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者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者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撰写成的论文。科技论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在于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学论述,是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者观测性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是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因此,完备的科技论文应该具有科学性、首创性、逻辑性和有效性,这也就构成了科技论文的基本特征。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里是编辑为大家分享的科研论文的基本格式【最新8篇】,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键词:体育人文社会学学术论文评价质量方式方法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的政治,经济及人民生活方式等因素的改变,如首次成功取得奥运会的主办权,物质文明的提升,余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加快,大规模多渠道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都无时不刺激广大民众根据自身需要,同时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投身于全民健身的热潮之中。由于这种需要的普遍存在自然促进了体育理论界的空前繁荣,据调查自2001年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围绕这个主题的论文平均以每年18.3%的速度递增,2004年我国大陆地区体育方面的论文约794xxx篇,其中人文社会学方向约63%。这样看来作为我们体育人对能取得这样成果是有理由骄傲的,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三个问题。1.论文质量不高2.论文格式很不规范。很多教师缺乏对论文写作标准的认识。3.论文中论据的阐述说服力不强,引用的数据少,实例不充分。以上问题在人文社会学方向尤为突出。笔者认为存在以上问题和我们这个学科发展较快且不够成熟有很大关系,但同时认为因没有较权威的学术论文评价体系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特撰写此文以探讨此方面的问题,以期抛砖引玉为本学科发展贡献一份薄力。
1:概念界定
概念是对莫一事物本质属性的高度概括。由其外延和内涵两部分组成。个人认为入一个事物没有确定概念或概念不明确都会影响到学科的正常发展,因此有必要再此重提一下相关概念。
1.1学术论文
学术通常是指专深而系统的学问,而论文则是指研究,讨论问题的文章。因此学术论文就是在科学领域表达科学眼觉得文章。从这一意义上理解,学术论文一般也可以称为科学论文。
1.2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相互关系及其基本规律的学科群。它主要有体育社会学,体育史学,体育哲学,体育美学,体育经济学,运动休闲学等体育与其他社会学科相融合而成。
1.3质量是一组固有的特性满足要求的,从术语的基本特性来讲,它是满足要求的程度。
1.4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评价=测量(量的记述)或非测量(质的记述)+价值的判断
2.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特性及其论文评价难点
我们知道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之处在于前者是一个思想自由甚至是良心判断的成果。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对人的活动以及作为群体人活动规律的观察和分析,因此,在很大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说对体育人文科学学者及其学术成果的判断是主观判断;但是否我们可以说对于人文科学学者及其学术成果的判断不存在客观标准,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所有的学者及其学术成果的价值总是和他人及他人的学术成果相比较之下体现出来,换言之,是学者个体及其成果与学者总体及总体成果的相对位置相比较之下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它存在一个相对的客观标准。所以个人认为体育人文社会学方向学术论文的特性及其评价特点是;
2.1不具有重复性,
2.2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具有直接意义上的客观性和实验性不能很快看出对现实生产力提高所产生的效能。
2.3选材范围的宽泛性,跨专业的专家级人才国内目前还比较短缺评价的权威性有待加强。
3.传统学术论文的评价方法及其优缺点
3.1以期刊整体水平评价该期刊上论文的水平。
3.2以特定论文的内在水平来评价该论文某一篇学术论文的内在质量是由其学术价值、创造性、科学性(人文科学论文可以不计此项)、实用性、表达效果等方面的水平决定的,针对科技论文和社科论文的具体情况,可以分别制定考核体系。
得分值列于表1。
表1
考察内容考察标准得分值
学术价值国际先进
国内先进
一般水平30
24
18
创造性有重要创新
有创新
没有创新25
15
5
科学性优良
中等
较差20
12
4
实用性优良
中等
较差15
8
4
表达效果优良
中等
较差10
6
4
3.3专家评议所谓专家评议,
4.学术论文的格式及其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应有: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绪论,正文,结论,注释及参考文献集各相关部分组成
4.1.关于论文题目
题目又称题名、标题。论文题目的写作应具体确切地反映论文的内容及其研究范围和深度,应能揭示文中的重要内容和特定内容。题目切勿定得太大或太笼统,如:"浅谈小学体育中的素质教育",题目中的"体育"和"素质教育"范围很大,也很空泛,让人无从下笔。是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是教学主体小学生等等?是创新素质教育?艺术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还是其它什么具体的素质教育?这些都是作者所忽略的细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科研的任务不是在于浅谈,而在于探索,研究它的规律与本质,因此结合上面两点,如果对标题加以限定,将研究范围层层缩小,使之具体明确容易把握,此题目改成"体育教学对促进小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初步探讨"相信意图会更明确,效果应该比前一个为好。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写一般性文章可以用的题目用来做论文标题。如:"课堂教学的新境界,新在哪里?"、"还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体验成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浅谈如何上好耐久跑一课"等等论文,从这些题名看,它反映的只是作者在体育实践中的反思、感悟与做法,严格来说不属于论文的范畴,评委从见到题名的第一眼起就基本把此类文章排除了。最后强调的一点是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为选定关键词、编制题录和索引等二次文献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综上所述,对学术论文题名的要求要做到四点:
4.1.1准确得体
论文题目必须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
4.1.1简短精炼
题目用词需要精选,字数要少。尽管题目的字数多少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但-般-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30个字。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
4.1.3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
4.1.4醒目
虽然论文题目首先映入读者的眼帘,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论文的效果。"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这句话并不言过。
(以上实例采用的我区市级参评论文,引用只是为了说明问题,更具说服力,别无他意!)
4.2.关于作者署名、工作单位和邮政编码
4.3.关于论文摘要
4.4.关于关键词
4.5.关于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英文摘要应在忠实原文的前提下,进行修辞炼句,使行文简洁流畅,避免汉语式英文。目前,在论文摘要及论文英语表达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有相当一部分论文的英文摘要不是作者直接用英语语言思维构思写成,而是将中文底稿译成英文。这种用汉语语言的表达方式来套用英语,最易出现汉语英语(即chinglish)的错误。有的英译摘要,由于拘泥现成的中文结构,死搬硬套,译文往往僵硬绕口,读后令人不解其意。这种汉语式英语大大降低了传意功能。
4.6.关于引言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百,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简练,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
引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避免引言与摘要雷同或成了摘要的解释。
4.7.关于正文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尽管国家标准对正文的内容末做统一规定,但对格式却有特别要求,尤其比较明确规定了图、表的绘制及引文等方面的要求。这也是在我区及市里的参评论文中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不规范)如:
4.7.1不用阿拉伯数字,末按层次标题编号。例如不同层次的标题用"1","1.1",,1.1.1",……依此类推,各层次的标题序号均应顶格编排,后空一个字,排标题。
4.7.2表格绘制不规范,没有采用三线表的形式(市论文报告会报告论文)。
4.7.3忽视了正文中引文的标注。引文是指在论文中需要引用他人已公开出版的著作或发表的论文观点。如果引用他人原话,必须加引号,如果是用自己的话转述他人的主要观点,则不必加引号。无论是直接引用不是间接引用,引文务必注明引文出处(用[1]、[2]、[3]…标注),其格式见下文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4.8.关于结论
论文的结论部分,应反映论文中通过实验、观察研究并经过理论分析后得到的学术见解。结论应当体现作者更深层的认识,且是从全篇论文的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新的学术总观念、总见解。
4.9.关于致谢
在论文的末尾部分对曾经帮助过作者的有关人员和单位表示谢意。论文的致谢,实质上是作者署名的补充,涉及到被致谢的荣誉的权益问题,因而谢词要写得诚恳、有分寸。
4.10.关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在学术论文后需要列出参考文献。其作用有: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
参考文献内容务必著录清楚全面,标点使用正确,末尾用"."号;文献名后用[M][J]等分别注明图书专著、期刊杂志等。
5.体育人文社会学方向论文评价标准的探索
综上所述,体育人文社会学作为一个社会学和体育学互相交融的学科,其学术论文评价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5.1论文自身所应达到的标准及其权重
5.1.1指导思想的正确性20%
作为社会学科的一部分,必须在学术指导思想上坚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只有这样才是一篇优秀论文的保障
5.1.2切实反映体育运动的时代性10%
在我国体育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正不断走向成熟。时刻都会给人以惊喜,因此体育人文社会学方向的论文一定要紧扣时代脉搏,同人民大众站在一起随时准备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的体育需求。
5.1.3所述论点的前瞻性20%
论文所阐述的论点是否触及到问题的实质,是否真切的把握到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进而很理性的判断出事物可能发展的方向。
5.1.4采用论据的权威性10%
5.1.5写作目的的明确性10%
5.1.6写作内容的可读性10%
5.1.7写作结构的完整性10%
5.1.8轮定推理的严密性10%
5.2环境所给予的评价标准及相应分值
5.2.1第一层次:“四大检索工具”收录的论文。“四大检索工具”是指《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工程索引》(《EI》)、《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确定它们为第一个层次,分值为95~100。
5.2.2第二层次《INSPEC》、《CA》、《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收录的论文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所收录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分值为85-95。
5.2.3第三层次:其它国内期刊上正式发表的论文,分值为75-855
5.3所应采用的计量方法
为避免单独计量所造成评价标准的效度降低,兼顾评价标准的信度。个人认为应采取以上两种计量方法的相互加权。即以上两种方法各占计量总成绩的50%权重。
所得公式:总分=学术论文自身所的分数*50%+外界环境所的分数*50%
5.4所应采用的评价方式
评价体育人文社会学方向学术论文质量的方式应是:1)坚持成果形式评价和成果实质评价相结合、2)学者评定和期刊评定相结合、3)数量评定和质量评定相结合的“三结合”方式制定评价标准。个人认为这是针对不成熟学科的学术成果的暂时性的但不失其合理性的短期评价标准所应当坚持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王业宁。正确评价基础研究成果[M].光明日报,1996-01-13
怎样写论文一直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难题。写一篇出色的论文当然是最好的,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很多时候没有时间和人力去写一篇出色的论文。尤其对于学生来说,很多时候老师收论文也只是为了应付差事,并不会认认真真的看你的论文。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利用论文的格式来合理获得尽可能的高分呢?其实很简单:把开头和结尾写好,也就是把序论和结论写好,中间部分如果有精力或者确实需要的话就好好写写,如果不是真的需要,那就随便写写完事儿了。
曾经见过一位朋友写的论文,开头和结尾写的不错,中间的部分从网上抄的,和他的课题牛头不对马嘴。导师看了还不段的夸他不错。爆汗……
还有就是各个学校的论文格式是不一样的,同样的学校不同的院系也可能不一样,同样的院系不同的老师也可能不一样。记得笔者做毕业论文的时候,正赶上学校评估,格式不段的变化,有朋友因为这个原因重新打印了七次论文。如果学校明确论文格式的话一定要按学校说的来。
以上所说的是一些利用论文格式获得高分的方法,但是这个毕竟是针对应试教育的,真正权威的论文应该是字字珠玑,整篇没有一句敷衍之语。
附:国家标准的论文格式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以及其它类似文件是主要的科技信息源,是记录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性文件。为了统一这些文件的撰写、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便于处理、储存、检索、利用、交流、传播。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3-87中有关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摘录如下:
论文格式
1.论文格式——题目:题目应当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题目语意未尽,用副题补充说明。
2.论文格式——作者:署名的作者只限于那些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并了解论文报告的全部内容,能对全部内容负责解答的人。其他参加工作的人员,可列入附注或致谢部分。
3.论文格式——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有数据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摘要一般200-300字。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4.论文格式——正文: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等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图2-1;表2,表3-2;附注:1);文献[4];式(5),式(3-5)等。具体要求如下;
4.1论文格式——图: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无量纲可以省略),坐标上采用的缩略词或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4.2论文格式——表:表应有表题,表内附注序号标注于右上角,如“XXX1)”(读者注意:前面“”引号中的实际排版表示方式应该是“1)”在“XXX”的右上角),不用“﹡”号作附注序码,表内数据,空白代表未测,“一”代表无此项或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4.3论文格式——数学、物理和化学式:一律用“.”表示小数点符号,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擞“,”,小于1的数应将0列于小数点之前。例如94,652应写成94652;.319,325应写成0.314325。
应特别注意区分拉丁文、希腊文、俄文、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标明字符的正体、斜体、黑体及大小写、上下角,以免混同。
4.4论文格式——计量单位:论文中使用的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标准GB3100-82,GB3101-82,GB3102/1-13-82等的规定。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没有相应符号的非物理量单位可使用中文(如“件”、“台”、“人”等),它们可以与其他单位的符号构成组合单位(如“件每秒”的符号为“件/S”)。
参考文献格式
4.5参考文献的格式:论文参考文献的写法应按下列次序——著者/题名/出版事项,由于论文的参考文献品种繁多,择其主要示例如下:
谭炳煌,1982.怎徉撰写科学论文。辽宁人民出版社,59
GuinierA,施士元译,1959.X射线晶体学。科学出版社,148
PettetssenS,1941,McGraw-Hill,200-210
即著录书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的名不缩写),出版年,句点,书名,句点,出版地点,出版者,特定页码。
李薰,1964.十年来中国冶金科学技术的发展。金属学报,7:442
BachmannW,1973.VerallgemeinerungandAnwendungderRayleighschenTheoriederSchallstreuung.Acustica,28(4):223-228
即著录论文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写全姓名),出版年,句点,论文题目,句点,期刊名缩写,卷(期):页(每卷编连续页码的期刊不写期)。
1、论文中文题目。(二号宋体加粗)
2、作者姓名:作者所在单位名称,所在省和城市名称,邮编,如多名作者则分行依次排列。(作者:小四号仿宋;单位等:六号宋体)
3、摘要:150~300字,需有简明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结果、结论等,摘要书写中不能出现本人、本文等第一人称称谓。(五号宋体,摘要两字加粗)
4、关键词:3~8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五号宋体,关键词三字加粗)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海南大学;科技写作;论文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等本科院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对本科毕业生四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毕业论文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也是评价本科毕业生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重要标尺[1,2]。作为初级学术训练的研究活动,毕业论文具有学术研究的一般功用,能够在学术训练中提升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其毕业论文的质量有效反映了学生专业基础理论掌握程度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专业素养的评价尺度[3]。但是,近年来针对本科毕业论文的争议不断,一方面是认为本科论文是一块鸡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的论文完全存在抄袭和“黑市”购买现象,觉得应该取消;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大学一直秉承“严进宽出”的传统,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考核把关不严,极少有学生由于论文质量问题而拿不到学位的,本科毕业论文对学生是否能拿到学位丧失了应有的约束力[4,5]。大多数学者认为不能因以论文质量下滑和考核体制不完善为理由而取消本科论文,失去一次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的重要实践机会,从而导致大学教育不完整。针对各种争议,本文对海南大学自然科学相关的某几个专业的本科论文完成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期望该次调查结果能为我校本科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完善提供契机,也为其他高校的本科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一、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为海南大学自然科学方面某3个专业的2015届毕业生。此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69%。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论文选题、师生互动、论文完成情况及满意度、论文写作、论文对自己的影响等方面。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位论文
导师选择有大约45%的大学毕业生是自愿选择导师的,充分展示了大学生做毕业论文选择时的主观能动性。另外,也有部分学生是由导师挑选的,这部分学生和导师往往都是强强联手,如:导师课题较多、学术造诣相对较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也较高;学生和导师之间相互比较熟悉。当然,这部分学生的比例相对较低,大约只有14%。值得注意的是,大概有16%~17%的学生比较被动,他们对导师的选择很漠然。他们要么是对导师情况不熟悉,要么是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方向、科研兴趣不明确,在导师选择中比较被动,最后只好由学院来做安排。对导师选择的建议是:学院对导师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及给学生的研究课题做详细说明,让毕业生充分了解每个导师,最后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合适的导师,充分发挥学生在毕业论文中的创新精神。
(二)选题思路
超过48%的毕业生是和导师共同商量后确定毕业论文的课题,这一选项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选项,也充分说明了学生对毕业论文题目选择的主动性和协调性。有大约29%的毕业生的选题是由导师安排的,这部分学生就比较被动,可能参与的课题不在自己的兴趣范围之类,属于不得已而为之。值得注意的是,有大约17%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设计的课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和主观能动性。对选题思路的建议是:导师要充分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或是与学生共同商量决定要做的课题,而不是强加式的命题作文。导师要充分发挥引导、扶持、纠错的作用,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少走弯路。
(三)对毕业论文课题的兴趣度
大约有55%的毕业生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是有兴趣的,而且在努力完成;另外,有超过25%的毕业生是花了心思在做自己的毕业论文,甚至有大约15%的毕业生对自己毕业论文涉及的课题非常感兴趣,也非常用心地做。综合起来说,这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完成都是非常认真的,而且兴趣也还不错。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不足6%)对自己的论文题目完全没有兴趣,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理由相信这部分学生的论文质量水平不高,属于完全的“从动轮”。为了增强学生对自己论文的兴趣和参与度,提供论文质量,建议导师要充分准备自己的课题,多设几个研究方向,同时要充分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使选题有价值,尽量避免“小题大做”或“大题小做”。
(四)完成毕业论文期间与导师的互动沟通情况
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师生沟通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就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经常沟通讨论的学生比例达到48%,远远高于其他选项;另外,其中在遇到问题时有沟通的学生比例也占了37%以上。当然,也有小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与导师沟通较少或基本没有沟通,这两部分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有的教师指导学生偏多,在论文(设计)指导上就难免力不从心,无法对每一个学生的论文进行深入了解[6]。建议导师要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足够重视,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主动就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经常与学生沟通沟通讨论,对学生毕业论文仔细阅读、审核,提出意见,努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整体论文水平提高。
(五)完成毕业论文所花的时间
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超过85%的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都在3个月以上,其中60%的投入时间在3~6个月,有25%的学生投入的时间较多,在6个月以上。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投入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近年来,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们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去联系工作;再加上一些学生忙于考各种证书,来增加就业的砝码;也有部分学生忙于考研、复试、调剂等,很难专心从事毕业生产实习和论文工作[2,7]。建议学院提前启动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让学生尽早着手实验论文的工作,包括查阅资料、论文设计、实地实习、撰写论文等一系列较为复杂的任务。以便为后续工作安排留有充裕的时间,做到考研、毕业、就业多不误。
(六)完成毕业论文的角色
有接近50%的学生是在师兄师姐(硕士/博士研究生)辅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的。有20%的学生是在导师亲自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的,有超过20%的学生是独立完成毕业的;另外还有不到10%的学生是和同学合作完成毕业论文。从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角色来看,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是高于导师的,这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也反映了指导教师数量不足或任务重的问题。建议学院组建学生科研团队和指导教师团队。从传统的“一对一”模式,转换成“多对多”、“多对一”或“一对多”。每个学生既有各自的研究任务,又可成为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分而不散,合而不乱”。学生科研团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来完成一项较大课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指导团队的组建既可解决学生数量过多、指导教师不足的问题,还可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研究水平和质量。
(七)对自己论文所涉及的领域的熟悉度
有接近50%的学生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比较感兴趣,也比较了解的,体现了指导教师给予的课题专业性比较强,充分结合了专业特性。另外,有大约38%的学生尽管在毕业论文开始前并不了解毕业论文所涉及的领域,但通过文献阅读慢慢了解。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在论文完成后对自己毕业论文所涉及的领域也不了解,这部分学生往往是要么对自己的毕业论文不感兴趣,要么是对自己的学习不认真负责,还有就是指导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甚至迁就某些不合理要求。建议指导教师要结合专业特性设计较多的课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另一方面,指导教师要从论文涉及的领域(包括研究意义、研究动态及创新性等方面)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自主创新能力。
(八)毕业论文遇到()的最大挑战
有大约37%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最大的挑战是做实验,有大约28%的学生觉得是写论文,有17%的学生认为是文献阅读。当然,还有另外的17%的学生认为没什么挑战,随便做做就过了。综合来看,这几个专业的学生做毕业论文时,无论是从做实验、写论文,还是阅读文献,都是非常认真负责的,只有少部分毕业生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的研究。建议注意重视学生研究素质培养,可实行导师负责制,让有兴趣的学生平时多参与科学实验研究,培养学生阅读文献、撰写实验报告和科学论文的习惯。
(九)论文写作过程中,最难写的内容
有超过55%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最难写的是结果与分析,有大约22%的学生觉得是结论与讨论,有17%的学生认为是前言和综述部分,只有大约5%的学生认为是材料和方法,而在另一个选项参考文献方面居然没人选择。作为自然科学研究的学生和科研人员来讲,往往结果与分析是最容易写的,而大部分毕业生却觉得这部分难写,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参考文献阅读不够,知识储备不足,对本领域了解深度不够,在文章中盲目推理。面对实验结束后的一堆数据不知怎样处理,怎样进行分析总结。虽然在参考文献一项中,无人选择,但就论文评审评阅过程来看,参考文献格式问题几乎是一个通病,基本都是直接拷贝过来,格式五花八门。建议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分析、讨论进行合理引导,加强学生对文献阅读的理解力和规范性,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十)论文写作过程中,最容易写的内容
有大约45%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最容易写的是材料和方法,认为前言(综述部分)、结果与分析、参考文献部分容易写的学生大约各有16%,只有不到3%的学生认为讨论容易写。综合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材料方法、文献综述部分容易写,是因为这部分往往有现成的东西可以借鉴,甚至是直接拷贝。相反,在其他方面觉得难写,是因为同学们没有自己的科研思维和文献消化能力。建议指导教师要在学生的科研道德、科研素养教育方面合理引导,形成正确的科研价值观。
(十一)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的困扰
在论文写作困扰方面,有大约43%的学生认为是文档结构,有25%的学生认为是文献综述,有大约22%的学生认为是论文写作格式,只有不到9%的学生论文是参考文献困扰自己。其实从论文评审评阅情况来看,大部分论文在文档结构、论文格式及参考文献中都存在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长期以来高校在课程教学不注重习作性专项训练,学校也未开设科学文献检索和专业文献撰写专项训练,导致学生资料整理能力、写作能力较差。对该部分的建议是针对所有学生开始科技论文写作、文献阅读选修课,增强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十二)毕业论文存在最大的问题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超过55%的在写作规范上存在问题,有25%的学生在实验设计上存在漏洞,有大约17%的学生在参考文献格式存在问题,有大约3%的学生存在结论不合理的问题。综合来看,论文写作规范困扰着大部分学生,这可能是由于本科论文没有明确的写作格式和规范要求。另一方面,还是学生对论文写作缺乏了解。建议指导教师要对实验设计和学生进行系统的讨论,不要盲目地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束后的一堆数据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处理,合理地分析总结,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确立学术学位论文格式规范体系。
(十三)论文答辩后对论文所涉及领域的认知度
在论文答辩后,有超过68%的学生对论文所涉及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有点兴趣,另外有17%的学生了解论文所涉及的领域,并认为如果有机会有兴趣继续往下做,有超过11%的学生对该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产生向往。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不到3%)对论文所涉及的领域还是不了解,也不感兴趣。综合来看,绝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完成毕业论文了解该领域,并产生兴趣,效果还是不错的。建议指导教师根据大学生兴趣广泛、志向多元的特点,发挥各自特长。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与志向入手,有助于让学生们形成钻研学术和实务创造的作风。
(十四)对毕业论文完成的满意度
在论文答辩后,有超过51%的学生对自己的毕业论文完成情况还是感到满意的,另外有40%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达到了良好等次,还有大约3%的学生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感到非常满意,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觉得终于完成了。综合来看,学生对自己的论文完成情况感觉还是不错的。建议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力争让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论文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
三、结论
与讨论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我校所调查的几个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在导师选择、课题选择、兴趣培养、论文设计、论文写作、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表现得还不错。但同时也对指导教师在课题拟定、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科研素养、培养学生阅读文献和科技论文写作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完善。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三创”精神,教学改革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
参考文献:
[1]柯颖。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J].学术论坛,2008,31(10):203-205.
[2]姜仁涛。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专书研究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9,(S1):80-82.
[3]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47.
[4]黄春梅。本科毕业论文不宜取消———对武汉四所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现状的调查[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1):80-83.
[5]张欣,毛永江。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99-101.
[6]杨泽林,耿光华。当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与有效提高的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7):84-185.
[7]王杏龙,毛永江。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8,(9):69-71.
本文小编将以章节的形式为您展开数学建模论文格式的详细描述,并会陆续更新数学建模论文的经典范文,论文频道期待您的关注。
当我们完成一个数学建模的全过程后,就应该把所作的工作进行小结,写成论文。撰写数学建模论文和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时完成答卷,在许多方面是类似的。事实上数学建模竞赛也包含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比试,因此,论文的写作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撰写论文的目的。数学建模通常是由一些部门根据实际需要而提出的,也许那些部门还在经济上提供了资助,这时论文具有向特定部门汇报的目的,但即使在其他情况下,都要求对建模全过程作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小结,使有关的技术人员(竞赛时的阅卷人员)读了之后,相信模型假设的合理性,理解在建立模型过程中所用数学方法的适用性,从而确信该模型的数据和结论,放心地应用于实践中。当然,一篇好的论文是以作者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的科学性为前提的。其次,要注意论文的条理性。
下面就论文的各部分应当注意的地方具体地来做一些分析。
(一) 问题提出和假设的合理性
在撰写论文时,应该把读者想象为对你所研究的问题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一个群体,因此,首先要简单地说明问题的情景,即要说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列出必要数据,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并给出研究对象的关键信息的内容,它的目的在于使读者对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印象,以便擅于思考的读者自己也可以尝试解决问题。历届数学建模竞赛的试题可以看作是情景说明的范例。
对情景的说明,不可能也不必要提供问题的每个细节。由此而来建立数学模型还是不够的,还要补充一些假设,模型假设是建立数学模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关系到模型的成败和优劣。所以,应该细致地分析实际问题,从大量的变量中筛选出最能表现问题本质的变量,并简化它们的关系。这部分内容就应该在论文的“问题的假设”部分中体现。由于假设一般不是实际问题直接提供的,它们因人而异,所以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论文中的假设要以严格、确切的数学语言来表达,使读者不致产生任何曲解。
(2)所提出的假设确实是建立数学模型所必需的,与建立模型无关的假设只会扰乱读者的思考。
(3)假设应验证其合理性。假设的合理性可以从分析问题过程中得出,例如从问题的性质出发做出合乎常识的假设;或者由观察所给数据的图像,得到变量的函数形式;也可以参考其他资料由类 推得到。对于后者应指出参考文献的相关内容。
(二) 模型的建立
在做出假设后,我们就可以在论文中引进变量及其记号,抽象而确切地表达它们的关系,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最后顺利地建立方程式或归纳为其他形式的数学问题,此处,一定要用分析和论证的方法,即说理的方法,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得到模型的过程上下文之间切忌逻辑推理过程中跃度过大,影响论文的说服力,需要推理和论证的地方,应该有推导的过程而且应该力求严谨;引用现成定理时,要先验证满足定理的条件。论文中用到的各种数学符号,必须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说明。总之,要把得到数学模型的过程表达清楚,使读者获得判断模型科学性的一个依据。
(三)模型的计算与分析
把实际问题归结为一定的数学问题后,就要求解或进行分析。在数值求解时应对计算方法有所说明,并给出所使用软件的名称或者给出计算程序(通常以附录形式给出)。还可以用计算机软件绘制曲线和曲面示意图,来形象地表达数值计算结果。基于计算结果,可以用由分析方法得到一些对实践有所帮助的结论。
有些模型(例如非线性微分方程)需要作稳定性或其他定性分析。这时应该指出所依据的数学理论,并在推理或计算的基础上得出明确的结论。
在模型建立和分析的过程中,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可以用清晰的定理或命题的形式陈述出来。结论使用时要注意的问题,可以用助记的形式列出。定理和命题必须写清结论成立的条件。
(四) 模型的讨论
对所作的数学模型,可以作多方面的讨论。例如可以就不同的情景,探索模型将如何变化。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文章一开始所作的某些假设,指出由此数学模型的变化。还可以用不同的数值方法进行计算,并比较所得的结果。有时不妨拓广思路,考虑由于建模方法的不同选择而引起的变化。
通常,应该对所建立模型的优缺点加以讨论比较,并实事求是地指出模型的使用范围。
除正文外,论文和竞赛答卷都要求写出摘要。我们不要忽视摘要的写作。因为它会给读者和评卷人第一印象。摘要应把论文的主要思路、结论和模型的特色讲清楚,让人看到论文的新意。
语言是构成论文的基本元素。数学建模论文的语言与其他科学论文的语言一样,要求达意、干练。不要把一句句子写得太长,使人不甚卒读。语言中应多用客观陈述句,切忌使用你、我、他等代名词和带主观意向的语句。在英语论文写作中应多用被动语态,科学命题与判断过程一般使用现在时态。
最后,论文的书写和附图也都很重要。附图中的图形应有明确的说明,字迹力求端正。
点击返回:
作为部级高校体育科研最高学术平台,大运会科报会受到了全国高校体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据统计,从2011年10月开始,至2012年5月止,共征集到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报送的论文总计3086篇。三千多篇论文的研究主题,涉及了学校体育、体育理论、社会体育、体育管理、体育史等21个学科。
为了保证论文评审的公开、公平、公正,大运会组委会专门成立了科报会论文评审委员会,分两个阶段,即网络匿名评审和会议匿名评审,对论文进行了严格评审。经过学术委员会审核,科报会共评选出论文902篇,其中,获得一等奖的分会报告论文61篇,获得二等奖的墙报交流论文239篇,获得三等奖的书面交流论文602篇。入选论文占报送论文总数的29.2%。
对本届科报会进行认真分析发现,高校体育科研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与以往科报会相比较,特别是将科研与当前高校体育实际结合起来分析,本届大运会科报会出现的许多问题更值得关注。
一、本届科报会的主要进展
与以往科报会相比,本届科报会,在论文数量、研究队伍和论文选题角度等方面,都取得很大的进展。
事实上,本次大会投稿论文数量要远超3086篇,因为许多省、市,如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湖南、湖北、重庆等地,由于有名额限制,上报的150篇论文是经过初审后择优报送的。
从研究队伍看,按照第一作者的年龄进行分类,入选论文的作者年龄分布情况是:年龄小于或等于40岁的青年教师539名,接近所有入选论文作者总数的60%。并且,青年教师中,大部分作者具有硕士以上学历。
研究队伍年轻化,显示高校体育科研进步和繁荣的未来。
与上届科报会相比较,本届科报会的论文,选题的视野有所拓展。近五年来比较沉寂的或很少涉及的研究领域,如政治变迁背景下的国民体育、社会分层与体育公平、体育慈善行为、体育伤害法律归责、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的体育、体育“云技术”应用等,论文上报量比上届有明显增加。对这些领域问题的透彻研究,要依托新的学科知识和能力。
从本届科报会征集的论文看,除了以往涉及到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21个传统学科外,许多论文运用的学科理论比以往更加丰富、更加广泛,有的论文还以学科综合的方法展开研究。
二、本届科报会存在的典型问题
1.学术浮躁之气明显,研究者的科研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本届科报会论文征集总数尽管超过历届,但是,其中大部分论文的质量有所下降,集中表现在学术浮躁倾向和研究能力不足两个方面。
首先是低水平重复研究多,这本来可以避免,但事实上,本届科报会上,这类论文占相当一部分比例。
其次,在论文规范性上存在明显不足。会议评审发现,本次科报会论文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选题庞大内容不足——“大而空”;题目与内容不符——“文不对题”;研究深度不够——“蜻蜓点水”;方法无创新——“陈旧单一”;论文格式不规范——“五花八门”。
另外,综合分析看出,许多论文在研究设计的合理性、方法选择的适当性、论证分析的严密性、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等方面,都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2.学风问题和学术不端行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为了树立良好的学风,防止学术不端甚至学术腐败的发生,本届科报会专门建设了网络评审平台进行匿名网络评审,从“评审端”杜绝不良学风问题的发生。
在“论文端”,也采取了有力措施。本届科报会对初步人选的论文进行了查重、查伪。1890篇论文中,共查出文章重复率超过25%的论文690篇,数量之多,超出预见。
在论文评审过程中发现,有的论文,存在大量的重合文本且不加任何注明,有的甚至连原文的“链接”也一并照搬。还有的论文,存在明显漏洞和不规范,如有的论文,研究方法中列出了实验法,但研究实施中,对研究对象、施加因素、实验指标测试、条件控制等都未加以说明,就得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数据。
这些情况,绝不单纯是科研能力问题,而是学风问题。
3.研究选题明显脱离高校体育实际,脱离大学生实际,需要积极引导
分析入选论文的研究主题,不难发现,高校科研,存在明显的脱离高校体育实际,回避高校体育教育、大学生生活等焦点、热点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本届科报会,涌现一批“回顾、反思”式的研究,这些研究,从“百年高校”为研究对象,总结、探索中国高校体育的发展经验和道路,这当然是需要肯定的,但是,本届科报会,对于中国当前高校体育的困惑,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的高校质量问题,却很少有研究,有少量的研究,也是一般的理论探索。
本届科报会选题指南中专门设定了“学校体育理论”的研究领域,目的是引导中国特色学校体育理论的探索。本届科报会共征集这类论文156篇,数量不少,但是,无论是宏观的理论探索,还是微观的理念论证,都有所欠缺,许多研究是引进一个国外的“某某理论”、“某某效应”来考察中国体育的现象,距离所期待的中国特色的高校体育理论创立,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大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降问题,是高校体育面临的最大的实际和挑战,这本应该是高校体育科研最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但是总体上,有关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研究,大部分论文还停留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一般性描述,对体质健康常规调研的数据分析、比较,和对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原因笼统的分析探讨,缺乏实实在在的健康管理研究和政策、行为干预研究。
高校校园体育,不仅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但是,本届科报会中,有关运动训练和竞赛的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占少数的大学生运动员群体,服务于“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培养;更多的研究关注的是优秀运动员的选拔、训练与培养,关注高端体育赛事的组织、裁判和管理。
有关运动生理生化、运动医学等方面的研究是运动人体科学的传统研究领域,本届科报会,这一类论文,科学规范、设计严谨、技术应用先进,从基础研究层面上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目前国内运动科学领域研究的前沿水平。但是,从选题情况看,更多是动物研究,对“大鼠”的研究远远多于对人体的研究,并且,这类研究大部分设计为“极致”的运动状态,而非“常态”。显然,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不能为高校体育的现实直接服务。
有关体育经济与管理的研究,广泛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以体育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探讨体育领域的经济和管理问题。体育管理类的研究,偏重于体育的法律和政策研究;体育经济类论文,大部分从体育经济价值和体育投资及其经济收益的角度,研究了体育产权问题、体育产业问题和体育投资问题,还有部分论文的研究涉及了体育消费问题。这类论文,明显地缺乏对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的研究。
有关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等领域的论文,更多地是以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为背景,主要是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对社会体育的多个领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进行了研究。有的论文,从不同侧面,如区域经济发展、城市规划设计、地方旅游资源挖掘、体育俱乐部设置等角度,研究社会体育发展的新模式、新方向,预测了中国社会体育发展趋势和将面临的困难。这部分论文,缺失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社会体育生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等研究,远离高校体育的教育现实。
三、对科报会典型问题的分析
1.不能妥善处理好学术功利化和学术自觉的关系
从2001年第六届大运会开始,科报会评审结果被列入各代表团团体总成绩,并在运动会闭幕式上宣布并颁奖,这种做法已历三届,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是制度创新。这种形式,借助行政的力量,可引起对学校体育科研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事实上,部分省市、院校已经将推进高校体育科研纳入行政管理工作,在激励手段上,将“科报会论文获奖”与“运动会竞赛拿牌”同等对待。有的省规定,将大运会论文获奖作为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条件。这大大鼓舞了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观了高校体育科研的局面。
但是,科研毕竟是自觉的行为,是思想自由的表现,从严格意义上讲,科研不应该承担过度的外部压力,也不应该受行政的干预。本届科报会出现为数不少的低水平、不规范论文,也许就是源自对本来不必要的行政压力和功利的考量。
2.不能处理好为现实服务和为社会服务的关系
高校人才汇聚,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摇篮,因此,高校服务体育事业发展,成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策源地、动力源,本来也是高校体育教师的责任。但是,作为高校体育教师,无视身边的现实,无视学生的需求,一味追求研究的“新意”“出奇”或者所谓的“精深”,其实是一种“学术讨巧”,也是功利化的一种表现,是“为学术而学术”,更是逃避教师责任的做法,远离了学术“求真”的宗旨。
关键词:体育院系 ;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监控;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G80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4-0537-03
Quality Monitoring and Risk Prevention of Graduates' Papers in P.E. Departments and Colleges
CHEN Deli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aihua Institute, Huaihua 418008, Hunan, 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review, questionnaire, teaching experiment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quality risks of graduates' papers in 12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s and colleges of 6 provinces are research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graduates' papers have many quality problems of cheating, forging experiment and data, changing outside of others', selecting topics unreasonably and designing topics loosely. At last, measures on quality monitoring and risk prevention to the graduates' paper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P.E. departments and colleges; college students; graduates' papers; quality monitoring; risk prevention
体育院系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大学毕业前,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在有经验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的习作性的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作风,强化体育科学研究和体育科研论文写作规范训练,掌握体育科学研究和科研论文写作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体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浙江、山东6省12所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学生论文指导教师56人,本科毕业学生916人,其中男生680人,女生236人。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根据课题研究内容的需要,设计了教师、学生2份问卷,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通过对问卷进行内容与结构效度的专家评价,其总体评价结果均为“合适”,其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R=0.85、R=0.83(P
1.2.2教学实验法
选择湖南省怀化学院体育系2000-2002级学习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学生340人为教改实验对象,其中男生296人,女生44人。时间为2003年9月-2005年7月,以一个学期为实验周期,共进行了三轮教学实验。
1.2.3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软件包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院系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质量风险
对12所体育院系56名多年从事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存在的主要风险按顺序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抄袭论文;伪造实验数据;将他人论文改头换面;他人论文;论文网络下载;选题不合理;课题设计不严谨(表1)。
表1体育院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存在的主要风险(N=576)
2.2体育院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风险的成因
2.2.1学生主观原因
表2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风险的主观原因
2.2.1.1重视不够,敷衍应付
不少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只是走形式,只要写出毕业论文,参加答辩,就可以稳稳当当地拿到学位,因此,对学校布置的要求、进度不以为然,临到答辩前匆忙突击,东拼西奏,甚至弄虚作假。
2.2.1.2分析、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差
网络的发展,为学生搜集文献资料提供了方便,但有的学生对搜集的资料不加任何分析,只要与选题相近,都粘贴在论文中,抄袭严重,内容重复,自相矛盾;更有甚者,电脑下载,改头换面,上交完事。
2.2.1.3研究过程偷工减料
一些学生在开题报告中设计了很严谨的研究方案,但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由于害怕付出艰辛的劳动,往往将设计方案抛掷一边,偷工减料,擅自缩小调研范围、减少问卷数量、实验项目与人数,导致研究数据水分增加,有的甚至伪造实验数据。
2.2.1.4科研方法知识欠缺
一些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工作时,由于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不够,科研方法知识欠缺,感到困难重重,对毕业论文“望而生畏”,想方设法找“捷径”,导致毕业论文抄袭、伪造实验数据、他人、网络下载的现象严重。
2.2.2客观原因
表3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风险的客观原因(N=576)
尽管体育院系都有各自的毕业论文管理规定,但在“过程管理”方面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从选题、研究设计、收集资料、资料整理分析、论文撰写、论文答辩、成绩评定,没有明确的标准与考核指标,造成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漫不经心,教师指导流于形式。与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评教、同行评价、院系领导评价、督导委员评价等多主体检查评价相比,毕业论文监控机制没有健全,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
表4学生对毕业论文管理与指导现状的态度情况(N=576)
目前,我们对学生学术诚信教育方法不多,措施乏力,仅仅停留在论文诚信的声明书上,缺少具体监督措施。
2.2.3考研和就业压力的影响
由于考研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学生忙于复习备考、找工作,参加各种考研辅导班、就业招聘会,根本没有心思、时间撰写毕业论文。因此,论文网络下载、弄虚作假、抄袭现象严重。
2.2.4实验条件差、毕业论文经费不足
由于实验设备陈旧,仪器欠缺,实验室不能满足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工作需要。另外,学生毕业论文经费不足,学生调查的范围、问卷的数量、实验试剂、试纸的购置等受到制约。
2.2.5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过多、指导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
1) 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过多,有的教师一人要承担10多名学生的论文指导,加之教学、科研任务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对学生论文指导不细,疲于应付。2) 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不高,有的指导教师虽有指导资格,但没有很好的科研背景,对指导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工作规程不熟悉,无法实施有效指导。3) 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指导工作不到位,个别指导教师从选题到学生论文交稿,只与学生见一两次面,其他的指导方式全靠电话或网络,指导过程基本上是“放羊”。
表5学生对毕业论文管理与指导现状欠满意的原因(N=576)
2.3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与风险防范
2.3.1教学管理体系
2.3.1.1建立健全毕业论文工作的规章制度
为了规范毕业论文过程诸环节的管理,使之具有指导性、操作性,学校制定了《怀化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要求,尤其是对毕业论文时间安排、格式及工作量、选题、开题、毕业论文的考核办法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体育系也根据学校的规定制订了《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办法》,所有这些规章制度为规范和指导毕业论文工作提供了依据。
2.3.1.2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我们在课程教改实验中,加大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环节,把课程内容按照教学顺序分为:选择研究课题、研究设计与研究计划、资料与事实的收集方法、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方法、体育科研论文的撰写与评价等五个单元进行教学,规定每个单元的特定任务,适当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专题研究活动(表6),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到各专题研究活动之中。
2.3.1.3改革评审和答辩方式
1) 论文答辩回避制,在答辩过程中,学生的指导教师回避,不担任评委,从而避免主观因素对论文答辩成绩的影响;2) 采取2轮争议答辩,即在各组1轮答辩的基础上,答辩较差的学生再参加全系2轮争议答辩,对参加2轮答辩的学生,其成绩根据2轮答辩结果确定。
表6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与专题研究内容安排
顺序能力培养专题研究内容1选题能力针对本校体育现状,选择研究课题并进行可行性分析。2研究设计能力(1)根据问卷调查要求,进行抽样方法设计。
(2)模拟填写学生毕业论文工作计划。3资料的收集能力(1)根据本人专项选题,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写出一篇约3000字的文献综述。
(2)自制调查问卷,对本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3)自制技术临床统计表,并观看一场球赛录像,完成统计工作。4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能力(1)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与分析。
(2)对技术临床统计表进行整理与分析。5论文的撰写能力根据体育科研论文的基础结构与写作要求,撰写一篇体育科研论文。2.3.1.4建立毕业论文评优制度
为了激励教师和学生,学校实行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表彰制度,由各系向学校推荐参评的优秀毕业论文,其比例不超过答辩学生人数的4%,学校组织专家对各系选送的优秀毕业论文进行复评,产生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对特别优秀的论文推荐参加省优秀毕业论文的评选,对获优的论文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表彰。
2.3.2毕业论文质量保证体系
2.3.2.1毕业论文的前期质量监控
前期质量监控是指对毕业论文正式实施前的情况进行预防性监控。根据专业要求,前期质量监控一般在第七学期期中进行。主要监控检查内容:指导教师资格审查;选题的征集与审查;学生选题报告的撰写;教师任务书、指导书内容和规范化情况;学生毕业论文开题等情况。
表7毕业论文前期质量监控主要内容与方法
中期质量监控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毕业论文开始的第一、二周进行,主要监控检查内容:有无更换指导教师及改变课题内容情况。第二阶段在论文中期进行,主要监控检查内容:课题进度情况;学生对课题完成的困难及对策。
表8毕业论文中期质量监控主要内容与方法
2.3.2.3毕业论文后期质量监控
后期质量监控安排在答辩前、后进行。主要监控检查内容:毕业论文成绩评分标准制订;评阅人、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聘任情况;答辩安排、落实情况;答辩组的提问提纲及答辩记录;答辩委员会评语质量与成绩评定;毕业论文评优;了解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意见和建议。
2.3.3毕业论文条件保障体系
2.3.3.1保证指导教师的数量、质量
充足、高质量的指导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我们选派职称高、学历高、科研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同时尽量配齐指导教师的数量。要求指导教师要制定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计划,在专业方面要按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社会需要,选好有学术价值的课题;在指导和监督方面要适时指导,全程监督。
表9毕业论文后期质量监控主要内容与方法
序号监控内容监控方法1毕业论文成绩评分标准的制订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制订2评阅人、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聘任情况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安排3答辩安排、落实情况毕业论文小领导小组负责4答辩组的提问提纲及答辩记录答辩小组负责完成5答辩委员会评语质量与成绩评定答辩小组负责完成6毕业论文评优毕业论文领导小组评审7了解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意见和建议毕业论文领导小组负责2.3.3.2开放资料室
针对学校体育图书资料更新不快,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数量不足等情况,我们将平时只对体育系教师开放的教师阅览室,对学生开放,为学生查阅、收集资料提供条件。
2.3.3.3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改善实验室条件
实验条件差、仪器设备陈旧,台套数不够、场地紧张、耗材短缺等一直是制约体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不敢选择实验研究课题的主要原因。我们通过与中央财政部共建实验室,获共建资金100万,加快了实验室建设,实验条件大大改善。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管理有序,开放共用”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为学生毕业论文做实验提供了条件保障。
2.4毕业论文质量监控的成效
近年来,通过对毕业论文质量监控的系统实施,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1) 毕业论文选题面广,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通过对2006届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情况分析,论文选题涉及社会体育、学校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心理、体育经济与诸多领域。
2) 毕业论文与指导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毕业论文的实用价值提高。学生的选题参与到指导教师的院级、省级、部级立项课题的研究,毕业论文选题较新颖、内容难度增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3) 毕业论文的规范化明显改善。经过学校专家的检查,毕业论文格式统一,研究设计较严谨,论文的基本结构合理、研究相关表格规范。
4) 毕业论文整体质量提高。湖南省高教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每年一届的高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及四年一届的省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为学生毕业论文成果的展示提供了平台,在湖南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上,我系学生的体育论文获二等奖4篇,三等奖11篇,我校体育科研论文获全省本科院校组团体总分第二名;近3年来,先后有21篇学生的体育毕业论文公开发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 体育院系本科毕业论文存在抄袭、伪造实验数据、将他人论文改头换面、他人论文、论文网络下载、选题不合理、课题设计不严谨等诸多质量风险。
2) 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分析、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差,研究过程偷工减料,科研方法知识欠缺;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不力,学术诚信教育缺失,考研和就业压力大,实验条件差,毕业论文经费不足,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过多、指导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风险的主、客观因素。
3) 建立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是防范和规避毕业论文质量风险的有效途径。
3.2建议
1) 建立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加强论文质量过程监控,严格论文答辩程序,制订科学的论文考评办法,确保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2)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对学生进行学术诚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3) 改善实验室条件,加大实验室、图书馆对学生的开放力度,对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提供适当的经费支持,为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提供必需的场所和条件保障。
4) 建立毕业论文指导激励机制,指导毕业论文计算工作量,对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给予适当奖励。
参考文献:
[1] 黄汉升。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34
[2] 李俊龙,胡锋,古东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8):42.
[3] 阎孝英。湖北省体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1):22.
[4] 谢燕娇,刘小辉。地方院校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7):258-259.
[5] 汪文榜。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6):819.第30卷
投稿日期:2006-12-26
作者简介:陈德林(1962-),男,湖南通道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乒乓球教学与训练。
从需求分析的定义上,就可以看出需求分析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了。需求分析做得不对,后面的步骤做得再好,也只能是南辕北辙,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研究表明,改正产品付诸应用后所发现的一个需求方面的缺陷,比在需求阶段改正这个错误要多付出大约100倍的成本。而另一项研究发现,在需求开发阶段发现的一个错误,平均仅需要花30分钟修复,但若在系统测试时发现则需要5-17个小时来修复。
需求工程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系统给的'命运,需求工程绝对不是软件开发的前期任务,而应该在整个系统的生命周期里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需求工程阶段解决和根除需求引起的问题可以大大降低生产和维护的成本,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需求工程阶段是了解用户需求的最佳时期,但很大一部分用户不知道、不了解需求工程,以至于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他们都不能准确完整的说出自己的需求,因而对于从事需求工程的人员来说,能够正确的理解用户的需求观点,利用一些方法和技巧来启发用户阐述清楚自己的需求是很重要的。需求工程作为了解并实现软件开发者的目标的重要手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比如一个失败的案例:由于和客户签订了合同,5个月必须交付软件,开发时间紧迫,导致项目计划时做需求分析的时间只给了2周时间(理由是客户的文档已经提供好了,照着做即可)。结果,由于前期对客户文档理解得不是很清楚,导致开发进行到3个月的时候发现需求上有争议。在和客户确认后得出结论:如果要满足客户的要求,则需要对整体架构进行修改。虽然最后按期交付了软件,但是整个项目组最后两个月每天都在加班,包括周末,而且软件质量也没有得到客户的充分认可。
再如我们在了解客户需求的同时,应该尽量了解客户为什么要这么做,帮客户一起想需求,以便我们开发的软件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每天开完会后,我们应该把客户的需求整理好,发给同事进行研究分析,建立简单的基础模型并研究技术可行性。需求分析结束后,保持每周至少3次电话会议与客户进行沟通,随时了解客户的需求。最后正因为在前期阶段进行了这种细致的需求分析,项目组在很少加班的情况下,不但按时交付了项目,并且得到客户的充分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