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硕士开题报告三篇

本科硕士开题报告(通用3篇)

本科硕士开题报告 篇1

一、实践中的问题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各级各类专家和一线教师尽管摸索、奋斗、研究了几十年,但是,仍有很多难题没有解决。对于这个难题,我们一线的中学教师能有何作为呢?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若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问题,便是功德无量的事。当然,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绝非在一朝一夕、仅凭一人之力就能奏效。但是,如果我们每位一线教师若能抓住本校学生的一个问题深入研究,寻求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价值的方法,假以时日,举全国教师之力,效能就十分可观了。

进入新课改半年来,我让高一4班的学生写过几次作文。通过对他们几次作文的分析和比较,我发现他们写作文时存在选材视野不开阔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在学生的20xx年10月份的作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当时我让学生以“不能没有你”这个题目为题写作文,仔细推敲学生的作文,我发现:一、“不能没有你”这个作文题,前面的主语明明没有任何限制,但22位同学(全班共35人)都想当然地把主语定为“我”;二、“不能没有你”这个题目中的“你”,也没有限定是谁或者什么物,但约有三分之二的同学,在选材时都没跳出自己生活的小圈子。这两种现象表明,学生在写作时选材视野不够开阔的问题亟待解决。

那么,我们如何帮助学生拓展作文选材的视野呢?方法当然很多,也有见仁见智之别。我认为,在中国古代散文的研读指导中,侧重让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散文中存在的类比思维的方法,将能帮助学生掌握拓展作文选材视野的一种方法。基于学生的上述情况,我决定以“在中国古代散文研读指导中,拓展高一学生作文选材视野的研究”这个课题作为我研究的重点。基于上面的分析,我决定以“在中国古代散文研读指导中,拓展高一学生作文选材视野的研究”作为我开展作文教学行动研究的课题。

二、本课题概念界定、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概念界定

(1)中国古代散文,是指我国近代以前的、与诗歌、戏剧和小说相对而言的文章,如《过秦论》和《邹忌讽齐王纳谏》等都属于这个范畴。由于研究对象是高中起始年级的学生,所以本课题所涉及的散文主要是初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篇目。

(2)对中国古代散文的研读,这里的研读不是面面俱到的研读,而是侧重分析古人类比思维的方法。

(3)拓展作文选材的视野,是指学生在审题时,启发他们要打破思维定势,同时,不要把思维局限在个人生活的小圈子,而是思考得更深更广。

2、选题的目的

选择本课题,是为了充分利用和深入学习教材中的中国古代散文,使学生通过对它们的研读,学习古人类比思维的方法,从而能够拓展自己写作时的选材视野。

3、选题的意义

(1)可以改变高中语文古文阅读教学只讲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的教学传统,将阅读与习作紧密结合起来,使中国古代散文中存在的作文教学价值得以体现。

(2)选择本课题,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类比这样一种思维方法,并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训练和提升。

(3)由于学会类比这种思维方法还有助于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因而自然也有助于他们在写作时使立意更加深刻。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一,研究的重点

通过对教材中中国古代散文的学习与赏析,让学生感悟和学习古人的类比思维的方式,并启发学生借助这种思维方法来拓展自己作文选材的视野。

第二,研究的难点

如何缩短学生与古代散文文本的距离,让他们理解类比思维的方法,以及类比思维对于拓展写作思路的作用。

2、理论假设

(1)深入研读教材中的中国古代散文,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人的类比思维的方法,从而能够使学生作文选材的视野更广阔。

(2)让学生从关注古代散文的字、词、意到思索其类比思维的方式,将能够提升古代散文之于他们的意义和价值。

四、本课题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具体做法和步骤如下:

在中国古代散文的研读指导中,侧重让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散文中存在的类比思维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拓展作文选材的视野。就具体做法而言,有如下几个步骤。(1)研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让学生初步了解“类比”的概念。(2)通过对《游褒禅山记》的阅读,让学生理解类比思维对于拓展思维视野的作用(思维视野的拓展,是学生作文选材视野拓展的一个重要前提)。(3)通过讲析“割断欲望之绳”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用类比联想拓展作文选材视野的关键。研究对象

43中高一4班学生。

3、本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1)20xx年10月底,为研究的第一阶段,分析学生作文选材视野不开阔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2)11月上旬和中旬,为研究的第二阶段,把《邹忌讽齐王纳谏》(初中教材中的)以及《游褒禅山记》(高中教材中的)等文章进行研读,让学生借助课文,理解类比思维、类比联想的概念。

(3)11月下旬,为研究的第三阶段,结合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以“不能没有你”为题,教师讲析用类比思维的方式拓展思路的方法。

(4)12月上旬,为研究的第四阶段,完成学生的后测、公开课等工作,并对这一研究进行反思和展望。

五、课题负责人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

王娟,陕西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硕士,43中一级教师,宣武区中语骨干培训3班学员。在任教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崇洋忘本之风焉能再行》这篇文章在20xx年9月获得北京市课改论文二等奖。2、《固本浚源方能使教育事业长青》这篇文章在20xx年9月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试验监控与评价一等奖。3、《究前车之鉴,思前行之策,方能确保前途无忧无惧》这篇文章在20xx年9月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试验监控与评价一等奖。4、《爱之深责之切盼之殷——在高考恢复30周年之际的反思与期盼》这篇文章发表在20xx年第11期的《中国教师》上。5、《殷切期望中国的孩子读〈论语〉》这篇文章于20xx年7月10日发表在《新京报》的C02版上。

六、本课题预期主要阶段性成果

1、结题报告一个

2、学术报告一个

3、公开课一堂

4、相关课件

5、研究日志

本科硕士开题报告 篇2

学生姓名:

所在:院(系)音乐学院

专业:音乐学

论文题目:论钢琴的即兴伴奏

开题报告内容应包括课题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进度计划等。

研究意义:

钢琴伴奏是一门特殊独立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对于完美表达一个作品的内涵,起到与演唱者同等重要的作用。在舞台表演艺术中,由于伴奏要与歌唱者一道共同进入“角色”,因此,必须与歌唱者一同研究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在舞台表演时,行腔、换气,伴奏者不仅要能“跟”好、“托”好、“带”好,还能做到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处理,作品的内在意境,体会其轻重缓急的特点及乐句呼吸的深浅,敏捷的细微的感情变化,以便作出快速反应,为演唱者展示音乐的烘托,提供丰富音乐的氛围与再创造,最终与演唱者达到珠联璧合,交相辉映的艺术境界。即兴伴奏是一门应用的技术,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它除要求具有钢琴技巧、和声基础外,还要求演奏者具有良好的旋律分析、判断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应变能力,能较有创造性地选择好、设计好织体,并应用到伴奏中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应变能力。

文献综述:

①刘聪、韩冬著《钢琴即兴伴奏教程新编》1999年8月北京第一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

②凯斯特莱尔·略林茨著张瑞、邹国昌、徐振华译《键盘和声学教程》20xx年8月第一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

③立斐岚著《钢琴伴奏艺术纵横》1996年8月北京第一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

④谢耿、陈雪慧著《钢琴即兴配弹教程》20xx年1月第一版花城出版社

主要内容:

钢琴伴奏是一门特殊独立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对于完美表达一个作品的内涵,起到与演唱者同等重要的作用。钢琴伴奏与歌唱两者就象是鲜花与绿叶,既有各自的特点,又必须有统一的平衡关系,只有处理好这种平衡关系,才会使声乐教学和声乐演唱水平得以提高,才会推动声乐钢琴伴奏艺术更好地发展。

现在我们以系列片《共和国之恋》的主题曲《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为例,具体详细的展开讨论,看看钢琴的即兴伴奏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一、熟悉、分析歌词、旋律:

具体分析时要注意旋律的风格、情绪、调式、高潮等方面内容,把握住旋律的内涵,对旋律有总体的了解。

二、和声布局:

和声设计是钢琴即兴伴奏中具有“灵魂”地位的重要部分。和声选配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整首旋律伴奏处理的目的性、合理性和完美性。我们要根据对旋律的理解及和声进行原则开始总体布局。

首先进行开始部分、高潮部分、结束部分的和声安排,注重和声的功能性及色彩性,安排好半终止及终止式。然后根据和声进行的规则及效果安排其他和弦。安排和弦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以正三、三度叠置、原位和弦为主、副三、转位、变音和弦为辅,多用第一、四、五级的连接。

2、旋律开始部分以主和弦为主,以强调调式,高潮部分选用不稳定和功能性强的和弦、变音和弦,以增加动感。

三、选用适合的和声伴奏织体:

根据旋律的内容、情绪等设计、选择适当的伴奏织体是即兴伴奏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要求伴奏者应掌握各种风格、各种情绪、较多类型的伴奏织体:。

1、抒情优美类乐曲,多让人感到精神放松,顾而常用分解和弦

2、坚定有力、庄严宏伟类乐曲,常用柱式和弦

3、欢快跳跃、节奏感强的乐曲,用带低音的半分解和弦

以上三种形式是伴奏织体的基本形式,常常在伴奏中使用。当然,它还可根据旋律表现之需要进行变化,产生出更多、更适合的音型织体。伴奏音型的使用应统一中求变化。单乐段可只用一种织体,其他曲式可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织体,伴奏音型之间有个对比,会在听觉上更舒服好听。

四、旋律中重点部分的处理:

1、长音地方应进地填空:(a)、把旋律进行加花。(b)、把伴奏音型及和弦进行理复。

2、高潮部分应加强处理:(a)、反向的八度、音阶、半音阶进行。(b)、根据风格使用震音、琶音等。(c)、选用动感较强的变化和弦、色彩和弦以加强紧张度、烘托气氛。

3、对前奏、间奏、尾声进行较细致的处理。

钢琴即兴伴奏的特点正在于“即兴”,它是在没有正谱伴奏的情况下,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旋律即兴编配伴奏织体,要求凭借伴奏者的智慧与灵感在极短的时间内构思出合乎逻辑的伴奏方案,保证演唱的顺利进行,有时,灵感横溢时的钢琴即兴伴奏还能弹奏出比正谱伴奏更有光彩的效果。因此,即兴伴奏者对钢琴演奏技能、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分析、作曲理论方面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厚实的键盘和声基础和较好的钢琴演奏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

进度计划:

06、7、8——06、7、15完成论文选题

06、7、16——06、8、31进行资料的收集、阅读和前期调研

06、9、1——06、910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书

06、9、11——06、10、20撰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06、10、21——06、11、19进行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的审查及开题答辩

06、11、20——07、1、20进行课题调研及论文撰写

07、121——07、5、10进行论文评审和修改

07、5、11——07、5、31准备并进行论文答辩

开题人(签名):

20xx年XX月XX日

注:本开题报告为参考样式,各教学单位可结合专业特点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开题报告内容应不少于20xx字,可附页。

本科硕士开题报告 篇3

在学生学习上面刻苦勤奋是比不可缺的,在学习的时候总会面临一些问题,遇到难题不要退缩。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最主要的任务肯定是教书育人,能长远的促进教育事业,推动教育发展就需要不断地进步,下面为大家推荐20xx年数学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希望朋友们能够从中收获。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流于形式、低效的甚至无效的课堂巡视还普遍存在着。在这种课堂上,当老师安排学生自学或者作业后,他们或者毫无目的地在学生之间转悠,只是为巡视这个环节走过场而已;或者只是以了解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维持学习秩序为主,不给学生以任何指导;或者只是装模作样地侧身看看、听听,“身入”而不能“深入”;或者只是催促学生,“请同学们做快一点!”或者发现了学生的错误很不耐烦,“你怎么还不会!”在他们看来,课堂巡视就是为顺利地完成自己的教学而进行的。

针对以上现象,本人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巡视的有效性方面作了一定的思考,并将以下问题作为研究过程中需要分析与解决的问题:学生对课堂巡视的态度如何?如何让学生欢迎并主动配合教师共同完成好每次课堂巡视?如何在巡视中培优辅弱,提升优秀学生解决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如何在巡视时指导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同的课型,不同阶段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预设不同的课堂巡视?如何根据巡视时的课堂生成来调整教学预设方案?又怎样通过巡视来促进师生的互动交流,更好地沟通师生感情,从而构建高效的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

二、问题的研究

(一).以生本教育理念引领研究过程

在开始进行课题研究的时候,我正在品读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我知道了生本教育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全书贯穿了这一崭新理念;知道了生本教育所追求的教育理想是: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生本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知道了生本教育的价值取向就是“坚决地从师本教育转向生本教育,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作为当前解决教育问题的最有效和最重要的策略。”我想,以上这些生本教育理念不正可以指导我对课题作深入地研究么。

(二).生本巡视与师本巡视的对比

在问题的提出中笔者所例举出的课堂巡视中的现象,便是典型的师本教育下的课堂巡视。很显然,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师本巡视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从根本上违背了“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生本教育观点。生本教育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巡视,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在巡视时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细心地发现学生的错因,处理好课堂生成,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从而通过有效的课堂巡视构建高效的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服务。

(三).课堂巡视过程中学生的心理调查与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课上老师进行课堂巡视的一些想法,以把握课堂巡视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更好地在课堂巡视中为学生服务,我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全体学生采用无记名答卷的形式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对比较丰富的原始数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1.在独立解答题目时,老师来到自己身边,有意露出作业本并希望老师指点的占47.5%,这些同学能从心理上能积极配合老师巡视;5%的学生根本不配合老师巡视,他们会立即盖住作业,怕老师看见;心理有点紧张,总感觉有点不自然的学生占46.3%;没什么感觉,自己照常解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的学生占38.8%。

分析:学生是否配合老师的巡视,这与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学习成绩有一定的联系,更与老师平时巡视时的态度或说明确点其实就是亲和程度及耐心有很大关系。

2.在老师巡视时,如果自己遇到了难解答的题目,你会怎样?举起手,请老师来指点的占63.8%;不敢举手,怕老师批评的占12.5%;不敢举手,怕同学笑话的占8.8%;空在那,先做其它题目的占67.5%。

分析:在独立解题时,遇到难题是常见的事,多数的同学能举手请老师指点,然而更多的学生选择空在那,积极主动的态度还欠缺。近十分之二的学生心理需要疏导,需要培养好问的精神。

3.在小组合作讨论时,希望老师到自己小组来只是听小组讨论的占31.3%;希望老师指导,并成为小组一员,参与讨论的占46.3%;要求老师到其他小组去,别影响自已小组的占5%。

分析:多数同学希望老师参与或指导自己小组进行讨论,说明学生很欢迎在小组合作时的老师巡视,同时也说明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要进一步培养。

4.在课堂上自己进行相关操作时,希望老师到我身边来,看我操作的占26.3%;希望得到老师指导的占77.5%;怕老师发现自己操作中的错误,最好别来到自己身边的占15.0%。

分析: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老师在巡视时来指导自己进行操作,怕发现自己错误而不希望老师来巡视的也有少数同学,他们需要老师从正面多多引导。

在调查问卷给老师的建议一栏中,有些学生这样写到:老师应该一边巡视一边把发现的问题及时告诉全班同学,一边巡视一边讲课,这样全班同学的正确率就会提高;在巡视到学习差的学生身边时,如果发现他们有许多题目不会,请稍微指导一下就好,不要停留太多的时间,这样会浪费别人的时间,应该让更多同学都得到指导,不要让有些同学觉得老师对自己不够重视;老师,您在巡视时有时发现我的新颖解法,请向全班同学介绍;请老师课堂巡视时,应该到处都看看,不要单独站在哪个学生的身后,让这个同学感觉不安,好像自己的题目做错了一样,有时不知老师在身后,猛一回头,就被吓了一跳;老师在课堂巡视的次数不宜过多,如果过多会影响我们,会令我们过度紧张;我希望老师在巡视时发现我们的错误不要说出来,用手指点指点就行,这样我的自尊心就能得到很大满足。这些都是学生原始的话语,透视这些真实的表白,我们不难发现学生需要怎样的课堂巡视了。

(四).教学实践与课堂巡视的策略研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采取相应的课堂巡视策略呢?笔者就自己具体的教学实例,作了以下研究:

1.推崇“走马赏花”

每堂课的时间十分有限,每次课堂巡视也只能以秒来计时。在这短暂的几十秒时间内,教师要捕捉到反馈信息,了解掌握学情,并迅速作出相关的教学举措,也就是说要有类似于“走马赏花”巡视效率。“走马观花”只注重速度,仅注视表面现象,忽略了问题的本质,“走马赏花”则需要教者敏锐的观察力,有效的分析与判断力,既能观察到所有的花情,又能欣赏到几朵别具一格、特艳的花,最终能快捷合理地调控好教学。

【案例】学习了百分数应用的第一个例题后,学生开始练习教材上的题目:六年级一班有48人,其中30人会游泳。会游泳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我在巡视中发现,全班学生列式全部正确,可在计算30÷48时,全班多数学生都在草稿上列上了竖式30÷48进行计算,只有肖祝均、花明露两个同学是这样计算的:30÷48=5÷8=62.5%,他们两人没有用草稿,并且很快计算出来。

我知道,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互化,并且记熟了常见几个分数与小数、百分数的值,如1/2=0.5=50%,3/4=0.75=75%,3/5=0.6=60%,1/8=0.125=12.5%等,然而在平时的计算中却很少有同学主动运用这些结果让计算简便,尤其是在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中,看来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真是势在必行。于是,我马上让这两朵“花”向全班介绍他们的算法,他俩的介绍得到其他同学热烈的掌声。

2.善于“容错借错”

生本教育所倡导的一种新错误观是:值得做的事,做得差一点也没有关系,这并不是说不应当做得完美,而是说允许有一段相当笨拙的学习过程,允许错误的出现。

也有人说“差错对于学习就像沙粒之于河蚌,起初是没法排斥,后来改变策略,分泌汁液来包容沙粒,反而培育出了珍珠。”我想,这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正是一种很好的启示。面对课堂巡视时所发现学生无法避免的错误,我们首先也只能是包容,然后依靠学生之错,稍作点拨,顺水推舟,“容错借错”或许能柳暗花明,水到渠成。

【案例】一堂教学“用9的口诀求商”的研究课,学生在小组内编除法算式。

生1:8÷2;生2:9÷11;生3:54÷9;生4:3÷9

生4刚说完,其他三个学生都喊起来:“编错了!编错了!”生4难过地低下了头。

这时,旁听的老师轻轻地抚摸着生4的头说:“同学们,其实他很了不起,只是这道题要等到我们上六年级的时候才会做呢!”(同学们都很诧异,生4也慢慢抬起了头)

“谁能把3÷9这个算式的3重新换成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我们目前能解决的除法算式?”

生1:把3换成27;生2:把3换成72

“如果3不动,怎样添上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除法算式呢?”

生1:把3的前面添6,就是63÷9=7

生4:(赶紧举起了手)还可以在3的后面添6,就是36÷9=4

“容错”,让老师变得更加宽容,让教学变得富有弹性,这将会使学生不会产生挫折感;“借错”,让教学走出教材的框框,使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放飞思维的场所,而在兴趣盎然的儿童面前,错误也就会减少或者得到克服。“容错借错”,定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走向《易经》表达的“无咎”境界。

3.倡导“大禹治水”

相传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导”,终于成功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困难是在所难免的,课堂巡视过程中面对学生的困难,我们唯有合理地疏导,适度的点拨指引,方能让学生豁然开朗。正如孔子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案例】师生共同探索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后,学生开始求下面图形的侧面积:

在巡视时,我发现冯凯丽同学是这样做的:4X3=12平方厘米。怎么会这样列式?我低下头,开始了我和她轻声的短暂的交流:

“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么计算?”

“用圆柱的底面周长乘高。”

“圆柱的底面是什么图形?”

“圆形呀。”

“圆的周长又应该怎么算呢?”

“直径乘圆周率呀。”

“那你又是怎么算的呀?”

“我是用圆柱的底面周长乘高算的呀?”

我总算明白了,原来她把底面直径看作了底面周长。我直接在她的补充习题上画出了这个圆柱的底面透视图,并用虚线作出了底面直径,如下图:

“箭头表示的是两点之间线段的距离,不是表示中间所有的线的长度,因此在这儿只能表示圆柱的底面直径的长度。”我边说边用笔比划着两点之间的线段。

“吴老师,我知道了,用箭头表示的应该是线段的长,而不是曲线的长。”

4.坚信“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老子思想学说精华所在,其本意是顺应自然,遵循民意,要以民心为心,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能解决的让他们自己解决。这与生本教育所遵循的尽可能少干预的原则是一致的。

在小学数学课堂巡视中,不给学生过多的干预,而给他们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就会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妙境界,他们的学习天性就会喷发出来,就会获得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学生小组合作,探讨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

生1:(演示)可以竖着对折,还可以横着对折,一共有两条。

生2:对,只有两条,我也是这样想的。

生3:不对,应该有四条,沿两条对角线对折,折痕两边是一样的。所以,两条对角线也是它的对称轴。

生4:(一脸茫然。)

生1、2:这……..

小组四人不约而同地抬头看着旁听的我。我知道他们把轴对称概念中“重合”一词与“一样”混淆了。我刚想指明,但欲言又止。“你们再仔细想一下,一定会得出正确结论”。我给他们四人送去了期待的笑容。

(十几秒的沉默后,)

生1:(兴奋地对生3)你错了,对角线两边是一样,但折后两边不重合,所有长方形只有两条对称轴。

……

我想,在课堂巡视中,坚信“无为而治”,定能引领我们的数学课堂达到“善教者少教甚至不教”的理想境界。

三、研究成效与反思

在一年多的研究过程中,我较深刻地感悟到数学课堂巡视作为数学课的重要环节,必须“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我在进行课堂巡视时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细心地发现学生的错因,处理好课堂生成,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从而通过有效的课堂巡视努力构建高效的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

由于多种因素,该课题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研究过程重视巡视中的生成研究减少了巡视的预设研究。如何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巡视预设?巡视过程中教者的心理如何?等等,均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