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杯高中作文获奖优秀7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这次为您整理了叶圣陶杯高中作文获奖优秀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叶圣陶杯特等奖 篇1

只听,宛如雷鸣般的掌声。可此时,我的心情并不晴朗,在一次古筝竞赛中,我输给了我的对手---孙悦。

在古筝竞赛中,我很努力地弹好每一个音,按好每一根弦。可最后却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我和孙悦同一时间学古筝,古筝级别也是一样的,可这次比赛我却输了,我很不服气!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她也是学古筝的,级别一样,老师也一样,赢的人却是她!

在我弹完,信心满满地走下台的时候,我以为爸妈会夸我,可谁知爸爸却说我太紧张了,上台上的太快,下台又是如此的匆忙,还没有向评委鞠躬,只是马上地跑了下来。当时,我就像下雨天没带雨伞,全身从头到脚都是水,事凉了,心也凉了。

下面该孙悦上台了。只见她在台上弹奏的古筝曲十分动听。她完全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她就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由自在。当时爸爸就说:“你看看人家!”她再一次博得了观众的掌声。当时,我很失望,明明我也很努力的啊,怎么就没有她弹的好呢?

下面就是颁奖仪式了。“第二名,周新。特等奖孙悦。“主持人大声地宣布到。热烈的掌声响起,可我的心却是不平静的。我勉强地笑了笑,随后下了台。当时爸爸说:”如果你把我说的那几点做好,说不定特等奖就是你的了。“

从那以后,我更加勤奋地去弹古筝,现在一天比一天弹的好,老师都夸我进步得特别快呢!现在回过头来想想那件事,虽然当时心里很难过,但我却比原来更好了,我要感谢我的对手---孙悦,是你让我扬帆起航,一次次的超越了自己。接下来,我还要把你当成我的对手,下一次,我一定要打败你。

叶圣陶杯 篇2

本次会议由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叶圣陶研究会、《语文世界》杂志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语文学习》编辑部、《语文月刊》编辑部联合举办,《语文世界》杂志社和北京80中学具体承办。会议的目的在于弘扬教育教学优秀传统,贯彻教育教学新理念,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培养新型语文教师,进而推动语文教育健康发展。

开幕式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会长、原教育部总督学、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原国家语委主任柳斌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长、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著名语言学家、《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主编李行健代表大会组委会致开幕词,北京80中学校长、特级教师田树林女士致欢迎词。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会长钱梦龙,朝阳区教委主任藤国清,北京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叶圣陶研究会理事、《语文世界》杂志社总编王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主编张吉武,《语文学习》编辑部主任何勇等专家学者。

温儒敏教授和钱梦龙老师在大会上分别就语文课程改革、阅读教学等问题做了专题报告。他们的报告高屋建瓴、理论朴实、内涵丰富、深入浅出,不仅充实了一线语文教师的理论认知,更为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

“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是由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叶圣陶研究会、《语文世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语文月刊》共同发起的一项常年举办的盛大活动。活动的目的在于交流新课改的经验,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每届活动分为“教育科研能力展示大赛”和“语文课堂教学能力展示大赛”两个阶段进行。三届赛事的成功举办,在推举语文教学新人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次大会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1位教师,分为初、高中两个组,参加了“语文课堂教学能力展示大赛”。参赛教师素质高,教艺精湛。他们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巧妙灵活的教学设计,使与会教师深受启发,大开了眼界。赛后,北京()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苏立康女士、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赵大鹏先生分别对初中、高中的参赛选手进行了点评。他们的评价犀利中肯、意见字字珠玑,让与会教师在此次活动中获得了更大收获。

本次会议也是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及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共襄盛举的一次联合行动。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和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是在全国语文界具有广泛影响、拥有众多会员、成果颇为丰硕的学术团体。在几十年的学术活动中,它们团结和组织了全国各地区的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为促进语文课程改革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在本次会议上,两个组织强强联合,组成了一个新的组织――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艺术分会(待申报)。在11月1日晚召开的理事会议上举手表决,全票通过了钱梦龙先生担任该分会的理事长。

闭幕式上,组委会主任王晨女士宣布了“语文课堂教学能力展示大赛”的获奖名单。获得一等奖的是:初中组,安徽马鞍山十六中曹文静、陕西西安高新一中李志龙、广东广州二中黄穗远、河南南阳十三中陈峰、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李爽。高中组,吉林长春二中王丹、山东济北中学薛善忠、山西阳泉一中张一鹏、浙江温州四中余伟、北京80中贾小林、湖北荆州中学王丰松。获得二等奖的是:初中组。湖南长沙六中陈爱民、北京80中刘爽、河北保定育德中学刘卫东、云南红河州开远五中郝飞虎、贵州双口县三中姜露;高中组,海南省海南中学陈嫱、北京56中陶红艳、江苏扬州中学于扬、四川成都树德中学钟群、黑龙江哈尔滨一中陈双。

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中学语文界的广大朋友们,大家共聚一堂,实践探讨,交流学习,有力地促进了语文教学的长足发展。大会的成功召开,对于全国语文课程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叶圣陶杯 篇3

嫁进名人家庭却浑然不知

1926年,姚澄出生在江阴东门外山观乡姚家埭村。早年曾被父亲姚根宝送到戏班子学唱“滩簧”(锡剧前身)。成为名旦后,在师父顾嘉生的戏班子里场场唱主角,名扬江南。顾嘉生为防姚澄“跳槽”,千方百计为她撮合一门婚事,把一直未成气候的姚澄师弟张民介绍给她。但婚后张民恋上了麻将,且对姚澄责怪打骂,致使两人感情裂痕越来越深,到1949年终于离婚。

全国解放后,姚澄辞别旧戏班,加入了苏南文工团。后来加盟“先声实验锡剧团”。1952年末,“先声实验锡剧团”由无锡调往省会南京。在这个全新的艺术殿堂,姚澄更加红火起来。

一天,远在北京文化部艺术处的叶林来信给姚澄介绍对象,是江苏省委宣传部文艺处的叶至诚。叶林和叶至诚曾同在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工作,有过很多愉快的合作,跟姚澄又十分熟悉。想到两个单身的友人,他于是当起了月老。而当时,叶至诚也看过姚澄的许多演出,觉得在舞台上她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朴实、大方、入戏,从她的眼睛里能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波澜,毫不做作。在他所见的戏曲艺术之中,像姚澄这样的演员是颇难得的。可是他却不曾有过向姚澄求爱的想法,因为前些时他经历了一次失恋。叶林的一番话使他鼓起勇气带着叶林的信,找到姚澄的党支部书记程茹辛请求援助。

然而,当姚澄大胆地用眼神打量走进屋来的叶至诚时,她却有点失望了。面前这个汉子,过于不修边幅,纽扣扣错了号,两个裤脚管卷得一高一低;似乎精神上有点啥毛病。于是,她坦诚地说了句:“让我考虑考虑。”没想到叶至诚一听激动地握住她的手:“我就只想请你考虑考虑!”

过了几天,在外地巡演的姚澄收到了叶至诚的一封来信,开头就见写了句“砻糠搓绳起头难”。其实,姚澄几乎征求遍了全团同志的意见,都是百分之百赞同。她于是回过头来反省自已,觉得叶林在那封信中讲得也有道理,于是,她给叶至诚写了封回信,把一些所思所想和盘托出,真心倾诉了一番。从此,两人书信来往频繁,套用叶至诚父亲叶圣陶的一个比喻,“就像打乒乓球一样”持续不断。到姚澄随团回到南京的时候,双方在感情上已经靠拢了。

但这时姚澄尚不知叶至诚的父亲竟是著名作家叶圣陶,正任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叶至诚从不多提家事,她也没问过。在她的眼里,叶至诚和他的名字一样,诚实、善良,这就足够了,哪有心思去“考察”人家家庭背景呢。

热恋来得飞快。两人开始履行各自的义务。姚澄关心着叶至诚的衣着,叶至诚则不断给姚澄带去各种文学和青年修养的书籍。那时叶至诚每天下了班,立即就往锡剧团赶。而姚澄平日演出极忙,还有接待外宾的任务,要参加接、送、表演、陪同进餐和游览活动。所以每一次叶至诚到后,必须得坐在她宿舍里,眼巴巴地等她办完其他事后,才能说会儿悄悄话。没多久,两人谁也离不开谁。婚事可一切从简进行,婚期定在当年的9月20日。

万没想到,叶至诚的母亲胡墨林喜闻儿子婚娶,急忙提前从北京赶来为新人张罗婚事,并带来了600元钱和亲人们的礼物。这样,一切都不成问题了。家具全买了回来,剩下的钱宴请亲朋好友。在张罗婚事的紧锣密鼓中,这位比丈夫叶圣陶学历还高的婆婆,对即将过门的儿媳妇喜欢得不得了,和姚澄睡在一张上下铺床上,无话不谈,那亲热劲真让外人羡慕不已。有意思的是,婆婆虽也捎来了公公叶圣陶的祝贺,但正在努力学文化的姚澄却并不知道叶圣陶除了是公公以外,还有什么别的头衔,只晓得结婚后叫他“爸”就行了。

1953年9月20日这一天,姚澄和叶至诚的婚礼隆重而又热闹。筵席上,大家要新人讲恋爱故事,当姚澄讲到叶至诚那句“砻糠搓绳起头难”时,把大家笑得前仰后合,一杯接一杯“罚”新郎喝酒……

婚后,两人的生活充满了温暖的阳光。姚澄按照叶至诚母亲和老同学们的习惯,亲昵地唤他叫“三官”。在夫君的指导下,姚澄认真学习了《德伯家的苔丝》《巴黎圣母院》《安娜・卡列尼娜》《红楼梦》等中外名著,使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得到长足提高,为日后艺术事业的辉煌打下了基础。一天晚上她在上文化课时,学到了课本里的《多收了三五斗》,听文化教员讲:“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姚澄的公公。叶圣陶可是五四时期的著名作家,现在北京做大官。”姚澄一听愣住了,方知自己稀里糊涂嫁进了名人家族,就激动地对一直蒙着她的叶至诚说:“我还一直不知道我公公就是叶圣陶,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呢?”“这有什么可夸耀的,我总不能在你面前吹嘘自己是某某人的儿子吧!”

很快,姚澄用刚学到的文化知识,给公公叶圣陶去了一封信,公公在回信中夸赞她“写得亲切流畅”,嘱咐她要演好锡剧,希望不久能亲眼看到她演的剧目。

夫写剧本妻演戏

事业最好两搭档

1953年11月,江苏省锡剧团为迎接次年9月将举行的华东地区首届戏曲观摩大会,特地组织了姚澄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汉钱》两部重头戏赴上海进行试演。没想到这两部往日在南京一上演就掌声如潮的剧目,竟然反响平平,而剧团附带上演的小戏《双推磨》却受到了接踵而至的荣誉。27岁的姚澄从这次试演过程中深切感觉到自己急需适应时展的好剧本,才能迎接华东会演。而丈夫叶至诚正和高晓声在松江的一个乡村体验生活,她心里的焦虑却无处倾诉。

一直熬到春节前夕,姚澄终于盼到了三官归来。她把上海演出的详情仔细道了一遍后,叶至诚立刻决定亲自为夫人写剧本,并兴奋地告诉她这次发现了一个好题材,是关于十来户人家自发办起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事,正准备和高晓声合作一个剧本。春节过后,叶至诚和高晓声又结伴再度访问了那个自发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各户人家,很快合写出有名的《走上新路》,剧本摆在了姚澄的面前。

1954年9月中旬,华东地区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上海如期拉开帷幕,但恰恰这时省锡剧团又接到另一个任务:需送一台小戏到北京为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演出。姚澄和叶至诚也一同随团去了北京。“省锡”进京人员借住的地方离叶至诚父母的住处很近,夫妇俩就忙里偷闲去探望了叶至诚的父母、祖母、姑姑、哥哥、嫂嫂、姐姐、姐夫们。姚澄和婆婆在南京已经很熟了,可和公公叶圣陶还是头次见面,一家人凑在一起好不热闹,谈戏、谈文、谈人生、谈事业,着实是一派温馨的天伦风景。慈眉善目的公公对姚澄也像婆婆一样和蔼可亲,他告诉儿媳妇,他和老伴不久将到南方旅行一次,没准能看到她参加华东会演的《走上新路》。公婆的期待,更使姚澄把全副身心扑到了排练上。

从北京返回南京,又排了近十天戏,姚澄终于随剧团赶赴上海。这时会演已进行了一大半。当时已受到好评的有:浙江甬剧《两兄弟》、山东吕剧《李二嫂改嫁》、福建闽剧《炼印》、安徽黄梅戏《天仙配》、上海参演剧目《西厢记》等,姚澄感到压力非常大。但万没想到,第一场幕刚开启,姚澄还未登场,台下观众就为舞美工作者创作的江南水乡景色热烈鼓掌。她静心演好戏,只听见耳畔时有掌声如潮响起,每演一场心中都舒畅之极。当她结束全剧时,台下观众的气氛空前热烈,掌声久久不绝,这才知道自己成功了。

大会评奖结果揭晓,《走上新路》一举获得6个一等奖。其中姚澄获表演一等奖,叶至诚获剧本创作一等奖和导演一等奖两项大奖。在大会闭幕式上,姚澄作为参加这次观摩演出大会的35个剧种、158个剧目、千余名演员的惟一代表讲了话。台下掌声如潮,她和丈夫沉浸在一种志同道合的喜悦中。

同时让姚澄感到喜悦的是,公公婆婆果然如约南下,观看了她的演出。那天,叶圣陶偕夫人去看望姚澄,正巧当时的华东文化部长夏衍和戏曲专家张庚陪同田汉也来看望锡剧团,几位老人家凑在一起乐开了,夏衍说:“叶老,你的儿媳妇不错嘛!”张庚接着说:“儿子也不错呀!”一席话说得姚澄甜到了心尖上,又使她记起了丈夫不曾提及她公公的事,心里不觉热乎乎的:我这三官,还真优秀,这辈子算是享了大福!

厄运来临患难夫妻共进退

1956年初夏,姚澄在戏曲界越来越红火,继《走上新路》之后,又推出了一部古装戏《庵堂认母》,并被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获得了华东一等奖。正当姚澄在金光大道上奋力前进时,她在个人生活中却接连遭到了不幸。

1957年3月,与姚澄相见恨晚的婆婆胡墨林因患癌症在北京去世。她一直拿婆婆当亲生母亲看待。面对婆婆留给她的首饰和衣物,看着瘦削的公公坐在椅子上喃喃“你婆婆死了,我也死了一半”时,她和叶至诚心如刀绞,深感轮回世界短暂苍凉,人生情最重!

紧接着,叶至诚在政治上跌了跤。他和方之、陈棒年、高晓声、陆文夫、梅汝恺等青年作者筹办“同仁刊物”,当他们把办刊《章程》交给省委宣传部审查时,没想到被认定是“修正主义观点”,在这年夏天激烈的“反右”斗争中被打成了“反党小集团”。一时间“游大街”“坐飞机”的折磨把这个书生掀翻在地。三十刚出头的人,没想几个月下来,一头黑发竟生出许多白发。这时,姚澄看见丈夫整天没完没了地写检讨……很多人还是劝她跟叶至诚早点“离了”,否则后患还在后头,她心里却清楚地有本谱:自己的丈夫自己能不了解?

在这场风波中,叶至诚受到留党察看两年,行政降四级使用的处分,被发落到江阴县大炼钢铁。丈夫一走将近两年,在这段时间中,姚澄的父亲又因患肝腹水,也很快撒手西去,她的泪几乎要流干了。在这苦难岁月里,惟一让她欣慰的是,她和丈夫叶至诚有了自己亲爱的儿子――叶兆言,她就一边带孩子,一边演戏,在母子相依中寻找解脱,并在表演艺术上走向全面成熟,先后出席江苏文教群英会和全国群英会,与众多艺术家相互切磋技艺,平日一些热心的戏迷在街上总要把她围观个够才肯放行。

1959年末,南京市文化局怜惜人才埋没,点名把叶至诚从下放农村调回南京,安排到越剧团当编剧。但叶至诚始终不喜欢搞越剧,老惦记着爱人的锡剧,在创作上陷入了被动。姚澄弄明白他的心思后,几次请求领导把丈夫调到锡剧团来。没想真如姚澄所愿,不过多日,叶至诚就和她并肩战斗在一起了。

人生多舛,当叶至诚为姚澄编导好《拔兰花》《女巡按》《孟丽君》等有名锡剧后,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又把他们的美满生活推向了一个人生低谷,叶至诚和姚澄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一家人不得不分离。

风雨过后三世同堂竞风流

文革结束了,一家三口终于团圆,面对四壁空空的宅院,一切都需重新开始。

姚澄鼓励丈夫多写好剧本,叶至诚则祝愿爱妻把自己的戏演好,重新红火起来。除此之外,夫妻俩决心把心思全用在儿子叶兆言的教育上,要让他有出息,在新时代里多学点文化。

重新走上舞台,姚澄多次在会议上许愿:“我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但由于6年劳动改造中她动过两次大手术,体形严重变化,刚一开始她感觉力不从心,简直要绝望了。看着心急的妻子,叶至诚不知花了多少功夫劝导她,一定要找回自信。另一方面,他加紧为姚澄写剧本,《水乡新医》《热血贝》等一批好剧本相继诞生。在丈夫的倾力扶助下,姚澄终于越演越顺,迎来了艺术生涯中的又一个春天。

这时,儿子叶兆言也渐渐长大,他学习非常用功,尤其对文学情有独钟。但由于叶至诚不希望儿子兆言和文学打上交道,一直不允许儿子看那些容易“上路”的书。然而,兆言对父亲写的文章十分“妒嫉”,特别是少年时代的创作充满一种让人目瞪口呆的才气。这使叶兆言萌生了当作家的念头,一发而不可止。于是,为了对付父亲到书房的突然检查,他不得不在半夜里读世界文学名著,如痴如醉。叶至诚发现儿子的秘密后,常三更半夜爬起来唤叶兆言关灯睡觉,很长一段时间里,老是为儿子偷书看而无何奈何地叹气。直到有一天半夜,他隔着玻璃窗看见儿子一边读书一边哭泣的情景后,才轻轻敲窗慢慢离去。

姚澄的公公叶圣陶有时也来南京走走,常和儿子至诚一道为姚澄润色剧本,像《冒雨相逼》《华筵呕血》《拔兰花》等作品都经过叶老的精心修饰。每逢这样的日子,姚澄总和丈夫带着儿子、扶着公公游览南京风景名胜,或看她自己出演的锡剧,或促膝长谈文学艺术。此时,身为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的叶圣陶,对孙子叶兆言的文学悟性大加赞扬,鼓励孙儿接过叶家第三代的笔头,写出好作品来。一席话,说得姚澄和至诚心里都热乎乎的。夫妻俩也常送兆言到北京爷爷那儿住些日子,爷孙俩常谈天说地,着实让兆言学到不少东西。叶老曾写《望江南・五阕》赠予他们一家三口,其中有三阕是这样的:

姚澄到,吾愿尚非奢,旧戏新腔任所好,为歌数段饷全家,犹记《拔兰花》。

至诚到,本业且丢开,忘却提纲休想戏,弟兄特麴对斟来,伴我白兰杯。

兆言到,旧例继先时,示尔新增留影册,陪余浴室共淋漓,临睡小床之。

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踏实。70年代后,姚澄致力于培养锡剧新人,叶至诚则调离锡剧团担任《雨花》杂志的主编,儿子叶兆言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之后又读了研究生,入省作协当了专业作家,开始在文坛上崭露头角。

很快,儿子叶兆言也组建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儿媳妇王月华漂亮、孝顺,和姚澄亲得就像当年姚澄和婆婆胡墨林一样。老头子叶至诚忙着办刊物,写小说,儿子兆言也和他这个当爹的一样优秀,大量长、中、短篇小说陆续问世,连连在全国和省里拿奖,台湾和大陆的几家出版社隆重推出他的一部部文集,在文艺界渐渐唱起了主旋律。以至于姚澄对儿子的文章每篇必读,反倒冷落了老头子的“字字珠玑”。一到星期天,儿子、儿媳就放下手头工作和老两口全家聚会,父子俩永远是大侃特侃文学如何如何,婆媳俩的主题却常是唠叨家常怎样怎样,一屋子溢满亲情爱曲,好不开心。又过几年,姚澄可爱的小孙女叶子降世,乐得她天天抱在怀里不肯放手,一眨眼,叶子也背起书包进了课堂,扬言将来要超过爸妈和爷奶,一家人可谓“三代同堂,竞显风流”。

叶圣陶杯范文 篇4

同许多长于书法的现代作家一样,叶圣陶常说自己不懂书法。这当然是谦虚,却不仅仅是谦虚,潜台词大概是:一,自己并没有专攻书法,不必去争这个书法家的名头;二,个人写个人的字,好坏得别人说,不应当自居行家;三,给别人写字是推脱不过,本无意炫耀。

叶圣陶生于1894年。“五四”时期走上文坛的新文学作家大多生于这一时期。郁达夫、茅盾生于1896年,徐志摩、王统照生于1897年,许地山生于1893年,林语堂生于1895年。他们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少年时期进入新式学堂,二十岁出头受到新文化运动的鼓舞,而立之年已经在文学界有所建树。

这一代作家都习惯于用毛笔写稿,他们的文稿和书信都很有收藏价值。因为文名很盛,也常有人索求墨宝,因此他们留下的大字也不少。他们的书法是在日积月累的书写中逐渐成熟起来的,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与他们的性格与情趣的结合点很多。

坡有诗句云“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虽语近诙谐,却颇能点出书法真义,不学的意思是不亦步亦趋地学别人,学书贵在理解书法精神。传统书法观是以文达意,以书传文,离开了思想和情趣,离开了文意,书法就立不起来了。这一代作家是这种书法观的坚定支持者,他们在书写上也下功夫,但更注重意义的传达。不以书法自矜,是真正的晓书者。

1913年的《圣陶日记》是现在能见到最早的叶氏手迹。结体瘦长、略向左倾,有北碑的味道,与同时期李叔同的书法有些接近。在日记的扉页上,叶圣陶特意注明:“此册摹仿李叔同当时之字,太平报文艺版多载李之字画。”当时叶圣陶刚刚中学毕业,担任小学教员,教学之余常与朋友切磋书法篆刻。日记中,记录了叶圣陶为朋友刻印、共同欣赏祝枝山书卷、赵子昂字帖、书写文字赠与友人的诸多事项。到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他日记中与朋友互赠书法作品、共赏书家墨迹的记录也不少。随着改革开放,文化思想领域日益活跃,晚年叶圣陶的书法交往逐渐增多,他为姚雪垠、陈从周、吕叔湘、吕剑等老友新朋写字的事,均有记录。叶圣陶晚年书名很盛,流传很广的《中学生字帖》就是由他题名的。

弘一法师(李叔同)是叶圣陶景仰的人,叶曾撰文赞誉弘一的风范,还在《弘一法师的书法》中,对弘一的书法做了独到的评点:

就全幅看,好比一个温良谦恭的君子人。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就一个字看,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只觉得每一笔都落在最适当的位置上,移动一丝一毫不得。再就一笔一画看,无不使人起充实之感,立体之感,有时候有点儿像小孩子所写那样天真。但是一面是原始的,一面是成熟的,那分别显然可见。总结以上的话,就是所谓蕴藉,毫不矜才使气。功夫在笔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

实在是内行之见。叶圣陶很自觉地把字与人格对应起来,推崇“蕴藉”、“君子之风”,可见他在书法上的追求了。

叶圣陶的楷书有很深的功力,他从小受到比较严格的书法训练,并一直临池不倦。他在1947年书写的《夏丐尊先生墓志》、1957年书写的《亡妻胡墨林墓志》两通碑,可称为其楷书代表作。他的楷书风格接近于初唐,没有欧阳询那种刚健,倒有虞世南的平和。工整有余,险劲不足,大概与他“蕴藉”的追求有关。墓志铭的书写历来讲究恭恭敬敬、一笔不苟,没有扎实的楷书基本功底是不能胜任的。

小篆是叶圣陶很喜欢的书体,他留下了不少小篆作品。现存最早的,是1929年为好友贺昌群所书对联“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篆法准确、运笔流畅。小篆是秦统一后的规范字体,流传下来的有泰山刻石、琅邪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以及大量秦量、秦权、诏版。东汉时许慎作《说文解字》,收集了小篆9353字。小篆字形修长,讲究布白停匀、线条圆转光润,《书谱》说“篆尚婉而通”,指的就是小篆。秦代李斯、唐代李阳冰都以之名世。到了清代,有邓石如、王福庵等人丰富了小篆的表现力。不过,小篆的结构过于整饬,笔画变化少,艺术表现的空间不大,清以来的书家大都在先秦的文字源流(即所谓的大篆)中探索。叶圣陶喜欢篆书,应该与他早年一度痴迷篆刻有关系,但他独喜小篆,心平气和地写这种整整齐齐让人激动不起来的字,既不高古也不飞扬,追求书法的静态美和理性美,则明显体现了他严谨的做派和简明的艺术风格。

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片记人的佳作,通过几件小事,突出了叶先生的宽厚与认真。宽厚是对人,做事则极为认真。叶圣陶长期从事教师和编辑的工作,对语言文字问题非常重视,他崇尚语言的简明。他说:“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当然,如果在语文教育这一层面,“简明”主张很有必要。但从文学层面看,简明只是语言美的一种。同时读叶圣陶和沈从文的文章,就会觉得沈从文语言有时要饶舌晦涩得多,但文章的色彩却异常丰富。修辞上的洁净感有时会造成过度守法的拘谨,对于创作也会产生负作用。

叶圣陶的文学语言,的确给人一种干净准确的感觉。他1932年的一个短篇小说《席间》写上海几个教授的无聊生活,开篇有这么一段场景描写:

电风扇嗡嗡嗡,好像在梦里。一个苍蝇敏捷地停在玻璃杯口,想尝尝柠檬汽水什么味道;但是,不等那几个给卷烟熏黄了的指头拂过,它又飞到窗沿上观赏大上海的夜景去了。

几十个字,把上海夏夜,一个颇为洋气的会客场景勾画出来,又透露出人物的一些特点,简洁明了。从苍蝇角度去写,也颇为别致。

《潘先生在难中》是叶圣陶早年的小说代表作,刻画了一个平庸正派的小学校长在战争威胁下,如护雏的母鸡一般辛勤而笨拙的身影。小说第一部分,写潘先生携妻带子挤火车到上海避难的艰难,极为生动。从艺术角度看,叶圣陶小说长于人物言行描写,他的描写近于白描,不赋彩,渲染也不多,但线条之准确,足见功力。他的这种冷静平实的风格,在新文学发展初期,显得很成熟,受到茅盾的高度肯定。沈从文1931年《论中国创作小说》也赞扬道:

叶圣陶杯特等奖 篇5

活动简要描述:

本次活动主要采取抽号博x的方式进行。活动前期进行抽奖券印制和发放,活动时集中在现场抽奖和开奖,并当场发奖。奖品设置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等奖,现场摇号开奖现场发奖。

一、活动目的:

调动全体员工的参与积极性,放松20xx年一年辛苦、繁忙、紧张的心情,让全体员工感受到公司的关爱,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了保质保量完成20xx年的目标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活动范围:

集团公司全体员工(含XX、YY、ZZ)。注:部长及部长以上管理人员不参加此活动。

三、活动地点及时间:

分别以XX,YY-ZZ为单位分为两个活动单位。

地点:XX厂区、YY厂区

人员:XX员工集中在XX厂区,YYZZ员工集中在YY厂区。 时间:春节前二日(20xx年2月10日左右

四、奖池额度及奖项设置:

万元,万元;合计:15万。

XX奖项设置:

1、特等奖:比亚迪F0轿车一辆(1名) 费用约3万元

2、一等奖:摩托车一辆 (1名) 费用约万元

3、二等奖:电瓶车一部 (2名) 费用约万元

4、三等奖:电磁炉或电饭煲一台 (100名) 费用约2万元

5、四等奖:50元充值卡一张 (500名) 费用约万元

合计:万元。

注: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由获奖者自行上缴个人调节税。 YY奖项设置:

1、特等奖:比亚迪F0轿车一辆(1名) 费用约3万元

2、一等奖:摩托车一辆 (1名) 费用约万元

3、二等奖:电瓶车一部 (2名) 费用约万元

4、三等奖:电磁炉或电饭煲一台 (60名) 费用约万元

5、四等奖:50元充值卡一张 (300名) 费用约万元

合计:万元。

注: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由获奖者自行上缴个人调节税。 其余费用预算:

1、摇奖机1台: 万元

2、摇奖活动台搭设及音响设备租用: 万元

3、奖卷印制: 万元

合计:1 万元

五、奖卷发放方式及抽奖规则

抽奖卷发放规则:

按工龄数发

1、1年工龄以下的员工发放一张抽奖卷;

2、满1年不满2年的发2张抽奖卷;

……以此类推。

XXXX的总奖卷数9700张左右,YY/ZZ2775张左右,为便于抽奖时方便开奖,XX凑成整数10000张,YY凑足整数3000张。除按工龄发放后,剩余的奖券分发给以下员工:

1、 历次评选出的优秀员工;2获公司小功以上奖励的员工;3、参 加县级以上各种竞赛获得名次的员工;4、在公司内刊上投搞并被采用的员工。

抽奖卷编码及抽取方式:

1、编码:

编码按顺序号从0001、0002、0003开始一直到9999,YY至2999。

2、抽奖方式:

采用摇奖器摇奖的方式进行。

XX:(中奖人数604,按人数中奖率为,按奖票数中奖率)

特等奖:四位数全中(摇号1次),1人中奖

一等奖:四位数全中(摇号1次), 1人中奖

二等奖:四位数全中(摇号2次), 2人中奖

三等奖:后二位数全中(摇号1次), 100人中奖

四等奖:后二位数全中(摇号5次), 500人中奖

YY:(中奖人数304,按人数中奖率为,按奖票数中奖率为)

特等奖:四位数全中(摇号1次),1人中奖

一等奖:四位数全中(摇号1次), 1人中奖

二等奖:四位数全中(摇号2次), 2人中奖

三等奖:后二位数全中(摇号2次), 60人中奖

四等奖:后一位数全中(摇号1次), 300人中奖

注:摇号过程中如摇出重复号码,以先摇出的为准,只取一次,不重复中奖。

3、监督员及开奖人的产生:

监督员由各部门推荐;

开奖人可以邀请公司领导开奖或邀请员工开奖。

4、监督员与开奖人的职责:

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看整个开奖过程,负责中奖球号的核对;

开奖人:负责启动开奖机,直至开出的奖球数产生。

六、活动保障

为了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本次活动需要各活动单位成立相应的组织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

组织委员会

主 任:CEO

副 主 任:CFO

执行主任:生产副总

成 员:XX、XX、XX、XX、XX、XX、XX、XX、XX、XX、 组委会机构:XX管理部、YY管理部

监督委员会

根据员工数按比例推荐选举产生,监督委员会人数由活动单位 根据本单位自身情况确定。目的是参与整个组织过程,见证活动 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开展。

礼花(1箱)、托盘、绒布、

热烈祝贺YY动力20xx年实现开门红 祝YY新春大抽奖活动圆满成功 预祝YY动力20xx年产销再创新高 礼仪、礼仪训练

颁奖嘉宾、宣读YY之星嘉宾 场地规划、

叶圣陶杯 篇6

作为著名教育家、文学泰斗,叶圣陶先生平易谦和、朴实敦厚、谨言慎行、表里如一、坚持真理、一丝不苟的人格风范是人们熟知的。

1930年7月,朱自清在北平的清华园,写了一篇题为《我所见的叶圣陶》的小散文,内中提及1921年秋第一次见到28岁的叶圣陶时的感受,为他那年纪并不老但“朴实的服饰和沉默的风度”所感染。在其后的交往中,朱自清在叶圣陶身上,见到很多看似寻常却也崎岖的景象,并认定,叶氏的沉默寡言而不喜欢论辩、极为和易而从无怒色,是一种智慧之举;此外,提笔从容而文稿极清楚、生活随意却极有秩序、态度积极却不怎么浪漫,这些,均“出于天性”,出于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状态。

自然而然的素质,在叶圣陶身上表露无遗,也正因为这种自然而然,使得叶圣陶先生“长生久视”,成为永远的叶圣陶。

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人品,最为准确的说法应属他的老朋友茅盾先生在1943年11月15日为叶老的祝寿信中所说的:

凡是认识他的朋友都不能不感到,和圣陶相处,虽然他无一语,可是令人消逝去鄙俗之心,读他的作品亦然。你要从他的作品中找寻惊人的事,那不一定有;然而,即在无惊人处有他那种净化升华人的品性的力量。才笔焕发,规模扩大,有胜于圣陶的,但圣陶的朴素又谨严的作风,及敦厚诚挚的情感,自叹不可及处。

圣陶对于中国新文学的光辉贡献,海内早有公论,不因我的赞美而加重;但二十多年的友谊,使我从圣陶的“为人”与其作品看到了重要的一点,即两者的统一与调和。作品乃人格之表现,这句话于圣陶而益信。

茅盾先生对叶老的评价,传神地点化出叶先生的人品及文品最鲜明的特征、最独特的魅力。而家藏叶圣陶先生于1958年2月5日写给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自动不收出版社出版其文集第三卷稿酬之信,则是叶圣陶先生高尚、质朴人格的具体表现。他的信是这样写的:

人民文学出版社许觉民同志惠鉴:

去年曾致贵社一信,说明我自动不取任何稿酬,早蒙收览。若此信尚在,希望尊处检出,重行赐览。我之言此,希望尊处能谅察我的意思,照此办理。

今日接到文集第三卷之稿酬清单及支票一纸,我猜想是尊处忘记了我有过一封信。现在将清单与支票退回,请检收。

系出自愿,贵社少支出一笔稿酬,自属可以。如果说必须支出,即希将此稿酬捐予任何处所,只要尊处认为适当的。

此事是我与贵社两方面的事,千万不要传言出去,作为谈资。这一点,去年的信上曾经提到,恳求采纳。

我希望尊处回我一封信,表示同意我的要求。

敬礼。

叶圣陶二月五日

清单一纸

空白收据一纸

3253.98元支票一纸

就像叶圣陶先生的小说、散文、童话故事一样质朴无华,没有说教,更没有豪言壮语,平淡得像一杯白开水。可是,当事人又有谁读了这封信不被打动,又有谁能做出违背老人意志的事情呢?!

叶圣陶杯 篇7

思念是痛苦的。思念是李清照院中的东篱:“把酒黄昏后觉暗香盈袖,西风帘起才知人比黄花瘦,”;思念是李白手中的酒:“庭院中举杯邀得明月,院落里对影已成三人,”;思念是陶渊明的人间结庐:“南山种豆的快然恣意,东篱采菊的悠然自得,”;思念是李商隐门前的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思念是苏轼头顶上的婵娟:“阴晴圆缺总是月,悲欢离合才属人,”;思念是杜甫的家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纵然思念是痛苦的,但痛苦之后何尝不是幸福。

在李清照眼中,痛苦是暂时的,虽然院落中已是残花败叶,但只要枝条还在,春风一吹,院落中照样是万花齐放、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在李白的眼中,虽然自己远离故乡,但诗文那豁达的胸怀,以天为瓦,以地为席,把月亮比作亲人,举杯邀月畅饮,这,不也是一种幸福吗?在陶渊明眼中,自己虽然思念故乡,但远离家乡的他每天以山为友,以水为伴,游玩于山水之间,其乐融融,这难道不是幸福的体现吗?在李商隐眼中,自己远离妻儿,苦闷无比,但一想到不久的将来和妻儿秉烛夜谈,共叙家常,便心中幸福无比。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