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学中实操的重要性探讨论文20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电钢琴指法基础指法】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职业教育教学中实操的重要性探讨论文
[摘要]实操性教学在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当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对于职业教育教学来说,因为其教学内容和目的的特殊性决定了实操的重要性。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强,专业知识过硬,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在走出学校的同时,可以满足社会岗位的直接需求。因此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实操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要重点讲述的问题,希望能够引起职业教育者的重视。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操;重要性;技能;社会价值
目前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大重视,因为它为社会培养了许多高质量的实用型人才,能够满足特殊岗位的需求。有效解决社会人才缺失的问题,才能提高社会生产力,培养更多合格接班人。但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教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规律并不熟悉,没有成熟的办学经验,所以在职业教育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要的一点就是实操教学的实践,下面以其重要性来吸引教育者的目光,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此教学方法中。
一、实操有利于优化教学体系
职业学校需要突破教学常规,由理论型人才培养向实践型人才培养转变。实操教学是对实践学习的重视和巩固,在教学中突出技能和技术,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以人为本的教育才是科学的,而实操教学能够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实践教学理念和规划教学模式,优化实践教学体系。要重视学习到研究思考的过程,从知识实践到专业实践,再到社会实践,逐渐提升难度和实践的意义,体现实操教学的广泛性和科学性。改变传统“一把抓”的教学局面,有重点、有中心地进行教学。每个学生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重组学习思路,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实现每位学生的成绩增长和能力提高。而且实操练习能够发现教学中的更多漏洞,从而及时进行弥补,优化教学体系。而学生的一些不良实践习惯也能表现出来,在学习阶段通过老师的帮助来改正,要比后来在工作中改善高效很多,而且更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提高人才的竞争力。
二、实操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理论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在教育中更是如此,理论指导学生学习,但是实践也有理论不可代替的意义。实操教学的目的就是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学生转化知识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做到全方面发展。实操教学能够满足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需要,在学习设计中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教学中合理规划时间,合理安排实践活动。在实操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将理论学习融入实践当中,提升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和从工作中获得经验的能力。实操练习可以是当堂知识的练习,也可以是某一阶段的总结性练习,从细节到整体,将所学知识做好实践安排。丰富实操练习的意义,或是实施竞争体制,从而提高学生的实操练习热情,可以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其中,这样才能收获良好的实操教学效果,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真正结合。
三、实操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目前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够深入思考,从工作中学习和提高,并且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对岗位作出相应贡献。而实操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这种精神: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实操练习,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反映到工作当中。实操教学应该注意对学生总结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提倡他们的主动思考,在实操练习中让他们自己设计方案,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每隔一段时间,学生要对自己的实操练习进行自我评估,是否处于上升趋势,是否上次表现出来的错误,下次没有再犯,并制定日后的实操练习计划。另外,可以实施小组式实操练习,让学生相互学习又相互监督,能够从他人的工作中获得经验,这也是吸取、学习的一种方式。
四、实操体现职业教育的真正意义
职业教育简单来讲就是培养实践型人才,这也是它和普通教育的最大区别之处,要更加重视实践性。如果说普通型人才是在学习中积累知识,那么他们就要求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知识。所以,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实操练习上,这是对职业教育本质的遵循。社会现在需要岗位型人才,能够从校园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实操教育满足了这种要求,给了学生社会化的学习机会。对于老师来说,要用更加科学合理的实操训练作为自己的工作任务,而不是简单追随教材中的任务项目。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每个岗位的工作技巧也会有所改变,而教材不可能及时同步。因此,老师必须进行与社会需求相符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即将踏入的社会,了解这个岗位,实现职业教育的真正意义。总之,职业教育教学中,实操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只有监控好这一教学过程的质量,才能发挥职业教学的真正意义,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职业人才,为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于秀波。在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J].亚太教育,(24):82.
[2]褚常胜。论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辽宁高职学报,,5(6):15-16.
[3]刘兰君。论确立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中心地位[J].中国成人教育,(14):126-127.
提高焊条电弧焊实操教学的几点认识论文
【摘要】通过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安全意识和打牢基本操作技能基础。
【关键词】提高实操;教学质量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焊条电弧焊在锅炉、钢结构件、汽车、船舶等加工制造领域应用更加广泛,据不完全统计,有21%左右的钢材要经过手弧焊才能变为工业的最终产品。因此焊条电弧焊是焊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在教学过程不断的总结,对提高焊条电弧焊实操教学有以下几点认识:
1.统一思想,明确学习目标
在职校对于焊接专业而言,学生基础多数较差,还有一定的厌学情绪,文化课不必说,专业理论课也不认真学,焊接实训虽说是专业技能课,仍有一些学生改不掉懒散的坏毛病。有的学生怕吃苦受累,学习不用心,干活不认真;有的学生,看见焊接电弧和火花四溅,产生畏惧心理,这样实训目标就无法完成,为了改变上述现状,使学生掌握实用专业技能。首先要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目标、学校实行“三证”制度,技能等级证书和操作证是学生毕业、升学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学生毕业前要先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等级证书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技术作业操作证(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然后教育局才能根据在校成绩颁发毕业证书。
其次强调实训安全问题,使焊条电弧焊安全操作规程牢记心中,学生熟练检查操作焊接设备及辅助设备,对于触电、烧伤、烫伤、中毒、爆炸及火灾事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最终使学生操作规范。
再次,理清目标主线;不管从低碳钢到合金钢,还是从断弧焊到连弧焊,都要从平、立、横、仰、管的。全位置焊接,拿出具体实训方案,让学生也写出学习计划。
所以,在焊条电弧焊实训教学中,我并不是一开始把学生带到车间实训,而是通过课堂理论教学,统一思想、明白教学实操的思路和步骤,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焊接技能实训的重要性,真正在内心觉得有必要搞好练好焊接技能。
2.培养兴趣,打好专业基础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实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能干”向“会干”转变,由“要我练”向“我要练”转变,从根本上保证手弧焊实训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在手弧焊实操教学中,运用“三要素”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即在实训中,不管其操作位置和焊接材料如何变化,抓好“焊接电流”、“焊条角度”和“运条方法”三要素。充分发挥一看、二听、三准、四温的技能。这样学生既明确了教师的要求,又可按三要素和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练习,一旦学生出现错误动作,教师可针对错误有的放矢,用“三要素”进行及时纠正,使得学生相互对比易记易该改。
如果按照书本上的项目实操训练时间长了,大部分学生都感到枯操无味,此时指导教师应把实操项目设得有趣一些。我校对实训项目进行大胆的改变,学校从焊件练习到加工成品件,做了统一安排。如:让学生焊接乒乓球台、独臂式篮球架子、铁艺围墙、学生用的高低床等。让学生认为实用,实操的过程感到比较有趣,绝大部分学生都较好完成了任务,并有一种成就感!
3.科学训练,努力提高技能
苦练不如巧练,训练效果与训练时间有关系,但并不绝对与时间成正比,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是实操教学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学生技能普遍不足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安排尤为重要。如:在独臂式篮球架子焊接过程中,穿插机械制图内容(工艺流程:读图识图下料焊接检验);在焊接高低床架时穿插钳工知识和技能(学生读图识图划线钻孔焊接检验)。
4.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吃得饱”
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快有慢,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又让能力不足,接受能力差得学生“吃得了”调动和维护好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比如:经过教学大纲规定的标准考核后就开始分层,让有精力的学生开始接触成品件的焊接,以下料到完工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学生发现自己身份的转变,由“学生”—“师傅”有一种成就感,这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包袱”,他就要想办法赶上。
总之,提高手弧焊实操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实操指导老师必须加强研究探索,以上是本人所带焊接实操的几点认识。
环境工程教学中分析化学的重要性论文
当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新新人类的崛起很大程度促动了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及技术的逐步改革改良,社会对人才教育程度的要求也不断在增强,使得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教学改革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地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此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综合型应用人才。
分析化学是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化学类信息都离不开分析化学的作用,它总是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被应用到科学研究工作中,凡是需要了解或掌握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等信息的都需要用到它,它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化学分支学科之一,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国家经济建设、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长江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特色教学,对分析化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应用人才进行了有益探讨。
一、教材择优,适应专业要求
按分析方法依据的原理,可将分析化学分为化学分析法及仪器分析法。前者的分析方法是以物质的化学反应做为基础。而仪器分析法的基础分析法则是对物质的电化学性质、光学性质等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进行测定。就发展历史来说,分析化学是从以化学分析为主的经典分析化学开始转变到以仪器分析为主的分析化学,这两种分析方法都应作
但是有些传统的分析化学的教材,在内容上只将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中的吸光光度法作为主要,缺失一些重要的仪器分析法的教学内容。而仪器分析法的教学内容却常被非化学专业作为必修课,所以,选择将分析化学法和仪器分析法两者有效结合的合适教材显得尤其重要。因此,长江大学环境工程学科选择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中的《分析化学》作为教材,这本教材不仅能满足上述的要求,同时也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
二、优化教学内容,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伴随着近几年社会对环境人才的需求,长江大学环境工程在对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时,为了加强培养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优化其课程的教学内容,力求做到教学合理化高效化。
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将来参加工作后分析的'对象必定是环境污染物等,所以长江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在这一基础上,大胆合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改革。在教学内容上加入了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危害等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将所适用这些环境污染物的分析化学方法相对应,让学生既深刻理解掌握环境污染物的相关内容,又学习掌握到其对应的分析方法,一箭双雕,使得教学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再一方面,结合课堂的内容,把课程和专业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把国内外科研、生产中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新知识及行业动态等信息适当地加入到教学内容中。
三、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好的课堂气氛以及师生交流是取得良好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是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基本方法,是教师和学生相互沟通交流的主要场所。通过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在教学中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做为目标,注重因材施教,改良教学方法。长江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在对分析化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将案例式及融合式的教学方法作为重点,把专业知识与化学基础知识想结合,把实际分析技术案例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分析讨论来加强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性,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得到很大程度地调动。同时,把培养学生数据处理能力也摆在重要位置,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来处理数据的技能。
四、设计专业性的实验项目
分析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因此在分析化学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同时,实验教学 删减部分验证实验,增加综合性专业实验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实验技能、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改革中,为确保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对分析化学的实验项目做了针对性的改革创新,既得包括主要有关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的知识,也要有针对性地把所有的实验项目和专业关联到一起,即以后参加工作后将大量使用到的指标在实验中都将测试掌握。改革中的实验测试项目都是专业中会常常接触到的,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浓烈兴趣,学生的实践动手技能得到提升。经过这样有针对性的实验教学项目,将分析化学知识和专业实践进行有机融合,理论教学效果也得到提升,很大程度地提升了学生学以实用的能力。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的不断增强,长江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在对目前教学情况的积极研究的基础上,将传统的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创新性的教学改革,将化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有效结合摆在重要位置。让学生学到分析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还使得学生对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其他高等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改革分析化学教学工作的道路上提供了好的借鉴模板。
关于小议职业教育中的作文教学的论文
在作文课上,当学生初步写完后,我选取有代表性的作文,组织全班学生开展评议和修改。考虑到要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保护被评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评改欲望,我采用了“纸条”式的评改方式,让学生写好意见后交到教师手里,然后教师再汇总归纳,对文章进行点评。这样的批改方式主要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1.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作文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虽然自己写得不是太好,但是评起别人的作文来却头头是道。这样,通过学生参与批改,在发现别人不足的同时,自己在以后的写作中也会注重改变。
2.实现了读者与作者的互动,使学生在写作、批改中进步,在批改与被批改中学习。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励每一名学生认真写作,在同学中得到好评。学生批改作文在有效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同时,也纠正了学生作文课上偷懒的坏习惯,使每一名同学都能够百分百地投入到写作中。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写作意识一定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
3.保护了学生之间的友情,使学生敢于批改,勇于说真话。学生在批改的时候能够实事求是地分析文章,增加其批改的信心,同时也培养学生写作的信心。有效的批改可以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进而转化为写作的动力。
4.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实现了智慧共享。学生读别人文章、发表自己看法的过程,变成了交流思想、展示阅读积累、学习别人优点、打开自己思路、培养自己良好习惯的过程,他们在欣赏中得到美丽,在期盼中得到收获,在教师的鼓励中得到勇气。当然,学生批改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还可以采取小组批改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互评,教师在互评的过程中进行监督、指导。这种做法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群体智慧,实现了智慧的共享,也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时间长了,学生就会适应这种修改形式,参与的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作文也越改越好了。最重要的是,教师的负担减轻了,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了提高。
学生若想写好作文,最重要的是想写、敢写,这需要有足够的自信心。职业教育中的学生基本学科知识都比较差,因此更需要教师培养其自信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课中细心观察、体会,这样学生写作文时才能有感而发,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教师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选用恰当的评语,指出学生缺点的同时,也要肯定学生的能力,给予鼓励。学生总把写作文视为最难完成的一项作业。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习作严格要求,就会发现他们的习作优点很少,缺点很多。如果实事求是地写批语,就会让他们有一种失败感,每当提笔写作文时,就会更加惧怕。多年来的探索实践证明,只要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学生就会大胆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语言表达出来。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如果……就……”的评改句式。我在学生写作文的初级阶段,无论学生写的作文怎样,字数是多是少,有无错字病句,是否能把话说明白,有无重复啰唆,构段是否合理,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等统统不做要求,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一切任其自然。我除了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外,尾批用“如果……就……”的形式写出自己的建议。当学生看到自己作文中有那么多的可圈可点处,又知道了今后作文怎样写会更好,心里就会美滋滋的, 作文是成功的,是受教师欣赏的,因此会少了好多顾虑,放心、大胆地写作,变“想什么就写什么”“怎么想就怎么写”为现实。这正像小孩儿初学走路一样,需要的是亲人的鼓励,是自己的大胆练习,只要有了开始,就有学会的可能,也只有在一次次的反复练习中才学会走路。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教他按照“一二一”的口令去走路,他是无论如何也走不好的。写作文不也如此吗?学生之所以谈“文”色变,就是因为教师经常带着挑剔的目光来批改学生的作文。尽管教师每次作文都精批细改,把所有的毛病,如用错的字词、标点符号、各种类型的病句都找出来,甚至改出来,写上提示语,以指导学生应添加哪些内容,删除哪些内容……可是当学生看到自己费“九牛二虎之力”完成的“大作”被老师改得面目全非,批得体无完肤,就会对作文失去兴趣,失去自信,“作文难写”的认识就会植根于他的头脑当中,很难去掉。这也容易造成恶性循环,使学生越怕越写不好,越写不好就越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对作文失去兴趣,对作文的态度也只是应付,不肯再下工夫,更别提写好了。
总之,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激发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教师善用作文评语去鼓励学生,学生才能不惧怕写,才愿意去写,才能在不断的练习中悟出写的规律,才能学会写。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只有“乐写”才能“会写”。改变了作文的批改方法,可以消除学生习作的畏惧感,学生就会逐渐由“乐写”过渡到“会写”。
浅谈钳工实操培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在钳工实操培训教学中采用以分组学习、讨论交流和相互协作为主要形式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员的创造力,培养学员获取、处理和综合信息的能力。
作 者:张春艳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港务局职业高中 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钳工 实操 合作学舷摘要:
职业教育过程中,实训教学是重要的环节,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构建完善的实训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发现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完善实训教学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职业教育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的重要性,然后探讨具体的完善策略,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的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药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教师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
采取激励机制,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
经常进行各种朗读比赛。
二、打好朗读基础本功
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打好朗读基本功。即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读书不例外,就这点来讲,最好从小学一年级抓起,严格要求,学生读书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能达到正确朗读,也就初步形成了读书能力,那么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范读领路,模仿入境
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不能,但要达到有感情,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范读。模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有的学生模仿出来的东西一点也不亚于老师的“原汁原味”。学生模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例如。我曾听说到一位朗读能力很强的教师执教的《丰碑》一课,给我印象最深是这位教师的范读,她读课文时,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昂。当场所有的学生和听课教师都鸦雀无声,伴随着她的朗读,每个人都仿佛回到了红军过雪山的时代。当学生读课文时,他们也能初步地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教师的范读不容忽视。
采取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愿读,乐读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 等多种形式,但有一点需要注意,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竞赛、表演的形式,教师不妨试一试。
高年级的学生喜欢速读、品读等,此外,教师要注意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读,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读的层次性。
注重“评读”,使学生读中求新
小学生朗读水平还不高,但他们能进行一些初步的评读。当一名学生读完,另外一些学生就能公正的给予评价。如:进行《荷叶圆圆》一课,当一名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时,我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评一评这位学生读的怎么样,有个学生站起来说:“他读的声音很大,很流利,但没有感情”。这时教师追问一句,“你能有感情的把这段读给大家吗?”这位同学欣然同意了,当他读完后其他同学再点评,有为学生说:“老师,他读的非常有感情,声音洪亮,还加上了动作,我觉得很好”。然后,教师让其他同学模仿这位学生的语气读一读这段,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如果将评读训练到位,相信在读与点评中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朗读的技巧,朗读能力会不断应提高的。评读的方式还有很多,教师要结合本班的实际水平,因人而宜。
注重朗读评价
朗读评价,应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多给予恰当的表杨,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微笑和鼓励,学生树立了读好的自信心,会读的更精彩。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评价时经常爱说的是:“你读是非常好”,“你读的真不错”之类的话,其实,教师应用心聆听学生的朗读,切实发现他们朗读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都给予肯定。学生们在教师的鼓励中会树立自信心,读的兴趣就会高。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初步评语学生的自主品读
评语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从读的`流利,再到读的有感情,教学中,要充分给予学生读书时间,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把课文读熟,再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读边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带着对文章的情感读文,让自己的情感在读书声中流淌。
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读得入境
将录音、录像、投影等多媒体引进课堂,用生动形象,直观的课件吸引学生快速入境,让学生从中领悟课文的内容,情境。如:教学《小小的船》,利用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晴朗而美丽的夜空,有星星一闪一闪的,有弯弯月儿高挂,一个小女孩做在月亮上,望着美丽的星空,这多么美啊!学生们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此时教师引导,如果是你,你这时看到了什么?最想做什么?(此时学生就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美丽的星空)体会到文中的美景,再度课文时,学生就能读出情感了。最后结束课文时,把一首《小小的船》歌曲教给学生,他们一边唱歌一边表演,在唱做之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最后,我想说,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粟”,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就不难实现。
我院属于航海类院校,院质量体系中,质量方针明确指出要培养符合国家教育方针要求,满足国内外客户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并在质量承诺中表明,全面贯彻质量方针,确保培养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足,具有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应用技能和较高的外语水平。非常明确对实践应用的要求。通过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学员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能力。同样,实践课堂的教学不仅要让学员学到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员能够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让他们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和不断培养个人行为意识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探索。
一、航海实践教学的目的和特点
我院航海技术系实验实训教研室,每年承担江苏海事局海船船员“四小证”(基本安全、海上求生、海上急救和防火灭火培训合格证书)及一高二精培训证书(高级消防、精通艇筏和精通急救培训合格证书)南通片区及周边地市学员的考证服务。这类培训主要是对学员实践能力的教学。就整个教学过程来讲它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理论知识,二是实践操作,两者是相辅相承的,相互结合的好,教学效果倍增,而且使学员拉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把理论知识和实践一体化,易于突出所学专业的使用和实用价值,提高学习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下面从以下几点来阐述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航海实践教学具有独特的教学形式,是理论的延伸。航海安全是关乎海上安全生产和人命安全的首要因素。要安全操作海洋船舶,学员必须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学习,比如,海洋船舶《救生艇筏、救助艇操作与管理》培训,通过对学员的理论教学和实操训练来加深学员的感性认识,拓宽了学员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途径,海上环境复杂多变,学员掌握实际应变应急能力是培训的关键。即动手又动脑是学习的能动过程。以学员的全面发展为本,突出了学员的主体地位。学员是实践教学的主体,在实践教学中具有能动性,对实践加以理解和体验,都成为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使学员更直观地了解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引发学员的创新能力。因为实践是科学的基础,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是解决学员学习兴趣低下,知识单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的关键,所以实践教学在现代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过实践教学使学员对知识、技能和能力达到了统一性和实用性。推动了学员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树立了学员的合作精神和科学的安全观。
其次,航海实践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并掌握有现代科学知识和动手能力的新型船员,是航海类院校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实践教学目的是为了检验学员所学理论与方法,采用相应手段,按照实际工作的要求进行实际教学的教学活动,是掌握基本技能的必要教学活动。比如,我院开设的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约25%的课时是实践课,目的是让学员在离校前达到基本的海洋水文气象测报的能力。为了使学员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我们应做到常规管理与学员养成教育相结合,对违反实践操作的行为不只是简单地批评和教育,而是要求学员认识到错误,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培养学员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责任心。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与素质教育接轨。另外,实践教学的`全过程,让学员在获取或巩固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运用观察和实践的手段处理问题的基本技能,尤其是在复杂的环境下的应急应变能力。
二、航海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航海实践教学增强了学员的感性认识,拓宽了学员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途径,但是在运作上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乏资源共享意识,造成资源的浪费。专业设备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有时一套设各仅作参观或者是一种摆设,有时仅有其使用价值而无科研价值。理论和实践不够统一,表现为理论不能接受实践,实践相悖与理论。有的实验室的设备过于陈旧,出现于教材上理论早已过时。另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不能形成交互。理论教学的老师不上实践课的情况非常严重。而上实操课的老师往往在知识理沦方面欠缺。
三、航海实践教学反馈和整改
存在的实际问题亟待改变,以提高航海实践教学在航海中的应用,当前应在传统实践教学中趋利避害。问答法是教师根据已经积累的实践知识和经验提出问题,并要求学员回答,通过师生问的对话交流,引导学员独立思考,以获得实践课程的知识和巩固知识的方法。我们不可否定,包括我本人曾在实操课上有时仍采用的。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还将发挥重要作用。当然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在实践课程进行中的实现形式更加多样,我院所属系部大型船舶操纵系统、轮机模拟器,让学员不仅感受到身临其境,而且可以利用即时视频软件、通讯软件,实现实践教学的即时评价,也可以进行以班级为单位让学员畅所欲言,以得到更好的实践教学。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与学员进行个别交流。积极增加“双师型”教师名额,使得教师不仅精通理论,而且实操动手能力达到增强。
综合上述,实践教学在航海类高职院校中的作用和突出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发展教学方法,拓展教学思路,摒弃传统的不合理的实践方式。在新时期新需求的形势下,与时俱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发挥各类教学设备的应有作用,做到不浪费设备资源,合理开发实训资源的综合潜能。使学员能够掌握设备使用的前提下,不断提出更新见解,培养学员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自我反思能力。作为实践的教师更应该提高认识,不强调实践实训结果,更应该注重过程,注重实践实训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的重要性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教育教学中的传统历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逐渐与现阶段的知识层面出现了脱离,对我国的初中历史教学进行深入改革已经是我国教育界必然的发展趋势,我过的初中历史教学在实际的发展当中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使得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的整体效率偏低,而初中历史教学应用情境教学模式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针对情境教学模式对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的影响进行详细的的分析,并探讨一下情境教学模式在我国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情境模式;应用分析
我国现行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育事业的真实发展需求,而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改革的目标,我国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逐渐成为了教育行业发展的重点,由于初中的历史教学容易受到历史知识过去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初中的历史知识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会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限制。从而导致整体学习效率的降低,现如今我们将情境教学这一模式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机的进行了整合,我们的教师可以根据历史教学的内容对教学的情境进行设计,让我们的学生能够融入到历史当中,从而激发出学生对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
1情境教学模式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分析
情境教学模式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实用性极强的教育教学模式,情境教学主要是将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进行有机整合,以此来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区别,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根据历史课程设置的内容来设置与之相适应的情境,而且我们的历史教师还可以将历史知识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通过语言设计将历史人物所蕴含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而且这样一来还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通过历史教学来培养学生审美体验的目的。
2初中历史教学情境设计原则
2.1真实性原则: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情境设计一定要遵循真实性的原则,因为历史事件与任务的真实性才是历史知识最大的特点,我们的教师在进行历史情境设计的时候要确保其真实性,将真实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展现在学生面前,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最真实的历史情境通过设计展现出来,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更深的感悟。
2.2实用性原则:在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情境设计的时候还要遵循实用性原则,情境设计的核心要求是加强学生历史知识的素养。在真正符合情境教学模式要求的基础上才可以进行情境教学设计,也就是说情境教学的内容不仅要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要通过情境教学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通过情境教学来强化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
2.3多元化原则: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历史教学内容进行情境设计,而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我们的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来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情境,这样也是为了避免因同一情境出现多次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情,而且多元化的教学情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历史情境中的情感很好的表达出来。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效的。
3情境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3.1运用多媒体来构建教学情境:学生在学习初中历史的时候,最大的一个难点就是学生没有办法来直观的了解历史,而学校引进的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的历史教师可以根据历史课程的实际需求来选取一些重现历史的影视资料,将这些内容都编辑到课程课件当中,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来了解历史,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长时间的尝试之后我们发现,多媒体教学可以给予学生历史知识最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
3.2利用人物特点构建教学情境: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是历史知识的重要链接,所以我们的历史教师在对历史知识情境进行设计的时候也要充分的考虑这方面的内容,要根据历史人物的不同来进行不同的情境组织,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感受到不同历史人物的真实特点,而且历史人物自身所蕴含的情感也会在情境教学中迸发出来。我们的历史教师利用历史人物的特点来创建相对应的教学情境,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教学的场景中与历史人物的心理产生共鸣。而且还间接的通过历史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安国情操。
3.3利用语言情境构建教学情境:语言情境是历史情境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我们的历史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编排来进行语言情境设计,将历史知识和事件的情感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加深历史知识记忆的同时还能够体会到当时历史事件发生时人的那种情感波动。历史教师在语言情境设计中还要利用好语言感染的魅力,将历史事件中所蕴含的情感有效的融入到教育教学当中,这也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一种方法。
4结语
我国的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相脱节,创建全新的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目标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将情境教学模式融入其中,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而且还能够让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知识点深刻的融入到学生的记忆当中。再将历史事件中蕴含的情感展现在学生面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作者:王亚婷 单位:辽宁省鞍山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娜;;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2年05期
[2]邵秀珍;;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情境教学法之我见[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年01期
[3]陶丽红;;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创设之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年10期
[4]杨建国,于跃;建构主义与多媒体课件的情境创设[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05期[5]余新华;;
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论文
摘 要:根据新改革的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文讲解阶段,阅读和写作要重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并要以多种创新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从而使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法;能力
高中的语文教学,在当 我们不能因考试而教学,要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全方面发展。
一、加强训练,重视朗读能力
就目前来看,高中生的朗读能力不容乐观,这是由于学生对朗读的重视度不够,在课前,学生往往只预习知识点,或以默读的方式进行学习。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高中生今后在社会上语言发音能力的障碍。而当今又是推崇讲普通话的时代,因此,我们要将朗读教学重视起来,并且引导学生提高对朗读的重视度。在朗读过程中,通过对字、词、句的发音来训练语感。学生可以自身规定某个时间大声朗读,这样反复读,多读,朗读水平就会日益递增。同样,在朗读过程中,还可以加强对知识点的学习,特别是对课文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会产生很好的领悟感。
二、教师的指引方法
教师要做好引领朗读的好开端,提高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小学语文课上就经常采用,但是好的方法不怕旧,只要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就都可以采用。在学生朗读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指引,让朗读课文的学生提高朗读美感,使学生能通过听来理解课文的真实意境。教师在课余时间还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在忙碌的学习中用朗读来放松自己。
三、总结方法的技巧
在语文教材中,现代文所占的比重略微大一些,所以,在朗读过程中,就要有一定的技巧。比如,某篇现代文,在朗读过程中,要抓住重要的信息,内心要有鉴赏和评价。在认真理解鉴赏的同时,还要有速度上的提高这也符合了高效率、快节奏的步伐。
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的提高不仅关乎高考,更关乎未来,朗读在学生以后的交际与学习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一定要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杨东。新课程教学基本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0.
浅析钢琴教学中指法的重要性论文
摘 要:钢琴指法是最基本的钢琴技术,合理运用指法可以使每个手指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具有良好的独立性。指法是钢琴演奏技术的核心问题之一。科学合理的钢琴演奏指法能够获得好的演奏效果。不仅可以提高练习质量,还可以准确清晰地表达乐思,实现多样化的音乐表现。通过对演奏的技术性和音乐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演奏中指法的重要性。
关键词:钢琴演奏 指法 技巧
一、手指技巧上对发音优美的要求
许多人认为钢琴家优美的发音来自天赋。的确,解剖学条件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发音。收短小、壮实,可以比较容易地以重量补充来调节抗冲力。短手指比长手指能更完善地传递出手臂的力量,一次所奏出的音就能更响亮。
但是正确的教学方法却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客服弹琴者不良的先天条件。可以做到使指尖全部传递出从第一关节所获得的挥动力,把手臂的重量补充完全传递给琴键。速度、节奏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自觉地运用上方泛音,都要求我们在使用手指时仿佛第一指骨能够支配指尖。在这种情况下手指的第一关节就能准确地规定力量以及挥动幅度的大小。第二和第三关节的工作有助于手指的统一动作,因为它们能使手指在其姿势发生微小变化时采取应有的形态。因此,要使挥动不掺有任何不必要的动作,即消极的弹奏、个别手指多余的伸屈,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样,把精力花费在消除手指的某些伴随动作上也是多余的。必须培养用指尖弹奏的准确感。但是,任何时候也不可强行规定手指究竟应该用什么地方触键。
手指的姿势随着黑白键的不同排列而发生变化。甚至在一个乐句之内伸屈的程度都应有所不同。手指极度弯曲时,触键的是指尖;出于伸直状态时用第一指骨的指肚。 指尖应沿着最短的路线到达琴键,不准有附加动作。在抬指时也同样不应该有多余的动作--手指应该沿着最单纯的路线重新回到弹奏状态中来。弹奏后不应该使手指在琴键上划过。也不需要第三和第二关节任何的补充伸屈。
在由于较高的弹奏造成减速时,基音的音量和上方泛音的音量都要增强。因而在慢速练习时我们的乐想只能部分地实现。但是即使在这时也必须要准确地制定出手指的活动方式。用消极的手指练习,“啪哒啪哒地敲”弊多利少,迟早要导致手指技巧的。破坏。相反,积极的手指工作却能达到异常迅速的效果。
二、培养手指技巧的联系
由第一关节完成的手指的积极工作,所产生的是自然的动作,因此在学习的初期通过简单的模仿就可以掌握这种动作。但是在较高的水平上,速度和力度都要求手指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为了保证手指工作的精确性,在许多情况下,下述专门的手指练习是有益的。
所以场合下的联系都要用练习操做好准备工作。在做准备工作时哪个练习操应该做的次数最多--这经常都是由休息状态中手指的形状所决定。第三和第二指骨僵直,就要求多做弯曲动作;手指弯曲,就应该多做旋转动作。这些练习的目的是为了能进行比较纯粹的比较猛烈的挥动。因为这时手臂不提供任何助力,在开始时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琴键把手弹回。在练习自由挥动弹奏时,不可把在下面按键的任务自然而然地就可获得解决:挥动越准确,琴键下降就越深,而达到一定的深度以后,手指本身的重量就足以在下面保持住琴键--更准确些说是保持住上面的制音器。
把右手放在第二个八度的五音音列 C--G上。拇指轻轻着键,使琴键不致于被按压下去。余下的各指以伸张的状态触键。手臂“悬挂”在手指上空,不给与丝毫的重量补充。但如果手臂消极,松弛,练习就达不到目的。现在依次用二--五指做自用的挥动。手指应该自由的挥动,利用动作的全部可能性抬高到不费力就可达到的程度。挥动产生于第一关节。第二和第三关节不应该活动,它们的配合工作在这里是不需要的。抬高不是一个孤立的动作,而只是弹奏的准备阶段。假如设想是在敲一面大而重的锣,就有助于正确认识这种动作。手指应该模仿手臂的挥动,但动作不是来自肩关节,而是来自第一关节:击键应该犹如敲锣一样。每次挥动不应跟随过快。用一个手指弹击四、五次,然后再转到另一个手指。在整个挥动过程中--也就是在抬起和弹奏过程中,必须把力量集中在指尖。我们用伸直的手指,用手指肚弹奏,竭力使弹奏集中在一个点上,仿佛是用针或刺的尖扎似得。手臂自由地“悬挂着”,以经常不断的配合动作来协助手指。尽管手指的积极工作来自第一关节,但是我们应该感到我们的手指动作仿佛是直接“发自胸部”似得。个别手指的挥动,只有在其余各指不妨碍它时,才能真正地成为自由的、猛烈的。其余各指应该自由地陪伴进行挥动的手指。在弹奏时刻,陪伴的手指也随着落在琴键上,它们不应该停留在空间,也不应该按在琴键上。挥动是连贯完成的,不要有停顿。如果所有的挥动都是自由的,妥当的,所有的手指都能充分利用动作的可能性,那么就能准确地决定练习的速度。这种速度是比较慢的,但是在既定的速度之内手指的动作却不应该受到抑制。全部练习就是有一系列这样的自己挥动组成的。
所以说钢琴教学应该把指法指导放在钢琴教学的首位,才能保证钢琴教学的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约瑟夫。迦特《钢琴演奏技巧》.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2、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 北京人民出版社。 .
论文关键词:数控实训安全隐患安全教育
论文摘要:数控机床相对普通机床在生产安全防护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对于职业学院的学生在实训操作中仍有很多的安全隐患。本文针对我院实训过程中发现的诸多安全问题,作出分析和研究,为以后的实训教学提供很好的参考。
随着我国数控设备的普及,数控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此全国各类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数控技术专业,以缓解数控程序员和数控操作员紧缺的局面。而数控机床加工是应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器的运动进行控制的一种自动控制的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机械制造行业现代化的标志。通过数控车床加工,数控铣床加工教学实习达到提高学生从事“机—电—计”工程实践工作的能力,拓展学生在机械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思维的目的。掌握机床坐标系与工作坐标系,掌握数控机床程序的结构,掌握数控机床的常用指令。我院针对社会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开设了数控技术专业,而数控机床操作实训作为该专业的重要实训课程,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通过数控实训使学生了解数控机床及数控加工概念,掌握数控机床程序编制内容,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数控加工基础知识,可以编制较复杂的数控加工程序,初步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维护。使学生对所学专业也更深的理解,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提高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1数控机床实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通过在我院几年的数控实训教学工作,对学生在操作实训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有了很深的了解。作为高职院校,我院的学生相对来说实际动手能力较强,但对操作实训过程中安全知识了解不多,经常出现安全隐患。往往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物体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其中在机械使用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重要的直接原因。人的行为受到生理、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差,即安全素质低下是认为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例如不了解使用机械存在的危险、不按安全规范操作、缺乏自我保护和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等。指挥失误(违章指挥)、操作失误(操作差错、在意外情况时的反射行为或违章作业)、监护失误等不安全行为常见的表现。在日常工作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常常表现在不安全的工作习惯上,例如工具或量具随手乱放、测量工件不停机、站在工作台上装夹工件、越过运转刀具取送物料、攀越大型设备不走安全通道等。我院在实训中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如数控机床床身都比较高,防护罩又是活动的,如果在防护板上放置刀具、工量具等,不小心很容易造成掉落,损坏机床或伤害到操作人员;这种情况常常出现,主要是学生思想不够重视,随意性太大。再有学生在拆卸工件时,把卡盘扳手留在卡盘上,由于一台机床上安排几名学生实习,人多情况较复杂,此时如果有人开启机床,主轴旋转,扳手飞出,造成很大的危险。可见,诸如此类的安全隐患随处可见,时时给我们敲响警钟。
由此可见,安全教育在实训中是多么的重要。而安全生产是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作业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以某企业的安全教育为例,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求,是员工自我保护的需要。根据这一要求,我院与企业的三级安全教育相结合制定了一套适合于实训教学的安全教育课程。
2.1校级安全教育
学院对学生的实训安全问题非常的重视,按照生产企业的标准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并制成展板放置于实训车间。把“安全第一,提高警惕”作为首要任务。根据要求由数控教研室组织编写了安全教育读本,发给参加数控实训的学生阅读学习,安排针对性较强的安全教育课,让有生产一线工作经验的老师讲解所操作机床的结构和性能以及在实训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使学生对所接触的机床操作安全问题有基本的认识;其次通过观看安全教育录像和事故展板,面对活生生的安全事故让学生有直观的印象,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再针对所学工种,具体讲解其操作规程。以数控车床为例,其主要操作规程为:工作前必须戴好劳动防护品、女生戴好工作帽、不准围围巾、禁止穿高跟鞋。操作时不准戴手套,不准吸烟,不准与他人闲谈,精神要集中;工件运转中,不准用卡尺、千分尺测量,操作者不得隔车面探身取物或传递物品,不准用手摸和用棉丝擦工作物,刀头和更换刀具,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如需离岗时,必须关车切断电源等。禁止用手接触刀尖和铁屑,铁屑必须要用铁钩子或毛刷清理等。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对自己所学工种的操作规程有了很深的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能了如指掌,为以后进入车间实训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2车间级安全教育
在进入车间实训时,有专人负责对所有学生进行本车间劳动卫生状况和规章制度的讲解,介绍实训车间的概况,车间人员结构、安全实训组织状况及活动情况,车间危险区域,车间劳动保护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对劳动保护用品的穿戴要求和注意事项,车间事故多发部位、原因、有什么特殊规定和安全要求,车间常见事故和对典型事故案例的剖析。介绍车间防火知识,防火的要害部位及防火的特殊需要,消防用品放置地点,灭火器的性能、使用方法,车间消防组织情况,遇到火险如何处理等。组织学生学习安全生产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制度,并应教育学生应尊敬老师,听从指挥,安全实训。通过一系列的讲解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2.3班组级安全教育
班组级安全教育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安全教育,学生进入实训车间后,参加实训的就是所要操作的。机床,由具体带班的实训老师讲解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劳动防护用品的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等。实训的第一节课组织学生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教育学生遵章守纪,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安全刀具,制止违章作业,切实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通过实训现场老师的讲解和动手示范,取得的效果很明显,大大降低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的可能性。实训老师安排学生按规定对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检查并记录,定期对本班组内使用的设备、设施、器具、工作场所等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及时整改,对本班组无力解决的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做好记录,避免发生人身事故及其它责任事故。对此,制定了机床运行记录本,由每天参加实训的学生和带班老师共同填写。
几年的数控操作实训,积累了很多的安全实训经验。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安全实训的经验是学生身边活生生的教育材料,对提高学生的安全知识水平,增强安全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安全实训经验是从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成果,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是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管理理论的基础。及时地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可以使其他学生受到教育和启发。总体来说,效果很好。
与经验相对应的是教训,教训往往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因而它的教育意义也就十分深刻。事故案例是进行安全教育最具有说服力的反面教材,它从反面指导学生应该如何避免复杂事故,消除不安全因素,促进安全生产。因此,运用本工种、同岗位的典型事故案例进行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预防措施,防止在本车间、本班组、本岗位发生类似事故。为此,在学生实训过程中,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以以往发生的安全事故为事例,通过讲解与告诫,使学生提高警惕,加强安全防护意识。
3学生自我安全学习
通过以上三级安全教育,学生基本掌握其所学工种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防护。但有些职责还必须了解,如熟悉并严格执行本岗位工艺纪律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设备仪器及其他相关设备,装置的结构和性能,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具设备及附属安全装置,遇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并排除,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操作中坚持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不违章作业,抵制违章指挥,遇有危及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采取果断措施,并及时报告老师,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贯彻实施好安全防护措施。
4结束语
几年的数控机床实训教学,使我深刻体会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所有人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至今没出现安全事故,做到了“安全第一,提高技能”的宗旨。还要继续努力,做到如企业一样的安全培训五则:教育使其不为,培训使其不惑,规范使其不乱,奖罚使其不敢,制度使其不怨。在实际生产中,仅仅有安全知识是不够的,必须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因而还要十分重视安全技能的教育和训练。安全技能是从实际生产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一般情况下,都以学习、掌握“操作规程”等来完成,有的通过教育指导者的言传身教来实现。但无论用什么方法,受教育者都要经过自身的实践,反复纠正错误动作,逐渐领会和掌握正确的操作要领,才能不断提高安全技能的熟练程度。
参考文献
[1]任树奎。全国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教育读本。煤炭工业出版社,.
[2]谢超。数控机床操作与实训。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3]刘建。机械制造企业新工人三级安全教育读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已� 实训教学环节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实训教学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成败。建立有效的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对实训教学活动过程、教学结果等进行评价,对优化教学、完善教学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1、职业教育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的重要性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指示,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完善评价考核制度改革,培养创新性创业人才等,积极探索更多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职业教育具有实操要求高、专业性强等特点,在课程设计方面必须保证合理,能够有效结合具体岗位要求和特点,实训成果必须符合社会行业发展的标准等。通过有效的实训教学评价体系,能够不断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合理安排实训过程,严格按照行业规范安排实训任务,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技术型人才。可以说,建立有效的实训教学评价体系,是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保障,体现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
2、职业教育实训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策略
对于职业教育实训教学评价体系来说,需要从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师队伍、评价方式等几个方面入手:
2.1实训教学模式评价
实训教育模式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在选择实训模式过程中,必须结合行业标准、岗位特点等进行制定,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得到培养。实训教学具有多样化的形式,包括实习、实验、实训、项目跟踪、开发研究性学习等等。通过实训学习,让学生对生产环境、生产设备和各个环节进行感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认清角色定位,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指导等。
2.2实训教学资源评价
在实训教学资源方面,主要包括教学设备、教学环境两个方面。在实训设备方面:职业教育实训设备包括多媒体设备、仿真软件、实训场地、配套设施、网络工具、通讯工具,等等。对于这些实训设备,职业学校需要安排专门技术人员进行管理,保证这些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为实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实训设备的评价,主要是评价这些设备的运行能力,评价其能否模拟出实际生产环境,对设备运行成本、效能、使用效率等进行综合性评价。在实训教学环境方面:所谓实训环境,就是包括实训教学场地中的各种条件,包括安全性、照明度、温度、湿度、整洁度,等等。实训教学场所首先必须保证安全性,进行安全性评价主要是对场所进行安全评价,完善安全检查制度等。根据具体专业模拟真实的教学环境,制定工作流程等,保证学生在日常训练中能够提高职业素质。
2.3实训教师队伍评价
对实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评价。实训教学主要是模拟真实的教学环境,教师需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合理安排实训过程。教师实训教学设计的能力,包括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实训教学计划是否合理,实训内容是否科学,等等。通过对实训教师实训教学设计能力的评价,能够促进提升实训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保证实训教学计划更加合理。同时,在完善实训评价体系中,还应该对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创新性、科学性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评价。对实训教师专业素养的评价。通过实训教学,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实训教师能够熟练地操作各项实训设备,能够对设备的功能进行开发,能否对市场行情、岗位特点等进行了解。
2.4实训评价方式
在职业教育实训教学过程中,传统实训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由企业专家、实训部门主管和相关教学专家等组成的教学评价小组,对实训过程进行评价。由于评价主体过于单一,在校外实训过程中,教学评价的针对性不足,教学评价效果不够显著,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评价模式,很难提高专业素质,学生无法发现自身的不足。一个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提升教师专业水准,强化实训整体效果有重要作用。在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建立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自我评价,通过有效的自我评价,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不断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同时,应该在实训教学评价体系中引入职业技能大赛的某种概念,通过对比赛内容的研究,对技术标准、行业规范的研究,找出问题,促进职业教育实训教学健康发展。
3、结语
职业教育实训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符合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针对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实训教学评价现状,还需要从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实训教师水平、评价方式等方面,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实训技能的培�
参考文献:
[1]常云。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15(8):125-126.
[2]张丽。现代职业教育仿真实训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以铁道通信信号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6(2):74-75.
[3]王晓江,罗怀晓,梁一宝。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J].无锡指教教师论坛,2014,10(8):65-66.
[4]李云超。经贸类实训体系改良的思路―――以广西物资学校经贸综合实训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5,23(8):32-33.
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更应与时俱进论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改革;实用能力
【摘要】职校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职业教育本身的需求。新时期的语文教学要立足于职业教育的特点,围绕市场教学,树立教学为就业服务的意识,要更新教学观念,唤醒学生的职业意识,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1、目前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1.1重专轻文,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职校学生绝大多数是中考的失败者,学习成绩较差,曾经的失败让他们对语文课产生了畏难情绪和逃避思想。很多学生进职校就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加之学生们清楚的知道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他们的就业直接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有的学生认为,上职业学校全力学好专业,获一技之长就行了。因此,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花费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对于语文课他 语文课在日常生活中也无用武之地,多学几篇少学几篇好像无关紧要。总之,学语文劳神费力,收获不大,对今后的生活没多大影响。
1.2学法单一,影响着语文知识的积累。职校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也没有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学语文的视野仅停留在教材的狭小范围内,学生把语文学习等同于学习任务。这样,语文的工具性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了。使本可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变得枯燥、单调机械;使原本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远离了生活的多彩世界。美国教育家华特・可乐涅斯曾经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是说语文的作用不仅仅存在于书本之上,它更重要的是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语言交际能力等方面。
1.3教法陈旧,制约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传统的职校语文教学是“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大都是在中学时期接受的普通教育,在大学时期接受的是面向普通中学的师范教育,工作后接受的是继续教育,所以普教的教育理念在他们的头脑里根深蒂固。另外,职校语文教学没有升学压力,因而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压力就小,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改变教学观念的紧迫感相应较弱。
以上种种情况表明:职校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职业教育本身的需求和语文教学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必然。新时期的语文教学要立足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为目的,切实为职业教育服务。在职业教育由规模型向质量型,由学历型向素质型发展的今天,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教学,无疑是体现职业培养特色,提高人才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也是职业教育增强实效,纵深拓展的必然要求。为此,职校语文课程要以“智能双向发展,说写两翼并举”为宗旨,在教学中培养并促使学生形成各自的职业技能。
2、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应顺应时代的发展
2.1改变教学观念确立语文课程的实用性。职校语文课程历来以讲读教学为中心,突出阅读能力,讲究以读代写。其特点是按金字塔式结构纵向组合教学内容,讲读教学主线突出,知识结构层递分明,长于自我发展。但其明显不足是教学的职业针对性不强,智能发展主干不分明,训练实效性不突出,与职校培养目标相距甚远。尽管近几年来,职校语文教改力度加大,逐步形成了语体、文体相融,听说读写并进、依序扣格、整体优化的教学格局,但讲读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未能有实质性的突破,说写教学的发展目标往往难以落实,实用性智能开发尚未真正确立。在社会转轨变型、竞争益剧的新形势下,其人才培养的适应力已经或正在受到严峻的挑战。因此,职教的快速发展,社会的紧迫需求,呼唤着职校语文教改必须把握关键点,找准突破口,着重调整课程走向,加强实践能力培养,酝酿更大的质的跨越。
实现这一质的跨越的先决条件是转变观念,准确定标,确立课程的实用性,这显然要遵循以下原则:
2.1.1教学的职业性原则。为真正体现语文教学在职业能力体系中的地位,职业院校中的语文教学必须突出“职”字特点。不囿陈见,大胆求新,改变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大多数学生是为谋求一技之长来校学习的,只有少部分想升学,如单纯传授枯燥的理论知识,只会把学生拒之千里之外,浇灭学生的求知欲望。其次是改变“满堂灌这种忽视学生作用的教学方式。它易于使学生形成被动思维,缺乏探索精神,不利于形成职业能力。三是改变脱离实际或专业特点的活动。树立教学为就业服务的意识,树立为市场服务的意识。开展与课内外相衔接的语文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将语文教学活动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强对专业科目的实验报告,总结等实用文体的写作指导,以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2.1.2教学的适应性原则。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完成性教育,应以培养学生从业能力为根本。如果恪守”应试“观念的模式,重形式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就只能导致学用脱节、闭门造车,偏离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陷入”学多会少,长知乏能“的怪圈。讲究适应性原则,就得在目标定位上,直接面向社会需求,贴近培养目标,将语文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就业必须具备的语文实用能力训练上,使之练就真功夫,拥有硬本领,能够尽快胜任岗位要求,缩短适应周期,成为能说会写的社会抢手人才,此其一;其二,在教学内容上,应着重体现职校语文教学特色,注重以能力需求合理组合课程内容,着力调整讲读教学的体系结构,突出教学的适应性能,使语文教学由偏重讲读分析向偏重实践运用倾斜,强化以智能发展为主题的实用模块教学,以有效增强人才竞争与发展的社会适应力。
2.1.3教材的简约性原则。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简约有效的认识迁移过程。职校语文教学内容繁复,头绪错杂,课时偏紧,任务重大。这就必须突破盲目攀比普高教育的观念,以讲实效、重实用为特色,显示职校教育之所长。在课程结构设计和施教过程中,抓住训练的根本,削枝强干,以简驭繁,以表达定摄取,以写作促融合,突出智能主干,协调”四能“发展,构建以思维发展为主、说写两翼并举的教学模块。从而以简约有效的教学模式,概要反映学科基本结构,兼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综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2.2转变课堂设置,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语文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工具性,一是语文学科的学习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只有学好语文知识,掌握好母语,才便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字词不识,理解能力较差,其它学科的学习无从谈起。二是语文学科的学习对于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态度、习惯、创新能力、发展意识等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语文教学是师生互动的韵律,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课堂上才能流淌出和谐的音符。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许多教师作了大胆尝试:质疑讨论、创设情境、播放音乐、引入课件、走进自然、实地参观等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灵活性等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施展才能提供了舞台,有助于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如举办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赛、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开展导读活动。让学生创办自己的文学社团、报刊、电台,、广播站、让学生当编辑、记者、节目主持人、导演、演员的角色,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小社会服务,以此拓宽对语文的学习。
2.3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建立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语言是思维的直接体现,是表达思维的有力工具。思维之于表达,正象”蚕食桑而吐丝,蜂采花而酿蜜,牛吃草而出奶,纾吸壤而出漆。“(郭沫若《读(随园诗话)札记》)”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在课堂上,教师的启发能使学生激情喷发,神思飞扬。生动活泼地演说能增强表达的形象性和感染力,使他们突破思维的定势,拓展思维的空间,独辟蹊径,立意独到,运思灵敏,文思泉涌,提高表达的`独创性和应变力。要改变语文课的被动教学,把课堂从以教师为主转变成以学生为主是另一个关键,这是培养学生”说讲“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个真正活跃的课堂,不应该是老师多说,而应该是学生多说,敢于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授课老师应该尽量围绕授课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尽可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换句话说,就是不能仅仅开发学生的听力,还得让学生在”听“的同时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完成将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转变。
2.4广泛阅读,提高语文的实用能力。突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非无视阅读积累的功能,而要从学生的实用功能出发,变传统的”你中有我“为现在的”我中有你“。阅读之于写作,其直接目的不仅是积学储宝,启思益智,更重要的是借鉴引路,促进表达。究其实质,在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四种阅读类型中,前三种阅读的能力与技巧,仅为基础,创造性阅读才是根本。只有立足于表达创造的需求,加强阅读促写的指向性,才能真正改善阅读的品味,提高阅读的效能,臻至发展的佳境。阅读与写作应在寻求深层融合的基础上,确立好主从关系,形成以写作表达为主干、以写联读、说写同步的新格局,使阅读借鉴从属于写作表达,为促进说写实用能力的综合发展,起好铺路搭桥的作用。
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会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同时,与前几年相比,职业教育无疑正处于一个投石问路的新时期。这既有社会大气候的原因,也有职业教育自身的原因。作为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多从自身找找原因,多多学习教育理论,渗透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不拘泥于过去,善于把握时代的脉膊,才能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人。同时,也为带动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小组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操课中的应用,在护理学基础实操课上,应用小组教学的教学方法,能够把大化小,既缓解了当前护理学操作课教师不足而不能对学生个别指导的现实矛盾,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组教学 护理学基础
小组教学是指按照“小组”的方式 , 以小组成员间合作学 由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在护理学基础实操课时,护理专业教师不可能同时对全班进行教学指导,只能够通过小组教学的形式把大化小,才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小组教学的方法
护理学基础实操课要求每5~6个学生为一小组,每个组由一个组长负责对每个学生每项操作的练习进行监督和次数的统计。如果是要求真人练习的操作,如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等操作,则每个小组又重新分组,每两个同学相互搭档为一小组,相互练习。
二、小组教学的目的
1.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小组教学大大调动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学生能够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操作练习当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由于班级人数过多有个别学生不练习的情况。小组教学的人数较少,每一个学生的练习都受到全组同学的相互监督和指导,避免了个人盲目练习而认识不到自身存在的问题的情况。小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练习,避免
2.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每个小组的学生必须相互合作才能够完成教师所安排的任务,一个同学练习完了,她必须整理好用物给下一个同学练习,尤其是在真人练习的'时候,一个学生模拟病人,一个学生模拟护士,相互之间的互动配合都非常的重要,小组教学还可以锻炼学生处理问题和应变的能力,比如静脉输液的时候,一次排气不成功怎么处理,进针不见回血的时候又怎么处理。
3.激发学生的换位思考
每个小组的学生在实操的过程当中,会进行角色扮演。比如,在练习肌肉注射的操作时,扮演护士的学生因为技术不娴熟没有掌握“两快一慢”(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导致进针过慢或者拔针过慢都可能引起病人的疼痛,那么这个扮演病人的学生就能够体会到这种疼痛。只有当他们切身体会到病人的感受,他们才会设身处地地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将来才能够更� 通过小组练习,可以换位思考,理解病人的感受。
4.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小组教学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操作课教师可以分组进行指导,避免了大班教学不能顾及到所有同学的弊端。小组教学里,每个小组的小组长对本组学生练习的情况非常的熟悉,可以重点观察在练习过程当中表现较差的同学以及该同学存在的问题,并把本组操作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反映给操作课老师,操作课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小组教学存在的不足
1.分组可能不均衡
学生之间的分组,要考虑到他们之间是否配合,关系是否协调,以及各组员之间的特点。如果是由教师进行分组,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有可能由于有些组员之间的关系不协调或者个性不合而使组员之间缺乏积极性。若是由学生自行分组,又容易出现相互之间包庇的情况,导致分组参差不齐。因此,分组很关键,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搭配,每一个组既要有性格外向的,又要有性格内向的,既要有操作较好的学生,又要搭配操作较差的学生,以好带差。其次,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如果小组成员之间存在矛盾,将不利于操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如果分组不当,则可能会使分组的效果更差。
2.管理可能不细致
小组教学,是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教学,小组的管理者是每个小组的小组长。教师在小组教学过程当中,可能会疏于对个别学生的管理。由于护理学基础实操课的课时有限,很难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细致的管理指导。比如,操作室卫生、纪律的管理,每个小组成员操作练习的监督和指导都是由小组长主要负责。性格开朗、积极的学生会主动寻求教师的指导,部分不认真的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能会被教师忽略,由于操作课教师的管理不够细致,培养出的学生的操作技能就参差不齐。
3.进度可能不一致
小组教学不同于因材施教的个别教学,每个小组的练习进度由于学生的努力程度、学习能力不同而不一致。有的小组,由于合作意识强、主动意识强而提前完成了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而有些小� 这也要求操作课教师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判断哪些小组的成员有可能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要提前给予指导。
理实结合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论文
提出基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结合555定时器理论及实验教学体会,阐述了理实结合法的教学流程。探索提高任职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新途径。教学实践表明使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集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为一体的专业基础课,是电子专业高职业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高职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对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基础及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解掌握已经出现空缺,思想上产生并存在畏惧、厌倦情绪。当实践性很强的数字电路课程再次摆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更加困难。面对基础薄的教学对象,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其既能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是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研究的问题。
以往的教学方式以理论讲解为主,辅之以实验。本文以数字电路中555定时器应用的教学内容为例,从实践出发结合电子类专业基础课对学生的培训目标以及几年的教学探索提出理实结合强化实践的教学法。
一、理实结合强化实践的教学法
数字电路内容抽象、实践性强,学生普遍反映较难学习。通过多次了解,上述问题主要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脱节,没有实践的依托,很难快速消化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这样随着讲课的深入,学生越来越难以跟上课程的进度,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可以首先结合实践创设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小项目,并将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融入建设的项目中,即就本节课要讲解的内容进行实物演示,让学生看到将要学习的知识的实际应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节的教学内容。讲解完毕之后,调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对于大多数学生不理解的部分重新讲解,直到学生基本掌握。
二、实物模型的制作
555定时器芯片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中规模集成电路[1],多谐振荡器是555定时器典型应用,通过生活中一个简单的双音警笛控制电路说明项目实物模型的制作和使用过程。
两片555定时器和外接元件构成两个不同频率的多谐振荡电路。给定图1中的电路参数可计算出两级振荡电路的各自频率,在IC1产生的多谐振荡频率较低,IC2产生的多谐振荡器的频率较高情况下,IC1输出方波信号,通过R5控制IC2的5脚电平。当IC1输出高电平时,IC2的振荡频率低,当IC1输出低电平时,IC2的振荡频率高。IC2的振荡频率被IC1的输出电压调制为两种频率,使扬声器发出两种音响。调节参数可以改变矩形波的周期和占空比,从而调节音调听觉效果。上述电路制作在实验电路板上,引起学生注意力,触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实物模型的使用及理论讲解
在实际教学中,先进行实物模型演示,开电源笛声播放,引起同学们注意,再启发学生思考模型中涉及的知识点。
先给出555定时器输出波形,引出输出波形形状的`探讨,介绍分析其工作原理,从555定时器内部结构图2出发分五部分讲解。分压电路知识为电路基础最容易接受,重点讲清分压电路参考电压的电压值,RS触发器知识学习时间相对接近对其基本功能只需描述在板书中,接着复习模拟电路中比较器的相关知识启发学生分析比较器A1与A2的输出电压,一旦学生搞清了比较器的输出时,那么555定时的输出波形就容易得到,结合三极管的导通截止状态最终得到定时器输出波形及555定时器功能表。在理论讲述结束时可以提示学生从框图中了解555定时器的结构� 最后,在学生理解本节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画出两级定时器输出波形并使用示波器监测验证。如果学生不能画出原理简图,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简单的提示,帮助学生完成。
四、555定时器应用电路实践体验及强化训练
详细讲解完理论知识的来龙去脉之后便可再次回到引课部分实验内容上以呼应课堂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在示波器上观察每一级的输出波形、调整参数观察占空比变化情况等。教师也可以可根据教学进度和实际教学情况,分步进行实物模型的讲解。课程项目完成之后为强化实践,可以再准备几个应用电路包括触摸定时开关项目、声光报警系统并在实验训练过程中启发学生参与合作,排除电路故障,分享排除故障成功的喜悦。
五、结论
课堂实践证明,理实相结合教学法可以以很低的成本,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较好较快的理解掌握理论相关知识。
六、存在问题
1.课时紧
课时分配时间紧。由于学生平时课程多,作业多,很难有整片的时间段,而理实结合教学方法具体实施时,实验中仅对实验故障的处理都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还需要花时间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实践实验项目及相应理论知识讲解,由于时间不够,学生感到有的实验不能完全展开而遗憾,教师对知识讲解也有“寓意未尽”之意。
2.管理难
教师工作量太大。在理实结合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除了要备理论讲解的知识外,还要确保实验实践平台可操作和安全上万无一失。每一个操作平台都要教师一一复核,花费的精力、时间可想而知。每个学生操作过程及实验数据都要一一过目,又是一番功夫。虽教师的潜力尚可挖掘,但实验室的整体管理仍需进一步探讨。
浅谈分层教学法在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摘要:职业教育在现代教育领域内已� 在现代职业教育过程中,为能够使职业教育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必须要对现代化教学方法进行应用,而分层教学法就是十分重要的一种。作为职业教育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分层教育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证较好应用分层教学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分层教育学;重要性
职业教育是以为社会培养职业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形式,属于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为社会培养人才方面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可使教学效果提升,对学生进行更好培养,体现出十分明显的优势。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分层教学法,并且要认识到其重要性,从而可为更好应用分层教学法奠定较好基础。下面主要就分层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1、在职业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重要性
1.1应用分层教学法可使学生能力提升
对于职业学校学生而言,其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均存在较大差异,对于不同学生而言,其能力及水平也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区别对待。在传统职业教学中,通常情况下教师都是选择在课堂上进行统一教学,学生统一进行学习,对于这种教学模式而言,虽然能够将全部知识较好传授给学生,然而未能够对学生个体差异性重视,其结果就是有些基础知识能力及水平比较差的`学生,可能在课堂学生中无法跟上教师思路,最终影响其教学效果。而通过对分层教学法进行合理应用,其要求教师应当对学生个体差异加强重视,要求教师要在全面深入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展教学,需要针对学生选择不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从而可对不同能力及不同水平学生均进行较好教学,从而可使所有学生能力得以较好提升。
1.2应用分层教学法可更好实现职业教育目标
职业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属于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其与基础教育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目标方面均有所不同。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其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最终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职业人才。因此,若选择基础教育中的统一教学模式,很难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最终所造成的结果可能就是学生职业能力水平比较差,在进入社会之后很难适应实际工作需求。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分层教学法进行应用,可针对不同学生情况设置不同教学目标,这依据其实际情况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可使所有学生职业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升,最终可使职业教育目标得以较好实现,这对职业教育更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1.3应用分层教学法可有效提升职业教育效果
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职业教育在现代社会上虽然得到较好发展,然而其实际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比较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未能够积极参与,而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就是由于教学方法不合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未能够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也就无法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度比较低,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分层教学法,可使教师对每个学生均加强重视,可依据不同学生性格特点进行教学,从而使每个学生均能够保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另外,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可使每个学生个性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及充分发挥,可保证每个学生均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参与兴趣,使其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得以发挥,最终可保证职业教育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1-2]。
2、在职业教育中应用分层教学法应注意的内容
首先,应用分层教学法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在职业教育中为能够较好运用分层教学法,首先应当注意的一项内容就是合理对学生进行分层,这也是分层教学法能够得以实现的最基本内容。在对学生进行分层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及分析,对不同学生特点进行准确把握,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层,才能够保证分层更加具备科学性及合理性。其次,应用分层教学法应注意对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分层。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基础上,便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教学内容分层在分层教学法应用中属于主要内容。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学生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从而选择不同层次学生比较适合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为提升教学效果奠定较好基础。此外,应用分层教学法应注意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层。对于教学目标分层而言,其所指的就是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教学目标,对于这一方面应当注意的就是所设置教学目标能够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要确保学生通过积极努力学习能够达到这一目标,从而可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其更加主动参与教学中[2-3]。
3、结语
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分层教学法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具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职业教学教师,必须要对分层教学中加强进一步了解,充分认识该方法在实际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对相关注意内容加强了解,以便能够对分层教学法进行更好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荣贤,白国军。浅谈分层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职业,(27).
[2]赵成荣,曾峥。分层教学法在职业院校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36).
[3]李霞。分层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5(7).
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基本目标。在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上,化学教育肩负着很重要的任务。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重大转轨,就要求化学教师在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充分利用化学知识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积极探索实现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使得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
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学教师集化学元素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于一身,他既应该具有化学工作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具有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中学化学教学的任务以及教育界三面向的需要,中学化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可概括为:
1、热爱化学教育事业,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2、具有扎实的化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广博的相关学术知识,知识结构完整、合理;
3、熟悉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并能用以指导化学教学工作。
二、制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要使学生喜欢化学、学习化学,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学习内容的可接受性。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化学教育目标。化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应是:
1、懂得化学的价值;
2、学会化学交流的语言;
3、能安全使用化学药品;
4、初步掌握化学的基本体系和知识框架;
5、了解基本的化学思想和方法;
6、初步形成与化学学习相关的能力。确定了合理的教学目标只是教学的起点,促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才是教学过程的终点。
三、改革化学教学方法
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益。”作为化学教师不单是教化学,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怎样学化学。为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改革教学方法。
1、积极使用“自学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新颖有趣的情境,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并为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有用的思维模式,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探求真知,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改变学生完全被动接受的局面。
2、“教育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发现新的思维方式”(克罗韦尔语)。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精选少量且形成层次结构的习题,通过方法指导,让学生走出题海,加强对学生进行以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包括培养学生由宏观到微观、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推理判断能力,对化学概念和规律的运用和迁移能力、自学能力等等。
3、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整个素质的基础,它包括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教学时知识的传授和训练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水平,既不能超前,也不随意拓宽,应以化学实验为中心,充分利用实物、图表、摸型等直观教具以及投影仪、电脑等电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创造精神,把学生心理发展纳入健康轨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
4、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大课堂教学信息密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
5、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德育功能。实施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是衡量素质教育是否得到强化的重要标志。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化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通过化学哲学本身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可利用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关于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如酸雨、温室效应、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意识。
四、加强科学、技术、社会关系的教育
科学、技术、社会(STS)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是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在化学中进行STS教育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实现:利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学习化学知识,利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给教学内容(知识、概念、原理等)的抽象性、形式性赋予现实性,与沸腾的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中善于联系和渗透科学技术的发展,说明化学对现代文明发展的贡献;把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联系起来,指出化学元素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作用;带学生走出课堂参观考察,了解化学应用和化学对社会的影响,让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化学。
五、加强实验教学
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说过:“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要在教师指导下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做化学元素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准备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切实加强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这些都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实验教学,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实验机会,包括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改成边讲边实验,尽可能地让学生亲自通过实验发现规律,甚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开放实验室。
浅议职业教育中的教育技术教学论文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推动着我们教学形式的变革,对提高我们教学质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中的误区着手进行分析,从而要求我们学校要健全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教师要加强具体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自
关键词:职业教育论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推动着我们教学形式的变革,对提高我们教学质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中的误区着手进行分析,从而要求我们学校要健全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教师要加强具体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明确职业教育教育技术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在合理运用教育技术的基础上来提高我们教师的教学能力。
职业教育教育技术计算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们职业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在教育技术教学形式越来越多,在职业教育活动中,我们从事教学一线的职校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对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能否取得最优的教育效果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我们所有的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积极学习各种现代教育技术,从而更好地利用教育技术辅助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比如,我们现在所采用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微课教学,计算机网络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为我们提高教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中的“误区”
1.学校只注重硬件建设和使用率
现在很多的学校也喜欢搞面子工程,认为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运用的越多越好,甚至有的职业学校干脆就取消了黑板的设置,有时候甚至认为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利用多媒体教学,就是不成功的教学,所以大家都用电脑习题取代书面作业,用扫描图片来展示挂图、插图和模型,用电脑“模拟”实验来代替易做的学生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往往只有视觉冲击力,缺乏多种感觉的刺激,很显然不利于提高我们职业学校学生的亲手实践能力。
2.课件质量良莠不齐,教学应用模式单一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课件作为一种教学载体,课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学质量。所以在一些优课评比的过程中,大家都想制作出高水平的教学课件来为自己加分,但是由于受到教师的课务较多,计算机水平不高等限制。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都是从网上下载的,然后对此进行修修改改,所以会受到别人课件设计思想的限制,不能够较好地将自己的想法添加到课件中去,往往会造成教学应用模式单一的情况。要想改变这些情况,我们必须加强教师对计算机和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从而帮助我们的教师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
3.忽视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实质,放弃了对教学需要的深入钻研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老师认为只要我们的课堂有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我们的教学形式就一定是“新颖”的。所以往往会出现我们的教师片面的追求课件的动画、图片、声音以及版面背景等的精美设计,反而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感知规律。这样的课堂,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时间久了,必将会容易产生心理疲劳,甚至还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其实,我们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怎样设计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才是最主要的,也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二、加强具体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
1.健全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虽然我们老师都在学习和采用多媒体这一新的教学形式,但是我们学校在评价教师上课的时候,关于课件的评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所以在评价的过程中人为的主观因素非常大,所以有时候会让一些老师本来非常精心准备的课件没有得到认可,这必将会让这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这样就不利于我们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学校的领导要重视健全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健全我们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让多媒体教学的质量评价朝着良性方向的发展。
2.加强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学习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一些新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我们所有教师的青睐,比如微课、翻转课堂、计算机网络课堂等,所以我们所有的教师都必须要加强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学习理论的学习,只有不断地去努力学习,积极参加教育部分的相关培训,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够把我们的教学工作做好,虽然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只是辅助我们教学的一种手段,但是要想利用多媒体、网络、视频等较好地来辅助我们的教学,我们就必须要努力地去加强理论与实践学习,也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我们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从而更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缺点,在制作课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保留传统教学的优点,比如在上课的过程中,多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等。所以,我们在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明白:我们每个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教师都要注意提高自身修�
三、明确职业教育教育技术教学对教师的新要求
当前,职业教育中教育技术教学的硬件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和学校资金的投入,而教育技术教学建设的软件则主要依靠我们教师对传授知识的掌握、加工和转化,这就对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中,我们教师自身要加强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特别是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能力、信息检索与分析的能力、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力等提出了崭新的全面的高标准的要求。作为一名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对提升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自己的教育观念上要学会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积极参加教育主管部门所组织的各种相关的培训,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与此同时,要注重结合本专业和课程来选择合适的教育技术手段,学会设置合理的信息传授架构,在我们的课件制作和教学设计过程中能够提供丰富而适宜的的信息内容,从而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来达到不同的课对我们职业学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我们从事职业教育教师在教育技术教学建设中的主要任务和重要职责。
四、合理运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在我们学校教育技术能力的建设过程中,对于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对于我们从事职业学校教学来说,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因为只有我们教师自身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够对我们的学生加以更好地引导和培养。当前,我校教师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水平相对于前几年,虽然很多方面都有了极大地提高,但是在创新能力方面还十分欠缺。另外许多教师对计算机和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目标和运用效果等方面关注还不够。因此在教育技术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教育技术的适时应用
尽管我们说,教育技术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多的便利,但并不是说我们所要上的每一节课都必须要使用多媒体,制作一个精美的课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动态地、灵活地掌握我们的教学形式,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合理地加以运用,只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技术发挥最大功效,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2.教育技术的适处应用
尽管教育技术提供的“形象”优势有助于理性思维,但也不能总是借助着“形象”的拐杖去引领思维,那样抽象思维能力也就确立不起来,所以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与此同时,我们教师应该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有的放矢、因地制宜的权衡使用相应的技术,这肯定是我们以后在运用教育技术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3.教育技术的适量应用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能过分依赖于教育技术,更不应把人机交互作为教学全过程唯一的交流形式。我们要把握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控制教育技术使用的量,保证教育技术利用的质,只有在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下,我们再来考虑是否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所以说:虽然我们积极提倡使用教育技术来帮助我们的教学,并不意味着我们什么课都必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定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教学需要来适量地应用教育技术。
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我们教师除了要具备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外,还是要加强教育技术素养的提高。一方面,是教育技术素养的提高,往往反映了教师面对教育技术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教育技术素养反映了教师利用教育技术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及网络的应用操作能力。教育技术在我们职业学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师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使我们的日常教学更加生动而富有效率。我们应走出当前教育技术运用中的误区,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指导下,合理运用好教育技术,发挥其优势,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我们教师在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教学过程中,首先我们要正视目前在职业学校中运用教育技术教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努力地去克服这些问题。其次我们教师要明确职业教育教育技术教学对教师的新要求,从而积极参加各种相关的培训,提高自己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最后,我们要学会从适时、适处、适量几个方面来合理的运用教育技术来服务于我们的教学,相信我们的教学质量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一定会有很大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