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的论文(优秀19篇)

企业供应链管理是就单个公司所提出的含有多个产品的供应链管理,该公司在整个供应链中处于主导者地位,拥有主导权,如,沃玛特公司的供应链。

供应链库存管理论文 1

2.1 准时制(JIT)库存管理 准时制最早是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提出了的一个管理理念,准时制(JIT)库存管理是准时制管理内容之一。准时制库存的核心思想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恰当的质量储存恰当的物品。目的就是减少浪费,实现零库存,同时又保证下游环节的使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状态,在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压力下,要求供应链中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按照下游要求的时间、数量、结构、质量及其它条件组织协调好各项工作。准时制库存同时也需要准时制采购、准时制生产等相互配合,从而实现供应链库存管理的优化。

准时制库存管理是一个优秀的库存管理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可以降低供应链库存成本,同时也可以在其他方面获益,如零库存、零设备故障、零机器调整时间、零缺陷、零废弃、零浪费等。当然准时制库存管理的硬伤在于难以解决突发事件,如低库存会导致原材料的供应不及时。

2.2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VMI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针对传统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对库存管理各自为政,导致库存需求预测放大及库存费用居高不下的现象而提出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VMI定义为“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由供应链的上游企业根据下游企业的物流需求计划、销售信息和库存量主动队下游企业的库存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库存管理方式。”

VMI实施不仅可以降低供应链库存水平,而且可以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使供应和需求双方达到双赢。优势:①需求方可以省去经营中相应产品的库存相关多余环节,专注于提高服务水平;②供应方掌握库存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③供需双方进行信息共享,供应方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销售信息并做出预测,减少不确定性;④可以实现需求方零库存,同时降低供应链整体库存水平。

当然在实施VMI策略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如①上下游企业间协作水平有限,限制了双方合作;②需要企业间较高的信任水平,实现信息共享和企业间的集成和协调;③VMI实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供应链总库存水平,但风险转移到了上游企业身上,因此要求在协议制定过程中考虑的风险分担。 2.3 联合库存管理 JMI于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是一种在VM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库存管理模式,克服了VMI系统的局限性和规避传统库存控制中的牛鞭效应。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联合库存管理定义为“供应链成员企业共同制订库存计划,并实施库存控制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式”。联合库存管理实现了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权力责任平衡和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它把供应链系统管理集成为上游和下游链两个协调管理中心,库存连接的供需双方从供应链整体的观念出发,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实现了供应链的同步化运作,从而部分消除了由于供应链环节之间的不确定性和需求信息扭曲现象导致的供应链的库存波动。

JMI实现了供应链中供需双方之间共同管理库存,促使双方可以实现共享利益同担风险。具体优势体现在:①成本优势,JMI实现了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之间在库存方面实现一体化管理,有利于实施JIT采购、JIT生产、JIT库存,同时通过第三方管理库存也可以实现规模效益;②信息优势,JMI促使企业间形成战略联盟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有利于建立信息共享,及时准确地获取市场需求信息;③供应链优势,实施JMI可以有效获取供应链竞争优势,减弱牛鞭效应、减少信息不确定性及减少信息不对称性等供应链固有的隐患。尽管通过实施JMI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风险,但不足之处在于协调JMI需要较高的协调成本,而且企业间的合作要求很高,必然会产生比较高的运营成本。

2.4 多级库存优化管理与控制 供应链中各主体企业都存在库存,上述几种管理策略:JIT库存管理、VMI库存管理、JMI库存管理都是建立在企业独立库存基础上,对供应链库存管理进行局部优化。为了达到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整体优化,有些学者和专家提出了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所谓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是指以供应链总的库存成本最低或供应链总的库存周转时间最短为目标对整个库存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库存管理方法。

目前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供应链多级库存管理,管理方法按照控制管理的集中程度分可分为中心化多级库存管理,主要是把库存控制的任务交由核心企业来完成,协调上下游企业的库存活动;非中心化多级库存,也称之为分布式库存管理方法,是把供应链库存分为三个成本中心,制造商成本中心,分销商成本中心和零售商成本中心,各自根据自己的库存成本做出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张亚春。基于JIT理论的供应链采购模式探析[J].中国商贸,(09).

[2]唐宏祥。VMI对供应链性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管理学,(4).

[3]曹庆奎。供应链多级库存成本优化与绩效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

[4]彭建强。基于CAS理论的企业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

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论文 2

摘要:物流管理的过程中对供应链环节能够有效地管理是最有效方法与途径,供应链管理的环节也是物流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因素。物流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体现出流通中的产品的价值,能够实现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流通。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的物流管理能够更加的协调与统一,实现了物流管理集成化的优势,更有效地提高了物流企业的效率。本文就对物流管理体系下的供应链管理的作用,展开了更具有深度的分析。

关键词: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管理系统

一、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

物流管理具有狭义与广义的区别。我们所常见的物流管理所指的就是对物资的运输、派送等等一些简单的活动,实现了企业与用户之恋的联系。但是较为广义的物流管理所指的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原材料的转化,我们所了解到的广义的物流管理往往都被人 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看出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可以说供应链管理建立在物流管理的基础上,反之,供应链管理能够对物流管理有着集成的重要意义与重要作用。所以说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有着一定的联系。

(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供应链管理都是围绕着企业的领导核心所开展的。能够及时地对企业的信息流通与资金流通等等有效地进行控制。从最初的原材料的采购一直到产品的生产,能够让生产者一直到消费者形成一个链条。对于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始终说法不一,但是一般来说都具有下面一些特点。首先,从范围上来说,供应链能够把所有对产品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的因素都纳入到考虑的范围中,供应链上的每一个企业都能够相互合作从而能够达到同步生产的联系。第二,供应链不仅仅是一条链接,而且还是一条具有增值意义的链接,它能够让所有参与到这一过程的参与者都能够了获取到利益,物流在供应链中增加了产品的价值,让参与到其中的每一个企业都能够取得增值的收益。最后,一个企业不仅仅能够承担着一条供应链上的重要作用,还可能是另一个供应链上的另一个角色,一条供应链往往都是由多条供应链组成的。

二、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管理

(一)供应链管理下物流管理的特征

首先,具有极高的信息化发展程度。供应链管理作用下的物流管理大部分的信息都来源于十分专业的供应商所提供的的,这样就能够有助于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其次,具有更广泛的涉及面、供应链作用下的物流管理所能够涉及的供应链的结构能够对物流企业的供应商的选择以及生产与配送等等都产生影响,这些都已经超越了物流所应该服务的业务范围。第三,对员工的有着很高的素质要求。由于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管理是提供的技术服务的咨询公司,所以员工不仅仅需要具有更加丰富的现代化管理技术以及更加丰富的知识,还需要能够对多变的市场环境有着超前的风险预见能力和对市场风险的及时应变能力。

(二)供应链管理对物流管理的重要作用

第一,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带来更高的效益。传统的物流管理解决方案往往都更重视都运输成本和存储成本的最小化,然而在供应链下的物流管理则更加注重的是如何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这样会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第二,通过对过程的优化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为了能够更好地弥补传统的企业的运作方面的缺点,供应链下的物流管理则更加强调对过程的优化,能够最有效地减少供应链上的不稳定因素,不仅仅能够更好地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还可以为物流企业提供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策划方案,能够通过电子商务实现这一目标,从而能够让物流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第三,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了对资源的高效率利用。往往物流企业很难实现对供应链的整合与融合,供应链管理则能够实现对物流管理的有效供应商加以集结,能够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能够提供给客户更为合理的物流方案,让所有的物流信息能够及时地更新,实现了对社会资源的共享与重复利用。

(三)供应链管理下物流管理的功能

第一,对库存的管理。通过供应链的管理能够实现对库存管理的订货时间与运输时间的缩减,从而能够加快对库存的周转速度,能够更加有效地减少与彻底的展出缺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能够更加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企业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与企业的运作。第二,对订单的管理,订购的过程正是供应商向生产商发出订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包括供应商的管理以及对订购合同和企业的订单管理,通过供应链管理模式能够让企业根据青岛数据进行网络补充计划的制定。

通过对供应链的管理,企业能够自主的制定一些相关的销售计划,通过合同签署与其他的公司与企业签订一些长期的合作关系,相互能够达成共识。通过对检查订购的数量以及订购送达的供应商对接收的货物进行支付。第三,对仓库的管理。仓库的管理不仅仅是对仓库简单的货物的验收与运输以及货物的出库检查监督工作,还包括一些代办销售以及委托运输以及库存控制的管理业务。

总之,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供应链管理起源于物流管理同时供应链管理更能够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最终在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管理能够更�

参考文献:

[1]祁泽新。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河北煤炭,2011(02)

[2]卢凌霄。数据仓储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与前景[J].农业展望,2010(12)

库存管理论文 3

一、“零库存”管理的含义

“零库存”的含义简单地说就是指与仓库储存有关的储存数量为“零”。具体讲,“零库存”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库存对象物的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即近乎无库存物资);二是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库存劳动耗费同时趋于零或等于零(即不存在库存活动)。因此,“零库存”管理是指利用现代管理手段使在采购、生产、流通、销售等生产经营环节中以仓库存储形式的存货数量最少,为提高资本增值率、降低积压风险,以解决因库存多,占用资金多,利息负担重等问题,帮助企业加快存货周转,节约库存资金,减少仓储费用的管理过程。

二、“零库存”管理实现途径

企业“零库存”管理有以下成熟的实现途径:

1.库存外包方式。通过一定的程序,将企业所属存货交由专门的公司代存代管,而由企业向受托方支付一定的代管费用,从而使企业不再保有库存,甚至不再保有保险储备库存。这样在一定范围内便可实现零库存和进行无库存式生产。库存外包方式优点在于:受托方利用专业优势,可实现较高水平和较低费用的库存管理,企业不再设库,同时省去仓库及库存管理的大量事务,集中力量于生产经营。

2.同步方式。同步方式是指在对系统进行周密设计后,使各个生产环节的速度完全协调,消除工位之间暂时停滞的一种零库存形式。这种方式不是简单的传送带生产方式,它已经延伸成一种使生产与原材料供应同步进行,通过传送系统准时供应而实现的零储备形式。

3.准时供应系统。准时供应方式不是采用类似传送带的轮动系统,而是依靠有效衔接和计划达到工位之间、供应与生产之间的协调,从而实现零库存。此方式不同于同步方式,它主要依靠“软件”设施,而轮动方式主要靠“硬件”设施。

4.协作分包方式。协作分包方式可细分为存货供应分包与存货销售分包两种。一是主企业所需要的零部件等存货由若干分包企业柔性生产准时供应,从而使主企业原料存货库存为零;二是在销售环节,主企业集中进行销售库存,主要通过随时供给等形式,使分包销售的企业销售库存为零。

5.看板方式。看板方式是准时方式中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在企业各工序之间,或企业之间,或生产企业与供应者之间,采用固定格式的卡片为凭证,由某一环节根据自己的节奏,逆生产流程方向,向上一环节指定供应,从而协调关系,做到准时同步,实现零库存。

6.水龙头方式。水龙头方式是一种像拧开自来水管水龙头就可取水而无需自己保有库存的零库存形式。这种方式经过一定时间的演进,已发展成即时供应制度,用户可随时提出购入要求,采取需要多少就购入多少的方式,供货者以自己的库存和有效供应系统承担即时供应责任,从而使用户实现零库存。

7.无库存储备。无库存储备是指为了某些战略需要而储备物资,储备期不确定或较长,因而采用改变其形态的方式来达到储存目的即不采取库存形式,以此达到零库存。企业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商品的特点与生产经营业务的特点选择上述一种或多种组合方式来实现零库存管理,从而减少仓库建设、管理等一系列费用,同时也减少存货占用流动资金及库存物的老化、损失、变质等一系列问题,达到变相为企业盈利的目的。

三、实现“零库存”管理的两大支持系统

企业在实施零库存管理过程中,大多数失败了。主要是因企业在实施零库存管理过程中两大关键支持系统建立不完善所导致的,即完善的信息系统与物流系统。库存贯穿于企业采购、生产、销售所有环节。要实现上述环节的零库存管理,存货必须要以需定购与完善的存货管理系统。如果信息系统不完善,对接不好,就会造成“牛鞭效应”,增加供应企业库存压力。有了完善的信息系统,还得有完善的物流系统及时配送所采购、生产、销售等所需货物,来实现企业零库存管理。如果只有准确的信息,没有及时的物流系统,必然要求储备一段时间内所需的货物来满足生产、销售,这样就无法实现零库存。因此,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也是一个决定企业零库存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这两个系统缺一不可,相互支撑。完善的信息系统是物流系统发挥作用的前提。只有信息准确,物流配送才是准确、合适的,不会增加库存压力;完善的物流系统是信息系统发挥作用的保障。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提供准确的信息,及时完成存货调动以满足生产、销售的需要,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企业各个环节都在这两个大系统的支撑下以需定购,及时配送,保证各个环节完全对接,自然不会多出闲置存货,零库存管理就会取得成功。下面举一个零库存管理成功的实例———沃尔玛:沃尔玛在全美有3000多家分店,在海外拥有1000多家连锁店,员工超过88.5万人,规模如此巨大,却仍能”天天平价”。

沃尔玛之所以能天天低价,是因为它比竞争对手成本低,商品周转快。沃尔玛绕开中间商,直接从工厂进货。统一订购商品到配送中心后,再根据每个分店需求配送。这种类似网络零售商“零库存”的做法使沃尔玛每年节省数以百万美元的仓储费。沃尔玛前任总裁大卫格拉斯曾说:“配送设施是沃尔玛成功的关键之一,如果说我们有什么比别人干得好的话,那就是配送中心。”灵活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是沃尔玛达到最大销售量和低成本的存货周转的核心。沃尔玛完整的物流系统不仅包括配送中心,还有资料输入采购系统、自动补货系统等。商品供应系统协调运行要求建立在各个环节主体间高质量的信息传递与共享基础上。沃尔玛投资4亿美元由休斯公司发射了一颗商用卫星,实现了全球联网,在全球4000多家门店通过全球网络可在1小时之内对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量全部盘点一遍,并通知货车司机最新路况信息,调整车辆送货的最佳线路。

80年代末,沃尔玛开始利用电子交换系统EDI与供应商建立了自动订货系统,通过网络向供应商提供商业文件、发出采购指令、获取收据和装运清单等。沃尔玛还利用更先进的快速反映系统代替采购指令,真正实现了自动订货。凭借先进的电子信息手段,沃尔玛做到了商店的销售与配送同步,配送中心与供应商运转一致,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使得沃尔玛所售货物在价格上占有绝对优势。从上可知沃尔玛能以低价取胜,首先得益于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统与高质量的信息系统使其成功地实现了零库存。这两大系统成功整合了零售商、并创造了它独特的物流模式。它的内部物流网络监控系统可使采购库存、订货配送和销售一体化。配送中心的设置布点,通讯卫星的信息传输,以及交叉配送以省略库存和分拣作业等等,从各个细节节省成本,获取低价竞争优势。现代企业可借鉴沃尔玛成功的零库存管理模式,完善关键的信息与物流系统,当然物流系统可外包。因此,主要是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但多数企业还没有实力去购买商业卫星来完善信息系统。然而,它们可利用现代电子商务,帮助其实现零库存。电子商务,是利用互联网交流平台实现物流、商流、货币流、信息流有机� 该系统能有效地帮助企业完成各环节的货物调配与管理,真正做到以需定产,没有多余存货,能很好地帮助企业实现零库存,获得又一个利润源。

库存管理论文 4

摘 要:企业管理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可以节约企业资金。物流部门是企业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影响了企业实际运行状况。良好的物流管理不仅可以减少资金损失,同时还可以提高库存周转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客户服务水平,提高了企业经营利润,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企业物流管理;库存成本控制;方法

物流是改善生产力和劳动力的主要方法,可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不断变化,物流开始在企业运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

一、物流管理内容及库存成本控制的意义

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控制企业资源。销售部门是影响企业利润的直接因素,对企业开源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物流部门也是影响企业节流的主要因素,对企业长期经营和利润管理具有很大影响。

企业物流主要表示企业内部物品的实体流动。物流成本表示进行物流活动时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物流成本始终不能降下来,而且由于管理方式不当,导致企业利润经常受到不良影响,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物流资源是库存管理中所有资源的总称,主要由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及动力资源组成。

经过分析发现,企业物流管理主要进行以下内容:采购管理、仓储管理、客户服务、采购管理和运输控制等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众多企业都已经实施了一体化物流管理方式,提高了物流管理速度,可以结合各部门协调情况,利用管理各部门经营,制定合理的业绩目标等方式,达到企业整体经营业绩要求,进而实现企业目标。

二、库存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虽然当前很多企业进行物流管理时,都会向“零库存”发展,但是实际实现效果较差,国际上知名企如“沃尔玛”、“海尔”等零售业也都只是接近零库存。因此实施库存成本控制时,必须结合企业实际经营状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管理并控制库存,在满足企业各项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基础上,将库存数量降到最低,满足企业经营目的。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一方面,合理确定库存产品。一般企业经营的产品最少也得几十种,大型企业甚至可以达到上千万种。在如此多的产品中,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需要进行库存。因此,企业库存管理的核心就是选择好库存和非库存产品。

另一方面,减少不可用库存数量。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企业都必须进行库存,但是并不是所有库存产品都可以随时满足实际经营和生产需求,这些产品在一定时间内都可以不进行使用。不可用库存数量已� 对于企业而言,途库存、滞留库存和因可交货订单等产生的不交货或不可用库存等,都是影响企业库存成本的主要因素。所以企业库存管理目标应该提高可用库存数量,减少不可用数量。

三、减少不可用库存的主要方法

第一,缩短交货及运输时间。随着较厚和运输时间的延长,所耗费的费用也会增加。因此,可以缩短供应商到企业实际运输的距离和时间,合理控制运输和经营时间,可以结合产品特性(主要为产品价格、体重)等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交货及运输管理等均会对企业途中库存造成很大影响,所以还要加强管理。从商品实际运输特点分析可知,通常价格高、体积小、重量轻的商品可以选择空运,反之可以采用陆地和海运方式进行运输。在实际应用中,必须经过全面对比后,在结合商品实际特性选择运输方式,在综合考虑运输时间、运费费用等情况后完成运输,实现最优化运输操作,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

第二,缩短运输距离。企业与客户或供应商之间的距离直接影响库存质量,距离越短,交货时间越短,库存量就会减少,进而降低了库存成本。目前很多企业为了减少运输距离都将厂子设置在伤害,主要目的是缩短运输距离,减少供应时间,降低库存。

第三,制定恰当的交货及支付方式。合理的交货和支付方式也是控制库存成本的有效措施。货物离开供应商场地会经过漫长的时间,此过程也包含了付款和交货所消耗的时间,只有确定出合理的交货和支付方式,才能减少不良风险及费用,降低了库存成本。

第四,降低淤滞库存。经过分析发现,强化生产线管理,制定出合理的生产方式,缩短货物在生产运输路线,可以降低商品库存。使用加强产品检测可以减低待检品库存。同时采用一定的商务措施可以减少淤滞留库存等问题发生。

第五,降低预留库存。采用控制订单的整批交货可以降低预留库存,整批交货订单虽然可以降低库存水平,但是给供货方产生了很大压力。因此,企业必须加强控制,在综合考虑各种情况的基础上,向客户制定整批交货,同时,销售部、财务部和客户部门等也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尽量减少因付款、客户延期等不良因素所产生的预留库存问题。

四、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

(一)库存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经过分析发现,当前库存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还没有对库存管理引起重视,很多企业都将企业经营核心放在提高销售量和扩大产业规模上,导致库存管理中存在较多问题。第二,企业没有结合库存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虽然很多企业已经制定可管理制度规定,但是一直流于形式,不能认真执行。第三,内部管理制度较薄弱。库存管理是企业内容的核心手段,完善的内看内控制度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还可以防止舞弊。但是很多企业都没有强化内部控制,一旦内控制度出现问题,就采用罚款或降职等手段进行处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二)强化库存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第一,构建完善的库存管理制度。制度是约束企业员工行为,也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主要方式,企业库存制度的建立,必须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实施,并随着企业今后的发展不断完善,可以采用库存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等实施库存管理。制定管理指标时,可以结合企业以往出现的问题及企业库存资金计划,加强企业职能部门管理。例如,各种材料物资等均进行一体化管理,半成品及产品由生产部门管理,各归口部门主要负责库存资金定额和管理方法。之后还要结合企业情况,分级下发要求,将管理要求和目标下发给各级单位,实施库存分级管理。

第二,完善内部控制,深入落实制度。(1)积极做好岗位分工控制。首先,必须建立库存业务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保证库存业务相互独立、相互制约,强化采购、验收和付款控制;库存处理审批、审批与执行等都必须加强控制。其次,授权批准控制:明确库存业务批准方式、程序和相应的责任,不能跨权审批;确定经办人员的权职范围及工作要求,及时处理不良情况,并积极向上级报道;禁止未授权机构或人员私自办理库存业务。此外还要制定合理的业务流程,强化入库、仓储的保管,积极做好相应记录并凭证保管。

结束语

库存成本是企业物流管理的主要环节,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很大意义。本文主要结合企业库存成本控制现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控制措施。同时还制定了企业物流管理方法,希望可以给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促进企业的长期经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君艳。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研究[J].安徽财经大学,20xx,(02).

[2]杨头平。企业物流系统成本分析与控制优化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20xx,(11).

[3]张平。汽车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策略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20xx,(03).

[4]官民鹏。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与管理[J].昆明理工大学,20xx,(03).

[5]韩箫宇。汽车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及优化控制[J].西南交通大学,20xx,(05).

库存管理论文 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有的基于WEB管理系统因其方式复杂、开发周期长、系统不稳定、开发费用十分巨大等特点,使得这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为此需要改进基于WEB应用系统的开发,这就迫切需要一种良好的设计模式,该模式不仅能够保证应用系统的灵活性、经济性、可靠性,还需要有较短的开发周期。库存管理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部分,将Struts架构应用到库存管理系统中能够有效提高系统开发效率并对加强库存的管理工作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Struts架构;WEB管理系统;应用系统;设计模式;经济性

所谓的库存管理就是指公司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收益状况。以前的科学技术并没有那么发达,因此销售环节一般通过人工进行操作,如依靠人工填写各货物入库或出库记录、填写库中各物品的性质及发送单位等,这些工作特别繁杂,且容易发生人为失误。另外,在以人工为主要管理的方式下,经常会使得销售人员无法准确的为客户提供供货保证,与此同时企业中管理进货的部门也缺乏一份详细的进购表格。当代的商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对企业管理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需要在最短的时间掌握自己的供货与生产。企业的库存管理系统应运而生,这种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将企业的进货、销售、库存的管理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从而极大的提升了企业的工作效率,而且节约了各项成本。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中小企业将逐渐实现库存管理,这不仅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1库存管理基本理论

1.1库存管理模型的分类。(1)依照订货的方式划分可以分为5类订货模型:第一类:定时定量模型。该模型中的订货时间和数量都是不变的。第二类:定时间但是订货的数目依照库存量来决定。第三类:定量而不定期模型。该模型的订货量不变,当库存量低于订货时自动补充货源。第四类:订货的数量和时间都是不固定的。第五类:有进货率的进货模型。一般情况下需要断断序序的进货。(2)如果按照供需的情况进行分类,可分为确定性和概率性模型两类。前者的参数是确定的,后者的各类参量是随机不确定的。(3)按照库存管理的目标划分,可分为经济型与安全型两大类。第一个模型的主要目的就是节约使用的资金,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第二类是以安全性为准则即尽量加大库存量,保证供应的正常进行,使得缺货率最低。

1.2库存管理的控制成本。企业需要对库存的控制方式进行决策,不仅需要考虑经济性,还需要从多方面对库存进行决策控制,一般情况下库存的决策过程需要考虑三个方面即订货的成本,库存的成本,短缺带来的成本。(1)订货成本,指所有的货物因为订单的变动而额外增加的成本。包括订购手续成本、运输过程中的成本、货物接收成本。(2)库存的持有成本。包括资本成本、仓库存储成本、装卸成本。(3)短缺成本。指由于库存货物的缺少而增加的成本,如:未能够履行与用户签订的合同被迫接受惩罚的经济损失、销售过程中因信誉缺失而引发的订单被退回等。

1.3库存系统的分析与设计。(1)系统业务需求分析。通过有关的调查分析查询各维护子系统的管理控制,对于中小企业的库存管理功能的特点可以设计不同的维护模块控制系统。(2)系统的功能设计。首先系统开发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各企业中物流设备的管理趋向规范化、自动化等,从而提高企业的库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系统开发总体任务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系统功能的详细分析。库存管理系统需要具有下述功能。首先需要满足仓库管理员登陆、密码修改及忘记正确密码的输入方式。其次需要输入各种信息如货物入库、出库、生产日期、出货时间等。可以实现各类信息的维护、修改等工作。最后备份库存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并能够生成出库单、入库单、各类报表等。

2Struts框架

2.1Struts框架及MVC模式。MVC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所有的应用系统划分为三个主要的组成元件:模型、控制器、视图。每一个元件都可以独自处理任务。而Struts是一个基于MVC模式的优秀框架,框架结构是一组相互协作的类,它能够提供一组软件结构并建立了各组件的集成类别,为组件的协同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下面以MVC的角度来分析Struts结构。(1)模型。基于Struts结构的模型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系统内部的状态与能够改变各状态的事务逻辑。(2)视图。基于Struts结构的应用程序中视图部分是通过JSP技术完成的。在JSP页面中页面的格式化可以采用HTML或XML,当然也可以运用Struts中自定义的标签库,通过这些标签可以有效的与模型中的ActionForm结合在一起,协同各数据间的封装。(3)控制器。控制器在应用程序中主要的作用就是接收用户端的请求,判断执行哪种业务,然后将用户界面连接到另一个图形组件中。下表格是MVC中各组件的详细功能:

2.2Struts框架的核心组成。核心组件包括:ActionServlet、Action、ActionMapping等,各类组件都有不同的角色如ActionServlet的角色是控制器,Action的角色是包含事物的各类逻辑,ActionMapping是请求操作的作用。

2.3Struts的配置文件。Struts框架一共有两个配置文件,包含web.xml应用配置文件和Struts配置文件。根据框架内各文件的配置,实现各层次间组件进行交互与协调工作。在系统运行中,这些配置文件被系统读入到内存中,实现控制器的运作。

3基于Struts框架的库存管理系统表示层的实现

在基于B/S的结构应用中,表示层主要负责客户端发送信息的接收,并将得到的信息发送给业务层来进一步处理。表示层主要的功能不仅包含控制类信息的发送及新页面的产生,在实际的应用中表示层反映了MVC模式中的控制器层和视图层功能,因此在应用MVC时,可以将表示层划分为视图及控制器两个主要部分。本文应用Struts框架来实现库存系统表示层的实现,它主要的作用就是实现控制器与视图的功能,通常情况下还需要整合其它的一些先进技术才能够真正的达到目的。Struts框架相应的顺序是接收用户发送的请求、将客户请求封装到FORMbean中、将客户请求映射到Action中、调用封装好的数据、调用业务逻辑、更新FORMbean中的数据、产生响应的视图。应用Struts框架实现用户登陆模块的的实现:用户访问系统需要进行登陆,然后对用户的各种信息进行验证,登陆模块应该包含下述功能:(1)对数据输入的格式进行简单控制。(2)能够判定用户输入的密码和用户名是否正确。(3)能够自动根据用户类别进行相应视图的创建并能返回到用户所需要的浏览器截面。

总之,库存管理系统对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为先进的信息管理方法和货物管理方式,并能改进以前的工作模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生产物品的供应、销售、存储效率,库存管理系统能为用户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和快速的查询方法。应用计算机实现各类信息的管理具有特别显著的特点,与手工管理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如:保密性能好、存储信息大、寿命长、简单方便、节约投资成本、可靠性能强等。所有的这些优点都决定了存储管理工作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必要条件。

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论文 6

摘要:供应链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首先描述了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特征及与传统库存管理的区别;描述分析了目前流行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JIT库存管理策略、VMI库存管理策略、JMI库存管理策略、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并描述了各自在库存管理过程的优缺点。

关键词:供应链库存管理;VMI;JMI

自供应链管理理念出现至今,供应链库存管理一直是管理的焦点之一。一方面由于库存管理本身对企业经营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有关研究报告显示库存费用将占库存产品的20%-40%,库存成本降低将会使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由于供应链库存管理本身特殊性,供应链本身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它是由无数个具有四“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特征的企业主体构成,那么如何实现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使供应链库存管理优化,并取得供应链竞争优势,成为历来管理学者及企业家的最大困惑。

1、供应链库存管理特征

几乎供应链中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库存,从原材料到零部件,从半成品到产成品,从生产到销售。为获得市场份额、维持客户服务水平,供应链成员企业,如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库存。根据库存在供应链中不同环节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生产库存、循环库存、安全库存、季节性库存、促销库存和投机性库存等。

供应链库存管理同传统库存管理相比他们之间既有相互关联部分,又有明显的区别。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如ABC库存管理法、CVA库存管理以及一些订货方法,在供应链库存管理具体应用中依然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供应链库存管理同传统库存相比具有明显特征,如管理集成化,供应链库存管理将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的库存看成一个整体统一管理,而且将库存与物流、生产、销售等相结合进行管理;资源范围扩大化,供应链库存管理将链中所有节点企业资源看作一个整体,资源管理的范围由企业内部扩展到了企业外部,从而使供应链内资源得到统一规划充分利用;企业间关系伙伴化,供应链库存管理中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因此供应链中主体企业间为了实现最终客户利益,企业间关系得到加强,供应链中各主体企业通过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共同致力于降低库存整体水平。

2、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

2.1 准时制(JIT)库存管理 准时制最早是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提出了的一个管理理念,准时制(JIT)库存管理是准时制管理内容之一。准时制库存的核心思想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恰当的质量储存恰当的物品。目的就是减少浪费,实现零库存,同时又保证下游环节的使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状态,在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压力下,要求供应链中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按照下游要求的时间、数量、结构、质量及其它条件组织协调好各项工作。准时制库存同时也需要准时制采购、准时制生产等相互配合,从而实现供应链库存管理的优化。

准时制库存管理是一个优秀的库存管理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可以降低供应链库存成本,同时也可以在其他方面获益,如零库存、零设备故障、零机器调整时间、零缺陷、零废弃、零浪费等。当然准时制库存管理的硬伤在于难以解决突发事件,如低库存会导致原材料的供应不及时。

2.2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VMI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针对传统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对库存管理各自为政,导致库存需求预测放大及库存费用居高不下的现象而提出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VMI定义为“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由供应链的上游企业根据下游企业的物流需求计划、销售信息和库存量主动队下游企业的库存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库存管理方式。”

2.3 联合库存管理 JMI于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是一种在VM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库存管理模式,克服了VMI系统的局限性和规避传统库存控制中的牛鞭效应。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联合库存管理定义为“供应链成员企业共同制订库存计划,并实施库存控制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式”。联合库存管理实现了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权力责任平衡和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它把供应链系统管理集成为上游和下游链两个协调管理中心,库存连接的供需双方从供应链整体的观念出发,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实现了供应链的同步化运作,从而部分消除了由于供应链环节之间的不确定性和需求信息扭曲现象导致的供应链的库存波动。

2.4 多级库存优化管理与控制 供应链中各主体企业都存在库存,上述几种管理策略:JIT库存管理、VMI库存管理、JMI库存管理都是建立在企业独立库存基础上,对供应链库存管理进行局部优化。为了达到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整体优化,有些学者和专家提出了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所谓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是指以供应链总的库存成本最低或供应链总的库存周转时间最短为目标对整个库存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库存管理方法。

目前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供应链多级库存管理,管理方法按照控制管理的集中程度分可分为中心化多级库存管理,主要是把库存控制的任务交由核心企业来完成,协调上下游企业的库存活动;非中心化多级库存,也称之为分布式库存管理方法,是把供应链库存分为三个成本中心,制造商成本中心,分销商成本中心和零售商成本中心,各自根据自己的库存成本做出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张亚春。基于JIT理论的供应链采购模式探析[J].中国商贸,2009(09).

[2]唐宏祥。VMI对供应链性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管理学,2004(4).

[3]曹庆奎。供应链多级库存成本优化与绩效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

[4]彭建强。基于CAS理论的企业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

库存管理论文 7

摘要:库存是一把双刃剑,合理管理库存,保持正常的库存周转率,能为企业带来库存优化的竞争优势,反之,如果库存管理不当则有可能为企业带来不利的经营风险,造成资金链断裂。为此,保持合理的库存并加强库存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库存管理;经济效益;市政维修意义

市政施工企业一般均是露天作业,以露天堆放砂石料为主、品种比较单一。但是作为市政维修公益性单位来说品种就变得很复杂了,因为牵涉到路面上的各型维修材料,其五花八门,常见的就有各种规格尺寸颜色的窖井盖、管材、道板砖、石材、侧缘石等等。而城区的修复主要体现的就是二个字“快速”。

一、加强库存管理有利于企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我们可以分析历年中仓库进出库频繁的库存材料,按量和时间段进行汇总,然后上报单位材料科,由材料科根据维修项目和进度进行统一预先采购,这样既可以保证维修的进度又可以因公开招标获得价低质优的产品。同时也节约了频繁招标带来的如通讯费、职员差旅费、交通费等各隐形财务费用。

二、加强库存管理有利于企业平衡需求和生产之间的矛盾

因为城区维修一般都是按照年初维修计划逐步展开的,但是城区维修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给维修单位和产品供货单位带来了一定的供需矛盾,但是若加强仓库管理就可以获得每年大致的常用维修材料的数量,通过材料科招标我们可以预先在仓库中备一些,再在生产方场地中备一部分,在生产方场地中备用的可以给其自由生产时间,即可以在其订单淡季或空闲时生产,由维修单位到时负责使用,让供货企业对维修单位产生信任感和参与感,这样其生产出的产品就会更价优质优。

三、加强库存管理有利于企业体现生产的平稳性

仓库管理部门在加强库存管理,了解维修计划和进度后才可提供出合适的库存备料计划。使维修施工部门可以按计划修复道路同时供货单位也可以按合同计划生产并保质保量的足额交付,才可以保证维修的及时性。使维修方和供货方获得双赢。

四、加强库存管理有利于企业节约财务费用

仓库管理部门只有加强库存管理,提供优异的材料进出库数据和仓库备料计划,才能保证维修的及时性和采购计划的正确性,才能加强供货单位对本单位的认同感,使维修单位能够从单位合格供应商出发更好地管理供货单位,获得供货单位更优异的供货条件,如延长付款期限、同价提供更好地产品或服务、同等条件优先服务维修单位等,使维修单位因延长付款期限而获得一定的财务费用和减少因延长付款而带来的资金压力。

五、加强库存管理

有利于增加企业管理层决策的正确性,有利于加强存储控制仓库管理部门在加强库存管理提供正确库存备料计划后,可以为管理层提供正确的资金决策方案。管理层按照材料科采购计划、拟用资金额、备用资金额等制定出合理的库存保持额,就可以用最合理的资金做到最大的仓库备料计划,对单位全面合理使用资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加强存储控制,从而研究出最合理的采购周期、采购时间和最佳库存结构。

六、加强库存管理有利于提升企业通过财务审计的能力

现在国家审计部门对国有企事业单位加强了财税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企事业单位仓库是每次审计的重点部门,因此仓库管理人员必须认真管理,确实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认真做好仓库材料进出记录和盘点记录后,确保仓库结余金额经合理调整后和财务科账面库存余额、材料科账面库存余额三方一致,才能通过年度财税和经济责任审计,才不会造成不必要的社会影响。

七、加强库存管理有利于体现公益性市政维修企业的作用

现今,施工企业库存管理的潮流是“零库存”,主要目的还是要减少库存资金占用的水平,降低资金到期付款压力、转嫁资金支付获取一定的财务费用和资金的节约支出。但是,对于公益性市政维修施工事业单位来说显然是不行的,既然是公益性事业单位,那么主要工作目标就是做好为百姓服务的工作。要做好为百姓服务的工作、体现服务的优质性,仓库就必须要加强库存管理,为维修部门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修复工作提供及时的材料保障工作,就要充分考虑维修用材的数量、时间、动态要保持的最低数量,特别是要备足备好防汛防冻物资及常用量少的存货如加厚窖井盖、编织袋、草包、工业盐、铁锹、盲道砖、停步砖、标志砖等等,我们既要考虑社会效益又要考虑经济效益,但社会效益应放在第一位,我们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

八、加强库存管理有利于增加仓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只有加强仓库管理才能减少仓库员工内部分散、信息滞后、减少遗漏和错误等问题,才能把仓库信息有效整合,合理规划和改善库存的周转率,为单位生产起到促进护航的作用;只有加强仓库管理才能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才可体现重视仓库员工工作的企业精神;只有加强仓库管理才能制定合理的业绩考核机制与薪酬挂钩,才能营造尊重意识、尊重人才和关心员工职业发展的文化氛围,才能使员工认同单位,从而积极发挥自己的主管能动性。

九、结语

总之,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加强仓库管理的意义。不能因为仓库管理是小事就不加重视,因为只有从小事抓起要认真抓、仔细抓才能发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和部门间的相互协调,才能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早解决。只有通过对存货的加强管理才能认真盘点和处理库存;才能为上层管理提供有效的经营决策依据,使管理部门能够更好地调度资金的使用,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水平,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库存管理论文 8

存货管理就是对企业的存货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存货的信息管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分析,分享了库存管理毕业论文,欢迎欣赏!

摘要:存货是企业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存货管理和控制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存货资产的安全,而且关系到企业资金占用情况、资产运作效率以及经济效益水平高低。本文主要从存货的概念、存货管理和控制的必要性、存货管理和控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存货管理和控制的方式(数量控制和质量控制)四个方面阐述存货的管理和控制。

关键词:存货的概念;必要性;数量控制;质量控制

一、存货的概念

存货,是指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具体包括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和发出商品等。企业形成存货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生产和销售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出自存货自身采购成本的考虑,零星物资采购的价格往往较高,批量物资采购在价格上通常有优惠。

二、存货管理和控制的必要性

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存在不仅会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而且会发生储存成本。存货管理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企业资金占用情况以及资产的运作效率;同时存货作为企业获取利润的工具,存货管理和控制的好坏也决定了企业产品成本的高低,进而决定企业经济效益水平高低。在进行存货管理和控制时尽量要在存货的各项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做出权衡,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从而降低企业平均资金占用率,提高存货的周转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存货管理和控制目前存在的问题

1.材料采购与产品生产、产品生产和产品销售相脱节

材料采购应根据产品的生产计划和现有存货中材料的结存情况综合试算平衡后确定材料的采购数量;产品生产应根据产品的销售计划和存货中现有产成品的结存情况综合试算平衡后确定产品的生产数量。在材料采购和产品生产过程中,目前很多企业这两个环节相脱节,出现了很大的盲目性,导致存货大量积压,流动资金呆滞,严重影响企业整体资金的周转。

2.缺乏存货无形损耗方面的管理和控制

目前很多企业对存货的数量控制比较严,但对存货的无形损耗很少进行关注。现实中企业容易出现大量报废存货,报废的原因是由于存货存放的时间较长,超过规定的保值期限或者随着时间的流失,产品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发生更新换代,即使存货在数量、外形上保存的都很完整,但由于存货的有用性和实用性发生变化不能再使用导致报废。

四、存货管理和控制方式

存货管理和控制的必要性及目前存货管理和控制存在的问题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强对存货进行管理和控制。下面主要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对存货的管理和控制进行阐述。

1.从数量方面对存货进行管理和控制

对存货的数量进行管理和控制是存货管理控制的最基本工作,它不仅关系到存货资产的安全,而且也关系到企业合理使用资金,是生产、销售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以下主要从存货的采购数量、领用数量、存储数量三个方面详细说明怎样从数量方面对存货进行管理和控制。

(1)材料采购及产品生产数量的管理和控制

材料采购和产品生产需要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所以在进行这两项活动之前要对其数量进行准确预测。同时现代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如果存货采购、生产的数量过多,则容易形成“沉没成本”;其外存货采购、生产的数量过少,会增加存货采购、生产的次数,进而加大存货成本,甚至会出现因存货短缺而影响产品的正常生产和销售。

材料采购数量是根据产品的生产计划和现有存货中材料的结存情况来确定。材料采购数量确定后,应在材料采购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措施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如措施一:及时付款获取价格折扣。目前供应市场属于卖方市场,供应商竞争激烈。企业如果采购资金充裕,应采用及时付款的方式,获取价格折扣。措施二:通过批量采购获取批量价差。企业的采购如果在量上能形成规模,则可以获取批量价差,降低材料采购价格。措施三:对于使用的材料价格变化较大,市场不稳定,可以通过套期保值的办法来锁定材料的采购成本。

产品生产数量是根据产品的销售计划和现有存货中产品的结存情况来确定。在产品生产数量确定的基础上,尽量组织产品批量生产,因为产品批量生产比起零星生产节约大量的'生产时间,如:工序准备时间、产品做实验时间等,这样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

(2)存货领用数量的管理和控制

存货的领用包括材料加工的领用和产品销售的领用两个部分。

材料加工领用数量是根据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和计划要生产产品的数量来确定。材料领用后要对其在生产或外协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投入产出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形成人为的浪费,加大产品的制造成本。

产品销售领用数量是严格按照销售合同来确认,产品发出后要及时和客户对发出的商品数量、类别进行核对和确认,进而开具发票催促货款回笼,防止人为因素导致产品丢失无法找回,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类型:管理论文 时间:20xx年7月30日

(3)存货结存数量的管理和控制

存货结存数量的管理和控制,就是对现有存货进行管理和监督,做到存货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防止存货因管理不当,造成不应有的毁损和丢失。同时要关注存货结存数量的变化,对于结存中数量较多金额较大的存货,应分情况进行处理:

情况一:若是材料数量较多金额较大,可以对材料外部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如果预测将来材料的价格降价的可能性较大,可采用卖出套期保值的办法,降低材料可能降价带来的风险,锁定产品预期利润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未来产品的加工成本。

情况二:若是产成品数量较多金额较大,且存在活跃的期货市场,可采用卖出套期保值的办法,降低产品降价带来的风险,锁定产品预期利润。若该类产品不存在活跃的期货市场,则需要改变产品销售策略,扩大产品销售渠道,加速产品变现能力,防止存货因市场发生变化形成“沉没成本”。

2.从质量方面对存货进行管理和控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更新换代很快,我们在关注存货数量安全的同时更要关注存货的质量,防止存货形成无形损耗。对于半年以上未曾领用的存货和即将转型的产品原购进的材料及生产的产品要进行跟踪分析。防止市场发生变化,使该部分存货形成“沉没成本”,造成存货的无形损失。

总之存货管理和控制是企业整个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和控制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存货资产的安全,而且关系到企业资金占用情况、资产运作效率以及经济效益水平的高低。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存货进行管理和控制。

库存管理论文 9

1美特斯邦威仓库和配送的现状

1.1美邦库存的现状

20xx年库存积压达到顶峰,20xx年第三季度,美特斯邦威库存29亿元,20xx年降至25亿,就光库存已经是很惊人的数字了,大量的服装在仓库放一天,就会贬值一点。由于服装市场的竞争激烈,已经属于买方的市场,实际的生产量要比预计的多出很多,所以大量的库存阻碍了美邦的发展。解决库存问题很重要。

1.2美邦配送的现状

现在美邦整体的配送过程还是过于繁琐,与美邦合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凯龙物流公司负责了美邦的仓储、配送,由凯龙物流公司配送给一级、二级、三级城市。配送流程:下级代理商通过ERP系统下订单,接着总部收到订单生成计划分配,一般将辅料和货品分别配发,将物料和辅料配送到厂商,产成品将配送到各地第三方物流的仓库中,在根据订单发给各个门店。但调货的过程就较为复杂,直营店和加盟商之间要调货,他们都要等到货物发到配送中心,再由配送中心进行配送,配送的过程中存在重复的来回作业。

2美特斯邦威库存和配送中存在的问题

2.1美邦库存存在的问题

2.1.1库存管理不够专业化

由于总部收到订单后进行计划分配,再将辅料和原材料配送,这样的仓库管理只会使库存加大,仓库中没有先进的信息系统和自动化的仓库管理,所以拣选和分拣的时间就会延长周转的速度。

2.1.2美邦给加盟商定了过高的销售量

美邦和加盟商签订了3年的合约,要求每年增长25%的销售额,这对于加盟商来说是有难度的,美邦的负责人就只关注加盟店的销售指标了,而忽略了经营的状况。而且直营店的打折价格要比加盟商低,使得加盟商的销售额提不上去,加盟商盈利很少,所以有很多的加盟商取消合作,使得门店有所减少,导致销售量也在减少,库存就积压更多。

2.1.3信息的沟通不够全面

加盟商和总部沟通不全面。每个季度在进行新款推广时,加盟商觉得不会卖很好,就会减少订量,而加大对别的款式的需求,这就使得新款式原材料的积压,没有合理的沟通使得美邦的总部不了解下面的情况。如20xx年秋季女装进行一次款式的更新,加盟商认为价值不大减少订单,但是销售反馈上来的却很好,导致有的服装缺货,而有的服装大量的积压,这些都是因为总部没有和各门店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沟通。

2.1.4不合理的市场预测

美邦在进行市场预测时,主要是依据加盟商的订单量,而不是根据实际市场的需求来进行分析的,所以这就造成了牛鞭效应,而加盟商不是专业的销售人员,他们只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以往的经验在进行订货,加盟商们也不是根据市场需求而预测的,这就导致了销售的预测存在问题,所以就会影响存。

2.2美邦配送存在的问题

2.2.1第三方物流不够专业

在服装行业中,对于物流的要求是小批量、多式样而且季节性要求高,美邦将配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而现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也不完善——管理不够完善,人员素质不高,设备也不齐全——所以导致配送缓慢,还容易发生货品丢失等现象。

2.2.2配送中心的选址存在不合理

由于配送中心的存储不是很大,所以美邦就将市级区域的配送中心设置在区域的总店或者直营店中,由于总店和直营店都是在市区繁华地带,所以运输配送存在问题。

2.2.3配送管理不合理

服装行业物流的配送标准化还没有定型,在运输,装卸等环节都没有标准的规范,形成统一的模式,所以使得配送过程中效率低下。

3美特斯邦威库存和配送存在问题的对策

3.1美邦对仓库问题的对策

3.1.1运用VMI库存管理

VMI即供应商管理库存,就是由供应商来管理客户的库存。使上游和上游相邻企业库存实现“零”库存。这样由供应商来进行库存的管理——原材料的供应商管理原材料,成品的供应商管理成品——在美邦ERP系统中进行共享,使库存达到最低。但建立VMI系统关键在于以下两方面:(1)建立供应链信息共享系统要使VMI和ERP结合,所以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要通过互联网了解到每个订单,让原材料厂商及时发货给生产厂商,让生产厂商可以及时发货给相应的配送中心或者直接送给门店,并可以及时补货,这样就会大大减少库存。(2)加强供应商与分销商的合作和信任VMI管理要使得每一个供应商和分销商有足够的信任,可以从总部派一个管理者去监督和考察供应商,以免在环节上发生差错,只有在信任和合作中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率,取得最大的利润。

3.1.2美邦根据实际进行销售量的分配

由于直营店和加盟店同时存在,销售量上有很大的差异,可以根据各门店实际的情况,多多交流商议,可以制定月销售额,在不同的季节,制定不同的销售计划,或者是根据别的门店的销售情况进行分配,使得各门店之间有竞争力也有存活的希望,可以为美邦服务。

3.1.3建立完善统一的信息系统

通过互联网建立网络平台,让原材料厂商、生产厂商、配送中心、直营店和加盟店联系在一起,及时知道订单的情况。原料厂商知道生产厂商的情况,及时送货。生产厂商知道配送中心的库存,也及时送货。配送中心能及时了解门店的情况及时发货。

4总结

库存在每一个企业中都是问题,库存会占有大量的资金,只有加快了周转速递,保证供应链的顺畅,及时地分析信息,做到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以及足够地了解市场,预算准确等多方面,才能高效地控制库存。配送则是供应链的链条,及时准确地配送,就能加快周转,取得共赢。

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论文 10

摘要:从供应链的合作伙伴选择入手,探讨了供应库存管理和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策略方法,论述了信息技术为供应链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 成本管理 准时采购

1、供应链的合作伙伴选择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在于构建灵活有效的供应链,实现物流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双赢,其 因为一个理想的供应商不仅可以帮助物流企业降低物料成本、购买成本、运输成本、生产成本以及存货成本,还能减少产品抵达市场的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顾客满意度。

2、供应链库存管理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简称VMI)系统,是指供应商在客户的允许下来管理客户的库存,由供应商决定每种产品的库存水平和维持这些库存水平的策略。在采用VMI的情况下,虽然零售商的商品库存决策主导由供应商把握,但其他方面的决策仍由零售商自己主导。

经研究可知,VMI作为一种建立在零售商—供应商伙伴关系基础上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不仅可以降低供应链的库存水平、减少成本,还能为客户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加速资金和物资周转,使供需双方能共享利益,实现多赢。其特点是:一方面信息共享,零售商帮助供应商更有效地做出计划,供应商从零售商处获得销售活动;另一方面供应商完全管理和拥有库存,直到零售商将其售出为止,但是零售商对库存有看管义务,并对库存物品的损坏负责。

联合库存管理是一种风险分担的库存管理模式。它着重强调双方共同制定库存控制计划,使库存管理成为供需双方连接的纽带和桥梁。

总之,实行联合库存管理,构建一体化的物流系统不仅能使经销商的库存更低,使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更低,而且还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更有效地运输物品。这是因为经销商比制造商更接近客户,能更好地对客户要求作出更快地响应,并为购买产品安排融资和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从而使制造商能集中精力,搞好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3、供应链成本管理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物流企业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各企业所在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由于供应链成本流的特性会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管理的盈利能力,故而最有竞争力的供应链不仅要提供最优的服务,还要使产品以最合理的成本进入市场。供应链成本管理正是物流企业通过整合外部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反应能力、改善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

显然,通过实施供应链成本管理,物流企业可以有效地减少成员之间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建立共享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这样就能减少库存量和资金占用,让库存成本大大降低。并且,供应链通过各物流企业的优化组合,成为最快速、最敏捷的流通渠道。它除去中间不必要的环节,有效地减少了流通费用,使供应链的流程简单化、高效化和低成本华。

4、信息技术:供应链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

4.1信息技术是供应链管理的有力保证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以计算机和信息为特征的知识信息时代。为了在市场中获得更有利的竞争地位,物流企业必须重视信息在物流生产经营中的巨大作用。物流企业是一个多层次系统的有机结构,为了实现物流发展的目标,物流企业必须通过信息的不断传递,一方面进行纵向的上下级信息传递,把不同层次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进行横向的信息传递,把各部门、各岗位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通过信息技术处理人、财、物和产、供、销之间的复杂关系。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由网络信息系统组成的知识信息社会里,物流企业还需通过网络,捕捉最能创造价值的经营方式、方法和技术,创建网络化的物流运作模式。

4.2通过信息共享减小需求放大效应

减小需求放大效应的。有效方法是在供应链内部为每一个成员企业提供有关客户实际需求的全部资料,供应链的每个成员便可以使用客户的实际需求数据来进行更加准确的预测,而不是仅仅依据相邻下游企业发出的订单来预测。

4.3通过信息集成改进生产计划和控制

借助信息技术,供应链成员企业可将生产计划和实时的生产进度信息传递给全体合作伙伴共享,以此改善物流生产的计划和控制。

显然,通过供应链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供应链上游企业便可清晰了解下游企业的生产和调拨物资,实现准时供应:而下游企业就可避免不必要的库存,同时柔性调节自己的生产计划。

总之,通过及时共享信息,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便能紧密衔接在一起,从而避免供应链出现供需脱节的现象,确保供应链的整体利益。

4.4通过信息集成实现准时采购

要实现准时采购,供需双方必须围绕订单进行同步运作。当采购部门产生一个订单时,供应商就应开始着手进行物资的准备工作。而与此同时,采购部门应编制详细的采购计划,对方的制造部门也应开始生产的准备工作。这样,一旦采购部门把详细的采购订单提供给供应商时,供应商就能迅速地组织生产。而当客户需求发生改变时,采购订单又驱动制造订单发生改变,这是一种快速的改变过程。

由于采购部门的主要工作事沟通供应与制造部门之间的联系,使供应链系统得以准时响应客户的需求,从而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物流的速度和库存周转率,所以这种准时化订单驱动的方式大大简化了采购工作流程。

参考文献:

【1】卢燕铭。供应链管理的新趋势【J】创新物流,2008(3)

【2】高本河,缪新,沐朝。供应链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4

【3】秦小艳。我国降低存货持有成本以及物流行政管理成本的途径【J】中外物流,2006(8)

【4】张长青。采购供应链上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8(1)

【5】(英)马丁·克里斯托弗。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论文 11

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论文

1做好基于供应链的石油装备企业生产与库存控制的途径

要做好基于供应链的石油装备企业生产与库存控制,必须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通过有效的信息渠道,对当前的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准确的分析出未来的走势,通过数学的方法,来进行采购,生产。对国内外的需求变化进行充分及时的了解,在第一时间内调整库存,在遇到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能把石油装备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使石油装备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转得到保证,在经济形势好的情况下,做到产品及时销售出去,提高资金流的快速正常运转。现金流转情况对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一旦没有现金周转,就立刻导致企业窒息。只有合理的控制生产和库存,达到有效控制供应链,让现金流正常运转,才能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2基于供应链的石油装备企业生产库存控制策略

本文将国内外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企业的实践经验进行结合,归纳出基于供应链的生产库存控制策略主要有以下四种,下面对它们进行具体的阐述。

(1)供应商管理库存:由石油装备企业供应商在供应方与需求方双方同意的体系架构下管理库存,实现供需双方的互相合作的一种库存管理方法。由于供需双方之间的信息实现了共享,从而对需求更准确的预测能够做出,石油装备企业的订货批量能够进行更准确地确定,从而降低了安全库存的库存量。因此,当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的整个供应链的库存减少时,就加快了石油装备企业的资金和物资的周转速度。然而,在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的系统中,用户不会担负库存相关的成本、运输花销和发生意外造成的损失,这些花费都是供应商负担的,由此可见,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的系统会加大供应商的风险。由于这种策略能够提高库存周转速度,因此,许多著名的石油装备企业结合实际经济、技术、人员情况,都采用了这种库存控制策略。此种策略的实现需要参与双方的信息共享和彼此合作,这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要求主导方对于新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必须能够很快接受和掌握,与参与方进行合作共赢,最终使供应商管理库存取得良好效果。石油装备企业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之后,会获得下面的效益:促进石油装备企业库存的合理化,消除牛鞭效应。使参与双方的`库存管理成本都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降低。使石油装备企业的产品服务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虽然石油装备企业短期的经济效益有可能降低,但是从长远上看,石油装备企业将来能够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2)联合管理库存:这种库存控制策略要求石油装备企业供应链中的供应方、采购方、需求方等等全部都要加入进来,由他们联合起来一起商议拟定库存计划,他们都共同参与库存计划的制定,使供应链中各个企业之间的相互协调增加。此种策略与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加强调在“供应链”中的各环节的协调合作,而不仅局限于供需两方互相合作的一种库存管理方法。在联合管理库存策略的系统中,一种相当于分销部门的职能部门必须存在,这个职能部门一方面可

(3)协同式供应链生产库存控制:这种库存控制策略不仅着眼于供需关系,更将协同合作深入到供应链上各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是对整个石油装备企业供应链中“所有的节点”全面处理的策略,不仅使用业务过程,而且也进行信息的共享,使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协同式供应链生产库存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都能够获利,这种库存控制策略着眼于大局的利益,进行供应链中的全体企业统一业务过程和处理方式的制定。所以,和上面的几种库存控制策略进行比较,协同式供应链生产库存控制策略更有利于各参与者之间更广泛深入的合作的实现。

(4)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这种库存控制策略能够做到石油装备企业供应链的全局库存控制。这种库存控制策略的方法主要采用集中式的和分布式的策略。所谓分布式的策略,就是供应链的各个节点可以自行确定库存的多少,但是如果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不能搞好,那么非常容易导致他们各自为政。集中式的多级优化策略是将核心的节�

3结束语

总之,相对于其它企业的发展来说,中国石油装备企业的发展所走过的路程是非常特别的。中国石油装备企业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在技术和产量方面,中国石油装备企业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很多的发展障碍和不利的外部条件也同样限制着中国石油装备企业的发展。的经济危机,大幅度降低了国外的需求量,导致了一部分管理不力的工厂倒闭。通过基于供应链的石油装备企业生产与库存控制,有利于改善和促进石油装备企业的发展。

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论文 12

摘要:近几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相关部门要结合服务供应链的基本特征,从预测管控机制出发,对资源规划和预约能力予以管理,实现供应运营管理工作的全面优化。本文对服务供应链协调运营额定管理要素、能力配置以及网络化协调技术进行整合,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能力配置;技术服务

供应链协调运营项目在运行过程中,专业服务体系中供应商对发生管理以及流程管理等项目予以分析。供应链中心任务中,针对客户最大满意目标,供应链结构和消费性供应链体系予以重视。

1、服务供应链协调运营管理要素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项目的建立和发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就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统筹管理,从根本上积极落实切实有效的控制机制,企业要研发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同时,保证市场主导地位的实效性符合标准。另外,在服务供应链协调运营体系中,服务供应策略十分关键。在全国GDP数值逐渐增多的同时,也要对高速发展的项目予以重视,确保服务领域能实现供应管理体系的全面升级。另外,若是从服务水平和服务前景对服务供应链协调机制进行整合分析,则要保证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之间建立更加切合实际的竞争机制和应用路径,也能维护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1]。结合中小型服务企业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数据的分析,要借助聚类分析方法对相关参数予以分析,确保服务策略、服务能力以及组织绩效结构更加有效,整体管理结构和控制机制也能顺应供应链条的发展需求,为了进一步对相关功能进行分析和系统化处理,主要的变量关系分为策略条件、服务供应链协调策略、组织绩效三类,三者在形成统一结构后,能针对性的提出相关问题,并且保证处理效果和应用机制贴合实际需求,为后续服务链供应机制的全面落实提供保障。在服务供应链协调策略结构中,基础的运营策略模型中,基本框架和实验工具是技术人员在对产品和供应链策略展开描述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项目工作的小型企业样本观察和分析效果存在差异性以及局限性。基于此,只有对不同组织结构和价值管理匹配效果进行分析,才能结合实践对其进行积极的组织绩效,维护管理利润的有效性。相较于精益服务项目,敏捷机制的主要目标就是市场反应能力,要对需求变化予以运行和管理[2]。

2、服务供应链协调服务能力配置

2.1预测和资源规划管理配置

在预测和资源管理项目中,要保证运营过程的有效性,并且在交替进行的过程中,有序维护相关工作的完整程度,在运行体系建立过程中,也要保证处理参数和配置结果的效果符合标准[3]。应用规划管理配置体系,主要是为了有效优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进一步规避预测项目出现的低效率问题,集中对预测服务结构进行控制,确保相关服务参数和管理模块能按照资源规划的结构以及业务水平。安排相关机制和控制结构,减少工作时间的浪费,也为员工提供更加便捷化的服务。相较于传统的供应链,服务供应链协调机制还处于初级阶段,要想从根本上提升销售预报的效果,要对预测不同网络宽带的实际要求进行审核和评价,维护供应服务链条的完整性,确保多样性和复杂性符合标准。值得一提的是,在服务行业内部,需求并不是处于无限状态,需要得到有效的限制和管理,需要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整合,并且借助高效柔性资源调度机制对其进行选择和管控,确保处理机制和管理效果能符合标准。无论是何种服务机构,都要将资源规划项目的控制能力和整体水平作为基本依据,提升预测的精确度,确保能对相应偏差内的资源进行有效规划,实现服务满意度的全面升级,且预测精度完全取决于预测方法,只有对其进行适当管理和应用,才能保证预测模式和控制效果最优化[4]。

2.2预约管理项目

在预约管理项目中,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独立分析,预约过程主要是集成商为了有效满足客户需求业务的重要承诺机制,确保客户和集成商之间协议的稳定性。另外,在协议开展之前,对客户和集成商之间要借助协议予以综合性控制,确保协议能在达到目标之前建立政策自检模式,充分评估可行性,并且保证协议中公平和各自利益的完整程度。对于预定管理机制,相关技术人员要保证协议在应用结构中充分发挥其实际价值,建构平衡管理办法,也为客户、集成商之间的协议予以整合,综合落实协议管理措施,对于需要相关人员开展的政策予以全面的可行性分析,只有保证政策运行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才能为后续各自利益的全面整合提供保障。在维护各个协议之间公平和利益的同时,能实现资源和需求的平衡管理,实现管理工作的发展目标。例如,我国国外车辆宣传项目中,主要应用的是预约快速通道服务项目,能有效提升相关项目的管理效率和维修机制,确保具体控制结构能应用在实际管理层级中。综上所述,在预约管理中,要对客户项目、服务器项目等进行储备,并且对客户项目、服务集成商员工监督机制和管理机构进行研究,从根本上对客户执行机制和管理措施予以整合。确保管理机制和集成组织项目符合实际价值,保证履行相关服务框架的完整性更加有效[5]。

2.3基础能力资源管理

正是由于整个服务项目具备较高的意识形态,服务集成商针对具体服务也要进行处理和整合,着重对运营效率低以及服务机构拥挤的问题。在对服务机构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过程中,也要保证硬性指标、确切性指标予以控制,只有尽量减少资金的应用额度,才能避免客户等待时间较长,提升空暇时间的利用效率。另外,在实际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也要将服务导向设计为基本人员,对服务结构的服务性价值予以控制。若是从员工表现的分析标准来看,就要对员工的个人表现进行处理,着重对员工和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这对于目标确定落实提供保障,借助软性目标和不确定性目标,维护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能对其产品框架体系予以分析[6]。

2.4基础合作伙伴管理

服务供应链条之间的关系就是合作共赢的关系,相关技术人员要积极践行系统化管理措施,确保合作能顺应发展需求,且合作形式的管理结构更� 在合作程度和信息共享程度逐渐深化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也要对经济价值进行增加处理,确保非线性方式和管理结构贴合实际,一定程度上保证服务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完整性贴合项目运行标准。第一,要对合作伙伴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服务供应链的基本类型进行汇总。

3、服务供应链及网络化协调技术

在系统化协调技术运行过程中,要对具体情况予以综合性管理,确保具体人员能发挥其实际价值,也能为了全面组织结构提供更加有效的经济支撑和资金管理支撑。第一,创造目标消费者,结合目标要求开展具体的管理机制。第二,要引导民众建立服务需求。第三,确保互动顾客信息以及相关材料得以落实,只有对服务质量进行处理,才能为后续工作的整合提供保障[8]。第四,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和项目管控人员,要结合实际管控机制和管理结构予以控制,确保供应链管理研究项目能从倾向转变为效果的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倾向供应链演变为结构亚结和实际需求进行整合,并且从根本上实现管理工作的快速响应。在供应链里面,相关部门也集中分析供应链的技术框架体系,也为运营结构和供应链计划运营提供保障,实现多结构适应性的相关要求,将兼容、响应、柔性等作为重要参数。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避免结构不连贯问题的出现,对实际控制结构和应用框架予以系统化分析,确保处理水平和管理策略的完整程度贴合实际,就对项目运行中涉及因素进行处理,需要考虑供应链结构,技术人员也要对执行动态参数等项目建立双向反馈机制,从而实现管理工作的全面运行[9]。

4、结语

总而言之,在供应链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也要对具体问题进行整合,确保处理效果和应用模型的完整性,为后续工作的系统化优化提供保障,一定程度上促进管理结构的全面化升级,实现管理指标的同时,也为后续体系的建立健全创设良好的条件,促进服务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倩,王子朴,赵治治,等。基于服务供应链的鸟巢赛后运营管理模式的构建和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5(02).

[2]刘宇,胡伟。基于价值链的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服务供应链运营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1(21).

[3]梁蓓蓓,刘奋伟。旅游集散中心服务供应链运营条件探讨——以浙江舟山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1).

[4]基于互联网的服务供应链运作成功因素分析——以Coursera为例[C].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2014.

[5]安宝峰。关系质量、联盟能力与企业合作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服务供应链视角[D].浙江理工大学,2013.

[6]孙朝苑,郭西蕊。服务供应链视角下企业协作的内涵与机理研究——以成都神钢为例[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5,04(03).

[7]宋丹霞,黄卫来,徐杨,等。基于服务外包视角的生产性服务供应链管理模式[J].工业工程,2009,12(2).

库存管理论文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都有效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并且现阶段已� 物资成本在建筑工程总成本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各建筑企业纷纷采用先进技术及管理理念,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长效发展。目前建筑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成效不容乐观,存在材料质量影响建筑工程质量,材料供应不及时影响工程施工进度,以及材料库存剩余过多占用企业资金等诸多问题,需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理念,提高建筑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水平,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提升,实现最大化的综合效益。而在引入供应链思想以后,使得建筑行业的更方面水平得到良好提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建筑产业与传制造业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所以一定要选择能够符合建筑企业自身的供应链管理方式,进而有效提升建筑材料库存管理水平。

一、建筑企业物资库存管理中采购特征分析

物资采购以保障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质量和进度为主要目标,保障企业经济效益。具体来说,建筑企业物资采购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一)工程管理性

物资采购管理总的来说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而工程项目管理是全过程的综合性管理工作,除了物资采购管理还包括合同、造价、进度、安全、质量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它们存在区别的同时也相互联系和影响。物资采购管理是其他各项管理的基础,物资采购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造价等。

(二)多样性

建筑工程项目是整体项目又可划分为多个分部项目,例如地基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机电安装工程、暖通工程等众多专业工程,各个单项工程又会涉及不同的工种、不同的部位,这个单项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设备等都会存在差异,造成物资采购种类的多样化。同时加上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层出不穷,使物资的种类变得更加繁多。

(三)多变性

物资的采购通常是根据工程项目的计划进行的,加上施工现场的一些临时因素综合决定物资的采购时间、数量等。物资采购必须做好时间的衔接,但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整体,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计划的改变,例如设计方案的变更,就会造成施工材料、设備的数量甚至类型的改变再如施工工序出现质量问题、返工之类的问题,在延误工期的同时也会影响物资采购供应计划。还有就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例如暴风雨雪、地震、泥石流等,不确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物资采购供应的难度。

(四)复杂性

物资采购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客观方面,主要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复杂性、物资采购类型的多样性、项目计划客观不确定性因素众多等,都导致物资采购管理的复杂性:二是主观方面,指的是采购人员及管理等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视程度及管理理念、方法,甚至企业不同项目部间的采购管理方法、流程等存在差异,增加了物资采购管理的复杂性。

二、建筑企业物资库存管理模式及实施策略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一体化的线性管理模式,它集制造商与供应商、仓库与配送中心于一体,形成运输、存储、生产、零售和配送五个重要环节。此种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使企业经营成本得以节约,各环节联结效率得以提升,企业的产品生产周期和交货率得以优化,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供应链库存管理体系的管理目的是提升客户满意度、优化生产和流程品质,以打造准确的成本、正确的时间、地点和优良的品质为核心思想,努力在市场中获取整体竞争优势。

(一)VMI库存管理模式的实施策略

1.VMI库存管理模式的实施内容

VMI是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简称,建筑企业实施VMI库存管理模式时要准确把握VMI的本质,从整个供应链角度出发,以企业间的共赢为目的制定科学合理的库存管理决策。首先,制定合作协议。实施VMI策略前要根据供应商与建筑企业的库存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双方的实施目标,例如降低供应链上产品库存双方的利润目标是多少等。在此基础上共同参与和制定合作协议,条款的内容应详实完整,可具体到各个施工工序。其次,设计工作流程。实施VMI策略后,建筑企业与供应商必须在合作框架协议下设计VMI工作流程,包括双方的具体工作流程和程序,并不断调整优化。再次,调整组织结构。实施VMI策略后,应设立专门的供应商库存管控部门,以促进双方的交流和合作。该部门负责制定相关的工作标准,来协调和解决双方合作过程中的问题,促进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

2.VMI库存管理模式的工作流程

本文站在施工企业的角度分析了VMI库存管理模式在供应商与施工企业间的运行特点及影响,施工企业是物资需求方,供应商是供应方,需求方将某些物资库存管理权委托给供应方,建立VMI库存管理模式。

(二)建筑企业JMI库存管理模式的实施策略

1.JMI库存管理模式的实施内容

首先,建立合作关系和协调机制。建筑工程项目具有不可逆性、建设周期长、资源消耗量大等特征,必须选择信誉好、资质好的供应商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企业间的协作直接决定着JMI能否顺利实施,所以供应链节点企业间应建立协调管理机制。其次,完善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JMI的本质就是供需双方的交流合作过程,在这其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双方利益的分配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合理分配获取的利益,在此基础上实施激励惩罚机制,提高JMI实施的效果。再次,建立信息技术和交流平台。信息传递的准确及时性是JMI高效运行的基础,施工企业、供应商、业主方及设计方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优势,实现信息交流的有效性、便捷性。最后,库存设立和模式选择。JMI要求供应商将施工企业所需的材料直接存入核心材料库,需设立集中化仓库,新建仓库或重新整合利用原有的。同时,也要选择货存供方、货存需方,或货存第三方的库存管理模式。

2.JMI库存管理模式的工作流程

通过分析JMI实施的条件和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具有工程管理性、多样性、多变性、复杂性等特征,应积极采取供应商库存管理(VMI)和联合库存管理(JMI)模式,提升物资库存管理的成效,提高各项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长效发展。

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论文 14

摘要: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要求对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有较清楚的认识,本文认为供应链管理在过去数年间发生了五方面重大变化,即从注重企业内部功能的协调到注重企业间资源的协调,由注重有形成本到注重市场媒介成本,由关注供应到关注需求,从信息保留到信息共享,从“大量供应”到“大批量定制”供应等。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转变

供应链是相互间通过原材料、零部件、产品、技术、服务的厂家、供应商、零售商等构成的价值网络。所谓供应链管理,是指对包括从最初的原材料开始,经过若干环节直至最终使用者手中的全过程的货物的流动、转化和相关的信息流的整合,通过改善供应链关系来取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但供应链管理并非固定不变的,伴随着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信息系统基础的完善,战略管理思想的深化,供应链管理在其观念、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使得众多的中国企

一、从注重企业内部功能的协调到注重企业间资源的协调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中企业总是试图最大限度地协调企业内部资源,通过对企业内部现有的信息、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从而增强产品竞争力。随着生产的社会化与专业化,企业逐渐认识到不能仅靠自身而必须联合行业中其他上下游企业,建立一条经济利益相连、业务关系紧密的行业供应链,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外伸企业、虚拟企业的出现使得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延伸和发展为面向全行业的产业链管理,管理的资源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了外部。把多个企业纳入一个整体的管理下实现协作经营和协调运作后,大大增强该供应链大市场环境中的整体优势,同时也使每个企业均可实现以最小的个别成本和转换成本来获得成本优势。企业集成从原来的内部业务流程重组上升到企业间的协作,这是一种更高级别的企业集成模式。这种模式不是固定的,可以是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的传统模式,也可能是生产商——零售商或是其他模式,模式的决定取决于如何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核心竞争力及取得最大的竞争优势。必须重点指出的是,除少数垄断性大公司外,大部分企业不可能拥有独一无二的供应链企业间合作模式,在相同模式下,竞争力仍然差别很大,关键在于必须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相同的企业价值观、战略思想、互相信任,有各自可利用的核心竞争优势等)以及对矛盾与冲突的及时协调。

二、供应链成本管理由注重有形成本到注重市场媒介成本

有形成本指在具体产品的供应中产生的成本包括制造、运输和储存成本。市场媒介成本指使供应能够在数量和种类上满足需求而产生的成本,包括设计、安全库存、减价、价格保护、销售退回、服务等等。在需求相对可预测的行业中,有形成本是主要的,在变化发展很快的行业和需求不能预测的行业中,市场媒介成本占了主要地位。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必须在上述两个方面都加强管理,但越来越多的企业越来越注重对市场媒介成本的管理,原因有:有形成本更容易被管理者看见;有形成本相对来讲更容易在行业内部得到统一;很多创新型的企业在创新初期往往只注重技术创新而忽略把产品推向市场的成本。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成本在企业产品成本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而与产品相关的设计、销售、服务等引起的成本不断上升,其数额甚至超过生产成本,企业对市场媒介成本的关注正是对这一趋势的反映。供应链管理从关注供应到关注需求

传统供应链中的主导者是制造商,但随着市场营销观念的深入人心,企业营销部门已把需求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关注需求要求企业致力于需求信息的获得和反馈,需求数据的取得应当尽可能在靠近消费的时间和地点,如在零售业中,消费点就是POS机扫描货物条形码的地方。医疗卫生业的消费点,不应是仓库而应是诊室或手术室,唯此才能获得真正的需求信息,并能够 关注需求还要求企业必须加强需求管理,相应的需求管理工具(如价格政策)应与供应链管理很好结合起来,关注需求并不意味着企业无条件地满足市场需求,而是可以包括通过价格改变来刺激需求或改变需求,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问世不久尚无法预测其销量的高技术产品,这种方法被戴尔公司称为“卖你有的东西”。

三、供应链管理从信息保留到信息共享

随着企业竞争形态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信息保留已不再适应时代要求,信息流动、信息共享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供应链企业间信息共享仍存在一些障碍如部分企业内部的信息工作基础薄弱,数据不完整,信息安全问题、相关产品构架及互操作标准的欠完善等。但借助计算机网络及信息技术,沟通企业内外部信息联系,实现信息共享,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最有力手段。在某种程度上说,信息共享的水平决定了供应链的竞争力水平。企业应切实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网上协同作业体系。此外,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虽然渐渐被人们遗忘,但它仍是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将传统的方式与现代技术相融合才能得到完整、有效的信息系统。

四、从“大量供应”到“大批量定制”式的供应

“大量供应”强调规模经济以降低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增加收入。“大批量定制”式供应强调满足众多不同顾客个性化需求,它适应了当今市场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变化趋势,在强调收入增长的同时,注重培养顾客忠诚,大批量定制方式最关键的是要能建成一个敏捷供应链系统,敏捷供应链系统的关键是贯穿供应链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及业务流的协调与同步化问题。供应链各环节的协调表现在订单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供货管理、库存管理等各个方面,对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的整合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至于同步化方面,可以采取:尽量使零部件标准化;采用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过程;采取延迟差异化策略等措施来解决。

参考文献:

1.廖春良,程发新。《供应链企业间战略合作关系探讨》.经济管理,2002(24)

2.王凤彬,张秀萍。《供应链信息共享问题研究》.经济管理,2004(2)

3.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论文 1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日益上升,市场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库存作为制造业供应链的核心环节,是企业成功的关键点。在传统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自己独特的库存控制策略,这就会不可避免的导致出现需求量放大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对制造业供应链库存协同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并对其产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协同策略。

关键词:制造业;供应链;库存;协同管理;策略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在制造业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不断的寻求新的突破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基于供应链的库存协同管理研究针对这种情况是非常有效的,实现企业零库存,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还能够提高企业效率与整体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研究制造业供应链库存协同管理的意义

在企业的传统管理模式向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对供应链库存的协同研究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际操作方面都属于需要深入研究的核心问题。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的库存管理都会直接影响影响到供应链库存协同管理的质量。若需要快速满足客户需求就需要提高库存,而为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又需要适当降低库存,所以说,库存管理受利益、矛盾等相互冲突的影响,是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一项非常复杂的管理技术。

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我国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对供应链库存的协同管理在制造业的生产管理过程中也非常重要,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在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需要对供应链各个节点的库存进行协同管理,以有效实现供应链管理模式在企业的发展中优势。所以说,在此背景之下,对供应链库存协同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对制造业的发展与建设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目前制造业供应链库存协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流通环节中的各个部门(零售商、批发商和供应商等)都各自为政的管理自己的库存,并且其物料的定购策略也不同。这样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需求的扭曲放大现象,直接后果是整个库存成本的增加和无法快速响应市场的真实需求。但是,在现代供应链管理的背景之下,制造业供应链库存协同管理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1.对供应链的整体观念缺乏认知。与供应链的整体目标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企业的最终目标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受到这种经营观念的驱使,供应链各个节点供应商都抱着将危机转移到对方企业的心态,导致整条供应链各个节点的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出现信任障碍,供应链绩效较低,针对这种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各个企业为了维持自身安全的库存就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来满足自身需求。

2.供应链个节点客户之间缺乏合作意识。“牛鞭效应”的存在就是因为供应链各个节点的客户之间缺乏合作意识,就会导致出现市场需求不稳定和库存信息传递速度慢等情况,从而导致需求量放大。供应链各个节点的客户合作意识的缺乏不仅会导致库存成本增加,还会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3.各节点库存管理信息传递不及时。生产计划、需求计划、库存量、送货计划等都可 将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实时传递才能够有效保证各用户的需求。但个企业之间各自为政的经营状况导致库存管理信息质量传递不及时,信息质量下降,库存量的预测值出现误差,最终导致生产计划无法正常实施。因此,如何将供应链各节点的库存信息进行及时的、准确的传递是当下对制造业供应链库存协同管理进行研究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4.过分强调降低库存量。一般来说,库存成本会占到企业经营成本的30%左右,若要追求企业短期利益的最大化,降低库存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加企业的利润,因此各个企业在零库存的思想及经营模式的影响之下,都会采取各种措施来降低库存量,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过分强调降低库存量,忽略长期的库存战略储备,若企业突发需求增加,就会出现原有库存量物理满足需求量的局面;又或者原材料价格突涨,企业就需要花高价购入原材料,降低企业利润。

四、制造业供应链库存协同管理的目标

1.降低库存成本。一般来说,库存成本分为订购成本、库存持有成本以及缺货成本等三种成本,要向对库存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就需要对着三种成本之间相互冲突的关系进行合理的权衡。在供应链背景下,要消除一个企业途库存、预留库存、瘀滞库存以及待检品等不可以的库存量,单单靠各企业自身的库存控制策略是远远不行的。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时常发生上游企业为实现自身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将风险转移到下游企业的情况;要向切实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整体降低整条供应链的库存成本,使同一条供应链的各个节点的企业都能够从降低库存成本中获取利润。

2.提高响应速度。随着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顾客购买的关键因素包括产品的价格、质量以及对其需求的快速反应等。若单单考虑降低库存成本而忽视对相应速度的提高,会导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竞争优势而被淘汰。由于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以及某些产品安装使用对环境的特殊要求等,提高相应速度是非常有必要的。企业要想在动荡的市场环境和强劲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就需要能够快速发现新市场,抢占市场先机,以最快的速度制造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这就对企业的快速响应能力提出了极大的考验。

五、制造业供应链库存协同管理的策略

1.实现信息共享达到库存的协同管理。信息共享就是指在互联网背景下,将重要的资源与他人进行分享,优化信息的资源配置,节约社会成本,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对于信息共享的范围是需要非常重视的,若将制造商作为研究对象,像产品价格、种类等信息可以向所有客户提供;像成本信息或订单的具体内容等只能向特定的合作伙伴提供;而像产品库存量、原材料库存量等就只能向部分上下游客户提供。实现信息共享虽然能够不同程度的降低“牛鞭效应”现象的发生,但是由于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信息共享的实践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各种由于企业为自身利益考虑而不愿进行信息共享或共享信息对成本影响不大等情况。总的来说,要想实现信息共享,降低供应链成本,还需要各个节点企业之间的精诚合作。

2.通过契约方式达到库存协同管理。供应链契约实际上是指买卖双方针对相关条款进行约定,在供应链的利润不损害双方的基础上,达到供应链的最高水准。企业在坚固自身利益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供应链的整体利润,利用信息共享方式,在这两者间做出权衡,依照整体目标对供应链契约进行优化,协调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利益。

六、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企业之间的竞争极其激烈。要向在动荡的市场中谋求生存,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库存协同管理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实现零库存,降低库存成本,加强响应速度,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对制造业供应链库存协同管理进行了必要研究。

参考文献:

[1]刘睿智,谭论。基于供应链的零售商-供应商协同管理库存策略[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10(03)。

[2]刘群。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问题分析及控制策略[J].价值工程,2009(05)。

[3]韩亚欣,徐学军,谢卓君。供应链协同库存策略分析[J].工业工程,2008(06)。

[4]靳凯。生产制造业库存管理与控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库存管理论文 16

摘要】目的:探究医疗机构西药药品采购及库存管理。方法: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ABC分类管理法对西药药品库进行管理;又于2016年1月起,引入了CVA分类管理法,对之前的ABC方法进行了改进及优化,对西药药品库进行管理,把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数据收集起来。针对这不同两阶段应用的不同治疗方式,比较其年采购金额、次数、周期、种类,以及安全库存周期、周转率、均值,盘点工作量、断货率。结果: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库存均值、盘点工作量,在实施CVA分类管理法之后,较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已经显著减少,因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货率明显降低、库存周转率明显提高、安全库存周期明显缩短(P<0.05;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年采购药品种类,在实施CVA分类管理法之后,较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显著增多,年采购次数及金额显著减少,且周期明显缩短,因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医疗机构西药药品采购及库存管理,采用CVA分类管理法,可降低断货率,提高医院西药库的库存周转率及其工作效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药品采购;库存管理;医疗机构;ABC方法;CVA分类管理法

此次研究通过对医疗机构西药药品采购及库存管理,采用CVA分类管理法,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

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ABC分类管理法对西药药品库进行管理;又于2016年1月起,引入了CVA分类管理法,对之前的ABC方法进行了改进及优化,对西药药品库进行管理,把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数据收集起来。针对这不同两阶段应用的不同治疗方式,比较其年采购金额、次数、周期、种类,以及安全库存周期、周转率、均值,盘点工作量、断货率。

1.2方法

1.2.1ABC分类管理法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ABC分类管理法对西药药品库进行管理。1)药品分类方法:按照全年总消耗资金中,药品每年消耗资金所占比例,对其占用资金及药品种类进行分类[1]。C类:资金占比10%,排序为后20%,是不重要的库存药品;B类:资金占比40%,排序在前70%,为一般重要的库存药品;A类:资金占比50%,排序在前10%,特别重要的库存药品。在对药品进行管理时,按照ABC不同分类[2]。2)盘点不同分类药品的方法:管理相对粗放的是C类药品,但是极易在管理中出现差错,因种类繁多,所以需定期进行盘点及核对,相较B类周期更长;B类药品可每周行库存记录的盘点及核对,较A类有更低管理上的要求;A类应存储于安全的区域,管理上较为严格,为了将更加合理的采购计划制定出来,以及加强对其预采购准确性,所以对库存记录定期进行核对和盘点[3]。3)采购不同分类药品的方法:要统一安排及计划三类药品采购时间,确定出各类1次采购量及高低限量[4],把详细的采购计划制定出来:C类药品,每4周需进行1次采购,28d是安全库存周期;B类每2周需进行1次采购,安全库存周期14d;A类每周需进行1次采购,安全库存周期是7d。1.2.2CVA分类管理法本院又于2016年1月起,引入了CVA分类管理法,对之前的ABC方法进行了改进及优化,对西药药品库进行管理。按照库存中药品的订货、缺货、库存持有、在途库存持有成本[5],以及允许缺货程度(即需求因素)进行分类,分成比较重要的次关键类、最关键类关、一般类可替代、较关键类基础性药品四种。可在合理范围中缺货的是C类或者是比较重要的次关键类药品,偶尔允许缺货的是B类或者是基础性较关键类的药品,不允许的是A类最关键类关键药品。只需在需要用药时,对一般类可替代药品盘点即可。盘点方式等同于ABC分类管理法。

1.3观察指标

针对这不同两阶段应用的不同治疗方式,比较其年采购金额、次数、周期、种类,以及安全库存周期、周转率、均值,盘点工作量、断货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对数据进行处理,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观察、研究全部数据,0.05为检验标准,组间比较用t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对比药品库存和盘点两个阶段的情况

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库存均值、盘点工作量,在实施CVA分类管理法之后,较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已经显著减少,因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货率明显降低、库存周转率明显提高、安全库存周期明显缩短(P<0.05)。

2.2对比药品在两阶段的采购情况

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年采购药品种类,在实施CVA分类管理法之后,较2015年1月至年12月显著增多,年采购次数及金额显著减少,且周期明显缩短,因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针对这不同两阶段应用的不同治疗方式,比较其年采购金额、次数、周期、种类,以及安全库存周期、周转率、均值,盘点工作量、断货率。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库存均值、盘点工作量,在实施CVA分类管理法之后,较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已经显著减少,因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货率明显降低、库存周转率明显提高、安全库存周期明显缩短(P<0.05);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年采购药品种类,在实施CVA分类管理法之后,较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显著增多,年采购次数及金额显著减少,且周期明显缩短,因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针对医疗机构西药药品采购及库存管理,采用CVA分类管理法,可降低断货率,提高医院西药库的库存周转率及其工作效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丽丽,张丽超,史立君,等.品管圈在减少门诊药房药品库存周转天数中的应用[J].湖南中医杂志,2017,(05):205-207.

[2]徐兴明.医院药库管理采用ABC分类和信息管理法的工作效率的比较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04):12-14.

[3]利芳,吴宇枫,黄荣海,等.SPD与HIS协同应用于药品物流管理的'成效分析[J].中国药房,2017,(13):1797-1800.

[4]罗创军,叶明理.ABC分类法和排序分析法用于医院药库管理效果对比[J].中国药业,2017,(04):92-94.

[5]张瑾.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及库存管理的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6,(03):86-87.

库存管理论文 17

一、库存管理的含义

目前的世界级现代企业,都将库存管理视同为库存在整个供应链的行为控制,并且将整个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尤其是在当今的买方市场大环境下,很多供应商为赢得客户而采取薄利的销售策略,如何节省整个物品流动环节的费用,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占用和浪费,就成为整个库存管理的根本目的。

二、库存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库存周转慢

20xx年,联通华盛零售业务年库存周转次数仅为11次,远低于先进同行年周转 15 次,落后比例高达 36%。

(二)库存贬值损失较大

由于手机更新速度快,产品周期短,以及手机行业串货管理水平不足等原因,库存手机均不同程度存在贬值跌价损失,企业库存管理风险较大。

(三)存在一定部门主义障碍

日常库存管理工作中,各单位库存需求不完全一致,容易产生矛盾。总部采购部门希望大量采购,获得最低价格,全部产品都想全国集中统一采购,但总部集采流程长,反映速度慢,无法快速满足一线业务需求;省分销售部门希望保持采购灵活性,以获得当地厂家分部、国代商分部的资源支持;省分库存管理部门希望保持最低库存水平,以减少资金占用,降低库存贬值损失;零售门店希望门店库存丰富,不影响日常销售。

(四)库存管理不善

各省分公司库存管理水平不一,缺乏一套有效库存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部分库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导致没有合理划定库存管理警戒线,没有定期清理长期积压库存,部分手机被门店违规拆包,导致手机因品相差而影响销售等诸多库存管理问题。

三、库存管理提升策略

(一)ABC 分类管理策略

ABC 分类管理是按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企业库存物资种类虽然繁多,但也存在重要的“少数”和不重要的“多数”这一规律,即少数库存占用大部分库存资金,而大多数的库存仅占用极小部分的资金,利用库存与资金占用的这种规律,将库存物资按其占用资金的多少,依次将资金占用最多的物资划为 A类,资金占用较多的物资划为 B 类,资金占用少的物资划为C 类,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制定相应的策略。

(二)推动门店直供模式

实现各级总仓零库存管理联通华盛零售业务按总部、省分公司、地市分公司、门店建立 4 级库存管理,总部集采商品要先通过总部总仓→省分公司总仓→地市分公司总仓→门店,物流链条较长,严重影响物流配送效率。经统计,每月库存中,有较大比例的库存存放在总部总仓、省分公司总仓、地市分公司总仓,即降低了库存周转率,又增加了存货贬值损失风险。要提升库存管理效益,就必须最大限度降低各级总仓库存,实现管理层级总仓零库存管理。

1、要进一步挖掘专业物流公司配送时效,优化物流方案,改变采购货物先到各级总仓,再层层分发配送模式,实现物流直送到门店。

2、要进一步优化采购模式,严格按门店需求采购。

3、进一步提升门店作业水平,加大门店库存周转管理和考核力度。

(三)建立健全库存管理内部控制体系

首先,为规范经营管理,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的正常开展,企业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制定一整套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各层面、各环节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并不断健全和完善其内部控制制度。其次,企业应组织全方位的培训,使库存各级管理人员除了具备必要的业务知识外,还拥有现代管理知识,通晓手机零售行业管理特性,不断将现代仓储物流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逐步实现库存管理标准化。再次,要结合手机行业特性,进一步细化手机串号管理,实现手机串号实时进销存管控,准确掌握每台手机库存状态,制定严格的定期库存清理机制、门店末端库存日清日结等系列管控手段。最后,进一步理顺公司各级管理单位绩效考核体系,不应出现各单位严重矛盾的库存管理思路,做到相互配合、相互监督控制,有效提升库存管理水平。

四、小结

如何改进与提高手机零售企业库存管理水平,对企业保证生产销售、降低贬值损失、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只有不断提高库存管理水平,才能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增长,使库存真正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库存管理论文 18

1引言

备件是指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提前采购并储备好的各种零件,用于替换设备中的故障件或劣化件,以便快速恢复设备原有的性能,有效缩短设备维修停歇时间以及减少停机损失。备件的库存管理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备件是企业设备管理和维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备件库存管理方案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兴衰。在众多备件中有一类更为特殊的备件,称为慢速流动备件,它的特点是重要性高、通用性低、需求量少、价格高、寿命长、采购周期长。慢速流动备件在企业中大量存在[2],为了确保生产的持续进行,必须储备一定数量慢速流动备件。但是由于需求量和采购时间的不确定性,导致慢速流动备件的库存管理变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建立一个适合企业的有效的备件库存模型已�

2备件库存管理概述

2.1备件库存管理

备件库存管理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如何在保证一定服务水平(一定的预期缺货水平)或总成本最低情况下确定库存水平。有效的备件库存管理,既可保证设备维护活动的及时进行,又可以减少库存资金占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国内外关于备件库存管理的研究有很多,最早的备件库存管理模式是采用备件单级库存管理模式,如Mann[3]的订货点法给出了单级库存结构情况下计算维修库存最优订货点和订货数量的方法。之后相关学者逐渐认识到备件多级库存管理模式的优势,如Sherbrooke[4]在从理论上研究了多级库存系统备件需求规律及系统目标函数等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多级备件库存供应实际问题,提出了METRIC(Multi—EchelonTechniqueforRecover—ableItemControl)模型,后来该模型被广泛应用到军事领域。Muckstadt[5]和Graves[6]分别从两个角度对METRIC模型做了进一步的扩展,提出了多备件、多订单情况下的MOD—METRIC系统模型和具有两级备件库存系统、仓库执行修理功能的VARI—METRIC模型。

后来Sleptchenko[7]又提出了考虑修理优先权的VARI—METRIC模型的扩展模型。但多级备件库存会造成供应链结构复杂性递增,更加导致了需求的不确定性,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库存,降低了服务水平。Matteo[8]等对由于供应链结构的复杂而引起需求不确定性的情况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了没有供应链各节点的信息,而且供应链各节点的库存为分散控制的情况。基于备件的分散控制和联合控制策略,杨华、郭伟等人[9]建立了一个由大型设备制造企业下属的各个区域备件代理商构成的多仓库联合库存优化模型,在该模型中他们以库存持有成本、缺货成本和横向转借成本之和作为目标函数,经算例仿真表明,需求率低、成本高的备件适合用联合库存策略,而需求率高的备件则更加适合分散式库存控制策略。在这里已经有很多学者将备件分为了两部分来进行研究,即需求率低且成本高的备件和需求率高、成本较低的备件,分别来研究他们的库存策略。于是,备件的分类研究成为研究备件库存的必然。

2.2备件的分类

从杨华、郭伟的仿真结果中,可以看出不同特点的备件适用不同的库存策略。研究慢速流动备件的库存管理,首先需要对慢速流动备件的界定有所研究。慢速流动备件是指为了缩短修理停歇时间而事先准备的重要性高、通用性低、需求量少、价格高、寿命长、采购周期长的`各种修理零部件。在对慢速流动备件界定的研究中,赵振峰[1]认为慢速流动备件和快速流动备件这两个定义应从年需求率和消耗的不确定性两个方面加以区别,即年需求率低于1且需求不确定的备件为慢速流动备件,年需求率大于1的需求确定的备件为快速流动备件。丁留明[10]首先分析了传统ABC分类法控制慢速流动备件的缺点,以设备关键性为出发点,采用了两阶段法,使用AHP和蒙特卡洛法对设备中关键的设备进行判定,然后对关键性设备和一般设备中的备件分别进行了ABC分类,此模型的可操作性比较强,可以比较合理的界定慢速流动设备和快速流动备件。陈涛[11]从备件的四个参数:单价、订货的成本、年需求量和订货提前期出发,设计了一个神经网络,在综合考虑了多因素的情况下对备件按照其重要性划分为高、中、低三类。他提出的神经网络模型对备件分类的准确率一般在80%以上,可 杨超[12]研究了基于模糊综合判定的慢速流动备件的判定,既考虑了慢速流动备件概念的模糊性,也解决了影响因素的权重问题,使备件的分类更加准确、有效。

3国内外研究现状

3.1慢速流动备件的需求预测

国内外学者关于慢速流动备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需求预测的方法和库存模型上,Croston[13]是最早研究慢速流动备件的需求预测方法的学者,1972年他提出了Croston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对间歇需求和不确定需求有较好的适应性。此后一些学者对Croston法进行了改进,Syntetos[14]认为Croston法存在有偏估计,他进一步推导出了近似无偏估计的Croston法。Segerstedt[15]在Croston法基础上,根据需求间隔长短调整平滑指数。另外也有学者指出,由于慢速流动备件需求的不确定性,在其需求序列中含有大量的0值,应用Croston法进行预测的精度不高[16]。

针对慢速流动备件需求序列中含有的大量0值,有学者将需求序列分为几小块来研究,将针对小样本预测的方法引入到了慢速流动备件的需求预测中,如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17],在以后的文章中他又结合了模糊理论和专家系统,进一步提高了预测准确度。但是这种方法仍然不能完全解决需求序列中含有大量0值的情况,只是比Croston法有所改进。张瑞[18]充分分析了支持向量机(SVM)回归预测方法后,引入了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将需求序列分解为多个相对稳定的序列来进行预测,构建了EEMD—SVM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其预测精确度相对于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方法有了明显提高。冯杨等[19]用一次指数平滑法(SES)建立了舰艇间断性需求备件的预测模型,并用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但是SES作为一种连续性需求预测方法,当需求中含有大量0值时,这种方法还是无法给出合理的预测值。Bootstrap法是预测间断需求使用较多的方法,也有学者把这个方法引入到了慢速流动备件的需求预测中,Willemain等[16]将Bootstrap法与Markov过程结合进行需求的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Bootstrap法本身的局限性,它假定需求序列存在自相关性,这在实际应用中很难保证。

3.2慢速流动备件库存模型及算法

慢速流动备件由于具有需求量少、价格高、库存费用和缺货费用高的特点,对于其库存管理,如果采用单级库存模式,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成本,采取多级库存策略,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备件服务水平。对于慢速流动备件多级库存模型的研究一般是在Sherbrooke[4]提出的METRIC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的。Muckstadt[5]指出用METRIC模型解决多级库存问题比分解法能够取得相对更好的优化效果。但是由于METRIC模型中有假设的原因,所求出的备件多级库存的解也只能是一个近似满意解。METRIC模型最初是采用简单的边际分析法求解,Sherbrooke分析了采用边际分析法的低效性和局限性,提出了一些替代算法如基于拉格朗日算子的数学规划法。Cohen等分析了多级库存系统中慢速流动备件的库存策略,给出了一个在满足一定服务水平并且使系统总成本最低的情况下,能够求得目标存储水平的表达式,并用分支定界法获得了最优库存管理策略。杨平律[21]用边际分析法建立了在不确定需求下多级备件库存模型的优化模型,他首先用模糊随机变量描述了不确定需求,并通过灰集和期望值理论表示出了备件的期望短缺数,经过对不确定需求下多级备件库存系统的优化问题,提出了不确定性可用度的区间估计,最后对模型进行优化仿真,得到了不确定需求下的最优费效比曲线。郭日红,闫鹏程等[22]以我军装备备件多级供应为研究背景,建立了具有横向供应的可修复备件多级库存模型,在该模型中,以订购费用为约束条件,以期望短缺数最小为目标函数。

Kukrejaetal对慢速流动备件单级和N个库存点、连续盘点库存的系统给出一个控制的模型,他在这个模型中考虑了订货的提前期不为零和联合库存,但是假定了各库存点间的转运提前期是零。联合库存就是将传统的多级别、多库存点的库存管理模式转化成对核心制造企业的库存管理,达到对整个供应链库存的优化管理,在减少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供应链的整体工作效率。联合库存管理也减少了供应链上的库存点和相应的库存设立费及仓储作业费,从而降低了供应链系统总的库存费用。WongHartanto[24—25]研究了飞机使用过程中多个维修站的维修备件联合库存优化问题。AnilKukreja[26]研究了大型电力集团下分布于不同地区企业的慢速流动备件联合库存系统,提出一种单级多分布的联合库存模型。向波[27]以自己公司的实例说明了采用联合储备方式可以降低企业的备件储备和停产风险。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专件事业部的张福田[28],针对集团总部加分、子公司企业模式下存在的“各自为政”的弊端,指出应建立总部联合库存模式,有效控制各生产企业、供应商的执行结果,实现从客户、中心库到器材、专备件制造企业之间的库存管理一体化,让三方都实现准时采购,减少企业整体库存量,加快库存周转、缩短定货、交货提前期,降低采购成本,提升客户资金利用率。国内学者曲立[29]认为传统的单一备件库存管理管理绩效低下,而多级备件库存管理模式存在“牛鞭效应”,增大了需求的不确定性,因此提出基于协同环境的备件网络化库存管理模式,以协同环境为基础,以网络技术为手段,由备件供应商、各基地仓库及备件使用者构成的存储网络。

协同(Cooperation)是指多个主体围绕一个共同目标而相互作用的协作过程,协同环境是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在协同环境下,企业之间、企业内部的职能或部门之间,打破了资源(人、财、物、信息、流程)之间的各种壁垒和边界,使之为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协调的运作,通过对各种资源最大的开发、利用和优化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在协同思想的基础上,司书宾,孙树栋[30]给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以供应成本为优化目标的多约束协同库存控制数学模型求解算法,并结合实例对模型算法进行仿真验证。王林,富庆亮等[31]在研究分析了上述孙树栋等人的模型后,为获得更加稳定可靠的新算法,设计了基于遗传和差分进化算法的混合智能求解算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优势。陈红[32]又提出了基于系统论的供应链式备件协同管理的模式,通过联合库存、协同采购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由于慢速流动备件的通用性差,不同的设备具有不同的备件,因此具有相同业务即相同生产设备的多家企业联合才能具备采用协同库存模式的条件,卫小蕊[33]以国内集团型流程式生产制造企业为背景,基于协同管理战略思维,对慢速流动备件实施协同管理模式下的库存模型进行研究,提出集团型流程式企业慢速流动备件协同库存控制模型,这个模型从纵向上看,备件用户——区域配送站——慢速流动备件协同管理中心形成一个整体的库存控制系统,从横向上看,由备件协同管理中心负责统一采购用户所需备件,直接面对备件供应商,并允许区域配送站之间横向运转。之后又基于这个模型提出了整个库存系统控制中纵向和横向上的库存协调算法。

4总结

从上述慢速流动备件库存管理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当前慢速流动备件的库存管理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慢速流动备件需求的不确定性,其需求序列中含有大量0值,大部分现有的预测方法只能解决需求序列中含有少量0值的情况,大大降低了慢速流动备件的预测精确度。

(2)国内的研究主要是通过仿真方式对模型的优劣加以验证,实例研究较少。

(3)在备件库存模型优化方面,由于慢速流动备件的缺货成本一般高于其运输成本和存储成本,因此即时供应显得尤为重要,但这不仅需要数学模型优化算法,而且需要加强备件在供应链上的可视化程度,以实现备件供应、需求及库存信息的充分共享,在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库存管理论文 19

摘要:通过对我国仓储式连锁超市库存管理的业务模式、库存管理系统的功能框架和应用现状的分析,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促使仓储式连锁超市建立更加完善的库存管理系统。

关键词:仓储式连锁超市 库存管理系统 业务模式

目前国内仓储式连锁超市充分应用库存管理系统的还比较少,主要原因是仓储式连锁超市在我国的发展仅5~6年。尽管库存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目前已经比较成熟,但这些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制造型企业,在仓储式连锁超市的库存管理中并不能完全照搬目前已经成熟的一些库存管理理论,有必要对仓储式连锁超市库存管理作仔细地分析,并找出运用信息系统提高的库存管理水平的相应对策。

仓储式连锁超市库存管理的业务模式

仓储式连锁超市库存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保持合理的周转库存,减少积压库存,合理地计划临时库存和季节库存,尽量缩短在途库存的运输时间。目前我国仓储式连锁超市库存管理主要包括库存移动管理、库存盘点管理、库存状态管理和库存补充管理。

库存移动管理是对日常营运中商品的进出进行管理,主要的业务有销售、收货入库、报损报废、调拨和商品自用等几方面; 库存盘点管理主要有循环盘点和全面盘点两种业务模式:库存状态管理是对库存商品的冻结、预定、促销、在途和展示等五中不同用途的商品进行管理。库存补充管理主要有店面分散补货模式和中央集中补货模式。

仓储式连锁超市库存管理系统的框架和功能

基本框架

在仓储式连锁超市中,完全依靠人工管理来完成以上的各种库存管理业务几乎是不可能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库存管理信息系统来管理库存是每一个仓储式连锁超市必选之路。仓储式连锁超市的库存管理系统的简单框架如图1所示:

主要功能

库存需求预测、订货管理、收货管理、库存移动管理、库存状态管理和库存分析是仓储式连锁超市库存管理系统的五项主要功能。

库存需求预测功能最为复杂,它是超市对多达几万种商品进行正确补货的依据。订货管理分为手工订单和自动订单,手工订单功能允许用户在系统中手工创建订单并决定订货的数量;比较先进的仓储式连锁超市是通过自动订单功能实现补货管理,它借助库存预测的结果自动完成补货,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订货数量的正确性。收货管理功能主要是在系统中及时更新商品入库信息。库存移动管理功能是记录每一次移动的数量及原因,同时产生库存移动凭证和各种分析报告,以帮助管理者对库存移动进行分析和控制。库存状态管理功能对不同的库存进行状态标记,库存状态的管理可以在进销存的每一个环节中起到控制作用。库存分析功能通过库存报表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库存的状态并管好库存。

仓储式连锁超市库存管理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借鉴国外的管理模式,我国的仓储式连锁超市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环境与国外不同,在库存管理系统的应用上出现了不少问题。

业务流程不成熟

仓储式连锁超市库存管理中最核心的业务流程是采购流程和配送流程。国外的连锁体系在建立之初,为了达到规模效应,采用的是集中化采购和中央配送体系。

我国在采用集中化管理模式时遇到了不少困难。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均衡,并且存在典型的地域性消费习惯、不同的风土人情和品牌概念,很难发挥集中化采购的优势。我国的制造基地不集中,地域广阔交通却并不发达,这就为集中采购带来了一定的麻烦。这些客观现实使得连锁企业在引进国外的集中化采购管理模式时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当发生了这些问题之后,有些企业又可能武断地采用分散化采购。分散式采购通常要求在每一个城市都拥有自己的采购队伍,大大增加了管理的复杂度。而且,分散式采购在商品引进、供应商谈判等方面都很难达到统一,这种各自为政的状态使连锁的规模效应很难发挥出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

集中与分散左右为难的尴尬局面,使得大多数的仓储式连锁超市的管理模式非常不稳定,这给库存管理系统的设计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系统数据不正确

仓储式连锁超市的数据量特别庞大,在数据管理方面比较欠缺。例如:系统中大量无用的冗余数据使得系统运行速度变慢,库存报表中出现很多无用信息;日常管理中单据没有及时录入系统,造成系统中的库存数据与商品的实际库存不一致,管理者根本无法依据系统产生的补货报告来进行库存管理;最小订货量、最大订货量、安全库存量和送货周期等非常重要的数据并没有预先进行合理的设定。

系统用户素质低

仓储式连锁超市在我国兴起不久,懂得经营管理的人员还比较匮乏,系统开发时,提不出比较完整和明确的系统需求,使得系统的设计并不完善。既使购买了一套很好的系统,由于零售行业大多数最终用户的计算机水平比较低,在系统的实际运用中,常会出现使用不当或者根本就不懂得使用,那么系统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此外,供应商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高,也是零售企业应用库存管理系统的瓶颈。

信息技术落后

连锁企业本身的特点就是通过连锁规模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由于连锁企业的扩张速度比较快,相应地企业就一直处于变化的过程中。信息系统能否根据企业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也就成了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国内企业构建系统时,缺乏长远的考虑,系统的扩展性不强。另外,企业对信息系统的持续投入比较少,已有的技术不及时更新和升级,落后的技术成了阻碍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

仓储式连锁超市库存管理系统应用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仓储式连锁超市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

重组不同的订货业务流程

与库存管理相关的核心业务流程是订货流程,订货流程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是订货模式。目前,存在的订货模式主要有单店订货和集中订货两种。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单店订货和集中订货各有其优缺点(见表1),所以我国的仓储式连锁超市应该兼顾与两种订货模式相适应的业务流程,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重新组合,在库存管理系统设计时能充分考虑到这两种流程的运行。

建立严谨的数据管理流程

正确的数据是库存管理系统发挥效用的关键条件,采取如下的数据管理流程,将很大程度上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明确数据输入和设置部门。与库存管理相关的数据主要包含商品数据、供应商数据和交易数据三个部分,其中商品数据最为重要,目前由采购部门在购进商品时提供。如果将与库存管理相关的数据的所有权划给对库存直接负责的物流部门,他们会比采购部门更负责地对待数据的输入与设置,因为他们需要借助正确的数据管好库存。

建立数据审核和检查机制。库存管理系统一般对数据的输入都应有校核功能,除此之外,重要的数据输入系统之前必须经上级管理人员审核。只有通过建立合理的审核机制才会避免垃圾数据进入系统,不致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系统的正常使用。在数据的日常管理中,差错是难免的,可以由专门的数据检查部门,通过系统数据与原始数据的比较,来确定数据是否会存在问题,保证错误的数据及时得到更改,从而避免对系统的重大影响。

提高现有的用户技术素质

一套好系统的正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最终用户的正确使用,在用户的计算机整体水平不高、培训任务非常艰巨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以下策略:争取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公司高层管理者支持培训工作,既可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培训,又能创造条件和激励机制让员工乐意参与培训。建立完善的培训文档。完善的培训文档一方面能够帮助受训者更好地理解培训的内容和更快地接受培训的技能,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受训者继续巩固和复习培训知识。设计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加强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练习,并安排相应的岗位培训。进行必要的培训考核。管理者也应重视培训结果,并将培训考核与上岗机制挂钩。

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

在传统的库存管理系统中,管理库存主要是通过企业的MIS系统来实现的。近几年,无线技术、协同合作、供应链等为仓储式连锁超市的库存管理提供了更好的技术平台。

无线库存货位管理系统。由于仓储式连锁超市经营面积大,商品品种繁多,对开放式货架上的商品进行实时的数量管理是难以做到的,但可以进行商品的货位管理。当货物被摆上货架时,用无线设备同时扫描商品条码和货架条码,并将商品的货位信息传送到中央数据库。也可以非常方便地利用无线终端来管理和查询商品的货位信息,便于订货和盘点,这种无线库存货位管理系统将会为仓储式库存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

供应商管理库存。一直以来,流通领域的各企业都是各自管理自己的库存,供应链的各环节也都有各自的库存策略,其结果是不但各个企业的库存水平很高,而且整个供应链的库存也很大,这是由于需求的放大作用造成的。为了提高供应链各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降低库存水平,可采用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VMI)等技术。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本土的仓储式连锁超市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库存管理是仓储式连锁超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库存管理流程,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少日常库存损耗,降低库存管理成本是仓储式连锁企业库存管理的目标。我国特定的市场环境要求对库存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因地制宜地改造,只要能够优化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并且通过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投入以及企业用户的培训就能够提高库存管理水平。

参考资料:

1. 陈兵兵。供应链管理――策略、技术与实务。 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

2. 张大军。连锁经营与计算机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