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护理管理学论文题目(最新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1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
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确保护理安全。护理部按照《护理质量考评标准》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召开会议,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将检查结果反馈到各病区,各病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2.2健全护理安全制度及处理应急预案
2.2.1完善和制订各项管理制度
要建立护理安全的有效体系,就必须实现对差错的严格预防和控制。制定相应的护理制度和流程,使之人人知晓并在实践中参照执行,对可能发生护理不安全的高危环节进行重点关注和整治。定期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重点讲评分析。对已经出现的医疗不安全事件,应有危机处理方案,尽快找出导致不安全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
2.2.2对各类紧急情况有应急预案
为确保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病人入院后护士即根据病人的病情,结合病区环境做出初步评估。科室必须健全住院患者紧急状态时的应急预案,确保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
2.2.3重视风险意识、 法律 意识教育
护理部要求护士对病人权利和护士义务有正确认识,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及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开展护理核心制度学习,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让护士充分意识到遵守规章制度、遵守护理规范是对自己的保护。
2.2.4加强护理管理职能,转变观念,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在全体护理人员中树立护理安全的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时刻把病人安危放在心上,建立安全第一的观点。护理管理者应着眼于系统分析,经常检查和督促护士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要加强护士业务素质培训,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对病人的护理安全质量。
2.2.5安全管理纳入病房的目标管理
护士长采取 科学 管理病房的方法,进行恰当的人力资源管理,既要保证护理人员充足又要避免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而发生差错事故。当使用新的医疗仪器或开展新 治疗 、新检查时,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学习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科室建立交接班前的自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3小结
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是 医院 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护理安全措施的更新和改革应当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追求完善的过程。我们要借鉴外院的经验,认真更新安全观念,通过持续的、预防性的管理和改进,以患者需求为动力,紧跟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服务进展,分析相关因素,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才能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适应广大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高标准的需求。
[1]刘丽革,刘丽霞。关于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吉林医学,22(2):116.
由于患者、护士及其护理技术的原因,可导致意外跌伤、坠床、压疮、舌咬伤、医院感染、误吸、静脉炎等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在护理实践中,要强化安全意识,加强科室管理,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切实规范护理记录,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注重重症患者病情观察,适当进行预见性护理,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督促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治疗护理活动,避免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神经内科尤其是老年住院患者可存在身体虚弱、肌肉功能衰退、运动障碍和较低的机体反应能力,存在心理和意识障碍问题[1—2]。如果不加强护理管理,会出现相关安全隐患而导致意外发生,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要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并根据护理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个性化的防范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身心健康。
1 常见安全隐患的种类及其发生原因
意外跌伤、坠床、压疮、舌咬伤、医院感染、误吸、静脉炎等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1.1 意外跌伤
神经内科以中老年患者居多,行动相对迟缓,视觉和听觉能力和平衡性较差,易摔倒、晕厥。如果地面湿化、不平稳以及坐凳倾斜等可能摔伤患者。
1.2 坠床
神经内科患者往往存在躁动和不安的情绪,如护士经验不足或忽视预防性护理活动的开展,未设置护栏,未采取约束措施,患者可能会从床上坠落或跌落而发生意外。
1.3 压疮
神经内科患者长期被限制无法活动,易发生压疮。如环境潮湿,会提高压疮的发生机会或加重病情。
1.4 舌咬伤
护士如果巡视不到位,患者抽搐时未采取口腔保护措施,会导致舌咬伤。
1.5 医院感染
脑血管疾病相对较重,侵入性的诊治较多,护理复杂,院内感染发生率相对较高。护士未严格遵守和落实护理操作规程、各种消毒措施和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可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2 安全隐患的患方和护理因素
2.1 患方因素
①患者合并症较多,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损害等合并症;
②患者多为老年患者,视力和(或)听力减退,行动不便,反应迟钝,瘫痪患者活动更差,生活不能自理;
③疗区以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为主,多伴语言和吞咽功能障碍,易发生误吸风险;
④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末梢循环欠佳,难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时易造成液体渗出、静脉炎甚或皮肤坏死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⑤由于家属没有很好地了解患者病情及其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活动,可能引发护理隐患;家属对突然发生的病情变化,不一定理解,就可能引发护理安全隐患;
⑥患者约束力差。插管患者往往具有较差的耐受性,较易出现负性情绪,加之并存不当的护理操作、未妥善固定等护理因素,可能导致自我拔管或自行脱管的发生,出现护患纠纷。
2.2 护士因素
①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多,护士工作量大,且护士需要完成大量护理记录工作,可能贻误病情观察环节;
②经验不足的科室内年轻护士有时不能做到密切观察并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未及时报告医生紧急处理,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③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专业性较强,如护士专业知识不扎实,操作不熟练,年轻护士对危重患者观察不到位,急救技术掌握得不熟练,可出现安全隐患;
④由于护理工作量较大,护士数量不足,为了完成工作任务,部分带教老师让学生独立完成发药、注射等护理操作,增加了护理安全隐患;
⑤医护记录尤其在描写意识状态时记录不一致;书写不及时,记录完整性较差;不连贯的记录,未标明重点问题,均可引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⑥不重视保护患者隐私部位和隐私医疗和非医疗信息,没有充分认识和评估产生护理纠纷或导致安全隐患的行为和相关问题或现象。
2.3 护理技术因素
2.3.1 管道护理因素
①气管插管护理不到位。护士未妥善固定未向患者交待清楚,未针对患者实际开展心理护理活动,未及时处理因痰液黏稠或痰液较多而堵塞气管插管,可导致拔管或脱管的发生;
②因工作不到位,未做好胃管、导尿管、引流管和中心静脉导管等管路的护理,患者可能拔管、自行脱管或堵塞管路的发生,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
2.3.2 护理制度 未建立、完善和严格执行护理管理制度,未严格贯彻执行护理操作规程,难以落实护理职责等,可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2.3.3 抢救药品和设备不到位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病情可能瞬息万变,应抓紧时间在规定时限内全力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但如果抢救设备和药品未妥善准备好,抢救设施未达到最佳使用状态,护士操作不熟练,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会对抢救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2.3.4 医患沟通 神经内科疾病病情千变万化。这需要护士应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或家属进行交流,避免护患纠纷或人际矛盾的发生。有的神经内科患者语言表达能力丧失殆尽,其特殊性无形之中增加了沟通难度。如果家属没有很好地认识和理解患者的病情,对医院的相关制度持排斥态度,一旦病情恶化患者或家属可出现拒绝、愤怒或抑郁等强烈的心理反应,有可能迁怒于护士。
3 护理管理措施
3.1 强化安全意识
提升护士的临床护理水平,定期举行护理培训,考核护士的护理操作,注意提高护士业务水平,提高临床输液技术能力,掌握不同疾病的输液浓度和速度,熟悉和掌握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护士的护理服务思想,评价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感受评价指标,了解患者的需求,重点保护行动障碍患者,防止其出现独立行走引起的跌摔伤;合理划分和强化护士的护理职责,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给需要的患者以保护牙套,设置防护栏来保护长期卧床的患者,为患者翻身、按摩等避免压疮发生的措施。临床护理过程中,态度一定要诚恳和蔼,不要引起患者的不悦,能够运用沟通交流技巧和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充分考虑患者的安全问题[3],通过护理程序发现护理问题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
3.2 加强科室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实到位是降低护理安全隐患的根本。
①落实规章制度,逐一落实到位;
②制定并演练应急预案,提高护士的急救技术水平;
③强化双向和相互交流,总结经验和教训;
④主动沟通患者家属,消除家属顾虑。要完善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和安全隐患防范工作。要完善科室护理操作规程,采取责任制度,完善流程,护士要严格执行护理操作流程;要科学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保证每个班护士技术力量均衡,护士上岗不得疲劳过度,避免和减少护理纠纷和事故的发生。不仅要考核基础护理技能,也要考核专科设备操作和仪器使用能力,最大限度避免医疗意外发生。科室要成立质控小组,每月一次的护士例会上总结,找出可能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并及时做出整改措施。带教老师必须做到“放手不放眼”,学生进行各项操作时必须有带教老师在场,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3.3 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
提高护理技能和护理质量的关键在于学习前瞻性护理知识和技能。这要求医院要重视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和学习,常抓不懈,形成常规化、制度化,保证其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并作为考核内容之一。
①完善入院风险评估表,全面评估患者的疾病程度、意识、肢体活动等,对高危人群使用警示标识,对燥动患者根据情况使用约束带,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发生意外应采取的措施,对重危患者及活动障碍者要求家属24 h看护;
②为避免跌倒摔倒、等意外的发生,离床活动的活动障碍患者应在家属或医务人员陪同或扶持下进行功能锻炼;
③要应用压疮发生危险因素评估量表评价新入院和危重患者,及早发现高危压疮人群,并协助患者采取多翻身等护理措施防止压疮发生。
④提高护士的护理技术水平:要做到基础护理、专科技能及其前沿知识培训两不误,提高护士的理论和专业水平;
⑤老年患者在静脉输液前,要认真观察血管条件,选择合适的静脉血管和穿刺针,以高超的技术保证一次穿刺成功;
⑥加强监护与管理。神经内科常见病症为脑部疾病,为便于观察和抢救有时需要安排在监护室。为避免出现急危重症发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定期检查并保证其中抢救物品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抢救效率和成功率,杜绝各类差错事故;
⑦行动不便的神经内科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易发生意外伤害事件。所以入院时护士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要运用护理程序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摔伤坠床可能,根据评估结果注意增加巡视病房次数、增加防护栏等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避免发生意外[4];
⑧心理护理指导。神经内科疾病多数不易治愈,疾病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维持良好心态,保持心理健康是稳定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病情的基础。因此护士应实施责任制护理,确实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倾听患者诉说,针对患者心态采取不同的措施缓解心理冲突,建立良好的行为生活模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4 切实规范护理记录
护士必须应用专业术语和具有逻辑性的语言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地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护理措施、疾病转归和预后等护理记录,必须认识到护理记录在护理纠纷处理中的重要作用。医院应通过督促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3.5 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①加强易导致医院感染易感因素的处理和原发病的治疗;
②要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情况下进行必要的侵袭性诊疗,应避免不必要的侵袭性诊疗;
③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室内清洁并维持良好的微小气候,指导卧床患者掌握有效咳嗽排痰的基本技能;
④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应尽量避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超剂量使用,已有感染性疾病应在病原学检查和药物敏感试验基础上合理用药,避免交叉感染;
⑤密切观察高龄和住院时间长患者的病情变化,避免并及早发现医院感染;
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重视医院感染,通过健康教育避免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3.6 注重重症患者病情观察,适当进行预见性护理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具有特殊性,在日常护理过程中护士应注重与患者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其心理活动与思维动态,避免在心理状态不佳的情况下,患者做出逃离医院、自杀或伤害他人毁坏物品等过激的行为。护士应多观察患者非正常病情,及时向医生和患者家属反映,尤其是在交接班过程中要交代应注意的患者,适当进行预见性措施,有效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3.7 不断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修养
护士护理能力直接影响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频率与程度,这不仅要加强护士专业技能培养,更要提高其职业道德素养。相对于专业的护理方法,患者更需要的是护士的真情投入,对患者服务的奉献精神和责任使命感,这是有效防止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重要因素。不排除有患者在发生意外状况时,护士态度冷漠,消极怠工影响治疗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可见,高尚的职业道德培养与专业护理技能的培养同样重要。
3.8 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督促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治疗护理活动
科室要定期不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病情症状,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鼓励患者多参加康复治疗活动,坚强锻炼身体,按时服药。教会患者发现病症发作的先兆,及时寻求医护人员帮助,预防病症突发。科室也要与患者家属多进行沟通,督促患者家属多来医院看望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更好地进行康复治疗。温馨的家庭氛围有助于患者的治疗,有益于患者增强自信心,减少精神病症的发病几率,可以有效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1、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
3、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4、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进展
5、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6、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7、同伴教育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8、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 优先出版
9、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0、动机性访谈对长期血糖控制不良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11、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
12、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社会关系质量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13、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实践
14、住院患者跌倒造成伤害的风险因素分析
15、延续护理在腹膜透析治疗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16、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17、PDCA循环结合全程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非酒精脂肪肝患者随访的效果观察
18、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效果比较
19、不同PICC导管对并发症发生影响的系统评价
20、延续护理服务部专职工作岗位的设立及实践
21、我国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及其长期护理服务策略
22、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
23、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4、医护合作策略在ICU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5、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6、协同护理干预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及照顾能力的影响
27、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的研究进展
28、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29、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模式在学龄期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
30、综合性医院压疮现患率多中心联合调研
31、护理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32、连续护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
33、提高ICU护士对使用呼吸机患者抬高床头依从性的策略和效果
34、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研究进展
35、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6、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7、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连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38、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分娩的影响
39、糖尿病个案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40、生活方式干预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现状
41、地塞 米松预处理导管对PICC所致静脉炎的预防作用
42、国外延续性护理模式研究进展
43、护士留职意愿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
44、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
45、疼痛信念及其相关评估工具的发展与展望
46、延续护理小组管理的实践与成效
47、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48、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应用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效果比较
49、结构-过程-结果模式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50、全球住院儿童超说明书用药现状的系统评价
51、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护理研究进展
52、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53、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
54、护理核心能力的概念分析
55、助产护士产前门诊对初产妇心理状态、满意度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56、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个案管理的效果分析
57、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
58、授权理论在社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教育中的应用
59、335起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
60、自我管理模式的研究实践进展及思考
61、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
62、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的研究
63、多中心医院获得性压疮预防现况及干预对策
64、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和自我效能对健康状况影响的路径分析
65、口腔冲洗用于气管插管危重患者口腔护理效果的meta分析
66、高血压患者依从性量性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
67、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68、护士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69、护士长领导风格、护士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70、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71、根因分析法在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管理中的应用
72、我国老年护理需求状况及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思考
7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制订与管理
74、466名护士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及离职意愿的关系
75、新护士护理安全系统化培训措施与成效
76、个体化健康指导用于42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的效果评价
7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延续护理
78、专业自我概念在护士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效应
79、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80、间断声门下灌洗结合持续声门下吸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护理安全是临床护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目前临床护理管理研究的重中之重。急诊科是医院较为特殊的场所,是接收重症患者的第一站,护理安全隐患贯穿于整个过程,一旦稍有不慎,将造成严重医疗事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必须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此,本文将我院急诊科管理实施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安全管理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急诊科护理人员15例为研究成员,该成员包括护士长。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探讨其护理安全隐患,包括:目前,临床均表现为年轻护理人员应急能力低、法律知识欠缺、护理安全意识不足、工作经验不足等,一旦患者相对较多,将出现手忙脚乱现象;由于输液室患者多、周转快等因素的存在,常出现随意调换位置现象,若护理人员未认真核对患者、液体,间接导致液体输入错误;护理人员日常工作期间未及时巡视,未及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均会出现液体外渗现象;护理人员工作态度强硬,未及时解释医院情况,极易出现分诊错误处。增加误诊、漏诊发生率;患者运输过程中,护理人员和其未及时沟通或沟通不足等,均会发生护患纠纷;由于日常护理人员忙,护理人员缺乏,通常会出现忽略观察患者现象,致使记录不及时、错记现象;待接收120电话出车后,一旦无人接听,将会转至输液室接听;患者多时,护理人员无法及时接听,直接影响接收患者绿色通道畅通。
1.3观察项目
观察安全管理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18.0软件对本文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对结果中相关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本文中对计数资料进2检验,若对比显示P<0.05,则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临床结果显示,急诊科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类型为拔管不规范、跌倒、坠床、医嘱执行错误等,安全管理未实施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6.7%;安全管理实施后发生率为6.7%,实施前后存在鲜明性临床差异(P<0.05)。
3讨论
一般来说,急诊科所有操作均将“急”作为中心点,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责任重。工作过程中,发挥护理人员潜能,改变较为传统的护理模式,将被动工作转变为主动工作,为患者提供较为全面、舒适的护理服务。
3.1强化安全意识
日常工作期间,护士长应邀请专业人员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如:借助科室早会时间针对性的`进行法律、医院规章制度培训,让护理人员将“安全第一”作为护理工作主要原则。通过法律知识培训,不但能让护理人员认清日常形势,将工作错误扼杀于萌芽中,使每位护理人员学法、懂法,学会用法律知识保护自我,便于维护护患双方权益,进而为患者提供较为全面、安全的护理服务。3.2转变服务观念护理人员应变被动为主动服务,为重症患者开设绿色通道,将患者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热情服务患者,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准确判断患者病症,确保每位患者均能享有有效、快速的救治。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提高自身急救意识,完整准备抢救用品、器械;患者进入科室救治后,护理人员应保持冷静,迅速反应,按照医院规章制度执行各项操作,注意讲话艺术,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详细记录临床操作,确保书写全面、认真,完善记录患者病情发展、医生叮嘱等。
3.3加强培训力度
急诊科接诊患者病情严重,需及时救治。因此,需确保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完善,工作经验丰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临床医师抢救。这样需要医院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力度,安排护士长或工作资历高的医护人员进行知识讲解,还可通过示范、查房等活动来指导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此外,还应加强护理人员素质教育,培养护理人员反应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等,使护理人员在较为紧张的环境下也能发挥稳定水平,提高抢救成功率。
3.4建立纠纷处理制度
护士长可利用日常晨会时间鼓励护理人员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对报告人员进行保密处理;针对护理人员上报护理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制定解决措施。收集护理人员存在问题,便于防范于未然;建立纠纷处理制度,对和护理相关的投诉、纠纷等不良事件,以书面形式进行备案,要求每位护理人员均掌握纠纷处理方式,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负面反应。
3.5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目前,临床已证实床护比和护理质量呈现正相关,护理人员配置不足致使医院护理质量相对较低。由于急诊科工作的特殊性,应适当增加护理人员总量,并根据其工作资历、年龄等调整工作,让专业技能不同、资历不同护理人员各司其职,互相帮助,提高团队团结意识,进而提高护理质量。此外,还应加强安全管理。做好物品管理工作,护理人员交接班时认真检查,护士长安排专业人员管理临床设备,确保其处于稳定状态,便于抢救时正常使用;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日常工作中认真填写输液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加强巡视力度,预防危险性事件的发生。
4小结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未出现法律以外的心理、生理或功能上的损伤或死亡。护理安全是整个护理工作的基础条件,由于急诊科所收治患者病情重、治疗难度大等,患者及其家属极易出现紧张、易怒等负性情绪,操作期间稍有不慎就会诱发医疗纠纷。因此,需确保护理人员掌握专业知识,学会灵活应变突发事件。我院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发现,拔管不规范、跌倒、坠床、医嘱执行错误等为常见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6.7%;通过相应针对性措施的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至6.7%,存在鲜明性临床差异(P<0.05),说明急诊科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防范护理风险,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保障,亦可在提高患者满意率的同时,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水平。
1.导师负责制下护理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构建
2.中美护理研究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3.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护理研究生在读期间压力的质性研究
5.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初探
6.护理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负责任研究行为的培养
7.造口专业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专家调查研究
8.国内外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9.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地区差异研究
10.护理研究生对老年人及老年护理知识和态度的调查
11.对我国护理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缺陷与对策的思考
12.临床护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现状调查
13.我国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在校护理研究生择业意向调查
14.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年龄差异研究
15.护理研究生实践过程的管理探讨
16.案例教学法在护理研究生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17.我国护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
18.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非智力影响因素分析
19.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年级差异研究
20.基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我国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发展
21.护理研究生导师实践角色自评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22.护理研究生双语教学方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23.面向21世纪护理研究生教育发展策略探讨
24.加拿大护理研究生教育体系及特点
25.护理硕士研究生共情和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26.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7.护理硕士研究生循证护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8.护理研究生科研训练中的指导要点
29.护理研究生团队导师制建设
30.美国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
31.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国内外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33.护理研究生在临床科研中的角色和作用
34.成人学习理论在护理研究生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应用
35.基于临床核心能力专业型护理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初步探索
36.试论我国护理研究生社区实践的必要性
37.晋京两地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自我概念水平和自我评价水平研究
38.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其研究状况的文献分析
39.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认知的比较
40.重视护理研究生培养 狠抓实践过程管理
41.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现象学研究
42.加强国际合作,培养高质量护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博士生培养的经验介绍
43.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44.泰国玛希隆大学护理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45.“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理论在护理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46.韩国忠南大学护理研究生教育特点及其借鉴
47.护理研究生科研活动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分析
48.基于核心能力的高等中医院校护理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初步研究
49.培养高素质护理研究生的探索与实践
50.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知识体系的研究
51.护理学研究生教育设置专业学位的调查研究
52.中韩护理学研究生教育比较
53.天津市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研究
54.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
55.交互性教学模式在护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实践研究
56.男性护理研究生学习动机的质性研究
57.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调查
58.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方向的分析
59.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护士核心能力调查分析
60.探讨高等护理教育体制与护理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61.美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及启示
62.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63.发展以角色为基础的护理研究生教育
64.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培养期望与需求研究
65.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期望与就业体验的质性研究
66.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
67.人文素质教育在护理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68.论艺术教育与护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相关性
69.我国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设置分析
70.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认同的质性研究
71.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胜任力评价体系的系统评价与Meta整合
72.导师指导与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相关问题的分析
73.澳大利亚护理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关系的介绍
74.中美护理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
75.护理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76.以临床核心能力为中心的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探讨
77.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信效度评价
78.护理研究生临床带教方式探讨
79.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期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80.晋京两地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职业信息收集能力研究
81.目标设置理论在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82.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
83.临床能力考核对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84.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85.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与评判性思维的关系研究
86.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就读体验与应对的质性研究
87.我国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现状与思路
88.护理研究生导师队伍现状及AGIL模式指导下的建设研究
89.中医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90.国内外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比较研究
91.中美护理研究生课程比较
92.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比较研究
93.两年制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研究
94.我国护理教育方向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分析
95.导师组制模式培养护理研究生的实践
96.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97.国内外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
98.我国护理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99.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方案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100.护理研究生参加临床实践的探讨
101.晋京两地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学绩水平和设定目标能力研究
102.我国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
103.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循证护理能力培养的实践与反思
104.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探索性研究
105.提高培养质量,加强护理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管理
106.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的研究进展
107.护理研究生实习中所面临的各种人际关系及伦理决策
108.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期望的定性研究
109.护理研究生ICU临床实习模式的探讨
110.临床型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质性研究
111.德尔菲法构建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12.知-信-行认知理论在护理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113.在实践中培养护理研究生的临床教学能力
114.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对硕士教育现状的评价研究
115.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对临床实践指导老师期望调查
116.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7.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参与专业课程资源共享体系的学习体验
118.Delphi法构建护理学研究生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的研究
119.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分析与建议
120.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21.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其展望
122.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关键要素的构建
123.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进展
124.对护理学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实证研究
125.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培养的SWOT分析
126.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
127.就业双方对护理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的认知
128.护理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129.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30.在读护理硕士研究生与专科护士批判性思维特质的比较
[摘要]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用精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术中舒适度和配合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配合度和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加入细节管理,增强患者在术中的舒适性,可以明显提升手术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细节管理;护理质量;满意度
医院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科室就是手术室,是对患者施行治疗、抢救患者生命的最重要的诊室,也是医院内非常重视技能的诊室[1-3]。而护理手术室不仅工作量大、技术性强,其承担的风险也明显高于其他部门,并且工作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由于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治疗和抢救都有着较高期望值,同时护理手术室的工作将直接对患者的恢复和预后产生影响,因此一定要十分重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基本需求。细节护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通常是补充、完善、分析以及辨认一些相关的细节问题,最大可能地去避免护理中的事故和差错,进而全面提升护理质量[4-6]。细节管理的基本服务宗旨就是以患者为基本中心,为其提供最体贴、细致、周到的服务,提升患者的术中满意度和舒适度。本研究选取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手术室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男36例,女29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5.5±2.8)岁;骨科手术21例,咽喉科手术24例,鼻科手术20例;手术时间36~325min,平均(180.5±12.5)min。实验组男32例,女33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4.5±3.2)岁;骨科手术19例,咽喉科手术24例,鼻科手术22例;手术时间41~336min,平均(188.5±10.8)min。排除标准[7-9]:术中出血量>300ml患者;手术前出现严重营养不良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有严重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患者均知晓本研究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进行手术前,应当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简单介绍手术流程,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术中严密监控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术后还应当延续监控重要指标,患者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须及时向医生汇报并予以解决。实验组患者采用精细护理措施,主要包括:
①成立手术室细节管理小组。主要成员包括手术室护士和护士长等,展开会议细节的讨论,并且制订出一套具体的细节护理管理方案[10];要定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以及资深护理讲坛和经验交流会,对手术室护理的技巧和经验展开交流,不断强化小组成员的专业技能,保障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在手术之前护士与护士长要对手术器械和用药进行严格的检查,避免在术中出现差错;定期举办会议,进行工作总结,分析近期出现的错误,吸取经验,并且加以改正,从根本上提升手术护理的安全性。
②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应统一穿着整洁干净的护士服,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要使用温和可亲、礼貌谦逊的方式,问询患者病情时,确保言语清晰、流利。若患者对病情心存疑虑,护理人员要主动进行询问,进而帮助患者缓解压力、解决疑惑,多向患者讲解手术成功案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③术中护理。要严格控制手术设备,确保手术器械与设备为正常状态[11],照顾患者的手术举措,使用同情词安慰并鼓励,了解患者术中的不适,做出及时调整。
④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术后定期访视的情况下,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和身体状况,对于手术后的恢复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并告知患者,若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进行联系[12]。真正的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树立患者至上的基本原则。
1.3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评价根据参考文献制定,分为四个评价指标[13]:术前护理质量、术中护理质量、术后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形象。每项的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高,四部分的评价之和为护理总质量评分;使用自拟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调查,每项的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9~10分为十分满意,7~8分为基本满意,5~6分为一般,5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合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中配合度、舒适度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中配合度和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护理人员不仅仅要给予患者相关的医学服务,还要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均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所以加强手术室护理中的细节管理是非常重要的[14]。相关研究表明,细化手术室护理的环节可以提升手术成功的概率,同时促使患者更好地康复。在细节性的管理中,主要是严格落实管理中的各项制度,分析落实中的潜在风险,寻找一些薄弱环节[15]。比如手术室中经常出现人员欠缺,由于女性较多,导致病假、产假、婚假都比较多,外加医院手术较多,使得护理人员的身体都长期处在一个疲劳状态,这也导致护理的质量不断下降,操作不断出错;新老护士出现断层现象[16],一些新护士缺乏责任心、思想不稳定,带教困难;仍有一部分护理人员欠缺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忽视细节,对患者不能做到严格观察,对于操作规范也不能严格执行[17]。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将细节管理加入到手术室护理工作当中,研究结果提示,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术中的配合度和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只有对管理细节不但强化,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护理服务零投诉、护理技术零缺陷、护患关系零距离、护理质量零差错”[18]。因此,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加入细节管理,使得患者在术中更加舒适,可以明显提升手术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大力推广。
【摘要】目的分析在体检中心护理岗位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本体检中心从2016年1月开始在护理岗位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比较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情况。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体检各类风险发生率均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前投诉率和满意度分别为5.8%、80.2%,管理后分别为0.8%、99.2%(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护理岗位安全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护理风险,保证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体检中心;风险管理;护理岗位;安全管理
医疗风险管理指的是医院系统、组织的减少或消除医疗风险的损失或者危害,经分析医疗风险,探讨防范医疗风险的措施,最大程度避免出现护理风险[1-2]。体检中心应对的受检人群包括各类健康状况、各类文化水平、各类年龄,所以护理的难度较大,风险较高[3]。本研究主要分析在体检中心护理岗位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下文为研究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体检中心共有护理人员8名,均为女性。以2016年1月为时间界限,在前后各一年时间内随机抽取1000名受检者的体检基本资料,全部受检者的基本资料都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护理风险识别
组建风险管理小组,通过护士长的领导开展工作,严格按照护理风险管理程序进行,对各个岗位上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分析岗位风险存在的主观以及客观因素。通过头脑风暴法发现护理风险来源于护理人员方面以及体检者方面,护理人员方面主要是由于开单错误或者责任心不强;技术操作层面出现穿刺失败。体检者方面主要包括知识缺乏:项目出现漏检或者非空腹进行体检;另外还有一些特殊体检者体检时出现晕血、晕针情况。
1.2.2强化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首先必须制定规范的制度章程,比如技能考核、岗位流程、岗位职责等,确保护理风险管理具有科学依据,同时必须在护理人员以及护理科室的学习以及培训中。除此之外,针对已经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必须学会总结教训,及时发现原因制订改进对策,防止不良事件的二次出现。
1.2.3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的制订及实施
具体分为风险预防以及风险处理两个层面。本体检中心制订了非常完善的护理岗位风险防范措施,囊括了围体检期各类宣教工作以及应激方法。在宣教中,护理人员要运用严谨且通俗的语言,保持端正的态度。导诊护理人员应该对每名受检者进行相关注意事项的指导,保证受检者完全明白体检的项目以及应该配合的事项。护理人员必须熟记全部应急预案,对隐患采取预见性的防范措施进行规避,保证受检者安全、舒适的完成体检。
1.3观察指标
比较管理实施前后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包括开单错误、穿刺失败、非空腹体检、晕针晕血、漏检;比较管理前后受检者投诉情况以及受检者对体检服务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经SPSS19.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进行卡方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风险
管理前各类护理风险发生率均高于管理后,差异均明显,P<0.05。
2.2投诉及满意度
管理前受检者投诉的有58名,投诉率5.8%,管理后受检者投诉的有8名,投诉率0.8%(P<0.05);管理前1000名受检者对体检表示满意的有802名,满意度为80.2%,管理后1000名受检者对体检表示满意的有992名,满意度为99.2%,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风险管理的实质是将原本通过消极态度处理发生后的风险事件,转变成积极预防未发生的风险事件。风险管理要求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高危因素以及薄弱环节,把风险隐患消灭于初始阶段[4]。体检中心在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护理风险,而当护理风险出现后,受检者以及其所在家庭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且体检中心的公信度也会明显下降,长远来看会影响体检中心的发展[5]。所以,对于体检中心,必须做好岗位安全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保证每名受检者都能接受最优质的体检服务,通过从细微之处入手,最大程度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保证体检安全[6]。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风险管理后体检各类风险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前投诉率和满意度分别为5.8%、80.2%,均优于管理后0.8%、99.2%(P<0.05)。综上所述,在体检中心护理岗位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减少体检护理风险,保证体检能够安全顺利进行,提升受检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参考文献
[1]张玉姣。体检中心护理风险管理的因素与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5):2598.
[2]郭晓倩。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83-84.
[3]耿晓焕。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8):125-126.
[4]江秀琴,洪清慧。护理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静脉采血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1):44-46.
[5]吴向春,张梓童,韩艳芳,等。护理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的应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0):1409-1411.
[6]郭晓倩。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83-84.
关于体检中心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在体检中心护理岗位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本体检中心从1月开始在护理岗位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比较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情况。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体检各类风险发生率均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前投诉率和满意度分别为5.8%、80.2%,管理后分别为0.8%、99.2%(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护理岗位安全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护理风险,保证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体检中心;风险管理;护理岗位;安全管理
医疗风险管理指的是医院系统、组织的减少或消除医疗风险的损失或者危害,经分析医疗风险,探讨防范医疗风险的措施,最大程度避免出现护理风险[1-2]。体检中心应对的受检人群包括各类健康状况、各类文化水平、各类年龄,所以护理的难度较大,风险较高[3]。本研究主要分析在体检中心护理岗位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下文为研究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体检中心共有护理人员8名,均为女性。以201月为时间界限,在前后各一年时间内随机抽取1000名受检者的体检基本资料,全部受检者的基本资料都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护理风险识别
组建风险管理小组,通过护士长的领导开展工作,严格按照护理风险管理程序进行,对各个岗位上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分析岗位风险存在的主观以及客观因素。通过头脑风暴法发现护理风险来源于护理人员方面以及体检者方面,护理人员方面主要是由于开单错误或者责任心不强;技术操作层面出现穿刺失败。体检者方面主要包括知识缺乏:项目出现漏检或者非空腹进行体检;另外还有一些特殊体检者体检时出现晕血、晕针情况。
1.2.2强化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首先必须制定规范的制度章程,比如技能考核、岗位流程、岗位职责等,确保护理风险管理具有科学依据,同时必须在护理人员以及护理科室的学习以及培训中。除此之外,针对已经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必须学会总结教训,及时发现原因制订改进对策,防止不良事件的二次出现。
1.2.3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的制订及实施
具体分为风险预防以及风险处理两个层面。本体检中心制订了非常完善的护理岗位风险防范措施,囊括了围体检期各类宣教工作以及应激方法。在宣教中,护理人员要运用严谨且通俗的语言,保持端正的态度。导诊护理人员应该对每名受检者进行相关注意事项的指导,保证受检者完全明白体检的项目以及应该配合的事项。护理人员必须熟记全部应急预案,对隐患采取预见性的防范措施进行规避,保证受检者安全、舒适的完成体检。
1.3观察指标
比较管理实施前后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包括开单错误、穿刺失败、非空腹体检、晕针晕血、漏检;比较管理前后受检者投诉情况以及受检者对体检服务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经SPSS19.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进行卡方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风险
管理前各类护理风险发生率均高于管理后,差异均明显,P<0.05。见表1。
2.2投诉及满意度
管理前受检者投诉的有58名,投诉率5.8%,管理后受检者投诉的有8名,投诉率0.8%(P<0.05);管理前1000名受检者对体检表示满意的有802名,满意度为80.2%,管理后1000名受检者对体检表示满意的有992名,满意度为99.2%,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风险管理的实质是将原本通过消极态度处理发生后的风险事件,转变成积极预防未发生的风险事件。风险管理要求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高危因素以及薄弱环节,把风险隐患消灭于初始阶段[4]。体检中心在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护理风险,而当护理风险出现后,受检者以及其所在家庭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且体检中心的公信度也会明显下降,长远来看会影响体检中心的发展[5]。所以,对于体检中心,必须做好岗位安全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保证每名受检者都能接受最优质的体检服务,通过从细微之处入手,最大程度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保证体检安全[6]。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风险管理后体检各类风险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前投诉率和满意度分别为5.8%、80.2%,均优于管理后0.8%、99.2%(P<0.05)。综上所述,在体检中心护理岗位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减少体检护理风险,保证体检能够安全顺利进行,提升受检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参考文献
[1]张玉姣。体检中心护理风险管理的因素与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9(5):2598.
[2]郭晓倩。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J].内蒙古中医药,33(24):83-84.
[3]耿晓焕。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8):125-126.
[4]江秀琴,洪清慧。护理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静脉采血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32(11):44-46.
[5]吴向春,张梓童,韩艳芳,等。护理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的应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0):1409-1411.
[6]郭晓倩。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