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论文(最新17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

农业推广论文 1

化肥与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与这些现象有很大关系,相应也会引起土壤板结及有机含量减少等现象。而现代物理农业较化学农业不仅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而且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同时可以全面有效防治生长作物的虫害与病害,改善农村生产环境。特指物理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综合应用对农业和其相关产业的影响。现代物理农业能提高农民收入及农业产出率进一步提高该部分农民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并为促进农业较先进的生产力与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供服务。部分地区依靠一些先进实用的装备建造了高新农业示范区和以观光农业为主的现代化高效农业产业,使得农业结构加速调整同时开始全面的改造传统农业产业。

辽宁省现代物理农业发展中存在总体科技水平低,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严重等现象,故当今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其发展体系里主要问题有如下4点:

1、技术研究基础不扎实例如植物声波助长技术,从理论上没有得到严格的论证,需要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进一步的突破。现在用于农业生产的物理技术越来越多,可是没有着眼于农业生产的需求去解决实际环节中的急需重点,去攻关一些技术,而是就技术谈技术,纸上谈兵出现多对一的现象。例:种植业的的物理技术许多,而畜牧业,水产等技术很少。

2、企业在装备研究的科研生产能力不足大多数的现代物理农业装备生产科研能力弱,产品质量不稳定,这制约省内线代物理农业的发展。

3、各项技术推广应用不平衡比如说电子杀虫、种子磁化等技术已在国内大范围推广应用,但是土壤连作障碍处理技术尚在试验,这一项项不利于现代物理农业的技术的推广。总之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在国内部分省市推广应用,天津、大连等整体推广应用较好,其它就发展较慢。

4、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在各层次的认识不一在省内发展时间很短,农业主管部门,科技人员与农民对其应用的认识需要提高,同时大多技术是以‘着不到,摸不着”的作用方式用作业对象,无法如同化肥、农药直接作用于农作物,这也影响了其推广和应用。

由实际证明,现代物理农业适合辽宁省省情,是一种切实可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新模式,通过研究在促进其发展的前提下提出以下4点应对的方法;

1、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它涉及磁学、声学、光学、电学、热力学等物理学和环境学、农学、生物学等多门学科,部分技术机理研究缺少的技术,应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并证明其有效性。

2、装备生产能力提升技术实现的'载体是装备,它的可靠质量与完备性能对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相关生产企业应由客户反映的问题与情况对现有装备改进,积极组织科研技术力量,尽可能的提高其性能和质量同时提高其技术含量及企业生产力,提供给客户性能优良质量可靠先进的装备。装备开发和应用需要技术依据,应加快制定一些现代物理农业装备的生产技术标准,更好的指导技术应用。

3、示范推广力度加大扩大产、学、研之间的联合、协作,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提升科研机构和高校对相关装备技术企业的技术输入及应用能力。设立全国性的技术示范工程,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园区,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其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支持其技术转化用以解决技术实用化的问题。各级农机部门应申请设立其技术示范和推广项目,结合现存农业技术服务推广应用体系,提速技术普及进度,增强技术培训,减小技术转化成本,加快技术的转化速度。

4、装备应用扶持制度的建立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装备纳入国家及地方农业机械购买补贴目录,以提高补贴标准增加对农民购置相关装备的扶持力度,鼓励他们购置于使用这些装备。用以加快其推广和应用。

农业推广论文 2

摘要:与当下时尚而花样翻新的众多电视节目类型相比,农业技术推广片具有一些特质,从业者要从选题、脚本、拍摄、后期制作等各个环节加以把关,打造优秀的农业技术推广片。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片;选题;文字脚本;拍摄;后期制作

在我国,农业科学和教育成为影视创作的题材之一可称得上历史悠久,与当下时尚而花样翻新的其他电视节目类型相比,农业技术推广片以服务农业为目的,具备了一些特质。

一、概 念

总得来说,农业技术推广片有以下几个特点:1.以传播农业实用技术,教授农民某方面的农业技能为创作目的。宏观来讲,农业技术推广片是为了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而从微观层面上讲,具体到某一部农业技术推广片,它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农民看完,就能学会某一项农业技术。2.由其创作目的决定,农业技术推广片涵盖了与农民生产有关的各个领域,包括种植、养殖、储藏加工、农机工程、农村能源、生态环境等多方面。3.全片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相对于其它类型的节目,农业技术推广片的整体逻辑性比较强,一般都是严格按照农业技术的逻辑步骤逐渐展开。由农业技术推广片的特质决定,在制作时就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做好农业技术推广片涉及的几个方面

(一)选题。选题农业电视节目是否吸引观众的重要前提,如果观众对节目介绍的技术、品种不感兴趣,那么很可能他就不会收看。这就要求农业电视节目选题的策划者与申报者――编导必须具备丰富的农业知识,知道现今农村的发展状况,通晓农民在生产上的需求,并从宏观上了解我国农业的整体走向。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好的、符合农民需求的、符合时代发展的选题。其次,为免误导观众,不能对节目中所介绍的技术进行效果的夸大、渲染。涉及增产、增收的描述要客观真实,对其优缺点要公正地评论。另外,推荐的实用技术可操作性要强,切实适合农民使用。在地域性强的传播渠道,要传播适合该地区种植、养殖的品种及技术。

(二)文字脚本。文字脚本决定了一部农业技术推广片的结构、重点,以及风格。由于农业推广片必须得使农民朋友能够看得懂、学得会,因此,编导在撰写脚本时,要尽量避免书面词汇,最好运用农民自己的语言,像对农民朋友手把手地教,这样农民才爱看,才听得懂。同时,在各个步骤的介绍中,要详略得当,对农民熟知的步骤大胆简化,而对节目介绍的技术重点则加以突出表现。

(三)拍摄。在某些农业推广片拍摄过程中,为了追求画面的“干净”,每到拍摄时,除了必须需要人操作的步骤之外,通通让人躲在一边,只拍摄一些空镜头,事实上,这些镜头最终组合起来会让观众觉得枯燥乏味。因此,在拍摄时要尽量多设计一些活泼的镜头。另外,拍摄过程中要注意同期声的收录,以增强现场真实感,加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后期制作。由于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因此,在后期编辑的过程中,要做到声画对位,讲到什么,画面就出什么。使观众边听边看。在镜头的使用及剪接方面,不以绚丽为主,而要在不违背美学原则的基础上,以镜头到位为准,可以通过长镜头的运用, 把连续的时空运动的真实内容呈现在屏幕上,传递完整的信息。第二,同期声不能高于解说的`声音,一些设计的镜头也绝不能分散人们对主题的注意力。第三,除解说及画面外,还要综合运用音乐、音响、字幕等多元因素。字幕包括段落字幕、提示性字幕等。前者把全片划分成若干段落,可显得层次分明、条分缕析,有助于观众一步一步地看完整部节目;而后者则对一些重要步骤、一些药品使用的量等做出一些提示。

许多年的实践证明,农民朋友需要农业技术推广片,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许多农民的素质已经大大提高,他们除了收看电视上播放的农业技术推广片之外,还主动使用网上下载、购买光盘反复观摩等各种手段来开阔眼界、提高技能、了解新知识。也许由于节目类型所限,这类节目显得有些枯燥,但如果从业者从以上几方面用心尽力地把它做好、做到位,相信肯定会对我国“三农”的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郑建英。把握定位做好服务明确对象突出特色――谈《农广天地》节目的内容选题与创作要求[J].农民科技培训,20xx (4).

[2] 郎林。同期声在农业电视节目的表现力[J].记者摇篮,20xx (7).

[3] 郎丛,王乐,李扬。我们的镜头在农村――浅谈拍摄技巧在农业电视节目中的运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xx (1).

[4] 赵鑫,陈清。农业电视技术推广片和科技专题片的创作差异[J].声屏世界,20xx(11).

农业推广论文 3

摘 要: 农业是我国三大产业中的基础性产业,关乎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的进步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已逐步步入现代农业的范畴,农业机械化成为最显著的标志,这种现象绝非某一单一因素可以造成,而是整个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做好农机推广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概述农机推广的必要性,分析农机推广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旨在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的机械化发展。

关键词:农机推广; 必要性; 存在问题; 对策

1 农机推广的必要性

所谓农机推广,就是将应用到农业生产的机械设备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以此完成数额巨大的生产任务,从而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关于农机推广的必要性,主要存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新型的农业生产机械,这些农业机械的生产力较高,可以完成人工所不能完成的工作量,只有更好地完成农机推广的任务,农民才能认识到机械对农业的巨大作用,才能为促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目前我国的。二、三产业发展迅速,为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业失去其基础产业的地位,加之“科教兴农”战略的提出,更加鲜明地指出了农机推广的必要性。

三是伴随着城镇一体化建设进程的愈演愈烈,农业生产已经不再局限于落后的发展模式,农民对现代农机技术的好奇心和需求量愈来愈大,为了有效满足农民这一需求,务必要做好农机推广工作[1]。

2 农机推广遇到的问题

2.1 农机推广经费匮乏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众多农机推广点,农业机械化进程在此背景下日渐加快,农业结构也在不断革新,致使推广费用的缺口愈来愈大,亟需大量的资金支撑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农机推广的经费匮乏,缺乏专门的资金渠道,加之国家投资经费随着农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而不断减少,导致农业推广在经费匮乏的情况下呈现明显的滞后状态,妨碍了现代农业的进步和发展。

2.2 农机推广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一般来说,农机推广站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当地农民,其受教育程度较低,学习能力也稍差,所以更新知识的速率较慢,难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新型农机产品的操作要领和产品性能,其推广工作自然会有所妨碍,难以顺利推广。再者,一些农机推广员的思想觉悟不高,一些推广人员过于懒惰而不主动进行农机产品的推广,从而对农业推广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2]。

2.3 农机推广形式单调 农机推广经费匮乏导致农业机械的推广形式单调,推广手段也十分落后。对于农机推广来说,农机设备的性能质量和推广形式的优劣是影响农机购买和使用的2大限制因素,但在实际的推广工作中,一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先进、适应的农机机械,二是推广人员未受过专门的培训,因为其所使用的推广形式较为单调,从而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3 加大农机推广力度、促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措施探析

3.1 政府落实农机补贴政策 要想有效加大农机推广力度、促进农业机械化进程,首要任务就是解决经费问题,只有解决了经费问题,后续的农机推广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为了有效解决我国的农机推广面临经费匮乏的严重问题,政府必须带头颁布农机补贴政策,调拨大量的资金,这才能够为购买先进农机机械设备和操作技术奠定好经济基础。在实际的农机推广工作中,务必要落实政府农机补贴政策,将每一分投资的经费花到实处,严格按照标准展开推广工作,确保农机补贴政策可行。

3.2 加大农机推广宣传力度 政府除了切实落实农机补贴政策外,还应适当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处于政府角度加大农机推广的力度,从而促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在实际的推广工作中,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尝试使用新媒体技术,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形式推广新型农机产品,或者组织举办现场农机推广大会,切实增强农民对新型农机产品的认识。应该注意的是,现场农机推广大会应邀请专业人员作为嘉宾,手把手地指导农民如何使用农机产品,让农民感受到政府对农机推广的关注度[3]。

3.3 清晰认知农民生产需要 我国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其最终目的即为保障农民的权益,尽力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从而在此基础上加大农机推广的力度。从农业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出发,则要求农机推广应在清晰认知农民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开展,了解农民最真实的所用所需,真正做到服务于农民。除此之外,农机推广的进程应灵活且可调整,能够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而调整,直至满足农民多样化的生产需求,再者,推广人员可以将农民对农机产品的意见、要求反馈给产品生产商,让生产商能够有效改进产品性能[4]。

3.4 提升农机推广人员素质 农机推广人员素质直接关乎到整个农机推广工作的成效,提升农机推广人员的素质十分关键,可谓是促进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要求在实际的推广工作中,政府可以组织专门的培训机构,对农民推广人员实行定期的知识培训、技能培训,让其能够熟知农机产品的性能以及具体构造。

农业推广论文 4

摘要:我国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体制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管理职能划分不合理、工作机制运行不灵活、人员队伍结构不理想等问题,地方政府、部门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予以调整和优化,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朝着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发展。

关键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农业技术推广的日益扩大,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与农业生产规模的迅速发展不相协调的是当前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落后、老化,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人员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因此,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强农技推广体制管理和机构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1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职能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必须制定和实施农技推广计划,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成果,并予以试验、示范和推广。在农作物的生长方面,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要开展农作物病虫草鼠等农业生物灾害的监测、预报、指导防治和处置工作,并监测农作物苗情、耕地质量、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要进行植物检验检疫。同时,还应当管理、保护农业资源,引导、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机构,协助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监管工作,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协助处理农机安全事故[2]。在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方面,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和产地环境监管工作,全面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得以顺利进行。

2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主要问题

2.1管理体制不合理

目前,我国大部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仍旧属于乡镇政府及其部门的管辖之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没有自主决定权和话语权,所有日常农业技术推广和管理工作由乡镇政府进行安排和组织[3]。然而许多乡镇政府由于缺乏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和认识,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程中疏于对相关人员和事务的管理,甚至有些乡镇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工作热情,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无法正常、顺利地开展。

2.2工作机制不灵活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缺乏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人员激励机制,没有将工作业绩、推广效果与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进行挂钩,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努力工作和继续学习深造的动力,认为无论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果如何,个人收入、奖励等都不会有任何变化,许多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兢兢业业工作多年,却无法进行职称评定,大大打击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没有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责等制定合理的工作管理机制,没有将推广人员按照工作内容不同进行合理划分,导致农技推广工作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有效性。

2.3人员结构不理想

由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待遇管理、编制管理、职称管理等方面的落后和不合理,大部分农技推广机构无法吸引真正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推广才能的人才,致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结构不理想。许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技术人员都主要由年龄较大、农业技术知识不全面的当地剩余农业人口构成,由于缺乏待遇提升、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刺激,技术人员没有针对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开展及时的、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结构老化、落后,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了乡镇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4]。

3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问题解决措施

3.1结构管理方面

针对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体制上存在的管理职能划分不清的问题,应当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独立出乡镇政府部门,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可建立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企业,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开展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实行公司式管理和运作,彻底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性质、智能、人员管理模糊不清的问题。对于那些与乡镇政府有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无法完全从中脱落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将行政、服务部门保留在乡镇政府中,把其具有经营功能的`部门和人员与其他政府资源、社会资源进行结合,成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企业,由地方工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严格按照经营范围参与市场竞争。原有的农技推广行政部门仍由乡镇政府管理,属基层事业单位,与新建农技公司属两个完全不同的法人组织,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组织、经济上的交叉关系,农技推广部门人员与政府其他部门人员同属政府管理、享受相同待遇。

3.2人员管理方面

为了充分适应和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科技生产的需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企业应当在技术人员和经营人员的选用上采取岗位竞聘制,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层应组织农业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根据目前农业技术发展状况,制定人才评定、评测计划、方案和内容,在农技推广机构内部和乡镇所有农业人员范围内选取具有良好农技专业知识和较强农技推广经营服务能力、经验的优秀人才,扩充农业技术推广队伍[5]。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管理上,行政人员和其他服务类职能部门人员应当由独立出来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或乡镇政府统一管理,属事业单位编制,而技术人员、经营人员可实行独立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或农技推广企业人事代理式管理,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管理更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3.3待遇管理方面

对于属事业单位编制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其工资、奖金、财政补助等各类经济收入按照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关标准由地方政府负担,并纳入乡镇政*财政预算,其他人事代理编制的农业技术推广技术人员、经营服务类人员的待遇由独立出来的农技推广机构或新成立的农技推广企业承担。在工资分配上,应当进一步加强绩效考核管理的合理化和透明度,将工资、奖金等参考标准纳入单位、企业总体工资制度和标准内容范围中,并向全体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公开,避免各种由于收入管理过程不透明而产生的问题和纠纷。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基层性和广泛性,将相关人员待遇收入、职称评定与工作业绩、推广成果挂钩,在实行保底基本工作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成绩等将员工彼此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开,督促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继续学习和深造、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4结语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乡镇农业技术发展和农业生产扩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了加快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速度和效率、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相关政府和部门应当高度重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体制管理和改革工作,解决当前农技推广机构体制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行体制改革和人员结构优化,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和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建华,陈公贤,陈宏辉。新形势下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分析[J].基层农技推广,20xx(6):20-22.

[2]李安宁,王德成。我国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发展问题探讨[J].中国农机化学报,20xx(5):1-4,16.

[3]曾庆鸿。论贵州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J].基层农技推广,20xx(10):1-3.

[4]代丽云。我国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xx(12):61,72.

[5]罗信纯。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技服务,20xx(2):22.

农业推广论文 5

一、沂源县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1.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概况

沂源县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现有5个,包括:农业局、蔬菜局、农机局、畜牧局、科技局。其中农业局有下设农技中心、种子站、农经站、农广校、果品中心、土肥站。全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都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无经营性收入。全县乡镇级别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11个,另有一个办事处处于建设中。这些服务机构的职能依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差别,例如,中庄镇是沂源县的苹果生产基地,该镇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就主要围绕果树的培育、管理以及新品种的引进等诸多问题展开。

2.农业推广人员

据统计,截止到20xx年底全县农业系统人员总数345人,其中:管理人员135人,专业技术人员210人。沂源县农业推广体系共有209人,其中县级有139人,乡镇级别有70人。

3.推广的方式方法

通过对沂源县11个乡镇抽样调查,沂源县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20xx年9月,沂源县开始着手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自此在示范县项目的带动下,开展“阳光工程”,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把广大农民集中起来进行集中培训。此外,推广工作中还开始利用大众传媒,例如电视台、互联网以及报纸等方式,使广大农民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农业生产的新技术。

4.运行机制

在业务上,沂源县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上下级的垂直领导关系,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市级对口部门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县农业局为中心开展工作,具体工作由县农技中心负责。乡镇级的农业推广工作归口县级相关部门管理,并受乡镇政府的统一领导,同时承担者各村农技推广工作。在财政上,除具体的项目经费外,推广工作所需的一切费用都由相应级别的财政承担。

二、沂源县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

1.县域行政性推广组织上下脱节,运行不顺畅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技推广体系出现断链现象,县级农技推广部门只对乡镇农技部门进行业务指导,乡镇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任免权都归乡镇政府负责,所以,这种“财政切块、业务指导”的人事制度,使得农技推广组织上下脱节,直接影响了农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2.农技推广组织人员结构不合理

沂源县农技推广组织人员结构的不合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农机推广队伍的整体专业技术水平还处在较低水平;二是农技推广组织内部人员“在编不在岗”问题严重;三是非科技人员“占编顶岗”问题严重。

3.推广方式方法单一,尚无科学的评价标准

在推广方式方法上,农技推广仅靠“一张嘴,两条腿”活动在田间地头的现象已� 互联网、电视、科普书籍等已� 但是,这些新推广方法的应用范围还相对较少,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信息化服务网络,并且对这些新的推广方法尚无科学的评价标准用以评估其实用价值。

4.推广经费不足,限制了推广工作的有序进行

根据实际调查,沂源县的推广经费,除种子站、农技站等少数部门有一定的经营性收入外,其他皆为全额财政拨款。县财政用于农林水事务的支出原本有限,再经过层层分配,最后用于农技推广工作的金额就很少了。推广经费的不足,一方面使得农技推广的各项�

5.推广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少,活动空间不大

目前,农技推广部门在工作中还倾向于“个搞个的推广”,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少。例如,县农机局主要负责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工作,该局的工作内容的制定多取决于上级部门指示和局内领导的意见,很少征求农业局、科技局等相关部门的意见。乡镇农技推广站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不够充分。

三、完善沂源县农业技术推广对策

1.深化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改革

(1)加大力度解决县级农技部门的问题。针对农技部门运行机制上的“财政切块、业务指导”所带来的弊端,建议在县一级成立专管农技推广的组织机构,把农机局、农技中心、种子站、农经站、农广校、果品中心、土肥站等部门组合起来,专门负责全县的农技推广工作,这样可以有效解决职能重复、服务单一等问题。

(2)强化乡镇推广机构的服务职能。目前,乡镇农技站面临职能弱化,实际工作人员减少、专业技术水平低的局面。建议县级政府加强对乡镇机构的管理,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乡镇机构职能,严格制度技术人员从业标准,并对在编人员进行业绩考核,

(3)搞好各行政村的。农技推广服务工作。�

2.提高农技人员技术水平

(1)进行人事制度改革。针对沂源县普遍存在的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问题,进行彻底清查,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做到“因事设人”。

(2)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分配制度。针对现存的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低、无分配差额或分配差额较少等问题,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分配制度,在对农技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后,根据考核结果,进行除基本工资外的福利分配,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3)加强农技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农技推广技术水平。对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通过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外出进修、专家授课等多种方式向农技人员传授先进知识经验,并对人员的学习结果进行考核,促进农技人员知识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3.改进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

现阶段,迫切需要进行农技推广方式方法的创新。一方面,要打破传统观念,将以“说教”为主的“技术传输”观念转为以“人”为本的“学习型推广”。推广的过程不再是“传播”和“接受”的过程,而已� 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推广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农业推广机构自身的优势,被抓住示范县项目的契机,大力开展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借助大众传媒等现代手段,把农业生产新技术通过文本、图形艺术、声音、动画和视频等的形式,简单明了地传授给广大农民。

4.加大农业技术推广投入支持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沂源县农技推广事业发展的保障。一方面,必须依法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县政府的推广经费财政支出比重,并指定监督部门对这部分财政拨款进行动态监督,以保障推广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另一方面,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引导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社会组织进入,以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同时,建立和完善推广资金监管制度,明确各部分资金的用途,以使资金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5.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1)要发挥县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与广大农户完成产、供、销的对接,龙头企业负责为广大农户提供产前和产中的技术服务和产后的销售服务,培植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企业+技术+农户”的产业化服务组织。

(2)继续建设和完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根据沂源县山区农业的发展状况,按特色成立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并实施规范化管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

(3)在示范县项目的带动下,抓好示范基地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分工。制定基地、专家和技术负责人、档案记录等工作制度,使基地建设规范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搞好试验示范、培训观摩工作,并建立了基地档案,对每一项技术管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详细记录。通过以上措施加快基地建设步伐。

农业推广论文 6

摘要:当前,我国的“三农”改革和发展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各类农技推广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服务的主体趋于多元化、科学化,各种新兴产业组织在农技推广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区域差别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具有个性化差异。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逐�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前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于农业来说,其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发展农业科技,农业科技推广肩负科技推广的职责,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对策措施,旨在探求在新形势下农业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和农村经济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国的富裕离不开农民的富裕。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提高了农民收入,不仅可以改善农民生活,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成果中受广大农民喜爱并广泛应用的项目仅为1/10 左右,成果加配套措施项目为2/5左右,约有1/3 左右农民群众表示不愿意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科技成果如此现状不

一、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内涵

从国内外文献资料看,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农业科技推广的界定内涵不同、解释和理解不一,核心内容却基本一致。基本做法是,通过一系列的科技培训、科普教育、学术交流、科技咨询服务等方式,不断提升农民科技素质,示范农业科技成果,指导农业科技普及应用,帮助解决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特征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具有以下六个鲜明的特征:

1.行业综合性。农业是一项庞大的行业产业,涉及农、林、水、牧、副、渔等多个行业和领域,从客观上看,它还跟科技、教育、财政、税务、金融等多个部门联系紧密,尤其是在当前产学研、政金介相结合的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成果必然涉及到各个关联行业,成为一项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地域差异性。我国地大物博,东西地区、南北地区地域差别较大。由于各地域的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不同,导致农业科技信息需求、农技推广服务也相应的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3.成果时效性。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普及,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点。必须在农时季节及时进行推广应用,才能发挥科技成果的最大作用。如果延误了农时,就必然导致农业科技成果的经济、社会效益“打折”。

4.工作实用性。在一定意义上讲,农业科技成果具有社会性和公益性的特征,它们不以“物”的形式出现,不可能直接进入市场,只有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在农村和产业种植领域大规模地加以推广和应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5.需求多样化。由于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农民的科技需求表现出多元性的结构特征,并普遍存在于国内外。主要表现为不同目标、不同持续时间、不同学科的信息需求同时存在。

6.业务风险性。一项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诞生要涉及很多的学科,不但研发周期相当长,而且科研难度非常大。有的时候,即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不一定见到成效,更谈不上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因为农业新成果、新技术的实施受当地当时环境条件的影响比较大,在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下,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经常面临着被生产淘汰的危险。所以,农民个人或组织应具备相当的化解和规避农技推广风险的能力。

三、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基本职能

农业科技推广是联系农业科技研究、生产技术开发与农业生产实践的桥梁,具有催化和反馈两个基本职能。催化职能包括传达式推广和教育式推广,传达式推广是指把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信息简单地从研究者传导到使用者;教育式推广是指帮助推广对象掌握如何学会使用新技术。反馈职能是指将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效果的信息反馈给科研部门,有利于农业科研部门更有针对性地的进行农业科技研究。据调查,寿光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着体制机制不灵活、工作职能不清晰、人员队伍不稳定、物质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加之作为国家级的寿光市,寿光市农业整体规模小、农民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需要进一步结合寿光市实际,积极借鉴和学习国内外的相关成功经验,加以消化吸收、用于工作实践,探索一条适合寿光市实际、体现寿光市特色、展示寿光市水平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和发展路径。

1.必须建立合理的农业技术供需调节机制。深入农村一线开展调查,从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重视农民对科技的需求,用新技术来引导农业生产,本研究将从建立农技推广的合理供需机制入手,着力构建寿光市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2.必须建立健全农技推广组织体系。目前,寿光市的农技推广组织大多是行政机关的直属单位,工作人员经常被抽调参与行政工作,机构设置不明晰,容易产生职能不清的问题,减弱推广效果。学习参考国外的成功经验,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种社会组织参与的合作推广机制。

3.必须建立农技推广的良性运行机制。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进行机制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探索建立一种良性的运行工作机制,才能凸显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综合效益最大化,进而更大力度的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结束语

要想实现农业进步、农民增收,只有通过在实践中推广应用与劳动力结合起来,才能将科技转换为生产力;只有农民将科学技术应用到土地生产和经营中,才能有效的将使用的新技术进行转换,提高我国农民收入。因此,要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就必须要使用新的技术成果,农民使用新的科技就是,使用优良品种、先进的饲养和种植技术,对其所经营的土地和饲养的经济动物都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对经济农作物的产量都有显著的提升,其中在应用新科技的过程中,要坚持按照科技要求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和经营,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王涛,翟英军,程浩。对城市农业推广问题的理性思考[J]农村经济,20xx(3):85-88

[2] 赵树凯。农村技术流动的组织化特征[J]社会学研究,1997(1):17-26

农业推广论文 7

摘要: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整体结构体系还需完善、投入力度普遍偏低三个方面入手,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解析,并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基层

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常见问题

1.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农业技术推广团队普遍存在老龄化的问题,针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来说,其具备较高的专业性,而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因为缺少充足的工作经验以及社会阅历,无法担任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这就使农业技术推广团队无法融合一些新鲜的血液。此外,在开展人才招聘时,往往将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安排在非农岗位上,造成了一些专业人才在无形之中的浪费,从而使当前大多数岗位被非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据[1]。

1.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整体结构体系还需完善

在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时,为了提升推广水平,构建完善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构建完备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方式,将农村相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方式进行转变,增加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更好发展,缩短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但是,结合当前情况来看,在应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时,相关的探究部门、职责机构以及农村联合机制缺少完备性,无法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到我国农村之中,所以,怎样才能实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转化,构建完善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问题发展,是当前农业部门首要处理的问题。

1.3投入力度普遍偏低

以某市为例,经过调查显示,近几年来,我国农业资金朝着逐年递涨的趋势发展,但是推广费用却明显减少。结合中科院农业政策探究部门统计调查显示,农业部门自20xx—20xx年期间,经费总收入情况和财政部门拨款情况年均增长率为3.1%和3.04%,和西方国家进行比较,资金投放力度明显偏低。其中,在有限的投资费用中,有75%的资金用于工资的发放以及其他应用,只有10%的资金应用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的农业技术部门,普遍存在推广经费匮乏的问题,因为缺少充足的推广资金,导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2.促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优化措施

2.1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

2.1.1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各个政府部门应加强农业技术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定期开展农业技术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让其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其自身专业水平, 此外,还要安排城市专业技术人员下乡工作,给城市、乡村的农业技术人员的交流提供平台,开展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相关科研的探究工作,进而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综合实力[2]。

2.1.2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除了要高效应用农业专业知识人才之外,还要开展农业技术部门人才的编制工作,确保农业技术团队编制不被非农业专业人员所占用。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还要发布相关的。优惠政策,提升中级以上标准技术人员的薪资待遇,起到挽留人才的效果。

2.2完善现有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结构

要想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处理,国家有关部门就要加大资源的投放力度,组建完备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团队,切合实际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各项要求进行满足。此外,在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时,为了保证推广工作的全面落实,还要制定完善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优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框架,从而确保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2.3加大资金投放力度

20世纪90年代,我国有关部门就颁布了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法律机制,同时在机制中,对推广经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在财政预算范畴内,既要满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经费需求,还要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逐年递涨。因此,为了保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关部门就应全面了解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作用,加大科技示范基地的构建力度,采购相应的办公设施,为公益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出台相应的法律机制,防止出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私自挪用现象。

3.结语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作为一项繁琐的工作,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还要具备充足的物力资源以及财力资源,这样才能保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全面落实。因此,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投放力度,构建完善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实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全面改革,在根本上提升农村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孔继林,刘昌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讨[J].基层农技推广,20xx(1):6-7.

[2]陈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xx(16):27.

农业推广论文 8

摘要:文章首先对现代农业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进而从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生产率、加速农业产业化、提升农业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加快农业机械产业发展以及加速农业高新技术发展这六个方面对于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够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作用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现代农业;作用。

1现代农业的概念和特点

现代农业指的是对于现代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进行广泛应用的社会化农业,其特点主要包括:首先,其生产工具和设施以农业机械为主。其次,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农业科学体系,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后,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对于现代管理科学进行广泛的运用。

2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2.1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是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可见农业机械技术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技术,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要把农业机械及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去,从而提升农业生产率和转化率,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2提升生产率

我县的耕地面积有限,人口数量多,提升粮食产量的主要方式是靠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也就是对于先进的技术进行积极的应用和推广。事实上所有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都需要以农业机械技术的推� 例如机械深施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化肥利用率,从而提升粮食的单产量。

2.3加速农业产业化

而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则是农业产业化的根本动力。农产品在市场当中竞争的优势包括价格、质量以及品牌。而扩大这三种优势则离不开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同时,农业产业化也促使了农业劳动力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使得我县的资源优势成功的转化为经济优势,这种优势必将推动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农业技术如果失去了农业机械技术则无法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因此要说,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加速了农业的产业化。

2.4提升农业抵抗自然灾害能力

农业机械所具有的'收割能力、烘干能力、抗旱能力、排涝能力以及防洪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业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例如机械化旱作农业工程技术,通过多种相关的配套机械技术,来使得土壤的蓄水能力提升,同时也能够进行抢种,进而有效的抵抗灾害,实现粮食的增产,促进现代农业的正常发展。

2.5加快农业机械产业发展

农业机械产业具体包括:农机的流通、农机的生产、对于农机的研发以及农机设施的相关服务等。可以说农机产业属于现代农业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农机技术的推广,则是对于农机的流通、农机的生产、对于农机的研发以及农机设施的相关服务的有效衔接。因为农机的生产和研发是进行农机技术推广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农机流通和服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所以只有把农机产业中的各个环节合理的进行结合,才能对于农机技术推广的作用进行扩大。农机技术推广的良好发展,能够促进新型的农业机械以及农机技术转变为农业生产力,使得农机的生产和研发过程变得更有活力。只有农业机械产业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整体,才能够真正促进农机产业的顺利发展。

2.6加速农业高新技术发展

农业高新技术指的是农业信息工程、农业机械工程、农业水利环境工程以及农业生物工程这四个方面。农业高新技术是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且这四个方面的农业高新技术也必然需要通过农业机械技术去实现。因此说,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加速了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

3结语

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是把先进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的主要方式和方法,同时也是促进农业向着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农业机械技术推广进行研究,无论是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还是对农业机械产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县近些年来农村经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民对于安全高效的农业机械技术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因此,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把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作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胡海霞,赵艳萍。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南方农机,20xx,47(3):27-28.

[2]郑明。新形势下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突出问题和完善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xx,(1):60.

农业推广论文 9

【摘要】网络发展主要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使得物联网变为可能,并且物联网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如今,农业机械化推广中也应用了物联网技术。文章对物联网在农业机械化推广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对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农业机械化推广;实践应用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不可分割,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更新促使互联网不断向前发展。另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得益于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如此,信息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物联网的强势发展,能够提高经济效益,让经济发展变得更加繁荣。农业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产业,也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手工逐步向机械化生产过渡。机械化生产方式不仅能提高生产数量和质量,还能够促进农业向现代化发展。

一、农业物联网概述

利用信息传感设备将物品和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并把物品的具体信息存至互联网中,通过互联网的信息系统实现物品的买卖以及交换,最终完成智能识别物品、进行定位、详细跟踪、以及对物品的。监控和管理。其中射频识别和红外感应器,以及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是物联网技术中经常用到的信息传感设备。农业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将物联网技术和农业相结合,为农业人员提供更加丰富的农业信息。如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农作物产品的流通方向等信息。让农业生产,农产品交易状况以及相关物流信息等,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农业物联网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让农村经济朝着繁荣方向不断发展,使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一定提高,还能够使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促进农村不断改革,使新农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二、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机械化推广中的应用

1、农机装备技术领域

农业中运用物联网技术,主要是为了帮助农业人员对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进行详细了解。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土壤、空气、水分、光照等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利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将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且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确保农作物有较高收成。利用智能网络和相关技术,能够计算出农作物生长所需条件的各项指标。农业人员在管理时,也能更加便利。而且还能对环境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现阶段,澳大利亚已经将物联网技术成功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设备能够通过已经输人的信息,对农业用具进行判断。并且农具能够准确判断农作物,为其喷药。这种自动机械化处理,能够节省人工成本,而且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我国还出现了一种灌溉的系统。这种系统同样利用了传感器,对农作物根植的土壤进行监测,土壤的湿度和土壤何时需要浇水都处在传感器的监测当中。这种细致监测能够将灌溉所需进行科学控制,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农业生产利用物联网技术,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

2、气候智能型农业领域

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很大影响。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农业生产也受到一定限制,而且农作物的产量也不断下滑。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无疑会对国民经济和国民生产带来问题。农作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正是眼下农业生产中要重点解决的事。物联网技术有一定优势,正好可以用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利用物联网技术的感应能力,能够对环境变化进行时时监测,环境出现变化时,能够及时向农业人员提醒,让农业人员做好相关的防护工作。这种对农作物的具体防护,能够使农作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有所提高,而且农作物对灾害的抵御能力也得以提高。物联网技术能够帮助农业人员为农作物生长以及农业最终产量调节出更加合适的环境。比如,在农业水利设施中安装专门的水位监测装置,能够对水位信息进行很好的监测,及时收集水位相关信息,并处理这些信息。

3、农机化区划与农机现代化45管理

农业生产中会用到大量的农业机械。气候变化能够影响农作物产量,多产和少产情况所需要的农业机械不同。农业机械的频繁更换会给农业人员的经济效益造成一定损害。如果农作物的成熟期比较短,对收割时间有要求,那么所需的机械设备就相对多一些。机械设备少很可能会需要大量人力补充,这样就会在时间和人力方面出现浪费情况。但是机械设备投人过多,又会增加农业人员的资金投人。农机45体系,是一种农业机械经营模式。l2]在这个模式中,物联网技术对农产品的运输情况、销售情况等进行定位,提高了对农作物的监管。如果产品在运输或其他环节中出现问题,也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及时得到反馈,并对问题进行补救。农机供应商可以利用45管理系统,对农机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争取为农业人员带来更加方便和有质量的服务。

4、农业机械化应急体系

农机机械化应急体系,主要是为了应对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自然灾害问题。将物联网技术与农业机械相结合,利用物联网监测环境,并对环境中不稳定的条件形成一定的预警模型,在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及时提醒农业人员。灾害发生时,农业机械能够降低灾害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害,大大减少了救灾的投人。

三、结束语

在农业机械中使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对农作物的生产情况进行更好的控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在自然灾害的预警方面,也有很明显的作用。大力推广物联网技术农业机械化,能够对农业现代化有一定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程晓洁。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机械化推广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xx,07:210+214[2]王文德。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机械化推广中的实践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xx,24:334

农业推广论文 10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和农业科技的持续进步,农民急切的期望着农业技术的水平不断增高,而在这个时刻,我们国家现有的农业技术由于是在旧体制下形成的,所以这种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一天一天的暴露出了它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个缺陷,创造一个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方案就成为了,我们国家迄今为止在农业这个领域上一个急切的需要去解决的课题。本文一开始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创新内容做了一个具体的阐述,接着对这个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与对其未来发展的探讨。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发展趋势

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是主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中,我们国家的农业正在一步步进入市场,相应的农业科技也正在飞速发展前进,在一些高科技工具的应用和高科技方法的运用上,已经正渐渐同世界一起大范围的普遍化。就在这个时刻,我们国家曾经应用的旧体制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从基本上来说已经适应不了现如今社会发展所需,例如推广理念上的差异、职能分化上的不同、管理体制上的出入、运行机制上的不一样等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国家正在一点一滴的加大该体系的改革力度和创新力度,并且速度是越来越快,丝毫不敢松懈。

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内容和成果

1.1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制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

需要针对我们国家目前基层中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所面临的问题,使公益性、经营性的技术推广互相分割开来是一部分基层的推广单位常常犯的错误。事实上,为了更好的将其进行推广,应在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前提下把农业技术进行推广,通过试行承包农业技术、结合技术推广与经营服务等方式,促进我们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创新。与此同时,有一些农产品的主要产地也开始尝试一些新的体制改革,比如以国内外知名学府、国家级或省(市)级著名企业、国家开办或省里主办是农业科研院和相关的。各个专业化服务的组织为改革主体,把国内外的市场作为根最本的导向,以此完善农业推广中的服务、将农业技术的创新作为推广中最主要内容建设。

1.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在最近这些年间,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一次次的实践中,他们总结了推广过程的失败教训和有效方法,渐渐的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制度——科技特派员制度。这种制度把农民在生产中的实际科技所需放在第一位,再由当地政府机关部门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进行挑选,最后择出一些在工作上认真负责、能够吃苦耐劳的、同时知识水平和实践水平较高的专业人才,到基层农村担任科技特派员。这样的科技特派员就相当于是在最先进有益的农业科技和相关农产品的企业以及进行生产实践的农民三者之间搭建了一个供其互相沟通互相交流的桥梁,这也是为了满足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和更有效的将农业科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出来,从而促进农业科技与国家经济之间的紧密结合。

1.3探索新型推广组织形式

为了使科技、农民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们国家的各个市县的农业科技园就纷纷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与此同时,农业科技研究成果的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又是的农业科技园一步步形成发展,而农业科技园的建设与进步又相应的使农业技术进一步推广和其成果的逐渐转化,并且在农业科技园发展的期间,农业科技园也解决了许多科技问题,这些科技问题一直阻碍着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的脚步。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发展趋势

在现如今的时代我们国家的农业科技要想发展的更好,就只有一条道路可以选择,那就是对我们国家迄今为止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革与大胆的科学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愈来愈快的发展需求。我们中国是一个拥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米的、跨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发展中国家,正是因此,我们国家的农业类型在每一个地区都有差异,且东西、南北、沿海内陆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都存在着不平衡,这就意味着我们国家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只能是复合型发展,这个复合型包括了多层次、多类型和多种体制共同存在,这也给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变革更新造成了难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我们国家理应把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看作是这个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其次就是要对农业技术推广体制进行持续的完善,在优化中进步,并且结合农产业发展的现状做出相应的调整,还要对推广岗位管理的制度进行改动,以此完善制度。只有拥有了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才会充分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之后的推广工作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不仅如此,农业技术推广机制能够具有高效率、快速、灵活多变的特质,农业科技、推广、教育部门之间的强强联合还有不同地区,不同专业间的有效合作,都能够把农业推广的成绩效果持续不断的提升。还有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需要注意广大农民接纳的程度,只有找到能让广大农民接纳新农业科技的方法,把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和组织化程度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相互间紧密的结合,推广体系才能蒸蒸日上。比如利用参与式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来让农民亲自参与到推广的过程中;还有利用一些其他项目把推广模式带起来,以促进各个不同区域间的发展;把农业开发作为最根本的目标,将水利、农技、信贷等部门合其为一,为农民提供系统化的、完善的推广服务等。

3结语

总的来说,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对于我们国家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是颠扑不破的。相关农业单位部门要想在这个日新月毅的新时代,把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作用和效果表现的淋漓尽致,就必须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适当的对其他国家相关农业技术推广方案进行分析借鉴,

参考文献:

[1]赵武军。“农业专家大院”——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陕西农业科学,20xx,(04).

[2]杨连志,唐玉琴,郑维莲,闫士环。区县级农业推广机构的改革与探讨[J].天津农林科技,20xx,(03).

[3]吴春梅,陈文科。农业技术推广领域中的政府支持与公共服务职能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xx,(02).

农业推广论文 11

1.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与技术推广的现状

1.1 管理和推广投入过少

经费不足是当前农业管理和技术推广的主要阻碍因素之一,部分地方的乡镇地区所设立的农业技术推广技术工作人员,

1.2 农民的整体素质比较欠缺

技术的推广和宣传效果与农民的整体素质有关,大部分农民的接受能力较差,无法理解到宣传农业科技成果,宣传新技术的目的和意义,导致农业科技的应用效果不佳。根据本地资料的收集发现,大部分农民的年龄较大,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这样的劳动力结构水平同样限制了农业管理和农业技术推广的进程。而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则选择外出打工,这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是一大缺失,也是在农业生产和发展中的另一大阻力,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无法完全接受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不具备先进的市场意识,进而导致整个管理工作缺乏后劲。

1.3 科技推广内容与农民需求不符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提升农业推广技术,扩大农业技术的宣传范围和效果,就是为了让农民受益,农民是推动农业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应用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结果的受益群体,因此,在推广农业科技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观察和了解当前农民的需要,才能将宣传的农业技术转变为发展农业的推动力。农民的需求是科技推广的效益所在,随着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样也需要获得多样化和高效化的生产技术,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全面的管理技术和应用技术需求更为迫切,但是当前的农业经济管理技术的推广形式和方法均较为枯燥和单一,没有对新品种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进行相应的指导和管理,也说明了与农民的生产需要不符。

2.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对策

2.1 提升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足够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因为工作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在固定的时间内在农村工作,也需要与农民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才能在不断的考察和分析过程中,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宣传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在实际的指导工作中,需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技术指导人员具有足够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体现出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指导的核心要求;因此,工作人员应该不断加强自身品德修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只有具备全面的发展素质,才能够处理好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合理、有序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真正做好全面的指导和推广工作。

2.2 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能力水平

农田农业生产是一线的生产场地和实践过程,工作人员只有具备足够的生产指导技术,完备的专业知识,才能真正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由于农业生产经营具有生产期长、见效慢等特点,如果宣传和指导工作人员的指示不明确,或者指导失误,那么,所产生的影响也会很大,甚至会造成农业生产研究的损失。因此,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十分重要。

2.3 做好工作人员与农民的'关系

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人员在开展基层实践工作过程中,不仅需要完成国家布置的推广和宣传任务,而且还要做好服务农民的工作,因此,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更多地走进农民生活,主动与农民搞好关系,充分展示自己的工作作用的同时,也要增强农民的信任,才能保证农业技术宣传、推广工作真正到位。比如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工作人员应该主动了解实际情况,并参与到问题的针对性解决中,进而提升人民的信任感;制定解决方案时,也要与农民保持充分的交流,在共同协助下获得最佳解决效果,而与农民保持良好的交流,才能真正了解农民所需,农民所急,进而适当调整整体的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方案,以便开展针对性的服务工作,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的进步,保证农业生产得到稳定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多种发展问题,如投资不到位、宣传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生产的进步。因此,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注重全面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素养和技能水平,并把握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以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农业推广论文 12

其所需农产品加工原料的供应,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研制和试验,把原来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企业试验基地,将科技推广渗入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形成一条龙的带动模式,以优质品种投入和科学种植、养殖技术服务于农户[3]。该体系具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自发性等优点,但也具有企业与农户间就定价易出现矛盾等缺点。以供销合作社为主体涉农商贸业及各级供销合作社,在从事农产品供应和生产资料分配中利用自身对市场行情的熟悉和对市场动态的把握,将有关新技术、新品种和市场的质量要求等信息传达给技术开发部门,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引进、研究,而后以讲座、培训等形式传播、普及、指导农民生产,实现农资营销与相关生产技术配套。该体系扎根于农民,紧密联系农户,切实解决了农户生产上的技术问题,形成了技术需求与科技供给的无缝对接,针对性强。

国外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与服务体系的发展模式

采用这一体系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的包括比利时、希腊、俄国、荷兰、挪威、英国,以及亚太地区的孟加拉国、马来西亚、泰国等较小的国家;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以中央和地方合作推广的包括日本等;此外,在这一体系基础上韩国单独设立了国家机构进行推广,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则设立了中央立项推广系统,荷兰、韩国、日本实行政府与农民组织合作兴办推广体系[4]。以教育机构为基础这类推广组织体系由联邦农业部设立推广局进行全面的管理、协调推广工作,由农业教育机构在州建立农业科技推广站作为核心进行农业推广的组织、协调,实施基础推广工作,由县农业科技推广站 (相当于教育机构的派出机构)为基点提供信息、技术咨询、疑难解答。这类推广体系的典型是美国,其组织机构主要由联邦农业推广局、州农业推广站、县农业推广站组成,推广人员和大学教师实行定期轮岗,推广经费由联邦、州、县三级财政按比例负担[5]。其特点是将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起来,具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自上而下的系统推广结构。以民间组织为基础这类推广组织以农民技术协会以及一些宗教组织为基础,自发性组成由生产资料、技术指导、产品销售、信用合作、社会服务、权益保障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较多见于日本、英国、法国。由于这些协会和宗教组织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与基层农民关系密切,可以切实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考虑、制定推广计划而不受到政府方针、政策的约束,其具有推广形式多样化、推广布局多元化的特点。以农产品贸易机构为基础主要是指一些商品生产贸易组织,如地区龙头企业、农产品开发机构,为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规模化的经营效益,对本国、本地区具有优势的农产品制定一系列要求和标准,指导组织农民生产,以形成生产、开发、贸易、营销一体化的推广体系[6]。这种推广体系常见于以出口某种优势农产品为主的小国家,例如马来西亚的咖啡、橡胶推广体系。这类推广体系与市场直接对接,具有更强的目的性和反馈能力,能够极大的发挥地方农业优势,缺点是具有较强的地域性限制。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启示

改革的重点应在于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科技推广工作者数量多,但基层工作者总体素质不高;

(2)经费严重不足,持续性经费供给保障不到位;

(3)科研职能、行政职能混乱,科研与技术支持不对接。因此,推进明确现有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职能界定,做到职权分开;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加强基层农业推广机构的设置;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新示范园区,形成中心带动、全面覆盖的网络式推广模式;学习西方成功经验,推进 “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以农业院校为基础的推广体系的建立。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保障体系国外先进的推广体系都有自身强有力的保障体系作支撑,可见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保障体系是对保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长久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包括了经济保障、法律保障以及推广风险保障。首先应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支持力度,这不仅应表现在对高新技术研发、技术示范的过程中,还应注重科技推广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工作待遇的改善;其次,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完善和修改现行的法律制度,继续出台适应新形势的新法规,以应对出现的新问题;最后,应根据农业的区域性特点和某些技术不成熟性,充分考虑农业科技推广同时可能遇到的风险和问题,建立相关的应对保障机制。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与教育重视农业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一直以来是发达国家的重要农业方针。我国新时期农业生产者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科技意识增强,对科技信息的要求有所提高。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偏低;在信息推广方式上,现阶段缺乏一个功能强大的信息服务网络支撑,农业科技信息化体系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程度低,农业信息服务不完善,农民、农业对新的`科技服务的需求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反映。首先,我们应重视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继续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从而带动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其次,应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通道,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项的信息交流渠道,传播最新的科技动态,及时反馈农民的意愿。

4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是农业成果转化中举足轻重的一环,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已经不足以满足市场经济下农民多元化的要求,如何不断完善现有的多种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创新农业科技推广理念,加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延伸农业产业链,建立一个多元化、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仅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所在,这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农业推广论文 13

一、研究对象

农林高职院校农业推广与农业气象两门课程的授课班级为同一班级,授课时间分别为同一学年的春季学期与秋季学期,授课的方法都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对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学生学习方法略有不同。

1.农林高职院校农业推广课上的任务驱动教学。师生共同设计任务。

(1)教师设计部分。综合考虑农业推广学科性质、高等职业院校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学生所在专业、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特点及教学任务设计的原则,笔者在农业推广课程授课过程中采取了师生共同对教学任务进行设计的方法。即,老师将整门课程的知识点设计为一个符合课程需求的、规定了教学范围但不指定具体名称的综合性较强的教学任务(×××地×××项目的推广),这一综合任务又下设若干子任务:①农业推广人员角色认识;②×××地农业推广项目的选择与确定;③×××农业推广项目的实施;④×××农业推广项目的总结评价;⑤×××农业推广项目成果报奖。整个学科的知识点分别穿插于若干个子任务中。

(2)学生具体设计任务及实施。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确农业推广人员角色扮演的身份及工作性质与程序;然后结合社会岗位需要、个人兴趣爱好、农业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本课程知识点、当地自然与社会条件等综合分析选择确定农业推广项目,并撰写推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确定了具体推广项目后的工作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自选项目的复杂程度、当地农民素质条件,以及硬件设施等选择确定项目的推广模式与方法,并撰写推广项目实施方案,模拟推广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农民的采纳情况随时应变使用多种方法,并锻炼学习人际交往及演讲的沟通、交流、语言技巧;项目推广演练结束后,学生需要进行双重总结与评价,一重总结为对自身所选项目及推广情况进行专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综合总结评价,并撰写总结报告,二重总结为学生之间相互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总结在评价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最后,学生们需要撰写推广项目成果请奖申请书,学习推广项目的报奖流程。

2.农业气象课上的任务驱动教学。

(1)教师单独设计任务。教师将学生所学专业目标与农业气象课程目标充分结合,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

(2)任务实施过程。教师在第一次课上对任务的`实施过程、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参考资料、学习提示等简要向学生进行说明,学生课下个人完成并小组汇总分析,第二次课上时间一分为二,前半部分时间为学生对课下学习结果进行展示,老师随时点评指导,后半部分时间由教师下达下一个任务,依次类推,直到学期结束,完成全部的典型学习任务。最后,师生共同汇总各典型任务结果并分析,完成课程总任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研究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文库、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料室资料进行检索,收集相关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两门课程在学期结束后都对该班36名同学发放了调查问卷表,两次共收回问卷调查表72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3.数理统计法。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图表制作和统计。

三、教学效果对比分析

农林高职院校两门课程结束后,都对该班学生进行了课程学习效果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内容完全一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资料查阅能力、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掌握全面程度、综合素质提高程度等方面入手调查。详细数据如下。

1.学习兴趣有无对比。农业推广课程:学生有学习兴趣问卷36份,比例100%;无学习兴趣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学生有学习兴趣问卷28份,比例77.8%;无学习兴趣问卷8份,比例22.2%。

2.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提高对比。农业推广课程: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问卷34份,比例94.4%;没提高问卷2份,比例5.6%。农业气象课程: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问卷26份,比例77.8%;没提高问卷8份,比例22.2%。

3.资料查阅能力提高对比。农业推广课程:提高了资料查阅能力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了资料查阅能力问卷34份,比例94.4%;没提高问卷2份,比例5.6%。

4.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对比。农业推广课程:提高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

5.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对比。农业推广课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问卷24份,比例66.7%;没提高问卷12份,比例33.3%。

6.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农业推广课程: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问卷30份,比例83.3%;没提高问卷6份,比例16.7%。

7.专业知识掌握全面程度对比。农业推广课程:专业知识掌握全面问卷36份,比例100%;不全面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专业知识掌握全面问卷30份,比例83.3%;不全面问卷6份,比例16.7%。

8.综合素质提高程度。农业推广课程:提高综合素质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综合素质问卷29份,比例80.6%;没提高问卷7份,比例19.4%。由上图可以看出,农业推广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与自觉性、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掌握全面程度、综合素质提高程度明显优越于农业气象课程;查阅资料能力与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相差不明显。可见,虽然任务驱动教学的优越于传统填鸭式教学,但应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根据课程需要、专业需求、社会岗位需要、个人兴趣设计任务的教学效果又比单纯由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设计任务的教学效果优越。

四、结语

目前,各级各类农林高职院校的各门课程都在不断探索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其目的旨在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建议授课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创造性地探究设计学习任务,可以很大程度上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而学生的自我价值一旦能够得以肯定,其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学习潜能则被无限激发,学生自然受益匪浅。

农业推广论文 14

1基层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

1.1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基层推广体系待完善

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法律上也规定推广经费由政府的财政划拨,问题在于目前农业对地方经济发展不如其他行业,以至于许多地方对农业还不够重视,投入到基层乡镇农业部门经费少,人员工资较低,造成基层农业推广体系还不完善。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卸包袱”,将农业推广服务部门推向市场,有的甚至将服务部门拍卖,造成人员离岗和流失或抽调去拆迁、招商,已出现“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虽然一些农技部门经营农资,少数农技人员开展有偿的指导咨询服务,但为农民服务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不能够满足生产上对科技的需要。

1.2农业种植效益低、规模小

(1)农产品价格低,引起农业种植比较效益低。一项农业技术的推广,在小面积上很难看到明显效益。对农民而言,只有当一项科技成果能为其家庭创造高的效益时,才会主动采纳应用。在种植效益不明显的情况下,农户对农业科技的应用表现热情不高,影响到科技采用率。

(2)当前各地农业生产还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小,而且每户耕种的土地田块分散,不利于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同时也不利于农户采用规模性农业技术。如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和无公害蔬菜的标准化生产等。

1.3农业成果与生产需求不对应

技术推广针对性不强,导致技术与产业割裂。农民需要的是效益好、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的技术。一些科研单位往往缺乏市场调研,不知道农民在想什么,研究的`成果同生产需求相互不对应,在实际生产中很难有效地推广。如对水稻高产研究,农民不仅仅需要高产,而且需要优质,需要通过优质来创造好的效益[3]。

1.4基层推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基层推广队伍不稳定,知识机构老化,素质相对下降。

(1)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优秀专业人员少,大多是转岗来的非专业人员。

(2)大多数基层推广部门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机会,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够。

(3)推广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主要从事粮食作物栽培、育种和管理的技术推广工作,而从事园艺、蔬菜等经济作物和农产品加工的技术推广人员少,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多样化发展的要求[4]。

1.5农民文化底子薄,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低

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科技成果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科研成果内在潜能的发挥也受制于它。目前,大多数有文化的农村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现从事农业生产大都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和妇女,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大部分是小学文化程度。由于文化底子薄,经济基础差,存在着科技意识不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差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

2对策建议

2.1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发展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要等同其他行业一样重视农业,加大对推广经费的投入,创新农技推广体制,完善农技推广体系。逐步建立新型的以政府农技推广队伍为主导,企业和农民组织广泛参与,无偿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按照经营性职能与公益性职能相分离的原则,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特点,健全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作用的管理体制。把乡镇农技站重新收归上级主管部门实行垂直领导,把农技人员从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从单纯经营中解脱出来,使其能够安心地从事技术工作。并对这部分承担公益性职能的人员,财政要保证他们的工资和正常推广事业经费[5]。

2.2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技术推广

(1)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业技术推广。针对农户经营规模偏小的实际,在农户自愿的条件下,采取股份合作、租赁经营等方式,实现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有序的流转,使地块相对连片集中到种植大户手中,进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规模产生的效益,刺激他们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应用农业实用技术,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如马鞍镇现已有水稻种植大户20个,面积都在15hm2以上。通过水稻适度规模方式经营,水稻种植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同时水稻机插秧技术、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和病虫综防技术等已得到种植大户的广泛应用。

(2)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农业规模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实施如竹镇、马集和冶山等镇万倾良田项目,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利于农户采用规模性农业技术。如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和无公害蔬菜的标准化生产等。

2.3争取实施农业项目,激发农民应用新技术

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争取实施农业项目,提高农业种植效益,激发农民应用新技术。基层农业推广机构积极申报高效农业项目,以项目促进保护地设施栽培,引导农民自觉应用新技术。支持农民无息贷款资金,增加农民经济实力,提高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接受能力。认真做好当前良种补贴、农机补贴项目,促进优质高产新品种的推广和机插秧技术推广。在良种补贴、农机补贴项目实施的5年来,六合区的良种覆盖率已经达到95%以上,机械化耕作、收割已达100%,设施农业已占全区农业种植面积40%以上。

2.4科研与生产联结,促进技术有效推广

科研单位要加强市场调研,研究的成果要同生产需求相对应,让成果在实际生产中能够有效地推广。根据农民想什么、农民的需要,研究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的技术。如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农民可以通过简单的模式来管理施肥,实用可操作性好,深受群众欢迎。另外,科研与生产部门紧密联结,根据市场机制的要求,利用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农业科研部门、农技推广部门和农户的互利合作制度,逐步形成生产服务指导联合体,有效调动农民接纳农业科技的主动性,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效益。如马鞍镇勤丰蔬菜合作社,与农业科研部门、农技推广部门和农民结成互惠互利的生产联合体,有效地促进农民自愿应用无公害蔬菜高效栽培技术,加快该镇蔬菜产业发展,提高了蔬菜种植效益[5]。

2.5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推广效率

要持续不断、有计划地对在职的推广人员进行新技术培训,促进知识更新、拓宽知识视野、提高服务水平。同时也应出台相关“英才计划”政策,吸引各类农业院校农业人才充实到农技推广队伍中来,不断充实推广队伍。针对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技术方面的多向性,在培养大宗作物的技术推广人才的同时,也要培养能够掌握运用非大宗作物技术的农技复合人才,如蔬菜、园艺类和农产品加工等人才。不仅要懂得粮食作物的技术推广,同时也要掌握该地区特色农业的技术推广。如马鞍镇的现代特色农业以种植蔬菜为主,在重视稻、麦、油生产技术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掌握蔬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2.6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促进科技深度、广度推广

针对农村中不识字或文化水平较低的留守人员,通过采取农民培训和科技入户等形式,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实行以实用技术为主的培训带动,促进科技深度、广度推广,使他们灵活掌握发展地方特色的致富本领。针对现有农村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且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中青年劳动者,努力建立和发展多层次的农民成人教育体系,对他们进行专业性脱产培训,使他们不断充实、更新和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成为支撑当地农业的专业户和种植大户,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用得着、留得住的专门人才[6]。只有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才能增强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接受能力,才能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

农业推广论文 15

一、农业科技推广存在问题

业科技推广作为农业生产的关键性环节,其根本目标是为了实现农业发展团场增收职工致富,实现团场效益最大化。在实际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存在着众多问题,例如,目前团场农业推广模式过于单一,主要是团场农业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将农业技术向广大农民进行推广;农业推广体系不顺畅,极易受到团场各部门的行政干预;农业推广人员素质不高,农业推广人员结构不合理,知识无法得到有效更新,人才布局呈现倒金字塔结构;农业推广资金缺乏,农业推广资金严重不足,农业推广设施落后,农业推广服务质量低,严重影响农业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农业科技推广创新策略

2.1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制

团场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创新,首要环节是要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对于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创新,主要可以从2大方面进行入手:第一,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价值链。农业科技推广需要进一步改善自身组织形式,尤其是对推广资源,需要进一步做好资源整合。不仅要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而且还要做好农业科技推广价值链的重新组建。在进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组建和完善过程中,农业科技推广部门需要做好与教育单位、涉农部门、农业科研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激励团场各部门广泛参与。目前来看,兵团有2大农业高校,这2大高校不仅拥有较强实力的科研,而且还有较广的工作经验。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必须要将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第二,创新执法和行政管理职能。农业科技推广部门要以身作则,将农业科技推广责任和创收区分开来,将农业科技推广作为一种责任,满足广大职工的实际需要。

2.2提升农业科技推广团队质量

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以及负责任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是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农业科技推广需要对新型农业技术人才进行培养和引进,以提高他们的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对于加入到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中的人员,需要进行资质考核,以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资质标准。同时,做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尤其是农业科技推广知识、经验的介绍与培训,建立完善的业绩考核制度,有关部门根据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奖惩与选拔。对于资质考核合格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还需要加强其职业道德以及社会公德意识培养,根据实际工作需求,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基本工资,解决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在实际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激发其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增加农业科技推广资金投入

农业科技推广资金是团场开展农业科技推广的坚强后盾。农业科技推广不同于其他工作,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上级部门和团场。因此,上级推广部门和团场才是科技推广站的最坚强后盾与力量。有关数据曾经表明,团场目前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资金投入极少,几乎没有。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农业科技推广资金的利用率上,其成果转换效率也极低。为此,有关部门需要因地制宜地做好农业科技推广调查工作,尤其是对于资金的投入力度应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逐步增强农业科技推广资金的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在农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同时,在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农业科技推广资金时,需要预留部分资金,保证农业科技推广拥有足够资金,以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的成果转化率。

2.4完善农业科技法律政策保障

目前,我国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农业技术推广方法》。但是,《农业技术推广方法》是在1993年制定实施的,由于时间过久,《农业技术推广方法》早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新形势。无法满足当下农业科技推广的实际需求。作为农业部门,需要进一步做好农业科技推广的法律法规修订工作,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法律法规体系。同时需要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出一些新的农业科技推广法律、政策等。例如,,团场要鼓励一线推广部门,加强对农业科技推广技术研发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团场组织多元化,保证农业科技推广的力度以及实效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农业技术创新,包括研发、推广、使用乃至信息反馈整个过程的创新,每一阶段的创新成果都直接影响团场职工的收入和经济发展。深入研究现阶段农业科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创新农业科技推广策略,是今后兵团及各团场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重要课题与目标。

农业推广论文 16

摘要:随着传统农业(水稻、玉米、小麦、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向现代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快速推进,蔬菜产业已成为区域性(县域)农业生产者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提高区域性蔬菜生产者现代农业科技素质,推广良好农业规范技术措施,在田间生产领域树立科学、合理应用现代农业生产资源,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是促进区域性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前提,也是减使农药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农药减量;途径;对策

澄江县地处滇中腹地,属于典型的农业生产小县,耕地总面积9.6263万亩,由于区域内具有丰富的水利资源,交通运输便利等客观条件,经过近几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生产者农业种植经济收入欲愿的增强,20xx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5.67万亩,占耕地总面部的58.9%,全年蔬菜复种(产出)面积为20.29万亩次,总收入达7.88亿元占第一产业总收入的50.67%,蔬菜生产已成为县区农业经济持续增收的引擎器。由于蔬菜生长周期短、经济价值高,促使周年持续生产、坝区蔬菜复种指数为4~6茬,有利于病、虫的发生为害,同时次生病、虫害演变成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在生产中表现出:发生种类多、危害大、为害重的严峻趋势。而生产者受教育程度偏低,缺乏蔬菜生产专业知识背景,田间生产管理技术的主要获取渠道为:生产资料供应商、生产者间相互交流及自我经验,从而促使生产者盲目、泛滥、超剂量、高强度(高频率)使用化学农药投入量,加剧了蔬菜商品潜在风险的突发性及不稳定性。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国内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社会消费群体越来越高度关注生自身消费食品的安全性,同时也是对生产者、生产企业及国家职能部门最强烈的诉求,因而上升到国家治理的层面。因此,构建现代农业科技体系,完善推广服务平台,全面提升生产者的农业科技素质,从田间生产着手改变产业生产现状,树立:生产—市场—消费相互促进的市场经济理念,科学、合理应用现代农业生产资源,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是区域性蔬菜产业持续发展、生产者经济持续增收的关键。

1构建现代农业推广服务体系

蔬菜生产具有生产周期短、经济收益高、因而在具有水利、气候、交通、农耕种植水平高的各生产区域(县区)蔬菜产业已成为名附其实的农业经济引擎器。区域(县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受限于国内宏观经济的调控及创新能力的驱动,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消化能力,土地流转在区域内大规模的推行难以进行。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期(10~15年)内农业生产的主要组成模式仍以家庭单元生产为主。生产区域内人多地少、适宜蔬菜生产的耕地资源稀缺,土地复种指数高,全年持续循环生产,农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多、危害日趋加剧。而生产者受教育程度偏低,几乎缺乏生产专业知识背景,自我田间生产管理决策信息主要来源于:生产资料经销商,缺乏自我判断的决策能力,迫切需要生产者主动学习掌握现代农业科级知识及生产管理各项技能。因此,构建现代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维护蔬菜产业健康发展,保障农业经济持续增收,以生产者为主体,需求为目标,把现代产业生产知识(信息)、技术技能、科技成果通过试验、示范、引导、咨询等方式,传授给参与者使其自愿改变不良的生产行为及固有观念,从而提高田间科学生产管理及决策能力,适时、合理应用现代农业生产资源,实现自我生产、生态环境、社会消费三为一体的良性协调发展模式。

2推动农业产业有害生物预警控制体系建设

区域内蔬菜产业全年生产的种植模式,有利于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为害,同时由次生有害生物演变为主要有害生物,发生猖獗为害,生产者为维护预期经济收入的持续性,增加农药的投入使用成为生产管理中唯一有效的选择手段,从而加剧了商品蔬菜安全潜在风险的不确定性。为此,着力于构建蔬菜产业植保预警控制体系,借助现代农业科技技术,信息资源等,及时监测农业有害生物发生为害特性及趋势,为生产者提供科学、及时、准确的有害生物防控信息、对策及措施,最大限度上减少农药投入使用。依托产业基地、生产经营实体开展有害生物统防统治、综合统治技术示范、推广应用工作,辐射带动家庭单元生产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推动自我生产管理模式向现代农业发展管理方式的容合,从而改变以往生产者获取农业有害生物防治信息及技术的岐道,避免生产中盲目、泛滥、超剂量、高频率使用农药生产现象的再发生,因此,加强产业植保体系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着力点,维护区域性蔬菜产业良性、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

3推进田间实践、循环学习的培训模式

蔬菜属于外来物种,不同于本土农业种植业,其生长周期短、品种多样化、经济效益高、生态系统脆弱不稳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多、世代重叠、对蔬菜生产具有危害重、损失大等特点。蔬菜生产需要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区域内生产者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几乎无专业知识背景,但他们具有很强的田间生产实践经验,渴望获取、掌握生产管理中的专业知识技能。因此,开展创新型农业科技培训新模式,以田间生产为课堂,遵循成人非正规教育原则: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与自我生产需求相联系,学习的过程是学员自我激活参与、循序渐进的进步过程。采用参与式、开放式、接触式(以田间生产为学习教材)充分激励培训学员提高学习意愿,积极主动参与蔬菜全生长季节培训。面对生产中的现实问题,抓住生产关键环节(生育期)中存在的共性(生产者难以自我判断、解决的)问题,共同参与解决问题(相互学习的过程)。培训中提升生产者田间调查技能训练,对田间重要(主要、常见)的病、虫的发生为害进行系统性的持续观测,从而掌握识别病、虫害发生为害特点。挖掘、培养学员:田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树立田间生产管理的自信心——独立判断能力(田间管理决策能力)。学习掌握现代农业生产资料基本知识(化肥、农药等)及自我独立学习的能力。掌握应用简单的田间试验服务于生产。最终促使自我行为的改变(生产者田间管理的决策信息主要来源于农药经销商转变为——科学的独立判断能力),开创蔬菜生产新局面:树立科学、合理应用农业生产资源的生产理念。培训的过程是田间参与实践(技能活动)——与自我生产相联系吸取新知识(信息)和经验——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产——又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田间参与实践是循环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知识技能积累掌握的有效途径。组建创新型农业科技培训团队,整合现有专业人才资源,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科技素质,充分调动区域(县级)科技专业人员的能动性、主动性,重塑:重专业知识、重技能、重实践的工作氛围,建立产业发展服务职能模式,探索构建产业生产技术支持体系,确保培训运作经费保障机制。选择在蔬菜生产主要区域(村、组)组织生产需求者进行2次全生长季节的田间实践、循环培训,带动辐射周边生产,是提高生产者农业科技知识及生产管理技能唯一有效的培训模式,也是减施农药最有效的对策及措施。

4小结

随着区域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特别是蔬菜产业具有经济效益高、生产周期短、复种指数高的特点,在适宜生产区域内成为农业支柱产业,全面替代传统种植业。因此,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科技推广体系,提升生产者科技素质,科学、合理运用农业生产资源,维持农业产业良性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增收,实现农药“零”增长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农业推广论文 17

摘 要: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发展迅速,农业生产方式需要一定的改革。农业机械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所以,完善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是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基础。基于此,对农业机械技术进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一层的探索,以期加快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提高整个国家农业生产水平。

关键词:

关键词:机械技术; 推广; 问题; 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机械技术正在蓬勃发展,机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推动机械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社会劳动生产中,机械技术的应用将占有很大的市场比例,所以机械技术的推广具有重大的意义。机械技术的推广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工业化,也就是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实现农业经济的效益最大化。

1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过程中的阻碍

1.1 技术水平发展较快 对于我国农业机械的总体水平来说,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普遍比发达国家低,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的历史已有数千年,长时间传统的发展农业使农民的思想有一定的束缚,在农业技术推广中遇到诸多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对农机技术不够认可,从而不易改变传统的农业工作方式。而且不同的地理环境,其技术水平的发展也是不同的,我国的基本情形是“东强西弱”[1]。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基本上采用的是传统的生产技术。由于地区、经济和科技水平等条件的不同,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在一些山区和农村存在许多阻碍,先进的科学技术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1.2 管理制度的缺陷 现代农业机械技术的管理方法是根据农业机械技术本身的发展规律与情况进行科学的管理,对各种农业机械技术进行相应的组织,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地、最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更好地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路径。但是,随着乡镇机构的不断改革,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的步伐并未改变,推广体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基层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一些地区甚至缺乏推广机制。还有推广人员的观念比较落后[2],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而且所用的推广方法单一,简单、单调的服务,难以适应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要求。同时,由于一些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有限,经营的土地较少,对高科技农机缺乏兴趣,难以满足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发展。

1.3 推广人员的素质问题 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需要推广人员具有专业的农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据调查研究表明,全国各地农业推广人员中具有农业技术专业的人不足60%,县市级单位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人员中有农业技术知识的人员也不足70%,初中以下毕业的没有农业知识的人员大约占20%,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仅仅占总人数的10%,知识的落后、后备力量薄弱,都是阻碍农业机械技术发展的原因。

1.4 推广对象人数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农民占了其中很大的一部分,而且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主要对象就是农民,但相当一部分人习惯了旧的耕作方式,守旧心理比较严重,受到传统思想,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比较低,对于新型农业机械技术的热衷程度比较低,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这种情况对农业部门进行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导致农业机械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缓慢,不仅导致我国农业生产的落后,对于我国整个农业机械技术的进步也是一种阻碍。

2 加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几种对策

2.1 完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体系仍是在省、市的基础上,通过县级单位作为领头人,以各乡镇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作为基本点进行推广。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不断发展,广大农民需要的是借助新兴的农业机械技术不断地提高农业工作效率,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因此,为了进一步满足市场的需要,需要加大纵横互补类型的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工作,利用市场经济的发展条件,通过农业技术与农业生产的完美结合,为农民朋友提供最先进的农业机械技术。在推广过程中,推广人员要积极配合国家的安排,响应国家的号召,将农业机械技术完整地运用到农业生产中[3]。此外,还需要认真了解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为农民提供全套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方案,提高农业生产率,并进一步开拓农业机械进步的天地。

2.2 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农业支持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漫长的生活中慢慢推广,对于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过程中管理制度混乱的问题,政府需要利用其职能,对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提供大力支持,通过加强管理和一些财力方面的支持表示对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的决心和热情。政府也可以利用其号召力,吸引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开设讲堂,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人员更加充分地了解农业机械技术,促进更多具备专业知识的推广人员进行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