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人格.人文【优秀9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

人格心理学论文 1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当代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唯一从整体上探讨人的认知需求、感情意志和行为的复杂组织的一门学科,也是当代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唯一系统探讨人性的学科。以往对人格心理学的教学是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即教师把大量的知识性、理论性的内容强塞给学生,虽然在讲授为主的同时,也采用课堂互动交流的方式,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并不高,这样的教学模式并没有使学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1]笔者认为小组活动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有积极意义。所谓小组活动(groupwork), [2]

一、小组活动在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理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在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在知识层面,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了解人格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内容、历史和方法,明确人格心理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技能层面,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掌握的人格心理学理论和知识解释、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中人格心理现象及问题,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心理学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希望培养学习者对人格心理学乃至心理学科的兴趣。[3]

在此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小组活动,主要进行的学习活动是分组讲课、讨论、自编自导自演心理剧、科研调查,等等。小组活动在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大致可以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对教学对象的分析。人格心理学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此阶段学生的特点如下:

①经过一年半的大学专业课学习,已经学过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史、发展心理学等心理学科目,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和掌握;

②已基本适应大学教师的教学风格,并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方法;

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乐意尝试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

④学生已基本具备运用心理学基础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①人格心理学的基本内容是由诸多人格理论学派组成,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特质理论、人格的生物学派、认知与人格等六大理论学派,其中有些内容在以往学习过程中涉及到且已经重点讲过,但同样也是人格心理学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②人格心理学中有诸多适合学生讨论、辩论的问题,如人性问题、决定行为的因素、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性格是否决定命运等主题。

③人格心理学中有些问题适合采用心理剧的方式,如,不同对象之间的自我表露,通过小组合作自编、自导、自演心理剧的形式,让学生深刻领会抽象的研究结论。

再次,对教学条件的分析。

①上课教室为多媒体教室;

②图书馆内有大量的心理学参考书目及期刊资料,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保障;

③同是大学生群体,有利于进行学生人格方面的调查研究等。

二、小组活动在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形式与过程

1、分组

运用这一教学策略,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搭配分组,每一组中人员的水平程度大致相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组合,自愿分组;还可以按学号进行随意分组。每组人员不宜过多,可维持在4~6人一组。每组自荐或指定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活动的开展。

2、教学任务布置

小组活动在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教学和科研两大主题。

首先,在教学方面,每个小组都要对人格心理学课程中比较熟悉的内容进行选择,作为该小组的讲课内容。主要过程是通过小组内各成员共同查阅相关资料,经过共同讨论,确定讲课内容;然后根据选择的内容,通过合作做出相应的课件并写出本次课的教案;然后,小组成员共同推荐一位本小组中擅长演讲的学生走上讲台,为全班学生讲课。内容讲授完之后,先请台下学生对小组代表的讲课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全面评价,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讲课情况进行补充,且对该学生的讲课情况进行评价,指出其优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以供全体学生参考。

其次,在科研方面,教师首先提供一系列的论文题目。各小组成员通过共同讨论,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题目作为本小组调查研究的内容,当然也可以由小组自拟题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情况进行督促和监控,了解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每周都有要达到的目标,并进行相应的指导。在学期末,每个小组完成5000字左右的调研报告或研究综述,且在班内做研究汇报。每组汇报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接受台下学生的提问,组内成员进行回答,教师最后对该研究进行点评。另外,结合各小组的意见,也可根据各小组所作的工作进行相应的评定。

另外,在教师上课过程中也应体现小组活动的形式。如,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对一些不同类型的人格研究主题,通过小组合作,自编、自导、自演心理剧,让学生对该研究有深刻的体验。

3、作业

作业是通过每个小组内长时间的努力合作获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讲课过程中使用的课件以及教案;科研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开展选题、科研进程计划的制定、查阅相关资料、调查问卷的确定及发放、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活动,最后将撰写论文作为作业。

三、实施小组活动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积极人格培养与塑造的价值体现

“积极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积极人格”的提出受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影响。与以往的人格研究相比,积极人格主要关注个体的积极人格特质,如爱、宽容、乐观、韧性、幸福、创造潜能,等等。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注重培养学生对人格理论与研究的兴趣,而且更重要的是注重对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与塑造,并以此作为大学教育教学中的工作重点之一,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应该时刻体现这一重点,挖掘一切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完善自己的人格。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恰当地运用小组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首先,小组活动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共同的学习目标将小组成员的个人利益与小组的集体利益紧紧地联系起来。为了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只有使小组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和谐的氛围中,才能有利于小组更好地完成任务。

其次,小组活动给每位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大学生的自信水平。学生都有各自的独特方面。在性格方面,有的偏内向,喜欢对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有的偏外向,喜欢与别人探讨与沟通;在能力方面,有的擅长写,有的擅长讲,有的分析能力强,有的综合能力强。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本组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出贡献。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看到自身的优势,提高自信水平。

最后,小组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准备讲课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件制作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等;在准备科研论文的调查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如用统计、测量的方法处理数据,用已学知识解释研究结论等)、人际交往能力,等等。这些方面均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

四、小结

对学生来说,小组活动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增加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在自己准备材料的过程中,他们渴望逐步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和小组成员的合作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在与别人的交流协作中培养自信心,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人际交往技巧。教师则运用这一新的教学策略改变了以往单调无聊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学生在准备材料汇报小组成果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作为指导者的教师而言,引导学生解决新问题,也是对自身的知识水平的一种新的挑战,能够让教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知识层次。

人格心理学论文 2

1引言

1.1人格的定义

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含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绝大多数人认同“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意指的是古罗马演员在演希腊戏剧时所戴的面具。古罗马演员戴的面具(Persona)表明一种角色或者用来给别人看的一种装扮。人格可以定义为: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它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稳定的行为方式,人格研究者通常认为它们指的是个人差异;第二部分是内部过程。内部过程和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人际过程不同,它是从人的内心发生、影响着人怎么样行为、怎么样感觉的所有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

1.2人格的六个流派共存和分歧的解释

人格理论主要包括: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生物学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流派、认知和社会认知流派。人格理论为什么如此之多?原因在于理论性质的本身容许理论创建人从某一特殊的观点进行思考。理论家在收集资料时必须尽可能做到客观,但是理论家决定收集那些资料,以及如何解释这些资料,则是具有个人主观色彩的事。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定律,是建立在容许有个人解释的假定基础上。所有的理论都反映了理论创建人的个人背景、童年经验、生活哲学、人际关系等,因为每个观察者依据自己的参照系进行的观察是有个人色彩的,所以随之而来的五花八门的理论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有分歧的理论也不无用处,一种理论的效用取决于它是否能推动研究,解释研究资料和综合已知的观察资料,而不是它的常识价值和其他理论的一致性。

可以打个比方来回答这个问题。盲人摸象的故事人人皆知,五个忙人分别摸到了大象不同的部分,然后就争着向别人说大象是什么样子,磨到不同部位的人,心目中有关于打响的不同形象,这个故事说明,每个盲人所了解到的,只是大象的一部分。由于真正的大象比他们摸到的东西更多,所以每个盲人说的都对,但是却不完整。【3】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格的六个流派就和这几个盲人差不多,也就是说,每个流派都查明并验证了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学家声称,人的无意识心理对他们行为方式的差异起着很大的作用;特质流派的心理学家确信,认识处在各种各样的人格特征的连续体的某个位置上的;生物学流派的心理学家用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来解释人格的个体差异;人本主义流派认为,人的责任感和自我接纳感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原因;行为主义流派的心理学家把稳定的行为方式说成是条件反射和期望的结果;认知流派则用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来解释行为的差异。

1.3能否把六个学派的理论融合为新理论的解释

如果把六个流派的理论综合起来,我们是否可以得到人们所作所为之原因的更全面、更详细的理论?就如同把盲人摸到的不同部分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大象。但是,盲人摸象的比喻只是部分地适用于人格研究的不同流派。虽然对于人格的某一问题,不同流派之间往往只是在强调重点上存在不同——每个流派都做出一种合理的、能相互相容的解释,可是很多时候,两个或多个流派做出的解释却是完全不相容的。因此,很难将六个理论流派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理论。

2从人格理论不同学派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的抑郁心理

当今社会,抑郁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抑郁指的是什么,大多数人都有过感觉有点“蓝色的”或者“忧郁的”生活。许多大学生由于人生经验不足、思想游移不定、情感比较脆弱,对新的生活环境、新的人际交往、新的学校生活的不适应,从而产生了心理压力,并且不能及时的自我调解心理的失衡,导致心理紧张、烦闷,甚至出现抑郁等消极悲观的情绪体验。本文根据现有的人格理论的六个流派的主要思想和特征,对大学生存在的抑郁心理进行分析。

2.1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是心理学家对人格内部的最深层的发掘。它将探索人性的目光投向内心深处。认为无意识心理影响心理差异。精神分析的创始人Freud在治疗神经症时发现:神经症患者的症状只是表象,其背后潜藏的动力才是病根。他进而推论,人的任何行为表现都有潜在的动因,并由此把整个心理学的目光引向人性的深层——潜意识。他认为,潜意识中的生物本【6】能是人的动力源泉,在人格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对于大学生的抑郁心理,在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Freud看来是一种转向内心愤怒。处于抑郁中的大学生有一种无意识的愤怒和敌意感。例如:他们可以能想向身边的人大打出手,但是一个正常的人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但是与此同时,精神分析学派还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阻止人表现出敌意的社会标准和价值观念。也就是说,大学生由于各种主观、客观原因所引起的愤怒,在自身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约束下,进而转向了内心,就是所谓的“向自己出气”——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这是一种无意识水平的表现。这种表现的结果就是使大学生处于一种抑郁的心理状态。

2.2特质理论流派

生活中人们往往是用词语来描述人格,比如:大大咧咧,认真细心等。特质理论的人格心理学家正是受此现象的启发,创立了特质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处于各种人格特征连续体上的某个位置。虽然在特质理论之前,Freud用潜意识来解释人格,并创立了完整的人格理论,但它是从属于心理病理学的。Freud关心的主要是心理治疗,而特质理论作为一个完整形态的人格理论虽然产生较晚,但它起源于古老的日常经验,创建者Allport不仅将特质作为人格研究的逻辑七点,而且有意识地创建了一门人格心理学学科。

对于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状况,特质理论流派会重在调查哪些类型的大学生更容易抑郁。先前的研究发现,一个人当前的一般情绪水平是预测他今后情绪的好指标。同时,前人的在研究中测量了一群中年男性的抑郁水平,30年后进行了重测(Leo,Gillum,&Gouze,1979)。结果发现,两次重测中这些男人的抑郁水平有高相关。还有一项研究发现,被研究者7岁的行为可以预测他们18岁的抑郁水平。基于前人的研究,对于大学生中处于内向和不爱交际的人群更容易产生抑郁心理。同时,可以对于大学生中处于抑郁的群体,在早年前的行为也可以反应出现在的抑郁水平。

2.3生物学流派

心理因素包括:生理、遗传和进化。由于脑是心理的器官,既然亲代和子代在脑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上存在相同点,那么由脑产生的心理机能自然而然也有相似之处。据此推测:人格形成和发展与人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特别是脑的结构功能有关。同时,人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又受制于遗传而来的基因。因此,生物学流派的人格心理学家对于大学生抑郁会用抑郁稳定性来辩说。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些人可能生而具有对抑郁的敏感素质(McGue&Christensen,1997;Wenderetal.,1986)。在大学生中,有些人生来就具有一种脆弱性。这种脆弱性使他们在面对来自生活的压力事件时会做出抑郁的反应。此外,这种抑郁的反应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受到抑郁遗传的大学生在生活中会不断地体验到忧郁心境。

2.4行为主义流派

行为主义关注外部环境对人格的塑造作用,在行为主义者看来,人格的本质其实就是行为。作为行为主义的开创者,Watson强调研究外显的行为,声称环境是人格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其证据就是Pavlov的经典条件反射。Skinner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概念,用强化来解释学习和人格的形成。因此,对于大学生抑郁的心理,行为主义流派的解释应该是,抑郁是由于生活中缺乏积极强化物所致。也就是说,大学生觉得没意思,不想做事,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生活中有什么值得做的事情。前人的研究得出一个影响深远的抑郁的行为模式,它假设抑郁是由厌恶情绪体验所致,在令人厌恶的情绪中,人们感觉自己干什么都是无能为力。根据这一理论模式,当大学生处于自己不可控制的情境时,会产生一种无助感,并且会泛化到其他的情绪中去,就形成了抑郁综合症。

2.5人本主义流派

作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人本主义,是在批判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内部存在着两种思想取向:一种是以Maslow和Rogers为代表的自我实现心理学取向;另一种是以May为代表的存在心理学取向。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会用自尊来解释大学生的抑郁心理。就是说,在大学生中,� 人的自尊心是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它像人格的其他概念一样,在不同时间和情境都是相当稳定的。对于处于抑郁的大学生,人本主义流派认为他们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接纳自己,甚至接纳自己的失误和弱点。

2.6认知流派

认知取向的人格心理学家认为,人格的差异是由人们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造成的,也就是说,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人的人格。在认知流派的理论中,大学生是否抑郁,取决于他们如何解释自己控制环境的无能。例如,有人把缺乏控制力解释为暂时的经济困难,有些人则认为缺乏控制力是由于个人的能力不足。相比之下,前者就不像后者那样容易出现抑郁。与此同时,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用一种好似抑郁过滤器的东西来理解和加工信息。因此,大学生中容易抑郁的人总是用最可能导致抑郁的方式来解释周围世界。而他们也很容易回忆起不愉快的体验,他们所遇见的人和环境也好像总是在提醒他们想起那些悲伤,不快的时刻。

3讨论

本文是基于对相关的人格心理学文献的阅读而提出的对大学生抑郁心理的浅析,其中包括了涉及到的人格理论的六大流派的主要思想和特征。但是只是基于理论模型上的解释,并没有相对应的实证研究。本文的特点,就是将当今社会和教育比较关注的话题和人格心理学中的主流理论相结合,给出了较为学术的解释。当笔者希望将其中的部分研究可以在以后进行完善,例如:在本文中提到的生物学流派对大学生抑郁的解释中,可以设计相关实验,考察和验证大学生中处于抑郁的人群的和普通正常学生的情感脆弱度的区别;也可以效仿特质流派中的研究范式,对小学生进行抑郁的研究,继而追踪到成长到大学生的时候的抑郁情况,得出两者的相关。

4人格理论研究的展望

人格理论研究的发展会与教育更为密切的联系,对学生的某些心理进行分析的同时,可以给出专业的引导和指导措施,从而完善学生的人格发展。并且,随着中国道家、儒家文化在国际上的关注度,人格理论的研究会结合中国道、儒家的思想,例如:人本� 罗杰斯认为人具有天生的某种倾向,不是白板,即“实现倾向”,人的本性自然发挥的作用,其实是“建设性的,是可以信赖的”。马斯洛则认为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种“似本能”,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老子的人性论与他的道本体论是紧密相关的。他认为“道”是产生、形成宇宙万物的本体、始基。【8】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在人格心理学家的不断探索中,可能会应运而生一种适用于现代社会和生活的新的人格理论。或许不是某个新领域的创新,仅仅是在某个学派的理论上的进一步探索,进而会大大推进人格心理的研究。

人格心理学论文 3

一、引言

“御宅族”,一个日语词汇,是对热衷动画、漫画及游戏等人群的统称,也可指其他领域的狂热者。近年来,御宅一词在大学校园里流行开来,宅男、宅女都成为大学校园“御宅族”的代名词。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御宅族”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他们主要特征是个性封闭和不修边幅,甚至脱离班级的集体活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选择宅生活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退缩在起作用,是为了逃避现实中的压力和挫败,在虚拟世界中寻找成功带来的满足和成就感,这种行为可能是在现实社会中受挫或人际关系失调而引发的,同时也是社会衰退的表现。其他研究和生活经验均告诉我们,御宅族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与全国常模和非宅人相比,大学生御宅族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积极或消极的特征,与有关研究大学生宅心理与行为特点方的问卷调查结果相一致,如不爱出门、不愿主动与人交往、身心处于亚健康、时间管理能力较差、沉迷自己的兴趣、很强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等。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其御宅现象呈现太多的消极因素,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大学生“御宅族”生活现状

当下大学生“御宅族”生活相成分当简单。他们除了上课需要去教室,其余时间基本全部消磨在宿舍。往往又由于与同宿舍的几个舍友“宅”在一起,宅的程度越来越严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大学生大多使用多种精良的电子产品,他们的生活主要依赖于网络。他们吃饭时可以叫外卖,购买日常用品及零食则靠网购,快递送货上门,他们只需开门签收即可。而精神需求方面则通过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网上交友等满足。大批的“御宅族”在网络上相遇,通过各种软件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大多在网络上形成了小团体,在虚拟的网络上找到了归属感,令他们更加的“宅”。

三、原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分析

1、媒体的作用。互联网对于“御宅族”的形成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大学生而言,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网上订餐、购物、娱乐对于大学生而言就是日程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资源的存在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网络游戏更是成为多数大学生休闲娱乐的方式。无需迈出家门,“御宅族”就能满足日常的生活需求,很多年轻人乐于保持“宅”的生活状态。

2、大学生活相对闲暇。大学中不仅课业大幅度减少,相对于高中而言,更是没有了鞭挞我们前进的升学压力。除了上课就是呆在宿舍消磨时间,考试前熬通宵复习,就是很多大学生的生活现状。

3、传统家庭模式的演变和代际冲突

现在的青少年群体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与子女间的互动是家庭沟通和交流的主

要方式,可是这种沟通 父母往往会反复的用枯燥的话语去教育子女,对于子女身上变现出来的不和传统的生活方式予以打压。有御宅倾向的年轻人在童年时期很少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他们从小生活在孤单和溺爱中,缺乏安全感、沟通能力及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缺少正常的生活经验。在学校生活中,社会交往有时 在虚拟世界中,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到精神依托和成就感。

二)内部因素分析

1、寄托希望于虚拟世界来弥补自身的缺陷

部分大学生由于家庭生活环境以及学校的教育环境的影响,缺乏优良的交际能力,导致性格内向和交往障碍。一方面他们期望自己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一方面又因为自己社交能力有限,在社交活动中不得要领,始终不能如愿。若是再遭受挫折,会是他们更加自卑。一部分大学生开始在网络上塑造理想中的“自己”,在虚拟的网络上,他们不用直面他人,寄托于虚幻的感情。

2、缓解压力、逃避现实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考研、就业、人际交往、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有的人选择直面,有的人却选择了逃避。部分“御宅族”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面对的挑战,却不愿去克服,任由自己“宅”在自己的世界中。

3、内心脆弱,易受外界事物吸引,并且成瘾性强,有惰性心理。部分大学生“御宅族”从小没有培养坚韧的心智,也不曾面对花花世界中的各种诱惑。初入大学,各种诱惑接踵而至,他们偏好舒适、懒散。可一旦养成习惯,就会渐渐的丧失斗志,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4、从众心理

大学生具有回归群体和被群体认同的需要,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他们不想被排斥或受到攻击,所以他们需要与其他成员保持步调一致。这种从众心理是盲目的,缺乏自身对群体行为的判断。所以如果宿舍的大部人或几个关系较好的同学都变成了“御宅族”。其他人都跟着宅也并不奇怪。三)对大学生“御宅族”问题的人格心理学思考

从人格心理学角度分析造成大学生“御宅族”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一环。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而言,社交体验是个体的人格发展的重要条件。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其心理是否健康,集中体现在他的生活风格上,而生活风格的形成与其早期的社会环境影响和个人经验密切联系。在“御宅族”的生活中,社交活动的缺乏导致其社交能力的下降,阻碍个体社会化的正常进程,尤其是处于个性心理发展重要阶段的青少年“御宅族”所受到的影响更为深刻。在人格发展方面,从小具有御宅倾向的青少年,在数个人格发展过程中往往在父母的溺爱中成长。父母对于他们通常采用的是“一手包办”,导致他们能对一些事物做出理性的判断和思考,也没有养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御宅现象究竟为什么会出现呢?人类的一切矛盾冲突,精神痛苦,都是由于失去某种平衡的结果。其次,对每一个人来说,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失败和挫折,这种时候很多人不愿意面对自身的缺陷和失败的现实,而是倾向于借助某种机制,来解除自己不适应和焦虑,这就是防御机制或者调整机制。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很多境遇,它威胁着我们心理平衡的可能,防御机制保护我们在这些关键时刻免遭可能有的伤害。事实上,每一个人的心理上都有一套自我保护机制,它能够对危机有所防御从而得到自我解脱。那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善交际,而在游戏、博客中表现出令人惊讶的敏锐和活泼;而虚拟世界中的“我”不断膨胀,使得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扮演逐渐减少。

四、“御宅”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御宅”虽然让大学生的生活变得简单化、缓解了压力,令他们的生活相对的更加自由,让他们找到了自己更加喜欢的生活方式,但是“御宅”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他的好处。在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身体健康等方面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1、思想方面

“御宅族”长期的滞留在相对较小的圈子里,不能与外界进行良好的社会交流。现今网络上信息种类繁多,不免包括了一些不良信息。部分心智不坚定的大学生在长期接触此类信息的情况下,价值观有可能产生扭曲,偏离道德航线,更有甚者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生活方面

“御宅族”生活上则比较懒散,三餐基本用外卖打发,衣服经常堆成“小山”,更有甚者懒于打理个人卫生,整日以邋遢萎靡的状态示人。由于长期处于这种不良的状态,会使自己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3、学习方面

部分大学生“御宅族”不仅在生活上懒散,更是将这种态度带到了学习上来。为了能过“宅”的更彻底,甚至拒绝了班级的社交活动、逃课等等,导致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挂科数目过多以至于不能毕业。

4、能力培养方面

长期依赖于网络的“御宅族”在社会化方面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大学生在进入校园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但是“御宅族”生活各方面都依托于网络,导致其社会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等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五、解决对策

1、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校园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能被大学生所能够接受的文化活动可以吸引“御宅族”走出宿舍,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陶冶他们的情操、充实精神生活,升华道德境界,而不是一味的窝在宿舍上网消磨时间,打游戏。

2、积极探索和创新大学生教学模式。在处理大学生“御宅族”问题上更要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他们特有的个性特点,加以引导,扬长避短,鼓励他们在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刻苦钻研,有所成就,而不是单纯娱乐、打磨时间。同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面临就业等各方压力也需要心理疏导,尤其对“御宅族”来说,由于他们喜欢自我封闭,常常会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3、加强父母与子女的交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与子女间的平等对话有利于青少年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形成、独立人格的培养。关注子女的身心健康,不仅仅局限于对孩子的物质供给,要正确的引导和辅助孩子面对困难、挑战。

4、大学生“御宅族”主动调整状态,积极的对自己的生活做出规划。大学生在遇到压力与挫折之时,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以乐观的心态去解决,决不可选择避世的方式去躲避,要学会调试心理,坦然面对压力。大学生应主动地与人交流,参与多种形式的现实交往活动,发挥在社会群体中的作用,从而认识自身价值。另外,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即使“宅”在家里,也要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个规划,要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并且每天花一小时左右进行室外活动。

六、总结

在这个自由、多彩、追求个性的时代,在不损害他人、社会的利益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作为旁观者,我们也没有过多的权利对他人的生活方式进行置喙的余地。对于现阶段几乎是风靡各大高校的“宅文化”,我们表示充分的尊重。但单就大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言,这种生活方式是不可取的。个性化可以使我们具有超越现实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但是又不能忽视社会化,只有走出有形的“宅”和无形的内心的“宅”,才能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才不负我们大学四年的光阴。

人格心理学论文 4

在进行主体心理学研究期间主要的研究路线是贯彻在苏俄期间的心理研究发展,根据其研究的路线与前提进行详细的探索。在心理学研究期间,最初的研究方面主要是针对当时的世界心理学危机,提出从表面上来看心理学注意研究比较全面,但是心理学研究的实质其实只是重视在意识方面的研究,从而忽略了对于心理主体的关注。

一、主体心理学

所谓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主要指的是根据俄罗斯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进行更加详细的具体的心理学研究,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作为研究的主体,主要以人为主,进行人物心理中的研究,比较重视强调研究主体的心理积极性,并且在研究的过程中具有比较鲜明的有关人文的主要特征,并且还非常重视关于主体中进行群体的研究分析,比较重视问题的表现,注重相关产生原因的分析,并且俄罗斯主体心理学还非常重视社会发展问题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障碍方面,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主要以人为研究主体进行心理变化与产生原因等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

二、当前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的教育现状

1、在教学目标上存在的问题:

其实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以及人格心理学在教学目标上主要坚持的是学以致用,但是现在很多的教育中将这方面实施的并不是非常的好,还有很多的教育方向已经逐渐的偏离的航道,严重缺乏对其心理学知识进行实际的教学应用。

2、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的内容安排上,人格心理学与主主体心理学都过于的强调在心理学的理论上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强调学生过分的掌握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但是轻视了心理学教育与实际的生活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在心理学的教育过程中教育的内容主要以西方理论教育为主,并且严重的缺少对于其自身教育的研究与实际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这样的心理学教育会严重的影响到整体心理学教育的发展。

3、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对于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来讲,其主要的教育形式为课堂传授的形式,当然这种教育形式离不开教师的教导,并且在教育的同时教师经常采用案例教学的形式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同时还会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互助,但是在学生方面对于这种教育形式积极性以及实际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

4、在教学评价体系上存在的问题:

在现在的心理学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考核主要是利用考试的形式,形式上比较单一,并且在考核方面也只是考核学生对于基本的理念以及主要概念方面的掌握程度,很多的学生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不管是上课记笔记还是在考试前进行整体的复习都是为了更好的通过最后的考试,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掌握到心理学教育的实际意义。

三、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教育方式上的改善措施

1、优化心理学学科对于心理学的教学目标

在一般的情况下,对于俄罗斯心理学来讲,不管是主体心理学还是人格心理学,学生都需要学习普通心理学以及发展心理学还有社会心理学等学科,需要熟练的掌握这些心理学基础才能很好的学习俄罗斯心理学,并且这也是心理学方面的学习基础,掌握了这些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对于以后的心理学学习与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俄罗斯心理学教育中,他们只是在介绍本专业的心理学方面的学习条件,以及需要掌握的知识,若是没有丰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做铺垫,这方面的学习会非常的困难,所以需要不断的优化教学的目标,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

2、强化心理学应用教育中的教学内容

现在很多的教学中对于心理学的教育主要� 同时还有一部分的教材中增加了一些关于心理学方面其他的知识,但是从整体上来讲教学的主要方向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针对现在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不断的进行教学内容方面的创新,调整在教学中关于理论教学的内容,不断的融入关于心理与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学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重点选择式的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人格教学与生活之间联系,将人格教学与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不断的改善教育中只对于理论知识的教育,忽视生活中实际心理教学方面的教育,缓解在教育中人格与人际之间的关系,与心理健康方面以及职业方面的知识。其次就是在心理学教育的评估方面进行更好的教育,优化关于这方面评估的方法。

3、强化心理学方面的教学方法

在心理学的教学中,关于教学方法的掌握非常的重要,并且也是现在的心理学教育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这方面需要不断的采用比较灵活的教育方式,例如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结合课堂上的讲解,建立一个知识点掌握的小组进行详细的研究性学习,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进行心理教学。还要重视心理教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不断的强调学生在做中学,主要的形式是在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中不断的融合实际的生活应用,学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家人与朋友等进行心理上的沟通,进行分析评估联系,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促进主体心理学以及人格心理学的教育,同时还能提高这方面的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强化心理学教育中的评定方式

在进行心理学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关于心理学教育的评估方式。在传统的心理学教育过程中对这方面的评定方式主要为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其中也包括实践方面,但是实践的比分比较少,这样其实对于心理学的教育并不是非常的有利。所以需要不断加强在这个方面的考核方式强化,将实践的部分进行提升,重视学生在实践中心理学的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缓解在这方面心理学的教育,还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促进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以及人格心理学方面的教育质量。

结束语:

关于心理学方面的教育形式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不断的适应现在社会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并且还需要我们结合实际的生活进行教育形式上的优化,因为心理学是一种自由性比较大的教育学科,在进行教育的同时非常重视实际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成刚,高申春。主体心理学及其对人本主义的优越性[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193-196.

[2]鄭发祥。俄罗斯经济心理学的现状与特征[J]。心理学探新,2014,03:195-199.

[3]王光荣。后苏联时期俄罗斯心理学的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12,06:944-948.

[4]瓦洛齐科娃。主体积极性作为心理发展的因素。心理学杂志(俄文版),2003,(3):23.

人格心理学论文 5

【摘要】人格心理学是研究和指导人们实现心理健康的科学,在新的社会形势下,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研究阐明了人格心理学和生活质量的关系,并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建议。

【关键词】人格心理学;生活质量;重要作用

生活质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提出的,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明显提高,生活质量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研究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

现代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已不仅仅局限于生理方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概念有明确规定,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和道德健康。

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这一人类健康的重要指标。

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只有心理健康,人们才能对外界做出良好的适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身心潜能。

现代心理学证明:心理健康的人,较能充分发挥其心理的潜在能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们的学习成绩必然优于心理不健康者,工作效率也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

这是因为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奉献精神,能耐受挫折和逆境,能够在困境中战胜困难。

拥有健康的心理,人的创造力和潜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财富,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所以,心理健康是成才立业之本。

只有心理健康,才能保障生理健康,真正提高生活质量。

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保证和动力。

一个人只有生理健康了才能谈心理健康,而只有心理健康才能保障和维持生理健康。

最简单的原因是长期的情绪不良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严重下降造成容易生病。

临床上也有相应的例子证明,已经证明,感冒、肝炎甚至癌症等疾病都与人的心理因素关系极大。

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导致健康的行为,才能使生命发出绚丽的光彩。

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集体中受欢迎的人的个性品质,恰恰与心理健康的标准相一致,而集体中受人排斥的、嫌弃的个性品质也恰恰与心理健康的标准相悖。

因此,心理健康的程度对人际关系有直接影响,从而对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拥有健康的心理是拥有高质量、高品质生活的前提。

只有心理健康,才能更好的战胜困难和挫折,取得人生的辉煌。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和困难。

面对这些困难和挫折有的人被他打败,有的人坚强巧妙的战胜了他,把握自己的命运。

只有掌握自己命运的人,才是一个成功者。

一个人的命运到底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是许多欲成大事的人非常关心的一个人生课题。

如果我们能够对世界抱开放态度,乐于学习和工作,不断汲取新经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挫折,能调控情绪,心境良好,并坚强的战胜困难和挫折,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会有收获。

健康的心理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前提和保障。

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实现更好的人生。

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必须学会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并能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现实和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

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要有高于现实的理想,而又不会沉溺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奢望中。

若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责备社会环境对自己太不公平而怨天尤人,而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则无法适应现实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就更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做到心理健康,首先要讲究心理卫生,必须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

讲究心理卫生,主要是指要注意用脑卫生。

用脑卫生除了避免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有害影响之外,主要是指在使用大脑时候要讲究科学用脑,就是要劳逸结合,有张有弛,避免大脑的过度疲劳以致功能衰弱,特别是应有充足的睡眠,以便使劳累一天的大脑有一个及时而有效的修复过程。

我们自身要有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培养和完善健全的人格。

通过积极参与经常进行的社会活动,人际交往得以不断地扩大,不仅可以使人交流经验、增进理解、开阔视野、开朗心胸,还可以取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更重要的是,这可以使人感受到与社会集体融为一体、不可分离的体验以及充足的社会安全感、责任感、信任感和激励感;从而大大增强个人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信心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心理危机感。

这是人们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最有效的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利于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水平。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卫生习惯则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许多常见病、多发病都是由此引起的。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大作用,我们要重视心理学的研究,更要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

依靠健康的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曾义,寻丽琴。研究生心理健康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宁乡法院首倡心态建设谈起[J]。怀化学院学报,2010(9)

[2]黄海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进[J]。实用预防医学,2007(4)

人格心理学论文 6

摘要]根据心理健康方向模块课《人格心理学》课程性质和培养目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提出人格心理学教学改革和优化的几点做法: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合适的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方法,采用练习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等;改革课程评价,强化过程评价,重点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心理健康;人格心理学;教学改革

在当代心理学体系中,人格心理学是一门从整体上探讨人的心理活动的学科。它充分关注个体内部功能及个体间的差异,在解释社会行为时,重在探讨个体差异———致使一个人异于其他人的人格层面。因为它能系统深入地解释人类心理活动的丰富内涵,所以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于教育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学习人格心理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个体的自我修养,完善个人人格,促进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则有助于学生将所学广泛应用到未来工作,如心理咨询与治疗、人才测评与选拔等。河南科技学院教育学专业在第6学期,将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健康方向的模块课开设,其实际的教学组织和开展过程,更要突显人格心理学的丰富内涵,强化其服务于实际生活的应用性。而围绕这学以致用的应用性的教学目标,目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仍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如何通过实际教学让学生掌握和应用人格心理学的知识,本文试图进行初步探讨。

一、课程内容的优化

当前教育学模块课人格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还聚焦在六大人格学派理论知识,缺乏一些应用内容,致使学生缺乏必要的应用人格心理学于心理咨询与治疗人才测评等领域的技能。在课程教授方面,教师过分强调了人格理论的重要性,注重人格理论的学习而轻视或者忽视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此外,人格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主要以西方人格理论及应用为主,缺少对中国人格理论及应用探讨,这势必使教育学模块课的人格心理学的教学停留在理论阶段,停留在国外阶段。为此,笔者做了以下优化:

(一)教材选择及其内容处理。

笔者指定的教材是叶亦乾编著的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的《人格心理学》。此教材编写采用的是“大理论和相关研究”的结构体系,系统论述了各大学派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运用新的科研成果阐述了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各种因素复杂的交互作用;介绍了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以及40种人格测量问卷和投射测验。指定一本教材是让学生对当前人格心理学的全貌有个整体认识,但也同时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参考书。教育学专业模块课人格心理学(心理健康方向)周学时3,笔者主讲绪论和本论。在讲授本论时,为更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试着引导学生找到每一人格理论代表人物的对人格“3D”———人格表现、人格动力、人格发展———的认识。

(二)设置专论内容。

为更好地促进人格心理学的应用,笔者还特别重视加强以下专论的引导:(1)人格与生活———这部分主要包括人格与幸福、人格与人际关系、健康人格与职业发展等;

(2)人格培养也称人格塑造,包括人格的形成、人格发展和人格改变的方法等;

(3)人格的评估,这部分主要包括人格评估方法、人格评估量表的使用等。并将以上三部分作为几个独立的章节,布置给学生让其自主学习,以学生小组讨论、大组分享、教师答疑解惑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拓展其他辅助资料。

增加一些视频资料,为课程锦上添花,如中央教育电视台的“师说”节目之妙用性格(性格关系学学者张勤老师运用独特的“红、黄、蓝、绿”四色性格分类法,分析每种性格的利弊得失,明确每种性格的局限和提升空间,引导学生妙用性格,获得幸福完美的生活)、山西卫视的“老梁故事会”中有关焦虑症、强迫症、对中国人不同区域的人的人格分析、北京卫视养生堂有关性格和健康的等等。利用课堂的时间,适当的给学生介绍和播放,开拓学生视野。

二、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上,对教育学模块课的人格心理学的教学主要是课堂讲授。虽然老师采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和互动式教学,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并不高。首先,人格心理学课程本身理论性很强,教育学专业学生未学习心理学史,直接学习人格心理学就更显抽象和枯燥。其次,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生并不是被动地吸纳知识,而是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知识。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以传统填鸭式传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而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拓宽理论视野,撞击理论思维,提升理论境界。让人格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服务于心理健康的实践。为此,笔者进行了以下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练习法。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课前五分钟值日活动,让学生进行课程的应用性练习。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人格心理学案例、实验、小游戏等或也可用人格心理学视角解读当下生活。每堂课正式上课前由1名学生做课前五分钟值日,与大家一起分享,老师再做简短的总结或点评。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胆量,也使学生间相互交流了知识,增加了知识储备,更使教师了解了学生所思所想,实现了教学相长。

(二)讨论法。

针对人格心理学本论部分相对容易理解的内容,如行为主义人格理论,和部分开放性的专论内容,如人格与幸福、人格的形成与塑造、人格障碍与矫正等,安排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具体做法为:5-6个学生一组,学生课前看书,然后小组讨论、分工查资料、备课、做PPT,然后安排课时请一个或两个小组推荐成员来主讲,在主讲讲完后,请组内或组外的同学进行补充发言。接着还可以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引导学生从人格心理学视角进行思考,畅所欲言。此种做法,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加其压力,促进其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课程之后教师布置书面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重难点进行整理,最好用树状图的方式进行层次性勾勒,方便以后的学习使用,如此,有利于巩固知识,增强记忆,提高效果。

(三)实验法。

人格心理学中有一些经典的测验如16PF、EPQ等,组织学生去实验室上课。做完测验后,同桌之间互相解读,教师再点评,并启发学生就课程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了自己,同时也加深了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增加了课程兴趣。

(四)实习作业法。

为使课程内容走向生活,笔者强调学生“在做中学”。即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对家人和朋友人格进行分析、评估,开展朋辈心理咨询活动、职业生涯辅导、企业人才测评等此为做。这些实践活动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此为学,总之是学以致用。为真正让学生做起来,笔者定期让学生在课堂汇报实际做的情况。

三、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课程考核更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运用能力的考察,使用单一的书面考试方式,为突显课程的应用性,在课程评价上,笔者采用了多维度的方式,即期末成绩只占据总成绩30%的比重,而平时成绩和期中成绩分别提升为30%和40%。将学生的如出勤率、课堂表现、课程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平时表现纳入到平时成绩的考核中。将学生在组内合作程度和组内活动完成的贡献率等方面确定学生的其中成绩。具体做法类似于上文中的讨论式教学法,也就是先对学生进行随机分组,然后由教师敲定小组讨论主题,也可以由学生组内商定主题,接下来,学生组内分工合作,查阅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每组推荐出代表在课堂汇报;最后教师和同学共同评议。期末考试采用小论文形式。教师结合课程大纲和当下社会热点,给出小论文的题目。接着需要学生去收集资料,阅读文献和论文写作。论文写作要求学生尽可能使用学术语言,观点明确、论证有力、逻辑清晰、语言流畅,格式规范上也要严格参考毕业论文规范要求。以上是笔者对课程的初步实践及探讨,目前效果不错。笔者相信,在相关领导的支持下,在师生共同的积极思索、不懈探索实践下,最终能够使人格心理学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叶亦乾.人格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3.

[2][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八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6.

[3][美]阿伦森.社会心理学第七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11.

[4]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5.

[5]魏昌武.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格心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2(1):317-318.

[6]王争艳,柳芳.人格心理学教学改革与建设[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增刊):7-9.

[7]郭永玉,张钊.人格心理学的学科架构初探[J].心理科学进展,2007(2):267-274.

[8]尹慧.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人格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9):128-129.

[9]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8-82.

[10]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8-100.

人格心理学论文 7

摘要: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生物学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以及认知学派构成了人格心理学的主要学派,它们对于我们理解人格的本质作出了贡献,且至今仍以不同的形式活跃在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

本文在对人格心理学研究传统范式回顾的基础上,介绍了一些新的研究范式,并提出未来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揭示人格研究的复杂性与广泛性。

关键词:人格;人格心理学;范式

1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1.1精神分析范式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是所有人格理论中内容最复杂、影响最大的,但对它的理论和时间存在着很多争议。

古典精神分析学派指弗洛伊德及其直接门人(如阿德勒、荣格等)。

在早期理论中,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有两大系统:一个是潜意识系统;另一个是前意识系统。

但他很快发现了其中的局限性,又提出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1.2特质论范式早在1937年,奥尔波特就指出,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单元。

一种特质就是一个人格维度,是根据人们在某一特征上的表现程度而分类的。

该范式强调人的个别差异。

1.3行为主义范式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行为主义开始了缓慢但稳步的转变,许多杰出的行为主义者开始转向社会学习和认知理论。

由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发展到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

后来,米契尔又提出了“认知――情感的人格系统理论”,它正好弥补了特质论研究的不足。

这一范式最初产生于沃森和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它强调外部环境的作用而忽视个体内在力量,把人格看成是各种行为的总和,是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

1.4人本主义范式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革新运动,因强调人的本性及其主观经验的重要性而得名。

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等。

这一范式重视个体的主观体验,关注个人对世界的认识与看法,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及其自我实现。

这种以人为本的观点,在当时开辟了人格研究的新途径。

人本主义者对人类自然本性抱着乐观态度,对人类潜能和人生目的的发展怀有极大的兴趣,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人本主义者主张应该以心理健康者为研究对象。

相比较而言,以上四种范式的研究目的各有其侧重。

精神范式关注的是人格发生的动力的探讨,特质论范式重视人格结构的静态画面的研究和描述,行为主义范式强调的是人格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人本主义范式则试图从人格发展的最高阶段(即自我实现)来探索人性的本质以及人格存在的终极目的与价值。

2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范式

在过去的几年中,出现了三种新的人格研究范式。

其中社会-认知范式和生物学范式分别源自于行为主义和特质方法。

而进化心理学应被视为人格心理学的新范式。

2.1社会-认知范式这一范式源自于行为主义范式,以班杜拉、米契尔为代表的社会-认知范式正尝试着从个体的认知过程(主要是直觉和记忆)来研究个体的人格,他们试图以各自的理论来整合社会-认知范式。

在阐述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时,班杜拉与米契尔都强调人与环境的互动,以及认知在个体人格形成中的作用,把人格看成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但人与环境是如何统一起来的,还不十分清楚。

另外,在研究中,他们还试图寻求多种测量方法与技术手段对理论进行验证。

目前在社会-认知范式下的许多研究的联系是比较松散的,由大量各不相同但又寻求相互独立的小主题组成,而没有把他们连接起来的总的主题,更没有提出一套彼此具有系统关联的假设构架。

2.2人格研究的生物学范式这一范式来源于特质论范式所使用的特质研究方法,强调个体行为模式差异的生理起源。

随着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入,从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角度探讨人格产生的内在机制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已成为可能的事情。

已有的研究发现,人类的某些情绪和社会性特质在大脑中都有确定的解剖点,如杏仁核对人的攻击性和某些情绪性有重要影响作用。

2.3进化心理学范式这一范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经过验证的理论构想,只从生物遗传的角度说明人�

3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人格研究目前使用的方法可大致归纳为实验法、临床法与问卷调查,而这些方法本身都面临一对矛盾,即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难以两全的问题。

严格控制变量的实验研究保证了内部效度,却很难将复杂的社会文化变量还原为个别实验室变量,导致研究的生态效度低下;相反,临床研究较好地还原了人的生活场景,但由于变量不易控制,研究的内部效度不尽人意,难以精确地刻画出变量间的因果联系。

此外,问卷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前两种方法的优点,但仍存在理论基础与现实情境相脱节、被试回答真实性、量表预测效度、测量目标的含义难以确定等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结论的效度。

而如若将这些本身意义未明的测量结果拿来,以进一步探讨与其它变量间的关系,必然又使结论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虽然目前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也存在着缺陷。

就理论使命来说,人格的理论建构可谓丰富,但距离科学理论的标准尚有差距。

在理论的精确性、可检验性、概括力、简洁性、逻辑一致性和有用性上都有欠缺。

人格的研究呼唤整合的统一的理论,不仅学科内部各种范式之间需要整合,而且学科间也需要整合,人格研究需要整合来自发展的、认知的、社会的、生理和临床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兴贵,郑雪。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与问题[J]。心理科学,2002(6):744-745.

[2]刘继亮,孔克勤。人格特质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1(3):294-296.

[3]Buss,D.M.EvolutionaryPersonalityPsychology[J]。AnnualReviewofPsychology,1991,42:471-473.

人格心理学论文 8

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对当代中国人格的完善作用及影响

“人格”一词其实是一个外来引进词,在我国文化中表示人的能力、气质品质、德性、才性等等内在的特征规范的概括和总称。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对当代中国人格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文章就中国古代人格思想的理想人格思想的基本内�

一、中国古代人格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儒家的传统文化中对于物质文明具有一定的排斥,主张贵理斥欲、重义轻利的人生原则。儒家在追求塑造德性、伦理价值的人格方面,不能对经济伦理具有一定的重视,所以对人身权、财产权的认识,也一直被抛弃在伦理道义之外[1]。

(二)注重守志持节、自尊自爱

中国古代的人格思想中,对于坚守志节道德自觉非常注重。要求个体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需保持自身操守,经受住勇达生死、威逼利诱、声色货利、饥寒愁苦的考验。如果召侮取辱、自暴自弃,必会收人鄙夷、排斥。

(三)注重推行仁爱精神、主张人格独立

对物、人、天三界,中国古代人格思想非常注重对人的意义,认为人作为社会、宇宙的核心。人的主体资格、主体地位,

(四)追求自强不息、见贤思齐的完美人格

自强不息、见贤思齐的完美人格追求作为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的传统道德思想文化中,一个道德健全、完美的思想人格需要有永不懈怠、努力向上的精神追求。

二、当代社会中国人格概况

(一)我国当代人格的现状

1、道德精神

对个体的价值人生奄度教育,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培养人的勇于挑战、敢于创新、不断奋斗的道德精神。

2、意识教育

对个体进行自我完善、环境意识以及科技意识的现代意识教育,进行法规意识、安全意识等的基本公民道德教育,从而能够对社会充分了解。

3、情感认知

使个体具备对情感变化规律的认识,认识自身情感变化,并能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调节,从而具有良好的交往关系。

(二)当代国民人格中传统与现代特质的比较

传统的人格主要包含:男性优越、宿命自保、安分守成、孝敬长辈、遵从权威。现代的人格主要包含:两性平等、尊重感情、乐观进取、独立自顺、平权开放等[2]。人格进行现代化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人格在进行塑造的同时具备一定的稳定特性,人格进行现代化的转变必须经过量到质的转变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人格的现代化转变是环境与个体相互互动的结果,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决定其即会受到环境影响又会受到个体的制约[3]。一方面,个体需要不是被动消极的适应社会变化,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有选择性的适应社会变化,另一方面在变化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适应新的环境变化。

三、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延伸

(一)中国古代人格思想与当代人格教育的承接

1、理性对待历史和现实

当代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实现既要了解历史,又需关注当下,同时还需把握未来。因此他们必须肩负一定的历史责任,具有对社会的义务感也强烈的责任心,一切向前看。

2、继承古代人格思想的优秀品质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形成了扶困济贫、诚实守信的精神,以及坚韧不拔、耐劳、吃苦、勇敢、勤劳的优秀品质,都是当代人的人格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代人只有吸收古代人所传承下的古老优秀品质并不断积淀,才能使自己丰盈而具有时代的气息。

3、必须有对整体顾全的现实意识

这需要个体将自身与国家和集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哟和谐整体的现代理念,即具有顾全大局、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现代意识,能用整体的意识去分析认识问题。

(二)中国古代人格思想对当代人格教育的促进发展

现代化的理想人格需要在社会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形成,不仅需要我们放眼于世界,更需要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应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当代中国的理想人格应当具备相应的纪律和法制意识。当前社会不同与以往时期,在当代,对纪律、法制的重视已经超越以往的任何时期,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这也就需要在经济、社会管理方面依照相应的纪律、法律来进行[4]。因此,培养良好的纪律和法制意识,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当代中国的理想人格应当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基础。对儒家传统理想人格的继承主要有自尊、自强、自主、独立的人格。对民族、个体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当代中国理想人格的构建,需要在不断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以自尊、自强、自主、独立的优秀品格振兴中华民族。

四、建构中国化的人格理论模型

当代人格教育所能产生的良好效应,对个体甚至对集体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人格作为人生价值观念中的稳定心理思想基础,也是能够形成稳定人生观、世界观的内在心理基础。人格作为能够形成特定优秀道德品质的主要原动力,也是作为个体真正成熟的标志。所以,进行的人格教育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人格理论模型。

首先,个性品质的优化。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千姿百态必定形成多种多样的个性人格,健全优良的人格个性作为时代向前发展的动力。提高个体的优秀品质,也就需要我们摒弃以往的传统塑人模式。个性作为个人的心理品质,同个体的非智力要素相关联。因此必须注重个体的非智力要素的科学培养,从而能够形成优秀的个性品质[5]。

其次,人格意识的优化。在现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人格同古代人格的必然会有一定的冲突。人格意识的优化必定会成为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理想人格的塑造,必须能够对人生意义及本质有正确的理解,理想的人格品质需要个体吸纳积极向上的思想价值取向,不断的将其转化为内在的思想价值体系[6]。

结论

中国古代的人格心理学思想其中就含有对人性论的深入探讨,即对人本性的探讨。人性本善、本恶还是中性,儒家学派中经典的《大学》中就表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人格的教育,将情感、意志、知识以及相关的各类学问集人格于一身的全面完善和发展,注重人与人通达的教育理念,重视成才与成人的教育结合。古代的思想人格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出现了种种的人格缺失所导致的道德滑坡现象,因此,从古代人的思想人格当中取其精华应用在当代人的思想人格教育至关重要。

政治心理学中的意识形态研究

政治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意识形态。本文对政治心理学中关于意识形态的研究进行了大致的梳理,并重点探讨了意识形态下的政治态度,对政治态度的主要维度进行了分析,从而建立健全了意识形态的主要认知模型,为意识形态的进一步研究积累一定的基础。

一、政治心理学中关于意识形态研究的介绍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

“意识形态”一词源于两个多世纪以前的欧洲,其内涵经历了多次发展。不同的学者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也不同,意识形态的内涵也随之变得复杂。我们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观念体系,这个体系包含价值理念、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且能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阶级或政治集团的根本利益。社会中往往存在多种意识形态,且这些意识形态可同时并存于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不同的意识形态分别处于主导与支配、非主导与边缘地位。

(二)意识形态研究中的批判和价值中立两种取向

意识形态研究存在批判和价值中立两种取向。一方面,大量的研究者对意识形态持批判取向与观点:自法国政治家特拉西提出“意识形态”后,拿破仑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这使得原本“思想的科学”沦为“虚幻的形而上学”;针对德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根本上的颠倒本末,马克思与恩格斯就起虚伪性进行了批判,并指出了产生这种虚伪性的根源——社会存在,这为后期研究者提供了出路;自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学术界从未停止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例如,一是部分学者对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进行研究且指出忽视意识形态领导权是直接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二是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真理就意味着丧失阶级意识和阶级利益,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 另一方面,还有大量旨在从中立角度对意识形态进行研究的研究者,这类研究对意识形态持中立态度。任何一个社会都具有主流意识形态,这种主流意识形态往往以中立的姿态出现,凡是与这个中立意识形态不合的其他意识形态都被冠以“极端”的称谓。福柯就曾对意识形态的中立性进行阐述,明确表示意识形态的中立性与本国意识形态的整合有关,意识形态整合越完整,国家的中立性越强;社会各团体、组织将影响社会意识形态的中立性,主流、主导性意识形态往往会影响民众,使社会其他团体或组织中的人都具有与起支配作用的意识形态相同、相类似的想法;一旦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具有相类似的想法时,意识形态的中立性就会转化成葛兰西所说的霸权。

二、意识形态中的政治态度的维度

(一)传统的单维度左-右维度取向

政治态度是社会成员的一种心理倾向,这种倾向主要针对政治权利与权力及其形态而言,具体表现为赞同或反对政治权力、政治权利与政治制度。政治态度由政治认知、情感与动机组成,体现在政治意识、政治价值与政治信仰中。所以,政治态度集中表现在政治观念与政治主张中,广泛存在于社会存在。

意识形态中的政治态度的传统维度为单维度,即从左-右维度对意识形态进行分析与研究。根据政治主体的不同,我们可将意识形态按照个体、社会、国家三个政治主体与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四个要素进行匹配。我们也可以从政治客体的角度对政治态度进行分析,即将政治、经济、文化与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保守主义进行匹配,从而得出政治态度的一般性区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从政治主体与政治客体两方面出发,对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保守主义的政治态度做出更为充分的说明。这种区分维度可

(二)多维度模型取向

不同意识形态、政治态度的比较一般从积极、消极两方面进行,但更为深入的研究则可按照左、中、右的层级进行分类。早期的左右划分主要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们的政治立场,即按照政治立场与态度的不同,分别坐在议会的左边与右边。这种划分具有其积极意义,但其所带来的问题也十分明显:左派或自由派为推行政策,更倾向于中央政府的角度调整资源分配,从而实现福利倾斜倾向;右派与保守派则反对中央政府干预经济,但不否认集体权威。为更有效地推动政治态度的维度分析,我们可充分考虑各种政治意识形态的积极性,将各种政治观念、政治制度与政治态度区分开来。为此,范德伯克、索巴本则从左、中、右三个角度对意识形态下的政治态度做出区分,从而建构起相对完善的多维度模型取向。另外,还有人从自由、平等、秩序三个维度出发,将自由主义者、共产主义者、保守主义者、自由至上主义者同时纳入到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中。

(三)单维度和多维度模型的调和取向

多维度模型与单维度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即难以快速、全面地认识意识形态中的政治态度。所以,我们主张在单维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多维度模型,为意识形态的演变与发展奠定基础。一方面,分别从政治观念、政治主张两个维度出发,对意识形态下的政治态度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从政治观念出发,设立增加经济自由、增加社会自由两个维度,将社会主义、自由主义、自由至上主义、保守主义、权威主义、无政府主义纳入其中,综合分析政治观念各维度;将政策、价值、意识形态整合起来,建立健全意识形态-价值-政策的互动模型。

三、结语

政治心理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意识形态是其重要研究内容与主题,探索意识形态的各要素对推动政治心理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抓住意识形态的本质,不断探讨意识形态中的政治态度,从而构建相对完善的认知模型,完善意识形态的研究体系。

人格心理学论文 9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人格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系统地分析了人格心理学课程中自我剖析案例的操作过程,并指出在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自我剖析;案例教学;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研究个体内心世界领域的心理科学,学习人格心理学首先要让学生分析自己、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作为心专业的学生只有全面透彻剖自己,才能更好地了解别人,了解每个人的人格特异性。这样一门探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学科,如果单纯进行理论讲解,没有学会实际分析人的性格特点,那么,学习本门课程就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自我剖析、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先学会分析自己的人格特征,推演分析别人的心理特点,把不同流派和不同理论家的观点都可以运用在个体分析中。

一、案例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大部分学生对待专业课比较认真,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学生对待这门课有较多期待,能投入更多的热情,教师如果能在学生较高热情基础上,在教学中适当采用案例教学,就能强化学生投入学习的热情。讨论分析是个案教学的主要手段,案例是学生自身相关经历以及自我剖析的心理状态,这样的案例促使学生参与热情高涨。

(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质疑能力,是教学的必要目标,案例教学可 案例教学把书本知识和学生自身特点融为一体,能让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去分析自己的人格特点及成长经历,案例教学以课堂分析讨论、小组学习、解决问题作为主要途径,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在学习过程中较好地体现主动性。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目前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却没有提高。因此,可以在课堂中尝试使用案例教学,实现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在具体现象和人格特征的分析中。分析讨论的过程是可以极大地锻炼学生应变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发现问题能力等一系列能力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专业水平,从而,为专业学习提供保障。新课程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主体性,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案例教学体现了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加强教学相长的体验。

二、人格心理学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为包头医学院医学心理学专业学生选用郑雪主编的《人格心理学》,该教材系统性强,各个理论流派知识连贯,为了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笔者基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理念,把教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专业知识的讲解,第二部分为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作用是服务于专业知识的讲授,使专业知识更加形象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一)选取案例

人格心理学的案例可以选取学生个人成长经历的生活事件,也可以是个体特点的自我剖析,还可以是对学生影响较大的创伤性事件。同时,我们在课堂上要强调,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都应该遵守“保密原则”,对每一位学生提供的案例,只供课堂学习,不能私下议论,更不能传播,同时对每一个案例,在课堂前需经学生同意作为教学个案,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共同学习讨论,在讨论中使用的案例不是随意列举的例子,而应在教学目标的要求下,在尊重个案学生本意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设计研讨的事例。案例运用得当,可以帮助学生应用知识,提高技能,还能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人格特点。

(二)呈现案例

选择合适的案例后,就要把它呈现在课堂上。人格心理学案例大多采用自我剖析的方式,通过学生自己描述具体事件发生时间、过程、当时的心理感受,以及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再次提及此事件时的感受。通过学生自己描述,可以观察学生的声音、表情、语言和动作,甚至一部分学生在陈述案例时痛哭流涕或欲言又止,通过这样一系列微表情和语言都能让学生们更准确地体会这个案例,更好地分析个体的心理过程。同时,这样的释放和倾诉也能让案例本人得到一定的心理疏导,许多压抑在心里的问题随着倾诉逐渐释怀,反而能让案例本人在这件事件中的阴影消失。这类案例分析安排的时间应该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之后,这样在巩固课本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进行知识的应用具体化,能让学生把两者统一起来。

(三)指导分析

对于学生提出来的个人案例,同学们未必把握个案的核心内容,也不能快速分析个人的个性特点,这也是个体案例教学的优势,它通过教师启发性指导,利用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分析个案描述的事件与个人人格特点的相关性,进而引发学生主动地思考自己的心理特点。

(四)课堂讨论

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必要环节,是检验学生掌握业知识情况、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参照对比,进行自我分析的有效手段。课堂讨论一般按人数划分为若干小组并让每名小组成员把自己的思考、观点、疑惑都表达出来,然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们主动性和参与性。课堂讨论的过程是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生个案讨论中了解别人的观点,学会理解个体的心理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思考方式。在讨论过程中,需要师管理课堂,根据学生讨论情况及时指导,使学生始终围绕个案进行讨论分析,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完全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纵深分析,拓展广度,尽量避免表露教师的观点,以免给学生过多的心理暗示。

(五)课堂总结

个案讨论后,教师要及时给予总结,对学生表达的观点、思考的方向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专业知识在个案中的运用,分析个案中显示的个体的人格特点,并对相关人格特征及问题进行分析与辨别。教师在总结的过程中要及时肯定并回应学生,同时也要指出问题所在,这样能使学生在参与案例的讨论中,既有动力又有压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案例教学在人格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选材不恰当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案例需要教师和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这样才能保证案例教学紧紧围绕课堂知识点进行。如果案例选取不得当,那么在学生讨论分析的过程中不能把个案和个人特点及专业知识联系起来,不能正确地分析各种人格障碍,那么案例教学就失去了分析的意义。所以在对人格心理学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案例的恰当性需要认真把握。

(二)教师和学生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管理课堂的能力在个案剖析中十分重要,在个案教学中,需要教师有耐心认真地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方式,而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往往因为授课时间有限,学时数有限、学生知识有等缺少必要的引导。同时,人格心理学作为分析人的一门学科,在分析个体人格特点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痛哭、崩溃、发狂等心理焦躁的状态,给教师带来不小的挑战,需要教师应对这些特殊情况,对一部分特殊案例和情绪失控的学生及时做出安排。同时学生也要改变只接受讲授的方式,要调动自己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使自己成为课堂的一分子,而不是旁观者,所以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能力上有待提高。

四、结束语

在以探讨人的个性形成的特点以及人格障碍为主线的人格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能让学生体会不同的人格特点,在这些差异中,积累不同的案例素材,可以丰富他们的背景知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为以后心理学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丽娟。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丹东师专学报,1999,(4)。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