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大学生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精选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任务
摘要:学科建设是衡量高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高校的龙头建设,因此,需要明确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具体任务。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有十项,分别是厘清学科门类和学科级别;编制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规划;确定学科研究方向;抓好学科团队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合理设置课程,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学术交流;投入和争取学科建设经费,保障学科建设;发挥重点学科建设成果的示范带动及龙头辐射作用:通过培养高层次人才和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8-0013-05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龙头建设,它是以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学科管理等为主要建设内容的一项系统工程。学科建设状况从很大程度上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与核心竞争力,它是提升高校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水平的基础,在高校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国内外办学历史悠久的本科院校已经在学科建设方面探索出许多成功的经验,这些院校在学科的认识与建设上积累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是从专科学校升格而成,在学科建设方面多存在学科认识不足、学科定位不准、学科基础薄弱、学科建设任务不清等问题。占普通本科高校1/4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质量。因此,专门研究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中面临的基本任务是建设什么以及怎么建设的问题。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我们多年的办学实践和学科建设探索,笔者认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应该重点抓好以下任务。
一、厘清学科门类和学科级别
关于学科的解释,伯顿·R·克拉克认为:“学科,即通过知识领域实现专门化。”我国《辞海》把学科看作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这种解释与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的定义是一致的。可见,学科一般有两层含义,第一主要是指知识体系或学术分类;第二是指高等学校或研究部门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设立的教学科目。学科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对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多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专科层次时一般不强调学科建设,往往不严格划分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区别和联系,常常以专业建设代替学科建设。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有的呈现出学科门类比较单一、层次水平较低的问题,有少数院校为追求学科发展的均衡性、齐全性而出现抓学科建设不得力、不得法的问题。
要解决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上述问题,首先就要厘清学科门类和学科级别,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也应该依据国家统一的学科门类和学科级别划分标准进行学科厘定工作。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厘定学科门类和学科级别的时候要以国家最新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为准,努力革除学科建设中的单一性或低水平的问题。在明确学科门类与学科级别的基础上,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学科基础、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来确定本校重点建设的学科。
二、编制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规划
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科建设规划是学科建设的依据,科学规划是学科建设发展的基础、动力和保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工作中,更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规划。
第一,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编制学科建设规划时尤其要符合国家有关学科发展纲要及管理办法的精神,处理好国家、地区、行业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学科建设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关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
第二,要以学科建设的实际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基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规划尤其要关注国内同类高校、区域内同类高校及自身学科专业的已有数量、布局及其可能发展的广度、高度与深度。为此,需要处理好已有学科点和拟新增学科点的关系,统筹规划,优化结构,合理配置学科资源;还要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既要科学分析和正确预测实际需要,又要客观分析已有学科基础和建设能力,实事求是,避免建设的盲目性。
第三,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规划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好重点建设与整体发展的关系,以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建设为抓手,以学位点的建设为突破口,以学科团队建设为核心,以争取国家级、省级以上科研项目为动力,采取有力措施建出特色,发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后发优势,增强学科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服务功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学科建设中打破学科、专业、部门和行业界限,优化配置各种学科资源,充分发挥学科整体优势,鼓励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在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与融合中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
第四,处理好学科建设规划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关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规划中要注意处理好长远建设目标与阶段性建设目标、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总目标与分目标有机结合的关系,分清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基本任务,使学科建设规划既有前瞻性,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三、确定学科研究方向
学科研究方向是体现学科建设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一般问题是没有形成稳定的学科团队、学科成员没有明确而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中尤其要注意明确学科建设的研究方向,促使学科团队确立有特色的学科发展方向、学科成员有明确而稳定的科研攻关方向。学科往往汇集了高校的学科精英和良好的科研基础条件,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示范效应。学科间的内在关联性使它对学科相关内容的发展具有相应的推动力。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中,需要在重点建设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之下确定三个以上的相关研究方向,使确定的学科研究方向能在国内外产生一定影响,或者研究方向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和优势,或者在本方向的理论上取得进展和突破,或者形成极具特色的学科,增强学科发展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如何确定学科的研究方向呢?第一,结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定位选择学科研究方向。学科研究方向的确定一方面要立足于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应立足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在办学定位中,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都明确提出要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学科建设研究方向应尽可能结合学校所处的区位优势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特殊需要。
第二,立足传统和优势学科,围绕学科理论基础和前沿问题开展高新学术研究的学科研究方向。突出学科特色,整合学科资源,体现本学科团队的研究特长与优势,积极组织学科团队对本学科亟需攻克的难题、基础及前沿问题开展研究,引领本学科团队向高新科学研究方向发展。
第三,围绕传承发展文化,引领文化进步确立学科研究方向。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围绕中华文化、地方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积极开展学科研究,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四、抓好学科团队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
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强调的就是大师、人才对于高等学校的特殊意义。我们常说一流的学科才能培养一流的学者,一流的学科才能吸引一流的学者。这一方面说明了学科建设及学科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学科团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学科团队是指由学科知识相同或相近、才能互补、团结协作为实现共同学术研究目标的人力资源及其相互关联而组成的集合体。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的学科团队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关键。学科团队包括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科骨干及普通学科成员等。
学科团队建设需要成员有强大而坚定的“团队精神”,为此,需要建立共同的愿景,激发每一个学科成员的兴趣和潜能,为实现学科建设的共同目标而努力:要为学科团队成员提供发展的空间,确保不同个性、能力各异的人才有锻炼和展示的舞台;要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保证学科团队意志的实现和延续。学科团队需要有明确而富有特色的建设研究方向,学科团队成员需要围绕学科方向确定自己稳定的科研攻关方向。
学科团队建设的一个重点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更应该重视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思想、学术能力、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充分体现在他们的研究和工作中。
五、合理设置学科下的课程。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对学校进行管理与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需要合理设置学科下的课程,并使部分课程成为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精品课程是聚集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并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教学共享的一项教学创建活动。高校学科建设要为教学服务,学科建设成果需要落实到学科课程上,落实到课堂上。因此学科建设需要注重课程建设尤其是精品课程的建设,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尤其应当加强各学科下的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的改革,以此不断提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在组织规划精品课程建设时,要以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精品课程建设为主,充分考虑学科与专业分布以及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示范作用,要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各高等学校还要切实加大和保障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中,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根据学科的规划和发展来设置,要充分体现精品课程对学科系统知识和人才培养的作用: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及时反映本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先进的教学经验,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精品课程的建设要由本学科团队学术造诣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高级职称教师领衔,并逐步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学历较高、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精品课程的建设应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精品课程的建设应充分利用地方优势与特色资源,建设有特色的精品课程。
六、开展科学研究
一般来说高校的三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而科学研究在高校发展尤其是学科建设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第一,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居于重要地位。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中一项长期而根本性的战略任务,而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寻找自然界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发现新事实、新规则、新的科学基本原理,并形成学科基础理论,用于指导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的发展。因此,科学研究工作在学科建设中居于重要地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第二,科学研究是评价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学科建设成效需要通过学术水平、科研成就等指标反映,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及科研经费是评价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第三,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使传统学科得到改造和发展,使其发挥学科优势,保持竞争力;也只有在科学研究中,才能形成新的学科体系或交叉学科体系;并在传统学科及其他新兴学科的基础上向纵深拓展,派生出具有更强生命力的学科。
对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科研工作要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及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解决地方经济建设和当地人民生存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地方新建本科院的科研工作尤其要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发展文化、瞄准高新科技目标来开展科学研究。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科研项目经费的支持,单靠学校自身每年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争取国家或地方的纵横向科研经费,组织学科团队对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攻关研究,以获得大量的学科建设经费。因此要组织好各种纵横向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以高标准、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攻关研究为抓手,锻炼学科队伍,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促进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七、加强学术交流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中应注重学术交流。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术交流的机会本身是有限的,我们应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思想,加强学术交流,带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要创造条件,争取开展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营造浓厚的学术交流环境。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主动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学术交流联系,逐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内容。积极争取组织承办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学术交流论坛的机会,支持学科骨干成员出席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通过这些活动,结合地方特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提高学科团队学术水平,提升学科建设成果的影响力和学科团队的整体水平。八、投入和争取学科建设经费,保障学科建设
加强学科建设,经费投入是保证,没有足够的经费就无法正常开展学科建设,更无法保证学科建设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要注意拓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经费的来源渠道。
首先,学校及学科点所在部门自身要加大学科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办学经费的困难,但是也应该从原则上保证安排学科建设专项经费,尤其是要将经费投入重点建设的学科,用于支持各级别重点学科队伍建设、项目资助、成果奖励、学术交流等。仅仅依靠学校的经费投入是不够的,学科点所在系部(或学院)也应该在自主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学科建设。
其次,要抓住各种机会,争取国家及省部、地方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和资助,政府的支持和资助是学科建设经费的一个重要来源。除了争取各级政府对高校办学经费的资助外,还可以采取对口建设的方法,积极争取民委、文化、教育、体育等系统的相关经费用于学科建设。
最后,要积极申请各种纵横向科研项目,努力争取科研经费。由于各级政府和学校层面投入的学科建设专项经费是有限的,争取各种科研项目经费成为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任务。学科团队应通过承担各种课题,解除制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争取获得更多数量的国家、省部及地方的科研项目经费支持,不断改善学科建设条件,促进学科建设内涵发展。通过学科团队协作申报与攻关科研项目,既可以锻炼学科队伍,又可以产出了高水平科研成果,还可以增加学科建设经费。
九、发挥重点学科建设成果的示范带动和龙头辐射作用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各方面资源、条件有限,在学科建设上不能搞均衡发展和全面建设,而应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有良好基础、有一定优势或有一定特色的学科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进行重点支持和建设,也就是抓好重点学科建设。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抓学科建设工作,既要注重不断总结经验,汇集学科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又要注重在校内充分发挥建设成果突出、成效明显的学科成果和经验对于其他学科的示范作用、带动作用和龙头辐射作用。尤其是重点学科建设的成果及经验有必要在校内宣传、借鉴和推广。通过规范的管理,科学的考核和评估,及时发现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推介重点学科建设的成效和经验。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要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尤其是重点学科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和龙头辐射作用,以带动和促进各学科的协调发展。
十、通过培养高层次人才、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要依托地方条件和区域优势。高等教育大众化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主动承担为地方经济服务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使学科建设融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以应用、交叉学科为基础,办好若干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重点学科专业,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
第一,为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人才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为地方发展服务的基本职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学科团队优势,整合资源,大力培养符合地方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各种水平人才。
第二,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和基础教育发展。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通过教学、科研、培训等形式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和基础教育发展。
第三,积极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团队也集中了一批有影响、有实力的专家学者,应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政府决策咨询中的参谋作用。
综上所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从以上十个方面开展学科建设工作,就可以把学科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示范带动作用,就可以高效地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就可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为促进地方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看了“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的人还看:
论免费医学本科生德育体系的构建
摘要:科学完整的免费医学本科生德育体系是培养合格的免费医学本科生的有效保障。免费医学本科生德育体系的构建要遵循可行性、育人为本、系统性和层次性原则,需要制定阶段性教育目标,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开设人文讲坛,强化医德教育。
关键词:免费医学本科生德育体系构建方法
免费医学生的培养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目前全国有68所高校在开展此项工作。医学教育,德育为先。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医学生德育全过程,构建符合免费医学本科生特色的德育体系,值得各高校思考。
一、免费医学本科生德育体系的内涵
免费医学本科生德育体系,是指国家对高校德育工作与免费医学本科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全面要求,是由德育目标、内容、原则、途径、评价所组成的,以施教者、受教者、媒介和环境为结构特点的系统工程。[1]该体系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着力点,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以苏区精神和校训精神为主线,以服务中央苏区振兴计划为契机,以医学伦理教育为载体,以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为目标。
二、构建免费医学本科生德育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免费医学本科生今后工作主要面向乡镇(社区)医疗卫生单位,由于其基层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与一般本科生在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及技能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性。现有的本科生德育体系虽对本科生的各项德育要求做了明确规定,但在上述方面还有所欠缺,因而有必要构建免费医学本科生德育体系。
依据卫生部印发的《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免费医学本科生入校前与当地政府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入校后没有就业的后顾之忧。但国家目前对于免费医学生就读期间的学习、品德等各项表现未做出明确要求,不可避免会有少数学生滋生懒惰思想,达不到基本的培养目标。因而,要培养合格的免费医学本科生,就要有科学完整的德育体系作保障。
三、免费医学本科生德育体系的构建原则
1、可行性原则。建立免费医学本科生德育体系应适合我国国情,普遍适用于在校免费医学本科生,目标明确。[2]虽然免费医学本科生的培养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但其与一般本科生的培养也存在诸多相似之处。目前,各高校都有较为健全的、专业的学生管理队伍,成熟的大学生德育体系,因而,各高校完全有可能构建科学、合理的免费医学本科生德育体系。
2、育人为本的原则。教育部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坚持育人为本,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高等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免费医学本科生德育体系,必须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把学生的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积极创造一切条件,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广阔的空间。
3、系统性原则。构建免费医学本科生德育体系,应制定完整的德育目标、内容、原则、途径、评价指标体系,每个部分之间应相互贯通、彼此依赖,体现系统内容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多措并举,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纵横交错、相互联系,形成系统网络框架。
4、层次性原则。不同年级免费医学本科生德育需求有所不同,因而不同年级的德育内容、方式、途径等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体现年级特色;各年级德育体系之间应能有效衔接,主线清晰,层次分明,呈现递进性;同年级免费医学生的德育体系,要做到德育目标、内容、途径、评价指标体系等分系统合理衔接,注重德育体系的针对性,突出主题。
四、构建免费医学本科生德育体系的实践
2010年国家启动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同年我院被确定为江西省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培养院校之一,在借鉴赣州市政府“订单式”培养农村卫生工作人员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教育体制试点项目人才培养活动的教学实际,以强化医学生职业道德为核心,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着力点,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强化医学伦理教育,科学构建完整的免费定向医学生德育教育体系。
1、制定阶段性教育目标。对一年级免费定向医学生,结合大学生涯规划设计,帮助学生树立无私奉献、敢于担责、为了人民的健康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理想。对二年级免费定向医学生,注重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加强对苏区精神和革命传统的学习,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备求实、奉献、创新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三年级免费定向医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开展主题调查,参与各类知识、技能大赛,在竞赛中增长才干,在竞赛中孕育创新。对四年级免费定向医学生,侧重利用赣南红色资源,开展艰苦奋斗教育,通过邀请革命老前辈来校讲故事,深入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与老红军零距离接触等方式,教育学生树立艰苦创业、扎根基层的无私奉献精神,把个人前途和国家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对五年级免费定向医学生,经常与他们谈心、交流,帮助他们解决从学校到临床实践的心理、观念、角色的转变,正确对待就业与个人理想之间的冲突,使他们能安心基层工作。
2、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根据教育部21号令《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及《赣南医学院学生学籍管理细则》等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免费医学生人才培养工作实际,学校制定了《赣南医学院免费医学生学籍管理细则》(赣医发[2012]14号)。细则对免费医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入学与注册、学制与学习年限、考勤与请假等有关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有助于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树立良好的学风,保障免费医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免费医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以课程和教材建设为基础的教学基本建设类文件,以教学管理规程为主体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以教学质量标准与质量监控体系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与监控制度,从制度上规范了教学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形成兼职班主任、辅导员、班级导师、辅导员助理四位一体的创新管理模式,制定支部共建、班室挂钩、学业预警、导师制等制度,实施学子成长计划,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制定免费医学本科生思想整治教育考评细则。每学年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纪律作风、学习态度、劳动卫生、社会实践、职业素养、基层服务意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毕业时总考评成绩是五年的综合考评成绩累加的结果。考评成绩,作为评定奖学金、先进个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及毕业鉴定时的主要依据。
3、开设人文讲坛。学校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人文讲坛,注重学生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心理、伦理教育,引导学生从疾病认识升华到对生命的尊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修养、伦理道德修养和文学艺术修养。
4、强化医德教育。医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将医德教育与医德修养、专业课程、校园文化相结合,整合资源,创新载体,讲究方法,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医德教育与医德修养相结合。帮助定向生确立医德信念,培养医德情感,养成医德习惯。把自觉的医德意识转化为实践中的医德行为,形成自觉的医德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让标准成为习惯,这是医德教育的最终目标。二是医德教育与红色资源相结合。分批组织免费医学生代表赴瑞金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充分发挥赣南苏区“红”的优势,用足用好用活红色教育资源,努力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学优势,使学生在“听、看、感、思”中达到“知”,启迪“行”。三是医德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营造医德氛围、鼓励参加社团活动、建立定向生医德档案,通过从正反两方面对定向生的医德品质进行强化,有机地把医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斌。浅议开放性高职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石祥。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构建初探[J]。江苏高教,2013(1)。
[3]王丹丹,邵妍,曹万鹏。论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德育体系构建的原则及机制[J]。传承,2011(6)。
本文系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医务人员定向培养模式》(项目编号03-114-137)阶段性成果。
摘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顺利进入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保障之一。作为系统工程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多方面的体制保障。从保护生态出发提出开展和强化区别于传统绩效审计概念的生态审计,探讨了生态审计的来源以及其在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以及独立审计不同主体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生态平衡 审计 生态审计 绩效审计
一、生态审计概念界定
生态审计的另一个理论基础为产业生态学。即回答了我们如何作为审计的内涵和对象看待生态这个概念。产业生态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R.Frosch等人模拟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和生态系统的循环再生过程所开展的“工业代谢”研究。即组织作为一个生物体需要和外部环境开展能量交换,吸收能量的同时排出废物残渣。产业生态学涉及三个层次,分别体现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上,这与我们后续所讨论的审计主体安排是相一致的。宏观上,考虑产业生态学是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基础,即围绕产业发展升级,科学的将生态学的理论与原则融入国家法律、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的制定当中,以促进国家及全球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繁荣。在这个层面上需要政府审计的参与,以保证相关的制度和程序能够在这一层面上积极落实。中观上,它是部门和地区生产能力建设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重要方法论基础,通过生态产业的发展,科学的将区域国土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融为一体,促进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社会和谐的结合。各地区审计部门通过开展配套审计工作帮助贯彻执行。微观上,则为作为经济细胞的企业提供具体产品和工艺的生态评价、生态设计、生态工程与生态管理方法,涉及企业的战略定位,竞争能力、管理体制、行动方针乃至企业文化的建设。具体而言包括企业的“绿色核算体系”,“生态产品规格与标准”等,作为企业职能部门之一的内部审计部门需要积极参与进来。
国外对生态审计的研究起步比国内早,也最先提出了具体的生态审计概念。Linda S.Spedding等(1993)在《生态管理与生态审计:经营中的环境问题》一书中,介绍了生态审计及其发展趋势。欧共体国家环境部长会议早在1991年曾提出了两项重要的草案“生态审计(Eco-audit)”和“生态认证(Eco-labeling)”,鼓励成员国和成员组织在“自愿”的基础上接受审计。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1就是企业生态审计研究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国外政府和企业在开展生态审计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如瑞典松兹瓦尔开展的生态审计制度包括了环境监测、市政设施的内部审计,并采取了内部组织探讨和研讨会等方法;奥地利的“维也纳生态经济建设规划”规划为企业提供的环境保护计划有五个,分别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企业生态审计、温室气体削减、ISO14001、旅游环境标志计划等,通过实施该计划,维也纳市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Christa Leidtke通过对俄罗斯堪察加半岛的一个中型家具厂的材料流核算进行生态审计,进而对企业发展提出了适于资源管理、材料流管理、产品管理的产品生态设计。
中国出台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确保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内蒙古赤峰市等地相继出台了生态审计制度,海南省、浙江省也计划推行生态审计制度,可见中国各级政府对生态审计的重视。但是一些地方政府推行的生态审计制度仅停留在生态环境的评价上,且大多数表现在对生态环境状况的定性分析上缺乏定量的标准为准确评价带来了障碍。而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相对于生态审计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大多数的环境信息披露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的环境状况而披露的治理环境的费用、由于环境因素变化造成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绿色产品”和“绿色经营”带来的收益等。因此构建生态审计体系,明确生态审计发展是确保生态文明和建设的基石。
二、生态审计的指标体系构建
(一)生态审计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我们认为,生态审计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经济绩效指标、生态绩效指标和社会绩效指标。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指标设定的相关原则:
1、系统性原则。任何产业都是一项复杂大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全面地反映该产业对于自然资产与资源利用和消耗、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涵盖面广、系统性强的特点。所以,产业系统生态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遵从系统性原则。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系统并不意味着面面俱到,过分的困于细节将使得评价的可行性大大降低。
2、可比性原则。每个产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但与其关联行业还存在有很多共性的地方,评价指标具有可比性,将有利于行业间的横向比较,找出彼此之间的差距与问题,能够促进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加快本产业的发展进程和评价指标体系的不断改进。
3、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够反映事物的基本特征,评价体系本身有合理的层次结构。评价的数据来源要准确、处理方法要科学并有理论依据。具体指标能够反映出所考察的产业的真实情况。
4、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充分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它既要能全面反映所处行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发展水平,又能尽可能地利用统计资料和有关规范标准。
(二)生态审计:评价指标设计
1、生态指标。生态审计的研究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的,生态指标的选定当然是重中之重。从当前各地政府制定的生态审计制度可以看出,环境污染、资源和能源消耗、耕地保护、天然林保护等是生态审计的重点内容,涉及的指标有能源利用率、原材料消耗量、废弃物排放、大气和水体质量等。
2、经济指标。企业经济绩效指标的选用包括盈利能力;流动能力;长期风险和股东回报这四个方面。具体而言包括“营业收入”、“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收入”、“销售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的综合表现。值得提出的是我们要将非财务指标纳入到经济指标评定中来与非财务指标做出对照从而更加使得我们的经济指标有效和真实。
3、社会指标。社会指标的选取应反映该项目或企业带来的社会福利的改善。如“职工年均工资”、“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占有教育经费”、“每千人拥有病床”、“每千人拥有医务人员”、“人均占有科研经费”六个指标来反映医疗福利的现状。“职工年均工资”和“人均住房面积”两项指标可以反映产业职工的收入和生活条件;“人均占有教育经费”、“每千人拥有病床”、“每千人拥有医务人员”、“人均占有科研经费”则用来衡量产业内教育、卫生、科研投入条件。将投入与产出指标相对比即可得到效率指标。我们可以通过平衡记分卡来构建上述评价框架。卡普兰和诺顿提出的“平衡记分卡”(Balance Scorecard)能综合、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绩效,有效地实现了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的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结合、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结合,并且已经在全球企业包括中国企业中得到了重要应用。在此我们可以将它的理论和方法借用到生态绩效管理中来,建立单位绩效评价的平衡记分卡。平衡记分卡从财务、 顾客、组织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等四个维度来评价组织的管理业绩。财务维度考察的是服务价值的提高与服务成本的降低两方面。不同类型的行业企业根据各自的关键性指标设计不同的平衡记分卡,各指标的权重也不一样。关键性指标一般分为内部指标和外部指标,结果性指标和驱动性指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其中内部指标、驱动性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越来越重要。随着企业业务发展的多元化,平衡记分卡的设计也将呈多元化趋势。平衡记分卡是比较灵活的用于指导行业的内部评价管理的工具,不同时期企业的特点不同,关键指标不同。
三、不同审计主体下生态审计的开展
(一)政府审计:开展干部离任生态审计,并逐渐向事前推进
多年以来中国政府审计的主体内容是财政收支审计,即对于政府财政收支的经济效果给予监督和审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中国政府审计引入了绩效审计成果,即注重对于资金使用的效率性,效果性考察。从审计的历史来看审计对象为经济活动,但鉴于中国实际文化与制度背景,近些年来中国借鉴国外的问责制度,全面开展了干部离任审计。离任审计的开展有效地制约了干部在任期间的短视行为,强化了对于干部权利的制约和监督。而传统上对干部进行离任审计主体内容包括财务审计、管理审计和相关的法纪责任。而我们认为将生态考察加入到对于干部的离任考察当中来开展离任生态审计是政府审计有效开展生态审计的重要突破口。
1、生态环境的保护事关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共同和谐持续的发展,是一项长远永续的工作。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将生态考核加入到干部离任审计的内容中来是必要的。这是与绿色GDP的概念相一致。实施生态离任审计,既是在自然机理上保护自然环境,也是在社会意义上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开展离任生态审计能反映出政府对于生态保护的决心与信心,从而在思想上给予即将上任的党政干部以生态保护的强烈信号,希望他们在任期间能够有效保护环境。
2、在中国经济发展极度不均衡,生态保护的情况亦差异很大。在早期得到飞速发展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人均GDP已经赶超了中等发达国家。但太湖蓝藻事件和“垃圾镇”、“癌症镇”相继被曝光让很多人怵目惊心。而在西部的欠发达地区为了赶超东部发达地区,实现所谓的跨越式发展,不遗余力的招商引资。上项目、办企业只看重投资规模而非考虑资源消耗、产业附加值,甚至以破坏资源和环境换取招商成绩的现象。出现了东部地区由于受到生态破坏的影响已经开始保护生态,从而使得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被迫迁移至西部而这竟然正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府的下怀。生态教训已然很深刻,已经不能再一次被重复!所以开展离任生态审计真当时。从干部离任抓起全面监督生态破坏的蔓延和迁移性问题。
3、需要指出的是,通对干部进行离任生态审计,是要从根本上消除干部急功近利的倾向,控制其短视的行为。强化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同时离任生态审计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也是对于干部进行了保护。靠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发展必定是不得群众之心的,在短暂的经济发展之后必定在后续有报复性的代价,从而很大程度上避免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付出更为惨痛的教训。
干部离任生态审计将生态作为一套考核干部的指标,从思想上杜绝近视发展,政绩工程的不良为官思路;对于官员在任期间踏踏实实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创造出绿色GDP,造福后代子孙提供了可视的评价和褒奖。
(二)企业内审:生态审计降低环境成本
企业的发展已经告别了零环境成本的时代。随着环境保护法规的日渐完善,企业意识到如果治理污染,环境成本就会压垮企业。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自发地制定一些审计计划与程序,以便及时检查出可能触犯环境法律的相关管理缺失,及时消除环境与法律的风险,而具体执行相关审计任务的为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与此同时在竞争的市场上,为了迎合消费者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同时取得竞争优势,企业也自觉地顺应社会环保潮流与愿望,开展内部环境审计;另外,内部环境审计的开展还来源于资本市场给企业的融资约束:不注重环保会大大增加企业破产风险,导致企业付出更高的代价来获取资金,从而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生态审计迫于上诉压力之外,亦存在开展的基础。近几年来环境会计的大力发展给予生态审计的开展带来了可能性。传统理念认为开展生态审计最大的困难是相关的因素不可定量性。不可定量即没有统一的可比的硬性的标准,没有标准则无法复核与确认从而给出相关的意见。坏境会计或称环境管理会计初步解决了相关问题,是的(“使得”)企业中发生的相关环境成本变得可以被计量和归类,我们同时参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即可得出初步的比较意见并给出改进意见。从这个角度上说内部审计更应该去做的是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使用的,符合本企业特征的生态审计制度,对于公司的治理层面利益相关者即董事会、股东会和高管大力宣传和沟通生态知识,谋求得到他们的全力支持。对于管理层,将生态保护理念,生态审计相关规定广泛传达从而树立生态保护的意识,督促和监督管理执行层从日常管理经营活动做起,不断降低生态环境成本。
(三)民间审计:广阔市场前景的生态审计服务
就现阶段而言,民间审计以提供审计,即鉴证和咨询服务为主,而其内涵主体主要为财务与管理活动。生态审计服务尚未形成,也未能有独立的审计机构提供和开展相关服务。但我们需要指出的是生态审计将成为民间审计的未来经济增长点。究其原因:
1、由上文所提到的,政府和企业作为宏观和微观的两类审计对象已经开始大力发展生态审计,这很有可能面临审计资源短缺的问题,他们需要社会上的审计力量来帮助他们有效地开展审计。这就为民间审计开展生态审计业务带来了机会。政府审计与民间审计合作,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和合作在财务审计领域已经屡见不鲜,相信专业性要求更高的生态审计势必将有更为广阔的业务合作空间。
2、就目前民间审计市场来看,存在大量的审计人员从事着传统的财务审计业务导致传统的审计业务利润率十分稀薄。会计师事务所急需高回报的业务来提升自身的利润空间,生态审计业务的开展与开拓将给有能力从事生态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带来一片蓝海。目前生态审计业务仍是一片空白,且生态审计业务存在技术性壁垒所以先进入者将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会计师事务所也就存在动力。大力开发生态审计业务争取早日抢占该领域的制高点。
3、“碳关税”的出现将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概念由书本变为了现实,这意味着生态和环境都有了交易的价值和价格。由于受到配额的限制,势必会存在市场让高污染的企业去购买“污染权”。价格将成为市场存在的关键,需要存在独立的第三方来对生态、环境的交易价格做出评估。毫无疑问,会计师事务所将是最好的当仁不让的选择。作为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或合理规避,中小企业或机构自己没有这方面的专门人员,而大型企业或机构可能有这方面的专家,但这些专家受雇于自己,不具有独立性的地位,他们的评估意见尤其在交易时不具有法律效率,而国家环保机关、 审计机关毕竟资源和能力有限无法全面覆盖这方面的职能。因此,社会迫切需要专业从事这方面的中介服务――向来以独立性著称的注册会计师,生态审计中介服务就应运而生了。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已经自然地承担起这一职能,不断的为此配备本方面的专门人才,制定相应的环境审计规范,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审计需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民间审计为主导的生态审计将会成为生态审计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正兴。环境审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2]胡春元。风险基础审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郑俊敏。市场条件下的生态审计发展模式分析[J]。特区经济,2006,(7)。
[4]廖仲毛。生态审计:为生态建设保驾护航[J]。中国绿色时报,2003-08-12.
[5]张君明。干部要过“生态审计”关[N]。光明日报,2005-09-13.
[6]王光远。内部审计思想[M]。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1.
[7]陈忍雄。环境审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8]林兢。环境审计研究[J]。中国发展,2005,(3)。
[9]李嘉琦。平衡记分卡的发展趋势[J]。中国集体经济,2009,(9)。
摘 要: 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引发人们从新的角度思考和讨论生态问题。本文旨在从美学的角度审视此问题,并且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着重阐述“生态美学”在当下存在的意义。
关键词: 生态问题; 生态意识; 生态美学; 意义
一、从生态问题说起
前些年偶然翻阅杂志看到这样一则消息:1997年,1575名科学家发表了一份题为《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的声明。上面明确谈到:“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指出人类对自然界的无限开发,资源浪费,臭氧层变薄,海洋毒化,环境污染,人口暴涨,生态平衡的破坏,已经严重的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的条件。这其实已是继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后科学家们再次对“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严正呼吁。继而,在世界各国都掀起了一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革命。
放眼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问题:空气污染;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沙化,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沙尘暴频频光顾;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滥用导致的农产品质量严重下降;自然灾害频繁……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每天呼吸着有毒的空气,吃着被污染的菜肴,被迫接受着大量声光和粉尘污染,忍受着交通拥堵之苦……
可见,生态问题已不是一个时间段内的一个局部问题,而是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它不仅关涉到对生态平衡的维持,对环境的保护,对濒危物种的抢救保存,更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质量,甚至还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途和命运。但是,仅仅把这个问题当做一个实践问题来解决,没有哲学的深度思考,没有对于人的生存问题的形而上的考察,不把它上升到一个哲学和美学的高度,仅仅就事论事,是不能够真正清晰地认识和彻底解决的。或许大家认为,哲学、美学、生态问题,彼此毫不搭界没有瓜葛,但其实问题并不是这样。
美学是一门感性学,它研究的是人感性生存的相关问题。而生态问题恰好正是涉及到人的感性生存方式。因此,美学家们特别是中国的美学家从关注和思考人的生命存在的质量出发,从美学角度开始思考和和讨论生态问题。生态美学由此成为中国美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二、何为生态美?何为生态美学?
严格说来,生态美作为一个美学概念,它是否成立还需要打一个问号。因为任何美,它之所以对人来说成其为“美”,是因为它具备某些形式因素。如韵律、比例、节奏、对称、均衡等等。无论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其“美”之所以成立,究其根本原因,都是这些形式因素在起作用。而这些形式因素之所以对人来说成为美,是因为被人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和体验到了,并且跟人的心理结构有某种对应或应和。而生态美似乎不具备或者说没有这样完善而明确可参考的形式结构。
但是,换个角度从哲学层面讲,生态美概念却可以是成立的。按照李泽厚先生的分类,“美”概念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美的对象;美的性质;美的哲学规定,也就是美的本质。[1](p476)就美的对象而言,象自然美和社会美这些概念是从这个角度提出来的。仔细分析,生态美概念其实也是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提出的。而且从它的定位上说,它应该是介于自然美和社会美之间。它既有自然美的因素,也有社会美的因素。所以说,就这个角度而言,生态美的概念是成立的。那究竟什么是生态美?我们接下来从美的本质的角度具体分析。
我们先从自然美入手。关于自然美的本质,李泽厚先生已反复论述过。自然美看起来是一些与人的实践无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形式,但当人的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征服和改造自然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便发生了变化。自然对于人不再是一种外在的异化的力量,而变成让人可以亲近的对象。就像成为农业大国的我们对于土地是格外依赖和有感情的。因此,自然美的实质是自然的人化。[1](p376)而在自然人化的过程中,形式美的产生是一个关键。人类在长期、大量、反复的实践过程中,掌握了自然之中的各种感性形式――节奏、韵律、比例、大小、对称、等等,并使这些形式成为人类所掌握的形式力量,再利用这种力量创造出美,这便是社会美。社会美有着不同于自然美的独立的规则和力量,是人类艺术探索和表现的主要对象。
而生态美则不同于二者,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它是在“自然的人化”基础上产生的。如果说,从人类历史的角度看,当自然经历着一个不断被“人化”的过程中的时候,其实人类也在经历着不断被“自然化”的过程。因为人类本身就产生于自然。因此,人于自然便不只是索取和改造,还有另外一面的关系,一种更为源初、更为本源性的关系,那就是人对自然从精神上和生存层面上的依赖回归和共生共在的关系,即人的自然化。而人的自然化的审美表现就是生态美。
就本质而言,如果说自然美的实质,是自然的人化,是在“真”的形式结构中积淀了人的本质力量,其形式是“真”,其实质是“善”;社会美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接呈现,其形式是“善”,其内容是“真”;那么,生态美的实质,就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本真化,即是在自然人化的基础上人对自然的回归和依赖,是在自然和社会呈现人的“善”目的的基础上对自然的之“真”的回归和强调。因此从形式上说,生态美与自然美比较接近;从具体感性形态来说,生态美又更倾向于社会美。综合分析,生态美其实是对自然美和社会美在更高基础上的超越。因此从这个角度讲,“生态美”依然成立并且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生态美学,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国外也有EcologicalAesthetics(生态的美学)这样的概念,但这个概念在国外特别是英语世界多指景观设计、环境美化、水资源利用、森林保护以及城市建设的构思构图,带有很大的实践操作性,和我们所谈到的“生态美学”的概念不大相同。国外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EnvironmentalAesthetics)更为接近,因此,西方在谈论生态美学时更多地是在谈生态实践和生态观念的应用,而我们所使用的生态美学概念更多地是指高于生态实践的哲学思想和观念,即一种精神理念或美学原则。引用著名学者曾繁仁教授的观点: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实际上是从生态学的方向研究美学问题,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它研究的是人的生存问题。
三、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
今天,一场旨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革命正在西方风起云涌。进入八、九十年代以来,这一运动更向纵深发展。“绿色运动”、“深层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生态中心主义”、“生态女权主义”等都是这一革命的重要组织部分。这一生态革命的核心是超越传统的人类中心论的世界观,树立一种崭新的“生态整体主义”观念,将以往只从人类的角度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为从自然的角度综合地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
西方思想家在认真检讨生态危机的思想和理论根源的同时,也努力为这场生态革命寻找自己的思想依据。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西方思想家将探求的目光投向东方,投向中国,特别是老庄哲学。试图从中寻找某种可资借鉴和启发的东西。当代西方著名学者卡普拉曾明确谈道:“依我看来,在诸多伟大的传统中,道家提供了最深刻的而且最完美的生态智慧。”[2](p89)大量《老子》、《庄子》英译本的出现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这一点。其实不仅在道家,在佛家和儒家美学中也多有表现。让我们简单看一下中国的传统哲学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哲学是“生”的哲学。《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说:“生生之谓易。”生,就是草木生长,就是创造生命。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天地以“生”为道,“生”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主张人与万物同类、平等。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大自然(包括人类)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和生意,这种生命和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程颢说:“物之生意最可观”;宋明理学家都喜欢观“万物之生意”;周敦颐喜欢“绿满窗前草不除”。他从窗前青草的生长体验到天地有一种“生意”,这种“生意”是“我”与万物所共有的……。
中国古代画家最强调要表现天地万物的“生机”和“生意”。明代画家董其昌说,画家多长寿,原因就在他们“眼前无非生机”。中国古代文学也是如此,这里便不再列举。他们共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人与万物一体”之美,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谈到的“生态美”。
这些内容,体现的正是当今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念,极富现代意蕴。这些传统哲学与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与今日西方生态革命所倡导的“生态意识”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似乎更豁达、更睿智,更具包容的眼光。
四、“生态美学”存在的意义
首先,在当下人和自然都已经充分实现“人化”的条件下,如何保护人类的自然之根,即如何保护人类所生存于其间的环境――大自然和人类本身的自然之性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我们如何才能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充足的阳光、喝到未经污染的泉水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其次,从人和社会的关系来讲,提出生态美学的意义还在于提醒人们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生存的环境和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说,生态美问题不仅关涉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关系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整个生存环境的关系。
总之,“生态美学”的提出,把生态美从一般的美的形态中提升出来,使人们开始从美学角度关注生态问题,为美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同时,也能在全球生态恶化的今天重新认识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态审美观。
最后,引用费孝通先生概括多元文明的文化差异与沟通交流时一句话作为全文的总结,我想也可以概括当下生态美学的立场,那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学三书之美学四讲部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2] 《哲学杂志》[J]。台湾业强出版社,199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