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茶馆心得体会总结 话剧茶馆的观后感(优秀2篇)

最新话剧茶馆心得体会总结 篇1

三幕话剧中一共描写了七十多个人物,其中五十个是有名有姓有绰号的。这些人物身份地位差异很大,囊括了社会各阶级的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小社会,因而更具有表现力。三幕主要是通过裕泰茶馆的变化,从古朴到新式再到简陋的变化,昭示了茶馆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的文化特色。

第一幕中,茶馆是比较热闹的,是个玩虫弄鸟吹牛喝茶的好地方。表面上大()家的日子过得还算滋润,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有些人在街上侦辑那些诽谤国事的人,大家心里还是小心翼翼的。茶馆墙上“莫谈国事”的字条也在威胁着茶客们管好自己的嘴,这张静静的字条与茶客们的热闹形成对此,给人压抑的感觉。

第二幕中裕泰茶馆变得更新式了。很多茶馆都相继关了门,但是善于经营的老板却让这个茶馆保存了下来。我们还是明显看到了茶馆规模的缩小,暗示了这个茶馆在动乱的社会中所做的抗争。茶馆的愈来愈洋气以及墙上那张愈来愈大的“莫谈国事”的字条暗示了更大的危机。

第三幕中作者最明显的描写就是破落的茶馆里墙上越来越多的“莫谈国事”的字条以及旁边的茶钱先付的字条,说明茶馆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

再说一说在这个茶馆中的一些主要人物。茶馆的老板王利发是一个善于经营的小老板。不过他胆小怕事,奉行着莫谈国事的原则,不断的提醒在茶馆里喝茶的客人们不要讨论不该讨论的国事。即便如此他最后还是死在了国事上,被国事逼得上吊自杀。另外他也是一个冷漠的人,从他对康顺子的漠不关心的行为就可以看出来。他对那些有点权利的人是卑躬曲膝的,这或许也算是他善于经营的一方面,不惹不该惹的人。他精明善良勤劳,在别的茶馆都面临危难的时候他奉行改良主义,可是改来改去也避免不了悲哀的命运。临死之前他把家里人打发到了解放区,他一个人去承担茶馆最后的衰落。他与常四爷、秦二爷三个老人最后喝着上等的茶,自我嘲弄的撒纸钱为自己最后送别。他说过他不会离开茶馆,最后就是以他的尸体来守卫。弥留之际他终于清醒的认识到委屈求全的后果,人生的痛快是反抗。崇尚改良的他却糊里糊涂的结束了他的一生。

常四爷是一个旗人,在清朝的时候那能吃官粮官钱,但是他是一个极其正直的人,他因为说一句“大清迟早要完”被关了一年,他无视腐败的清政府,对帝国主义更加痛恨。清朝灭亡之后,他没有官粮官钱了,就靠自己的劳力开始卖菜。他是一个极其善良的人,比如说他给康顺子面吃,他替茶馆买菜。不过在这样的社会里他最终难免的过得穷困潦倒,一边卖花生米,一边捡人家扔的纸钱……

松二爷是常四爷的好朋友,他也是个旗人,但是他却好吃懒做,犹爱养鸟,清朝灭亡后他再也不能白吃白喝,但是他仍然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有吃的宁愿去喂鸟,最后落得被饿死的下场。

书中也有很多反面角色,如心狠意毒的刘麻子,想娶媳妇的庞太监,见风驶舵的宋恩子、吴详子等等,在此不一一做解。

茶馆的读后感

首先要佩服老舍先生的文采好,虽然没看过原著。但电视剧版人物刻画细腻透彻,景物栩栩如生,矛盾冲突突出激烈,清晰再现了一个人吃人,坏人当道,好人没好报的黑暗社会。当然这也要感谢导演和演员的功底深厚,才让我们品味到了这场饕餮大宴。

这样的作品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唤醒已经在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里失落的灵魂,唤醒已经变得冷漠的心灵。刺激一下我们这个一切向钱看的社会吧。“我爱我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常四爷的这句话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绝唱。

最新话剧茶馆心得体会总结 篇2

阳光话剧社

你想穿越吗?

你想人见人爱吗?

你想过别人的生活吗?

你敢让自己的大学生活疯狂点吗?

加入话剧协会吧。。

话剧协会创立于:09届上学期末

话剧协会是一群对话剧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人的集合,协会内部成员不分男女,不分年龄,不分高低贵贱。你的心有多大,话剧协会给你的舞台就有多大,你的心有多远,话剧协会就能让你走多远。我们只是一群单纯喜欢话剧的人。

话剧协会曾举办过话剧专场,话剧文化校园推广,在社团联合会文化节开幕式,游园晚会,圣诞晚会等晚会上演出表演。而且在新老会员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演出大型剧《奋斗》,小型剧《感恩》、《新生白皮书》等。与影视协会合作参与微电影的拍摄,并参加比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