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概论论文(优秀7篇)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优秀7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农村发展概论论文】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论文 1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论文

如何帮助农村幼儿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如何确保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如何启发孩子心性、陶冶孩子情操等,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个农村幼师的深思和警醒,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些具体的研究和探讨,看看农村幼儿教育发展论文吧!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论文

摘 要:农村幼儿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质量的优劣事关重大,不仅影响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还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好农村幼儿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主要阐述了当前社会背景下,发展好农村幼儿教育应该着重抓住的几个关键点,希望能对相关老师有所参考和裨益。

关键词:教育理论;教育活动;教育理念;营造环境;生活习惯;心理状态

一、农村幼师要加强对教育理论的学习

加强对教育理论的学习,这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科学的教育理论可以为教师教学发挥重要的导向和指明灯作用,可以使幼儿教育更加与时俱进、更具成效性。因此,从这个层面而言,幼师务必要高度重视对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幼儿园纲要、幼儿园指南等,并据此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比如不断努力增强自己的六大基本功:说、唱、弹、跳、画、工,全面提升自身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与此同时,日常还要有意识的多阅读一些幼儿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以此从更深层面来把握和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等,教师只有熟练地掌握了这些技能,才能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做到游刃有余。

二、幼师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教育活动

幼儿虽然年龄很小,但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持尊重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放下师者的架子,把自身置于和小朋友平等的地位,尝试和幼儿做朋友,对幼儿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使之切身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和温暖,进而获得心理的放松和安全感,这对幼儿天性的解放和真实个性的展现无疑是很有裨益的,不仅如此,农村幼师还要努力提升自身绘画等操作技能,这样在带领小朋友上手工课的时候,可以与他们打成一片,迅速融入其中,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让幼儿增长技能,获得学习的乐趣。

三、教师要努力创新幼儿教育理念

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幼儿教育指南,教师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要切实从幼儿实际情况出发,努力实现教育理念的创新,具体应用到实践工作之中就是要把握住以下几个关键点:

1.教师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幼儿的发展具有全面性、协调性等特征,因此,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要重视幼儿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不是把精力单纯地投放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要树立幼儿全局发展的理念。

2.教师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由于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兴趣特点等的不同,致使其个性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幼儿在持续、渐进发展的过程中,还会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面对幼儿的这种状况,教师一定要秉持充分尊重和理解的态度,从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出发开展教育活动,切不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儿。

3.教师要尽可能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幼儿由于本身年龄和思维限制,致使其学习都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直接感知和亲身实践的心理诉求和需要。

4.教师要重视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引导和培养

众所周知,人在童年时期形成的良好学习品质会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意义,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和尊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如:好奇心、认真专注的'精神、敢于探索、尝试和创新的精神等,总之,教师要坚决摒弃以往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传授,而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做法。

四、教师要努力为幼儿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师要为幼儿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首先就要对幼儿一日生活做科学恰当合理的安排,保障幼儿有充裕的娱乐、学习、阅读、休息的时间,其中,午睡时间可安排在2小时左右,也可随年龄、季节的变化及个性差异做适当的调整,与此同时,还要保持被褥的干净整洁,床铺不宜过软,那样对孩子骨骼发育不利;桌椅高度要适中,椅子的高度以幼儿写画时双脚能自然着地、大腿基本保持水平状为宜;提醒幼儿保持正确的站、走、做姿态,一旦发现孩子有不良习惯或是骨骼发育异常,要及时予以矫正或与家长沟通就医矫正;告知孩子不要用脏手擦眼睛,吃饭之前要养成洗手的习惯,在孩子吃饭的过程中,教师切忌一味地催促,要指导孩子养成吃东西细嚼慢咽的好习惯;要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幼儿正处于身体快速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补充充足的营养元素,因此,在膳食上,要为他们提供谷物、蔬菜、水果、肉、蛋、奶、豆制品等多样化的食物,使之能够得到均衡的营养。

五、教师要对幼儿的心理状态给予足够的关注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幼儿教育指南中明确规定要重视和关注幼儿心理状态和特点,使之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下健康成长,而要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就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教师要秉持温和、宽容、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

教师要注意发现幼儿身上的优点,并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表扬,不在幼儿之间做横向对比,公平和蔼的对待每一个幼儿,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温暖、轻松的外部环境,进而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

2.发现幼儿犯错误时,教师一定要保持冷静的态度,理性地进行处理

教师发现幼儿犯错时切不可大声训斥、更不能对幼儿厉声责骂,因为那样很可能会对幼儿心理造成阴影和伤害,正确的做法是对幼儿进行耐心指导和教育,使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加以改正。   3.教师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情绪榜样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表达情绪的方式幼儿会无意识地进行模仿,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一定要注意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情绪帮助,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等,同时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如鼓励幼儿把高兴或生气的事情与小朋友分享,在幼儿乱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而是等其情绪稳定之后再做深入沟通。

4.化解幼儿消极情绪

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负面情绪,当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询问情况,如不能解决,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双方共同努力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帮助幼儿化解消极情绪。

六、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幼儿教育

农村是与大自然最贴近的天地,农村幼师可充分利用自身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们与大自然玩耍和亲近,引导幼儿从广阔的自然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实际知识,比如:鼓励孩子们利用烂泥巴进行美工活动,又或者指导孩子们辨识麦苗和小草、红薯和土豆等,这对孩子们眼界的开阔和知识的增长都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教师要巧妙应用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陶冶孩子的性情、开阔孩子的眼界等。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可知,要发展好农村幼儿教育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需要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社会等等的相互配合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注意在实践中总结方式、方法,同时做好相互之间的配合和沟通,就一定可以有效推动农村幼儿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青。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3).

[2]李涛。公平视野下的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及其归因[J].学前教育研究,(2).

[3]刘秋泉,周程宏,黄志刚。高楼万丈平地起:安化县大力发展幼儿教育纪实[J].湖南教育:数学教师,2009(4).

[4]张娜。发展乡镇中心幼儿园促进农村幼儿教育发展[J].教育导刊:下半月,(4).

[5]李克建。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的制度归因与制度重构[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9(2).

英国终身教育发展概论 2

英国终身教育发展概论

【内容提要】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英国发展终身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历程显示了十分鲜明的法制性、渐进性等特点。探讨和分析英国终身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发展特点,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终身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概念的理解,而且也为我国的终身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摘  要  题】异域采撷

【关  键  词】英国/终身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法制性/渐进性/学习化社会……

自郎格朗(Paul・Lengrand)1965年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提案及哈钦斯(R・R・Hutchins)1968年出版《学习社会》一书以来,“终身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等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热烈响应,并已演变成为国际性潮流,成为各国政府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决策的指导原则。许多国家纷纷从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措施,深化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积极构建本国的终身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体系和学习化社会。英国是西方成人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发源地之一,号称“成人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之故乡”,英国终身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和终身学习思潮兴起后,它虽然没有像美、法等国和日本那样过多地宣传终身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口号,也没有使用终身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这一术语,但其终身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及其所倡导的内容已在相当程序上得到了实现。

“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1870年,已经认识到国民初等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重要性,并使之义务化。1904年和1919年以来,又对中等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和大学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保障了初等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等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高等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和继续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机会”。[1]英国发展终身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不仅在起步上明显要早于欧美及日本等国,而且在其具体的发展历程上也十分鲜明地突显了其自身特色。回望英国终身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发生发展的历程及其特点,无疑有助我们对终身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概念的深刻理解和对终身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体系、学习化社会的构建,为此,本文拟对英国的终身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发展状况与特征作一些勾勒。

一、英国的终身教育(www.xfhttp.

[1] [2] [3]

浅谈发展农村经济问题论文 3

浅谈发展农村经济问题论文

1 存在问题

1.1 农民收入比较低

农民是完全靠土地生存的,经常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民收入无法得到保证。特别是近年来,很多农产品低价运行、频繁波动,增产也不增收,出台政策取消最低农产品保护价格收购以后,导致粮食价格持续走低,产量虽然提高,但农民的腰包并没有鼓起来。一些人为的恶性循环竞争,争相调低农产品价格,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的收入与效益。

1.2 农业科技发展滞后

在大力推行改革创新以来,虽然我国在农业科技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另外,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没有做到全覆盖,力量非常薄弱。目前,经费短缺、人员外流、人员配置不合理、技术和手段落后、信息不灵等因�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

农村人口占据我国很大比例,随着土地的不断流转,剩余劳动力逐渐增多,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在未来,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农村人口只增不会减。同时,由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机械化作业逐渐推广,会有大量的劳动力闲置下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仍将继续扩大。

1.4 农民贫富差距很大

当前,贫富差距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上日益凸显,发展极为不平衡,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财富总是聚集在少数人手里,而大多数人甚至连温饱都达不到,低收入人群依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异常艰巨。

2 主要对策

2.1 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就要严格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的思路与原则,大力创新,充分挖掘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潜力。要根据不同地域的特色和能力,研究农业新品种,告别品种单一的劣势,多选择一些优良品种进行大规模种植,不再一味的种植,要学会考虑市场的需求,真正让农产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依托地区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大力培育特色,打造精品,逐步培植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2 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为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就需要一批有文化、有素质、有技能的农民,这就需要对农民进行培训,切实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素质、劳动技能。要寻找专业的农业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民工讲课,对农民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以及能力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入农业生产现场的一线,面对面、手把手的向农民传授先进实用的技术,切实帮助他们提高运用农业实用技术的能力。

2.3 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我們要充分认识到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是发展的第一要素,我们要积极利用“互联网+”这一科技平台,加大创新力度,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将科技与经济两者紧密的融合起来。二是增加资金投入,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科研的经费及设施投入,只有在充足的资金基础上才能谈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我国人口很大一部分比例,因此发展农村经济是我国现阶段也是将来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重视起来,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也应注意农村精神方面的同步发展,只有在农村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农村经济才会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农民才能从中获益,从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范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与思路[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张长娟,贺卫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我国农业发展[J].学习论坛,2005.

[3]陈玉光。依靠科技进步 增加农民收入[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4]刘斌。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 4

[摘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首次提出了“家庭农潮这一概念,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鼓励农业经营体系和经营主体创新,其中再次提到了“家庭农潮,受到了社会各方面极大的关注,激发了全国农村发展家庭农场的热情。然而,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家庭农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培育和发展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但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条件限制,亟需在如何认清条件、克服困难、顺势而积极有为等方面作深入研究,以便科学指导与实现。本课题以我县为例,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县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提炼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中的影响因子,借鉴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我省家庭农场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社区治理 制度设计 政策建设

一、研究背景与国际国内经验借鉴

家庭农场是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在我国它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全省社会各界投资农业的热情在不断增长,但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劳动力、技术、资金等制约,有的新办农业企业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还出现了个别农业企业“跑路”现象。自起,宁波、嘉兴等地先后进行了家庭农场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不少可借鉴的经验,有的还成为了全国示范点,实践已证明了家庭农场的坚持和完善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同时具有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所没有的长处,它适应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需要,发展家庭农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县先行探索的家庭农场还存在理念、要素。技术、素质等方面的不足,尚不足

(二)横向比较

综合多重考虑,在国内,课题组选择上海松江区、浙江宁波市和安徽郎溪县家庭农场发展这三大“范本”作进一步剖析;在国际,课题组选择有代表性的荷兰和日本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进行介绍。从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一是家庭农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适度规模经营。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让土地活起来,使农地相对集中,适度扩大经营规模,并赋予家庭农场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物权;二是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荷兰、日本以及国内三地的家庭农场发展的共同点便是都有较好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家庭农场主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使得家庭农场适应市场经济,满足市场千差万别的需要,有效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三是政府需要加强对家庭农场的管理和扶持。如强化政府和资金扶持,建立家庭农场的准入和考核淘汰机制,注重发现和扶持培育典型,提供教育培训机会,提高农场主素质等。

二、**县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县的家庭农场已在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业、畜牧和水产养殖业、种养结合业以及休闲观光农业等产业出现多年。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县就有了家庭农场的雏形,出现了一批适度规模经营的种粮大户。90年代后期,随着效益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又出现了一批从事蔬菜、瓜果、畜禽养殖等等的多种经营的规模大户。同时,大户们的市场意识、经营意识不断增强,一些大户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自发的或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将自己的经� ,平湖市广陈镇第一农牧场经工商注册登记成立,成为最早具有家庭农场性质的农业经营主体之一。,我们嘉兴首个家庭农唱―海盐宏亮农场经工商登记注册成立。紧接着,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也制定了相关政策予以鼓励和支持,我市相继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的指导意见》、《嘉兴市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考评办法》,嘉兴市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家庭农场425家,总面积7.11万亩,平均经营面积167亩左右,产品涵盖粮油战略产业及水产、水果、蔬菜、畜牧、食用菌、花卉苗木、蚕桑等七大主导产业。从我们**县的家庭农场的发展总体情况来看的话,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示范带动、标杆引领,产业全面、规模适度,效益突出,注重品牌。

三、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子

我们**县家庭农场发展成效初显,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较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的收益,同时也为循环农业及农业科技研发推广提供了载体。然而,由于家庭农场发展尚处于基层自发探索和实践阶段,从政府宏观角度研究分析,存在鼓励支持发展的政策性缺陷;从农场微观角度分析,则又有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诸多瓶颈。而且,通过对**县家庭农场的深入调查研究,我们还发现,当前不同产业的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子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大方面:思想认识不足,主体身份不明;生产要素制约与农业科技装备滞后并存;政策扶持薄弱,抗风险能力弱;社会服务水平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这些问题,都是对可持续发展有影响的因子。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是探索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农业现代话的重要途径。然而,家庭农场的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必须兼顾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现有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与配备社会服务体系下一个家庭所能顾及的范围,否则如果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超过自身经营能力,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都可能下降。因此,要通过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土地、劳动力、资本、管理四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进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推进。

四、加快家庭农场发展的路径与政策建议

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是当前我国结构变革环境下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的最有效形式,也是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的经营组织。课题组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要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

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以效率和公� 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一)准确理解家庭农场的含义,明确不同类型家庭农场认定标准

探讨了家庭农场的内涵;进一步明确了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在培育现代家庭农场的过程中,坚持发展、规范、提高并举;同时,应当促进家庭农场经营结构的多样化。

(二)大力推进土地流转,为培育发展现代家庭农场创造必要条件

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改变目前家庭农场承包土地的分散状态;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管理,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市常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家庭农场生产力水平

设立财政专项发展资金,用于家庭农场提高生产力建设;优化金融服务,为家庭农场提供资金支持;拓展农业保险服务,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加大农产品销售环节扶持,确保农民获得更大收益。

(四)促进合作与联合,支持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动发展

鼓励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继续鼓励合作社走向联合;充分发挥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

(五)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突出服务机制创新

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着力推进合作型服务;提升发展市场型服务。

(六)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层次,增强科技对家庭农场发展现代农业的贡献率。

增强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运用;全面提升农业装备的层次,着力提高家庭农场的水利化、装备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

(七)提升现代农场主的素质,培育职业农民。

逐步建立农场主职业化制度;研究农业职业的变化,增强对现代农场主培训的针对性;鼓励大学生从事农业,提升经营者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高启杰(中国农业大学 董杲(中国农业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农村发展概论》

英国终身教育发展概论 5

英国终身教育发展概论

【内容提要】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英国发展终身教育的历程显示了十分鲜明的法制性、渐进性等特点。探讨和分析英国终身教育发展特点,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终身教育概念的理解,而且也为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摘  要  题】异域采撷

【关  键  词】英国/终身教育/法制性/渐进性/学习化社会……

自郎格朗(Paul・Lengrand)1965年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的提案及哈钦斯(R・R・Hutchins)1968年出版《学习社会》一书以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等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热烈响应,并已演变成为国际性潮流,成为各国政府教育决策的指导原则。许多国家纷纷从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措施,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构建本国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英国是西方成人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号称“成人教育之故乡”,英国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思潮兴起后,它虽然没有像美、法等国和日本那样过多地宣传终身教育的口号,也没有使用终身教育这一术语,但其终身教育理论及其所倡导的内容已在相当程序上得到了实现。

“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1870年,已经认识到国民初等教育的重要性,并使之义务化。19和19以来,又对中等教育和大学教育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保障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机会”。[1]英国发展终身教育不仅在起步上明显要早于欧美及日本等国,而且在其具体的发展历程上也十分鲜明地突显了其自身特色。回望英国终身教育发生发展的历程及其特点,无疑有助我们对终身教育概念的深刻理解和对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化社会的构建,为此,本文拟对英国的终身教育发展状况与特征作一些勾勒。

一、英国的终身教育是在成人教育实践的沃土生长起来

教育发展过程,无论何种教育观念或理念的形成,都有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基础。终身教育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产物,但终身教育并非是进入21世纪产生的崭新概念,其思想早已蕴藏在蓬勃发展的成人教育之中。可以说,终身教育与成人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倘若我们没有得益于成人教育,以及更一般地说通过正规教育以外的训练途径所作的贡献……,那么,与终身教育有关的思想毫无疑问是不可能产生的”。[2]这一点在英国的终身教育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早期的英国成人教育,是补“白天学校的不足,乃在夜间教授儿童、青年、成人基本的读写技能”。到20世纪初时,英国的成人教育已发展到不仅在组织结构上日趋完善,在形式内容上更加丰富多样,在层次水平上也高低兼备、雅俗共赏,成为对西方各国及世界各地成人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而且在其内涵上也开始突破“传统人文成人教育的概念”,向外拓展,类似“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思想开始在英国成人教育中出现。“1919年人类第一次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即成人教育不能被看作一件奢侈品,专为几个聪明失学的少数人物而设,但又不应看作一种寻常事情,只为继续青春期的短期教育而设。反之,成人教育是永远的民众教育,又是公民不可分割的部分,所以具有普遍性和终身性。这成为了终身教育最早的概念性表述”。[3]之后,即1929年,英国著名的成人教育专家耶克斯利出版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终身教育》,系统表述终身教育的观� 他是最早提出“终身教育”一词的学者。

20世纪60年代,保罗・郎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主张被推广后,关于终身教育的讨论在英国重新升温。1972年《拉塞尔报告》出台,采用了“永久教育”的提法,建议重新组织英国的教育体系,以适应人们对教育的终身需要。J・A・辛普森(Simpson)强调教育的持久性和R・H・戴夫(Dave)注重广义成人教育方式及目的终身教育观也于此时出现。20世纪80年代后,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用语使用频繁。《国际终身教育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也于1982年在英国问世。

然而,此时的英国“终身教育”虽然作为一种理论在促进人们认识教育的持续性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但由于在实践上其范围过于广泛(包括了幼儿、小学、中学及一切义务教育后教育的全过程),由于没有突出成人学习特征与儿童的不同而很少得到采用,在实际运作中远不如“继续教育”术语那么常见。于是,“不但包括了传统的成人教育,而且在内容上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的“继续教育”倍受英国人的青睐和英国政府的“以礼相待”,“继续教育一词日益取代了成人教育”[4]成为当时社会中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许多组织机构也纷纷竞相以其为名。1982年英国成人和继续教育咨询委员会的报告《继续教育》提出了所有的成人在其一生中都应有权利享受连接不断的受教育机会。

回顾英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终身教育真正作为一种面向广大民众的教育活动,是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的成人教育。一战后英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其1919年在成人教育报告特别提出的教育是终身的历程的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引导了教育的发展方向,为现代终身教育理论的形成和现代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英国的终身教育思想的成形正是得益于英国成人教育的渐进发展,是在英国成人教育实践的基石上生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英国成人教育漫长和独特的发展历史,有力地论证了“成人教育的实践是终身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石”,终身教育与成人教育是“两面紧紧相伴的旗帜”。

二、英国终身教育的发展表现出很强的法制性特点

英国发展终身教育“更多地是在发挥其成人教育历史传统的同时,再辅之一系列具体的立法措施实现终身教育所提倡的各项原则”,也就是说,通过以立法来确立国家实施终身教育的原则与政策推动和规范形式多样的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从而推进和发展终身教育。英国是个典型的法治国家,一切按照法律行事。英国成人教育体制与设施都有法规,各种成人教育政策的贯切执行,也都以法律为依据,通过某一具体方面的立法来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如1870年通过的《初等教育法》要解决的是在完善原有的民办初等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公立初等教育制度的问题;19的法案则旨在解决公立中等教育制度的问题;19的《费希尔教育法》的主要内容仅仅是将义务教育年限延至15岁,并规定受完义务教育的儿童可以受补习教育至16岁;1944年教育法确立了从初等教育到继续教育的相衔接的公立教育体系,明确了中央和地方的管理职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又颁布了近20个教育法令和涉及教育的其他议会修正法,如1963年的《伦敦

政府法》、1964年的《教育法》、1973年的《全国卫生福利事业改革法》、1976年的《教育法》和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等。其中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是战后英国颁布的一项最重要的教育法,虽然其涉及内容较广,但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设立国家统一课程的问题。此外,英国还提出了关于振兴人生后期的成人教育的两个“委员会报告”;其一是“1919年的报告书”,该报告着重指出“成人教育是国家不可缺少的培育市民性的重要条件。所以,它不仅要对上万的人们进行教育,而且要贯穿于人的一生”。其二是1973年又提出了第二份报告――《拉塞尔报告书――成人教育振兴计划》,该报告有关将来的振兴计划的建议第一项就是“不仅要设立国家一级的协议会,也要设立‘地方振兴评议会’以推进成人教育”。

可见,英国政府重视教育立法和着重强调通过立法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特点是很明显的,它确保了英国在稳定的社会背景中渐进性的教育变革历程及其成就。

三、英国终身教育的发展进程显示出明显的渐进性特点

英国终身教育发展的渐进性突出表现在教育机会的普及上和时缓时快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两方面。

1、教育机会的普及

在英国,教育机会的普及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道路。19世纪下半叶,英国着重抓的是普通初等教育。当时英国10岁儿童享受全日制教育的比例只有4%,到20世纪初,英国10岁儿童享受全日制教育的比例达到了100%,英国政府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中等教育的发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英国全日制儿童入学率有了显著提高,全国14岁儿童受全日制教育的比例从1902年的9%上升到1938年的38%,再上升到1962年的100%。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实现了普及中等教育的目标。

2、艰难而曲折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以1963年《罗宾斯报告》为界分为两大阶段,之前为精英教育阶段,之后为大众教育阶段。

自牛津、剑桥大学的建立到二战后的50年代间,基本上是处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即精英教育阶段,其发展一直十分缓慢;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高等教育规模较先前虽有所扩大,但相对于当时的巨大入学需求来说仍然显得十分狭小,至1963年时还只有约9%的适龄青年进入大学学习,[5]仍有90%以上的青年被大学拒之门外。为解决当时所面临的青年要求升学的巨大压力和经济发展速度下降、教育民主化等一系列问题,英国政府开始着手调查高等教育的问题,并于1963年发表了《罗宾斯报告》,提出“高等教育课程应该向所有能力上和成绩上合格的、并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开放”,以便让“有能力”、“合格”的人接受充分的教育。该报告是对英国少数统治阶层子女服务的传统高等教育的有力冲击,它发表后英国举国上下掀起了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进军的运动。此后的10年,英国高等教育出现了快速发展,由“精英教育”阶段跨入了大众化阶段。1963年至1972年间,英国高等教育规模翻了一番,全日制大学学生数从11.9万增长至23.5万,高等教育的总学生数从16.7万(若加上继续教育学生数则为21.6万)增至61.6万[6]。

近入70年代后。英国发生经济危机,高等教育增长速度放慢,英国政府重新审视6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扩张中所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政策调整与体系重组,将“谁有资格谁升学”的“罗宾斯原则”修订为“为所有能够从高等教育中获益并且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从而为“出身社会中下层而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打开方便之门”。70~80年代的大调整,使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导向进一步贴近了社会的需求,体系趋向多样化,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路子拓宽了,民间办学的意愿也有所回升。但“双重制”中的“自由大学”教育部分,其生员仍多来自社会上层家庭,所学课程多系社会科学,仍然具有浓厚的精英色彩,于是又引发了90年代英国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1991年英国政府发表了教育白皮书,宣布废除“双重制”,建立统一的高等教育体制,这一体制上的革新,确立了多科技术学院与大学同等的地位,也有利于传统大学接受更多的青年。90年代的英国高等教育再度腾飞,1990年至大学生年均增长9.3%,199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49.5%。

总之,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通过对精英体制的不断改革而逐步推进的,没有疾奔,亦无停顿,短期看进展甚小,长期看成就巨大。这与英国人信渐进性社会变革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四、英国终身教育把追求“全民性”、“平等”放在了优先地位

终身教育倡导社会全体公民都能够终身享受教育,全民性特点是终身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所谓终身教育的“全民性”是指终身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全民性的核心是教育机会平等。教育机会的平等有三层含义:首先,它是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即每个公民及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和替代;其次是受教育机会平等,即每个公民及未成年人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再次是教育结果的相对平等,“这并不仅仅指每个人都能获得某种文凭或证书,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在接受某一阶段教育后都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最基本的`标准,都能获得学业上的成功,都能在德智体等方面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7]终身教育的“全民性”特点在英国终身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主要表现在:

1、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已作为公民的基本人权受到法律保障

从以上英国终身教育的法制性特点的叙述中不难看出,在发展终身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英国十分重视社会立法的作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法案或法规,来确定“各级政府部门有义务为那些未受完全义务教育的成人提供全日的半日的教育。有义务组织教育性的文化娱乐活动”、确认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合法地位,保障英国公民、特别是那些因多种困难未能满足教育需求的人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2、终身教育对象的扩大

以前英国政府所提供教育机会的重点对象是“从16到60岁”的人,即结束义务教育的16岁以上的和代表高龄的60岁以下的都是学习的对象,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结束后直至进入高龄,都要向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但从最近来看,比较注意那些需要特别照顾的人以及处于恶劣社会环境下、在地区社会里“没有受教育的人”,如高龄者、有生理缺陷者、医院的住院患者等。

五、终身学习的推进,形成网络化实施体系

为使“担负着各种社会职业或责任而生活的成人”从各种“制约下解放出来得以参加学习”,为使社会成员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方便地获得学习的机会,满足其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英国政府开发了如下几种形式:

1、住宿制学院

在英国,住宿制学院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长期住宿制成人教育学院;另一种短制期住宿制成人教育学院。长期住宿制成人教育学院最早设于18,全国共有6所,主要提供1~2年长期的学习机会,为向‘第二学习机会’前进作出贡献”。短期住宿制成人教育学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其数字现已超过35所,它主要是提供1宿2日或2宿3日以及1周或2周的课程,类似

会议、研究会、再进修等活动。这两种住宿形态,其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涉及文化艺术、工艺、文学、政府经济、经营、时事问题等领域。

2、开放大学

战后英国高等教育取得的所有成就中,最具有国际影响的是开放大学。它于1969年6月1日正式成立,1971年1月开始对外招生。开放大学利用多种形式的媒介手段进行教学,其课程主要有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三类,学生以自学为主,但也十分重视对学生提供辅导和咨询,“面授辅导帮助是最常见的形式”。“开放大学向所有的大学求学者打开了求学之门:不管种族、国籍、性别、宗教、信仰、原文化程度、入学动机等差异,只要本人有注册入学学习的意愿,向学校的地区教育中心提出申请,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名额及指导教师,任何公民都可以按报名次序的先后录取,成为开放大学的学生。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地点、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自己确定学习进程,按自己专业兴趣和学习条件制定自己的学习规划,展开自己的学习活动”。[8]学习者“每周需12~15小时学习时间的课程,方能得到1个学分”,[4]“学完6个学分,可以获OUBA(公开大学)学位,学完8个学分获OUBA名誉学位。”[1]“英国的开放大学是世界同类以综合远距离教学手段进行开放性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中的第一所”。[4]由于开放大学具有“完全”开放地招生和有组织地大量综合使用各种媒介形式于教育以及为学生提供的服务与帮助体系等特点,它成立后迅速发展,成为了英国学生最多、“教学及管理日臻完善、可以同任何一所大学媲美”的大学。开放大学成立时“当年入学的人就达0多人”[4],“到1989年时开放大学仅继续教育的学生就达22400名,相当于当年本科生的近三分之一”。开放大学从学生入学、课程设制、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传统的大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为技术时期成人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

3、社区学院

英国最初的地区学院于1938年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发展到4所,至20世纪80年代,全英国已有20余所。早期的社区学院是利用具有烹饪、裁缝、工艺等技能教育设备良好的近代中等学校开办的。这些学校“白天作中学使用,晚间为青年、成人所利用”,“原来它只是面向相当于中学阶段这个年龄的青少年,后来利用范围扩大到青年和成年”。[1]“以提供中等教育及成人教育为主”或“教育、娱乐及其他文化活动”。“社区教育在英国的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十分流行。1975年的《亚历山大报告》描述了苏格兰政府及民间组织提供的广泛的教育机会后,重申‘成人的社会、文化、娱乐和教育活动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因此,把它们分开处理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和不可取的’。而成人教育,‘即较具学术性、转为传统的那些课程,应� [4]

4、成人教育中心

专门为成人提供开放性教育和学习机会的机构,多由民间团体(包括宗教团体)设置、经营,其中也有曾作为促进提高该地区居民福利的“贫民救济事业”而成立的机构,它随着直接服务的福利事业的充实,重点转向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所有这些机构其内容多种多样,有些还包括大学开放讲座提供所谓自由学习的文化艺术、工艺、语言学、时间问题、体育、文娱等广泛的学习机会。这些教育中心与其说是以教育、学习活动为重点,还不如说是为形成学员间和睦亲善和集体感而设制的,因而有的把它叫作“地方共同中心”。

5、劳动时间内的学习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为对学校毕业后的青年、成人进行继续教育,普遍实行了一种称作“一日解放”或称“一日放松”(Day-release)的一周一日带薪学习的制度。这种制度使青年工人每周有一天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学习变为可能。这是通过与产业界、继续教育学院的协作而得以实现的。这种制度适合于劳动青年。用于成人教育时,与大学的校外教育部建立协作关系,也有以工会的领导为对象请他们参与进来的,同样采用“一日解放(放松)”的形态,但其内容却是多种多样,有面向青年工人,以一般教养和技术教育为重点,也有如上所述所用于成年工人和干部进修的。

综上所述,英国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是英国成人教育实践不断发展的产物。英国终身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即是其成人教育实践不推进的过程,正是在成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使终身教育的理念走向实践,大量的成人接受终身教育的实践又检验和深化了终身教育思想。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英国国家及地方政府所取的包括立法在内的各种手段与措施,不仅保障了大量的成人接受终身教育的愿望与权利的实现,而且也有力地促进了终身教育在稳定的社会背景中向着教育与学习形态不断多样化、形成网络化的迈进。这些都为其他各国终身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日]持田荣一等著,龚同译。终身教育大全[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7.

[2] 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3] 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

[4] 张新生。英国成人教育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5] Lord  Robbins,The  University  in  the  Modern  World,Macmillan  Commpany  of  Canada  Limited,.18.

[6] 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7] 陈乃林。面向21世纪中国终身教育体系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8] 傅松涛,王志娟。论英国开放大学的特点及其启示[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3).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论文 6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论文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论文【1】

摘 要:农村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不排除教学设备的不足,孩子课外资料的短缺等各种因素,在此同时农村的学前教育条件有限和认识上的偏差,影响了对学前儿童能力的开发也是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进入小学阶段学习时,有些能力水平不能适应课改教材的要求。

因此,农村教育改革要从“头”抓起,从学前教育抓起。

关键词:从“头”抓起;学前教育

笔者是一名在农村任教的老师,对农村学前教育是贴身有感的,与城镇同龄孩子相比,农村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不排除教学设备的不足,孩子课外资料的短缺等各种因素,在此同时农村的学前教育条件有限和认识上的偏差,影响了对学前儿童能力的开发也是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进入小学阶段学习时,有些能力水平不能适应课改教材的要求。

因此,农村教育改革要从“头”抓起,从学前教育抓起。

如何才能使学前教育成为孩子们今后有效学习的基础呢?学前教育要重在“学前准备”而不是系统地知识传授。

有学前教育专家曾以批评的口吻对有些学前教育方式进行了这样评论:“现在,很多幼儿园里又教读写,又教计算,……走进其中,如果不看孩子稚嫩的面孔,还以为小学生在上课呢!”对于农村学前教育这种现象表现的更为突出,农村孩子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入学之前能多学些知识。

有的甚至在入学之前已经读完了一年级课程的大部分知识,岂不知这种做法可能为学生以后的正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重复学习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课程改革以后的教材内容多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不只为学生记住一些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识字方面,现在的教学采取的是让学生通过生活积累,字形比较,编谜语等有趣的形式,让学生在记住字的同时掌握记字方法,而这种方式在学前教育时是很难实现的,孩子在学前教育阶段还不具备这种能力,因此他们记生字完全是死记硬背,当他们把这些字记住了后,进入小学一年级再学习时,就形成了重复学习,由于孩子本来已经记住了这些知识,再学习时没有新鲜感,教师难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自主探究了。

二、应试教育形式转入了学前教育,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形成厌学心理,学前教育要想使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主要教学方法是死记硬背,其实就是应试教育的方法。

由于学前孩子以无意注意为主,他们的注意时间短,很难接受课堂教学的正规学习,当孩子不会或者坐不住时,就产生了厌学心理,这种心理一但形成将影响今后的一切学习活动,他们在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后会形成很多的不良学习习惯。

如:上课不注意听讲,不愿意主动学习等。

又有些孩子对知识学的是懂非懂,形成了“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的现象,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学习成绩会越来越下降。

我们也发现现在的小学生字写得毛草,自己也想改正,确总是做不到,这也可能是在学前形成的,由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确还要长时间的练习写字,就造成了这种结果。

三、知识的教学冲击了能力的开发,使孩子在能力水平上无法对接。

其实,学前孩子升入小学一年级后最需要的是能力和对学习知识的兴趣,而这些都应该在学前教育的游戏中形成。

比如对美术、音乐、体育运动的兴趣,在自主学习方面,学前儿童在手工操作方面形成的动手动脑能力等,所有这一类能力的培养才是起真正意义上的学前准备,而在学前教育时,这些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将影响学生在课改前提下的有效学习活动。

从以上几点我们不难看出,学前教育要引起高度重视,要从正确的角度对学前儿童进行培养,否则就会欲速而不达。

真正意义的'学前准备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一是师资培训,为农村幼儿素质教育提供合格的生力军,农村孩子的家长在对孩子的培养上,能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农村学前儿童与城镇学前儿童能力上的差别。

二是增加对活动器材的资金投入,使学前教育的“课堂化”变成游戏活动幼儿教育应该是以游戏为主,孩子的很多能力都是在游戏中形成,现在农村学前教育形成“课堂化”一方面原因是学校和学生家长在认识有偏差。

三是学前教师要有前瞻意识,为教育改革做准备,当前的学前教师的教学虽然涉及课改内容较少,但也要为孩子今后的学习打下铺垫,要想到孩子入学后需要什么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如现在的课改教材需要学生有自主能力、合作能力、发现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这些能力都能在游戏中形成,学前教育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为孩子今后的“课堂化”学习奠定了基础,而在知识学习方面,学前教育要以培养兴趣为主,比如语言方面的教育旨在培养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的兴趣。

综上所述,农村教育改革,必须从“头”抓起。

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现状与发展【2】

摘 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师资是关键,但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师资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因此,解决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问题对于加快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问题;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在现阶段的重大决策,学前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

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也是终身教育体系的奠基工程。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农村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同时,对学前师资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发展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性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个体早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与效益,提升国民素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和社会公平具有重要作用。

二、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存在的问题

1.农村学前教育专业师资不足,教师整体专业素质低

从总体上看,当前农村学前教育专业师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前教育师资分布不均衡。

由于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经济和教育基础较差的地区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相对缺乏。

二是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流失。

由于幼儿教师是民办幼儿教育的主体,他们收入低且不稳定,且大多数还没有医疗和养老保险。

收入的巨大差距严重影响着幼儿教师从教的积极性。

2.政府管理乏力,制度不够健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使农民群众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途径。

农村学前教育具有教育和福利双重属性,其重要地位决定了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政府的职责。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 7

文化建设与管理主体和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是新时期建设农村文化的必由之路,而多中心治理为探索农村文化建设与管理路径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在新的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飞跃的阶段,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范文一: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开拓农村文化产品供给的多渠道,要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在供给农村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中的作用,推进各方的合作建设,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向互动模式,

例如政府扶持当地企业发展壮大,企业反哺发展地区文化;政府主持兴办各类民间文化机构,从而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政府支持建设农村群团组织,并积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等。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

一、引言

农村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它是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耕实践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世态度、

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心理结构的反映,它表达的是农民的心灵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明开化程度。

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加之国家发展农村文化建设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都极大地推动了农村文化的发展。

农民阶层的分化以及农民文化需求的多层次性使得农民对于农村文化管理与服务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文化建设与管理主体和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是新时期建设农村文化的必由之路,而多中心治理为探索农村文化建设与管理路径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二、多中心治理理论

1995年,全球治理委员会发表《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这一报告,报告认为:治理即“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多中心”首先是由英国学者迈克尔博兰尼在《自由的逻辑》中提出,美国学者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和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夫妇在其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之后提出了“多中心治理”理论。

经过多年的发展,多中心治理理论在实践和理论的综合研究中主要内容有:首先,公共物品的特殊属性要求政府为主要的提供者;其次,多中心治理主体具有的复合性,比如包括政府、

企业、社会组织及非盈利组织等;然后,政府与市场密不可分,共同参与,共同治理;政府要积极转变自身角色,同时主张决策下移;最后,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与多样化就是多中心治理要实现的最高理想目标。

三、多中心治理理论之于农村文化建设与管理的适用性分析

1.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的封闭格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被打破,农民的收入和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阶层布局在原有的

中国的农民群体分化为: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民工阶层、雇工阶层、农民知识分子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个体劳动者与个体工商户阶层、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和农民管理者阶层。

不同阶层农民群体的形成,使得新时期农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主体呈现多中心性。

同时,不同阶层农民的文化生活、文化素养、文化诉求的差异性也要求农村文化进行多中心治理。

2.农村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使然。

文化的快速发展与文化的广泛传播是分不开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完善,以及城乡流动的'加快,

农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扩大,眼界日益开阔,思想和行为更加独立和自由,随之农民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相应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们的思想活动、思想方式及思想文化领域都呈现出活跃状态,社会意识和价值观也呈现出日益差异化、多样化的趋势。

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先进文化与低俗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这些被激发的多元化成长的农村文化在进行文化交流碰撞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们价值观混乱、精神信仰迷茫等问题,并一定程度上呈现感官化、媚俗化现象。

对这些多元化的文化进行治理,也促进了多中心治理方式在农村文化管理中的应用。

3.农民多层次文化需求成为推动农村文化多中心治理的内动力。

胡xx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让人民同享文化发展成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根本途径。

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与现代传媒深刻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样式,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有着强大的内在需求。

新时期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丰富,不仅体现在娱乐生活上,更体现在精神生活上,这就与我国相对落后的农村文化形成强烈矛盾。

多种类、多层次、多手段、多形式的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农民对文化的强烈诉求。

四、多中心治理理论下农村文化管理的路径分析

通过对理论和实践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确认在农村文化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着多中心结构、多中心主体、多中心形态、多中心需求等,本文认为可以在多中心治理理论框架下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与管理。

1.多元主体共同合作治理。

1.1发挥政府主导优势,助推文化职能转变。

文化管理中,政府必须占主导地位并发挥其主导优势。

其主导的内容应该包括:确定文化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文化管理宏观战略和政策制度体系,宏观调控和指导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以及开展艺术教育、组织对外文化交流等。

确保政府的主导地位是优化农村文化管理的首要条件,然后政府要因时因地制定好农村文化发展规划,明确定位自身的角色与功用,同时要逐步实现自身传统向现代的角色转变,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文化宏观管理、公共服务、市场监督等方面的作用。

1.2增强农民主体意识,提升文化管理职能。

农村文化建设与管理中的利害主体是农民,必须从农民需求及其切身利益出发。

根据陆学艺等人对农民阶层的划分,我们应根据农民各阶层特点充分发挥其在农村文化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

农村管理者阶层是是“社会主义一元性主导文化的倡导者和现代文化的实践者”,应继续发挥其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引导者作用。

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阶层一般经济实力比较雄厚,且具有勤劳、开拓、进取的优秀品格,应重点鼓励其参与乡村公益事业。

农业劳动者阶层,勤劳、朴实、传统,是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在努力提升其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应鼓励传统民间文化的继承。

农民工阶层更多的是在农村与城市间流动,要进一步发挥他们的城乡文化传播者作用。

农村知识分子阶层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力量,应进一步调动其提升农民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丰富文化生活的积极性。

1.3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辅助功能。

首先,要重新定位村民委员会这一非政府组织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和地位。

村委会不仅是政府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领导者,同时也是政府行为的“代言人”,一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另一反面也严重削弱了其作为群众代表的自治性与服务性,只有摆正位置才能真正使国家农村文化建设项目落地开花。

其次,应鼓励其他非政府组织真正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其中民间组织应该是重点,帮助农村文化走出资金、人才不足的困境。

农民最喜爱的文化产品往往是出自农民本身,相比于政府,民间文化组织更具有针对性。

2.培树主导文化形态,凝聚文化合力。

2.1以保护和传承传统民俗文化为基础。

传统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地域特有的风俗习惯,是与当地群众生活联�

浓郁的乡土气息以及鲜明的地域地方特色是农村文化的根基,因此,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要大力组织传统民俗文化、文物古迹、非遗等的各种宣传活动,积极挖掘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

通过发展民间组织,弘扬和传承传统民俗文化,树立农民对于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的信仰,增强认同感和自豪感。

2.2坚决抵制和批判落后文化。

在农村文化建设和管理中,落后文化和低俗文化对人们精神世界和农村社会有着巨大的危害,我们要坚决抵制、批判和改造。

产生于小农经济的农村文化中封建文化占有重要份额,我们要努力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逐步消灭封建迷信文化。

产生于资本主义的腐朽文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也在我国逐渐蔓延。

由于农民整体艺术修养水平偏低,道德自我批判能力较弱,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影响,庸俗、媚俗文化在广大农村也有蔓延之势,要通过规范农村文化产品市场、文艺演出内容等,引导农民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朝着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提高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提升农村整体的文化品质。

3.探索多元化的文化服务方式。

3.1创新文化传播手段。

文化的发展在于传播。

文化能否更好更快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取决于文化本身的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文化传播手段和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

电视、广播、报纸、公益文化活动等传统方式一直是农村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与传统的媒体相比,互联网具有全球性、交互性、即时性和内容的广泛性等特点。

当前,网络已经迅速走入农民家庭,其普及率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可以说,互联网开启了农村文化传播的新时代。

3.2开拓文化产品供给渠道。

我国农村文化产品是以政府供给为主,例如送文化下乡、办文化大院、设农家书屋等,但这些供给方式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的作用,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开拓农村文化产品供给的多渠道,要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在供给农村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中的作用,推进各方的合作建设,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向互动模式,例如政府扶持当地企业发展壮大,企业反哺发展地区文化;政府主持兴办各类民间文化机构,从而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政府支持建设农村群团组织,并积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等。

参考文献

1、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郑风田;刘璐琳;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1-20

2、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文化服务的若干思考陈坚良;科学社会主义-02-20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范文二:创建和谐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优秀7篇)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

一、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提升新农村的和谐文化

要使得社会主义的建设更加和谐、有序,必须有相匹配的文化作为支撑。

所以群众文化的作用也正体现于此。

现阶段农村的文化娱乐生活略显得单一,农民的创造力容易被忽略,因此不少农民的文化生活比较落后,这些滞后性也容易造成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

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有助于调节每个农民的个体行为方式,同时也可以保持与维系该群体认可的文化心理,可以使得农民的认同感得到强化,树立农民们的民族自信心,增强农村集体的凝聚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稳定,可以说,群众文化的开展在构建新农村和谐社会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不可或缺的。

在农民群众心中,他们认可的群众文化是经过自己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带有明显的思想价值观念,这些文化中也饱含了他们优良的传统和先进文化思想,他们不仅认可这种文化,而且善于把这种文化表达出来,所以他们也可与通过这种形式展现自己的想法和才艺,使得自己的心灵得以愉悦,使得和谐的风气在当地形成。

民众的欢笑即是社会和谐的音符。

因此,在建设新农村文化中,必须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可以增强凝聚力的功能,使得群众可以更好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不和谐的“声音”,起到维护社会稳定,构建新农村和谐文化的作用。

二、重塑新农村乡风文明,规范群众的道德与行为

重塑新农村乡风文明也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的要求,作为意识形态精神性的文化式样,群众文化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承担着规范集体成员的作用。

比如在不少群众文化创作的作品中,宣扬儒家思想中忠孝节义、圣贤风范等作品占比很大,这些作品在有形无形中都承担了劝善抵恶的功能。

而通过这些作品可以更好地农民感受到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丰富了农民们的群众文化生活,也让他们通过文化娱乐的熏陶,受到正面的道德教育、体会到文明,这样的群众文化有利于规范新时代下农民们的道德观念、人生价值、行为准则、是非判断等,使得艺术性与思想性达到高度的统一,所以说,群众文化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起到一个社会教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而依据国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群众文化需要在内容上不断深化、创新,让群众在自愿、自觉地条件下,恪守的社会道德与伦理规范,并把自觉地把这种道德和规范传递到更多的家庭、群众当中。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