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文是细心的小编山仔帮家人们整理的11篇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科学性原则。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在数学课堂上不是随意存在的,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合理步骤和原则。将其有效地和数学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只有按照科学、合理地融合操作步骤,才能够使得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的组织形式、教材内容更加的贴近,才能够真正地提高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2.实效性原则。多媒体教学不是全部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消除这种误区。不要认为运用的多媒体技术越多越复杂,教学效率就越高,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等充分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避免出现为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达不到改善教学的效果,反而对教学过程产生不利的影响。
3.最优化原则。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最终目标就是为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所利用的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能够充分的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有效的教学过程,从而不断地提高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实施的作用
1.课前:通过网络资源获取更多的学习素材。对于教师来说,备课是教师上课之前的必备工作。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课前,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做好充分的备课,教师必须就要拥有丰富的教学知识和教学素材。因此教师在获得丰富的教学知识和教学素材的过程中,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阅读和搜集。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减少教师搜集信息的时间,另一方面对于需要搜集的内容也可以快速准确的获得,确保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所搜集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在备课过程中,传统的备课是教师一笔一划的完成备课教案,而利用信息技术以后,教师可以快速地对所获得资源进行下载整理,同时在备课过程中,可以通过添加一些丰富的图片、视频等从而丰富了教学内容。
2.课中: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促使知识有效内化。①化无形为有形。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数学概念和原理都是比较抽象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思想也比较简单,再加上做事的时候容易三心二意,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对数学课堂教学缺乏兴趣,因而导致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下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但能使书本上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具体。而且,通过将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视频等融合到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学生产生很大的兴趣,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②化抽象为形象。在小学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比较简单,学生对一些抽象思维的理解掌握程度就会存在很大的不足,这就使得学生对于教学活动失去了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依靠语言来进行抽象事物的教学是不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规律的,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③化有限为无限。通过将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学到以往教学方式下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学会的数学知识,同时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的牢靠和透彻,能够有效地缩短学生的学习周期。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掌握和整理,有利于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逐渐被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其灵活的教学方式、庞大的教学资源等正在影响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合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不断地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本文以科普活动组织者的角度,系统阐释了传统与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方式对于科学教育活动(竞赛)创新发展的辅助作用,结合实际案例综合,辨证分析以大数据应用、3D技术、微课、微信平台、创客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元素在天文辩论赛、生物模型评展、拆装技术大赛、金鹏科技论坛等市区级科学教育活动(竞赛)中发挥的实际效用,同时揭示如何有效规避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应用产生的弊端。
关键词:
科学教育活动(竞赛); 信息技术应用 ;创新发展 ;辅助作用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信息技术的概念没有精确的定论,但公认的最为简洁的定义为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维基百科中阐释的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其与科学教育领域融合,可以归纳为教育教学信息的产生、收集,教学方式和内容的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与提取,教学策略和手段的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校内科学教育领域后,推动教学手段发生变革,从最初的多媒体教学向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开放式教学转变。同时,教学模式也发生质的飞跃,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演示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模式转变。在多项市区级校外科学教育活动与竞赛的策划、组织与实施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涉及方方面面,对于活动与竞赛的辅助作用日益凸显,包括活动设计阶段创新模式的融入,方案完善阶段的通知方式、报名途径、活动预览与介绍、竞赛实时画面与成绩公布,宣传推广阶段的后期制作、云存储、新闻手段、大数据处理运算及评估等内容均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信息技术应用本身的革新与发展为科学教育活动与竞赛的创新提供了参考依据。以下将从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信息技术应用对中小学校外科学教育活动与竞赛创新发展的助推作用。
一、信息技术应用引领科学教育活动(竞赛)在策划与设计阶段的创新
1.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够成就一项完整的科学教育活动
信息技术应用的革命总在指引各领域的发展方向。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十几年间,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创新,中小学生计算机比赛也成为当时最受热捧和欢迎的科学教育竞赛项目,并持续了较长时间。尽管当前计算机比赛正在逐步退出科学教育活动和竞赛的大舞台,但是信息技术应用对于一项完整的科学教育活动的主导作用依然存在,由计算机比赛衍生出的机器人比赛、编程比赛等项目,吸引了不同年龄层次的中小学生参与其中。创客运动的兴起成为近几年的热门话题。创客泛指通过努力将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中小学生也可以作为创客参与活动。2015年是创客项目成为独立运作的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一年,全国很多城市、地区都在探索自身的创客教育模式。纵观创客活动迅猛发展的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区均有针对中小学生单独设立的创客比赛,且绝大部分都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作为骨架支撑。除了搭建活动与竞赛的平台,许多城市还通过成立创客工作坊推动创客运动的发展。虽然现阶段创客活动和竞赛屈指可数,但是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创新与引领势必带动其迅速发展,并使其作为一项完整的科学教育竞赛与其他活动争抢生源。
2.信息技术应用为科学教育活动注入新的生命元素
在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活动(竞赛)的设计与策划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困扰组织者的莫过于传统活动的创新发展。在北京很多区级活动仅仅延续两三年就由于缺乏创新而被淘汰。比如朝阳区组织的科学教育动手类项目“中小学生拆装技术大赛”共举办了3届,前2届是拆装自行车,目的是提升学生生活中的科学技能。活动举行到第2届时,学生们对自行车的拆装便非常熟练,评价的阶梯性标准已经不再明显,活动亟待进行变革。经过与专家多次商讨,将第3届活动改为拆装闹钟比赛,以此衡量学生对于小零件的动手操作能力。比赛中首次引入3D元素,通过创设任务情境,学生分工完成指定任务,包括利用3D设计软件设计并制作创意闹钟,以及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闹钟的拆装。同学们设计的3D作品经过3D打印机呈现在科技节大会等重要科学教育活动现场,起到了很好的引领效果。除此之外,传统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也可以为科学教育活动增添新的活力。比如我们举办的区级科普剧表演大赛,因背景道具设计困难、造价超出学校预算等问题,成为很多学生参与该活动的障碍。而多媒体大屏幕背景的应用不仅有效解决了很多学校的资金与设计瓶颈问题,也促进了学生创新性科普剧表演模式的发展,如多媒体屏幕背景动态切换的探索、幕布皮影剧的发展等,这些进步使科普剧由“中看不中用”重道具轻内容,向“简约而实际”的风格过渡,使学生更加重视创作好的剧本、表演更好的剧目。
二、信息技术应用加速科学教育活动宣传与推广模式的发展创新
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活动宣传推广途径很多,常见的以教委信息平台通知、新闻与结果公示、媒体预告及新闻、宣传海报与展板推介等形式为主。在信息化社会,好的教育活动为了让更多学校、师生和家长所知晓,电子媒介成为众多单位的一致选择,其作用日益凸显。但是上述信息形式仅能让参与者了解部分或局部信息,将活动的实时状态推送至信息接收者成为诸多科学教育活动宣传推广的重要目标。其中,新兴的微信业务势如破竹地进入大家的生活,微信公众平台则转化为新时期强有力的宣传辅助工具。在北京市第15届金鹏科技论坛的活动筹备过程中,我们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最初设立平台的目的是借助它实时学生参与论坛活动的状态,包括照片、活动感言等内容。在实际操作中,此平台发挥了更多的作用,受到很多非活动参与者的关注。首先,在活动通知下发环节,平台展示了历届论坛缩影、本届论坛探究活动流程,以及需要参与者准备的物品等基本信息,帮助参与活动的教师、学生甚至家长都能提前了解活动宗旨、活动目的、活动大体内容;在活动进行中,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性信息、图文资料等;活动结束,系统梳理活动过程、意义,每天一次跟踪报道,附加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参与学生自行拍摄的照片等内容。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分享交流功能,使活动的价值为更多人解读,教育意义得到最大限度阐释。近年来,除了微信平台,还有公共邮箱、活动专用网站、云端存储等信息化平台,它们承载活动文档、视频等电子资料,服务科学教育活动,发挥了不同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应用辅助科学教育活动运行多维评估模式的创新发展
1.信息技术应用推动科技辅导教师评估方式的革新
在科学教育活动(竞赛)中,学生认知活动的最终教育目标并发挥最好水平,与辅导教师对活动本身的理解与技能的掌握息息相关。微课,又称翻转课堂,是近几年教育界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一项重要产物,将重难点等分割性的知识以视频的形式展现,能够很好地体现教师对该知识的熟练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因其不必“兴师动众”、集中教师现场评比的便捷性,受到很多教师的推崇。市区级科学教育活动(竞赛)离不开科技教师的支持,微课成为有效衔接校内外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在朝阳区中学生生物模型设计与制作比赛中,我们设计增添了生物教师微课评比环节,请教师利用自制生物模型讲解并录制某个知识点的课程视频,突出强调生物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微课评比作为一项针对教师模型制作及使用能力的检测手段,一方面为校内生物教师搭建了展示交流平台,另一方面引导教师独立或合作研究自制生物模型,从而更好地辅导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提高设计制作生物模型的能力,加深巩固知识,最终带动校内更多的学生参与科学教育活动与竞赛。
2.信息技术应用为学生参与科学教育活动(竞赛)提供新的有效评估方式
在中小学生天文辩论赛活动中,参赛学生尤其关注最佳辩论团体和优秀辩手究竟花落谁家。几届比赛后,主办方决定利用信息技术的传统应用功能,借助数据处理的方式向师生公布较为细致的评价标准,通过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科学性、艺术性、语言、团队协作和综合素质进行加权分析,使师生对竞赛的权重一目了然。参赛学校能全面对比分析多届比赛中辩手的相关情况,结合学生辩论特长,积极有效地着手备赛。另外,在极限学习教育的探索中,游戏模式备受推崇,学生扮演角色,利用互联网完成相应任务。而组织者对其评价则通过实时“财富”数字来衡量价值所得。参与学生能够在滚动大屏幕中随时获得有效评价信息并进行战略调整。学中玩、玩中学,情景式活动与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合能够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效率。
四、不可回避的负面问题——过分放大信息技术应用的作用势必引来“祸水”
信息技术对于科学教育活动领域的作用,包括信息技术本身的价值和利用信息技术产生的附加价值两种途径。任何科学教育活动与竞赛都不能完全脱离信息技术应用,但不代表信息技术应用在教育活动中起决定作用。首先,在信息技术独撑一面发展为完整科学教育活动(竞赛)的作用中,将信息技术理解为实施教育内容的唯一途径是有局限性的,同样是错误的。比如创客运动在国内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风起云涌,似乎只有电子技术能诠释创客的内涵,但是创客的宗旨是实现头脑中的创意,不是只有电子助推的产品才能称之为创意。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我们更希望低龄段的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感受设计与创造的过程,而不是过度强调作品的功效;高龄段的学生实现自己的设想,创作出满意的产品,绝不仅仅是现在风靡的基于电子技术的科技套材。其次,科学教育活动(竞赛)的宣传与推广创新离不开多种渠道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但是纸质宣传页、背景舞美等项内容绝对不能忽略。另外,电子数据丢失或损毁的现象在活动组织中也时常发生,保存好学生的原始纸质版过程性资料、活动档案等也是活动组织者的重要职责,过分依赖信息技术产品有时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同时,缺少了面对面的商讨与更正环节,对于多种新型信息传播途径如微信公众平台者的要求则更高,适合的言论、客观的叙述与公正的评价是指向组织者的利剑,是组织者急需对运行平台进行综合考量的重要指标。第三,信息技术应用对于师生创新性评估方式的助推作用固然重要,但是过于强调大数据时代的效果会令学生产生选择性困难。因为电子数据是客观的,当多种评价元素混合进入评价量表,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很大,学生兼顾的内容过于繁杂,可能产生顾此失彼、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比如在某项市级竞赛活动中,组委会提供了全面的评价表单,其中文明礼仪一项所占权重很大,尤其是以场地垃圾的上交量作为文明礼仪的直观计分,这种引导使很多学生专门自带垃圾进场上交以获得相应分数,真正的教育意义何在?
综上所述,传统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活动(竞赛)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这些辅助作用涵盖了活动前期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后期效果评价等方方面面,与此同时,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应用也会产生多重不良影响。因此,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应用的积极作用,规避其负面效应是每个活动组织者的必修课。在每项科学教育活动(竞赛)的设计策划、实施、宣传推广的各个环节中,我们要针对信息技术要不要用、如何用的问题进行多次推敲与论证,确保其真正有利于科学教育活动发展,切实服务学校与师生,实现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最大化。
作者:王芳 单位: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1]刘红.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数字化用户,2013
[2]祝智庭,孙妍妍.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中国电化教育,2015[3]刘震霞,柳延玲.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应用.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
[4]王胜,汪杰锋.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微课资源设计与初步应用.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
[5]王斌华.教师评价模式:微格教学评价法.全球教育展望,2007
1.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现行的小学科学教材中,由于教材编写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难将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性的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反映出来。例如,《火山和地震》、《能量的转化》、《水的变化和热的传递》,因其教学内容宏观而抽象,学生很难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采用视频展示、模拟演示等多媒体技术来加以形象化、具体化,也可以鼓励学生借助网络平台,亲自去搜寻问题的答案以及合作交流心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体会到科学的博大精深,更激发了探索科学奥秘的浓厚兴趣。
2.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整合信息化整合小学科学教学,教师可有意识地让学生利用Google、百度等查找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同时还可以制作主题网站,让学生在网站内进行阅读学习、交流、讨论。这样不仅把学习科学知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课余知识,还能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整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应该利用做实验、闯关、做游戏、猜谜语、看图片、看视频、小制作等教学情境,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刺激,从而强化感知、丰富想象,使科学课变得精彩纷呈。例如,在《电流》单元的学习中,电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如果利用计算机绘制生动、形象的电路图,学生就能够直观而透彻地观察,理解电路、电流等抽象的概念,并掌握电流及电路图的知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又如讲授《蚕》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录像等展示蚕的生长过程,学生还可以用数码相机记录蚕一生各阶段的生长情况,然后制成PPT或电子相册,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4.将信息技术与探究性课题整合在时间跨度大的观察与实验探究活动中,信息技术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探究兴趣十分重要。例如,在《天气》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对天气变化进行一个月的持续观察,并记录有关风、云、雨、气温等要素的变化。这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利用数码相机、摄像机等信息技术,将天气变化过程以照片或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利用计算机处理成图表、电子相册或图文并茂的网页,在个人网页、班级网页、学校网站等。这样既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的探究发现,又让学生走进了网络,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相结合,课堂焕发了生机与活力,达到了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
5.将信息技术与探究性活动作业整合依托网络环境,科学课不仅在内容上具有开放性,在作业上也具有了开放性。教师布置了探究实践活动作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观察、实验、收集、整理、设计、制作等。有了网络,学生的作业情况以及课内外探索成果的展示也就从单纯的教师点评,转向全体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点评。这样给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学生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分享他人取得的成功经验,激励自己的探索欲望。
二、结束语
要实现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的有效整合,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统筹安排。不仅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学的工具,更要利用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学习环境,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将其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情感激励的工具,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锻炼。
一、更新教育方式的重要性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教育面临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如同填鸭一般,学生的思维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不能得到培养。
信息资源已成为与物质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信息化”。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能够独立思索、处理、评价、运用信息的能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不能孤立地学习这门课程,要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要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要求学生能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合理选择有效的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获取、分析和综合,学习相应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对教师则要求,除了自己运用信息技术外,还要指导和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运用信息技术,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完美整合。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这就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资源的不断完善,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学生不但可以借助计算机阅读图、文、声、像并茂的电子读物,而且可以上网浏览丰富的百科知识,可以与各地的同学进行广泛的交流。因此,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是进行小学语文教改的必然趋势。
二、课程整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运用信息技术能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再现课文中的场景,可以展示事件的经过,可以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
2.运用信息技术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往往渗透着许多自然科学知识。
3.运用信息技术能增加学习信息量。现行教科书由于媒介的局限性,提供的知识信息较少。而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融合多媒体技术,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知识信息。
4.运用信息技术能实现学习的互动。作为一种学习工具,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它的交互性。学生不仅可以自己查找知识资料,而且可以通过一些优秀的CAI软件自主学习,并借助软件提供的评价系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也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
信息技术既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一种技术手段,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辅助工具。
“新课标”强调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那么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就不能局限于课堂上。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既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要贯穿于学生的课外活动中。
1.教学手段的整合
(1)搜集积累知识信息资源语文课本上的内容,一般都比较简略,尤其是对于中外名人、历史事件、名胜古迹等,教参上的补充资料也很有限。现在可以借助互联网来解决问题了,互联网上有丰富的资料,教师可以搜集、积累各种相关资源,如网页、图片、视频等,在教学中给学生,从而补充教学资料的不足。
(2)合理运用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可以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例如教学《春》一课,通过播放课件,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兴趣。理解课文内容时,一边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春天的景色,有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朗读训练时,播放相关的动画场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更容易进入角色。
2.学习工具的整合
(1)利用互联网查找课文的相关资料。
在预习课文时,让学生自己上网浏览搜索相关资料,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2)使用交互式教学课件。
对于一些适合采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课文,在教学时可以提供具有交互式的教学课件,让学生自主选择要探究的问题,主动获取知识。
(3)用计算机写日记。
学生写日记,是练笔的好方法,但很多同学都坚持不下来。利用计算机写日记,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写完日记后可进行排版设计,还可以插入一些小图片,增加日记的观赏性。对于写得好的日记,可以打印出来,供同学们交流。
(4)收发电子邮件。
《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的是:
1、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知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常识,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一般使用方法。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等良好习惯。
这样看来小学计算机教学的重点应注重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课的学习,掌握具有一般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巧以及能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所以我认为其落脚点是重视基础知识,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基础学力的培养。
从平时的教学中我得出这样一种结论,我认为计算机教学要从学生兴趣入手,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入手。而学生的兴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玩游戏;学生特别喜欢玩电脑游戏,老师们就要给电脑装一些练习字法的游戏,另外再装一些练习鼠标的游戏,如:WINDOWS98自带的纸牌、扫雷等,这些游戏既能满足学生的爱好、兴趣,又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更能培养学生操作电脑的基本技能,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还有,我校所用的《金山打字通》效果都很好。
2、学生喜欢利用电脑绘画;绘画比较容易学习,让学生从比较容易的学起,而且是从兴趣方面击起他们的求智欲,这是一种把兴趣和学习结合的一种好方法。而且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还能培养他们美的情操!
3、学生喜欢上网;在网络发展的今天,上网成为一种时尚,网吧随处可见,只要家里有电脑的,只要电脑具有上网功能的,家里一般都上网了,所以,学生在校外已经接触到了网络,从中已经了解除到了网络的昧力,他们在校内同样渴望上网,所以网络教学同样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这还要求我们教师在教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为己所用。
4、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适当地补充计算机史、计算机人物,计算机界的大事,对学生来,比较的新鲜、有趣,又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如:在介绍WPS的时候,我们可以拿WPS与WORD相比,分别介绍他们的发明人,求伯君和比尔。盖茨,从WPS艰难的成长历程中,让学生了解到一个优秀的国产软件的开发所投入的大量时间、精力,财力。,既增强了学生正版软件意识,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介绍微软时,介绍比尔。盖茨的求学经历,和现在的钱财、学生听这样的故事一般都非常感兴趣,你在故事中就可以顺便介绍了世界首富的微软公司的全线产品(从DOS到WINDOWS,还有OFFICE系列等)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很快就接受了。
5、字处理对学生来说则是实际生活中所需要的,学校在绘画中,在画中插入艺术字,在上网时给网友、同学发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这都要用到文字输入与文字处理,我想将来对学生布置的作业或许可以考虑用电子邮件形式来完成。
所以,信息技术课程中应包含有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
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计算机教师则应结合计算机的操作性强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了边讲边练的形式,在应用上采取了边学边用的策略,搞好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课程整合
随着我国科技的高速发展,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培养了信息搜集能力以及学生采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在现代信息化的大背景中,要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语文学科的改革发展变革,学生的整体素质全面发展,就必须要将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进行整合,也只有这样,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才能真正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学的提高。
一、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
将信息技术的课程同小学语文的课程进行整合,即以小学语文学科的知识学习作为基石,将信息技术的课程作为工具及手段,渗透到小学语文学科知识的教学当中去,进而将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到培养学自主解决小学语文学科问题方法的综合能力。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一要注意从语文学科或现实的问题入手,借助实际背景的问题,并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最终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二要安排实践性的语文教学活动,让小学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信息手段来获取信息,并学会使用信息工具以及信息手段来进行分析和处理有效信息,并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同人进行交流、合作并完成组织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将信息技术和语文新课程改革进行整合的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偏重于系统训练体系的,它非常注重传授语法和词汇的相关知识,在语言教材之中收录的文字也仅仅作为传授语言知识的范文。而在现代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并重视积累和感悟,重视语文的运用能力以及语感方面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令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和探究。
1.课文的精读
在传统教学中高度重视对教材课文的精读,在当前信息网络的环境下这一点同样不可忽视。精读作为强化学生基本阅读能力的不可替代作用的学习方式,仍然不可掉以轻心。这种阅读方式中非常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性感知以及深入性思考,语文教师可以提供有效资源以供学生进行参考,并进行即时评价。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语有云:熟读千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好的文章需要进行强化精度,小学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时更要注意掌握精读的方法,将小学语文教学课文详细研读,逐字推敲,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可贵之处。同时,学生还必须根据小学语文老师的指导进行专门训练,以求学生能够掌握精读的方法。
2.主题性研读
主题式研读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按照点圆式信息传输路径阅读大量有关文本。阅读的主题十分丰富且灵活,信息容量很大,外延很广,传输路径也具有辐射性。语文教师也可向学生提供事先整理的资源,学生也可以自行在网上下载相关资源,并可以在论坛上交流研读心得。这就是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我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典型例子,如今各大网络论坛和社交网站都提供许多主题研读交流的平台和机会,使得身处异地之人能够就同一话题进行探讨,专帖。小学语文教学亦可运用论坛方式,指导学生围绕语文课文或课外读物进行交流和探讨,既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解决异地学生的交通问题。
3.选择性阅读
学习的主体通过网络进行快速阅读,并且根据需要进行选取对己而言最有用的段落或文字进行精读,由面及点进行信息输入。选择性阅读在结果上往往是通过写作来表现。这种方式是符合现代小学的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发展轨迹的,具体方式可以在每学期向学生指定一本中外名著进行精读。并要求学生按周次循序渐进阅读,并作读书笔记。教师亦可进行监督和检查,并组织读书交流会。
三、信息技术手段对小学语文新课改的反思
1.加强网络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需要加大互联网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互联网不仅具有传递信息的高效性和地域无限制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小学语文知识的兴趣和降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难度。
2.完善网络论坛、互联网产品的使用方法
不仅仅是网络论坛,同样QQ群、网易邮箱等互联网产品也应当完善其使用方法,有针对性地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加大教学力度,同时与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探索一条有效的网络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牛春燕。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模式初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8).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趣味生动的故事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在进行故事情境的设置时,尽量以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示,选择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让学生感觉科学知识就在身边,故事还要具有针对性,能突出科学知识的内涵等等。这些故事能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性。
比如,在进行“小行为大环境”的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系列的生活故事:人们随意往下水道倒油;很多孩子用石头或者是弓箭射死小鸟;有的孩子在经过树林时,从树上揭下一块大树皮等等。故事就在学生身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很感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这些行为对吗?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很快进入讨论话题,能够从保护环境、生态平衡等角度去分析问题,从而让学生理解了环境的重要性,很多学生表示要从自我做起,注重对环境和对动植物的保护等,大大提高教学实效。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教学难点,通过动画课件揭示科学规律,实现高效教学
科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要想突破这些教学难关,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强调,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为了有效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与常规教学仪器进行有机整合,或者是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动画展示,通过直观信息和动画效果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主动思维,轻松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提高科学教学效率。
比如,在进行“人体的组成”第二课时的教学时,教材设计了“观察细胞”的实验内容,教师引入了显微投影装置,将学生观察到的细胞通过显微投影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全体学生评价该生的观察效果。这样教学既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再如,在进行“呼吸与交换”的教学时,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动画课件展示,调用白板中的课程资源,视频展示人体的呼吸过程,通过动态的箭头显示和肺部大小的变化,形象直观地告诉学生人体呼吸的全过程,降低了学生在理解上的难度。
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教学的改革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但在信息技术运用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手段的运用,还要更好地发挥生活课程资源和常规教学仪器的辅助作用,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探究活动,掌握科学本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根基。
【关键词】本科专业目录;本科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教育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5―0024―05
一 争议的由来
最近,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1]。修订稿在没有广泛征求学术界意见,也没有经过教育部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的前提下,就将目前已流行多年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改为“教育信息技术”。由于这一专业的名称不仅与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也对我国教育信息化能否健康、持续、深入地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从而也对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深化改革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这一名称的变动,立即引起教育技术学界广泛而强烈的关注――有些学者为此感到担忧;不少年青学者已通过网络向有关部门明确表示了不同意见;在已设置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部分高等院校中,许多师生已开始对本专业名称是否应该更改、或应作何种更改,展开辩论与交流;从而在教育技术领域正在形成一场全国范围有关本专业名称是否应该修改的热烈讨论并出现重大争议。本人作为多年从事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探索者、实践者,对这场争论当然不会置之度外,这篇短文就是要阐明我对这场争论的态度及管见。
要判断是否应该把高等院校本科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更名为“教育信息技术”,关键是要弄清楚三个问题:一是,两种专业名称的内涵有何不同?二是,采用新专业名称的主要论据是什么?三是,更改专业名称将有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下面我们就来逐一讨论这几个问题。
二 两种专业名称的内涵及其比较
1 “教育技术学”的内涵
(1) 由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
由“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在学术界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讨已早有定论――在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进行严格论证的基础上,吸纳国际上AECT94定义与AECT05定义的优点与长处(但摈弃二者的缺陷与不足),并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当前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能较真实地反映目前阶段国内外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状况的、相对比较科学的教育技术学定义,应如下面所示:
“教育技术学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与实践。”
由这一定义可以看到,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仍和AECT 94定义一样,是“过程与资源”(但不是AECT 94定义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而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仍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只是范畴所属并非“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而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则仍是上述研究范畴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可以说,就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领域而言,AECT05’定义是完全抛弃了94’定义的优势,从而成为其最大的败笔;而上述新定义则一方面继承和发扬AECT94’定义和05’定义的优点与长处,另一方面又彻底摈弃AECT94’定义和05’定义的缺陷与不足,因而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国内外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又能很好地满足科学地建构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并有效地指导中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求。由于运用这一定义可以严格界定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因而对于整个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对教育技术学科与专业的发展,对教育技术专门人材(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的培养,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可见,这样的学科定义是至关重要的。
(2) 由教育技术应用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
但是,光有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是不够的,因为教育技术不仅仅是一个学科,还是一个很大的应用领域――我国应用教育技术知识技能的专业人员(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各级电教馆、站的电教人员)有上千万之众。对如此庞大的教育技术应用队伍来说,由于他们主要是运用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对教育技术基本理论进行研究与探索),所以上述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对他们并不适用――这类学科定义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并非他们所关注的内容(例如对广大教师来说,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如何运用教育技术去完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好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为此,需要为这一庞大且重要的教育技术应用领域(即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应用领域)制定一种新的教育技术定义――能激发起广大教师强烈的学习与应用教育技术意识,并易于为他们理解和掌握的教育技术定义,这就是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
由于应用领域的定义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广大教师的教学应用,所以必须通俗易懂,但是作为定义又必须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那么,教育技术的的本质特征(即它的质的规定性)到底是什么呢?经过长期、深入的研究发现,这种质的规定性就是:运用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三效”)。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物化技术中又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在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中,之所以强调“三效”是因为:
效果的体现,是各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效率的体现,是要用较少的时间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效益的体现,是要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更大的产出(对教育来说,“更大的产出”就是要培养出更多的优质人才)。
由于上述关于教育技术质的规定性的表述,既简洁明白,又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因而就可以用来作为面向应用领域的教育技术定义。其具体表述为:
“教育技术是运用各种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三效’的理论与实践。”
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物化技术中又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
2 “教育信息技术”的内涵
以上分析表明,对于“教育技术学”的内涵,根据涉及对象和讨论场合的变化,我们可以从学科领域定义或是从应用领域定义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那么,对于“教育信息技术”的内涵又该作何解释呢?
(1) 由教育信息技术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
在学术界,“教育信息技术”原本不是一个通用术语,更不存在这样一个学科,所以本来并不存在所谓“教育信息技术”的学科领域定义问题。但是,确实有部分学者喜欢使用这一术语(甚至有的高校还以此命名该校的某个学院),现在教育部的重要文件中又提出要以此替代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名称,我们就不能不对这一术语做一番认真的考察。
按理说,“教育信息技术”是由“教育”和“信息技术”组成的复合名词,即“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而“教育”在这里起定语作用,显然,只要把“信息技术”的内涵搞清楚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内涵即可随之确定。
由于目前“信息技术”在高校已是一门很成熟的热门学科,而且涉及许多领域,所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为“信息技术”给出的学科领域定义有以下两种:
定义1:有关数据与信息的应用技术。其内容包括:数据与信息的采集、表示、处理、安全、传输、交换、显现、管理、组织、存储、检索等。
所属学科:通信科技(一级学科);通信原理与基本技术(二级学科)
定义2:利用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的技术。
所属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信息学(二级学科)
通常“信息技术”在各级各类的学校中,主要应用于创设理想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从而变革传统的教与学方式以及传统的教学结构;或是应用于各级教育系统内部数据信息的统计、分析、评价与管理。可见,对于教育领域来说,信息技术的学科领域定义显然应当采用上述定义2,即“利用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的技术”。
这一定义表明,“信息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信息技术”的研究范畴则是借助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去“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这里所说的现代技术手段包括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技术等等。
把“信息技术”在学科领域定义中所确定的内涵搞清楚以后,“教育信息技术”在学科领域定义中的内涵也就随之可以确定。如上所述,“教育”在这里起定语作用,所以,“教育信息技术”就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信息技术”(或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这表明,“教育信息技术”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教育信息技术”的研究范畴则是借助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去“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
(2) 由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
考虑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有极为广泛的应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有上千万之众),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他们关注的并不是“信息技术”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而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理想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和变革传统的教与学方式(即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所以也需要为他们制定一种新的教育信息技术定义――能激发起广大教师强烈的学习与应用信息技术意识,并易于为他们理解和掌握的教育信息技术定义,这就是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
由于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目的)与归宿(最终效果)只有一个――就是要“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所以这样的“应用领域定义”可具体表述为:
“教育信息技术是运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理论与实践。”
由于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如上所述包括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技术等,一般也可统称为“信息技术”。这样,上述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就可更简洁地表述为:“教育信息技术是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三效’的理论与实践。”
3 两种专业名称内涵的比较
对两种专业名称的内涵作了具体分析以后,二者的比较就成为一目了然的事情。
(1) 关于两种专业名称学科领域内涵的比较
如前所述,根据“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确定的内涵,
其研究对象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
研究范畴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
研究领域是:研究范畴所涉及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而根据“教育信息技术”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确定的内涵,
其研究对象是: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
研究范畴是:借助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去“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即涉及对教育领域中各种信息的五个方面的处理);
研究领域则是:研究范畴所涉及的五个方面信息处理的“理论与实践”。
由此可见,由两种专业名称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确定的内涵,从它们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领域看,彼此都有较大的差异,难以用后者取代前者。
(2) 关于两种专业名称应用领域内涵的比较
如前所述,“教育技术学”的应用领域定义可表述为,
“教育技术是运用各种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三效’的理论与实践。”
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物化技术中又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
而“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则可表述为,
“教育信息技术是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三效’的理论与实践。”
将这两个应用领域定义逐字对比,不难看出,前者是“运用各种技术”,后者则是“运用信息技术”,而两者所追求的目的与最终效果完全相同――都是为了“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三效’”。可见,若从两种专业名称应用领域定义所确定的内涵考虑,用后者的名称取代前者,对于所追求的目的与最终效果来看,没有变化;但广大教师为达到这一目的与最终效果而使用的技术手段则有较大的不同:前者使用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信息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而后者使用的“技术”,则仅仅是指现代的信息技术。
三 对更改专业名称主要论据的分析
目前主张把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的有影响人士,主要是一批有较强“信息技术”学科背景的专家(或是计算机软件研究领域的权威),还有一些则是多年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研发的学者。他们的一贯思想都认为信息技术可以涵盖教育技术,因而可以取代教育技术(事实上,从上面对“两种专业名称内涵”所作的比较不难看出,用“教育信息技术”代替“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的实质恰恰在于:要用信息技术取代教育技术)。其主要理由或论据有以下三条:即认为名称的更改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有利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训练与培养。是否果真如此呢?我们不妨就此做进一步的分析。
1 关于“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无一不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各国投入了成百亿、乃至上千亿元的资金用于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若干个子系统和诸多的制约因素,决非只靠信息技术方面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或加大资金投入就能奏效。在这方面美国为我们提供了典型案例。在国际上,美国对教育信息化最为重视、资金投入最多、设施最先进,但是迄今为止,在美国教育部官方文件中也承认,“教育信息化成效不显”[1]。其根本原因不在于信息技术不先进或信息技术对教育信息化的支持不力,而是缺乏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的正确指导。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是信息化环境下的一种全新教育理论,它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理论”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论”等三部分组成[2]。由这三部分组成的全新教育理论,并不属于信息技术学科领域,而恰恰是现代教育技术最核心的内容。可见,主张改变专业名称学者的第一条理由(论据)――“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是不成立的,将“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不仅无助于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相反,将会由于改名后更难得到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的正确指导,从而大大延缓教育信息化进程,甚至使成百亿、上千亿元信息化设施的资金投入付诸东流(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2 关于“有利于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
自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人类的基本文化素养已由“读、写、算”三者,扩展为“读、写、算与信息”四者。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我国政府已从2001年开始,将“信息技术教育”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改变专业名称学者的第二条理由(论据)就是从这一点出发认为,如果将“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将会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
强调应加强对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养,这种想法非常正确、也很及时。但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改变“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的方式来加强呢?事实上,现在许多高等院校(包括师范院校)都已经建立了“信息技术专业”及相关的学院――尽管名称不统一,有的叫做“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或“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也有的称之为“信息工程学院”,但它们的专业内涵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高等院校(包括师范院校)本科已经设置有“信息技术专业”、完全可以支持广大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的情况下,还有必要再将另外一个内涵基本不同的专业改名为“教育信息技术”专业,以此来加强对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养吗?
如果这种理由可以成立的话,那么,为了加强“计算”方面的素养,是否应该在高等院校已经设置有“数学专业”(或“计算数学专业”)、完全可以支持广大青少年“计算”素养的学习与生成的情况下,再增建一个“教育数学专业”呢?!为了加强“读、写”的素养,是否应该在高等院校已经设置有“汉语言文字专业”、完全可以支持广大青少年“读、写”素养的学习与生成的情况下,再增建一个“教育的汉语言文字专业”呢?事实上,再增建这类教育专业的建议,从来没有一位学者提出过――因为根本没有必要。
3 关于“有利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训练与培养”
改变专业名称学者的第三条理由(论据)――“有利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训练与培养”,这似乎有一定的道理。由于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课,作为必修课程在我国是2001年以后才正式开设。这门课程需要大量的教师,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有较大的缺口,因而要求教育类的相关专业提供这方面的支持;将“教育技术学”专业改名为“教育信息技术”正是基于这种考虑。
之所以说这种考虑有一定的道理(即有合理性),是因为若是仅从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言,通过“教育信息技术”专业来培养或训练,和通过“教育技术学”专业来培养或训练相比,无疑是更有效一些。但是,如果要求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能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便很好地承担起培养青少年信息素养的任务),而且还应该具有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在这方面,通常要求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能够为其他学科的教师起示范、带动作用,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那么,结论就刚好相反――通过“教育信息技术”专业来培养或训练和通过“教育技术学”专业相比,将远不如后者有效(因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生成,尽管要有信息技术能力为基础,但要真正形成有效整合的能力、尤其是深层次整合的能力,则主要取决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全新教育理论的指导,而不是取决于“技术”)。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在改变专业名称学者所提出的三条理由(论据)中:
第一条完全站不住――不是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而是会延缓教育信息化进程,即“有弊无利”;
第二条理由不充分――在高校已普遍建有“信息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是否还要增建一个“教育信息技术”专业,对于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并无明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即“可有可无”或“无弊无利”;
第三条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成立――如上所述,若仅从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言,更改专业名称可能有一定的好处;但若是对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求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应具有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恰恰是必不可少的),则会适得其反。这说明第三条是“有利也有弊”。
四 更改专业名称将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这样更改专业名称将会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我们认为,这种后果至少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 将会严重影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如前所述,对于“教育技术学”和“教育信息技术”这两个专业来说,它们的应用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存在较大的相似性,这是造成一批有较强“信息技术”学科背景的学者主张把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的主要原因。但是前面也已明确指出,这两个专业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则有较大的差异(两者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与研究领域完全不同),而学科内涵的差异对于该学科自身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该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直接、且至关重要的影响。换句话说,若是用“教育信息技术”取代“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名称,誓必会改变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与研究领域,从而改变该学科的理论体系和该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因而将严重影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甚至导致教育技术学科逐渐式微,乃至消亡)。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危言耸听! 因为美国高校的本科从来就没设置过教育技术学专业,该学科不还是照样存在吗?没错,美国确实是这种情况。但是,中国的情况不同,中国有自已的国情。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中国不仅已在各省、市、地区、县建立了电教馆或电教站(有些已改名为教育技术中心),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了电教中心或电教组(其中多数已改名为教育技术中心或教育技术组);而且还在220多所高校的本科建立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原来叫电化教育学专业)。在高等院校拥有如此庞大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在各省、市、地区、县拥有如此众多且完整的教育技术专门机构(相应地还有一支庞大的应用教育技术的专业队伍――而这一支庞大的专业队伍,正是多年来由我们的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或电化教育学专业培养出来的),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这样的中国国情难道能不加以考虑吗?对这样的国情,美国的情况能直接照搬吗?
2 将会降低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培养的质量
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的修改是否会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质量的问题,在前面已经指出,若是仅从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言,更改专业名称可能有一定的好处;但若是对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求能够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应具有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则会适得其反。这是因为,在此情况下要涉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理论”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论”等教育方面课程的教学安排问题;这对于偏重“技术”的“教育信息技术”专业来说,这类教育方面的课程一般都不太受重视,甚至根本不开设――这是必然的,因为这是由“教育信息技术”学科领域定义的内涵所决定的;而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中,这类教育方面的课程都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属于主干课程,因而非常受重视――这也是由“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的内涵所决定的。这就表明,专业名称的修改将会严重削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而这种“整合”能力,如上所述,对于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因而在专业名称修改以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这方面的培养质量将难以达到要求。
3 将会延缓和阻滞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关于这个问题,在上面、对于改变专业名称学者所提出的第一条理由(论据)的分析中,已给出有针对性的论述,并已得出了明确的结论。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五 结束语
如上所述,主张把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的有影响人士,主要是一批有较强 “信息技术”学科背景的专家(或是计算机软件研究领域的权威),还有一些则是多年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研发的学者。他们历来认为信息技术可以涵盖教育技术,因而可以取代教育技术,这种观点多年以来一直存在。由于非本学科专家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内涵的缺乏了解,而形成一些片面乃至错误的认识,这本来并不奇怪,也无关大局;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这种片面乃至错误的认识,已不只是在学术界散布与传播,而是影响到教育部有决策力的高层领导,因而有可能改变整个学科发展的轨迹、乃至影响该学科的生存,从而给我国教育事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我想向有关高层领导诚恳地提出一个小小的建议:
倾听专家(尤其是权威专家)的意见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任何专家都只是在他(她)自已所属学科的研究领域拥有较全面、深刻的认识(乃至远见卓识),对其自身所属学科应如何发展的意见通常具有权威性;一旦超出他(她)自已所属学科的研究领域(例如,由“信息技术”学科跨越至“教育技术”学科),由于两个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领域”有较大差异(甚至完全不同),这些专家(尽管是货真价实、甚至是国内最权威的专家)的意见也只能作为参考――道理很简单,他(她)们对另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并不熟悉;人非圣贤,在新的陌生领域,难免会说一些错话。所以绝不能把某个权威专家(哪怕是最权威的专家)提出的所有意见都奉若神明。
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及教育技术学专业目前具有空前良好的发展势头,处于蓄势待发状态。这种大好形势来之不易――是几代人、几代学者(包括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的一大批电教人、电教学者)艰辛努力的结果。衷心希望教育技术学界同仁,大家都能实事求是、继往开来、遵循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共同促进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及教育技术学专业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千万不要倒退,倒退将成为历史罪人――既对不起我们的先辈,更对不起我们的子孙。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OL].
[2] 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OL].
[3] 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1,(1):1-19.
Current Our Country “Educational Technology”Sector a Significant Controversy
HE Ke-ka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origin and background of this controversy, then from “two kind of specialty name's connotations and the comparison”, “to changing the specialty name’s main argument analysis”, “what serious results the change specialty name will be caused” three aspects elaborates the author to this controversy's manner and the major viewpoint.
【关键词】信息技术 信息文化 表达
信息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在当今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教育理念,信息技术为学生传递、渗透信息文化,就将有关信息文化的理念、思想贯穿于实际课堂教育、教学的始终,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的魅力、感受到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乐趣。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体现信息文化的课堂教学是当今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开展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1]。
一、信息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一)信息文化的概念与范畴
1.以物质形态表现的信息文化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信息文化属于立足于社会信息和信息资源方面的累积和沉淀;因为信息技术的不管深化发展,为社会信息的传递、共享、利用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化的环境,而这种环境也是是社会活动与信息活动彼此交融的必然结果[2]。
2.以规范形式存在的信息文化
规范或者说是行为规范都是形成、调控人类社会各种信息关系的程序化和制度化手段,如果从人的社会责任和价值的角度出发,在信息活动中确立信息活动的相关准则、制度,也是种信息文化的表现方式,而这种形式表现的信息文化实际上就是社会信息活动的基本依据和要求。
3.以行为方式的形式存在的信息文化
和规范一样行为方式也是人类信息交流和管理中约定俗成的规律性的表现,但是在很多时候行为方式体现的是一种信息需求,以行为方式存在着的信息文化是伴随信息交往过程、信息技术力量、资源形态的发展、拖拽而不断更新、完善的[3]。
总的来说,四种视角下来看信息文化都是具有比较明显的层级性的,事实上作为物质形态的信息文化和作为社会规范的信息文化是广义上的信息文化[4]。
(二)信息文化的内涵
简单地的来说,是因为信息文化的产生才出现并形成了我们今天的信息时代,换句话就是信息文化是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为主要特征的,并在这样的特征不断深化中逐渐形成新的文化形态。从内涵上来看信息文化属于一种彻底理性化的数字文化,与传统我所理解的文化是有很大不同的――信息文化是运用高科技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的一种转型与升级。
二、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传递与渗透信息文化的意义
(一)实践意义
对于信息文化,它毋庸置疑在信息时代下非常重要的,而大多数的学生甚至教师是不了解的。文化本身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形态行为方式,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的学习与堆积[5]。
小学阶段的各学科知识的学习实际其最终的目的都是培养学生形成某个方面的文化,对于信息技术学科而言也不例外。信息文化的塑造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传递与渗透信息文化的最主要实践意义,最基本的具备了一定信息文化的学生能够用将信息技术知识以一种信息技术专业词语、概念形式抽象表达出来 [6]。
(二)理论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看,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教学中相关的概念、原理、规定的“理论”知识(实际上其并非是某种理论,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都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定)学习是很重要的。然而这些知识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也是事实,想要将这些知识学习很好的进行下去,就需要将知识与文化联结起来,以文化影响促进知识习得。譬如在学习网络方面的“理论”知识时,就可以将互联网与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关系网、组织网联系起来以实例枚举帮助学生理解。因此从理论上来看,信息文化的渗透、传递丰富了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深化了相关的教育教学思想。
三、如何把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信息文化表达
(一)加强信息文化的研究
每一种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每一种生产关系的形成,都会导致另一种主导文化的形成和一些利的子文化。信息文化正是这种时代的文化,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物质基础,以信息的生产、传播、接收为核心,以加强沟通为目的的文化形态。人们的交流方式、获取信息的方式、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可以说信息文化是科技影响生活最直接的立体体现,是全球信息时期人类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研究进展可以推动网络事业的发展,提高全社会的文化水平。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可以说,信息技术课程价值是否明晰,决定着信息技术课程能否真正的发挥作用。我们要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研究,特别是从科学、技术、社会和人文领域进行多方位、多视角的分析和研究。可以说,从信息技术课程诞生的那天起,科学与人文就是一对相互关系的名词。“要是科学和技术成为任何教育事业中基本的、贯彻始终的因素;要使科学和技术成为儿童、青年、成人设计的一切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以帮助个人不仅控制自然力和生产力,而且还控制社会力,从而控制塔自己、他的抉择和他的行动;最后,要使科学和技术有助于人类建立一种科学的世界观,以促进科学发展而不致于为科学所奴役。
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也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信息文化和价值也在引导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走向,要想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全面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者、信息技术教研员、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体系。只有每个部分都充分认识到了信息技术课程价值时,信息技术课程才能够发挥其真正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利。 文化视野中的信息技术课程研究[D]. 苏州大学, 2005.
[2] 李艺。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 朱彩兰。 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D]. 南京师范大学, 2005.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323-0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课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阵地。占主体地位的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才能培养出这些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要充满生命和活力,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变为主动地学习。
人类已进入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已成为一条通往教学创新的必经之路。对于经济不发达、教育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的农村小学来说,要实施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必须根据农村小学的具体教学环境、条件、特点,围绕“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这个新课改核心理念,试图通过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创造性地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和主体作用,实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优化,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适合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
一、目前的现状
1、资源限制,手段单一。农村小学条件差,虽然有许多与语文教学相关的资源,却没有很好地挖掘和使用,造成了语文教学内容贫乏,手段单一。
2、教师包揽,学生被动。大多数教师按自己的知识水平、认知方式和实践能力去组织教学活动,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却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尝试整合,缺乏研究。部分教师虽然在进行整合实践,却以技术的使用替代真正的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网络等多媒体手段作为单纯的技术独立于学科教学外,凸现于课堂教学中,对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缺乏必要的研究。
4、以教代学,忽视学习方式的研究。教师只注重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忽视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创新,忽视了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没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实现思维的发展和学习方式的改变。
二、应对策略
1、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技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因此,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必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比如:李克东主编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吴娟主编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何克抗主编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马宁主编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与解决途径》;朱玉民主编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基本模式及应用方法》。
2、参加各级组织的师资培训
对整合的成功与否来说,提高教师全面素质最为关键。一是通过培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使教师在学习中学会研究,有效地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二是语文教师应参加由市、县组织的各类培训,主要是围绕课程改革,特别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以及信息化培训。
3、语文教师应熟练掌握以下一些内容
①熟练使用网络教室内的设备;
②远程教育资源的整理和应用;
③学会从网上获取信息或获取教学资源为课堂所用;
④熟练掌握使用powerpoint、flash等制作课件;
4、多进行课堂实验,采用方式:“实践──反思──完善”
语文教师要通过举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公开课。及时发现课堂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研讨交流,完善应用方法理论。去年下期,我上了一堂小学一年级的识字课,就是借助信息技术,利用文字、图画、声音、动画、视频等综合信息效应,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教学生字“飞”时,我用课件出示小鸟后,让学生自由说出识记方法,有孩子说:小鸟的身子 “乙”长了一对翅膀就能飞了,这时我又用课件演示出小鸟飞翔的样子。学生有了奇特的形象,就很容易记住了字形,甚至终身难忘。上完后,我进行了认真地反思,找出成功与不足之处,大家又针对这堂课展开激烈地讨论,各自发表识字教学的看法,交流有效识字的方法,最后达到逐步完善的目的。
在教学中坚持做到“三适”:一是“介入适时”。即教师依据课标,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出周密的资源介入方案,把资源用在关键时刻。二是“选择适当”。即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适宜的教学手段。三是“掌握适度”。即运用资源进行教学整合,通过音、色、形的和谐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整合;小学科学课;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具体到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中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促进小学科学学科教学方式的变革,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创新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模式,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的有效整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丰富和延伸课程教学资源,而且提高有利于教师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进一步实现科学学科的有效教学。
1.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的整合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如果说,传统的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传授为主的单向信息路径,辅助以学生设问、教师答疑等双向信息路径,那么,这种富有创新意义的整合模式,则是一种信息与知识的分享和交换,通过教师或者学生自主,来收集、发现并利用信息,将其形成一定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让大家在对整合成果的观摩过程中学习,从而实现信息整合的目的即最大化的分享信息。建构主义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同时,这一理论还强调,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情境、协助、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而利用数字化的资源,创设探究性学习情境,使得多媒体不仅仅是教师实现其政治教学目标的手段、方法,而且成为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信息的一种平台。当然,这种信息,是在一定的教学目标规范和设定下的信息,而并非盲目的杂乱的。
(二)现实依据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的深入与扩大,传统的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再适应当今小学生的学习,因此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如何借助相应的条件为学生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变革传统的学习方法,这些问题的提出,都要求小学科学课必须要与更多的信息资源进行相应的整合。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又为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的整合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而校园网络的相关建设,使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二者的相辅相成,为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的整合提供了现实依据。
2.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的整合的着眼点
(一)小学科学学科的人文性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的整合时,要结合小学科学学科特点,突出人文性。小学科学课的人文性质,要求小学科学教育应该以情感渗透为主,而传统的讲授形式的教学,对于学生的情感渗透的重视不够,使得学生对于小学科学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大的机械性、被动性。
而要在具体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进行整合,使多媒体资源的有效参与教学,来实现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情感渗透。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多媒体具有直观、生动形象、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多媒体的有效参与教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小学科学的感性材料和内容,大大扩大了小学科学教学的课堂容量;另一方面也调动了学生学习小学科学的积极性,使得学生有效参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主动培养政治情感有了可能性。
(二)小学科学学科的理论性
小学科学学科本身具有很多理论术语或者政治概念,而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较为活跃,通过整合,使这些枯燥艰涩的政治理论,得以建立在大量的感性材料基础上,符合“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样的思维特点。
科学理论的学习,不能回避,而是借助于大量的感性材料,更好的理解和熟悉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能够使小学科学课堂实现从知识为主到能力为主这样一个转变。
(三)小学科学学科的时代性
相对于学科特点而言,小学科学教材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广泛而及时地反映当下生活中的问题,对生活的变化捕捉不足。教师可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将生活融入教材知识中来,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对于小学科学课的主动学习的精神,另一方面,也使得小学科学课堂更富有时代气息。但是,小学科学的时代性是为生活主题服务的,所以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的整合中,既要把握小学科学的时代性,更要深刻理解教材的主题,要以主题统领整合,以整合突出主题。
3.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的整合的实践与反思
(一)整合实践
3.1根据教材内容,确定相应的学习主题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的整合中,学习主题的明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合的效果的好坏。所以,教师应当根据课程需要,正确选取相应的学习主题,并根据主题的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获来取信息资源,并将信息资源一一筛选,适当取舍,为小学科学课堂的学习提供辅助。
3.2利用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创设探究性学习情境
通过探究性学习情境,使学生获得相关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和讨论,并将思考结果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等方式,进行有效反馈,根据反馈结果,教师可以做出相应的指导,使其从中发现内在的规律与联系。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可以在探究、效果测评这些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空间。
3.3学教并重,整合教学设计
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两大类,一类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一类是以学生的学为主。不管是教为主,还是学为主,都共同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即在课堂中有所侧重,然而却不能兼顾。而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的整合,却可以有效弥补这一不足之处。这是因为,计算机不但可以成为教师教学用的教具,而且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用的学具,通过校园网络,教师不但可以演示自己的教学成果,使其成为演示工具,而且学生可以借助这一平台,获得积极的情感激励和认知,使其成为促进学生的情感激励工具和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这样一来,就可以在教学设计中,现实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并重,突破现有教学设计的不足。
(二)整合效果与反思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的整合的实践表明,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在不断的发展,由此而来的,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的整合也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既然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就要求参与整合的教师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整合能力。在整合能力中,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很关键的一点。简单的下载课件、练习作业等,并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的有效整合,而是要具备相应的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的整合,其效果如何,除了教师的自身的信息素养的提高,还有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与相关设备的有力支撑。
总之,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的整合,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积极尝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数字化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一个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又不断突破自身能力的成长过程,它将传统的教师讲授为载体的知识传递,变为网络信息资源为载体的知识交换与分析,更是将教师从单纯的知识讲解中解放出来,便于发挥其主导性角色。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实现整合与拓展的度的把握,如何将整合小学生信息传递效果、学生思维效能等方面,进行量的检测与控制,这些都将是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的整合中值得研究的方向所在。
【参考文献】
[1]徐斌。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的整合教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02)
[2]杨彩玲。浅析现代信息技术与政治课教学的有机结合[J].科技资讯,2008(31)
[3]张国芝。信息技术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 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07)
[4]王爱霞。信息技术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