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材料式半命题作文

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尤其是广泛的题材作文。作为一名合格的高考生,应该懂得书写规范的半命题作文,以此提升自己的成绩。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材料式半命题作文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高考材料式半命题作文篇1

爷爷一辈子有两次遗憾。

第一次是当了十年兵之后,赶上一次大裁军,又回到了农村,做回了农民。

第二次是回乡之后遇到招工,爷爷被选中了,因为他有一技之长,以前在部队里开汽车。可是命运捉弄,体检时爷爷被查出肺结核,没走成。

就这样,爷爷留在了农村。他老到开始翻来覆去说车轱辘话的时候,不知多少次跟我说过这两大遗憾。记得爷爷当时得出的结论是——命。

从爷爷的口气里,我感受到城市意味着清闲的工作,富足的生活。日后我渐渐明白,爷爷对城市的向往不会局限于物质层面,他和现在的北漂应该有共同语言,那就是不希望人生过早望到头。

进城,不光是爷爷一个人的梦想。每一个农村人都有一个进城梦,如果他/她没有,也会希望孩子有。我小时候,村里谁家有亲戚在城里,都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就像桃源中人不知魏晋之别,农村人也不知道北京、上海、济南有何不同。

大家只知道,城市是农村的反义词,凡是农村缺乏的都应该能在城市里寻到。从小惫懒的我,每逢干农活都推三阻四。每到这时长辈都会说,好好学习吧,以后就不用受这个苦了。农村生活的主旨就是吃苦,想要不吃苦就得跳出“农门”。

爷爷也是个吃不了苦的人,不是因为懒,而是肺结核搞垮了身体。自我记事起,爷爷就没有做过重活。虽然如此,爷爷的权威是无人质疑的。从部队回乡后,爷爷做了几十年村支书。但是跟现在那些威风八面的村官不同,爷爷这个“官”只诠释了“两袖清风”是什么意思,以致奶奶常说他当官当的不值。后来村里有位老人跟我说,你爷爷这样的清官太少了,让我明白正直也是一种功勋。

后来上大学、工作,我算是圆了爷爷的进城梦。可惜的是,我大学还没毕业,爷爷就打输了跟病魔的战斗,无缘目睹真正的城市生活,这或许是命运留给他的第三次遗憾。

我也曾不能免俗地设想,假如爷爷当年进了城,自己的生活会是怎样的。思考的结果是,一个人无法逆转命运,但不管在哪里,他都有能力选择做什么样的人。

爷爷没留下什么物件或者荣耀,但我抬头望向家乡,总能看到一个老人在村头漫步,腰挺的笔直。

高考材料式半命题作文篇2

我不知道庐山的真面目,但我只住在这座山上。数百年前,学者们通过朗朗上口的诗句告诫后人,要以正确的角度看待事物,千万不要让其他因素干扰你对真理的审视。

宋朝的城墙被雨水破坏了,他的儿子和邻居翁也对他做了同样的提醒。‘修墙防盗’贼真光顾后,宋人称赞儿子深谋远虑,却怀疑邻翁手脚干净不干净。同样的提醒,为什么吸引不同的态度,恐怕是宋人被他们的情感亲和力蒙蔽了!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情感因素对事件成功的影响。打虎打兄弟,打父子战。诚然,感情上的亲密可能对事业的成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认知事物的本质上,情感亲密有时会给人带来错觉和误导。国外科学家做过实验,让实验者从一组照片中选出最有审美标准的一张。结果,受试者选择的面孔大多与他们的亲友相似。不考虑个人审美观念,生活对人的影响可见一斑。

如果视觉判断还是这样,为什么对事物本质的洞察更差?自古以来有多少人被情感因素蒙蔽了双眼。西晋时,皇室广封王,为的是让天下归司马氏,却不知道群臣之间的善与弱,最终导致了八王之乱,中原之乱。三国时,孔明因为偏爱马蛮,忘记了祖先对他的评价

现在不是有一些领导干部任人唯亲,给墙带来灾难的案例吗?可见,认知的东西,生活中,如果戴上感性的有色眼镜,危害极大!

我不怕浮云遮住我的眼睛,但我只在最高层。如果你不想被情感好恶的阴云蒙蔽双眼,那么登高望远是个好办法。岳家军对全世界都是巨大的震撼。正是因为岳飞超越家世,以军规惩办岳云,军风大盛,才有了“撼泰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美谈。事后孔明流下泪来砍马,以此来压制军纪,让他不要再因为感情上的亲密而错过军务。

一个公平的决定往往是基于理性的观察和思考。摆脱情感干扰是做出正确理性评价的前提。

可能很难做出真正超越情感的决定。但是,三思而行,多角度思考,可以尽可能避免情感误导。我们的法律法规中不是有“回避”、“协商”的原则指导和倡导理性的事务吗?

看着一边的山脊变成一座山峰,距离就不一样了。从各个方面进行理性的观察,有助于我们克服对感情的误解,真正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排在第一位的,可以摆脱感情上的困扰,也许可以唱:‘不要让乌云遮住眼睛!'

高考材料式半命题作文篇3

无用之癖伴人远行

周作人有言:“人生需一些无用之乐。”斯言如是,或许是一杯清淡悠远的茶,或许是一支清瘦古意的笛,人生路途漫漫,我们即使一生也用不上,不会籍籍而生,但它们却会滋养我们的心性灵魂,伴随我们一直走向远方

张岱年少,好精舍,好诗好橘,精致玩物似乎无甚用途,但正如他自己所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少年的繁华享乐,深入他灵魂,嵌入他文笔,让他在衰败流落的晚年仍能以精致的语言写出篇篇隽永的散文,让他在的流顿的岁月里仍能自嘲自乐。如此看来,其少年时的癖好,不是也随其一生了吗?

人生路长,所需甚多,人们在打理这份人生行囊时往往莫衷一是。有实用主义者道,什么琴棋书画,棋淫茶谑无非无用之物、绣花枕头罢了!曷反其本也!古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样看似无用的事物,实际上可以滋魂养魄,塑造人格。物性决定人性,物境塑造心境,人之性情、品格皆能从“无用之癖”中得到温润、滋养、改善、发扬。由此,踏上人生旅途的我们总会带着其带给我们的馈赠,跋山涉水步向远方。

“书易读杂。”梁启超如是说;“通,才能成为大。”傅雷如是说。斯言如是,无用之癖虽杂,虽通之,却能让你在岁月流逝中,发酵为一杯佳醅。李白好剑,虽无用武之地,却练出了一颗“剑胆琴心”,飘逸侠气;爱因斯坦好提琴,虽并不精通,却从中滋养了一颗悲悯博爱之心;林清玄爱茶,虽不藉茶谋利,但好舒卷的茶叶,清浅的茶汁已然滋入其文字里,字里行间茶韵悠然他们带上了无用之癖,所以漫漫长路相伴一路,受益一路

然而,伴随我们一路的有时却不是侠心、悲悯、茶意,有时也可能会是贪婪、怀疑、懒惰,盖其打点人生行囊时,有意无意地携上了坏癖。佳癖固也修身养性,坏癖亦可毁人一生!所以现世中的我们,定需时时勤打理,莫令坏癖伴一生。

叶芝有诗云:“她劝我们从容生活,如草生堤堰;她劝我们从容相爱,如叶生树梢。”她,便可以是“无用之癖”。漫漫路途中与我们默默相许,成就我们从容的姿态,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高考材料式半命题作文篇4

《出师表》有一句话说得好:“亲,远小人,今先汉如此盛;离反派很近,离当好部长很远,然后韩就这么郁闷了。“这种接近导致‘成败不等,成就相反’。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我看来,不要以事物的接近程度来判断事物。

纵观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朝代更迭,混乱延续,往往能让人沉思。作为拥有最高权力的君主,人民的取其性命、杀人的权力无疑掌握在他们手中。可以说:“君主的每一步都关乎人民的生命。”就是这样,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小人,他们在拍马屁,拍马屁,巴结自己,让君主的每一个毛孔都异常舒服。于是这些人赢得了君主的“吻”,甚至垄断了权力,消灭了朝纲。明末魏忠贤的威权不是证明吗?英明的君主渴求人才,相信人才。正因为他明辨是非,懂事,他才知道哪个近,哪个疏。

在人类社会中,既然‘大道隐,亲子各亲其子’,家庭就成了维系这个社会的坚实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人们往往认为亲戚对自己总是好的,所以总是对的,不是错的。对另一些人来说,不可避免地会有一颗心在一个边界和另一个边界之间。所谓‘人心隔’,难免对别人有偏见。故事中的富人就是这样的典型人物。

祁黄羊的《不避讳内养孩子,不避讳外敌》。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与其判断对错,不如坦诚可贵。

另一个是中国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他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在担任南京临时政府主席后,他的权力达到了政治生涯的顶峰。各界人士推荐孙中山的哥哥孙梅为广东巡抚。这时候孙中山先生只需要稍加批准,就能保证他弟弟的成功。但伟人并没有这样做,只是婉言谢绝,说了一句:‘我哥天赋有限,担不起这个重任。’这么贤惠怎么能不被人佩服?

不以亲近来判断是非,就是抛弃小我和自己的私利,去成全小我,去寻求真理;不以接近来判断对错,就是约束感知,关注理性,让理性之光照耀!

不以个人差异判断对错,其实就是一种广泛的爱!

高考材料式半命题作文篇5

有人笑说:“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而当今的社会,却是门缝里看人,把人看远了。”然而,笑声背后的辛酸,却不仅仅是逐渐淡漠的邻里关系,更是人心铸成的一道道心门,将人与人之间近在咫尺之心灵隔得远在天涯,隔出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隔出了所谓的安全感,也隔出了一个冰冷的世界。

然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社会中的你我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每个人都点燃心中善的火焰,顺手的小事,平常的爱心,便能拯救整个社会的明天。

顺手的小事不一定小,别人的事也不一定只属于别人,倘若修船工不愿为别人的船补一下多余的洞,那如果划船的孩子中也有一个是他自己的掌上明珠,他又怎能不因没有顺手做小事而后悔莫及?

顺手的小事,彰显的不只是一种向善的习惯,更是道德社会的脊梁。被“彭宇案”“许云鹤案”吓怕了的十位路人,竟忍心看着可怜的小悦悦遭受两次车轮碾轧之苦,却不敢只是顺手地将她拉到一边。

冰冷的雨滴拍打的不仅仅是小悦悦摔倒下的那块土地,更是十几亿国人的冷漠之心。还好,还好有人愿意伸手,还好有人愿意做这样一件顺手的小事。还好有善良的拾荒阿婆陈贤妹愿意拉小悦悦一把,她这一拉,不仅仅是将小悦悦拉出濒临死亡的边缘,更是将我们这些旁观者拉出道德滑坡的冷漠世界。

一个拾荒者,有的却是超越众人的至善至美。她的善,不是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却足以使冷漠的灵魂为之震颤;她的美,不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却足以让每个人都为她的魅力所折服。

但你我更要知道,这种魅力并不是你我力所不能及,只要我们愿意将顺手的小事用心做好,将平常之爱心播撒在身边,我们的世界便不再是孤岛一样的荒凉暗淡。

也许,平常的爱心只是苏州撑伞女孩的一把伞,它却可以撑起爱,撑起阳关,撑起人与人之间的桥梁;也许,平常的爱心只是那位白衣少女的一次人工呼吸,这却可以挽救一个生命,挽救一片道德,挽救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顺手的小事与平常的爱心便是善的桥梁。

高考材料式半命题作文篇6

常常听到长辈们说:“中国是个人情大国,走到哪儿都得或多或少地讲点人情。”

诚然,中国经历了漫长的“人治”时代,重人情轻道理的观念根深蒂固。也许正因为这样,重人情千百年来逐步形成了一种人的文化、社会的文化,甚至是国家、民族的文化。帝君主身边有宠臣,父母膝下有宠儿爱女,感情的亲疏,确实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一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俗话说“虎毒不吃儿”,身边至亲近的人,当然也是至可信赖的人,这确是无可厚非。记得在看一部电影时听到这样一句对白:“中国人和洋鬼子有什么不同?就是中国人有人情味!”这句话我记忆犹新,我常常为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有机会体验人情味这种炎黄子孙所独有的文化而自豪。

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所学的知识的增多,我对“人情重于道理”、“不讲人情”处处路难行”这些看似实在的论断产生了怀疑。社会上充满了情与理的抉择,我们应该怎样去作出判断?是讲人情,还是重道理?我深切感受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感情亲疏不应继续成为正确认知事物的障碍,信奉道理在我这个涉世未深的青年人眼中是应当高于一切的。

最近湖南省掀起了向郑培民同志学习的活动,有记者便专门采访了他的家人。其中,他儿子的一番话令我深有感触。他说:“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想过要凭借父亲的职位去帮助自己干什么,走进社会后也没想过靠关系,因为我知道一到了父亲这一关,我肯定是过不了的。”感情亲密,并没影响郑培民清醒认识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他没有因为个人利益而抛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旧踏实勤恳、无私奉献。他们父子的这种高洁情操,在当今社会实属难得。

尽管中国有悠久的“人情大国”的历史,但我坚信,感情亲疏将不会成为我们新一代接班人正确认知事物的障碍!

情与理,并不难作出抉择。虽然把“重人情轻道理”变为“道理高于人情”这条路十分漫长,也将会十分难行。但作为未来社会主人翁的我们,拥有决心,拥有魄力,必定会将这条真理之路走阔、走好!

高考材料式半命题作文篇7

这是他第一次到女同学家吃饭,走进她家的大门,他才知道什么叫奢华,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呀乳白色的天花板,古铜色的墙壁,青蓝色的地毯“啧啧,北京故宫也不过如此吧!”他在心里暗自赞叹。

上饭时,热情的主人给他盛来了满满一碗雪白的米饭,颗颗雪白的米粒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直往他的鼻孔里钻,他咽咽口水告诫自己,“千万别吃得太快,要文雅一点。”他几乎是数着米粒进口的。吃到还剩浅底的时候,他犯难了“是吃得一粒不剩,还是故意留点底儿?”父亲送他上车时的叮咛又在耳边回响了“娃儿,城里人一辈子也没碰过泥土,他们不知道种田的辛苦,不知道米粒的珍贵,你以后吃饭要故意留点底儿,别让人家把咱看扁了,以后吃完之后千万别再舔碗了。”其实,他早就养成舔碗的习惯了,每次吃饭时,父亲总要看着他把米粒吃得干干净净才让他离开。可现在究竟是吃得干干净净还是留点底儿呢?他偷偷抬眼想从主人的碗里得到一点启示,却发现主人早已吃完,正坐在对面的沙发上看着他,碗筷也不知什么时候撤走了。他现在感到自己仿佛是一个正在舞台上表演吃饭的小丑———以前父亲盯着他吃饭,心里是一怀的亲切,可是现在?他也说不出那种奇怪的感觉。

无助的他用筷子无助地在碗里捣腾着,突然那雪白的米饭迸出了一点黄色,那是一粒谷,和父亲那古铜的脸有着一样的颜色。他的心颤抖起来,小时候给父亲送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那是一个炎夏的正午,父亲坐在田垄上吃着他送的饭,也是吃到浅底的时候,几粒黄色的谷露了出来,“扔掉吧,阿爸。”“胡扯!”父亲像豹子一样吼了一声,他一辈子也没见父亲如此愤怒过,接下的情形更让他终生难忘父亲将筷子插在田垅上,用那满是泥巴的手将谷粒一粒一粒地拈起来放进嘴里,锁着眉头,然后是艰难的一咽“孩子,那是咱农家的血汗呀!”父亲对满腹委屈的他说。

“是的,这是咱农家的血汗。”他夹起一块豆腐,想将那米粒连同那颗黄色的血汗一同咽下,“也不知怎么搞的,现在米价怎么这么低。”主人有意无意地说了一句。

“农家的血汗不容亵渎。”他心里说着,将碗里的东西畅快地吞了下去。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