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实习个人自我鉴定(推荐三篇)

药剂实习个人自我鉴定(精选3篇)

药剂实习个人自我鉴定 篇1

最近,我还在学生的习作中发现这样的句子:“除夕之夜,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色的圆月。”除夕之夜,天空中又怎么可能出现一轮金黄色的圆月呢?严重失真,近乎荒谬。其实,这仅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这样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好,问题似乎就变得复杂了,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了:不懂得这些常识的学生,又怎能拥有完整的人生?这样的教育能被称

作素质教育吗?

此外在一些观摩课上,还常常呈现表演的风气。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讲得真好!”其余同学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同学回答了另一个简单的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下来,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这就是明显的弄虚作假,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去深思。

针对以上问题,我也想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1、教师应该坚持客观的原则。弄虚作假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因为从教师的职业道德,从教师在学生、家长的心目中的形象以及从教师的高尚责任来看教师都不应该弄虚作假。而应该坚持客观的原则。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更富于魅力。

2、针对学生所犯的常识性的错误。教师应该科学地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综合的发展。

3、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很有必要把教育的着眼点放低一些。让他们发现爱其实很容易;爱就在身边;爱就在儿女亲情里;爱就在柴米油盐中。为此,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道别开生面的作业——亲情作业。即让孩子在吃饭时给他的父母夹夹菜、在晚上睡觉前为他的长辈们洗洗脚。

总之,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要认真投入教学,孩子就会积极配合。这种过程是很开心的!

药剂实习个人自我鉴定 篇2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有如雁过无痕一般,斗转星移,转眼实习已近半年了。想想曾经在学校的那两年时间,在这两年时间内,我通过不断地学习,认识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除此之外我还收获了很多很多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而我们却在为了不被它丢下死命的追赶着。

是的,谁都不想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一点的成长,曾经美好的纯真随着风雨的磨灭化成了成熟,或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回想自己还是学生的那段日子,显得是那么的遥远。我在憧憬中懂得了来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酝酿已久的真理;在收获后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事情,但是仔细琢磨后又不尽然原来过去所见所识都是那么的偏见而又肤浅,以前的天真似乎在一瞬间幻化成无知和可笑,我想谁又不是这样的呢?或许在以后也会嘲笑现在的渺小我们不得不笑着并含着热泪坦然回首我们所走过的每一步路:

201X年7月5号,是下实习的第一天。记得那天早上,太阳很不近人情的挂在天空,散发出了他所有的热量,我和室友赶到浙一医院的时候,身上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湿了。然后,实习小组长带领我们去李盈老师那里报到。王老师简单的介绍了几句后,就领着我们一群人去各个科室逛了一圈,然后实习组长安排了每个人的去处,一切结束了之后,我们就去被分配好的地方报到,我实习的第一站——临床药学

在临床药学只有短短的三周时间,刚去的时候,因为比较陌生,话都不敢说,只能坐着等老师给我们布置任务。可是这毕竟不是在学校,很多时候要自己主动,因为老师们都很忙,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监督着我们。当初我们有三个人一起在临床药学,第一天因为没有布置任务再加上自己的不主动,所以就空了一天。等到第二天的时候,陈老师让我们编管子,说是实验的时候要用,于是我们三就很认真的开始编。

毕竟是刚出学校,无论做什么事请都异常的专心,尽管编管子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以后的日子,也就是编编管子了。不过日子久了,实验室里很多设备都开始慢慢的熟悉了,临床药学基本上每星期都会有临床试验,会有很多志愿者过来,等他们吃完药,然后采血、血液处理,几个星期之后再拿这些血液做出血浆药物浓度的曲线,从而来判断这个药物的半衰期、药物副作用等等。而在这些步骤中,我们要做的就只有血液处理那一步,因为这一步最简单。像采血的话,需要技术含量和胆量这两个条件都满足,而我们是药学专业的,虽然平时在学校的时候也上过基础的课,知道肘静脉在哪,不过毕竟没有实践过,也确实是没这个胆量操作。采血结束后,我们要对血液进行处理,根据志愿者所服的药物的性质,有些要避光,有些需要离心之后,取上清液。

就是血浆部分于离心管中,然后才能放到冰柜里面,冰柜的温度也要足够低,不然血浆就会变坏。其实临床药学这里研究的只是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这两个课题,很费脑子的活。胡老师是一个很负责任的老师,他会在他有空的时候给我们讲解很多知识,比如说高效液相的工作原理,尽管我不是很懂,不过还是很感谢胡老师的认真。

我的第二站是制剂室,制剂室是一个很有规律的地方,每天的任务都是在前一周就定下来了的。进入制剂室是要穿无菌服的,还要带好口罩和手套,这一层还是很严格的。我在制剂室的第一周是做胶囊,很机械的动作,用一个刷子把胶囊壳排到机器上,然后在板上倒上药粉,再盖上胶囊壳,在天平秤上平衡每粒胶囊的重量,然后把做好的胶囊倒出来即可。虽然简单,却也马虎不得。我的第二周和第三周是跟着二组的郑老师的,郑老师跟胡老师一样,会把自己知道的都讲解给我们听。每次进入制剂室后,在开始配制溶液前,她都会把原料和步骤都跟我讲解一次。我总觉得我对不起郑老师,当我现在在电脑前回忆制剂室的点点滴滴的时候,郑老师教给我的东西全忘记了。不过学会的东西还是挺多的,比如说溶液的灌装,原料药要怎么称,分析天平使用过之后要怎么处理等等。出了制剂室,在外包装间的时候会贴贴标签之类的,跟老师聊聊天,两周很快就过去了。制剂室是每周都要彻底打扫一次的,每一个角落都需要,必须达到标准。

药剂实习个人自我鉴定 篇3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在常德市第一中医院实习已经九个月在这九个月里,我把在学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的学,认真的记,认真的思,较好的完成了,实习任务,现将实习情况总结鉴定如下:

根据实习老师的安排,我先后在中药房、西药房、煎药室、中心药房实习。通过这九个月的实习我明白了“活到老,学到老”及的道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认真、细心,对病人要温柔、使用礼貌用语、语调平和、举止大方、不卑不亢、热情、尊重、不歧视、少用专业术语,充分体现“一切为了人们”的药学服务理念;一些常用中药煎药方法;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学识和阅历还很欠缺,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要认真对待。

通过这次实习我使我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还感受到从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人的·;过程,还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最真实的是人际关系,体会到:多看书,到了社会上总有用处的重要性。我严格以学生的身份约束自己,做好实习生应尽的义务。我卸下了学生的身份,以一个职场人的身份去面临踏入社会前的第一次实习。实践检验了我的理论知识,也丰富了我的专业技能。

通过实习,我发现我在很多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是知识面不广、理论知识掌握得不透彻,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岗位的需要;二是实践能力、操作能力还不够,办事效率不高等,这些问题我将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