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真题满分作文4篇

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大家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历年高考真题满分作文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历届高考满分作文 篇1

每个人都有梦想,只要一谈到梦想,人们都会夸夸其谈。但有多少人有梦不去追,有梦不敢追,有梦不坚持。每个人都有梦想,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能达到梦想。有的人在追梦的途中,有的人已放弃梦想,有的人认为梦想终究是梦,只在幻想。

我是一个特别另类的人,每个时期的梦想都不同。这可能也充分的证明了一件事,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和事也在不断地变化,还记得,小时候,那时还是黑白电视,看到电视上的小女孩跳着优美的舞蹈是无比的羡慕与喜欢,多么希望自己穿着舞裙跳着优美的舞步,在台上转来转去。那应该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因为条件不允许,我很晚才学舞蹈,学了一段时间,最终因为短发而不能参加表演。从那以后,我为曾提过要学跳舞,反而,留起来长发。

长大后,一个平凡的女孩,上了一所平凡的高中,一直是平凡的成绩。也拥有了一个平凡的梦想,一名平凡的幼儿教师。平平。相貌平平的我过着平静的高中生活。一次暑假期间我得知爸爸得了肝硬化,想想爸爸平时那么努力赚钱,脸色一天天憔悴,自己学习成绩平平也考不上什么好大学,在这之前还与爸爸大吵一架,也就顺从了爸爸的意愿来到了中医药学校,开始了我另一段学习之旅。

来到学校我很后悔,不是后悔来这所学校,而是后悔放弃了当一名教师的梦想,因为至今我还想成为一名教师。能给学生带来知识和欢乐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既然来到了这所学校就要踏实的学习,我跟妈妈说了我的梦想,现在的梦想考上大学。妈妈支持我追的梦想。妈妈虽然学历不高,但她说:“没有梦想的人是可悲的:”不想让我跟她一样庸庸碌碌的过一辈子。这让我更加有信心了。

到现在我才知道我是哪种人,对梦想重新燃起希望的人。虽然我曾放弃过梦想,我曾在中途退缩,我曾认为那知是梦。只是在前夜梦回的一种想象。但现在的我不再摇摆不定,不再徘徊在梦想的门前。我已打开通向梦想的大门,也许我会迷失在梦想的长廊里,也许我会遇到湍急的河流崎岖的山路,但我会不断前进,永不后退,直到拔起胜利的旗帜。

历届高考满分作文 篇2

如果说人格是最高的学府,那么教养则是这所学府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

林则徐曾经在《观操守》中说过:“观操守在利害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存养在纷华时。”对于教养,也莫不如此,教养的芬芳,于坦然的心境。

那一场乒乓球赛,刘国正遭遇波尔,第七局12:13,刘国正回球落在了地板上,上海体育馆的空气好像立刻凝固了:如果球出界,就意味着刘国正出局。就在这时,一个人伸手示意裁判:“球擦边了!”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波尔!13平,裁判举起右手。随着中国球迷两次排山倒海的欢呼,刘国正终于以15:13反败为胜,波尔输了比赛,却赢得了风度,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了他身上胜于王者的光芒。其实,波尔又何尝不知道输赢的重要性,只是在胜负面前,他懂得坦然对待,荣辱不惊,波乐用他的坦然一笑身我们诠释了教养的定义,向我们展示了教养的芬芳。

曾经听过一个关于北大教授季羡林的真实的故事。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了路边。这时正好一个老人走了过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看一下包,而他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的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日后,在北大的开学典礼上,年轻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包的老人。

有人说,智慧往往不是源于高智商,而是源于低姿态,低姿态,季老先生做到了,鲜花、荣誉、掌声、地位、名声,他都能够坦然视之,泰然处之。和蔼待人,平易近人,乐于助人,季老先生将教养的芬芳挥发到了极致。

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有教养的人,往往都像波尔和季羡林一样,有一种坦然的心境,所以说,教养的芬芳源自坦然的心境。

我们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应深谙教养之道。对于形形色色的诱惑,我们要坦然,要镇定,那不仅关系到我们的教养,也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涵养。

望天外云卷云舒,看庭前花开花落,只要我们都能做到坦然,教养的芬芳就会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历届高考满分作文 篇3

青春就好像一场大雨,即使感冒了,也盼再淋一次。

——题记

人生有段不一样的成长,它叫青春。生活调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只有一种口味的人生,太单调太无味,只有体会过青春的味道,才会觉得人生的美好。

青春是酸涩的

青春的列车,徐徐前行,坐在车上的我们望向窗外,或是慨叹硝烟滚滚,或是欣赏花开烂漫,这些或悲或喜的过往云烟,终究也挡不住它前行的车轮。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来日方长,但是岁月流逝,太多时光在无常中就可能消逝了,青春一旦错过就再无可能。也许有一天,当你学会珍惜的时候,青春已经不在了。青春于我们是酸涩的,短暂却又美好。

青春是辛苦的

在经历青春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成长。有时候,成长是一件无奈的事儿。它会让你体会到坚持梦想的艰辛,经受失败的痛苦,努力学习的不易。现世生活几多辛酸几多疲惫,也正是因为这些辛酸和疲惫,使得成功或收获时的快乐自豪感愈发甜美可贵。我们可以因为温暖人心的一句话语而泪流满面,从而支撑我们咬着牙走完更曲折坎坷、更远更长的一段路程。人生路上也曾潦倒不堪狼狈不已,但青春的心最终还是选择重新出发,那段充满迷茫,不安,失错的时光,因为我们深知,除了面对,别无选择。青春于我们是辛苦的,却又给予我们至高无上的动力,永远向前不辍步履。

青春是甘甜的

也许你的青春不是一帆风顺,充满荆棘与挫折的,但不论怎样,只要拥有热爱生活的激情,奋斗不息的勇气和力量,就一定可以用一行行脚印串成一条笔直的青春路,引领你向上不已。青春就像一段历程,只有走过,才会留下生命的足迹,岁月的痕迹。唯哭过,方知喜;唯苦过,方知甜。流过泪的心才能真正体味成功的喜悦,没有被挫折的人才能深刻体验到青春甘甜的滋味。这份喜悦这种甜味会让你充满前进的动力。青春是美好甘甜的,不易却又珍贵。

春是一年之始,是生机勃勃的新生季节;青春,就是一生之始,是生命的春天。青春之路,应是丰富多彩的。青春的味道给予人们不同的体验,只有亲身感受过,才有资格说无悔青春,无憾人生。

青春,大概就是这样吧!

历届高考满分作文 篇4

当下,碎片化阅读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而来,处身其中的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每天每天,我们都在接受着往来不绝的信息的冲击,而完整的、深入的、丰富的“深度阅读”,正在与浮光掠影的浅阅读做斗争。当深思熟虑、严肃理性沦为鸡零狗碎、东拼西凑的碎片时,阅读的本质便发生了扭曲,我觉得,这是阅读的悲哀,更是文化的悲哀;这是个人的悲哀,也是我们群体的悲哀。

碎片化的阅读,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早晚刷几条励志微博,公交车上用眼一瞥今日新闻,下班后用电子书“秒杀”网络小说——我们将阅读时间分解,用简化了的语言阐述了更大的信息量,我们在急促的生活节奏下挤出一点精力享用一碗速成的心灵鸡汤。但是,我们却忘了,鸡汤虽好,却不管饱。

碎片化阅读,暴露了时代文化生活的弊端。其实,真正的阅读是不可复制的个人体验,它能带给人精神的触动与心灵的升华。萨特曾这样描述自己的阅读体验:我在书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又在书里重新开始我的生命。是的,完整、深入、全神贯注的阅读,才能直抵灵魂最深处。而碎片化的阅读,最终只会让我们的思想成为风中的柳絮,碎片化的阅读,难以带给人内心的震撼与精神的洗礼,更不必说灵魂的净化和提升。

碎片化阅读不仅反映出破碎的生活,更折射出个体精神碎片化的困境。当整片美文被撕扯成碎片,当断章取义引发越来越多的误会和矛盾,当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渗入到了人的思想,于是,我们的生存语境便成为一地鸡毛,杂乱无章。我们对长篇巨著和深邃哲理的理解感到无力,对功利与平等的渴望令人奋不顾身投身于成功学的罗网。于是,教授为官、文坛出位,文化沦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里警告人类:我们将毁于自己所热爱的东西。的确,碎片化的阅读表面上看起来提高了我们的阅读量,但也正是这碎片化阅读碎片化了我们。

“我们真正感到悲哀的,不是因为不会笑与不会思考,而是我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笑与为什么不再思考。”在面对碎片化阅读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为时代文化的失落与精神文明的失陷敲响警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