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最新9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

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途径探讨论文 篇1

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途径探讨论文

摘要:制造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成为目前碳减排的主战场。然而,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但全球环境的恶劣使得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不容刻缓,如何解决低碳经济与制造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制造业;低碳;科技;创新

一、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其每年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高,制造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与其他行业相比制造业的能源消耗总量过高,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了大量一次性不可再生资源,不仅造成资源枯竭的局面,还严重影响的环境,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加剧了全球的温室效应。我国制造业能源消耗总量大,能源利用率低,不仅浪费了大量一次性能源,早在“十二五规划”中就特别强调低碳经济的发展,全面各地已经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有关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监测和分解考核体系,切实保障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

二、盐城制造业发展现状

制造业的智能化成为盐城市近几年发展重� 为机械、汽车、化工、纺织等行业发展制定智能车间的发展方向,引导制造企业能够结合行业特点加快智能制造业发展步伐。盐城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目前已见成效,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试点,以现有的机械装备和信息技术产业为基础,推进电子信息技术与各领域进一步的深度融合,该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截止盐城市投资84.9亿元用于50项智能制造项目计划、工业机器人新增346台、企业用工人数减少1796人。乐洲科技年产500万台手机智能车间、辉丰农化年产1100吨原药生产线、辉山乳业年产18万吨乳制品生产线智能改造等一批智能化项目陆续竣工投产。剑桥涂装、大洋精锻、丰海新能源、江森座椅、华稼食品5个智能车间项目通过省示范智能车间现场审核。

三、盐城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

盐城制造业仍存在着制约发展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投入不高、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偏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缺乏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管理体制落后、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需求等方面。对此,应在以下方面加大力度:1.各行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江苏省节能减排的具体要求和各个地区所分解的任务指标,盐城市应降低制造企业产品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危害居民身体健康的气体排放量。应加强资源、废弃物的利用率,加快能源的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速度,促进行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如今所面临的资源枯竭、能源损耗严重的局面,而制造业作为能源、资源密集型行,需要实行循环经济模式,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采取措施避免遭遇资源困境。即使目前智能化的实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目前盐城的制造业仍存在高污染、高能耗、高成本的问题,这“三高”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威胁,为了能够使制造行业摆脱困境,需要实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大力整顿制造行业,淘汰、兼并重组落后产能企业,达到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目的。如若制造业继续走老路,安于现状不实行改革,必将会受到政府、法律、市场等各方面的诸多限制,如在项目审批立项时会受到环境保护法等制约而最终导致项目无法实施,长此以往,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2.注重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技术创新才能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政府应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开发,特别是制造企业,应当开放应用可循环的作业流程技术,开发新材料替代原先旧的材料。除此之外,应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只有进行技术改造才能促进制造业的优化升级。技术改造应以产品质量、节能降耗、智能生产等作为重点,引进新技术、先进工艺、智能装备,对现有的生产机械设备、生产工艺进行改造,优化生产流程,升级企业技术装备,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增强企业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目前盐城引进大量的创新型企业,给予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但一些传统的企业却仍然维持现状,特别是一些老的机床厂,现在智能化的生产有些跟不上,近几年面临巨额的损失,只能通过地产投资来弥补亏损,长此以往必然会被淘汰,需要引进先进技术来改善现状。3.引进学术专家,强化技术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企业的创新人才队伍至关重要,制造业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这只队伍,具备一支适合制造业循环经济型人才队伍,可以满足不同制造类型企业的需求。目前盐城缺乏这样的技术创新型人才队伍,虽然近几年在不断引进但是成效不大。其中企业对技术创新所需要的中高级技术工程师和熟练技术操作人员的需求尤为突出,同样也缺乏科学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急需引进和培养这样的专业技术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能满足盐城市中长期战略发展的需要。为此建立后备人才选拔方案,注重人才储备库建设,避免人才队伍参差不齐。与高校合作研发,满足企业对学科建设、骨干人才的需要,努力使制造行业内从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人才在年龄、专业、分工、数量或级别上处于合理的配置状态,从而优化人才结构。4.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第一,在制造业中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引导自觉实施清洁生产。制造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不会注重清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情况严重,而发达或较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污染防治的成功经验就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二,增强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制造业员工往往会缺乏的环保意识,对排放的污染物的危害得不到正确的认识。盐城市的相关政府部门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组织单位和职工学习并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增强其环保意识,开展系列活动,行业人员进行交流,将可能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有效控制,尽可能降低到最低限度。第三,引入环保型新材料和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选用新型环保材料是解决制造业废气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的主要途径。要在加大对环保型材料研制和开发力度的同时,积极开展制造业材料的环保认证工作。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还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例如先进的混凝土浇灌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建筑施工场地的噪声。第四,加大对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监督。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建筑垃圾基本都可以回收利用,建立群众环保监督机制,设立群众环保监督小组对制造业的污染物排放。5.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水平。盐城制造业的国际化趋势开始很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障碍”很多。如渠道障碍、品牌障碍、技术障碍、资源障碍、非关税壁垒、人才壁垒等。即使存在障碍,在经济发展中仍必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加强国际化经营,深化经济技术合作。盐城市制造行业应充分利用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程度,鼓励国外先进知名制造企业参股和投资国内制造企业和项目,在产品深加工领域投资设立企业和研发中心,提升盐城市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比如:悦达起亚与韩国的亲密合作,但同样其业面临销售的困难,可以加深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壮大企业的销售团队,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带动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洪。低碳背景下战略产业的选择与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邱振卓。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吉林省产业转型升级研究(D),吉林大学,206月。

[3]张欢。我国低碳技术进步对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年1月。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 篇2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低碳经济已� 而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公路运输业在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中也要进行不断改善和进步,才能适应未来经济的发展要求,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当前,在公路运输业中,碳排放量主要是石化能源的消耗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而且排放量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文章对当前环境先对公路运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提出当前低碳经济下公路交通运输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对应的策略,促进公路运输业的向低碳绿色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公路交通运输;发展对策;研究分析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在以后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水平仍会保持稳定增长,作为社会经济中比较重要的交通运输事业也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而目前,公路交通运输中主要是以传统的石化能源为主,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公路运输业进行改革,建设公路低碳运输体�

1低碳经济下公路运输发展现存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公路运输业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取得了比较好的发展成果,但是在当前的低碳理念下,公路运输业的发展还是无法满足绿色环保要求,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公路交通的基础设施在等级和相应的配套上都要进一步的提高。当前,在整体上,我国公路运输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但是与现代高速公路进行相连接的公路等级比较低,一些地区和省份尚未建设起比较完善的高速公路运输网络。而且,随着经济发展,车辆的持续增加使得交通运输量有了增加,造成了实际过程中许多公路的通行能力已经超出当初建设时所设计的通行能力,从而引发一些安全事故。同时,较多的运输车辆使得公路交通系统功能的`混乱。

1.2节能减排技术比较落后

当前,公路运输业的主要运输能源是以汽油、柴油等传统的石化能源为主,在新能源的利用以及新技术的开发方面需要提高。在当前的运输过程中,由于传统石化能源的大量使用,使得运输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不断地增加,进而引起一些环境方面的问题[1]。因而,只有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新的节能减排技术,合理的提升资源的利用率,才能够减少运输中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同时,在当前的公路运输中,运输智能化技术比较落后,缺少比较完善的智能运输体系,会出现运输实载率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公路运输业的低碳环保发展。能源的消耗量和运输实载率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如果实载率比较低,则能源的利用率比较低。通过建设智能化的公路运输体系,可以通过提升车辆的实载率来降低单位运输量的能源消耗。

1.3监督管理工作的不到位

1.3.1内部监督管理的不足监管力度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公路运输业内部对于节能减排方面负责监督管理的人员比较少,而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其二,公路运输业的内部从事尾气减排的基础工作比较差,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公路运输业绿色环保发展的要求。1.3.2相关部门的监督工作不到位从政府角度出发,对于公路运输业的运营和低碳发展所实施的监督和管理做得不够到位,政府方面的监督工作主要是包括运输市场、运输组织以及车辆尾气的排放量都缺乏明确的监督和管理[2]。对于当前公路运输事业中的绿色低碳发展,相关部门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路运输业低碳绿色发展水平。

2促进公路运输绿色低碳发展的对策

2.1完善公路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公路基础设施作为公路运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促进公路运输业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协调发展,科学规范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的促进公路运输业的绿色环保发展。因此,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去筹措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使用多种形式的投资工具,获取更多的资金来促进公路基础设施及其行管的配套设施的建设。

2.2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技术

在当前的运输过程中,车辆尾气对于公路运输的绿色低碳发展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要利用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摘 要:相关的节能减排技术促进公路运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技术的开发过程中,首先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研发出新型的发动机。传统的车辆发动机都是用汽油、柴油等石化能源,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从绿色低碳理念出发

关键词:公路运输论文

相关的节能减排技术促进公路运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技术的开发过程中,首先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研发出新型的发动机。传统的车辆发动机都是用汽油、柴油等石化能源,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从绿色低碳理念出发,鼓励以电力、乙醇等为燃料的新型发动机的研制生产[3],从而在燃料方面减低污染。其次在发动机上安装自动关机装置,避免在停车等待时由于发动机空转而造成燃料消耗。同时,推进现代化技术在公路运输方面的运用,通过建设智能化运输系统,有效提升公路运输业的信息化水平,从而更好地推动公路运输业的低碳环保发展。

2.3完善相关法规,加强监督管理

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指导公路运输业绿色环保发展的具体保障。通过大量的数据研究证明,低碳绿色方面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公路运输业的绿色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加强法律法规方面的建设,使得公路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有着法律层面的支撑,为以后的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具体的依据。

结语

在当前的低碳经济背景下,要促进公路交通运输业的低碳绿色发展,必须对相关的公路基础设施和相应配套设施进行完善,促进新型低碳绿色技术的发展,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同时注重专业的人才方面的培养,保证公路交通运输业真正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为男。低碳经济下公路交通运输业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xx,05:150-151.

[2]王汉丽。低碳经济背景下公路运输发展趋势研究[J].技术与市场,20xx,07:365+367.

[3]蔡海韬。基于低碳环境下公路运输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xx,03:166.

农业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论文 篇3

低碳环保型社会发展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农业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受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加之农业生产条件脆弱、技术水平和推广能力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要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急需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生产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

一、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农业循环经济的'关注越来越多,在农业生产中倡导节地、节水、节肥、接种、节电、节油、节柴、节粮等,用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护生态农业。

(一)发展立体种养与生态农业

目前,很多地区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开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菜(粮、果)”生态农业,解决了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同时,以家肥代替农药和化肥,进一步促进了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另外,通过秸秆还田、秸秆氨化喂畜、秸秆替代木材生产复合板材、利用畜禽粪便生产微生物有机肥等措施,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提高了土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改善了生态环境。

(二)发展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具有相对较完整的认证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价格,给农民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目前,虽然有机食品认证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有机食品企业正在努力借助政府支持,利用相关资金扶持政策,提高自身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创建中国有机食品品牌,增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系统建设现代有机食品工业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制定统一的有机食品法规,完善有机食品认证体系,大力开展绿色外贸。

二、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落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随着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土地规模小而分散的经营特点与现代农业生产之间出现了新的矛盾。同时,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农民习惯于依赖农药、化肥等辅助加快农作物生长,长此以往,造成农田土壤质量严重下滑,直接影响了我国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实施。

(二)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

工业的发展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另外,水资源缺乏,水质污染严重。我国是全球13个贫水国家之一,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四,但是人均水资源为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位居世界第88位;水土资源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程度加重,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污染严重。据统计,86%城市河段水质超标,近2800km河段里的鱼类灭绝,其中淮河水系,80%的水呈黑绿色,过半的河段完全丧失使用价值;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农田污染严重,农药毒效大、残留高,化肥污染、无水灌溉等,严重影响粮食安全。

(三)农业科技含量低,生产方式比较落后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转化率相对较低,技术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较低。农业技术研发的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人员大量流失,除此之外,农业科技应用与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大大制约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业低碳技术成本较高,这也制约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除此之外,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消费需求达到了新的高度———绿色、美味、保健、多样化和优质的农产品成了消费者新的期望,而我国农业长期以来对科学生产并不重视,观念落后,在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等各个方面较之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一)明确低碳农业发展目标,制定各地区发展规划

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各个地区应根据本地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本地区发展要求的农业发展规划,既要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不断实现经济增长,同时,也要实现节能减排的强制性指标,特别是要明确针对农业的各种扶持倾斜政策,如,农机具补贴政策、粮食补贴、农业金融贷款政策等,加强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生产,不断加强农业低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鼓励和扶持绿色农产品开发和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切实推进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构建环境友好型农业体系

鉴于我国农业生产效益低下,污染相对比较严重的状况,应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用粪肥和堆� 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农业生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不断完善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三)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利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经济

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需利用现代科技来装备农业、改造农业,并用现代产业体系来提升农业,采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管理模式,着力提升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理念,培育新型农民来发展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同时,不断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从而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的过程。

发展绿色生产法律问题研究论文 篇4

加强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论文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自然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依照生态科学,生态经济学发展的规律,将系统工程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获取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农业。

一、生态农业的发展意义

(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农业的发展

今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不断推进,导致工业用地和城市用地不断的挤占农业用地,造成我国的耕用土地不断的减少,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人均耕地面积却不超过0.1公顷,水资源不到全球水平的40%,农业土地资源十分匮乏,加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不少地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上的发展。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造成我国农业发展中社会的自然生态和经济发展中出现难对等发展的情况。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村产品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要求吃到绿色、安全、无公害的农产品。因此,推动农业的绿色发展、无公害发展、循环发展是顺应农业经济发展的趋势,怎样努力走出一条代价小、公害少、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也是越来越多农业工作者关心的问题。

(二)加快传统农业发展的变革

现代农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一些弊端也逐渐显露,如大量的生态资源被损耗且没得到合理的运用,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污染,随着这些问题的加剧也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多难以弥补的损失。要在保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最大化的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可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都综合纳入农业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中,由于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不同步转化为同步发展。

(三)生态农业发展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

民以食为天,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百姓的生活水平,让人民群众的人生活水平一天天的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在是满足于过去的“吃饱”,更要求食品营养丰富、无污染、无公害。”因此,我们必须下大气力解决传统农业发展的弊端,将新型的生态农业的发展效率,推动传统农业的改革进程,以实际行动为人民谋取福利。

二、生态农业的发展特点

(一)综合性的发展农业经济。

(二)生态农业强调生态系统的综合发展,利用传统农业的经验将农业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发展。

(三)多样性的发展农业经济。

(四)我国土地面积辽阔,南北气候、地质条件等都存在显著差异,将农业生物的多样关系加以利用,可以起到促进多种农作物同时发展。如云南农业学家朱有勇将糯稻和抗病杂交稻间种植就可以防止稻瘟病。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在西北不少农民将向日葵种植在石榴园,避免石榴对害虫的侵害等。节约成本的同时促进了不同种植物的多样发展。

(五)高效性的发展农业经济。生态农业的发展的保证了对自然资源的最大利用率,例如对饲养动物粪便的再利用,降低的生产成本,提高的经济效益,也减少通过化肥肥料等化学用品对种植物带来危害,生产更多绿色食品。

(六)可持续的发展农业经济。农业生态的发展建立在资源的循环使用上,如有人在自己的山鸡饲养场里同时也养殖蜗牛,让蜗牛吃叶子,鸡吃蜗牛,鸡的粪便作为叶子的养料等,建立一个循环的生物圈,减少人工饲料和化学品的使用,最大程度的提高的产品的安全性,满足了人民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也带来了经济效益。

三、怎样做好生态农业的发展

(一)多展开宣讲,增强农民对生态农业的了解

有些农民的生态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对农业的。种植停还停留在传统的思维里,对发展生态农业的概念模糊。因此,使农民明确发展生态农业的理念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发展生态农业会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能带来什么实际性的好处以及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如各地的村委及宣传部可以定期的组织农民定期开展交流会议,交流彼此间种植的心得与经验,此时宣传员可以分享几个成功的案例进行正面的刺激和鼓舞,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兴趣和积极性。各个公社也出黑板报,宣传生态农业发展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阐述生态农业发展与经济发展间的关联,对环境保护的影响等。树立农民对农业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积极从绿色品产业的开发与经营。其间,应定期的向态农业人员、劳动者普及相关的知识,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懂科学、会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达到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目的。

(二)发展生态农业需改善生态环境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是要保护好生态资源和自然环境,首当其冲的就是污染防治工作。目前最大的农业污染来自于农药、化肥等,污染范围广且治理难度大。因此,在对生态农业的宣传工作中要用各种科学实验和示范方法,引导农业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增加对有机化肥的使用率。完善相关的法律措施,建立完善的农业生产环境的检测体系。对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进行淘汰,对已造成的污染贯彻谁污染谁治理原则。

(三)推进农业领域的科技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态农业是由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系统工程研究方法、生态学原理等元素像结合的综合农业模式。生态农业的发展离开了科技的发展就像鱼离开了水,无法依存。在对传统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对现有技术进行优化、组合。在对生态农业的发展中,敢于积极采用与之配套高可行性新技术。推动农业科技的大力发展,如清洁生物再生能源的开发、农业废水分散治理及循环利用、无机物复合肥料、污染地生态恢复等,现代科技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又促进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四)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资金短缺会制约生态农业的发展。因此,政府在对农村项目扶持上应更倾斜于生态农业发展上,在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中,除了要相应的增加发展农业生态的资金预算,提供配套专项经费,还需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增加投资金额。同时,还应积极吸引企业等其他团体的投资,并通过一些鼓励政策的引导农民自己投入。此外,分配资金的同时,要保证资金到位的及时性,是资金确实能投入到生产发展中。通过多渠道的筹集资金,不仅有助于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上的难题,还可以利用更多的资金进行相关的规划。如技术培训、新技术开发与生态农业的推广工作等,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农民开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 篇5

摘要:最近几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不仅仅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与提升,而且各行各业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也不断深入。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以“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深入、细致的探讨,希望能就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切实做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前言

低碳文明可以说是社会发展和进步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更是环境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然的要求。从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有许多与低碳文明所不相适应之处,必须尽快做出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

2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点分析

2.1低碳经济内涵

低碳经济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之上的,是以低排放、低污染和低能耗为主要特征的。在这种低碳时代的宏观大背景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也必须尽快做出改变,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低碳效益的三重丰收。

2.2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在发展方式上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农业环境污染依然严重。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并没有及时更新农业发展理念,对于农业生产的管理基础上依然处于传统的管理状态,因此无论是农业生产水平,还是生产效率都相对低下,更为严重的是,在处理“三废”的问题上,更是不够科学、合理,导致污染极为严重,甚至也威胁到了农产品的质量。其次就是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是较为传统、粗放的,这样不仅仅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率,而且也影响到了农业的发展进程,再加上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农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3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点

要想真正做好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笔者建议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首先就是要走农业经济发展的循环之路。我国是人口大国,但是资源相对有限,可供农村地区所利用的各种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更是极为有限的,因此,一定要走循环发展的道路,坚决秉承“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基本原则,切实做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工作,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尽快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循环型经济发展方式。其次就是要走农业发展的有机化道路。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发展有机农业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为此,笔者建议,不仅仅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而且要合理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技术,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做好种植业以及养殖业等的协调与平衡,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证农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通过有机农业的发展,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提升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综合竞争实力,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再次就是要走农业发展的综合化道路。农业发展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给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农产品,同时还担负着保护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观光和休闲旅游的基本功能,例如农家乐的休闲生活方式,不仅仅能让城市居民切身体会到农产品收获的乐趣,而且能够提升农民的收入,实现农业的综合化发展。第四就是要走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化道路。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化是刻不容缓的。为此,笔者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具体来说就是当地的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投入和资金投入,加大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的合作,不仅仅搞好农业技术的创新,关键是要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切实保证科研成果的实用价值。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加大宣传力度,重视对农民的培训,为真正做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第二,进一步完善农业经济发展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合同化管理机制的实施、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及对农民标准化生产的引导。第三,建立农业信息站。立足当地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一整套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和信息交流点,通过工作人员的调研和调查等,为群众及时提供有效的农业信息。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低碳经济的内涵,明确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难题,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现在处于并将长期是农业大国的现状中,农业经济的基础性地位是尤为重要的,而且从目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与其它行业的发展相比,农业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与世界主要发到国家的农业发展相比,我国的农业发展也是相对落后的,这种现状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粗放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浪费了相对有效的农业资源,也破坏了生态环境。从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来看,为进一步巩固农业经济的基础性地位,更好地协调经济产业结构以及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之间的关系,努力走出一条特色现代化农业路子已是大势所趋。

3结语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农业发展如果还是延续传统的发展方式是不可行的,更不能仅仅着眼于眼前的短期效益,而是要立足实际情况,从长远利益着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切实做好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农业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持续、健康与快速发展,才能开创农业发展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周玉新。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农业经济,20xx,(4):3-5.

[2]汤晓阳。积极探索低碳农业发展路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J].农业经济,20xx,(7):6-7.

[3]韩贵清。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必然选择和目标模式[J].新农业,20xx,(7):8-9.

[4]何斌。低碳经济语境下对湖南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xx,32(6):109-110.

[5]王殿安,王凤羽。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J].农业经济,20xx,(12):25-27.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 篇6

随着世界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加深,各国已开始采用不同的方式协调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低碳经济的发展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的必然趋势。自然界与人类世界是一个统一的、相互影响的整体。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在人类世界与自然界中,首先,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从人类的发展史看,人类不断运用智慧改造自然界,使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多的物质需求。但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是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顺应自然发展规律进行的活动实践。任何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地改造都会以失败告终,而且自然会给改造者一定的“惩罚”,如温室效应、雾霾灾害等,就是自然对于人类肆无忌惮地改造自然的一种“惩罚”。同样,利用事物间普遍联系的哲学思想,人类的活动一样能改善环境的破坏程度等,如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人们应用无污染的太阳能代替煤炭、石油等作为动力能源,减少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有效地改善了环境的污染状况。此外,风能、水能等方面的开发,都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人们利用科技的发展,节约能源使用。例如电器的省电设计为全世界节省了大量的电能,减少了电站的发电负担,降低了电站对煤炭等能源的消耗,起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

一系列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和低碳环保之间的对立关系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实践中,人类认识到遵从自然规律的重要意义。站在哲学的角度,发展低碳经济是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人类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生存能源,而大自然的神秘需要人类不断地探索和挖掘。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就是人类对自然界不断探索的表现,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寻找人类发展的新路径,提高人类文明发展程度,实现人类世界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如高碳经济对环境的污染、破坏也是一个积累和质变的过程。工业生产之初,低劣的生产技术已开始了对环境的污染,人类之所以未觉察或是不重视,是因为这种污染还没能积累成尖锐的“矛盾”,当环境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人类生存的主要因素时,人类开始反思自己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发展低碳经济也是一样,首先,人们需要从思想上对低碳经济有一个客观的、理智的认识,才能形成低碳环保的意识,才能努力营造经济发展与低碳环保之间的和谐关系。

其次,人们之所以摆脱不了对高碳能源的利用,最主要的原因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不成熟及科学技术发展的相对滞后。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前提就是不断提高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效益,降低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成本,使生产者能够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获取丰厚的利益,促使他们、引导他们进行低碳生产、低碳消费。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 篇7

据大量实践证明,我国每天行驶于路上的机动车辆,运输时都会存在大量能源消耗,作为主要噪声源,交通运输产生的氧化氮排放物约为50%,铅排放物为50%,交通工具碳排放增长率可达到25%。预计20xx年,全世界交通工具碳排放将远远多于该比例。

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已作出20xx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xx年降低40%到45%的承诺。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交通运输经济体系如何构建,已� 为此,本文主要对低碳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的概况、交通运输业低碳经济评价层次结构、发展途径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1 低碳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的概况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利用创新技术、制度与产业转型等方式,遵循生态学原理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加以指导,其提倡和环境和谐发展,是一种生态经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流程作为低碳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在该过程中物质、能源需实现循环可持续利用,达到开采小、利用高、排放低等目的,最大程度减少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为根本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其目的为降低排放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与实现能源节约。现阶段大量学者、专家在不同领域发展研究低碳经济,如科斯定理、征收碳税等。有学者提出,以碳排放权与效率关系为主,对碳排放权基本路径加以明确进行碳交易。按照增长模式与消费、生产间的关系,20xx年Urban将低碳发展进行了四类划分,如低碳生活、低碳增长、均衡经济与自然和谐。作为一个高能耗经济产业,在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应按照低碳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

1.1 按照低碳经济发展原则,在生产活动中,尽可能对现有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无法实施循环利用的资源则需对其利用率进行有效提升,将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进而达到低排放、低能耗的发展目的。

1.2 按照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情况分析,合理选择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在源头上要求交通运输企业必须对节约资源、提高利用效率进行充分考虑,在经济活动运行中,最大限度降低原料、能源用量,实现经济发展目的。从根本上达到交通运输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的目的',尽可能降低浪费,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1.3 输出端为道路运输企业资源的资源化,其主要体现在交通运输工具的更新及系统管理等。其作用为废弃物再次资源化、最终处理量减少,废物处理可通过循环利用得以实现。

2 交通运输业低碳经济评价层次结构分析

专家评价法、数据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为常用综合评价方式,针对交通运输业低碳经济评价来讲,考虑到其涉及的因素具有层次,计量难度较大,基于此,交通运输业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一般选取层次分析法。具体如下:

2.1 评价目标

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评价为交通运输业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前提。企业低碳经济可实现且充分反映企业内部低碳经济,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目标,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与废弃物资源化为社会目标,低碳经济能够实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全面结合。因此,交通运输业低碳经济评价的目标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交通运输业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的评价,对交通运输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状况、程度进行全面了解,及充分掌握对发展造成影响的各类因�

第二,现阶段发展状态与预测未来变化趋势的监测。通过分析整理交通运输业低碳经济评价数据,对现阶段发展状态进行监测,以此进行未来各方面变化趋势的预测。

第三,为交通运输业提供优化管理决策的依据。按照以上评价结果对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通过有关决策理论的应用,为交通运输业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2 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构建

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应严格遵循低碳经济的相关概念与原则进行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的建立。按照交通运输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原理,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定为目标层,且根据低碳经济的根本原理,将减量化指标、再利用与资源化指标作为一级子目标。通过合理利用清洁燃料车辆可达到无污染生产,同时将其指标定为一级子目标,并将指标层设置到一级子目标下方,也就是有关具体指标,如单位周转量固定资产、单位周转量直接生产资源等。

2.3 评价指标计算

(一)减量化指标

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资源的产值为减量化指标,如单位周转量固定资产、单位周转量直接生产资源等,各指标数值降低则表明低碳经济发展效果越佳。其计算指标如下:

单位周转量占地面积=企业占地总面积周转量;

单位周转量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总额/周转量;

单位周转量能源消耗=能源消耗总值/周转量。

(二)再利用与资源化指标

再利用指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交通运输企业需对资源的使用时间、使用时效加以延长,以此实现使用效率最大化。如直接生产资源、辅助生产资源利用率等。

资源化指标是指陈旧落后生产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再利用程度,如废旧资源再利用率等。

3 低碳经济下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途径

3.1 系统规划交通线路

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建立,需做好结合衔接工作,以此提高交通便捷性,达到各类运输方式和谐发展的目的。交通运输规划的实施为运输管理的根本,为确保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需对交通线路问题进行科学规划,同时还需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完善化,大力推动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进步。此外,利用调控策略,扩大交通覆盖面与出行便利性。在交通线路合理规划时,需与相关部门紧密结合,合理布局,防止浪费资源现象的出现。同时政府应加强道路资源规划,在线路安排中,做到各个路口、经济带的确立,

绿化带建设作为交通线路规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及消除司机视觉疲劳等功能,通过绿化带设置,可实现交通安全与美化为一体。在绿化带设置中,应对其在整条线路中的实际位置及附近环境特色设计进行充分考虑,实现美化路线、交通安全与环境改善的目的,最终达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

3.2 合理规定排放标准

相比传统燃油型汽车,能够有效降低能耗与碳排放量的汽车为混合动力汽车、压缩天然气汽车与电动汽车等。按照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相关报告显示,在其生命周期内全混合动力汽车的碳排放量可减少近60%,在目前内燃机技术应用中,如燃油动力汽车可选取小型电动汽车替代,温室气体排放量可降低20%。当电力多元化出现,可替代能源比例占到50%,进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在能耗方面,清洁能源汽车油耗可节省50%,但电动汽车无油耗,如我国电动汽车所占比例为30%,石油节约量可达到70亿桶左右。

因此,我国汽车业未来发展趋势应为低碳交通工具,这样才能将清洁能源的作用发挥出来,才能在能源供应比例中不断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才能对燃油汽车污染、碳排放进一步降低,最终达到零排放的目的。

3.3 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

交通工程具有大规模、工期长及施工难度大等特点,从整个建设工程看,工程项目不同其施工设计也有所不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更多新技术应用到交通运输管理中。信息系统作为交通运输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交通运输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信息系统管理中,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必须对交通信息资源进行充分开发与利用,如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利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低碳经济下我国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为全面降低交通污染、提升交通运输质量,必须重视交通运输业低碳经济发展,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

当前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篇8

一、传统农业发展的弊端

我国拥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是世界公认的农业大国,国家经济发展更是聚焦三农问题。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我国逐步转变传统的粗放式农业发展模式,标志着我国在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体系尤为重要。我国在长期的经济发展阶段中,农业都暴露出各类弊端,包括有:农业生产初期不合理的使用农药,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物超标,农产品安全威胁人们身体健康;过量施肥导致土壤结块,地下有机质降低,使土地单位产量愈见低下,长期以往形成恶性循环。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严重浪费了自然资源。对此,本文就坏境污染、科技落后以及产能低下等三个方面对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弊端加以阐述。

1.环境污染

我国绝大多数农民都缺乏相关知识教育,仅掌握了局限的农业知识,部分适应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方针没有及时有效地贯彻到农村中去,绝大多数地区农业发展仍沿用传统的粗犷式生产模式,不注重农业生产的实际效率,有关于低碳经济、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等原则问题更是不知为何。直到工业发展不断深入,工业污染从城市扩散到农村,面对农产品的重金属超标,使绿色食品不再绿色环保,部分农村人才初步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

2.科技落后

我国农村大多出去中西部偏远区域,农民生活质量依旧不高,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知识文化综合素养也不高,关于新型农业的科技更是两眼一抹黑,大多还处于传统的农耕模式。从而,现行有效的农业科技很难在农村地区得到推广与实施,农业机械使用率不高,导致农业整体发展水平处于滞留阶段,农业产率地下直接降低了农业生产水平。

3.产能低下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都是支撑工业发展的,从而我国对农业的投入力度相对较低,农村资产投资等基础设施建设处于落后阶段,导致土地单位生产能力低下。我国现有的农业水利枢纽或设施,绝大多数还是20世纪中期修建的,功能落后,配套设施不健全,损坏情况恶劣,极大地约束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农业经济发展可能性

我国工业化发展已经步入中期阶段,人均GDP达到8000余元,人均收入水平达到中等国家行列,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所占与中等发达国家几近持平。城镇居民食品支出总额在个人消费支出总额中的份额降至37%以下,虽然生产对农产品的需求量降低,但也相应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需求。城镇人口比例激增,从原有的18%到现今超过40%,非农业就业人口从约30%增长到比50%还要多。为满足日益激增的非农业人口的适量消费需求,以及应对耕地减少的状况,我国农业生产率以及产能都必须相应的提高,同时还要做好农产品的品质。根据全球化的进展以及我国自身发展需求,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已然具备先决基本条件,为实现低碳农业经济提供发展的可能与动力。

三、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低碳出行作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我国社会发展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同样的低碳生产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在于全面推行低碳农业经济模式,限于篇幅本问就发展循环经济以及生态农业两方面进行阐述。

1.发展循环经济

我国人地矛盾日益激化,面对低效益,、高污染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要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满足更多人对食量的需求,以保障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就只有全面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大力推行循环经济。以减量化、资源化以及循环再利用为基础原则,全面深化节能减排、节水保能的个人价值观,使有限的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完善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机制,全面实施清洁生产,从而实现低投少耗、低排高效的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通过构建“农业资源→农产品→废物循环利用”的体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相协调的,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能实现农业经济良性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使农业资源短缺和土质退化的农业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2.开展生态农业

结合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运用农业的先进科学技术,在为农业生态环境提供保障的情况下,结合生产技术来促进农业生产,使人类与自然协调共存。开展生态农业能对农业资源进行科学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中共中央在2005年提出的第11个五年规划中指出:落实自然生态的保护工作,坚持优先保护、有序开发,对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进行控制,切实加强对水源、土地、森林等各类资源的生态保护工作。由此不难看出发展生态农业满足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同时,能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有效提升,能为农民拓展新的就业选择,能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四、结语

在现今低碳经济时代,我国必须坚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全面鼓励并逐步推行低碳农业,在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使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理念深入人心,以利于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与共存。大力发展友好型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开发并利用诸如沼气、太阳能等新能,使农村环境得到改善,农业收入得到显著增高,有利于全面推广城乡统筹工作,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提高。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 篇9

一、“低碳”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阵痛”

1、短期内会使一些区域经济受到较大冲击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工业发展还依靠人力、资源吃饭,一些沿海二线地区的县级企业还是靠重污染、高能耗为主,工业整体上还表现出粗放型的特征。东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重庆等很多内陆地区更是以资源消耗为主,从发展水平上讲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期阶段,优势工业还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加工、饮料工业、化学工业、黑色及有色金属工业和机械工业等一些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污染比较严重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的传统产业上,发展后劲不足,竞争力弱。而这些地区正是碳资源排放治理的重灾区,同时这些能源型企业本来的利润就非常单薄,资源的使用成本增加以后,将会更加不堪重负,所以,这些地区的转型成本是非常高的。资源使用成本的上升,不仅影响这些地区的企业,进而影响到就业问题。而且随着企业在低碳压力下的转型以后,技术水平可能会提升,对员工的要求提高,同时一些能源型企业倒闭,部分企业外迁。这些地区的低素质劳动力将无法适应企业的需求,他们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

2、长期来讲负面影响应该逐步减低

但是,资源使用费用的上升对经济带来的影响应该是在初期较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转型的成功,经济创伤将会在一定的时间后得以愈合。一方面企业结构将会相应的优胜劣汰,结构会得到调整,另一方面,社会的需求也会相应做出反应,这样会抵消碳税征收带来的压力。同时,碳资源的使用成本上升这部分主要是政府调控实现的,这些成本会转化为财政收入,将会通过财政支出的形式回流到一些低碳企业以及企业转型期的护持。这将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的投入,促进经济的换代升级。魏涛远与格罗姆斯洛德的课题调查还得出一个结论:征税后20xx年的GDP仅下降了约0.l%。在这一过程中资本的积累逐步抵消了征收碳税的负面影响。

二、“低碳”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低碳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也是人类生存质量问题,甚至是生存与否的问题。所以,在这个问题面前,经济发展要服从低碳的要求是不容商榷的。在这个认识基础上理解低碳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我们贯彻理念于我们的行动之中。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讲:

1、对于企业及消费者的积极影响

一方面,从长期来讲可以刺激企业为减少生产成本而提高效率,促使企业降低能耗,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是说:低碳压着企业往前走。另一方面,低碳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方式。随着转型期间资源价格上升,购买者的实际购买能力下降,对资源性商品的消费降低,例如:对塑料制品、纸制品、燃油等的消费,逐步引起消费者寻找替代商品,进行对替代商品的消费,这会从更深的层面转变人们对于高排放量商品的嗜好,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对于产业投资的影响

随着我国低碳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着新的选择,从短期来讲会导致一些企业减少投资,甚至让一些企业撤回在华投资,但是从宏观来讲,这些企业正是我们需要逐步淘汰的企业类型,从长远来讲是有利于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因为这样可以用来抑制增长过快的高耗能产业投资,重点发展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投资产业,为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打下基础。

3、减缓国内生态环境压力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国之一。根据20xx年底由我国科技部、气象局、中科院等单位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xx年我国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34亿吨,占世界总排放量的12.78%,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人均排放0.65吨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低碳时代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任务的准确表达,正是我们经济发展继续追求的时代目标,开征碳税,加强治理,减少排放,是保护环境的有效经济措施,应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政策手段之一。

4、促进技术的更新及提高

国家必将出台一些新的节能减排的措施,迫使企业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促使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引进与创新,提高生产的高效率低能耗道路。另一方面,也使得节能、环保产业得到了一次快速发展的机遇,当前,我国的环保产业比较落后,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使得我们的环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被严重破坏。所以,低碳目标则会刺激环保产业的发展,为我们寻找到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在碳税的压力之下,经济结构的转型显得更加紧迫,置死地而后生将是能源型企业的必然选择。

三、低碳时代企业如何从容应对

首先要端正态度,积极主动地对应而不是消极的观望等待。尤其是企业自身,要提前思考对应的策略,尽早转变企业的增长方式,准备打好科学发展这一仗。

1.提前做好战略准备与技术储备

企业的经营战略决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在我国,低碳政策的实施必定是循序渐进的逐步实施的过程,但是趋势是不容商榷的'。所以,在这样的形式下,企业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提前做好企业发展的规划,把企业的转型方向与步骤规划好,并依据规划的步骤逐步进行设备、人员与技术的储备工作。提前准备就等于为企业自己的应对赢得了时间,分解了低碳经济给企业带来的压力,使得企业更够平稳地度过挑战期。

2.逐步转变生产结构,有步骤淘汰部分产品

具体来讲,企业在战略规划的同时要转变生产的结构,每年预留一部分利润资金,有步骤地让一些资源能耗性的产品以及一些设备逐步被淘汰、替换。同时,规划好企业需要逐步引入的新的产品,让已有产品向低能耗的相关产品上延伸,逐步加大这些产品在企业产品结构中的份额,为未来的战略转移踩好“点”,以便适时地替换传统产品,实现产品结构的转变。

3.逐步加大设备投入,避免政策被动

一些企业可以通过产品结构的转变,从能源型企业转型低碳型企业。而有些企业是无法转变的,如电厂、钢铁企业、造纸行业、化工行业等等,这些企业不仅转型无法摆脱对碳的消耗性质,而且国家战略发展也离不开这些行业。但是,政府在低碳目标下,必将逐步对这些企业进行政策上的宏观调控加大力度,增加减排的压力。如果这些企业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将很有可能在政策正式实施时候,面临一个被整治的被动局面。所以,企业应该提前做好投入,逐步向国家政策导向方向靠近,避免被动局面的产生。同时,在这种形势下,一旦政府政策出台,企业的多年投入可能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增强“低碳意识”,把握政府动向,用好政府政策

当前,国家的政府正在逐步酝酿着一些新的皆能减排政策,据预测: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开征碳税,暂时的开征方式与比例未定,但是一旦实施,对企业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另一方面,一些地区政府在酝酿“可交易排放权”制度,就是政府将环境资源排放产权化,向企业出卖排放权,而企业如果通过技术改进,减少了排放,则其排放权可以出卖给排放量大的企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而那些靠购买排放权进行排放的企业,负担将加大,处于不利的竞争位置,这项新的市场机制的引入,将给企业带来真正的利益问题,任何企业也无法通过政府的“关照”而继续“蒙混过关”。

五、低碳时代政府如何促进经济转型

1、明确政策导向,促进限期企业转型

政府明确的政策导向是关键,政府要提前向企业宣传低碳经济的趋势以及具体的时间表,让企业有一定的缓冲时间进行技术改进、经济转型。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企业无法达到减排的目标,将完全置身于新政策的浪潮中自生自灭,被淘汰兼并。地方政府要具有长远发展目光,在招商引资等问题上避免当前的短视的、急功近利的作风,引导企业向正确方向发展。让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明确自己改革的时间表。

2、加大对企业新技术新产业的护持力度

在资金上要为企业减负,减轻压力。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等资金,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改造。鼓励企业与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创新,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先进的管理方式。促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加大政府采购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力度。引导企业集聚发展,鼓励企业与东部地区先进的企业进行收购、兼并、重组、联营等,借助外力,加强企业的合作,实现产业有序转移与换代升级。

3、加大对企业节能减排的管理力度

政府要促进重点节能减排技术、高效节能环保产品和设备的推广和普及。按照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要求,鼓励专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金融、环保、土地、产业政策等手段,依法淘汰中小企业中的落后技术、工艺、产品和设备,严格控制过剩产能转移扩张和两高一资行业盲目发展,对纳入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税优惠目录的投资项目,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4、政府要对产业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

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服务水平,解决就业的同时优化经济结构,优化河南的经济环境;大胆淘汰一些能耗高、效益差的企业,积极发展高科技企业。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积极文明的生活方式,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对低碳经济做出积极反应。低碳是趋势,也是必然。经过短暂的阵痛以后,会对社会以及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要坚持科学发展的思想,不能把经济发展完全放在社会发展之上,以环境代价得GDP的增长。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