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技术论文【精选6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是爱岗的小编山仔帮助大家分享的6篇园林工程技术的相关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园林工程技术论文范文 篇1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园林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1 引言

中国园林从粗放的自然风景苑囿,发展成为现代人文美与自然美相结合的以公园为主体的城市园林绿化的境域,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因中国园林独具风格,有优秀的造园艺术传统和文化传统,而被誉为“园林之母”。园林是美的,它的规则是以自然为依托,而又高于自然景观,是大自然造化的典型概括,是自然美的再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存环境越来越讲究,希望也越来越高,比如城市整体绿化率、环境卫生、空气纯净率、道路、网管、基础设施配套等等,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园林艺术作为一个新景观正迈入我们的视野,那么,我们将以什么样的力量去创造具有新文明的园林?怎么样使得我们的园林具有当代文明的气息?当代园林艺术已经不仅仅是以前所谓的“小农经济”,而是真正作为一门学问值得我们去研究,这就为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2 自治区内园林行业职业岗位需求基本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精神生活占据了越来越多的空间,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人们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对“家”的向往,而是更多地追求对“园”的营造;不再仅仅满足于“居其有”、“居其完善”,而是更多地追求“居其环境”、“居其人性化”的优秀的理想家园。

近几年,自治区的园林建设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级园林管理局及规划局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及城市绿化事业也随之如火如荼的展开;同时,我区的园林设计、园林工程绿化公司也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各城市园林局、规划局、各类公园、园林工程公司、城市建设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绿化部门、房地产行业及物业管理公司需求大量的园林设计、建设和管理的一线技术人才;通过多方位、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园林行业职业岗位主要分为园林设计岗位、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岗位、园林工程预算岗位、园林工程资料编制岗位等四大类职业岗位。

3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育标准

3.1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制定的依据和原则

3.1.1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制定的依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

(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

3.1.2 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

(1)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

(4)加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

(5)贯彻产学结合思想,实行“教、学、做”合一的办学模式。

3.2 我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特点、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3.2.1 专业特点

为使我院的高职教育能够跟上全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为了认真贯彻和执行教高16号文件精神关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也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我院增设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并对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探索。同时,综合各兄弟院校的同专业特点及我区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实际,我院开设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具有鲜明的特色:

(1)根据社会对高职高专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要,遵循高职教育特点确立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具有明显的职业方向和岗位针对性,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性。毕业生既有一毕业就能就业顶岗的适应性,又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根据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对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在理论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整合过程中,基础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遵循主要为职业能力课服务,并与职业能力课有机融合、重构;在职业能力方面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老三段”模式,建立以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同时满足社会需求和就业需要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做到“模块组合,突出素质”实现“一专多能”。在实践教学方面,强调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同等重要,并突出实践教学体系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围绕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一主线,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共同完成专业知识传授与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任务。实现了高职教育、劳动就业、职业资格培训紧密结合,体现了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的主流。

(3)设立“5+1”教学模式,达到毕业就能顶岗的要求。前五个学期,学生以校内课堂教学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实训为主,主要完成基本素质课、主干职业技术课、主干职业实训课的教学任务以及一些选修课的教学任务,实践教学穿插其中,循环互动。第六学期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针对具体岗位技术能力的要求,将岗位实训分成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管理、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工程资料汇编等方向,在各个具体岗位进行实训,由现场技术人员和教师共同指导,以产学结合的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也在岗位实训中根据具体的实际要求综合考虑完成。

(4)实践性教学占有足够大的比重,保证了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满足学生就业需要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3.2.2 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园林工程综合职业能力,具备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知识,具有园林施工技术、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工程养护与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工程资料汇编等能力的高技术型专门人才。能在园林设计、施工和管理等部门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咨询、施工、养护、预算、资料、管理和监理等工作。

3.2.3 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城市建设部门、大中型企业、园林公司、房地产公司、物业管理公司、花卉企业及其相关企事业单位,在园林工程技术员、绿化员的职业岗位上,从事中小规模的小庭院、道路景观、广场绿地、滨水景观、居住区景观、公园规划等各类园林绿地的园林工程施工、园林工程管理和维护、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规划设计与文本制作等工作。经过适当年限的工作锻炼,能达到助理工程师以上的任职条件和业务水平。

Ⅰ.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1)具备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的思想道德及法律、外语等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基础与辅助设计、绘画、园林制图等园林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3)了解园林美学基础知识;

(4)掌握园林植物栽培与造景和观赏园艺等方面的知识;

(5)掌握园林规划设计方面的知识;

(6)掌握园林工程材料、构造的理论知识;

(7)掌握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基础知识;

(8)掌握园林工程概预算知识;

(9)了解园林工程相关法律、规范和标准方面的知识。

Ⅱ.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1)具有较强的手绘和计算机表达设计方案的能力;

(2)具有绘制施工图和图纸会审的能力;

(3)具有中小型园林设计的方案规划设计能力和园林艺术鉴赏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园林工程项目现场技术指导与安全质量检测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园林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6)具有一定的园林工程预、决算能力;

(7)具有一定的园林工程招标、投标、签订合同的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园林工程资料汇编的能力;

(9)具有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和管理的能力;

(10)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

Ⅲ.毕业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1)具有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服务的政治思想素质,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勤奋学习、艰苦奋斗、实干创新的精神,具有法制观念,有在园林工程施工、养护和设计行业生产一线建功立业的志向;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职业素质,热爱园林工程行业;

(4)具有较强的园林工程行业一线需要的业务素质;

(5)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自治区园林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岗位需求,将本专业定位为园林工程的施工技术方向,面向7个岗位;按照实际工作任务的要求设置课程单元,以培养建筑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符合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形成对应岗位能力、脉络清晰的专业课程结构(岗位能力分析见图1)。

图1 职业岗位能力体系分析图

根据园林景观行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确定本专业的学习领域和典型工作任务,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各专业课程更具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建立配套的专业教学文件,建成一批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完善教学基础工作建设,包括试题库建设,习题库建设,实习实训任务书与指导书、技能考核标准等等。

(1)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职业能力与素质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

(2)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在实践教学中强化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比例为44.5%:55.5%。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见表1、表2。

表1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理论课程体系

A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 B职业素质与能力课程

思政 基础英语 园林美术基础 园林规划设计 园林工程管理

大学语文基本功训练 体育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园林建筑与小品工程 中外园林艺术赏析

形势与政策 园林建设法规 园林工程制图 园林道路工程 园林管线工程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园林设计初步 园林工程概预算 园林内业管理

法律基础 ―― 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 室外环境表现技法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

表2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计算机基础实训 园林制图实训 美术基础实训 社会实践

风景写生 园林建筑与小品工程模型制作实训 观赏植物识别 综合实践调研

(认识实习)

居住区园林设计实训 园林道路工程实习 园林工程测量实训 毕业设计综合训练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 园林工程施工操作实训 园林工程概预算实训 顶岗实习

5 结束语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育标准和培养方案》的制订,有利于对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育的指导。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是培养方案中的两个核心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从而推动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春梅.2l世纪园林专业面临的新形势与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园林,2001,(4):13-14

[2]黄东兵,陈岭伟.中等林业学校园林专业职业能力结构的探讨[J]_中国林业教育,2001,(2):21-22

[3]邱国金,曹仁勇,刘玉华.园林专业“4+1+1”教改模式探索[J]_中国农业教育,2005,(2):27-28

园林工程技术 篇2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技术

【 abstract 】 at urban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eriously more and more, landscap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undation, presented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the situation. But in the industry developing fast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investment of multiple, the unbal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team, in the landscaping industry under the surface prosperity, also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his paper mainly garde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points are elaborated, and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appeared in the process of some issues were discussed.

【 key words 】 landscape engineering;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加快,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国民经济地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国家高速推动城市化政策实施的大背景下,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十分火热。虽然近年来,园林绿化行业发展较快,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园林绿化还是落后于城市建设发展的,而且,由于受从业人员素质的层次不齐,该类工程投资主体的诸多构成等因素的影响,园林工程施工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园林从业者,我们应该看到并且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提高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为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

二、园林工程施工概述

在目前城市建设的项目中,几乎每一种建设项目都跟园林绿化工程密切相关,住宅建筑、公园绿地、休闲广场、公路、铁路等等,都包含着园林绿化工程的部分。逐年递增的工程建设需求使园林工程建设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园林从业者逐年增长。在行业红火发展的表象下,我们看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市场的白热化竞争、低价中标等导致的垫款或贷款施工,然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任意的肢解、分包又使得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从而导致竣工难、结款难的现状,制约园林绿化发展;市场的需求使得大批量从业人员涌入园林行业,从业者素质层次不齐,但是,园林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植物学、建筑学、色彩学、生态学等多种学科,然而,我们的从业人员一般只具备一到两个学科方面的知识,有的甚至连一个学科的知识储备都不够;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是,管理人员缺乏对统筹的意识,出现许多管理漏洞,不仅造成了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浪费,甚至导致园林施工未达到预期效果[1]。

关于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从大的范围上来说,主要包括施工放样、给排水、土方工程、假山工程、水景工程、建筑小品施工、大树移栽等,从狭义的范围来讲,我们一般常说的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主要是指施工放样、给排水、苗木栽培与养护,其中苗木的栽培环节最为关键,直接影响着园林施工最后呈现的效果。本文重点探讨一下狭义范围的园林工程施工技术。

(一)施工放样

园林工程施工中,施工放样根据对象的不同常分为土方放样与种植放两种。土方放样主要有自然地形和平整场地的放线,常用的放样手法为方格法。种植放样是绿化种植的基础,根据栽种方式的不同,分别采用整体式、自然式和等距离弧线的方式来完成。

(二)给排水

给水工程施工一般操作方式为:先定线,然后挖好基坑以及管槽,将水泵基座浇筑好,之后安装管道系统和水泵,进行冲洗、试压与泄水试验等工作后,即可进行回填土方,最后试喷。排水:合理利用地被植物、草皮等,不仅可以减少土壤流失,还可吸收储水;地势低洼处利用沟渠管道排水;在水流汇集区域,通过合理布置景观石,成为园林中的水景。

(三)苗木栽植与养护

苗木的栽种是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关键环节,苗木的费用在施工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一般占了总成本三分之一的部分。苗木成活率的高低,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苗木品质、栽种技术、养护管理。苗木的品质与成活率决定着园林施工最终的效果。

三、园林工程施工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施工放样

土方放样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对自然式地形的对等高线未琢磨清楚,在放样时造成地形的辐射不够,缺乏自然流畅的感觉,形成难看的台阶或者坟堆式样的地形;施工中,由于设计图的改变或其他原因,导致地形与苗木种植相脱离,违背了原来的设计意图;乔灌木的地形和草皮地块的地形差异不当,造成种植后不够自然,甚至影响乔灌木排水的问题[2]。

种植放样中常见的问题:对施工图的理解不够清楚,特别是自然式的种植时,“列兵队式”的排列方式,导致种植的地块走样,效果大打折扣;苗木的配置不恰当,这是由于施工图的约束,或者立地体量等发生了变化,未及时地做出调整造成的;缺乏整体布局观,主要是在一些模纹花坛的施工中,缺少灵活变动性造成的。

综上来看,关于放样过程中,如何避免出现此类问题,主要在于从业者的专业素质需要不断加强。

(二)给排水

给排水是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性工作,该工作的到位与否,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合理的给排水工程施工,不仅能满足园林工程对水的利用和控制的基础作用,更能给工程锦上添花。譬如在水流汇集的区域,合理布局景观石,在解决排水问题的同时,亦成为该工程中的水景。

给排水施工技术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排水系统的一些构件处理欠周全,随意性安装,如管道、井盖等在外,影响工程的美观,并且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管道渗漏水,闭合试验不合格,主要原因是管材及接头的施工质量差等;在工程进度较紧的情况下,只重工期不重视质量,抢干蛮干等恶劣现象也时有出现。

对以上问题,首先,我们应该兼顾质量与工期,保证质量是最关键的,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够谈锦上添花的事情。对于管道、井盖等给排水构件,能够让其与园林工程相协调的方式很多,譬如,在排水沟井盖上,铺设鹅卵石,不仅能够保证井盖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看上去像是一条小溪流的感觉,平添了几分景致[3]。

(三)苗木栽植与养护

园林工程一般所需苗木数量巨大,品种多样,规格不一,然后种植的时间又相对而言比较集中,所以经常需要从相关的苗木产区购买。远距离极端条件运输,供货方掺杂不合格苗木等原因,常导致苗木栽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对此类问题,关键在于技术管理,严格把握好苗木采购的关口,规范苗木的采购渠道,层层把关,责任到人。

苗木栽种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是:非生产人员的比例过大,配置不合理;机械施工与人员用工相冲突,窝工浪费情况严重;实际栽种操作人员多为农民或者是外地民工临时组建,对栽种技术了解较少,一些还缺乏责任心,不能完全按照技术监理的指导进行操作;零散用工生产效率不高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严格按照成本分解表中人工费进行控制,尽量减少和避免非生产人员的数量增加造成的浪费;合理地安排生产人员与机械施工两者的生产进度与工作内容,避免两者冲突引起的窝工浪费;对种植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采取责任制,设立合理的奖罚制度;加强对零散用工的技术教育,提高生产效率。

四、小结

本文通过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主要技术进行了综合阐述,研究分析了施工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和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园林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总之,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综合学科,要求从业者不仅要掌握工程施工的原理,而且还要具有全局管控的综合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又能将园林工程的技术性、艺术性以及科学性等等恰到好处地运用到实际施工中,从而让园林工程整体质量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王向群等。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的思考。中国科技博览,2009(22):17

园林工程技术 篇3

关键词:园林工程 园林工程 道路铺装 施工技术

园林道路铺装施工技术是园林工程项目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在对园林进行道路铺装过程中对于此项技术具有严格的要求和具体的铺成措施。如若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施工技术的运用不当,容易造成最后道路的质量不过关,或者是造成整个园林工程的延期。而在对园林道路建设铺装过程中需要考虑最终道路的舒适程度以及最终工程的总体质量水平。因此更加的注重对于园林道路铺装施工技术的掌握。

一、园林道路铺装前期准备

(一)材料准备工作

在进行园林道路施工铺装进行时首先需要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对于铺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的材料进行采购,以此做好充分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材料采购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其一是进行材料采购过程中,所购进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道路铺装的要求,即材料的质量需要得到有效的保证。其二是对于购进材料的数额明确知道,其中无论是对水泥的购进还是石头的购进都要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采购,以免造成最终施工的材料多余,导致材料的浪费出现。其三是对材料的运用中进行检查和评估,防止因自然因素对材料造成性能改变的情况发生。

(二)场地放样

场地放样是在园林施工前所做的准备工作,使得园林最终的铺装成果的实用性和整体协调性两者之间的平衡。在进行场地放样时需要注意的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场地放样中应该考虑到道路最终的实用性,而不是只注重样式的美观,而不利于最终的使用,甚至造成麻烦。另一方面是考虑道路的美观和整体的协调性,在满足道路的实用性的基础上加强突出道路的美观和整体的和谐,给人以视觉上的感官享受。

(三)地形复核

进行园林工程道路铺装的地形复核主要是在需要建设施工的道路上进行具体的调查,这项调查包括对于道路具体的道路勘察和相关道路的其他方向进行实地勘察,以对于所需要铺装的道路有一个完整全面的认识。通过对于地形的复核,能够促使对于所要铺装的道路的具体情况的认识更加深刻,促使道路O计更加的完美,其次是掌握具体的道路情况,根据不同的道路情况进行不同的道路铺装建设。

二、园林道路铺装施工

对于进行园林道路铺装施工如上图展示,对此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基层施工

在进行园林道路铺装过程中,基层施工是园林铺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进行基层施工主要是为后期的道路铺装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因此显得格外的重要。在进行道路铺装的基层施工中主要是通过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对于相关石头或是碎石进行的摊铺和对此进行的稳压。进行碎石的摊铺主要是将碎石平整的铺放到所需要建设的道路上,并且对此进行压力的施加,以保持整个路面的平整稳定。其次是对于碎石和素土之间的一个平衡,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以更好的结合。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情况下还需要对此加入一些辅助材料以保持整个路面的整体平衡性符合要求。

(二)稳定层施工

稳定层施工主要是首先是对于进行稳定层施工的一个准备工作,它最主要的作用是保护和维持道路建设的基础,因此在进行放线时应该根据基层线路的具体情况进行作业,在进行放线时还需要对于放线的节点进行有效的设置和控制,避免在过程中出现偏移的情况发生。在进行准备工作时主要是对施工材料的准确查核,以此保证整个施工环境得以有效进行。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对于相关的横坡和纵坡进行准确的标注,最后是对于整个施工竣工后需要完成的相关的养护工作。

(三)石板的铺装

石板铺装作为工程园林道路铺装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进行工作时还是需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其一是首先是进行石板在稳定层的放样并且对此进行清洗,以保持它的清晰完整,防止因不稳定而发生的坍塌现象。经过放样后确定具体的工作顺序。其二是对石板进行铺装,在进行石板铺装时应该在稳定层上铺一层水泥浆,以此完成石板和稳定层的结合。其三是对于相关石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处理。对于这些缝隙不及时处理很容发生因缝隙造成的物质结构间的稳定性发生改变,严重时甚至还会发生坍塌,因此因该加强对于缝隙的处理,对此进行填充,保证最终道路的稳定性能。

三、结语

本文是基于园林工程中园林道路铺装的施工技术进行的讨论和研究。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的更深一层的追求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园林工程建设,而园林道路作为人们园林活动的场所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也需要我们对于园林道路铺装技术的看重。在文章的开头就具体的阐述了园林道路铺装前期所需要的具体的准备工作,在依据园林道路进行的铺装展示图更加清晰的对道路铺装的过程有清晰的认识,以及在铺装过程中需要的技术掌握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此更好的保证园林道路的稳定性能。

参考文献:

[1]王海丰。园林工程中园林道路铺装的施工技术[J].中国林业产业, 2016(3).

[2]周耀亚。浅谈园林工程中园林道路铺装的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27).

[3]沙勇。对园林工程中道路铺装施工技术的探究[J].科研,2016(8):00118-00118.

[4]黄燕海,曹建强。关于园林园路铺装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的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 2014(7):9-10.

园林工程技术 篇4

本文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省省级示范专业———园林工程技术为例进行研究。

1.1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2008年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及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学院省级示范性高职专业(2011年立项)建设的要求,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具备从事园林工程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植物生产经营管理的高技能应用型、创新型技术人才。

1.2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2002年,在全省率先依托园林技术、园艺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立了园林工程技术高职专业,在四川省建设厅岗位培训中心及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的指导下,实施“双证”式教学。目前,有专任教师23名,兼职教师29名,校内实训基地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31个。

1.2.1校企全程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项目驱动,四段育人”,其中“项目驱动”指对接并归纳整合七个职业岗位(四个主岗位,三个拓展岗位)能力,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对接生产过程,以工程项目为载体,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开发课程体系;对接真实工作任务和国家职业标准,遵循认知规律,开发课程;对接工作过程,创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接企业用人标准,企业文化,建构专业和课程的评价体系。“四段育人”是根据学生认知及职业素养形成规律,在设计与实施中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4学期):学生在校内和师徒工作室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学习,搭建专业基础平台,培养学生岗位认知、基本专业素养及单一问题的解决能力;第二阶段(第4学期暑期岗位见习):在合作企业和师徒工作室结合生产项目进行定岗实践,让学生对各岗位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质量标准有进一步认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第三阶段(5学期):根据定岗实践中对各岗位工作的体验与认识,结合学生个性特点,以企业提供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在学校或合作企业进行综合能力模块和拓展能力模块课程学习,提升专业岗位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综合问题的解决能力;第四阶段(6学期):到园林企事业单位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结合工程项目进行综合顶岗实习,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实现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过渡。

1.2.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施方案(1)抓阵地,建协会,强师资,设基地,举行技能大赛、多种方式凸现素质教育为中心。按照“抓住一个阵地、建立三个协会、培养一只队伍、建设一个基地、举行技能大赛等多种活动”的工作思路,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政企行校”四方联动,提供项目支撑,立体推进。与成都市温江区花卉园林管理局,温江区劳动就业局等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合作,政府出台政策,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提供保障;与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四川省远景建筑园林设计院,成都华西生态集团等31家省内外企业合作,确立了设计员、施工员、造价员、资料员四个主要就业岗位,监理员、招投标员、苗圃管理员三个拓展岗位,确立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成都市园林绿化协会、温江区花卉园林协会的指导下,与合作企业一道,根据生产过程,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制定了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与行业协会和企业合作,完成了工学结合的23门项目化、情境化课程建设工作;对接工作过程,实现校内仿真实训、校外定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相融合,教室教学、实训区教学和工地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在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指导下,与企业和行业协会合作,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和企业文化,完成了专业教学标准和集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为一体的课程评价体系。(3)三方互动,理实一体,深度合作,拓宽人才培养平台。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依托名企(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等)、师徒工作室(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专业建设共同分析岗位群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共同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及学生岗位见习(定岗)、顶岗实习指导工作等;使深度合作企业增加到31家,学生顶岗实习半年以上的比例达到100%。(4)“四段育人”分段推进,工学交替,四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四段育人”,充分体现了工学交替,分段推进的培养模式。在建设过程中,实现了四个融合,即学生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相融合,校内仿真实训、校外定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相融合,教室教学、实训区教学和工地教学相融合,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相融合,从而极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2校企合作的模式及组织形式

2.1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合作模式在温江区花卉园林局指导下,将区园林绿化协会、成都欣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引入学院,共同组建项目管理工作室。学院提供场地,协会和企业提供设备、项目、技术支撑,学院师生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建团队,完成南部县行政中心附属工程车道及人行道绿化工程、温江区涌泉花和道路行道树栽植工程、创维成都物流园二、三期园林绿化工程等10个项目、面积438000m2、合同额为4800余万元项目的施工投标、工程施工及现场管理等方面工作

2.2企业+学校合作模式学院与省内外31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业合作关系,建立了稳定的学生校外实习与就业基地。

2.3师徒工作室模式在企业、学校成立师徒工作室,实施拜师制式的实习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积极为学生选派具有极佳社会声誉的专业人士为导师,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建设性的指导,激发学生热爱专业、学习专业的热情。

2.4组织形式行业协会、企业、学院、专业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团队,负责校企指导与评价校企合作的具体工作(包括拟定校企合作项目、项目实施流程、各环节管理办法及质量评价体系),并定期研讨总结。

3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施成效

通过近三年的建设实践,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取得了以下可喜成绩:2013年毕业生“双证书”取证率达100%、就业率在达到98%,专业对口率为91%,本专业学生半年就业起薪为2836元;毕业生爱岗敬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3.1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3.1.1校内实训室、场建设紧紧围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分院采用“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方式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分院新建园林工程材料展中心、园林工程景观设计工作室等17个学习训练区,其中与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园林工程施工实训中心、与四川远景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共建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室、园林工程设计及项目管理实训中心,与成都惠美花境园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建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实训场;与温江区园林绿化协会合作,将成都欣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引入学校,学校提供场,企业提供设备及相应工程项目,共建景观设计工作室。企业按照实际工作流程,提供项目操作规程、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实训项目,使各实训项目在真实工作场景下完成;满足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满足园林类职业技能的鉴定与培训需要。

3.1.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选择四川远景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成都华西生态集团、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有代表性、基础条件较好的园林设计、工程施工、花卉苗木生产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成了31个校外实习基地。各基地已接纳顶岗实习学生共计300余名,从而有效地利用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各种资源,为学生岗位见习(定岗实习)、顶岗实习、专业课程教学、学生就业等方面提供了充分保障,确保了学生在校期间半年顶岗实习比例达100%。

3.1.3师徒工作室建设充分利用温江区是全国西部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地及川派盆景的发源地,知名园林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园林工程设计兼施工企业多,知名行业专家和技术专家云集的优势,在成都市风景园林协会、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温江区花卉园林协会、温江区园林绿化协会、温江区花卉园林协会等行业协会及温江区花卉园林局、温江区就业局等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与温江区20余家企业达成协议,在企业成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师徒工作室。

3.2实践教学项目建设及实施

与合作企业合作,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下,按照实际工作流程,设计并完成了主要专业课程实训项目、专业综合实训项目、专业认知项目、岗位见习项目、顶岗实习实践教学项目的建设,在项目实施中,实行企业人员与校内教师双指导。

3.3课程建设

与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四川省远景建筑园林设计研究院、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惠美花境园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合作,聘请企业专家和课程专家指导,按工作过程和“五个对接”改革教学内容,完成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导论》等23门课程标准;完成了《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与维护》等8门课程资源库建设,完成了17门校本教材编写,并陆续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制定了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编制了“拜师制”实训、暑期岗位见习、顶岗实习指导书,初步建成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共享型课程资源库和开放式网络学习平台。

3.4师资队伍建设

3.4.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近三年,选派4名老师到合作企业全职锻炼;选派12名老师带着课程建设任务,利用寒暑假时间到合作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安排12名老师参与了成都农林科学院承担的学院彭州葛仙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项目论证;四川省远景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学院大门及景观项目设计等生产性项目。目前,20名教师分别取得了全国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全国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景观设计师等执业资格证书。

3.4.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含学会)、企业合作,有针对地在“政、企、行”中选聘兼职教师,现已建立了29人的专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参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的审定等工作。

3.5技术服务

近三年来,积极开展对合作企业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先后参与完成了四川雅安芦山县第三小学园林绿化工程、成都市新都区柏茗现代科技农业园、成都市温江区永生镇石河鱼永生大路、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花和道路行道树栽植工程、成都市创维成都物流园二、三期园林绿化工程等26个项目的设计、施工任务;承担成都市温江区、郫县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在栽培养护管理方面的技术咨询100余次,解决生产技术问题20余项。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挽回了损失,受到企业好评。

4校企合作反思

园林工程技术论文范文 篇5

关键词:新技术;新工艺;园林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41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1-001-51

园林工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用技术以及工艺也在不断地创新与改革,但是在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经调研发现,部分城市的园林建设还在采用传统的园林技术以及工艺。要使得园林工程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必须对技术以及工艺进行创新。本文主要分析了创新型的技术与工艺,并提出相应的应用措施。

一、对园林工程相关的新技术与新工艺进行分析

(一)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利用高边坡防护技术

现阶段,城市的园林工程都要进行人工湖等水域方面的建设,在这一建设过程中,必须采用高边坡防护技术,一定程度上使得水域边坡更加坚固,防滑性能也比较好。这一技术主要分为对于植物的防护和对于砌体封闭的防护,对于植物的防护,这主要就是在水域边种植生命力强、根系发达的植物。而对于砌体封闭的防护主要就是在边坡上修建一些嵌草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边坡更加稳定坚固。

(二)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利用新型铺地技术

因为园林工程一定会涉及到对园林道路的建设,园林道路除了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外,实用性也比较强,所以相关研究人员就设计出了一种专门的铺地技术,主要运用于广场道路以及对于草坪的建设中,这种技术主要采用的是真空吸水工艺,即利用真空产生的压力以及脱水作用来控制水和石灰的比例,加强混凝土的硬度。利用这一技术,使得道路施工时间明显缩短,而且不会出现混凝土产生裂缝的现象,在保证道路美观程度的同时也保证其质量。

(三)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利用雨水回收技术

雨水回收技术,主要指的是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修建一些基础的雨水收集设施,下雨时,收集适量的雨水,并将收集的雨水利用于浇灌植物,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效用。在此过程中,因为园林建设过程中要铺设水管,这时可以将软式透水管技术运用于其中,这种技术主要利用的是毛细原理,即利用水管中的纤维对土壤中的过多水分进行吸收,当吸收到一定状态时,让其流入到提前铺设好的水管中。

二、在园林工程建设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路径和方法

(一)对园林工程设计方法不断进行优化与改进

园林工程要想顺利建成,并发挥其作用,必须在设计过程中运用到新技术、新工艺。首先要对园林工程样式与建成方案进行前期的设计,一般的设计程序包括三大部分,基础设计、技术方面的设计以及后期施工方面的设计,每一部分的设计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与流程。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现阶段新的技术与新的工艺的特色。在设计之前,为了使设计效果达到预期的考虑,就要将相应的现代化技术运用于其中,比如建筑方面经常使用的CAD技术,可以对工程的表面进行不断优化与改进,在此基础上运用3Dmax技术建立立体化的模型,最后利用photoshop技术对其进行色彩的搭配,这样生动形象的园林设计就呈现于我们的视线。设计流程如下图:

(二)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新技术

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要将新技术、新工艺合理的运用于其中,必须对园林工程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考虑到当地的特点,然后在对图纸进行优化与改进,比如该园林工程要建设于平原。因为平原地带没有山,这时可以使用GRC 和 FRP 塑山,在此基础上使用更具环保特色的技术与工艺对园林的生态环境进行维护。

(三)对相关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

在园林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运用新工艺以及新技术,一定要遵循相关的流程与规则,在建设过程中对相关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比如对树林、绿地、水域等都应该规划合理,避免空间被浪费。除此之外,要重视对草坪植被的种植,不断扩大绿化面积,也可以种植一些灌木,比如铺地柏、夹竹桃等。同时也可以种植一些藤蔓类植物,比如紫藤、扶芳藤以及美国凌霄等,形成立体绿化带,利用这种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水资源,并且使得园林工程的效果更好。

(四)从长远角度出发,对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有效利用

建设园林工程就是为了对现代都市环境进行改善,使其更适宜人居住,所以园林工程相关设计人员要具备长远发展的思想,并对当地人文特色、文化发展背景,地域特征以及气候特征进行详细调查与研究,将新工艺运用到其中。

结语

本文对园林工程相关的新技术与新工艺进行分析,介绍了两种应用于园林工程的新技术高边坡防护技术以及新型铺地技术;并总结了在园林工程建设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路径和方法:对园林工程设计方法不断进行优化与改进;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新技术;对相关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一定程度上充分发挥园林工程的实际作用。园林工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用途与特点,所以相关工作人员要针对其应用特点,不断创新技术与工艺,提高园林工程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陆志华,贾秀珍。 浅析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 民营科技,2013(09).

[2]王云飞。 浅议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分析[A]. 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如何制定科学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1).

[3]方新阶,白刚。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城市园林广场中的应用――武昌首义广场景观工程运用实例[A]. IFLA亚太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2012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会议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下册)[C].IFLA亚太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2012:7.

园林工程技术 篇6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技术

1强化园林工程施工工艺和技术管理

1.1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的要求

对于城市化建设来讲,园林工程建设是一项提升自然环境生态的重大工程项目,在园林工程建设中的绿化种植能够为城市的居民带来良好的环境氛围,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所以,在此过程中,就对园林工程施工工艺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种植树木花草的栽培修剪,还是塑造形状,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进行操作,通过对园林的规划以及设计和操作,为施工技术方面的难点进行有效的解决。所以,园林的工作人员要讲园林的施工技术熟记于心,还要懂得技巧的掌握,以“创造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思想来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园林工程建设的艺术性,为欣赏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使得园林的整体面貌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

1.2园林工程施工图纸的绘制

在现代园林工程建设中,设计图纸是园林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交流的一种语言,能够将设计者的全新理念和构思以直观的方式阐明,减轻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园林工程施工图纸绘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近些年来,在进行园林工程施工图纸的设计中都是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形式,在设计中运用计算机和图形设备等为设计人员提供更多的帮助,使他们在绘制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简便的完成园林工程需要的尺寸、样式的设计,通过这种方式的设计,不仅能够将设计者的意图展现完全,还能够根据图纸的定义呈现出三维立体的模型,能够将施工的空间设计进行弥补。

1.3园林工程全新工艺管理的难点分析

在进行园林工程的施工阶段,对新工艺管理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园林工程施工中对新工艺的管理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在进行园林工程的建设中对新工艺的管理制度并没有完善的建立出来,对于细节以及规范的标准不能够很好的进行把控。其次,就是对着经济发展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我国园林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矛盾逐渐深化。

1.4对土壤处理技术的难点分析

现阶段,许多地区的土壤环境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对园林工程建设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利用可行的技术对土壤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技术方面的运用时,主要是将受到污染的土壤和其它们有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分离处理,其施工的原理是在土壤的表层铺上纺织布、石头等保护的屏障,对土壤进行加厚处理,这样就能够保证植物的根部进行保护,预防受到感染的土壤对好的土壤造成侵害。

1.5对雨水回收技术的难点的分析

在近些年的园林工程建设中,雨水回收技术是一项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并且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园林工程的施工阶段,首先就是要完善雨水回收技术应用所需的配备。因为大气降水能够直接进行回收,也可以进行反复的利用,多余出来的灌溉水可以对植物进行直接的灌溉。所以,就要强化对灌溉水和大气降水的分类和回收。

2园林工程施工中新工艺技术的应用

2.1新型药剂的运用

现阶段,市场中对于园林工程已经研制出了各种各样的新型药剂。例如:新型的增绿剂、抗蒸腾剂等,这些药剂的使用就能够更好的促进园林植物生长的速度,并且也有对植物进行保护的功效。新型增绿剂能够对青草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条件,保证青草的外观整洁发亮,而且在春天青草刚要发芽的时节能够更好的促进其进行光合作用。新型的抗蒸腾剂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够在植物的表面形成一种透光的保护膜,对增腾能够起到抑制的作用,促进植物正常的呼吸和通气,提升植物的成活率,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开销。

2.2防护高边坡的新工艺和技术的运用

在进行园林工程的施工阶段,要对高边坡所处的地理环境、高度状态、坡度的倾斜等数据进行仔细的研究和考量,选择出最为适合的防护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土层表面以及地层表面滑移结构的抗剪力,对地层表面滑移结构力学的性质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促使地层表面以及各个结构能够达到共同的作用效果,对提升高边坡的稳定性起到良好的作用。

2.3土木材料合成技术的运用

在园林工程的建设中,土木材料合成技术新工艺在进行运用中主要是利用三维网材料来进行一定程度的防护,而三维网一般在植草和固土施工方面得到很好的应用,并且能够对土壤进行柔软、疏松的作用,保证空间的宽松程度更利于细石、土壤等材料的填充处理,是一种全新的电网合成材料。

2.4新浦地技术的运用

在园林工程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道路的铺地处理,在广场以及居民区进行铺砖时能够将真空吸水工艺与其它技术工艺进行有效的结合来运用,就能够将其中的最大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使得铺地技术的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所以,市政部门要对铺地技术进行合理有效的选取,使得铺地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保证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符合标准的规定。在铺地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混凝土路面的新型技术中真空吸水工艺来进行处理,这项工艺的脱水效果十分显著,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此基础上还能够降低水灰的比例,使得混凝土的结构更加的紧密,避免在施工中出现裂痕或裂缝的发生,对提升道路的使用寿命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5理水工程技术的运用

因为园林工程中有许多花草树木需要进行灌溉处理,所以在阶段的用木量也比较大,在理水工程中最常用到的就是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技术以及园林微灌溉技术。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技术是将多种药剂进行比例的混合形成材料,再利用坡面的优势来进行喷射,能够有效的提升施工的效率,保证植物的发芽率,降低劳动成本。园林微灌溉技术也可以称作为局部灌溉技术,适用于树木、灌木、花卉等植物的生长中,能够对植物的根部土壤进行湿润处理,既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也能降低用水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工程的施工阶段,要想更好的促进植物生长,保证成本的预算,就要对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方面的管理工作提高重视,对施工工艺和技术进行一定的创新利用,才能够保证园林工程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