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山清水秀,四季如春。天然松树林下,丝丝泉水涌流,哺育着一方方劳苦大众,更有出名的泰和春酒为之添光,也多了些许神秘的色彩。我的童年、少年,许多美好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的。下面是勤劳的小编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有关故乡情怀的高中生作文800字精选9篇,仅供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香酥的排骨,鲜红的辣椒,一口下去,舌尖上蔓延着麻麻的、酥酥的感觉,嘴唇却像着了火,勾得我忍不住再吃一口——
这,就是麻辣香锅。
这道地道的川菜,虽然好吃,但做起来格外麻烦、耗时,平时父亲工作太忙,只有春节才能为我们做,所以麻辣香锅成为我们家春节的压轴大菜。
盼了快一年了,今天,爸爸终于拿出准备好的食材:面片、排骨、笋、素鸡、香菇、豆腐、鱼虾等等,过了一会儿,那调料的香味就扑鼻而来了。太棒了,今天终于可以吃到麻辣香锅了!香味越来越浓,突然“嘶啦”的一声,把我从作业界中拽了出来,我的心里痒痒的,排骨是不是已经香酥可口了呢?素鸡是不是已经上色了呢?面片是不是已经入味了呢……
我再也坐不住,索性放下作业,循着香味跑到厨房。爸爸正把豆腐切成小块,使它香嫩可口。他灵巧的双手把所有的食材倒在锅里,用铲子翻炒着,锅中的一切都是红通通的。锅又“嘶啦”一声,像是所有食材在一起欢快地跳舞。我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问爸爸:“爸爸,什么时候才好啊?”爸爸笑着跟我说:“你这个小馋猫,马上就好啦!”说完,爸爸从锅里挑了块排骨塞进了我的嘴里,那味道,麻麻辣辣的。排骨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我几口嚼完,咽了咽口水,意犹未尽,焦急地盯着爸爸继续翻炒。
锅下的火苗终于慢慢变小,直到没有。家里每个人都情不自禁、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精确地瞄准了自己最想吃的食物。真不愧叫“麻辣”“香”锅,真是又辣又香!只见锅里的筷子你来我往地忙碌着,妈妈天天叫喊着减肥,今天也无暇顾及了;我更是吃着嘴里的排骨,瞅着锅里的藕片,只恨自己一张嘴不够用;爸爸一边吃,一边不时看着我和妈妈,脸上情不自禁地绽开微笑,颇为得意。
爸爸问我,知道为什么过年要做麻辣香锅吗?我不假思索地说:“因为好吃又难得吃嘛!”妈妈摇摇头,微笑着告诉我——麻辣香锅预示着我们今年过得红红火火,幸福美满,就像麻辣香锅里食材与食材之间一样的和睦。
哦,原来如此!
锅中的一切终于空空如也,我们咂吧着火辣辣的嘴唇,轻轻抚摸着圆滚滚的肚子,看着彼此,忍不住会心一笑。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我已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大博士了。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没有时间回到自己的故乡---坂头。
终于有一天,我乘坐着蝴蝶形私人定制的飞机,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可这眼前的一幕,真让人大吃一惊。这还是以前的玉坂村吗,简直就不是村子了,而是一个小城市。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别墅,像一个个新生的竹笋拔地而起。
我穿过小径旁的花丛,发现以前那肮脏的小池塘一清澈见底,而且满铺着碧绿的荷叶,芬芳扑鼻的荷花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小姑娘在那儿欣赏风景。池塘周围还围上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这要是躺上去,比床还舒服呢,能美美的睡上一觉了,
前面不远就是我家了。天哪,这简直就是一栋别墅啊。在农家别墅区,空气新鲜,绿树成茵。房子外,停放着一辆纯环保汽车。这种汽车很特别,因为,它的食物就是灰尘和垃圾。
想进房子里可就不容易了,门上有一种微型识别器,它可以分辨出陌生人,即使是假扮的也能分辨出来。然而,我站在门口一秒钟就自动开门了。家人们都知道我回来了,纷纷涌上来,拥抱了许久,还问长问短的。
进了家门,我发现家里许多东西都变了,电脑装上了高速网,鼠标也变得有感应了,电视可以把屏幕投影到空气中,让眼睛看得不累眼。
折腾了这么久,肚子也饿得咕咕叫了。正准备去厨房拿点东西吃,却发现厨房空空如也,只看见桌上有一台小电脑上自动显示,请指出您要吃的东西。这是,我就随便点了一个可口套餐。没想到,小电脑竟然吩咐了几位智能机器人做饭。不一会儿,香喷喷的可口套餐出炉楼。我便津津有味地品尝。
站在大厅楼梯口,一眼望过去的就是卧室。卧室的桌子上有一台透明平板,如果不用的时候就会自动消失。只要按下相关按钮,它就会为你找到一张适当的床,适当的高度,让你安安稳稳地睡上一觉。卧室里还有设备齐全的浴室,洗头,按摩,洗衣几乎都能同一时间完成,那伸缩自如的自动手,比人手还舒服呢。
故乡是一处温暖的地方,是一个拥有你童年记忆的地方,在故乡,你懂得了人生的道理,我爱我的故乡。我就一像只小鸟,在外面游荡久了,也累了,就飞回我思念的故乡。
我的家乡在松原,那是一座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城市。
春天,万物复苏,大树发出了新芽。春风徐来时,大树随风摆动,像一位位少女在梳洗头发。燕子也活了起来,带着它的剪刀似的尾巴这里飞,那里飞。水里的鱼儿欢快自由地嬉戏着。
夏天 ,人们早上三三两两的在大树下围着桌子,玩扑克,玩麻将,还有几个小孩在附近玩耍。晚上,在广场上有跳舞和扭秧歌的……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忙碌的季节。因为玉米沉甸甸压弯了腰 .所以才看到一片金黄的地毯。
冬天,下雪了,好像把白色的羽绒服披在了大树,大地上。有时候,我把我的朋友找到我家来,我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很开心。
这是我的家乡,很美吧!
前几年,我在我的家乡生活得自由自在,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去山上捉昆虫、摘果子,而现在我已经长大了,还真有点想念呢!
以前,我和邻居的孩子一起,要么就是每人拿着望远镜玩,要么就是拿了把手枪,似乎是要上山打猎的架势。我们在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可以找到乐子玩。比如春天,我们可以跑到河岸边,用皮弹弓打鸭子,然后去拿鸭蛋;夏天,我们可以爬到山上去摘野草莓和樱桃;秋天,到麦田里看金黄的麦子,累的时候还能捉田蛙呢!到了冬天,我们还能在家里烤那香喷喷的番薯呢!我的这些伙伴都是形影不离的朋友,我们一起长大,可是现在大家都分开了,我真是想念他们呀!
我不仅想念我的伙伴,还想念家乡的饭菜。
奶奶家的每一道菜都十分入味,而在人家家中做客,即使是最入味最喜爱吃的菜——笋干,我也觉得不怎么好吃。而在家中,即使是最最普通的烧法,也会让我垂涎三尺。只要家中的“超级大厨”奶奶一声令下——“吃饭了!”即使我人在百米之外,也会如猛虎下山一般,一路“杀”回家里,闪到餐桌旁。
故乡的欢笑是我思念的,故乡的活动让我难忘,故乡的饭菜,更是亲情的味道!
“鹤落伦”的美丽传说,天仙泉的神奇相遇,滋润一代代鹤乡人。
——题记
人间三月天,艳阳高照,百花初绽,鸟语绵绵,我骑上“小毛驴”去看爷爷奶奶。电动车像弹钢琴一般行驶在乡村公路上,沐浴着怡人的春风,品味着醉人的花香,我思绪飞扬。
昔日,去爷爷奶奶家的那条路,又窄又难走,每回走这条路,都挺头疼的。刚开始这是条土路,天气好时路上尘土飞扬,遇上大风甚至会飞沙走石,连眼睛也睁不开,等到了奶奶家,我都变成了灰人了;如果遇到下雨天,会更惨,雨一下,水一冲,泥路变得坑坑洼洼,泥浆四溅,溅得满鞋满裤都是水和泥,到了奶奶家,我都变成了个大泥人了。后来上面铺上了砂石,可路不太好走,车子行使在上面,一颠一簸的,等到奶奶家,腰腿都颠得酸疼。
如今一条宽阔的水泥大路取代了它,出行真是太方便了,平稳又舒服。还有无论是到哪个村庄,都是一条条水泥路,随着国家“村村通”政策的落实,每个村庄的道路都畅通无阻,村民们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作文行路难时代,再加上新204国道的修建,610省道的通车,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极大了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村口,几个村民聊得正欢:“王大叔,今年大丰收,手里宽裕了,吃穿住行不能亏待自己哦。”王大说笑着说:“那是当然,我们现在也要好好享受一下新生活,今年计划准备买辆小汽车。”“王大叔,你说的没错。多亏了党的富民政策好,不然哪能住上这么敞亮的大洋房,还能买上小汽车啊!”
站在村头,放眼望去,一座座两层别墅齐整的林立绿油油的田野中,相映成趣。这些房子结构精巧,室内宽敞,彩电冰箱,空调热水器等现代家电,一应俱全,不少人家门口,还停着小轿车。在村头,偶尔看见几栋老房子,斑驳的身影好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深情向我诉说着,在它们的见证下,鹤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傍晚骑车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家乡的道路,家乡的楼房,家乡的人们,在夕阳的余晖下,汇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古老的鹤乡,伴随着时代的脚步,将更加繁荣,更加美丽!
天边,秋雨飘下。地上,枫叶驻扎。那埋没在泥泞上的红枫,似繁世的浮华,被迟来秋雨洗涤。轻轻的拾起坠入凡尘的它,心头一热,思绪乘着迎风飘扬的枫叶,追溯到金色童年的记忆里。
那仍是在秋,一个深秋。天空仍然播撒这欢乐的小雨珠,千千万万滴晶莹剔透的雨啊,溅在地上,绽放出无数水花,照亮了前行的方向。水花淘气的躲在一位老人的裤脚里。瞧,一个小女孩,二三来岁,站也站不稳,却肆意的在泥泞的小路上胡闹,张开小手,盈满从天而来的雨丝,又愉悦的泼在自己的脸上,头上,身上,不亦乐乎。蹒跚的老妇人略弯着身子,小女孩立刻领悟,光着脚丫噌声蹿到老妇人的背上。老妇人实在太老的,承受不住,双脚深深地陷入黄泥里,染黄了鞋与裤。她微微的笑了一声:这丫头,看来又重喽,哎,她长大了。女孩在夫人的背上活蹦乱跳,还时不时的张着小嘴与雨滴亲密接触。妇人一使劲,背着小女孩在秋日的小路上行走着。为了避免自己的心头肉有什么闪失,她的每一步都是深深的嵌入泥泞里,形成的小路上一段沧桑的风景。忽然,天上飘飘洒洒起了彩色的雨,那五颜六色的灿烂光芒阴沉着妇人何小女孩,显得格外动人——小路上留下的一个人的脚印,被夕阳的余晖拥入怀里。
许多年后,小女孩长大了,便成了我;许多年后,老妇人苍老的,已被称呼为外婆。惆怅,思绪,千百种情绪缠绵在一起,让我不知不觉走到一座古老的居民楼里。门前,曾经的小路还在,那天只属于我和外婆的小路还在静静地守候着,守候着当年的女孩和老妇人。我轻轻的敲了敲门,门开的。是一位拄着拐杖的白发苍苍的老人。岁月的爬痕布满额角,她笑了,笑得像小孩儿般,好甜好甜。颤抖的双手用拐杖支撑着。她又再次略弯着身子,想让我像小时一样蹿到她的背上。可惜的是,她,老了。我,长大了。
天空,再次下起的彩色的雨。故乡的雨啊没让我这个小女孩一夜成长;故乡的雨啊,在老妇人的脸上遗留的岁月的辉煌;故乡的雨啊,再次照亮的那熟悉的小路。而小路,也在这时,等候到了它一辈子的梦想。彩雨再次点缀点缀在我的脸上,我与外婆再次踏上的昔日的黄昏。只是这一次,留下的,是五个深浅不一的印花……
已有好几年没有回家了,不知家里老母现在如何。不知那几头牛和那几只羊怎么样了,家中的生活过得怎么样,今年的收成怎么样。看来我必须写信问问了。
写信的时候,我想要说的太多,就这一张白纸怎么能表达出我这在外游子思念家乡的心情呢?我这么多年的喜怒哀乐,都体现在这张纸上,但总还有说不尽的想法。所以,一张又一张的白纸上充满的全是思念家乡的字眼。
把写好的信递给送信人后,等他渐渐远去时,突然又有一肚子的话想说,急忙把送信人叫住,对他说:“我还有很多的思乡之情没有表达完啊!你怎么就走了呢?”
打开了信封,又写了一大通思乡之情的话,这才恋恋不舍的封上信封,交给送信人,看着他的背影一点点消失在夕阳下,才转身回房。于是,我借着刚才的思绪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我的思乡之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那永恒的月色,是你永远的暖色调。习旧了落木萧萧的深秋肃景,饱识了叶红南北,寒菊傲霜的寒秋韵色,但是当我们正准备要去“唏嘘”“谈笑”它帷幕下真诚而神趣横溢的本色之时……而冬却又在沉寂中赶来了,虽没有粉妆银雪前呼后拥,但是空气中真的寒了一分,丛峻之中多了丝丝晶莹少的则是枯乏--无味,在初冬的笔下没有浓妆淡沫,但就是在这寂寞的冬中我们这些异乡儿啊却隐隐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他仿佛来自遥远,但却又是近在咫尺,那是万千游子“望月而思”的地方--家乡。
我的故乡在远方啊,烟雨朦胧,如同我那扯不断思乡之情。望着帘外如绫烟雨,习惯了在老人膝下听着他们“落叶归根”的玄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啊,他们不断撩动着我思乡的心,一次次的冲动被压制,但一次次的冲动又继续的出现,我知道那是故乡对我的呼唤。离家五六载了,心中承载了太多的辛酸,那沉疺的思绪似乎只有故乡那块坚实的土地才能承载啊。“兴时看月,暮时朝;月明通尽,乡渺渺”。多少异乡人儿因月而思,多少文人雅客因月而欣,坐看明月诗一首,月下共酌把言欢。月传承了世间的思乡之心,思乡之情啊。人生几何?浮云何意?仿佛只有人们心灵中最纯真的地方才是家乡美景,家乡一切的安魂之处,在子夜你最为的寂寞之时照明你异乡迷途的心。
家乡纵使远在天际,但却又是近在咫尺!无疑时光的飞逝,人生事处的变化万千,我还是会努力的驾奴着对家乡的爱,对于在家乡生活的每一份美好的记忆,不让他驶出我人生的干线。家乡的爱在心头,我对家乡的爱无疑而猜,家乡的虫鱼草木都见证我对她的爱。故乡的柏,挺俊。形如虬龙,高大葱绿,浑身散发着美而雅的芬芳,却又不失稳重,不少一丝青春。家乡的水,带着古朴的乡韵,浸着故乡黄土地的坚韧与不屈,沉着和朴实深深的铸进我的血和肉,灵与魂,从那一刻,我和故乡的灵魂相系相连。
名山大川,小桥流水,可悦人目;蝉吟虫唱,风雨之声,可愉人耳。乡之美,何而弃其阳光,少其木林。诗云;“古之山水,何是明丽?答曰;山不乏木,水不乏鱼。’是啊,山少了树美吗?水缺了鱼灵吗?我家乡的山水,夏时的山葱郁满目,到了秋也依旧是不乏其绿啊。“粼波泛壁”,当然少不了“沉鳞竟跃”了,儿时泛波捉鱼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啊。儿时家乡的生活虽说比不上陶弘景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但人生生活的朴实无暇也就绰绰有余了。
如今的我才知家乡美魅力,不过也算为时不晚。我还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去爱他,想想在外为了家乡,为了祖国而在人生浪头奋斗的弄潮儿啊,我佩服你们,佩服你们的勇毅,佩服你们为家乡而披荆斩棘的精神,你们那坚实的背影将同咱们家乡的一切种植在我这火热的胸腔,有朝一日我必然让他们发出勇敢芽孢,开出咱们家乡美好的明天。
家乡我将永远爱你,将自己人生道路上刻下你雄浑的传奇,刻下我与你的情怀。
冬天,我们家乡是个白雪凯凯的的季节,厚厚的积雪给庄稼盖上了一层白被子,地面上积起的一堆雪,孩子们就开始了打雪仗,堆雪人,开心极了。
这就是冰天雪地的冬天。
这就是我的家乡。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告别。”这是席慕蓉在《乡愁》中发出的感叹。它道出了多少北漂们的心声。在凄清的夜晚,怅惘着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的遭遇,面对各种位置的将来,只身闯荡,无依无靠,一种乡愁思绪涌上心头。故乡的歌在呼唤,故乡恬淡的生活样式在呼唤,故乡淳朴人情在呼唤。
乡村城市化进程正加速前行,求新与图快成了乡村发展的主旋律。回乡的游子看到了稻田被征用为经济开发区,重新规划的村庄建房都使用同一张图纸。他怀念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铺在地上的石板条。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催人在夜风温馨的抚摸中慢慢沉入梦乡……一切美好的回忆已不复存在。那汩汩的溪水溜走了他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他深深的记忆……平日里喧嚣的焊接,锻造声不绝于耳,他看不到湛蓝的天空,如今只是失去了色泽,黯淡的天际。
他努力在混杂的味道之中,试图品尝和鉴别出乡愁,忧思,迷茫,哀伤,惆怅,愤懑,无语……渐渐的,在脑海深处,似乎隐约地感到:陶潜笔下的乡村图景,正电光火石般,迅速地离他而去,甚至毫无故乡可言。
刹那间,我恍然顿悟:这里的“故乡”,已经不单纯是物质的,具体的,它同时还蕴含着一种生活样式。它是宁静平和,有张有弛,闲适写意的;它是与天地融合,呼吸泥土清香,享受青山绿水之乐的,而不是掠夺资源,用钢筋水泥筑起工作坊或巢居,为了响应城市化的号召而以环境牺牲作为代价的。
今天这种生活样式或许只能在理想的彼岸去寻找,谁还能像“局外人”似的,漠然的说:自己的“故乡”没有沦陷?这已经不仅仅是乡村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沦陷了,这更是一种生活样式的沦陷了。
故乡的沦陷,在相当程度上,是城市化思维作祟的结果。城市化非要以环境牺牲为代价,以生活样式破坏为代价吗?城市资源有限,于是大肆掠夺,从本来已处于弱势的乡村全方面地掠夺。矿产,森林及至水源,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在“交易自由”的幌子下被拿走……越来越多离乡的进城者,回乡后一次比一次失望。故乡,已非记忆中那样温馨了,熟悉的日渐衰老,一栋栋房子空空荡荡,无序的开发和污染吞噬着广大乡村,传统农业社会,“田园牧歌”景象,一定会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而消失。试问,城市居民回乡何以找寻精神的慰藉,何以找寻有活力的文化的“归乡”,何以找寻亘古不变的生活样式,何以使后代信服父辈们口中的故乡?
没有故乡,何以有根基,何以谈发展?“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是千年前的陶潜在时空外的呼唤,让我们将匆忙,疲惫的心灵慢下来,倾听故乡喃喃的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