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百科中,给班主任这样一个定义: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既是一种挑战性的工作,创造性的工作,更是一种充满智慧性的工作。作为一个普通中学的初一班主任,我的教育梦想是:希望自己能扮演好“学科专家”和“人生导师”的双重角色,希望学生们都能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
我认为要做好一个初中班主任,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件事:
一、充分了解学生:
人的一生有三个逆反期: 认知逆反——5岁左右,个性逆反—13—16(18)岁,情感逆反——40—45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个性逆反期”,要做好初中班主任必须从了解每一位学生开始。首先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其次通过关注学生平时的兴趣爱好,可以正确把握学生在“个性逆反期”所接受到的各种信息,从而给学生做有效的心理辅导;再次通过“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目标”的几个步骤锻炼,可以帮助学生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开发潜能,建立自信。
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好,学生就会“信其师而重其道”,教学效果自然就好。
1、教师不应该当法官,而应该当律师。要向律师对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的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为唯一宗旨。
2、不要当裁判,要当啦啦队。教师当学生的啦啦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学生,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班主任应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和“阳光使者”,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守护、个性的张扬、情感的激励、心理的疏导。
3、不当驯兽师,要学做镜子。要让学生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全部,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这样才能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学生不怕教师的权威,转而与教师沟通,即反馈作用,反馈作用必须是及时的,不能过了很多年才说,我早就看出你有文学天赋……
4、不做雕刻家,做个欣赏家。
案例:有三个这样的孩子
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他是爱因斯坦!
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他是达尔文!
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他是罗丹!
班主任千万不要成为学生的“雕刻家”,对学生又是“锤子砸,钢锯锯,刻刀刻,纱布磨……”。事实上,每个学生都心存着一个梦想,每个学生都是一件值得欣赏的“艺术品。”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的选择。我们要作的事是放大他们美好的一面,积极上进的一面。当他们受到污染时,为他们除去污汁。
用《多元智能理论》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优秀的学生!
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爱学是会学的前提。学生厌学的原因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找到最擅长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受到阻塞,缺乏求知欲。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求知欲望是可以激发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班主任(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班主任真正魅力所在。
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反之,则是在葬送学生美好的未来。学生的一切都是从习惯培养开始的,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主要包括:智育——思维的习惯,德育——细小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技巧: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例如:学习上培养学生听课、笔记、作业、复习巩固、摘抄、整理的好习惯;生活上帮助学生养成早起、守时、卫生、运动的习惯;班务上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热心班务工作、集体荣誉感、教室卫生等习惯;人际交往上培养学生感恩父母、尊敬师长,与同学合作的习惯等,从点点滴滴的细节中去规范学生、要求学生,日积月累就能够培养出一个有良好习惯、良好风气的班级性格。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习惯养成关键是头三天,决定在头一个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要让学生在习惯养成中做主人。
五、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正确对待心理断乳期,消除强迫性思维,正确对待嫉妒心理,帮助学生克服“高原现象”,满足学生特定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可以通过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重点促进学生与家长的双向理解,促进师生的双向沟通等方法来实现。
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的方法技巧:排除自卑心理,发扬其闪光点;排除戒备心理,弥合其融洽点;排除逆反心理,建立其相容点;排除厌学心理,激活其乐学点;排除惰性心理,强化其勤奋点。
六、营造富有个性化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既包括学生学习生活的硬环境,各种物化环境;也包括促进学生发展的软环境,如班训、班歌。班主任应该是“班级文化的设计师”。班级文化建设必须与学校文化为基础,同时又要有自己班级的特色,能够塑造班级性格(在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班级的特殊个性)。
七、注重班主任的修养:
1、要有包容之爱:
“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有尊严的人,学生都是会犯错误的,学生个个都是“才”,学生总是发展变化的。对学生的高要求:成为人才,有专长,德才兼备;低要求:成为人!不危害社会,不伤害自己,不违法不乱纪的平凡人!
其次,尊重每一个学生。苏霍姆林斯基:“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尊重差异才是真正的尊重学生。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早恋倾向学生;有心理疾病学生等等都有被尊重的必要。
再次,蹲下身来看看孩子的世界。有一位作母亲的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教育行为开始之前一定要换位思考。学生换位,反思我们的教育,真的有点可怕。学生犯了错事时,经常采取一些责问、训斥、罚站等做法。
2、要有感化之情:
首先,重视班主任的人格力量。教育不是“风雨大作,电闪雷鸣”,而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以“不批评”来取得“批评”的效果,这才是教育的智慧。班主任的威信是怎样失去的? (1)、班主任不以身作则,失去感召力;(2)、说话不算数,失去信任基础;(3)、批评、打骂,失去感情基础;(4)、不闻不问,或是一味迁就,失去原则性;(5)、要求过多过细过死,失去可接受性;(6)、情绪化管理,失去稳定性;(7)、未能及时沟通,导致与任课教师意见不一致失去完整性。每个人都希望被人赞扬、肯定,这是人类的天性,也是我们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依据。在班级工作中,一句由衷的赞美既是对上进学生的肯定、鼓励,又是对后进生的鞭策、促进;一次热切的目光,既包含着对学生的信任和渴望,又是一种鼓舞、激励;一次真诚的交谈,既有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又有师生关系的沟通,情感的融洽。
其次,重视批评的艺术。缓一缓:批评学生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避一避:批评学生要注意保护其自尊心;绕一绕:尽可能从侧面间接批评学生;冷一冷:“对不听话”的学生,外表上故意冷淡。
3、要有沟通之技:
每一个孩子的成才、成功,都是全体教师集体劳动智慧的结晶,班主任工作更是这种集体合作成果的凝结剂和催化剂。要形成良好的工作局面,班主任要多方沟通、协调,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超前性。班主任要重视发挥班委会、团支部一班人的作用,通过他们及时了解班级信息,掌握情况,传情达意,通过他们的有效互动,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班主任尤其要善于与任课教师的沟通,达成教育目标的高度一致,形成教育的合力。班主任还要经常与家长交换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真正的思想动态,整合家、校的教育力量。
4、要有专业之能:
要把班主任由教书的“副业”变为育人的“主业”。班主任是教师中的精干力量,除具备一般教师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必须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掌握并正确分析教育现象,从中发现规律。具备灵活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
班主任还应多读一些文学作品,用作品中的先进人物去感染和教育学生。班主任应该学习辩证法,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教育学生用辩证的眼光去看问题,对待人生,使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
班主任工作中的几个不等式:信任不等于放任;爱护不等于袒护;严格不等于苛刻;家访不等于告状;苦口婆心不等于唠叨;量化考核不等于记黑帐;展示才气不等于自吹自擂;与学生打成一片不等于称兄道弟。
班主任工作三怕:性急、马虎、闹情绪。一怕性子急,冲动发脾气;二怕马马虎虎,工作不仔细;三怕思想疙瘩解不开,心情受压抑。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是一项不断探索创新的工作。只有当你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把自己的教育梦想当成一面镜子,时刻对照、反省自己的教育行为,尽全力扮演好“学科专家”和“人生导师”的双重角色,让我的学生们都能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