚至有人认为即使联合国真亮“黄牌”也无妨,因为丽江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知名度。这样出自官方的想法给古镇的保护,尤其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造成了很大阻碍和不利影响。[3]
当地居民是保护事业的动力
由丽江古镇一例,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城镇的物质遗产,基本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是,非物质性的历史性环境,仍在遭受着肆意破坏。可以说,这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核心问题和难点。一旦人们意识到历史性环境保护的重要,并着手进行保护,实际上也就解决了古城镇物质遗产保护的问题。因为历史性环境保护较之物质遗产保护,程度更深,也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本质。
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都与我们相似。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就开始致力于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尤其是历史性环境的保护,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成效,对我们极具借鉴价值。比照日本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我认为激发当地居民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才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在日本,历史环境的保护也如同公害处理,自然环境保护一样,首先是由当地居民中产生。各地方政府着手采取相应对策,公布具体条例,等到这种条例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制定之后,国家才作为最高行政管理,着手进行法律制度的完善工作。文化城镇文物保护法的修订也经过了这样一个顺序而进行。以“日本全国历史文化风土保护联盟”为中心,由各地居民发动的保护运动,其伟大功绩就在于促进各自治体颁布有关条例,并将其吸收到文物保护法内作为修订的内容之一。
可见,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历史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动力。而日本民众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关注,归根结底源于他们“环境观”的变化。日本曾经爆发过严重的公害问题,世无旁例的水俣病和四日市气喘病,使得公害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深受公害之苦的居民们敏锐地感到了生活环境中的种种问题,发现了自然环境破坏剧烈。要求保护自然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各地兴起,群众环境观不断发展扩大。
最终,人们把历史环境的破坏看作为现代环境问题的主要课题。认识到历史环境是当地居民精神团结的象征,其消灭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后果。换言之,公害是直接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犯罪行为,而历史环境的破坏,恰是对居民精神生活的挑战。一旦失去历史环境给居民所造成的失落感,对于曾经以此为自豪的当地人来说,简直不可容忍。这样一来,人们在重视环境的物质方面的因素之外,也开始注意到了文化方面的精神价值。[4]
日本的这种“居民——地方政府——国家”的保护模式被事实证明是可行且有效的。那么如何调动我们国人的保护意识,树立“环境观”,这是紧接着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参照日本的做法,朝日新闻社于1972年2月14日出版的早报上,动员了该社所有通讯员,以“必须保存,复原的历史性文化城镇”为题,列举了全日本169处城镇加以介绍。接着又以“充满历史气息的文化城镇”为题,公布了全日本200多处城镇的所在地图及概况一览表。而财团法人环境研究所在它编辑的杂志中,出版了“环境文化”特辑,将与历史文化城镇的有关资料全部收集在一起,以前两次的朝日新闻报载为基础,加上和全国各地方政府讨论的结果,收录和确认了400余处历史文化城镇。这些城镇都是当地居民认为应该保护,由他们进行申报,并最终由国家登记注册的。
日本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始于上世纪60、70年代,主要的宣传工具就是报刊杂志。在大众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网络、书籍、电视等各种媒介都可以成为我们宣传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手段。并且我们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居民,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发现、确定、保护历史文化城镇。这样更能调动居民的保护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与居住环境的改善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固然非常重要,但决不能限制地方居民生活的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文化城镇的保护,猛一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并非如此。新的东西,是真正新的东西,而不是为新而新、虚有其表的拙劣设计的冒牌货,就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言,它必然是和旧有的优秀传统相调和的。文化城镇的保护,必须与热爱保护地区文物的人们生活和环境的改善、提高结合在一起,这是文化城镇保护的基本理论。
在西欧社会中,保存、创造“理所当然的东西,存在于理所当然的场所中”的思想,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保存的相当完美,当地居民以此为豪的现象,随处可见。这正是以居住环境的适宜性思想为指导,由当地人用双手亲自创造出来的。[5]
在我国,也有比较成功了例子。江南古镇绍兴,在旧城改造中将改建和保护相结合,让居民继续居住在历史建筑中,作为延伸历史文脉的手段,这就是绍兴保护古城的高明之处。
老城区以保护、旅游、居住为主,陆续迁出工厂、企业,保证原始街区的完整性;对生活在老街老巷的居民,在不改变外部立面的前提下,允许他们改造内部结构,以更适宜居住;新建房屋采用江南特色的外部装饰,与城市风貌相协调;新建居民楼多用灰墙黑瓦,体现江南民居风格。对这些历史街区,绍兴的做法是除了外观的修缮,直接目的就是改善居民的生活,包括电网整治、排污管道全面接通、管道煤气入户等。修缮后的街区,既让居民生活便利,也使游客接踵而至。
由于历史文化城镇的老建筑大多年代久远,房内的设施老旧,与现代化的城市生活相比,古城镇的居民生活条件差。居民为了改善条件,移居城市的情况也就不可避免。而如同古城丽江,没有了原住民的古城镇,不过是丧失了灵魂的空壳城镇。所以,只有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绍兴模式”[6]确实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保护事业费用的负担和经费的筹措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事业的特色在于其多样性。从地区的历史、现在的功能、经济的基础等不同角度来看,有各种各样的保护形态,在同一个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中,各种事业的保护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居住房屋的保护、自然景观的保护、公共事业便民设施的整顿等。这种事业的多样性就决定了不应该采取统一的经费负担。经费负担、筹措的方式,应该根据各地区不同保护事业的实际情况,决定合理的方式。
例如,作为居民住房的老宅的保护与修缮,如果完全由政府支付费用,那么国家财政的负担就可能过重。因此,可以由居民承担自家的保护、修缮费用,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金。但在一些极度贫困的古城镇,就可以由国家承担民居保护的全部费用。
对于公共设施的保护,则可以政府出资为主,鼓励民间组织、企业、个人出资为辅。而地方博物馆、名人故居等管理整顿费用,可以通过征收入场费的方式负担一部分或全部,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足。
关于经费的筹措,在日本,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经费来源,是以补助费、贷款和公共事业为中心的。公共事业不是直接的财源,但是在编制预算措施时,从补充完善保护事业的观点加以考虑是有益的。贷款是有偿的资金,但在资金数量和使用对象上可有灵活性。
另外,曾有学者提出发行“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7],利用发行奖券的方法所得的收益费,作为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经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或“文物保护奖券”均是以充当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费用为目的的,每年可发行二次(如春、秋适宜旅游的季节),向全国发行,其收益由地方政府、文化厅、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团体的协议下,作为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财源而灵活运用,这将是非常有效的经费筹措办法。
对于我国,除了大力发展旅游业以获取收益,作为古城镇保护的经费外,发行“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是一条值得我们考虑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
[2]刘红婴/王建民。世界遗产概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240-250.
[3]卢斌。丽江“评遗”十年遭黄牌古城灵魂正在离开。/news,2008-01-28.
[4]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3-5.
[5]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6-7.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来到被列入“世界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参观。
我们先进了博物馆的大门,大门十分气派,门前列着两个石狮子,很有气势。博物馆里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接着,我们随着导游来到一号坑,一号坑长230米,宽62米,14000*方米左右,共有陶俑6000多个,是两个坑里面最大的。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我仿佛来到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团,有跪射俑、武士俑和军吏涌等。他们个个昂首挺胸、眼睛注视着前方,体现了古人视死如归的
精神。看着栩栩如生的兵马俑,我仿佛看见了兵马俑的威武,秦始皇的伟大。我怀着心涌澎湃的心情继续走着,看到了地上有工作人员在拼接陶俑,听导游说拼一个陶俑要好几年呢,我一听,十分吃惊,看着他们在辛苦地拼接陶俑,我瞬间热泪盈眶。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来到了二号坑,二号坑布局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各三米架起一座高高的承重墙,兵马俑有序的排列在过道中,有些兵马俑因被盗窃,而残损不齐。二号坑也摆列着许多秦朝的兵器,有戈、矛、吨、戟和弩等等,各式各样,看起来闪着寒光,十分锋利,我好像看见秦国勇士们坚毅的脸庞。
看完兵马俑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静,我想:秦始皇兵马俑十分震撼,它真不愧是“世界八大奇迹”啊!
对于该题型诸多专家学者的解题论述多见于报刊,但从教学实践来说,总有些高屋建瓴,不好把握。如何从学生的视角,让该题型更好操作,笔者做如下尝试,不当之处,共同商榷。
一、试题类型:
历史小论文题按命题形式分为两类:提供观点型开放题;提炼观点型开放题。
提供观点型开放题即材料中提供现成观点,学生可针对任一观点加以评价,也可以根据自己认知水平,提出其他观点进行论证。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照样可以得分。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一种观点认为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你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此题除了上述两种观点外,还可提出另外的观点,如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均半,没有主次之分。
提炼观点型开放题即材料中未提供现成观点,需要学生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先加以提炼再作答,难度加大一步。如2012年石家庄二模文综41题:
宋朝租佃制的普遍实行、农业的精耕细作以及农商并重的政策,促进了宋朝经济的繁荣;虽与辽、西夏、金发生战争但内部没有发生席卷全国的农民暴动,且更多的是和平友好局面;“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以儒立国,而儒道之振,独优于前代”;新兴的市民阶层诞生,市民的富裕闲暇的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的文化高度繁荣。
宋朝立国初期,发生了多次农民包括手工业者、兵士等起义,到真宗时,宋祁曾上书提出
“三冗”,-----宋朝向辽、金割地、纳贡,还向西夏输银、帛------宋朝削弱相权、兵权、行政权以及大搞另类思想专制等举措,强化了专制集权;宋最发达的学科是理学,但理学家研究的都是远离现实的“性理”,对抵御外敌丝毫无补……宋虽发明了火药,但军事上怎么都处劣势;经济实力强,养的多为“冗兵”,科举取士越多,越无才可用,甚至奸臣辈出,火药越多,宋的可偏安领地越少;指南针越多,越找不到可供流亡的生路——陆秀夫只好抱着南宋最后的小皇帝跳海。
——孙景坛《关于宋代的历史定位及总体评估新探》
评材料中关于宋朝历史定位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该题可提炼出如下观点:观点一: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全面繁荣、全面超越的重要朝代。
观点二: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观点三:宋代在历史上是全面繁荣的朝代,但这种繁荣在现实中往往呈现负效应。
二、评分方式及解题技巧:
历史小论文题没有固定答案,只给评分标准。如:
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引用史实正确;概括准确;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较正确,概括较准确;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引用史实不正确;概括不准确;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针对历史小论文开放性的评分标准,我认为应从如下五方面加强解题技法指导。
1.简明扼要的亮明观点——前提。
学生尽量选择自己最擅长、有史实论证基础的观点,然后开始组织答案。亮明观点能起到画龙点睛的
效果。观点明确与否是论文质量档次高低的前提,也是能否吸引判题人第一注意的关键。学生要思考如何“明确”观点?观点是用来表明作者立场的,其评判原则是既要简练又要表明立场,缺一不可。
2.要多角度论证观点——核心。
在论证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的选择史实,力求证据充分。论证原则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有史无论太肤浅,平铺罗列没有深度;有论无史太空洞,无源之水力度不够。多角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⑴、依据社会史观包含的层面: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⑵、依据历史的纵向线索:不同时段。⑶、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⑷、从同类事物对比角度论述(古今、中外)。⑸材料中提供的其他角度。论据的来源:材料加所学。即先把材料提供的论据充分用好。再用所学知识弥补。
3.回扣主题或理论提升——升华
论证完成后,用凝练的语言对观点进行回扣或理论升华,使整篇论文档次有个提升。
4.表述要成文,切忌要点式作答。不能像问答题一样,应以文章的形式来呈现。
5.语言精炼:
由于文科综合题量和时间的限制,历史小论文字数一般控制在200字左右,应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题意图的基础上,先打草稿或列腹稿再动笔,以保证语言精炼,切中要害。一定要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切忌口头语。单纯的史实堆砌,或者是空洞的论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
三、例文赏析:
2012年石家庄二模关于宋朝历史定位的范文
观点一: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全面繁荣、全面超越的重要朝代。
经济上:经济繁荣,纸币的使用,市民阶层的出现,更加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政治上:相对稳定局面为宋朝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内部基础;实行重文轻武政策、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对欧美文官制形成有一定示范作用;思想文化上:理学出现、宋词兴起、话本的产生与发展等,铸就了文化的繁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如: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使用与外传,对推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迈进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宋朝在历史上是发达繁盛的朝代,起程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观点二:认为宋朝是积贫积弱的朝代。
政治上:宋初的农民起义、三冗″的提出是宋统治腐败的体现;割地求和的屈辱行径以及军事上的劣势,表明宋在中国当时的割据政权中最懦弱;强化集权的举措,给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而宋的专制是宋代腐败、懦弱、卖国的总根源;经济上:遭受异族掠夺和每年缴纳“岁币”,破坏了经济正常发展,加重了人民负担;思想文化上:理学压抑、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而文化的繁荣多为畸形发展,这些都不能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且在现实中往往呈负效应。
综上所述,宋代在历史上是积贫积弱的朝代,在多民族政权并立中,多遭欺凌。
观点三:宋代在历史上是全面繁荣的朝代,但这种繁荣在现实中往往呈现负效应。
自从我看了外国侵略中的历史时,我感到非常的气愤,因为外国的侵略和**实在是太残忍了,那昏庸**的**太后,只知道退让,和求和。*不是有句古话吗?哪里有**,哪里就有反抗?*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唐太宗,武则天那时的朝代唐朝都非常的兴盛,唯独到了清朝,出现了民族的**,“**太后”那时的**光绪帝**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意见来变法,可是光绪帝没有兵权,**太后闻之,简直反对,这个昏庸**的**之君又把**变法破灭了,这个维持只有108天的变法,这表现了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的爱国之情。
****进攻**城,烧杀抢夺,****。到了圆明园,进去之后,看见富丽堂皇的宝物,开始实行野蛮的**行为,拿不走的就砸,当一车一车的宝物从**城拉到他们国家的时候,手挽着手,都非常高兴。伟大的雨果作家曾经给巴特勒上尉写了一封信,从这封信看出这位作家是向往和*,**的人。借此来讽刺来讽刺英法联军的**行为。我的朋友对我说:这是两代人历史的结晶,这显现了我们*人民高超的智慧,和工匠师的鬼斧神工,在刹时间,被英法联军破坏掉了,现在我们只能看见几块石头,没有任何的生息显现在圆明园的面目上,从此我觉得这个被英法联军破坏掉的圆明园是我们**民族的耻辱。
我们上上下下的炎黄子孙都要铭刻在心,“为**崛起而读书”!
一、中小学德育发展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总体上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6年。这是一个拨乱反正,强调又红又专的时期,主要解决的是德育正位问题
这一阶段,在刹住十年教育动乱、恢复和建立良好教育秩序、狠抓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强调了学校德育,既要重视德育的政治性,又要重视政治思想工作落实到业务工作之中,做到又红又专;重申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加强了学校德育的宏观管理。这一时期最重大的教育事件是恢复高考,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化推荐升学制度,学校德育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开始从泛化的政治束缚中解脱出来。但是,这一阶段仍普遍存在着德育方式单纯灌输、德育内容成人化等问题。
(二)第二阶段:1986年到1992年。这是一个建立制度、探索规范的时期
这一时期国内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学校德育受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严重冲击:一方面,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摇动了学校德育的管理、削弱了德育队伍的力量;另一方面,西方侵入的资产阶级的自由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摇撼着我国传统的信念和价值观。社会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教育界的直接反映就是抓智育硬、抓德育软。宏观和微观背景条件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不到位”的问题。“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重智轻德、应试教育等问题日益严重,形成了学校教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倾向,德育工作成为学校工作的薄弱环节。不少学校处于矛盾彷徨之中,建立制度,制定规范,保证德育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大量德育序列化实验开展起来。1988年,党中央制定和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通知》,首次确立了学校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内容和管理提出了明确的系统的要求,结束了建国四十年学校德育无纲少范、简单服从社会成人运动的局面。这几个文件对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改革,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实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进入了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时期
这一时期,党中央根据新形势又进一步制定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学校德育的社会背景和内在要求基本清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强烈需求、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迫切愿望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使学校德育在改革开放十几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了从宏观背景到教育管理直到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的系统探索,并取得了很多可贵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这些方方面面的经验正在互相磨合、交互融合,逐步形成学校德育的学科理论、管理规范和教育内容、方法的体系。
这一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些基本问题,诸如德育内容不系统不科学,随意性的问题,德育目标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德育活动缺乏计划性等问题,以及“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大学讲行为规范”的德育现象,引起了专家、学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进而通过研究提出了德育的层次性、针对性、系统性、计划性、科学性等一系列对策和实践措施。
二、中小学德育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总体看,学生思想道德面貌的主流始终是好的,也可以说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好的行业,学校是全社会系统中德育工作做得最好的部门。但是,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格局尚未真正建立,建立起较完善的现代中小学德育体系尚需时日。
(一)关于对德育的认识与管理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地位、任务总体上是趋于认同的,但存在着社会、家庭与学校认识不同步、不一致现象。
近十年来,不少学校和地方党政部门都意识到学校德育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并且进行了社区、家庭与学校齐抓共管的大量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对市场经济、社会的不可控因素认识不足,没有形成综合治理的机制和规范。人们对社会和家庭影响因素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作用增强的趋势还没有充分估计,因而导致了社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或配合不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得还比较牢固,但学校德育建设对教学工作的目的性和动力意义,还未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有些学校还错误地认为教学工作上去了,分数成绩上去了,学校的德育就无可指责。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并无多少异议,但如何统一全社会对于学校德育的认识,却是国家和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从学校内部的管理看,大部分学校对德育工作抓得较紧,强调德育的计划,保证德育的活动时间,明确方方面面的责任等等。这些措施对守住德育阵地、顶住逆流冲击、防止学校“污染”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学校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德育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以校长挂帅、班主任为骨干、课任老师全员参与、党团组织积极配合的德育工作系统还不健全,党支部、团队、工会、政教处、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班级德育工作的相互关系尚未形成有效的规范和常规。大多数学校的所谓德育人人有责,实际上是班主任对方方面面负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期,如何把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需要深入地研究。
(二)关于德育的内容与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德育的范畴看,心理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都成为学校德育涉及的领域;从具体内容看,传统美德教育、国情教育、“五爱”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纪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30多项内容都进入了学校德育。丰富的德育内容为我国学校德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目前,如何整合极为广泛的内容,推进学校德育课程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内容丰富的同时是方法的多样灵活,民主性、实践性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大量涌现,已经产生了极为丰富的经验。但是,长期以来德育工作过分强调思想改造,片面强调“晓之以理”的灌输,忽视通过“循循善诱”去激发学生在道德上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和机制,经常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和学生道德发展的自我需要和内在机制对立起来。因而大多数校长和教师仍然长于“管”和“灌”,而短于“放”与“导”。所以,如何把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系统化、常规化,使广大教师习以为常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三)关于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总体上讲,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好的,爱祖国、爱学习、有理想、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老师,是我国中小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基本特点。但是,在现代社会别是在经济体制发生质变的过程中,中小学生有了更多耳濡目染的机会,也有更多的接受不可控强烈刺激的可能。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作用就更为明显:他们政治上关心国家大事,但对了解和参加政治活动缺乏热情;他们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有强烈的独立自主需要,却对学校的马列主义世界观教育有逆反心理,苛求社会和他人为其提供更多的条件,却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生理的成熟、能力的发展先于心理的发展和社会的成熟,却盲目自信,认识事物只会横向比较,不会纵向分析,处理事情则自律少,规范差。这些矛盾使相当数量的(20%左右)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莫名其妙的烦躁、波动、消沉、狂热等现象经常发生。“双重效应”背景下“学坏容易,学好难”导致了中小学生的一些普遍性弱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劳动观念淡薄,自理能力、自控能力较差,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不足,缺少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正义感等等,这些缺陷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解决的难题。
三、德育改革发展趋势
近年来,围绕构建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新体系,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认同,成为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
(一)德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1.德育组织形式社会化。前几年,我们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之所以未尽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互为环境的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协调不够,缺乏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工作经验,未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近年来的德育研究与实践告诉人们,要取得中小学德育的最佳效果,光凭学校单方面德育管理是不行的,必须实行社会全方位综合治理。各行各业,校内校外,家庭、政府都要负责,齐抓共管,一起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不少学校都在尝试这条途径。上海市政府与社会积极配合,通过成立学校德育社区教育委员会,划片治理,包校到区,明确社区教育的职责、任务、目标、分工等问题,并逐级落实的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烟台市芝罘区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构建“一主两翼”的社区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学校为主,社会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德育为中心开展共建、共管、共育活动,优化了德育的外部环境,极大地增强了学校德育效果。这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社区教育格局,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并付诸于实践。然而,在总体上,我国大面积的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网络尚未形成,党政、工青妇、文化宣传等有关担负精神文明建设主要职责的部门齐抓共管的德育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2.学校内部德育管理由党支部为核心、团队组织活动为主发展到校长负责、团队配合,以班主任为骨干,课任教师全员参与,班级活动为主。以往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依靠党团组织全面管理。多年的德育实践证明,此种把社会模式直接移进中小学的做法不太符合学校工作特点和中小学生发展规律,效果不太理想。近年来,校长负责制已逐步成为中小学管理的主要制度。学校德育不论是党团为主管理还是校长负责管理,都要依靠班主任和教师落实到班级。因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全程参与者和主体,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时间和空间比学校的其他任何部门和人员都长,在时空上具有同一性和互溶性,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最了解、最清楚,因而做工作最具有及时性、针对性,也最具有号召力和说服力。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和教学过程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德育的主阵地。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党、团配合的制度更为合理。天津一中以班主任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和烟台市莱阳一中的班级教导会的经验说明,校长负责、班主任为骨干、教师全员参与的德育管理应是中小学德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发展趋势
中小学德育目标从过去单一的高要求开始走向分阶段分层次实施的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建国后,伴随着社会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改造运动,学校德育高度政治化和成人化,德育目标不视年级高低、年龄大小,从幼儿、小学到中学、大学都是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都要求做到政治挂帅,大公无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了培养“四有”新人的朴实要求,1988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实事求是地确定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任务和内容”,提出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这个通知,明确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以培养合格公民为基本要求,以造就共产主义接班人为更高要求。同年,国家教委制定下发了《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提出了小学德育目标要为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中学德育目标要把学生培养成“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近十年来,不少地区和学校根据目标分阶段、分层次的思想,制定了学段、学年乃至学期的具体德育目标,形成了目标系列和相应的德育评估标准。
(三)实施德育内容的发展趋势
德育内容课程化,是学校实施德育内容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学校德育内容逐步实现全面、系统、具体。学校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不同的特点,它必须充分考虑教育的社会性和现实性,有效的教育内容必须与社会的、区域的乃至学校的具体背景相联系。这很容易造成学校德育宽泛、无序。各个学校通常都能够从实际出发,联系具体实际,进行大量的德育活动,这些活动虽然大都对提高学生德育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对学生整体素质发展而言,其全面性、系统性、必要性从量和质上缺乏教育的规定性,必然造成德育的盲目性。克服盲目性、明晰规定性的基本途径,就是德育课程化,使德育的目标内容、计划和方法成为广大教师自觉操作的规范。世界上不少国家都以课程方式明确规定了德育的训练项目、时间和程序,这种课程与学科课程从规定上和实施上的不同特点在于,有共同的明确目标和相对统一的教育要求,但在内容和方法上有相对的选择性。目前,我国的学校德育工作课程化也正是这种趋向。
(四)德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从重视理论灌输、说理教育发展到强调养成和实践。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德育存在着重共性轻个性,重他律轻自律,重外显轻内化,重灌输轻养成,重理论轻实践,片面强调限制、防范和改造,忽视引导、熏陶、塑造的倾向,造成了目标结构的片面性和不合理,导致了德育功能的不完整。前几年,学校德育过分突出政治功能,甚至以政治功能代替德育的认知功能、情感功能和审美功能,排斥德育促进和完善人自身发展的功能,因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学校德育阵地大大缩小,严重影响了德育效果。德育实践告诉人们,道德素质教育只有针对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及其对道德的认识能力水平,遵循人的身心发展和思想道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真正增强德育实际效果。近年来,人们在科学育人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德育规律,对德育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成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注重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强化养成,在养成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作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注重了使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参加劳动,在社会实践中体验、思考、认识、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规范自己的行为。重视实践、强调养成已成为德育方法发展的重要趋向。
(五)德育途径的发展趋势
首先,几乎所有学校都把教学工作作为实施德育的主渠道,注重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广大教学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任何一门学科教学都直接或间接地、有形或无形地涉及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生每天有6—8小时直接与教学相联系,如果在学科教学中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德育就不能真正到位。从学科教师、班主任的比例看,占教职员工3/4以上,如果教师的学科教学放弃德育,那么加强德育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近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研究学科教学的教育性,探索学科德育功能的理论、途径和方式。
我国古代唐朝时期,唐太宗在魏征死去后,十分痛心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这是唐太宗对魏征人格的评价,以“镜”为标准,来衡量自己。
镜子可以正衣冠。每天我们站在镜子前面,面对着镜子,发现自身的不足,加以补充、修饰,男的装饰得英俊潇洒,女的打扮得花枝招展。让自己充满信心,迎接新的一天的开始。镜子让人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若是一面古“镜”,让我们时刻牢记过去的经验与教训。古代的帝王都知道一句话——“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难道我们现代人还不能理解吗?清朝末年,由于我国的农业、工业、军事等方面的落后,****才会肆无忌惮地一直打到当时清朝的首都。让我们知道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到了今天,我们不得不大力发展科技,加快前进的脚步,否则历史的悲剧将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同样的道理,“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学海之中,认真学习是学生的天职,经常以考试为标准进行知识掌握的检验。通过考试,也可以知道各人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因而,我们的家长往往是以分数、以名次来衡量自己的孩子的。每次都以最优秀的成绩来看孩子们。但到最后还是少不了家长的棍棒教育。这也是人的一面镜子及这面镜子对人的作用。
镜子让人更美,让我们更加勤奋地学习,让国家更加强盛。
关键词:历史;小论文;素养;环节;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5-0065-01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把历史小论文纳入历史习作范畴,并且把历史小论文作为考查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评价方式。如何能提升高中生的历史小论文写作水平和历史素养呢?基于历史学科特色,从探究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功能、准确把握写作环节、建立论文有效评价体系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立足能力培养,探究写作功能
(1)聚焦展现学生历史素养的功能。学科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该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品质和经验的综合。历史素养就是历史学科基本知识、技能、基本方法和学习经验的积累,也包含文史常识、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等。小论文题往往渗透某种史观,紧扣教材重难点,关注社会热点与焦点,充分挖掘学科素养,拓展学科教育与鉴今功能,具有科学性与导向性。例如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第23题在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道历史论证题中,既考查学生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又体现了学科教育与鉴今功能,这正是历史学科的价值体现。
(2)展现学生知识学习深度的功能。材料论文题既是对考生的思维与心理水平和记忆水平的考量,也是对考生建构知识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的考查。材料论文题考查知识学习的深度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选材内容丰富、来源广泛,涉及中国古代、近现代以及世界近现代的相关史料和历史评价资料;其次是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和所给材料用来理解并说明问题,做到学以致用;第三是围绕所给史料确定中心论题,然后展开论证。写作过程中应紧紧围绕确定的主题,充分利用材料,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论证。
(3)深化历史认知过程的考查功能。历史小论文的考查要求考生有层次地对所给史料进行理解从而获取有效信息,提炼出史料中所隐含的中心主题,运用判断、比较、鉴别、说明等史学方法做出系统完整的论证。这种考查知识认知过程的再现,突出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为了引导学生展现自己的认知过程,论文一般以某一线索或主题为线轴,提供相应的背景材料,给出相关的论题,并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论证,从而得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见解。比如2014年江苏高考历史第22题,要求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题进行论证。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提取有效信息,从主考人员、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等几个角度进行论证,并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洋务运动时期的近代教育,进行知识再创新。
二、立足学科特色,抓好写作环节
高中历史小论文主要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论点、论据、论证和结论,总体要做到论点明确、论证符合逻辑、层次分明、史论结合,论据准确充分。
(1)画龙点睛抓论点。提炼论点,是历史小论文写作的关键一步,如果观点提炼不正确,将会影响小论文的整体质量。用材料提出问题,用小论文的形式回答,是目前检测学生历史小论文写作的主要模式。因此,在审题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结合问题看清楚材料的观点。如何提炼观点呢?这要求学生浏览材料,找关键词,抓关键句,明确观点。一般而言,要把题干中的问题带到材料中去阅读。
(2)知识能力抓证据。一是注重历史主干知识的整体性。历史小论文重在考查学生的历史潜能、历史素养和历史主干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夯实历史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用历史线索把零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二是注重学生学科思维能力培养。高考历史材料论文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合理使用材料的能力,有效整合和分析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进行合理论证、评价和创作的能力,这些能力正是学科思维能力的体现。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历史教材知识和史学观念、基本方法进行整合,然后分析、说明某种历史观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突破求证思维的框架。
三、立足评价标准,进行有效评价
公正合理的评价才能使教学活动更具有效性,才能使教学更加完善。历史小论文写作在评价方面主要依赖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深层互动,而不是仅仅依赖于试卷测验,不能只注重结果评价,更应该关注对学生写作过程的评价,使学习成为一个“自我纠正系统”,从而促进学生更有效学习。在学生进行历史小论文题习作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小论文的评价依据和评分标准,这对学生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有着重要的帮助。立足评价标准,进行有效评价至关重要。
四、结束语
总之,在历史小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思维的层次性、逻辑性和整体性以及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历史小论文写作是高中历史新课改成果的重要体现,是学生改变传统学习历史方式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加强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指导,推动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还能增强学生写作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