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论文【通用11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

电子技术论文 1

一、以就业为导向,打造“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并以此确定办学目标,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新型人才。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教育教学理念,电子专业可以围绕电子技术操作技能、制作技术和电子产品维护技能等方面组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学习及实训活动,并且要制订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与课程改革方案,还可以邀请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并积极开展岗位培训,这样有利于中职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巩固和实践应用,更有利于学生提前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为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还要鼓励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开展有效合作,增加实践教材科技含量,不断优化课程,打造“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满足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课程教材内容比较抽象、难懂,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和名词繁多,与中职生以前所学的知识联系不大,他们理解和领会起来会感到非常困难。因此,我们对于教材可以做出有效的调整和整合,进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1、针对现在中职学生学习能力低,理解能力较差

以及他们毕业后主要从事操作性工作的就业实际,在组织课堂教学时,理论要求可以适当降低,去其繁琐,留其精华;以定性分析为主,微观计算尽量少做。

2、坚持以分立电路为基础、以集成电路为重点

分立电路是中职电子发展的基础,在电子技术学习时必须从分立电路开始,使学生构建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学习分析方法。不要忽视集成电路的学习,现在集成电路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广泛。为了不使中职学生所学与社会发展相脱节,我们要重视集成电路这一知识的教学。

三、创新教学手段,打造新型课堂

1、多媒体技术辅助中职电子技术教学,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和具体性的特点

易于学生接受和掌握,现在已经被广大教师接受和应用。我们要积极组织和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断研发新型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学生更容易地获取知识,接受知识,掌握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中职电子技术教学,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2、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加强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不断尝试网络教学,开设网络课堂

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老师和学生公用的电子信息交流的群,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平台中的教学设计、课件和通信线路方面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自学,同时还能够通过交流得出群进行自我测试和师生交流。再如,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自己建的博客论坛,在博客论坛里进行电子技术方面的交流、讨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信息量丰富的特点,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实效。

四、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目前我校电子技术专业已经与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机制,并建立了多处校外实训基地。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不断加大与大型企业合作的力度和广度,积极创建以企业出资和学校提供师资的新型学生实训基地,并通过与企业签约的形式,为中职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各项保障。同时,我们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支持企业发展。

电子技术论文 2

【摘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早期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EDA技术逐渐在数字电子实验中被引用。本文通过对EDA技术含义、框架的阐述,分析其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运用的意义,并为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具体运用提供策略指导。

【关键词】EDA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运用

数字电子技术是各类院校中电子信息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高校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教学环境和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在很多方面跟不上现代教育形势的发展,是现代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阻力。本文对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的运用进行具体分析。

1、EDA技术含义

EDA技术又叫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是在电子电路技术和CAD技术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技术,主要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实验教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EDA技术是以大规模可编程器件作为设计载体,以硬件描述语言为系统逻辑描述的主要方式,以计算机、大规模的可编程器件开发软件及实验系统为设计工具,通过有关软件的开发,自动实现用软件的方式设计电子硬件系统的一门技术。

2、EDA技术的实验构架

现阶段国内开发出的虚拟实验台能够实现数字电子技术实验,EDA技术赋予了虚拟实验丰富的内容,能够实现在操作中的电子模拟实验。

2.1虚拟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构架

虚拟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平台包含两部分:①实验仿真功能模块,这种模块属于以EDA为基础的学习的平台;②虚拟实验平台,这种实验平台主要是对实验平台信息的管理和功能评估。

2.2虚拟数字电子技术各模块构建

虚拟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平台仿真功能包括以下四部分:项目信息采集、基础教育、虚拟实验开展以及实验结果后期处理。虚拟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学习包括四个元素:软件编程语言学习、EDA工具、实验仪器使用说明以及理论知识储备。通过在局域网对完整数字实验设计案例的下载,能够获得详细的设计思路、系统的重要技术,从而提升技术水平。管理模块主要包络实验项目审批、实验内容发布、实验信息汇总管理和实验项目进度跟踪四个部分。

3、EDA技术设计流程

EDA技术设计流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设计输入。由于电子和电路设计是不同源文件构成的,因此,电子、电路的设计文件可以生成图像,也可以生成文本。②设计综合。在EDA技术综合设计中,其应用的是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方式,能够利用综合器、通过将软件转化为硬件的形式,实现源文化的统一。③设计适配。EDA技术主要采用的是FPGA布局的方法进行适配设计,这种设计能够将文件进行统一,之后按照目标实现逻辑的映射,对底层的硬件进行配置。在适配之后实现对时序的仿真,从而便于各类文件的下载。④仿真设计。仿真设计是在对编程软件下载之后,利用EDA软件分析对适配结果进行分析,之后将分析的结果形成仿真。⑤编程下载。编程下载主要是将模拟和仿真确定的实验思路利用适配方法,将下载的文件运用电缆线连接到器件上,从而实现对硬件的调制,及时更改错误编程。

4、EDA技术的实践教学案例

EDA技术实验分为验证型、设计型和创新型三种,基于EDA技术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思路明确,能够避免大量不必要的重复工作,本文以具体的实验教学案例分析EDA技术的优越性。

4.1全加器验证型实验

全加器验证型实验主要采取的原理图编辑输入方式,实验目的在于了解QuartusⅡ软件,了解EDA技术实现的流程,最终成功对电路功能的实现进行检验。主要实验步骤为:原理图编辑输入、编译、功能仿真、时序仿真、引脚配置以及编程下载。

4.2数字电子时钟的设计型实验

数字电子时钟的设计型实验的电路设计形式多样,存在多个设计方案,比如可以采取原理图编辑输入法进行设计、也可以运用74HC161、74HC163等芯片进行设计,还可以通过VHDL或VerilogHDL编写相应的代码进行设计,在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是对扳极测试中参数的改写,要着重让学生感受E-DA技术实验的自由,从而实现电子设计自动化和智能化。

5总结

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明显,将其应用到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模拟实验,加强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了解,从而更深刻的理解电路原理,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彩凤,胡波,李卫兵,杜玉杰。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xx,01:4~6+110.

[2]周小仨。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xx,15:27~28.

[3]王雪丽。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制作,20xx,21:212.

电子技术论文 3

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都属于信息技术的内容。信息技术在社会实践中已经被广泛使用,也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影响了各科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在课程上实现信息技术的整合,已� 就如当前的电子技术学科来说,在课程上引入一定的信息技术,通过不断的整合,不断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还能够显著的提高教学效果,改善教学质量。

1。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应用整合的内涵

简而言之,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电子技术的课程中,将信息技术作为电子信息技术课程必不可少的工具,多媒体技术在电子技术的应用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若要将信息技术渗透到电子技术课程的方方面面,首先要包括教师的课前准备,课前准备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确立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坚持以解决问题为主,用相关的任务驱动学生积极的学习,并且通过信息技术的实践与运用,让学生不断的提高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显示提高教学效果。

2。分析电子技术课的“整合要素”提高整合依据

1)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还有待提高,古板呆滞的教学模式会禁锢他们的思维,无法激起其研究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而新颖有趣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改变其以往习惯的思维定势,发挥出未被发掘的创造性。

2)教学目标的分析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电子技术的实践能力使他们着重关注的,在应用方面我们多多引进信息技术,使目标更容易实现。

3)对学科课程分析

电子技术主要分为信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两大分支。课程涉及的范围较广,知识点繁多,教学的难度过大,如果完全靠学生自学很难实现,并且电路过于复杂,电路图多,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枯燥无味,学生也会慢慢失去学习的热情,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4)信息技术环境分析

职业学校有较为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齐全的设备,一些专用的软件广泛使用在教学中,比如电子自动化设计软件。

3。实现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教学应用的整合

在电子信息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整合课堂资源、优化教学手段。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因此老师在电子技术课程使用信息技术一定要注重提升教学效果,并不试试单纯地为了追求课堂形式,目的是为了提升课堂效果。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种形式,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到电子技术的课堂中,从而改变原有的较为死板的教学模式,创造灵活多样的教学结构,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1)学生主讲课

课前布置预习作业,以小组为单位,使用PPT进行讲解,每次课堂上抽取一个小组的某一个成员上台演示,随机抽取,这样做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被抽到的可能性,通过让学生讲课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兴趣而且可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当然,教师应合理地安排由学生讲解的教学内容,难度要适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教师主导课

在教师的调控下,营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教学不是为了将答案和结论告诉学生,也不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记住所谓的知识,教学是一个启发引导的过程,是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教师主导课的时候,也要注意提出合理的有意义的问题。如可以提问

“如何既可以抑制零点漂移又使放大倍数不下降呢?”接着引导学生自我解决与发现。

(1)把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环境,比如在多媒体课件中介绍工程实际应用和系统电路,并进行仿真演示,运用多媒体优势互补,启发学生思考、自主探究、多重交互,协作学习。

(2)在素质教育的观念下,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显得极其重要。在将信息技术整合到电子技术课程的应用中,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式教学,先建设一个工程背景,再结合实际引出电路,之后将两者对比,并以多媒体的形式将构思和设计过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3)把握好课堂信息输入速度与学生知识接受速度的关系。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化的教学呈现出速度快,停留时间缩短,课堂的知识量剧增,课堂效率明显增高,反观这样的速度学生是否可以接受呢,他们有可能难以写笔记,记忆也跟不上,造成知识无法消化的现象,然而协调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有效控制教学进度与节奏,给学生反映的时间。

3)网络课堂

教师可以选择把各种教学资源放在校园网上或者组建的内部QQ群以及微信群等,供学生们自我选择,实现知识的下课巩固、资源共享、自主探究。网络课堂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是由于网络资源不够完善,还并不能取代传统的课堂,如何结合网络课堂和传统课堂的优点,在两者中找到平衡是广大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

4。结语

电子技术课程的学时少内容多,教学难度较大,将信息技术整合在电子技术的课程中不是易事,不仅需要广大的教师付出努力也需要学生积极配合。作为教师要积极意识到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不可取代性,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勇于突破,改变原有的固定的教學模式,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电子技术的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有效整合,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做出贡献。

电子技术论文 4

1 创新教学理念的概念

创新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 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思维、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要创新, 必须有好奇心, 有敢于怀疑的精神, 有一种不安于现状的精益求精意识。 创新意识是人们自觉地进行创新活动的动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就是要帮助学生养成推崇创新、 追求创新、 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 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生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2 常规的教学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教学

传统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课堂上教什么、 怎么教由老师决定, 教师有着类似家长的地位。 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认为重要和应该传授的知识。 并且教学内容偏重理论分析, 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 考核方式是 ‘纸上谈兵” 的卷面考试。 处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中, 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内容枯燥, 被动接受知识。

2.2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中, 实验设备多为集成的试验箱, 实验项目多为演验证性实验, 学生做实验敷衍了事, 不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 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达不到学科教学目的, 远远偏离了社会需求。基于以上原因, 必须对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以创新教学理念为指导, 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现

在教学实践中, 通过采用启发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辅以多媒体教学,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讲课时, 充分结合生活实际, 穿插具有生活应用背景的实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总结自己和别人的学习方法。 融合 “教学做” 为一体的合理化教学, 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具体在教学改革实践上,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3.1 重视第一堂课的教学

激发学生兴趣“绪论” 教学是学科教学的开端 , 是学生接触电子知识的第一堂课, 有其独特功能, 也是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内容的整体了解与把握。 作为教师, 如何上好第一堂课对这门课程今后的知识传授、 学生理解与运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 《电子技术》 课程第一堂课的教学中, 引入尽可能多的与本课程相关的知识内容;结合新器件、 新产品、 新软件的不断涌现, 介绍与本课程有关的产品的最新发展;阐述本课程与学生所学工科专业相关课题的关系, 告诉学生本课程在的地位, 引发学生从思想上对学习的重视, 启发学习动力;利用多媒体, 可以采用图片和动画的形式, 展示一些学生很感兴趣的、 实用的电子电路, 例如: 门铃、玩具电子琴、 助听器、 无线话筒、 对讲机、 收音机、扩音机等等,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使学生认识到了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 为学生学习该课程后续内容作了准备。

3.2 启发式与分组讨论相结合

“教学做”一体化由于创新本身是一种自主性的活动, 是学生主体性与个性的张扬。 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启发与引导。 教师只有通过启发式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往的课程教学通常都是采用先讲电路结构, 其次电路原理, 最后介绍应用的平铺直叙的模式。 教师采用启发讲授与课堂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充分结合生活实际,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 每一部分内容都配套具有生活应用背景的实例。 讲课时先从应用实例展开, 即先讲一些实用电路, 然后通过设疑、 启发、 讨论, 来使同学们带着疑问学习电路结构和原理, 达到融会贯通、 水到渠成的效果。例如, 在 “三极管构成的单管放大电路” 的教学中, 可以分组先让学生进行音乐门铃的制作, 在制作时先不接三极管, 此时会发现门铃只能发出很微弱的响声。 这时, 学生会带着如何提高音量这一问题去学习三极管的放大特性, 完成理论知识的讲解, 然后让学生在电路中学习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结构以及原理。可见, 由于三极管的放大作用使音量明显增大了许多, 学生也就产生了对三极管放大特性的感性认识。这种方法会提高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 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3.3 采用黑板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优化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能将声、 图、 文、 影像等信息集于一体并传递给学生, 使学生能通过手、 眼、 耳等多种器官的直接感觉, 将原来单调的文字和简单的图形变为形象、 生动、 直观的多媒体信息, 使学生在轻松、 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 但缺点是多媒体课件片面强调界面的华美, 忽略了教学内容与相关信息的相互联系, 使课堂教学变成了幻灯片的线性播放, 缺乏了学生参与思维的空间。 再者, 对教师备课要求有所降低, 不负责任的教师可能将多媒体教学变成书本搬家, 扼杀了学生学习兴趣。 因此板书的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 板书有助于讲授内容层次清楚, 增强系统性, 突出重点, 加深印象。 板书还体现了教师的教风和治学精神, 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讲授电子技术课程公式推导时, 在黑板上演示推导过程, 学生更容易掌握。 所以适度的多媒体教学与恰当的板书结合是优化教学的新途径, 在电子技术教学中要把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相互补充, 扬长避短。

3.4 以创新教学理念为指

深化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改革众所周知,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既相对独立又密不可分。 在实践教学中应建立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训练创新思维, 激发创新意识, 营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氛围。 因此, 笔者试行了开放式实验教学。 开放式实验教学就是实验内容开放、 实验时间开放和实验室资源开放, 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 其优点是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 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充裕的时间和空间, 营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氛围, 是深化高校现代化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实验中做到虚实结合, 软硬结合, 充分利用 Multisim 软件的仿真功能。 在实验板上实施实验前, 先进行模拟仿真、 调试, 成功后再用硬件进行实际实验。 通过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

4 结束语

本文以创新教学理念为指导, 对电子技术实施创新教学改革。 在理论教学中,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教法学法, 开展 “教学做”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运用课堂讨论、 多媒体技术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实施理论课教学。 在实践教学中, 采用教师引导、 学生为主、 实践训练的教学模式, 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 充分利用 Multisim 软件的仿真功能开辟第二课堂, 注重考察能力的考核方式这一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新教学体系的实施, 提高了教学效果,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因此本研究对高校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并具有可实施性。

电子技术论文 5

摘要:文章指出,智能电网是指电网的智能化,它在高技术和高速度的基础上集成,通过对整个电网系统的自动化和控制化管理,实现高速、高效的全程自动化的控制管理,将整个电网系统中调度从人为的低效率管理中解放出来,最终的决策管理交由电网管理人员负责,而基本的电力传输、电力调度和电力控制等多个电力系统中的流程由系统自动完成,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并降低了管理成本。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子技术;自动化管理

智能电网建立在现代工业化进程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的进步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化进程的要义是提高机械化的水平。智能电网是区别于传统的电网技术,智能电网力求改变传统电网由人力控制的不足,使电网管理做到信息化、智能化、高效率和低风险。要实现这种控制的自动化需要对电网中运用的电子技术进行分析,分析电子技术的可利用性,将其高效地应用在电网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中。

1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包括电子系统集成、电子通信、电子无线电技术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应该都与智能电网有一定的关联性。其中,电子通信和电子系统集成是与智能电网非常有关联性的领域。电子系统集成能够将电网中各个组件部分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组合,保证各个部件之间能够正常工作。电子系统集成可以说是智能电网系统的实际落地控制,智能电网依赖集成的电子系统进行电力生产和传输。电子通信技术是智能电网中又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整个电网系统是一个巨大的控制器,控制器中各个元器件需要进行通信,保证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行,通信的关键就需要电子通信技术的支撑。不仅如此,各地电力系统之间进行数值和其他参数通信时都依赖电子通信的支撑。电网属于影响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稍有不慎,则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下面就电子技术中电子系统集成和电子通信作具体介绍。

1.1电子半导体传输元器件

半导体元器件通常以硅材料为主,硅材料主要的效用是隔热性和化学稳定性。半导体可以应用于镇流器、发光器和振荡器等多个电子系统组件中。半导体是区别于集成电路的,集成电路通常由多个半导体器件并集成控制系统等部件构成。半导体同时也是晶体二极管的主要构成部件,晶体二极管具有信号放大、信号增强、信号变换和信号接收等多种功能,并且能够实现能量转换。晶体二极管能够覆盖的频率很广,可从低频开始直至红外和光波。随着科技的进步,又不断产生微波半导体等部件,微波半导体以其独特性迅速发展,不断升级,已经实现工作频率的不断提高,相应的噪声系数也不断降低。由于微波半导体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点,已经在军事、国防和电力等多个核心产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电子对不同传输电路的控制决策

电力通过电路进行传输,不同电路状况对电力传输的参数要求也不同,对于远距离传输则需要提高电压,减少在线路上的损耗。同时,线况不好的地方,则需要考虑传输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减低传输电压的情况下保证传输质量。电力的传输中需要中间节点的问题,通常涉及降压的问题,降压通常采用降压器将传输的高低压通过变压转换为低电压,但整个电能是不会发生变化的。电力传输过程可能还涉及传输的控制决策,当发生线路故障或者线路损耗时,需要智能地调节线路的负载情况,考虑规避一些线损较大的路段,或者通常用实时探测的方式减低电能的损耗。

1.3电子对线路功率的变换

线路功率变换是保障电力能够有效利用的高效方式,合理地设计线路的部署情况,按照实际线路的控线状况优化电力线路的分配。在电路设计前,首先需要按照实际功率消耗情况,实际分配具体的电力传输线路,优化电力传输线路的布线,保障不会发生电力重复传输线路导致电力耗损的情况。另外,对于优化线路的网络拓扑结构,通过合理地调配电路,保障供电节点之间的按近供应是最大化利用电力的有效方式。电力网络拓扑通常采用集中式的布线方式。

2智能电网中电子技术应用

智能电网由精确的数据测量、精确的配电运送、精确的输送电力运行和精确的资本管理几大部分组成。精确的数据测量主要是用于收集电力在传输过程中的存储、分析和实时监测数据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数据分析网络,由电力刻表、通信网络和数据监测管理系统和用户定向系统组成。通过通信网络,能够在用户和电力公司之间建立联� 其实现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可视化地提高当前电力公司效益并减低管理成本。

2.1无功补偿与电压优化装置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电网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智能电网力求做到根据用户需求、系统的变换和线路环境等多种要素的变换而实时改变,保障电力供应的有效运行。无功补偿和电压优化装置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及时、有效地改善电网的数据传输、电力调配和电力损耗,极大地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从而使供电能够高效、有序地运行。另外,此种优化装置能够进行形式上的自主创新,能够进一步满足智能电网对于高效供应的环境的需求。对于我国当前较为落后的供电环境和电网架构,加大、加快改进电网系统改造,提升供电稳定性势在必行。随着供电线路的深入,所面临的供电环境存在着千差万别的变化,供电装置、供电线路和供电管理人员都需要进行一次完全提升。对于电力系统中使用的不可再生能源,需要极大地开发可再生资源,有效利用、调用和控制能源,促进可再生资源在电网中稳定运行。利用无功补偿和电压优化装置使电力电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进一步发展。当前电力设备的经济性还有待完善,通过电子技术的革新来带动经济效益的提升。总之,无功补偿和电压优化使电力设施在质量上得到了保障。

2.2电抗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超高压并联电抗器能够较为明显地改善电路的功率损耗情况,主要可以分为几点:降低空载和负荷线路的电容效应,降低过大电压消耗;较为明显地均衡化线路传输过程中电压分布;使传输过程中功率损耗尽可能达到平衡的状态,防止无功功率的不合理流动,从而降低线路上电能的损耗;在与其他机组并行传输时能够稳定机组电压,保证并行机组的高效运行;防止在机组在同步传输时出现磁频共振的现象。

2.3柔性直流输电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柔性直流电是一种轻量性的直流输送电力技术,是以电压源换流器、可关断器件和脉宽调制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的直流输电技术。在城市环境的电力调配系统、孤岛效应的配电供应系统、大规模的风电场和交并联互联的场景下,供电有着较强的优势所在。柔性直流输电与传统采用可控硅(SCR)换流装置的高压直流输电相比,技术上的主要特点为:(1)VSC能够自关断,工作于无源换流方式,不需要电网提供换相电压;(2)控制方式灵活,可同时独立控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稳态运行时不需要交流系统提供无功;(3)交流系统故障时,能够提供紧急有功支援和动态无功支撑,提高系统的功角、电压稳定性;(4)采用VSC有利于构成并联多端直流输电系统;(5)采用PWM技术,输出谐波多为高次谐波,所需滤波装置容量大大减小。

2.4自动并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通过电力电子技术,对电力设备和电网进行改造,提高电能质量,提升电网输送容量和可靠性;通过引进新的储能设备和电源,平衡和调节新能源发电及电力需求的不稳定性。可以说,智能电网是解决新能源发电入网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对新能源发电的兼容性也是智能电网的基本要求,二者通过技术、政策、经济、制度等手段的完善,最终将实现无缝、安全、自动的对接。从整体而言,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融合势在必行。一方面,智能电网依赖新能源的补充来提升智能电网的一体化调配,能够加快降低传输的功率损耗和传输故障,能够较为明显地降低运行成本;另一方面,从环保的角度出发,新能源的出现也能够极大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结语

本文从智能电网的应用研究出发,分析智能电网中涉及的电子电力技术,以实际的电力运输为出发点阐述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论述在智能电网的整个系统中存在的技术点。

[参考文献]

[1]宋斌斌,王惠铎,张挺。先进电力电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21):243.

[2]杨晓燕,管文明。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xx(13):107-108.

[3]肖文,黄虎成,孙茂一,等。ZigBee技术在智能电网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xx(13):79-82.

[4]党存禄,吴青峰,葛智平。智能电网技术在智能小区中的应用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xx(11):6-10.

电子技术论文 6

1什么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就对高职院校提出新的要求,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要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就要开展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和强化学生动手能力。“教学做”一体化正是实现新的高职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从教学改革入手,要求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边教边做、边学边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做中找出差距及时更正,重新复习所学的理论知识,再重新动手操作,学生学的过程也是融入做的过程。教师教完了整个项目,学生不仅学会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也学会实际的操作,使所学的理论得到实操的验证,专业技术学会了,技能也得到加强。

2如何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也是一种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项目交给学生,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到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负责。每个项目设置了多个任务,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这些任务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一般包括“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价”等环节。通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一系列完整的行动来实施教学活动,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理论和实践有机的融合到了一起,教学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情境一直流稳压电源的分析与实践”模块中,项目分成“掌握用万用表识别与检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电解电容、发光二极管的方法”,“用数字电压表和示波器观察、测试二极管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硅稳压管稳压电路的波形和输出直流电压值”,“能按工艺要求进行电路的装配与调试”,“能排除装配、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现象”4个任务,让学生先了解要制作一个直流电源,不是照着电路图进行机械装配,还要了解其每个部分的作用,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出任务后,教师可以对任务进行描述:在电子设备中,内部电路都由直流稳压电源供电的。直流稳压电源在使用时,能向负载提供一个稳定的直流电源。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其中变压电路由电源变压器将市电220V电压降到电路所需的交流值,整流电路由半导体二极管构成的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组成,把变压器次级交流电压变换为脉动直流电压,再经过电容滤波后送给稳压管组成的并联型稳压电路得到一个平滑的符合负载需要的直流电压。让学生了解该项目情境,再分别列出完成这些任务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和必须具备的技能,使得学生能够明确自己通过此项目训练得到那些收获。这样,学生能在任务的驱动下,带着兴趣学 其它的项目情境也是一样,理论是依据设置的实践项目而展开的,实践是依据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而开展的,两者相辅相成。理论教学遵循够用为原则,相应的设定需要掌握的实践操作技能。实践知识以深化为原则。实践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检验理论、深化理论。因此,在项目制定中,实践教学部分要充分考虑理论知识的延伸,真正体现做中学的理念。理论与实践只有有机的结合到一起,通过一体化教学方式,才有可能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3结论

我国职业教育已步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阶段。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原来的职业教育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调整。“教学做”一体化是教学改革后实现高职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要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和强化学生动手能力。以�

电子技术论文 7

1项目化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1.1教学内容以具体� 理论知识融入到每个项目中的简易电子产品设计,项目设计内容跟随理论知识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将模拟电子技术中的理论知识分层次、分章节地融入每个电子产品制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项目化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1.2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项目化的知识体系,理实一体化的实验实训教学环境,可以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教师起着引导作用,整个项目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查漏补缺,最终实现个人掌握理论知识并转化为实际项目的制作与功能实现。这种教学方式有益于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特长,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学习和收获的成就感。在理实一体化的环境中进行的项目化教学很好地实现了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地位的教和学的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动力,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对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素质要求有了真切的感悟和体验。

2理实一体化环境中项目化教学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即在理实一体化实验实训环境下将课程进行项目化。现以项目二简易扩音器的认识与检测为例,结合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质内容,对课程进行以下设计,为理实一体化环境下模拟电子的项目化教学研究作以参考。

2.1简易扩音器的制作项目简介

简易扩音器的主要功能是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简易扩音器内部电路将小信号放大后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话筒、内部放大电路、扬声器。简易扩音器的核心部分是内部放大电路,作为放大电路的核心器件三极管,三极管的特性分析与管脚检测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放大电路包含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电路的构建与电路中电子元件参数的选择,电路信号的传递与检测是项目中要掌握的重中之重。

2.2简易扩音器的制作项目任务分解

将基本理论知识融入一个具体项目,意味着一个完整的项目要进行不同阶段的任务分解,通过任务分解,将理论知识融入到每个阶段的小任务中去,每个任务都是在理实一体化的实验环境下进行,理论知识贯穿在学生从简单电子元件的认识和特性的检测,到简单电子电路的组建,电路的分析,电路功能的实现,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掌握各类仪器仪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通过教师引导模块、技能训练(学生操作)模块、技能思考(学生总结)模块,在具体的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项目化的教学的实施,使得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不再只是纯知识的教授,其课程核心被放到了学生对于基础专业知识的应用上,实现了技能型人才基本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3结语

高职高专院校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教学过程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的训练和提升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而模拟电子技术的项目化教学强调的正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它对模拟电子技术类专业课程的改革研讨有着重要意义。

电子技术论文 8

一、高职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1实践教学条件以及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薄弱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很多高职院校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往往需要补充大量的新教师。由于大多数新教师通常是从高校毕业不久的学生,他们没有接触过社会、企业,缺乏专业的实践能力的锻炼。许多新教师的专业能力相对薄弱,在授课过程中难免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2]。由于很多高职院校的经费有限,实践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因此很多实验实训内容无法完成,无法建立各种专业实验室。有的即使建立了专业实验室,由于仪器设备少且陈旧落后,导致学生无法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接受综合专业能力的训练,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1.2实践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高职院校电子技术专业的实践课,存在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实验内容为验证性实验的较多,几乎很少做设计、组装、调试实际的电子产品等设计性的实验。这种情况下培养出的学生往往不能胜任企业实际的工作,技能培养没有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方面着手。而且教学实验的内容也不是根据实际应用适时变化的,因此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往往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

1.3实践教学的课程开发体系缺乏行业企业的参与

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课程的开发仍然主要集中在课程标准的编写方面。在课程体系的开发过程中虽然也有一些行业、企业的参与,但课程的决策权是由学校决定。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弱化了社会的实际需求,这样就会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专业操作技能方面表现较差,难以快速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虽然协议就业率很高,但实际上除极少数的学生在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外,绝大多数的学生只是在从事技术含量较低或者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这样就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1.4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效果欠佳

众所周知,教学质量的监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它不但能够监控教学质量的高低,而且对各个教学管理环节还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有些高职院校的实践考核主要依据实习报告和平时成绩考核来评定成绩。这样并不能真实地考核出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而只是反映了学生的实践过程。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对实践考核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教学没有实现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接轨。实践教学考核只是由授课教师来决定考核方案,容易出现教师在哪方面擅长就考核哪方面的问题,对学生的实践考核并没有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解决实践教学体系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为了构建与职业教育的特点相符合,能够适应专业、行业不断发展,同时具有一定特色的高职院校电子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就必须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同时加强建设。

2.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活动的有利保证。高职院校的教师应通过持续的学习、实践活动来不断地更新知识以提高自己的理论及实践教学水平[4]。加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设,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式进行:(1)可以安排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的学习获取工程师等职称,或轮流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以增强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2)从企业选择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师或工程师到学校为学生进行培训,聘请他们担任实验、实训指导教师,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3)教师通过参加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工程实践的能力。(4)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参与各级教科研项目的研究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2.2完善高职院校电子专业实践教学的硬件设备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完善实践教学的硬件设备必不可少。目前政府对高职院校教育经费的投入相对于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来说较少,而政府的经费投入、各高职院校收取学生学费的一部分用来购置实践教学设施仍然无法满足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要求。因此,学校一方面要继续争取政府投入更多的资金,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争取得到企业的支持,从而共享社会的生产设备及教学资源。此外还要开展创收活动,如对于电子技术专业来说,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对外的社会服务工作,成立电子公司维修电气设备。然后逐渐完善实践教学平台,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2.3不断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构建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还应探索改革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及创新的能力。通过建立教与学、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一体的教学基地,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行动导向”、“引导启发”等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把教学过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4建立稳定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是长期的过程,而企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有着学校无法代替的作用。学校的良好发展需要企业的支持和配合,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说是互利互惠的。我校电子技术专业目前实行“2+1”教学模式,即在学校学习2年,去企业顶岗实习1年。目前已与20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企业每年接收大批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同时聘请了企业的技术人员定期来我校给学生进行企业相关技术的培训,效果良好。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而且还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既为企业选聘合适的员工提供了保障,为招聘员工节省了投资,也为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

2.5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效果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构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校电子技术专业的具体做法就是在每学期初教研室制定整个专业的工作活动计划,专业教师制定各门课程的实践授课计划。然后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评价,定期组织教师、学生座谈会,交流教学经验及学习的心得体会;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并把建议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以便及时改进。此外还采用了校、系两级监控和督导体系以及过程化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体系。这样做能够及时掌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三、结束语

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必须构建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采取上述的对策与建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将会有较大的提高,同时对于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十分有益。我们要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努力为社会更多地培养急需的高技能型人才。

电子技术论文 9

一、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学校采用的教材普遍较为滞后,存在着知识陈旧的问题,而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例如教材大多讲解的是由分立元件构成的模拟电路,而现在大多使用的是集成的数字电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一些典型电路上,在典型电路讲解的过程中插入一些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二、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多数学生选择中职学校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初中繁重的理论性知识学习让学生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勇气和动力。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重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必须在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上下功夫。电子技术这门课的理论性较强,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满堂灌”,只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很难让学生理解。例如,在学习二极管的内部结构时,它的内部“是由一个PN结和两个电极”构成的,但“PN结”只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是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PN结”到底长什么样,具体又是怎么形成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理论性、概念性的知识,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室、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用多媒体机房代替教室,电脑显示屏代替黑板,鼠标代替粉笔,将复杂的知识用课件、视频、动画、图片等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使抽象的知识更形象、更立体、更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不受实验条件的限制,更好地掌握知识。例如,我们可以用Flash动画的形式,展现“PN结”内部电子和空穴的扩散,“有些不能移动的带电粒子集中在P区和N区交界面附近,形成了一个很薄的空间电荷区”,就是PN结。

三、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中职学生结束三年的学习生涯后,有一部分通过对口高考进入大学的校门,大部分的学生会选择直接就业,成为一名专业技术工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本着“理论辅助实践”的原则尽量减轻理论知识的分量,增加实践动手操作的分量。在实践课上,采取“小课题、小目标”,将课本八个单元的内容分成不同难易程度的课题,分阶段地“逐人过关”。课题中应先确定学习目标,通过任务的引入与分析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攻克课题中涉及的理论知识,然后提供实习器材,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实训内容,最后由各个小组交流学习,老师总结与巩固。这样,可以直观地使学生看到本课题中理论知识的应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实习过程中教师的严格要求,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基本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小结

总之,社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需要越来越多的技术型人才,中职院校的发展也势在必行。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出越来越多实用性的技术人才。

电子技术论文 10

1.新兴电子技术的发展

新兴电子技术是电子技术与其他领域的技术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新技术。目前电子技术与其他领域技术的结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生物工程技术

微电子技术与生物工程技术相结合形成生物芯片技术。目前最有代表性的是DNA芯片,采用微电子加工技术,可以在约1cm的硅片上制作包含有10万多种DNA基因片段的芯片。INA芯片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施加电场等措施使一些特殊的物质能够反映出某种基因的特性,从而达到检测基因的目的。

DNA芯片的作用非常巨大,可用于基因学研究、生物医学等,有可能形成微电子生物系统,如同今天的C芯片一样。

1.2 微机电技术

微机电技术(MELS是集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信号处理和执行电路、接口电路、通信系统以及电源于一体的微型机电系统。它不仅可以感受运动、光、声、热、磁等物理信号,并且转变电子系统可识别的电信号,而且可以处理这些电信号并形成相应指令,完成一定的功能。如电子耳窝、微型镊子(尖端5可夹起一个红细胞)MEMS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及军事等领域。

1.3 光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与光子技术结合,形成信息光电子技术和能量光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能够提高信息传输、处理速度和存储容量,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支撑技术。随着信息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可以拉动生物、材料、航天、海洋等新技术的发展。由国际光电子学工业发展协会(PDA)统计预测,到20xx年世界光电子产业各分项市场值将超过3000亿美元,4年増长近1倍。我国20xx年光电子总产值达80亿美元,年増长率超过50%,预计今后10年将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递増。在技术方面,我国的科研水平较高,但生产工艺技术和器件综合水平较落后,缺乏具有自主P的重大创新成果。目前,长春确定的光谷发展的核心技术是信息显示器件及上下游产品。

新兴电子技术的发展必将成为21世纪发展的支柱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生长点。表现在一方面国家进行科学的宏观规划;另一方面,国家与地方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以长春市发展光电子技术为例,从重大工程规划上反映了资金投入的力度光电子技术将成为汽车支柱产业之后的又一新的支柱产业。

2.调整专业设置,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人力资源

调整专业设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微观上的课程体系改革;二是宏观上的专业方向调整。下面从技术论的观点以及适应产业结构变化来分别加以论述。

2.1 课程改革要适应技术转移的要求

每一次技术的转移都将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在技术进步与教育教学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的今天,无论是技术的传授者还是技术的学习者,都应该思索如何构造学习者的主体知识架构,以适应未来个性化的知识社会。从上面电子技术发展的历程来看,每一次电子技术的重心转移,势必推动相关课程的改革;而且随着电子技术重心转移过程的加快,相关课程内容整合的相对滞后,使人才培养难以适应职业技能的需要。因此,在课程改革上一方面应注重学科教育的核心课程,拓宽基础,以宽口径的基础课程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适应职业技术变化。另一方面,以基础课程够用为主,充分扩展电子技术的应用,重视与职业技术边界相关课程的开发,培养胜任能力。

2.2 专业设置要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

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也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尤其职业类技术学院)改革的原始动力。尽管技术与人才需求表现协调的关系,但在实际中却存在着理论与实际的脱离、时间的滞后。必须把握专业设置与调整契机,以适应技术发展与社会需求的需要,推动技术与社会需求、人力资源的协调发展。对于学校如何从电子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结合中形成的新兴技术中,探寻出具有21世纪支柱产业性质的专业群,是学校引领技术潮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

以长春市重点发展光电子技术为契机,充分把握时机,进行资源整合,设置或调整专业结构。

2.3 新增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意义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国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适合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在市场无形之手的推动下,从今年起,我国高级蓝领的摇篮一高职教育进入关键性的发展阶段。值得担忧的是,在师资、教学设备没有较大増幅的情况下,社会需求量却在猛増。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成果的运用,科学技术成果的运用是通过生产力最活跃的人力因素来实现,而生产一线人员掌握技术直接由职业教育来完成。在这一链条中,必须构建有效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一方面潜在的推动企业技术的革新与开发;另一方面,适应企业现有技术的发展,以最小的教育投入,培养出大批的技术人才,不仅能够推动企业经济的发展与壮大,而且提高职业教育的有效性,人才发展的时效性,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与平衡。这正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创新模式的体现和办学的特色,也是职业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

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将来做好准备,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所以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改革必然反映出学生所选择的专业领域的未来发展,并且与经济建设相互协调。在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受教育者终身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终身学习和职业常变的未来必须具有适应新模式的能力。这必然强调专业设置突出支柱产业所代表的核心理论课程集和应用技术课程集,使之在二者之间求得平衡。电子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科技以人为本”的时代,这使得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既具有核心,又要灵活,富有弹性,突现教育的个性化。同时,由于政策指导与产业结构的约束,专业设置或调整应涵盖较为广泛的课程。

电子技术论文 11

一、自动控制系统下的汽车电子技术

1.1创新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

汽车制动系统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汽车行驶安全性和停车可靠性,多数汽车机械故障导致的事故是由制动系统引起的。据汽车安全性研究相关资料,如今众多交通事故中,由于制基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汽车电子技术分析文/田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电工工业技术不断更新,汽车行业高速发展,自动化、智能化的不断革新,这给汽车电子中的自动控制领域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让人们更好地掌握汽车电子、电工技术,以便适应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本文主要结合汽车电子的现状和当前汽车电子发展所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自动控制系统对汽车电子技术的机遇与发展。。摘要动系统故障导致的高达45%。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停车可靠,对汽车制动系的工作靠可性问题的研究已成为汽车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制动系统的作用主要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在汽车领域内,一切都是以安全为前提,在此基础之上,对自动控制技术加以研究,能够在科学上加强安全性。

1.2汽车电子中的电子元件开发

汽车电子技术涉及到许多电子元件,每一个元件都有其相应的用处,有的甚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确保每一个电子元件都能够应用到位,如何开发创新新的电子元件,是汽车电子中的必修课。所谓的汽车电子一般是指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和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控制系统(车身电子ECU)。汽车电子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娱乐性。用传感器、微处理器MPU、执行器、数十甚至上百个电子元器件及其零部件组成的电控系统。由于汽车上的电子元器件的装置数量的急剧增多,为了减少连接导线的数量和重量,网络、总线技术在此期间有了很大的发展。总线技术是将各种汽车电子装置连� 电子装置除了独立完成各自的控制功能外,还可以为其它控制装置提供数据服务。由于使用了网络化的设计,简化了布线,减少了电气节点的数量和导线的用量,使装配工作更为简化,同时也增加了信息传送的可靠性。通过数据总线可以访问任何一个电子控制装置,读取故障码对其进行故障诊断,使整车维修工作变得更为简单。

1.3发动机系统的改善

目前汽车发动机主流是汽油发动机,对于环境污染严重的今天来说,汽油发动机可以说是罪魁祸首,只有在抛弃汽油发动机的提前下,对发动机系统的进行创新和技术开发,才能让汽车电子的发展显得更加有意义。天然气汽车逐渐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与应用,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汽车,发动机燃料主要采用压缩天然气。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与一般的汽油发动机对比,一定限度地降低了碳氢以及一氧化碳的排放量。立足于柴油发动机,天然气发动机几乎没有排放任何颗粒物。目前,天然气发动机主要存在两种形式:一是由汽油机改装成双用燃料发动机,二是由柴油机改装成单燃料发动机。由此可知,当进气道处要实施天然气喷射时,将会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降低了发动机充气效率;第二,平均有效压力出现降低;第三,动力性出现下降;第四,排放性能与原车水平保持一致。因此,必须要充分发挥天然气能源优势,不断完善稀燃技术、缸内直接喷射技术以及电控多点顺序喷射技术等新型的发动机控制技术,改善压缩天然气发动机的性能。

1.4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技术创新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已经应用在各个领域内,如3DMAX软件的运用,能够实现各种模型的创立,能够直观的反应于现实中,把相关图片、数据图以及视频分析穿插进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中。汽车电子技术的研究在许多人开来是非常专业化的领域,导致其局限性,其实不然。在信息化的今天,任何知识都可以通过上网和网上媒体进行快速了解,通过网络,能够把无法形象讲述该专业领域内汽车器件结构的安装、线路的走向清晰地呈现出来,对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二、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的日新月异,市场对汽车电子技术的开发和创新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的专研和创新,才能在汽车电子行业中立足,但也不能冒进,对于我过汽车电子而言,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只是一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以后可以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