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最新生命重于泰山观后感心得体会五篇优秀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通过安全培训,我感受到“学校安全重于泰山”。校园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工作中要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通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做到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放心,争取使我校的安全工作和教学成绩得到双丰收。在此,谈谈个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体会: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
我校认真贯彻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专题会议精神,“提高自我认识,加强管理,以对学生、对家长极端负责的精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为此,我校确定了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以树立安全意识为主线,以强化层层管理责任制为核心,以落实具体措施为重点,及时全面排查、清理和整顿校园内安全隐患,努力创建一个管理有序、防控有力、整改迅速、环境安定、校风良好的安全文明校园,确保学校在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及生活秩序中稳步发展。
为确保安全工作的正常开展,我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实施方案》,落实了安全工作责任制,学校领导加强了有关人员的安全工作责任心,真正使学校安全工作落到了实处,杜绝了责任事故的发生。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统一指挥、协调各班工作的开展,第一时间传达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安全工作的指示、任务和要求;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一线安全管理,明确分工和职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带队、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将校园安全工作实绩与各班级和教职工学期评估相挂钩,实行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确保了各项安全工作落在实处。
二、强化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
安全工作的重点是及时消除隐患,加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为此我们提出要树立六种意识、开展“七防”教育、克服四种疏理、坚持“四不放过”、营造“四讲”氛围。
六种意识:即“大于天”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第一”意识、“防范”意识、“共管”意识。
开展“七防”教育,即防盗、防火、防震、防溺水、防触电、防交通事故、防食物和煤气中毒等教育活动。
确定每学期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宣传周”,并举行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如知识竞赛、演讲赛、作文比赛、安全教育讲座、安全专业知识竞赛等。假期中我们也不放松学生的安全教育,每学期放假前夕,我们都印发致学生家长公开信,让家长注意配合学校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严防学生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克服四种心理:即“凑合”心理、侥幸心理、麻痹心理、粗疏心理。
坚持“四不放过”:即问题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问题责任不明确不放过、问题处理无结果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甚至提出了对安全工作要小题大做、捕风捉影,保持对安全工作的高度敏感性。
营造“四讲”氛围:即利用横幅标语、校园广播、班级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了一个“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浓厚氛围,使我校的每一个角落不流一处死角。
通过这些丰富多采的安全教育活动,师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极大提高,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采取切实措施,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开展创建安全班级、安全办公室、安全计算机室、安全家庭活动,认真落实“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的防范措施,坚持“从细微处着眼,从最小处抓起”的原则,加大安全工作人力、物力的投入,学校严防细查、速改快整,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进行校园安全整改,覆盖了学校所有办公地点。完善值班预案和节假日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了学校师生财产和生命安全,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和谐、持续、稳定地发展。
四、建立各种报告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1、建立安全工作日报告和安全整改通知书制度,制定了《学校安全自查范围》。
2、重大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凡是学校师生非正常伤亡事故或重大安全事故,应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对发生的事故应按照各自管理权限及时查清原因,对事故责任者给予严肃处理,事故善后事宜应及时妥善处理。对发生事故不上报者,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严格校规校纪,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要严肃帮教、处理,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总之,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严明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使学校安全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通过认真观看《生命重于泰山》电视专题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我对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开拓了视野,明晰了思路,提升了境界,收获良多、受益匪浅。
近年来,肥乡区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品质之城,实力强区,幸福肥乡”的目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比如安全生产监管专业人才、检测设施手段、监管力量与当前的形势任务还不相适应,中小企业自律意识不高、安全意识不强等,必须精准发力,认真解决。下一步,一定结合这次专题培训所学所思,创新思路,真抓实干,加快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全面提升四个能力,扎实做好应急管理各项重点工作,为邯郸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贡献肥乡力量。
一、加强安全风险防控,提高精准治理能力。
一是强化源头管控。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注重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安全问题隐患解决在萌芽之时、蔓延之前。结合工作实际、企业具体情况,建立健全符合企业特点的监测预警制度,提升安全生产和防范多灾种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二要强化排查整治。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对建筑施工、物流仓储、危化品、道路交通、特种设备、燃气、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进行集中排查、集中整治,解决问题、消除隐患,推动排查整治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同时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执法能力建设,强化执法保障,提升执法水平。三要强化责任落实。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控制指标和目标任务分解量化到乡镇和部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以责任细化实化保障工作落实落地,最大限度预防生产事故,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二、健全应急指挥体系,提高系统作战能力。
结合实际情况,坚持“平时搞防范,险时搞救援”的基本原则,持续推动各类安全生产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构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的应急预案体系,确保综合预案发挥应急综合管理作用,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发挥应急现场实操作用。依托全区应急预案体系,定期组织开展综合性应急演练行动,锻炼队伍应急能力,熟悉应急预案,磨合应急机制,提高应急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妥善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完善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工作职责,提高协调配合能力。
三、强化技术人才支撑,提高科学处置能力。
一是完善信息技术保障。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以信息化推进安全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建立应急管理、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整合现有各项信息资源,建立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实现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确保突发事件处置能够及时有效。二是培养应急管理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管理机制,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通过选调、公开招聘、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大力引进高学历专业人才,造就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素质能力过硬、年龄结构合理的应急管理人才队伍。三是确保装备物资供应。要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大对安全生产人力物力投入,充实各类安全生产应急装备储备,丰富安全监管装备数量种类,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不误事。
四、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提高社会参与能力。
一是扎实做好安全教育宣传。进一步丰富群众安全教育形式,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开展常态化应急疏散演练,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提升公众突发事件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培育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研究等方面的社会组织,加大对蓝天应急救援队等社会救援组织的支持力度,鼓励市场在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应急处置工作中发挥作用,以市场化促专业化。三是全面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健全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支持,职能部门依法监管,企业主体全面负责,行业规范自律,社会参与监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积极发挥广大群众监督作用,增加网络举报,拓宽举报渠道,建立完善“政府监管全民参与”的安全监管体系。
在电力生产中,生产者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观念转变,是安全思想由强制性到自觉性的一次质的飞跃。
但是,要确保电力生产安全,这一转变依然是不够的,还必须由“我要安全”转变到“我会安全”,才能够从事故源头上遏制不安全因素的作用,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电力生产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生产安全又是这一系统工程中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电力生产事故有三类:一是“天灾”,如雷电、大风、暴雨、施工爆破等不可控或不便控的自然因素,有其突发性。二是线路、设备、器材的“先天不足”,有其隐蔽性。三是“人祸”,人为地违法、违规、违章,有其盲目性。且占所有事故中的绝大部分。而“人祸”又可分为三种表现形式:其一是对规章明知故犯,明知这样做不符合要求,但图一时方便或抱着侥幸心理的习惯性违章。其二是对规章似懂非懂,知其一,不知其二,工作中又恰好在其二中发生了问题。其三是对规章不懂装懂,稀里糊涂,发生了事故才”恍然大悟或恍然半悟。
显而易见,工作人既是事故的制造者又是事故的受害者。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所有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工作人的主观愿望。因此,“我要安全”也就仅仅是一种良好的主观愿望,要真正取得确保电力生产安全这一客观效果,就必须解决好“我会安全”这一根本。
大凡发生了事故后,总结时都不难得出:“安全基础不牢,安全观念淡薄,安全管理不善,技术素质不高,安全防护能力弱,习惯性违章”等诸多教训的结论,都会把违章作业认为是事故的“病灶”,也提上了人们的议事日程。但深层次地去分析违章作业存在的原因,拿出切实可行的从源头上杜绝违章作业的办法来,是不是真正摆上了我们各级安全部门、管理者、生产人的办事日程?
勿庸置疑,经过有电以来的生产实践和血的教训,总结提炼了一套有效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的规章制度。各电力生产企业又结合实际根据不同生产时期制定了大量的具体保证措施,以及上级随机性,针对性的电力安全生产的指示、通报、要求等。这些是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的依据,且有性。但是电力生产是一个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过程,从事生产的人又是这个过程是否安全的决定因素。而人的认识水平,接收能力,工作姿态,经验积累等等又各尽不同,要把所有确保电力生产的依据变为每一个从事电力生产的职工的自觉行动,解决好“我会安全”的问题,应是从事电力生产安全的管理者,生产者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课题。笔者认为: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首先,要为我而学。安全既是电力生产本身的需要,更是从事生产职工的生存需要,安规技规既反应了电力生产安全的客观规律,又是从事生产人的行为规范。因此,每一个从事电力生产的人,都应明白学习安全技能,既是企业的需要,更是自我的需要。这就需要“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而不要“实用主义”、“形式主义”。把强制性与自觉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学习,反复学习。从个体到团队都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安全技能的良好氛围。并制定配套的学习激励机制和考核办法,点滴学习,日积月累,这样不仅能够对安规、技规等安全生产的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就能在生产过程中运用自如。也只有人人成为安全明白人,才能事事做到安全人。
第二,要因人施训。近些年来,职工队伍生产技能、安全防护能力差,人才断层等已达成了管理者的共识。把加强教育培训也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力措施。但各级抓各级的事,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真正形成有效的教育培训链还是力度不够。往往形成上级制定安全措施“一字一字地抠”,经逐级折扣后贯彻到生产中却“一把一把地丢”。因此要把从事电力生产的各类人员分门别类,拉开梯次,有的放矢地逐级制定年度、月度培训计划,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专人负责。充分利用班组站法定的每周一次安全学习和每天班前会进行。这样每周解决一个难题消除一个不安全隐患,一年就能解决52个“会”和消除52个不安全隐患。每天学习一条技规、安规,一年就能学懂弄通200多条。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耳濡目染地强化人的意识,就能潜移默化地在职工队伍中形成一道事故的防线。
第三,要善于纠偏,电力生产暴露问题和存在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正视问题和善于做到“见于未萌,禁于未发”。有效的办法就是边生产边整顿,发生问题及时整,安全顺利定期整。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和“温习规程与包扎’伤口”’一样重要的深刻道理。自己发生了事故多从自我找原因,不要“摔了跤总怪路不平”。把别人的事故当着自己的教训来接受;把小问题当着大问题来解决;把带有倾向性和危害性的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根本方针。
“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需要漫长的过程,而“我要安全”到“我会安全”更需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甚至说是一个无终极的课题。笔者提出以上粗浅认识和解决途径还远远不能解决“我会安全”的问题。此文主要是基于安全生产观念上的一次完善和“抛砖引玉”,其目的是引发从事电力生产的职工围绕“我会安全”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