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学论文(4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便是就业压力。随着教育水平的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大学生就业更加复杂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导致大学生就业难。解决就业问题有重要意义。
积极心理学主张使普通人获得更好的发展,生活得更加幸福,使具有天赋的人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其潜能。这就需要人们用一种更开放的、更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发展。如今积极心理学已在很多领域得到实践的检验。心理资本是个体认为自身能够胜任和应对某事的能力,它是完全发自内心的满意感,是对生活的目的感和意义感的体验,它能够帮助我们走向成功,心理资本包括影响个体成就的一些个性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一个人的自我观点或自尊感,支配着一个人的动机和对工作的一般态度。把心理资本引入到心理学领域的是塞利格曼,而在此后进行的研究中,费雷德·卢森斯(20xx) 等人在结合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力量为核心的属于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心理资本”这一概念。至20xx 年,卢森斯等人第一次对心理资本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即心理资本是人类个体所具备的一般积极性的最重要的心理要素,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是其心理状态的具体表现,这样看来,心理资本可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投入与开发活动来取得竞争优势,且其超出了人力和社会资本。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卢森斯等人(20xx)对心理资本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界定,他们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 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 自我效能) 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对现在与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 乐观);对目标锲而不舍,为获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 希望);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 韧性),以取得成功。
结合国内外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心理资本是可以通过开发干预来提升改变的。比如可以通过熟练掌握社会说服、生理和心理觉醒、成功体验、替代学习与模仿等方式方法来开发自我效能;通过设置目标、参与、制定替代性的权变计划,将开发希望用最终实现目标来实现;通过用包容过去、珍惜现在、寻找未来的发展机会来开发乐观;通过关注韧性资产、危害因素以及过程的策略等锤炼韧性。
一 提高自信,树立积极的就业意识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主观感知方式,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可和相信。自信具有五方面的特性,即表现在:第一,自信与具体领域有关,具体来讲,在某一领域具备信心,并不代表在其他领域同样具备信心,自信是与被分析的领域联系在一起的,并不能直接迁移到其他领域;第二,自信是建立在练习或熟练掌握的基础上,一般来讲,最有信心的工作大多是已经反复练习并掌握的工作;第三,自信总有提升的空间,即使是在非常有信心的领域,仍然会有一些工作任务会让人倍感吃力;第四,自信受他人影响,其他人对个体的看法,会对个体对自身的认识产生影响,例如皮格马利翁效应;第五,自信是变化的,受可控因素和非可控因素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自信的提高需要个体积极地自我认知和获得他人的认同感。
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咨询形式,在自我认识、提高自信心、人际关系沟通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在团体辅导中可以为成员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通过属于某个团体的这种需求可以部分地得到满足,成员经常彼此认同,然后感到自己是整体的一部分。在有限的`时间内,成员通过讨论、游戏、体验等一系列互动取得良好的疗效,当团体内成员感到自己与别人的相似之处并且与人分享自己最深层的忧虑时,伴随而来的宣泄以及来自他人的完全接纳,都使成员获益颇多。将积极心理学与团体心理辅导进行结合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认知、感受积极情绪、发展积极的行为、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自信心。
二 建立希望,对未来进行正确的认识
在心理资本四维度中,希望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意志力和理想途径。通过里克·斯奈德的研究可以看出,希望是对未来的一种有利倾向的认知思考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中,可以通过设定实际而且有意义的目标,通过自我不懈怠地努力,全身心的投入所有的自我力量来实现事先设定的目标。在当今信息技术时代,对信息的掌握是成功的前提。为了让大学生拥有一种对未来有利倾向的认知思考状态,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式、就业政策,形成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掌握应有的择业技巧,建立良好的心理建设等。从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变是大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帮助毕业生顺利完成这个社会化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可通过开展就业知识讲座、就业指导课、请政府劳动人事部门领导给学生做形势报告、请优秀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等形式,让大学生熟悉了解行业的形势和发展状态,掌握职业角色应承担责任、权利和义务,使其更好更快的融入职业,顺利完成角色转换,缩短职业适应期。
三 加强韧性,勇敢面对挫折
我国心理学及教育工作者在对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就业心理、学习动机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重要的方面之一便是心理韧性,即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保护机制、发掘心理潜能,从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并帮助学生建立摆脱压力、挫折或创伤等消极事件的能力。安·马斯腾和里德等积极心理学家通过理论建构和实证研究认识到,韧性是面对困难时的一种内在心理机制,可以通过这种机制作用来适应当前的困境,激发前进动力。通常意义上来讲,韧性是一种坚韧不拔,面对困境不屈不挠的品质,是保证人们不断前行的力量。而通过相关研究可以发现,韧性不只是我们日常描述出来的品质,其实它也是一种动态的、有延展性的、可开发的心理能力或心理优势。研究表明心理韧性越强,个体感受的压力越低,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提高大学生韧性应该从提高个体综合素质开始,可以从大学生一入学就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训练,帮助他们积极地全面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了解家庭、融入家庭、知晓社会、认识大环境下的就业趋势,正确处理个体与家庭、社会、就业等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抗压能力。
四 结语
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需要高校及高校教师的重视。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开展与就业相关的教学工作和活动,这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优化就业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提升就业竞争力;培养大学生坚韧的意志,提高就业挫折承受力。
摘要:
自从人类迈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的竞争日趋加剧,无论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还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高校思政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而人的心理活动对高校思政课的成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高校思政课中要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进行创新意识,以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教育心理学;运用
一、引言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曾经明确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大学生才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材,高校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引导下,高校思政课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从整体上来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信仰以及价值观是积极、正面的。然而当今社会瞬息万变,信息发展日益膨胀,各种思想价值观互相交融,这对于思想活跃、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社会阅历有限的高校大学生来说,如果不加以引导,容易在思想上产生迷惘甚至走入歧途,这就给高校思政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心理学与教育的产物,符合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学与教的基本规律。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以教育心理学为突破口,着眼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探讨有效的教学途径。
二、教育心理学视阈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心理科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主要是研究教学情境中的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如今已经有着百年的历史。而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是一个系统过程,包含大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大学生是存在心理规律的。笔者认为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学情境中的教师与学习情景中的大学生以及他们在互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国内外有许多教育者都高度地重视受教育者的心理因素,并提出合理运用这一因素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教与心理学是伴随着教育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旨在通过了解人性,改变人性从而实现教育目的。可见,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二)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内涵及价值分析
现代心理学认为,在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大概占75%,而心理健康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在现实生活中,高校许多大学生并没有对思政课地学习引起重视,他们觉得只要背背知识点,考试能通过就行了。这样并没有充分地发挥思政课教学对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而教育心理学和高校思政课有着共同的教育对象、构成要素和人才培养目标,两者关系十分密切。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应该与时俱进,充分运用教育心理学,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尊重他们的想法,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准确介入,通过影响人的思想或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提高思政课教学有效性进而实现德育目标。
三、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阐述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将教育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及时了解,充分把握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各种思想动态,找出问题症结所在,从而有的放矢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
(一)有利于拓展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思路
在传统的高校思政教学模式下,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一度被忽略,他们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不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无法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大学生行为符合传统行为模式和价值体系要求会得到肯定和鼓励;反之,不符合要求便会受到惩罚和批评。教育心理学认为任何一个教育者都没有否定大学生的权利,它更多的是强调对大学生的理解、尊重、信任,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个体差异与学习需要等,一切从大学生的需要出发,拓宽高校思政课教学思路,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观念、法律观念和法律观念。
(二)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科学性
当下许多高校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原则、方针和举措,这些经验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在教育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课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充分把握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反之,效果不太理想。同时,教育心理学中感觉、直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心理规律方面的知识,可以使思政课教学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激发学习热情。所以应以教育心理学为突破口,结合高校思政教学经验与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提炼、总结,使高校思政课教学更科学。
(三)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在传统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强调产生思政理论体系,而忽略了大学生最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而通过教育心理学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结合,全面了解高校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与性格差异,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思想动态与情感变化,利用教育心理学中的知觉、想象、记忆、思维等规律,不断创新意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从而有助于引导大学生主动、积极进行学习,激发整个课堂的活力。同时,教育心理学提倡运用认知分析、行为分析、情感分析等方法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潜能。这也是值得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的,通过借鉴、运用这些教学方法,能够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教育力,从而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效果。
四、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伟大的瑞士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在人的一生中要在他固有的人格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它的多样性、连贯性和和谐性。”高校思政课便可以通过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达到教育人,塑造人的目的,鼓励大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的多样性。而运用教育心理学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既能够拓宽教学思路,又可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增强其教学效果。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的运用势在必行。其中,教师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取得实效性的主导因素,大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关键因素,而外界环境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一)思政课教师自身的完善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的性格特点、言行举止、教师理念等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国一位著名教育家曾经做过研究,研究得出教师应该具备“仪表良好”“态度友善”“品行良好”“尊重大学生”“兴趣广泛”“有忍耐性”“宽容”“幽默”等特征。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培养教师特征,大学生认可教师,才会主动理解和把握教师传授的知识。首先,教师要注重仪表、简单、大方、端庄,树立在大学生心中的“威信”。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成功的第一步。其次,教师要具备自身的人格魅力,以自己的个性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影响大学生。教师良好的思想作风、生活习惯和言行举止也能够增强在心中的地位。同时,教师还要合理地培养期望效应,以大学生能承受的为底线,不能给大学生过大的压力,平等对待每一位大学生,当大学生犯错时不能乱发之气,而应该虚怀纳谷,有包容之心。当自己犯错时,要勇于承认错误,不断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二)把握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高校大学生思维活跃,对知识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思想、价值观交叉融合,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活动带来巨大的冲击,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不能再局限在“是什么”层面的教学上,而是深入引导大学生探索“为什么”和“怎么样”,启发大学生积极思考,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其次,充分关注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从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出发进行思政课教学。大学生由于家庭、遗传、环境等不同,其生理和心理发展也不同。教师要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大学生分类,因材施教,对于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制定一个更高的目标。对基础薄弱的大学生也要为他们量身制定符合他们水平的目标,让每个层次的大学生都能得到进步。同时还要注重态度理论的运用,在态度形成与转化的过程中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大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了,懂得利用周围环境、群体意识以及网络资源影响大学生的认知,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时耐心细致地开导。此外,还要注重情感教育理论的运用,注重激发的情感因素使大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三)创新意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
在高校传统思政课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的情况下,运用心理疏导的方式不失为弥补现有思政课教学方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心理疏导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言语或者其他方式和大学生进行沟通,解决大学生的心理疑问和思想困惑,引导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一方面,以宣讲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如对大一新生进行环境适应、人际关系、自我评价等方面内容的疏导,对大二、大三的大学生进行道德心理的调节,对大四的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问题地指导,给大学生传授缓解心里矛盾的技巧,解开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另一方面,以对话说理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在与大学生面对面的对话交谈与信息交流中,找出大学生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使大学生心服口服,形成积极健康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大学生的平等关系,体现民主的对话交流,以取得大学生的信任。它应该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通过大学生的倾诉和教师地引导,从而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应该使大学生能够乐于接受的方式,打造大学生爱听、老师爱讲、大学生受益、老师提高的高校思政课堂。
(四)提升教学环节的艺术性
伟大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的确,在思政课教学中,大学生只有对该学科的学习产生了兴趣,教师才有可能实施有效地教学。如何激发大学生兴趣,提升教学环节的艺术性是当前思政课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播放历史题材类影片《生死抉择》《冲出亚马孙》《谷文昌》等,让大学生充分感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等;通过激情的演讲,从内心深处打动大学生,享受思政课教育内容带来的乐趣;理论联系实际,客观、公正地剖析实际问题,将枯燥的思政课教学打造成具有艺术性的公共课程,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环节的艺术环节。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不断地提升思政课教学课件制作水平,选择让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感受到思政课与生活息息相关,要珍惜老一辈革命者为今天美好生活所做的牺牲,从而帮助大学生塑造人格、树立远大的志向等。
(五)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作用固然作用,但是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大学生要改变对这一课程的偏见,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与行为,还要学会克服学习障碍,通过正确的学习策略,获取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知识。首先,大学生不断地完善自我,塑造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高校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勇于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在自我剖析中重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在完善自我的前提下,结合教师的有效引导,提高自身对高校思政课的学习兴趣,怀着对高校思政课的兴趣,内化为高尚的理想信仰,自觉追求高尚的思想道德,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实现个人价值与自我价值。其次,大学生还要善于学习,成为真正的策略型学习者。具备丰富的学习策略,并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相应的学习策略;在没有教师、家长以及他人的监督情况下,也能够有效监控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学习行为符合学习目标;养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有效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这种学习品质对大学生今后的一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效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呈现出新的特点、新的问题。近年来,教育心理学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和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把握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作用,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意识教学方法等,当然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完善,提高教学素养,从而有效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许贺,李洪。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工作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机制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6).
[2]牛江永。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2.
[3]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7).
[4]王兆云,李小梅,王新刚。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研究——基于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分析[J].科技信息,2013(23).
[5]齐晓颖,刘立伟,赵婷。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功能及其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8).
[6]张彩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视角[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09).
[7]唐剑。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例探索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意识[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6(03).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校大学生可以接收各种复杂多样的信息,大学生更追求个人人格的独立。在这种状况下,高校工作的展开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都受到巨大的阻碍。因此,正确的使用教育心理学是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本文通过对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从而发挥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最大作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大学生管理;思想教育
一、引言
在2008年首届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意识论坛上,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最新的要求和标准:思想上要开放化;方法上要多样化;能力上要专业化;态度上要人性化。“四化”的提出,使得教育心理学在辅导员的工作中的重要性显现的日益明显。
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动机理论。任何人的举动都有一个原始的出发点,人们将这个出发点称之为“动机”。大学生的热情在高考结束后已经消失殆尽,在这个时候,如果提供给大学生一个学习动机,就会很好地改善大学生的消极玩乐心理。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学习引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辅导员的关心和支持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推动大学生建立最新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社会动机培养和成就动机培养是现今培养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途径。经过对教育心理学案例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的强弱决定着大学生是否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第二,迁移理论。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大学生从大学生生涯更好地过渡到社会实践生涯中,这个过程就是迁移的过程。高校辅导员如果能在这一迁移过程中给大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就会在大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上起积极作用。
三、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运用教育心理学方法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辅导员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当代高校学管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工作,辅导员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引导教育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在很大的程度上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影响,这些信息有时会跟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强烈的反差,因此很多大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思考做事,且不计后果。所以现在的高校辅导员要在以前的方法上突破创新意识,做到审时度势、做到与时俱进。那么在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2]利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方法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沟通引导就显得无比重要。第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时,高校辅导员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不但可以让大学生得到心理疏导,还能对他们的学习起到帮助。因为教育心理学提供的疏导方法可以增强学管工作的科学性,可以提高管理的实际效果。在人们自主开展大学生工作时,无论处理任何问题都可以行之有效地运用心理学知识,不单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辅助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大学生对事物的看法,从而端正三观。第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当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碰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会去跟辅导员交流沟通。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蹲下来倾听大学生的心声,并且适时地运用教育心理学方法,多倾听,切重点,示理解,努力让大学生豁然开朗,调整状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乐趣、生活情趣。现在屡见高校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出现的各种自残自杀等憾事新闻,足见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性。
四、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第一,促进班级的管理更好地进行。辅导员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适当地制定一些大学生管理守则、制定班级目标、建立班级学分奖惩机制等班级动力系统。在这种动力系统下,大学生会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动作有考量,如遵守班级制度、配合班级管理等。在一个集体下,大学生行为动作的出发点往往会跟从大流,这是由大学生不愿在集体中被当作“异类”的社会心理决定的。所以,在班级管理中,还可以从此方面出发,建立健全大学生榜样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榜样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二,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依据激励理论,大学生的管理工作要从提高大学生需要层次、规范大学生学习行为、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这三个方面出发,以激励大学生学习动机为核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需求就越多,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人的主观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决定因素,所以对大学生进行诱导,转变其在满足主观需要时的行为态度,促进大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强化其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质量。第三,通过心理暗示增强心理素质。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时,要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增强,提高个人情绪管理的能力,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在日常生活中,要正确地对大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心理问卷调查掌控大学生的心理动向;通过心理模拟实验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日常的交流谈话中,将一些积极的事例或者人生道理暗示给大学生。有时心理暗示的作用会大于传统的谈话灌输。第四,平等交流。在大学生活中,以寝室或有共同利益的大学生组成的小团体是非常常见的。但也与一些人游离在这些团体之外,孤身一人在大学的校园里行走。此时,辅导员应该与那些游离与群体之外的大学生进行心灵间的交流,打破大学生的心理防备,换位思考理解大学生,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好大学生交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情况越加复杂的情况下,大学生的问题情况也就越多。因此,教育心理学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作用越加重要。辅导员在应用教育心理学时,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不同的人实施不同的方法,为国家的建设创造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江源源,张巍。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
[2]赵美。浅谈教育心理学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从行为管理角度[J].山西青年,2016(14).
[3]周赛兰。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运用基础心理学开展大学生管理工作[J].明日风尚,2016(6)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运用,在当下“互联网+”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式正在被互联网影响并改变着。网络心理咨询作为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手段,是对以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的挑战。探讨这一新的手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运用进行,从而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及发展方向,以期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网络心理咨询;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网络心理咨询是对以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的挑战和机遇,它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网络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
1.什么叫网络心理咨询。高校网络心理咨询就是指从事高校学生心理咨询的人员借助网络资源,运用心理咨询知识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在校大学生给予心理层面的指导和帮助的过程,通过线上即时或非即时的互动达到疏导学生心理问题的目的的一种咨询方式。
2.网络心理咨询在帮助来询者中的作用。大学生群体在高校的生活学习状态是相对封闭的开放状态。很多高校为了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一般对大学生的管理实行外严内松政策,即在校园内是宽松自由的,但出入校园还是有规章制度的约束,例如门径登记制度、宿舍晚归制度等,这使得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约束感。刚入学校的新生,因为远离家乡和父母,适应性问题的烦恼是必然会有的,这个时候就需要高校开展相关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但是,现在的高校里专职从事心理辅导的教师很少,条件和设备限制了小范围的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心理辅导的可能,网络心理咨询的运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困局,在网络上发布相关的自我缓解知识和方法,可以达到有效的心理疏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受困学生缓解负面情绪;
(2)帮助受困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接纳现实环境;
(3)帮助受困学生恢复对生活的希望;
(4)帮助受困学生用建设性方式走出困境。
3.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对象的特点。网络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正常化:网络咨询所服务的对象是没有器质性变化的正常人,但在生活学习中有各种烦恼,情绪低落有明显的心理矛盾和冲突的学生。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大部分新生都有类似的状态阶段,他们虽没有明显的神经方面的器质性病变,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苦恼,已经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生活学习,甚至人际关系等。据调查,90%左右的大学生都有过心理困扰的经历。
(2)多样性:咨询的对象他们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做心理咨询,有的也许只是为了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或信息,他们并没有出现心理困扰和不适应,这与传统的面对面咨询———来访者有心理困扰并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冲突———的服务对象不同。
(3)隐匿化:网络心理咨询的对象是虚拟世界的,他们提出的咨询问题存在真实和非真实性,需要咨询人员辨别,并针对个别差异进行分析,针对咨询对象个人心理现实给予帮助。
二、当前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特点
有研究者认为,网络心理咨询的优势是:
(1)匿名性;
(2)开放便捷,信息丰富;
(3)灵活自由和高效率;
(4)有利于自我反省和认真思考;
(5)有助于咨询案例整理、存储和资料查询。网络心理咨询打破了传统媒介传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匿名性、虚拟性、即时性、开放性、平等性等特点。
三、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运用现状
网络心理咨询服务主体的队伍构成应由网络技术团体、“朋辈辅导”学生团体、专业心理咨询师团体三部分组成,而且这三个团体的功能层层递进。但在实际操作中,高校很难保证三个团体同时配备,往往带来咨询效果不理想、咨询队伍不稳定的现状。存在以下一些困境:
1.网络心理咨询在我国高校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自身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和丰富的实践运用,它的可行性、有效性、伦理性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论证。
2.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认知存在偏差。目前,我国高校中心理咨询还是处于弱势,对于网络心理咨询方式更是支持使用者不多。一方面,大学生们缺乏意识,不相信心理问题靠谈谈话就能解决,更何况网络是虚拟的,网络心理咨询更无法给予自己必要的帮助;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它期望过高,希望通过几次交谈就能达到解决心理问题目的。如果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将马上否认其效果;再则是过分依赖互联网,长期将网络心理咨询作为唯一的宣泄与求得心理帮助的途径,甚至还会演变为网络依赖症。
3.高校网络心理咨询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校的网络心理咨询是为了解决存在于大学生中的各种心理适应问题,并且辅助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新途径。在广度上是指网络心理咨询服务的群体数量,而在深度上是指网络心理咨询的有效性。
在现实的运用中,网络心理咨询常受到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如网络技术、咨询师不够、电脑数量等,从而使其服务远不能满足广大受困学生的需要。同样,因为咨询师资源的缺乏,一个咨询师可能要同时服务于多个受困学生,咨询师的服务质量和有效性就大打折扣了。
四、总结
网络心理咨询是互联网时代新型的一种咨询方法,其发展尚在探索期,技术和方法均不成熟,但它是符合现代大学生的信息交流习惯的,且能够有效消除时空限制。所以说,网络心理咨询发展空间较大,是未来心理咨询发展的趋势。网络时代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多元化,心理咨询需要这一新咨询方法的介入,与传统面对面的咨询方法并驾齐驱,为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提升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邱芬,王翔。我国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现状调查及分析[J].科技广场,2009,(10).
[2]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