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王维脍炙人口的佳句,也是重阳节最好的代名词。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在这一天里,人们通常都要……”我对着电脑,一字一句的念道。
“哎,登高,我怎么没想到呢?”妈妈一拍脑袋,说道,“我们带奶奶去爬山吧!”“好好好!我跳了起来,正好我们也好久没出去活动活动了!”
经过一番准备,我们出发了。
“真热闹呀!到底什么事情啊?”我伸长脖子,企图望到那人海的尽头。
“吴山庙会,”奶奶说着,指了指路边的一块牌子。
这时,只听妈妈在背后冲我喊道:“喂,别落下,快上山吧!”
“来了来了!我忙喊道,“奶奶,我们走吧!”
“走吧!”
……
“哎,那是什么?”我望着绿荫中的一个雪白的小巧身影,感到万分惊喜。
“是……鸽子?”
“对,就是鸽子!”我叫了起来,连忙买了袋鸽食拉着奶奶来到了喂养区。
“奶奶,你敢拿手喂它们吗?”
“这有什么不敢?你看我”只见奶奶拿起几颗放在手上毫不畏惧的伸了出去,几只可爱的信鸽低下头来,啄食着奶奶手上的玉米粒。奶奶脸上浮现出了笑容,她脸上那岁月的刻痕,此事仿佛也减少许多。不知这一群圣洁的天使使她想起了什么呢?是自己曾经的年轻岁月?还是……这时,一阵风刮过,鸽群“唰”的一下飞了起来,洁白的翅膀连缀成了一片雪白的屏障,飞向远方。回头望去,只见奶奶目送着那群鸽子,眼神中带着几分迷离。此刻,她是否把自己的思念也寄托在了那一层雪白的屏障之中了呢?有人寄情于明月,寄情于山水,唯独她,把自己的思乡之情,寄托于鸽群白羽间……
路灯像一排排列队整齐的整齐的星星,在寂寥的夜空中散发着橘黄色温暖的光。
妈妈陪伴我和同学并肩走在路灯下放学的路上,我和同学热切的谈论着一些学校的趣事,妈妈在一边听着,哈欠一个接一个,打完禁不住低下头。
“妈妈!妈妈!”我摇着妈妈的手,想让妈妈清醒一下。
“啊?什么?”妈妈抬起头,借着路灯昏暗的灯光,我能看到妈妈的眼睛已经眯成了一条线。“你困了?”
“还好吧……”
“都说了不用来接我嘛!就这几步路,还能走不回去?”我有点责怪的看着妈妈。
“这不是不放心嘛,万一有坏人怎么办?”妈妈嘟哝着,头又渐渐低了下去。
我停止了说笑,默默的走着。
突然,妈妈好像想起了什么,抬起头,眼睛里闪过一丝焦急,掏出手机,自言自语道“还没给你热牛奶呢!让你爸爸先给热着”。
同学听了,羡慕的看着我说:“你太幸福了,回家还有人给你热牛奶,我呢,唉……”
看着同学暗下去的脸,我的心里升起了一股得意。是的,我比其别的同学,实在是太幸福了。
爸爸妈妈为了我,在学校附近买了房子,于是我可以在别的跑校生已经起床赶路时再小睡一下,清醒一下头脑;我可以在别的跑校生因来不及回家吃饭而在食堂嚼着不可口的饭菜时大吃特吃我喜欢的各种菜肴,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感到幸福。
爸爸妈妈总是在天才刚刚亮的时候就起床,为我准备上学要带的东西,然后喊我起床。每次当我放学回家时,餐桌上已经摆着我爱吃的饭菜。晚自习放学后,那一盏昏暗的路灯下,我总能看到爸爸、妈妈的身影。
我知道爸爸妈妈为我付出了多少,我却总是忽略了他们的付出。我不知道他们在听到我的一句“你们根本就不爱我”之后,会有多么的伤心。虽然我是那样的任性,那样吝啬于对他们付出我的爱,但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疼爱我,清楚的记着我的喜好;看我的表情就能了解我的心情,一丝一毫的情绪变化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赐予我们生命,应该感恩;父母悉心照顾我们,应该感恩。然而“感恩”不是对嘴喊出来的,而是要体现在行动中,我们取得优异的成绩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瘟神,只要他一出现,村里的人就会病倒,老百姓受尽了折磨。有一位少年叫景恒,瘟神夺走了他所有亲人的生命。他发誓要学习法术,战胜瘟神。他四处寻访名师,不畏路途的遥远和艰险,在仙鹤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终南山上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他一学就是十年,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神又要出来作恶,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和一把斩妖剑,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让大家把茱萸叶插在身上,每人喝一盅菊花酒,自己则持酒仗剑,准备治魔。快看,瘟神杀气腾腾地往村子这边来,可是村子里一个人也没有,瘟神正纳闷呢,忽然一阵茱萸香和菊花酒气扑鼻而来,熏得他头晕脑涨。抬头一看,村民们都躲在山上呢,气得瘟神哇哇叫着冲上山来。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神刺死剑下。滚滚黑气退却了,老百姓欢呼雀跃,在山顶上庆祝胜利。从此,九月初九登高的活动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又是一年重阳节。门外,芙蓉开得正好,秋菊绽得正欢。此刻,我不禁想起一位老人。
他是一位守门人,大约六十岁。他就是一位不怎么让人注意的老人,可在我的心目中,他不是一位普通的老人。
在一个寒风呼啸的早上,我背着书包去上学。到小区大门时,一阵冷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正当我鼓起勇气迈出大门的时候,身后响起了这么一句话: “今天有点冷,别着凉了!”我不禁心头一震,回过头来,老人正微笑着看着我。我对他点了点头,走出了小区大门。那一刻,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我感到无比的温暖。
那天中午,天气很闷热,我和小伙伴玩。酷热的天气让我满头大汗。回家时到了大门,老人又说了一句:“快回家去洗个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吧。”我回过头,对老人点了点头,笑着走进了大门。那一刻,好像一阵凉风吹来,我不再觉得热。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放学回家,到小区大门时,老人叫住了我:“你的书包很重吧,来,休息一下。”我高兴地走过去,把书包放了下来,坐在了椅子上。那一刻,我觉得一点也不累了。
他就是这么一位老人。
可是有一天,看守大门的老人不见了,守门员换成了一位年轻人。一连几天都不见老人的身影。我好奇地问那位叔叔:“叔叔,以前看守大门的那位老人去哪了?”叔叔回答说:“他病了,暂时由我看守大门。”
我回到了家,想着那熟悉的身影,回味着那熟悉的声音,心里感到很失落。我多么希望那位老人能回来,为我们看守大门。
门外,是谁唱起了《九月九》这支歌。啊,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平安而祥和,脸上都挂着舒心的笑。
当茱萸更替着这里的风
当天空再次阴沉下来
当我的思念停息的时候
当菊花的花瓣也随着纷飞着
我的思念是你所不知道的
带去你所不知道的
深邃是我的深伤
寂寞与我为邻
在深沉的高峰下
冷月被雾遮盖了
只有旁边的北极星
重阳相聚,款叙友情。读朋友文章,字里行间,体会心声,心景,心文。于是,胡乱联想,涂鸦着墨,与你分享这怪诞幻觉,读罢笑笑便是。——题记
登高,茱萸枝旁,执一壶清澄的菊花酒;融进祝福,洒向江天万千,化作柔柔的落晖,暖暖地覆在园地里的每个角落。
声。小溪轻轻淌过,悦耳,悦情。
浪携涟漪飞起,拍击岸边石壁;水涌菰蒲晃荡,悄掩鱼迹莲茎。渔歌自芦苇飞絮中悠扬,箫笛藏绿竹乱影里传音。
峻岩论道,豪客狂歌大江东去;槛栏萦红,文人轻诵秋霁西峰。
雁叫霜晚,当是别离的思念,明春暖烘又羽落沙洲;蛩鸣凉夜,成为生命的颂赞,来年复夏再颤翅琴弦。银杏叶动簌簌飘飞,铺花路静沙沙行人。
风动,桂花雨丝淅淅声响。
远处传来诗人低吟,歌女轻唱,玩童嬉戏,钓翁朗笑。向苍穹问暮色寥廓,可曾有倦鸟尚未归林,相思啾啾?
景。南畴稻米香,北篱疏烟淡。
浪花堆雪,染海棠点点;檐牙存翠,斜墨菊芳芳。
小窗格扇,佳人素衣,挽琵琶无语眺落霞,心曲引路;茅亭阑干,书生青袍,依梧桐自斟问天上,霓衫舒云。
星稀渐落池塘,见水芝残梗落蜻蜓;月淡初生疏林,闻秋柳老枝鸣鹧鸪。
歌舞升平,游人兴至,哼乡音小调亦悠然自得。抒情记事,吐露心扉,短文简字也快意了之。
灯烛萤火,槿花篱落草径深;朦胧知己,是否依然依稀依恋?
彩笺尺素,天涯咫尺网作缘;月华柔情,莫道夜阑人喃梦难?
重阳意境,唯思友情,纵有千般遗憾,不妨化作菊香霭霭,温酒点点,和一曲人生吉祥,“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揽美景渐入睡乡……
文。落花时节读华章,心悟,心感,心叹,心畅。
喜读哲理论述,晓之以人间正道,立世根本;辩之以大律气节,纷争见理。劝人向进,率真直言;崇尚美德,悟之风范。
喜读小事记实,看邻里街坊和睦,处世融洽;持柴米油盐家务,度日安康。关心友人,善待陌生;知足常乐,感之淡泊。
喜读诗词歌赋,悲柔肠寸断文字,扼腕长叹;羡音律工整好句,欣然有师。随意跌宕,伴境起伏;大风起兮,欷歔泪盈。
喜读幽默小品,言未尽捧腹喷饭,笑泪乱洒;语已深喻世侃言,俏皮梳理。或以夸张,或以错列,抖其包袱,解其悬念。
文是好文。
人是好人。
重阳相聚,无人不是一朵清新的菊,送友芳菲,留己余香……
“菊花黄,黄种强;菊花香,黄种康;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一群小朋友拍着手,唱着熟悉的歌谣,手捧着插着小旗杆的重阳糕,蹦跳着从我面前走过。
记忆细胞工厂又忙碌起来。刚才的那个片段不正是我小时侯和大家一起过重阳节的场景吗!?回忆真是亲切温暖,那稚嫩的小脸儿微微仰起,笑容灿烂如春日明媚的阳光,“奶奶,重阳节快乐!”“爷爷,重阳节快乐!”说着,递过飘着桂花香味的糕,看着爷爷奶奶把糕吃完,背地里偷偷地舔了舔嘴角,咽了咽口水,还是把馋劲儿给压了下去,又冲着爷爷奶奶笑了。
时光老人的沙漏就这样一点一点,快速而又漫长漏去细细的沙粒,细水长流似的。那个幼小的我已不复存在,可重阳节依旧每年一次不急不慢地到来,只是能与我一起分享重阳糕的老人已离去了一位——我的爷爷。于是,我便更加珍惜,早早地买了一份份重阳糕,那圆润的、有着糯米清香的糕点,和着我的一份浓浓的恩情传达给我的长辈们,值得我们尊敬的老人们;一并将我们深深的思念与感恩寄向那遥远的地方,我亲爱的爷爷。
明天就是重阳节了,虽然还没有吃重阳糕,可它那甜蜜的味道,与我甜蜜的回忆就这样永驻我心间。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如约而至,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进一步营造尊老、爱老、助老的氛围,育才社区在重阳节前举行老人酒活动表达对老人们的拳拳关爱之心。
育才社区辖区内的隆欣佳园、新江南人家、天祥小区和华瑞豪庭分别在近日举办老人酒活动,活动共有近600名老人参加,共庆重阳节。会上,各小区老协主任和业委会主任都纷纷发言,希望在个小区内把老人活动和老人服务做的更好。育才社区陈爱华主任和李群微书记也参加活动,与老人们共进午餐。
育才社区还组织开展了“重阳送温暖活动”,此次活动走访慰问了2位老人,送去节日的祝福和礼物。
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更让他们真实地度过了一个温馨快乐的重阳节。
据研究人员考证,西峡重阳店最早是由尧的儿子丹朱所建。丹朱为尧的长子,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曾统帅大军征伐强大的东夷诸侯而获胜,巩固了尧的地位,为建立陶唐王朝立过大功,具有丰富的军事知识和作战经验。
考古学家王大有在《三皇五帝时代》中介绍:尧欲指定王位继承人,大臣放齐说:“帝子丹朱开明,可登帝位。”尧认为丹朱“不守德,好争讼”,“不足以授天下”。那时,人们把孝德作为众德之首。尧认为舜有孝德,决定把帝位传给舜,并由舜代尧执政。尧怕丹朱与舜争夺帝位,派丹朱驻守丹江和汉水交接处的丹江口,并派舜领重兵驻于黄河北 岸,监控丹朱。为了防止舜从北方攻击,丹朱在丹江边建丹朱台,在正北建丹朱城作为国都,与国都配合,建九层高的天文台,即丹朱台。并在正北建朱阳关、紫荆关、重阳店,来保护都城丹朱城。
丹朱为什么要在重阳店建立要塞?为什么以“重阳”命名?重阳店在朱阳关和荆紫关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朱阳关和荆紫关只是它的侧翼,起辅助作用。古人重阳轻阴,阳的地位比阴高。最大的阳数是九,九代表万物之大、之高,因重阳店在战略上处于核心地位,在军事上有从旁边防卫紫荆关的作用。所以丹朱很重视它,把它起名为重阳。
丹朱建重阳店的时间在公元前2240年左右,距今有422019年,说明重阳店的建店时间有4000余年了。因舜最后继承了尧的帝位,名声远扬,丹朱则慢慢被后人遗忘了,但丹朱在淇河上建重阳店是确信无疑的。
又称老人节,在这一天,人们会去孝敬老人们,而我在这一天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我每天看到奶奶擦地板这么辛苦,决定在这一天帮奶奶擦地板。好不容易,这一天终于到了。
晚上,我还自信满满的答应了奶奶擦地板呢,可是早晨,我又睡过头了!我来到奶奶家,发现地板不是特别脏,那是因为奶奶每天爱护的成果啊!
我自己去打了一盆水,把抹布在水里拧拧,“啪”抹布被我拍在了地板上,我把抹布叠叠好,把水桶移了移,就开始大显身手了,我左推推,右抹抹,奶奶在一旁看着,边看,边摇头,说:“不对,不对!你这边擦一擦,那边擦一擦,要最后也不知道擦到哪里了!”说着,奶奶缓慢地弯下腰,蹲下来,慢慢地和我说,抹布应该怎样放,怎么擦……
奶奶的方法特别管用,不一会儿,我就把整个家擦完了,我望着干干净净的地面,心里无比甜蜜,这时,奶奶走过来,笑着对我说:“瞧瞧你!擦个地板,裤子都湿透了!我来给你晒晒!”说完,奶奶就让我把裤子给她,我脱下没一会儿,奶奶递过来一条新裤子,说:“给你买的!”我笑嘻嘻的接过裤子。
穿好裤子,我的心里想:明明是老人节嘛!就像在过儿童节一样呢!不过,这样的感觉真好!我好幸福哦!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登高节,古时还是女儿节。我国习俗,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为何叫“重阳”或“重九”呢?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谈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人。”原来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正是两阳数相重,故云。
重阳节登高这习俗起源于东汉。据梁朝吴均《续齐谐记》写道:汝南人桓景随道士费长房游学数年。一天,长房对桓景说,你家九月九日灾难,宜离家,家人宜各做绛囊,盛茱萸系佩臂上,登高饮菊酒,祸乃可消。桓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及傍晚回家,见鸡犬牛羊全暴死。此事流传开来,每逢重九,人们为避灾消祸图吉利转好运,乃有登高之习。
重阳节又是女儿节。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归宁,食花糕。”但尚无女儿节之名。《大兴县志》则有:“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归宁,亦曰女儿节。”明清代北京分宛平、大兴二县,可知京师已有重阳日亦叫女儿节的说法。
重阳节的习俗很多,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情趣盎然。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的道德取向。成人很容易做到"爱幼",但幼儿却往往不懂得应该尊重老人、如何尊重老人。对"尊老"的概念仅停留到这类肤浅的口号和理解上,很多时候并不能真正做到关心和爱护老人,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应该怎样尊重老人。所以,对幼儿实施"尊老"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虽然到了大班,但这个时期的幼儿还是比较自我的,平时很少能体验到爷爷奶奶的辛苦,很多幼儿感觉爷爷奶奶对自己好是理所当然的。正逢重阳节,我班开展了重阳节"敬老"活动。让孩子主动去关心爷爷奶奶,体验他们的辛苦和不易。主题总目标:让孩子学会尊敬老人,爱护每一位老人,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礼貌对待老人,爱护每一位老人,同时享受对长辈的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在活动的前一天,我告诉班里的孩子: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传统佳节--重阳节。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但大部分幼儿都不知道'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只个别幼儿知道是爷爷奶奶的节日。因此我给幼儿讲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让幼儿更深刻了解重阳节的含义。然后学习和重阳节有关的古诗,然后教师小结:爷爷奶奶每天精心的照顾我们,我们也要懂得关心,照顾他们。也让幼儿们做手工"小花猫"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们。
古枫吐艳,晚菊傲霜。在这丰收的季节里,祝你事业有成,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三三令节春时松更高九九芳辰重阳鹤添寿,愿秋风捎去我的思念和祝福,祝你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轻!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我想和你共度重阳节,我已备好了菊花酒、重阳糕,就等着你来了。
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
老人和彗星之所以受到崇敬都是出于同一个原因:他们都蓄有长胡须,都自称能够预料事变,祝重阳节快乐!
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即将到来,各大高校或单位都在忙着如何通过宣传标语来表达自己对九九重阳节的一份心意和关怀。那么九九重阳节活动的宣传标语都有那些呢,哪些更好呢,更吸引呢。下面我给大家罗列一些供大家参考。
对你的思念像袅袅的轻烟不绝如缕,对你的祝福如潺潺的流水伴随一生一世,秋高气爽的重阳,何不一起出去登山赏菊?
重阳重阳万事不难,在这个和平幸福的年代里,祝你们全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老不必叹,更不必讳;花有开有谢,树有荣有枯。祝重阳节快乐!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20xx年9月29日上午9:00在社区广场,为庆祝传统佳节九九重阳节,xx社区老年协会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开展“xx社区九九重阳节庆祝大会”,xx社区老年协会副会长及社区两委干部出席大会并讲话。
社区600名老人、老年协会朋友以及社区企业代表欢聚一堂,大家一起观看老年协会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一同感受生活的快乐,感受社区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感受大家庭的温暖,真正实现身心健康。并对xx社区敬老好儿媳、先进企业及9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表彰。
社区还特意为老年朋友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希望他们能够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调动了社区老年协会成员积极参与社区老龄建设工作,更好的关心关爱社区老年朋友的身心健康,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帮助并协助开展为老服务工作,满足老年朋友的的物质精神需求。
今天是重阳节,我们上完下午第一节课后,就去看望老人。我们用了很长时间,大概是18分钟,才走到了敬老院。那里的老爷爷老奶奶带着慈祥的微笑看着我们,我都害羞了。接着我们给老人们送节日礼品。有的同学送鲜花,有的同学送水果,有的同学送面包……我送的是中老年麦片。我想他们肯定会喜欢我给他们的礼物。这一天对我来说不是普通的一天,是难忘的一天。
重阳节有名老人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此为资料)
在学校,我看到一位位光荣的退休老师拿着蛋糕回家。我不由的感叹了一句:“当老人真好啊!”但我又想到:退休老师之所以能拿到味美的食品,是因为他们奋斗过,是他们,让一朵朵祖国的鲜花绽放了;是他们,让祖国有了青年人强大的帮助;是他们,把渊博的知识给了我们!啊!他们是伟大的!
回到家,当我再次想到这事。我有了新的领悟: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一定要记得要孝敬老人。回想到以前,并没有多少帮助老人,真是羞人啊!
我以后要多孝敬老人!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喜庆祖国59岁华诞之际,我们又迎来了老同志们自己的节日——九九重阳节。10月7日下午,济南校区在109报告厅隆重举行九九重阳节庆祝大会,校区领导马光成、高永军、巩兴安出席,大会由校区离退休工作办公室主任刘忠宽主持。
会上,巩兴安宣读了校区年满80、70周岁的老同志名单。
马光成向年满80、70周岁的老同志颁发了纪念品,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代表校区两委及全体教职工向老同志们表示节日祝贺和崇高的敬意,祝年满80周岁、70周岁的老同志生日快乐。衷心感谢各位老领导、老同志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的贡献,祝愿大家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他强调,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九”也寓意生命永久、健康长寿,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营造出了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气。他高度评价了老同志曾经为学校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介绍了学校及校区各项工作情况,他希望负责离退休工作的同志们再接再厉,不断开拓创新,不辜负老同志们的期望,不辜负学校领导的重托,尽心尽力做好管理服务工作,为老同志排忧解难,使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农历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是老人节。在那一天,每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重阳节的习俗。有的酿菊花酒;有的登高插茱萸;还有的漫步在秋风中吟诵着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我的重阳节也过得很有意义。
下午,我和何姿娴、王景琳约好,去为小区里的阿婆做点好事。来到阿婆家,阿婆正忙着做饭,一见我们,她那布满皱纹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我们忙说:“阿婆,今天是老人节,我们来陪你一起过。你别忙了,我们来帮你吧。”阿婆点了点头,坐了下来,我们开始为她捶腿、捶背、梳头,还一边为她讲讲我们学校发生的趣事,阿婆边听边笑,脸上露出了惬意的神情。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傍晚,我们该回家了,对阿婆说:“阿婆,我们该回去了,不然爸爸妈妈会着急的。”“好,好,谢谢你们今天来陪我,我今天真的是很高兴。”我们忙说:“没关系,今天本来就是您的节日,您应该好好休息,我们回去了,阿婆再见!”
晚上回到家,我还给远在外地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打电话致以节日的问候,并祝愿他们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老人是我们的长辈,我们是他们的生命的延续,年轻时他们把我们抚养大,把一生的心血全部放在他们的下一代身上,而他们现在需要的仅仅是想让我们常回家看看,所以我们应该多去陪陪他们,让他们不再孤单。
这是个多雨的季节,潮湿的空气里流淌着思念的味道,萦绕在心头,挥散不去。深秋的雨,透着彻骨的寒,也是人们思念的季节。
一个让人思念的季节。我思念一切。风吹落叶轻起,远了雁的啼鸣,近了冬的脚步。几片将丝丝悲凉侵袭心房。看着片片黄叶随风而落,在秋风的肆意中时起时落,仿佛自己将要面对一腔离愁,阵阵寒意浸湿心头……
真不知道自己为何总这样多愁,一片落叶,一丝秋风,都能勾起我满心的哀愁。看着在秋风中挣扎飘零的落叶,我是否无法读懂它曾经的情怀。不知道它是因为追风而去,还是它已没了停息的枝头。于是,真不知道是该为它追风的情怀感动呢?还是该为它被枝条抛弃而伤怀。人们说:“秋风起兮催人泪,旧梦醒时心已碎!”秋天总是梦的季节,可又是一个富有争议的季节,有人为它的累累硕果而展露笑颜,有人为它的落叶飘零而泪流涟涟……
现在早已是深秋季节。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峰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雾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
秋夜,天高露浓,一弯月牙在西南天边静静地挂着。清冷的月光洒下大地,是那么幽黯,银河的繁星在此刻却灿烂不起来。这时,秋风萧瑟的吟颂,弹奏出一曲秋的哀怨。无意中摇曳着路两旁静静地垂柳,述说着她的忧愁和凄凉,告诉我,秋意已浓到及至。
我的愁思就好像这个深秋季节,她谱写着我的心歌,带着我放飞的鸽子任意飘荡,飘向天堂……
飘向我记忆的深处……
曾经想在秋风中,给自己一个承诺,将自己如水的情怀在深秋尽情释放,然后在梦幻中沉醉。当秋风凉了深邃的夜,流走了所有的梦幻。我才明白,原来所有的承诺都来随风飘散。当风过无痕的悲凉浸入心扉的时候,那风中的承诺便没了曾经的踪影,没有丝毫印记。那时,我是否只能把最美的承诺放在我诗篇的首行,让那跳跃的醒目时时勾起我不想淡去的记忆,然后用心书写今生最感动的故事……这自然界的生生死死,不过是红尘的一瞬。那一菩提,一壶酒,还有这一磐明镜,一个沉浸湖底的凡心,将尘埃惹尽。俱往亦,万事云烟忽过,尘土两相依。
人不过也如此……
月日星期天气
秋风乍起,今天是重阳佳节。诗人王维已经很久没和家人在一起了。中秋之夜,他的家人在家高高兴兴地吃月饼,而他只能在他乡思念亲人。
诗人已经有一个节日是在他乡度过的,今天又是一个佳节,他就更加思念亲人了。这时,他的兄弟们都在向离家不远的一座高山上进发。他的哥哥已经采了足够的茱萸,正准备给大家戴上。他忽然发现王维不在,而王维的那份也采好了。他忘了王维还远在他乡,心里想:“王维他今天会不会生病啊,现在天气变凉了,他能不能自己照顾自己啊……”而王维此时却佩戴茱萸去登高了。但他看见别人都是一家人在一起登高,又想起了故乡的兄弟们。兄弟们一定会看到别人一家人全部都来了,自家缺少了一个兄弟,兄弟们一定会思念他。王维又回到客栈,想起自己以前在家时和兄弟们登高的情景,他诗兴大发,作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他念完之后,心里便觉得好受了些。后来,这首诗也成了人们思念亲人的传世佳句。
月日星期天气
10月19日是一年一度九九重阳节,也是中国传统的老人节,九九重阳节代表着长长久久,这一天是让老人登高休闲更是为了让人们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这给节日里我们就是给老人捶捶背,斟一杯茶,帮长辈洗洗衣服多孝敬孝敬他们,其实爷爷奶奶也不会真的叫我们干什么活,最重要的是有这份心。平常,老人们最疼我们了有好吃的自己不吃拿来给我们吃,省着的都是为了我们这些小辈。
归根到底也就是要孝敬关爱老人,让他们享天伦之乐时,也能感受到我们敬老的美德。
枫叶啊,
风刀霜剑的痕迹被你印下,
所以,坚毅又成熟的你,
鲜艳如火,装点山崖。
夕阳啊,
沧海桑田的变迁被你记下,
所以,温馨又从容的你,
深红如血,映衬丹霞。
老人啊,
流金岁月的旋律被你谱下,
所以,沉稳又重情的你,
醇香如酒,安恬豁达。
枫叶、夕阳、老人,
余晖中绽放着生命之花。
是一组晚情浓郁的诗,
是一组恒久美丽的画。
衷心祝天下所以的老人身体健康,幸福长寿。
在幽幽的招摇着
像眼泪一样的刺眼
路旁的枫树又红了
路上的行人渐多了
我沾着等不到的苦水
在九月九日
登上高峰
给你最好的
最好的静默
当然
还有思念
还有重阳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
重阳节的传说400字作文三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恒景访遍名山高土,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恒景,仙长教他降妖剑术外,又赠他一把降妖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地”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
恒景回到家乡,下百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座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瘟魔戛然止步,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传下来。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於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丶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後杀死了瘟魔。 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丶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一、开场歌舞《开门大吉》
二、萍乡民歌联唱《铜钱歌》《放风筝》《打镰刀》
三、歌舞《卓玛》(刘玉敏另一首)
四、女声独唱《载歌载舞》(甘璐琼)
五、五峰老协《太极掌》
六、萍乡说唱《客气萍乡》
七、女声独唱《天路》(肖萍)
八、男声独唱《老阿姨》《生命中有个美好的年代》
九、歌伴舞《我们的中国梦》
十、小品《老爸的生日》
十一、男声独唱《父亲》(彭亮)
十二、女声表演唱《南泥湾》
十三、男声独唱《我和我的祖国》(王清云)
十四、对口春锣《唱吉祥》(王清云 肖萍)
十五、音乐快板《我向大家问个好》
十六、五峰老协《42式太极拳》
十七、广场舞《幸福爱河》
十八、男女对唱《人间天河》
十九、时尚歌舞组合《爱就是你》《起飞》
二十、五峰老协《42式太极剑》
二十一、器乐连奏《山欢水笑》
二十二、男声独唱《美丽的康定溜溜的城》
二十三、歌舞《有缘人就在萍水相逢》(张维维)
二十四、小品《回家过节》
二十五、男女对唱《最美不过夕阳红》(王清云 甘璐琼)
二十六、五峰老协《夕阳红功夫扇》
二十七、男声独唱《蓝莲花》(吴文虎)
二十八、歌舞《为祖国干杯》
秋天到
桂花香
采下桂花来做糕
做块什么糕
九九重阳糕
重阳糕儿送给谁
送给爷爷和奶奶
爷爷接过糕儿把我夸
奶奶咬上糕儿把我亲
哎呀哎呀不好
桂花沾上我的脸
爷爷奶奶笑哈哈呀哈哈笑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
据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代重阳节时民间就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作为节日,当在西汉时期 。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三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文中提到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害后,她有个名叫贾佩兰的侍女也被驱逐出宫。贾佩兰与人闲谈时,说到在宫中每逢九月九日,就要佩插茱萸、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可见,农历九月九日在汉代就成为节日了。
重阳节这一天的活动丰富多彩,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插茱萸和簪菊花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这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人们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因此,重阳节又被称为“茱萸节”。除了佩戴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4]。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 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还有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