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
“底色”在《词典》上的解释为:底子的颜色。
假期里同父母出游,来到了著名的港口城市——山东青岛。那儿的天和海是相连的,几滴雨点飘落,降临到墨蓝色的大海里,深邃而悠长。海上的风儿漫卷起阵阵轻缓的浪潮,从千里之外漫延而来,一不留神便激起了朵朵洁白的浪花,雾似的弥漫在空气中,缓缓上升,最终融在了天空的墨蓝之中。最教人难以适应的是这呼啸而来的海风,它在繁华的高楼大厦间自由穿行着。时令刚过秋分,风中掺着海的凉意。汹涌时,似刀似戟;轻缓时,似柔和的花瓣轻抚,环绕在潮湿的空气之中。但无论如何,即使是毛衣外披上件厚外套,依旧抵挡不住风儿顽皮的脚步,一瞬间灌入脖颈,让人瑟瑟发抖。海的沿岸有一个小型的地下停车场,由地面盘旋而下近十米,行车似乎上来下去都有些许的困难。车辆挤满了道路,车灯闪烁着,鸣笛声此起彼伏,久久在地下回荡着,阵阵叫嚣声传来,教人心烦。停下了车,我同父母便快步“上岸”。海的风光自是清新祥和的',漫步岸边,尽享风中潮汐漫溯,海面时不时划过几只小海鸥,留下一道道水痕,和一朵朵细小的水花。在晶莹中跃起,随风盘旋而上,却又飞向了远方,渐模糊了身影,消失在了天际。声旁不知何时涌来了人流,我张望着海面,无奈地被人们卷走。身处急流中,喧嚣声覆盖住了灵动的浪潮声,顿时却感到大海的墨蓝已被隐去,本可依稀望见,现在却面目全非,不再深邃,不再悠远。今日面朝大海,不知何日春暖花开。
别了不愉快的行程,准备离去,又见那黑漆漆的出口不断向外喷发出车辆来,我和母亲在上头等着,父亲独自下去驱车。焦急充斥着内心,眼花缭乱的车儿不知何时才能停止。不知何时起,我的身旁传来阵阵呼喊,原来是以为青年人正在指挥哩。他的个子不高,又有较为圆润的面容,在人群之中似乎毫不起眼,却在冷风中套着一件短袖衫,笑着招呼着过往的车辆。“太堵了!”“堵得满满的!”“我都在里头堵了两个小时咧!”……“出来就好,出来就好,我也很无奈啊。”青年人正搭着话,耐心倾听着过往车主的怨言。他似乎在这水泄不通中寻找到了井然的秩序,在声声抱怨中找到了支撑与乐趣。
车辆渐渐稀疏,也便分出了层次来。一辆又一辆,我紧紧地盯着出口,似万道细流汇于一处,缓缓推出了一辆辆车,父亲便在其中。回望后头,车流渐渐涌进,只是那位青年人不再孤身一人,身旁的人也挥动起了双手,不再倾吐怨言,下发了一道道“命令”,他们展现出了人的最纯真的底色,向周围传递着暖暖的涌流,相互不断配合,不再寒冷,不再怨恨,一切烦心事儿烟消云散。想必车主们定会欣然接受,车的流儿奔腾,不再拥挤。大海涛声依旧,墨蓝间透着点点深邃,也许人的底色正是这墨蓝,无形而坚毅,宽容与热爱并存,暖了这个世界,暖了我的心。
厚重的笔锋轻轻停顿在宣纸上,顺着峰向,向后拉去。霎时,黝黑的墨汁在洁白的宣纸上绽放开来。随后,又用笔尖随性地上面勾勒几笔,一幅画慢慢呈现出来。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老师在落款前添上这句诗。一朵墨荷就这么在纸上悄然绽放着。没有所谓的清水,更没有什么雕饰,只有那纯净无瑕的芙蓉,这或许就是国画的魅力吧。重墨配上洁白的宣纸,无需过多表达,便是一纸荷香。
不由得想起西方的油画,从美学的角度看,色彩,明暗,构造,都是经过缜密推敲的。不得不说,的确很美。但又总觉得其中少了些什么。较之中国的水墨画,西方油画总是喜欢用大量油墨去渲染事物周围的环境,用各种各样的底色去填充一幅画,如此一来,那么要画的物体便是显得有些局促了。
人们常说国画的留白,但为什么要留下那一片白呢?就像画上的荷花“清水出芙蓉”,方才能体现荷花之清美。那一片白是为了更好地衬托出纸上的浓墨重彩。那么,最好的底色便是一片清白了吧。如同齐白石画虾,郑板桥画竹,徐悲鸿画马,大都留下一大片白底。正是如此,齐白石画出了他“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淡泊,郑燮则显出了他“千磨万击还坚劲”的任性,徐悲鸿道出了他“乘骐骥以驰骋兮”的。气魄。
每一个人,都被这个时代染上了花哨的底色,于是乎才有了勾心斗角,欲望纷争。反观人类的历史,最为纯净的时候,或许就是亚当与夏娃的诞生,他们秉承自然而生,他们的世界是在无暇的自然之上,附着一层白纸,最为单纯,清澈。
倘若把人生比作一张宣纸,毛笔一丝一毫的点缀,便是在勾勒出生命中的至美荷花。当然,留白的底色更是必不可少,清白便是池中的清水,在出水芙蓉之间荡漾穿梭,洗涤人在凡尘中的污秽。于是,人生纸上,便是最最真实的自己,无须过多底色去表达,只留一片清白。
既然如此,何不活出一身清白,溢出一生荷香。
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看待事物要透其表象,看其本质,也就是事物的底色。
就拿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人生”来说,它的底色是什么呢?
人生的底色是充满汗水和拼搏的金色。人生是一条每个人都有病且想为之奋斗的路。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为此便离不开努力。这是二十岁时的人生,考验人的意志。
人生的底色是思想提升的过程。美国伟大的总统林肯也是这� 人生之初,一切空白,需要自己装饰,辉煌的人生由自己打造。古今中外,那些有名思想家,都是在自己人生的每个角落都种满了“思想之花”,待到花开之际,便是你绽放光彩之时,前提是你要用汗水浇灌,让花儿在。这可以说是三十岁的人生,考验人的智慧。
人生底色是一条分叉路口。“我宁愿做一颗华丽的陨石,完完全全的燃烧自己,发出光热,也不要做一颗永远沉睡的星球”,这时杰克·伦敦的选择,“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孟子的选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海子的选择······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路给人生装点上不同的底色。只有选对了路才能走出光彩,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这应该可以说是四十岁的人生,考验人的判断力。
本杰明·富兰克林对人生底色的'见解更加简洁“二十岁时,主导人的是意志,三十岁时是智慧,四十岁时是判断力。”
人生苦短,韶华易逝。不要以为站在原地,不在路上前行就不会到达终点,你错了。你不行,路就会逐渐坍塌,直至你脚下。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你今天的颓废
老师教导的没错,只有看透了事物的表象,才能看到人生的底色,让黯淡的生活充满光彩!
他,拄着拐杖,佝偻着背,用一种敬畏的眼神,望着堂中供桌上的那根木条。
这根木条,便是家族的见证者与鞭策者。它见证了这个家族一点一点的繁荣,一点一点发展,同时,它又用自己的躯体警醒着每位家族人员成人立身的根本在于何处,该怎样确立家族的底色。
他回忆起儿时,爷爷总是很慈祥,从未见他生气过,而那根木条也是格外温柔,似乎只是一个摆设。十岁生日那天,爷爷带着从未有过的严肃神情,把他拉到木条前,语重心长地教育道“孩子,你长大了,是时候让你知道咱们家的家训了,”他那时懵懵懂懂,还不知道这句话的分量。“咱们家能屹立在社会上这么多年繁荣不倒,全凭三字:责任心。这也是咱们家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家训,如今我把它传授与你,要记住,从现在起,你做的每件事,是否都有责任心?对家人、对朋友、对陌生人的责任心;对这个家、对这个园、对这个社会的责任心。在你做这件事前或事后,都要考虑和审视自己是否做到了这三个字。这三个字便是你身为咱家人得象征了标准,也是咱家的底色。若是某天,你未遵守这三个字,我就会让那根木条代替我教训你。”他第一次感受到那木条的威力,也感受到自己的使命。但他似乎又不是十分了解。
直到那一天,他才感受到木条给他带来的身体上的凌迟与精神上的洗礼。那是五年后的一天,他已不是那个只会玩耍的孩子,他长大了,他有了自己的'思想,对于自己经历的一切,都有自己的看法,当然都是很自我的看法。 爷爷狠狠得将木条扔在他面前,转身离开。从那背影中,他看到了悲痛与失望,那一晚,他想了很多,对“责任心”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不再让爷爷失望。他要用自己的责任心,补偿这一切。
时光往复,辗转流年,他也成了爷爷,他走过了大半生,遵守了他的诺言,用责任心,充实着每一天。那根木条也从未再以凶恶的面容出现在大家的面前。他就像十齿轮,重复却传承了爷爷当年的精神,把责任心三字,传给了孙子。
似乎每个人都按着前人的规律生活,孙子也到了那个思想独立的年龄。孙子生活的时代更加复杂,更加浮躁,即使犯了错,也没了自己当年的羞愧与决心,当他拿起木条打下第一下之后,那木条便被孙子夺了去,扔到地上,只剩他一人怔怔地望着,地上落寞无力的木条,远去的桀骜的孙子的背影,这一切,似乎都跟以前不大一样。是什么变了呢?他在思考。
渐渐地,他老了,已无力再管这些了,只能每日望着木条,希望大家能以此警醒自己,记住责任心三字。然而并不是他所想的那样。大家都很忙,忙着想如何把这个日渐衰落的家扶起来,却忽视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责任心。
不久,他去世了。木条断了。这个家,失去了本该不朽的底色。
常闻人道:“此人造诣甚厚,大抵有些底色。”底色,亦是深厚的代名。人情中有了底色,方延展出风貌昳丽的生活。
底色,既居于底,则未曾显出几分徜徉姿态。在画中,底色是整部格局的衬托,若无底色,画卷便空然无所依靠。因此,底色是底的底色。
底色,既谓之色,倒体现得几分神韵与态色。在画中,底色是主题韵味的发散,若无底色,画卷便洞然无所表闻。因此,底色更是色之底色。
从表面上看,底色是圣人深不可测的特质;往深处摸索,才获知底色是艺术与道德相交融的境界。
如此底色,终究不可一蹴而就、一观即蔽。如果我们把底色理解为深层蕴含的“韵”,那么,我们更应认识到,它绝不仅限于人情烟火的陈色,事实上还有些别样的形态——
一如一抹天际无可视其极的祥云,本是液滴的汇集,在夕阳的掩映下,便有了底色;
一如一条水中恣意遨游的锦鲤,本是生命的须臾,吸吮漫漫长溪的`快活,故融进底色;
一如一段悠远回荡山谷的乐律,本是音符的震颤,因弹奏者的寓情,方得些底色。
这些客观的事与物,本不深谙什么人情,而添了些难以言说的霞光异彩,便可在众群中熠熠生辉。而寓物于情的人,同样无往不怀着生活的底色。
却闻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韶”,即舜乐。孔夫子一旦偶闻美乐,何至三月不知肉味?圣人所以能正心,当有“韶”的熏染,心不凝滞于他物,便谓之曰浸染了底色。浸染至深的人,在生活中享着诗意的沉溺。
又正如孔子自我评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用功时忘食,是为用功专一而不为食扰,反过来食时不因思想过甚而坏了兴致;同样地,乐时忘忧,是为快乐时纯粹忘掉忧愁,亦是为忧愁时不得以苦作乐——长此以往,便“不知老之将至云”。这常为人赞曰“圣人之道”,其难道不也就是底色至深的境界吗?
由此,底色更是一种道德与艺术的心境交融的产物。尚且不必在逡巡之余寻觅底色,但求深厚的底蕴却时常含着道不尽的功利。倘若世间不谈及什么人间正道,心怀底色之人,同样自有砥砺前行的勇气。
揭开层层雾霭,飞往悠悠北冥,浸入远远深海,静得只剩下呼吸声时,我们才能看出生命的底色。
刚看到这个题目的第一秒,我有点惊诧:底色?难道平时看到的风景并非底色吗?青翠茂密的梧桐,晴空万里的天气,书声朗朗的校园,一切岁月静好。然而,梧桐到秋天也会落叶,天空多几片云彩也会变差,校园放学后也会宛如空城。这样想来,似乎万物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中,瞬间的认识并不足以来评价一件事物的底色。
那么,长时间的认识呢?认识十年的同学可能白头如新,研究二十年的植物可能还有未知未被发掘,活了一辈子的人可能不能探索完全世界,五千年的历史也没能把中国变成大同社会,百亿年的形成可能未完成一个宇宙。由此,又什么算短时间,什么算长时间呢?终于懂得苏轼在写“哀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时的`兴怀感慨了。
既然这样,那世间还有什么事物是能看清底色的呢?纷繁复杂,物换星移,看不清底色的事实令我隍恐不安。难道此时的我们,都没有办法看清底色了吗?
事实上,万物都有底色,并且底色都十分简洁又简单。由此,世界的五彩斑谰洒在底色上时,才能形成美丽的图案。人也是有底色的。刚初生的孩童,本就是善良之人,以无辜的态度对待事件。随后,因为家庭环境,教育文化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性格,才有了各种各样的人,性格随和或暴躁,喜欢寂静或热闹,才形成这大千世界。这些外界因素影响的都是底色上的图案。它们以底色作为载体,做生意挥洒墨水。而这些墨水,又因时代的不同更替选择标准。一个时代,决定着那个中人的命运。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因为时代的不同,所以此社会的底色非彼社会的底色。于此,人们在不断发展中还要那就求一种生存的平衡。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使自己获得“超然”的状态,安之若素。
底色,底色。这个词语十分美妙,他用一个“底”字,撇开了所有的纷纷扰扰,以旁观者的姿态看其它颜色如何造作。他以他独有简洁简单性格,受到所有的颜色的欢迎。所有颜色都愿意在他身上绘画出� 我愰然大悟:做颜色如此,做人为何不能也如此呢?
做一个正直的人,拥有简洁思维方式和简单的心态看待这世界,追寻世界中适合自己的“平衡点”以“底色”的态度应万变。于此,我们就能收获不一样的风景。
坐在桥上吃便当的工人,雨天里在十字路口扫马路的环卫工人,还有校园里打扫厕所的阿姨。他们做着最底层的工作,拿着微薄的工资,但他们不偷不抢,踏踏实实的靠自己的双手吃饭,每当你遇见他们的时候,他们总是憨厚一笑。面对别人的白眼和嘲讽他们从未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只是尽力做最好的自己。我认为这就是浮躁、功利、虚荣社会中的底色。
那抹藏青色的背影又朝着垃圾箱走去。小学期间,我有个同学在二年级的时候偷拿了同学的'100块去订杂志,后来老师发现了,班主任眉毛紧缩,一双锐利的眼睛藏在厚厚的镜片下直逼他:“你为什么要偷别人的钱订杂志?”
“老师,我想看杂志但我和我爸爸说了,我爸爸不给我订。”
“你跟你爸爸说这些杂志对作文有帮助。”
“我说了,但他还是不给我订。”
“那你就偷别人的钱啊,我当初在班上问的时候你为什么要隐瞒?我告诉你,我马上打电话让警察来抓你。”老师一面说一面拿手揪他的耳朵,他疼的眼泪直飙,两双手在空中乱挥。老师抓着他的耳朵往前一拽,随即又松开手,他的身体只往前冲,好不容易才稳住脚步。又抬起手去揉自己通红的耳朵。老师抓起将讲台的手机就要报警,他一个箭步冲上去,抓住老师的手,抬起眼泪纵横的脸,另一只手用藏青色的袖子擦了擦脸,哀求老师:“老师,我以后再也不偷钱,你别打电话给警察……”老师终究还是放下了手机,让他在全班保证。
三年后,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他总在眼保健操的时候抢着去倒垃圾,回来时领着一塑料口袋的瓶子。渐渐地老师开始注意起他了。那一天他像往常一样,拿着垃圾桶出去了,老师看着他皱了皱眉头,嘴唇动了动,但终究还是没说什么。五分钟后,他眉毛弯弯,眼镜笑得眯成一条缝,嘴角上翘露出一对歪了的门牙,心满意足的走进教室,像极了刚刚觅完食的慵懒的猫。他依旧穿着那一件藏青色的外套,他好像一直都穿着它。衣服和裤子的口袋里塞满了塑料瓶,手上还拎着一袋,他把垃圾桶放好,朝座位走去。
“你去干嘛了?”老师终于忍不住问道。
“老师我去倒垃圾了。”他放下手中的瓶子,站起来回答。
“那你捡这些破瓶子干嘛,你是来上学的还是来捡垃圾的,赶紧给我扔出去。”老师的声音里明显带有一丝怒意。
“不行。”他的眼眶似乎有些红。
老师的怒火燃烧得更旺了,她三步并作两步大步走到他跟前,噼里啪啦把他骂了一顿。他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最终溢满整个眼眶,顺着脸颊流下。他抬起手,用袖子擦了擦眼泪,哽咽地对说:“老……老师,我外婆生……生病住院了,我想捡点塑料瓶卖……点钱,给外婆看病。”全班都愣住了。从此以后,老师再也没管过这件事。那抹藏青色的的背影又朝着垃圾箱走去,他弯下腰在一群垃圾中寻寻觅觅。他从不在意别人是否会瞧不起他,也不会在意别人是否 小时候他偷钱,老师的严厉管教给他刷上了一层老实的底色。现在的他像环卫红人一样不偷不抢,踏踏实实的靠自己的双手赚钱,且有一颗孝顺的心。
那抹藏青色的背影又朝着垃圾箱走去,我想明天把家里的塑料瓶带来给他。
我第一次知道她,是因了那句已然流行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于是我就去找了那本同名的传记来看,后来又买了另一本《念人间?刹那芳华》的同类传记。
书中唯美的文字和浪漫的故事吸引了我,我喃喃的念着诸如“她在红尘边上住”这样文艺诗意语句,品味着“康桥绝恋”或是“梁林木缘”的爱情,我觉得我喜欢上了这个叫林徽因的女子。
那时她在我心中是怎样的形象呢?
首先容貌是极好的,足以让世间的男子所倾倒。她必须是一身青衣素裙,温婉的笑,纤弱美好的样子。她真是个聪慧的女子,能够完美地把握住爱情,让梁思成宠爱一生,让徐志摩崇慕一生,让金岳霖痴守一生。
她是散落人间的天外红尘,是“遗世独立”的仙子,是纯净至极不可触碰的传说。
后来,我买了一本《林徽因文集》,满心期待的打开看,却发现比想象中难懂得多,无关爱情,也没有那么多缠绵。有的是对时局的忧虑,对文学的感悟,对生命的思考,我才发现真正的林徽因,与我最初所想象的并不一样。
再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我了解到更多:她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是中国建筑史的撰写者之一,是抢救景泰蓝的工艺美术小组的建立者之一,是保护古建筑的先行者之一……
她的美丽,她的。爱情,只是她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她和丈夫梁思成曾深入基层考察古建筑,尽管条件艰苦,旅程颠沛,她却仍潜心研究;流亡时期,她同家人辗转逃难又肺病复发,在床榻上依然致力于学问;最后的岁月,她抱病在身,也不忘教诲育人,拼尽全力维护古建筑,不顾自己的病情加重;当美国友人劝她和丈夫飞赴美国躲避战乱时,患病卧床不起的她给了这样一句铿锵有力的回答:“门外就是扬子江”。她身上更多的,是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对建筑事业的热爱,是潜心学问的专业精神、诚挚热血的家国情怀。
穿过氤氲着的暧昧的迷雾来看林徽因,才发现她一身清朗风骨,超越了华丽文字下那个袅袅婷婷的“民国女神”。温婉动人的笑意背后是澎湃的热血,纤弱美好的外表下有一颗坚韧的心。她是一个美好的女性,亦是一个诚挚的学者,彰显了那个时代真正的文人风貌。
我想这才是她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