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复学第一课在战役中成长观后感【优秀9篇】

《开学第一课》直播观后感心得有哪些?爱不仅仅仅就是包容,更就是在经历了种。种痛苦和失望之后,也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坚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是编辑为家人们整编的2020复学第一课在战役中成长观后感【优秀9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开学第一课主题作文 篇1

这个寒假,学校的老师们没有闲着。为了制定一份科学可行的“停课不停学”的学习方案,各个学科组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反复讨论,反复打磨。很多老师也是第一次尝试线上讲课,因为不熟悉操作,前几天还有老师一节课反复录了七遍。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每一节微课视频,都带着为人师者的职业责任感新鲜出炉。感念我们爱岗尽职的老师,谢谢你们。

今天,线上教学如期而至,我们换了新的教学环境,新的学习方式,或许一开始磨合并不那么顺畅,不要紧,有问题我们一起沟通,一起调整。学累了,可以及时提出来,集体运动放松一下,舒缓眼部疲劳,活动活动身体。

同学们,居家学习,意味着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也是对我们自主学习能力更大的挑战。准确来说,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都是我们终其一生的必修课。少了老师的督促,大家要更有意识唤醒自主学习的动机,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而学。每个人的成长终究要靠自己去成全,未来某一天,当你们回头审视这段经历,希望那时的你们没有太多的遗憾。

前天,我从新闻中看到这样一张照片——在首批入住武汉“方舱医院”患者里,有一位年轻人戴着口罩躺在床上,翻看着手中厚厚的书,神情专注。我看了心里很感触:在感染上疾病时,这位年轻人也没有忘记阅读和思考。镇定之中生发的强大精神力量,也给其他不少努力“抗疫”的人们勇气和宽慰。

同学们,当我们不能做什么的时候,请在内心的世界安放一张书桌,潜下心来求知向学。我相信,只要这种能力不萎缩,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而岁月会是最好的见证者,现在我们付出过怎样的努力,未来我们就会有怎样的底气。

最后,祝大家都健康平安,期待春暖花开时,在阳光下,在春风里,与你们在校园重逢。

开学第一课在战疫中成长观后感 篇2

张紫阳

今年的春节跟往年相比过得很特殊。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必须在家自我隔离。现在疫情将要结束,开学在即。我满怀激动地在4月14日晚8:10观看"开学第一课"——战"疫"中成长。

节目共请来了七位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工作者,他们当中有警察,有火线入党的校医,还有小区管理者,当然也少不了与病毒奋战到底的白衣天使们。他们都为这次疫情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面对疫情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团结,仅用10天时间我们就建成了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也只用了11天就建设完成,这是只有中国人才能完成的伟大壮举,展现了"中国速度"。

面对疫情,我们没有退缩,而是团结起来共同面对。首先我们要预防病毒,远离所有可能传染源。不出门,不聚餐,注意个人卫生,多锻炼、多通风、多吃蔬菜和水果。我们每个人用居家隔离切断了病毒奋传染途径,用团结一致彻底消灭病毒。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不要逾越道德底线。只有这样人与自然、与社会,才能和谐相处!目前来说,我们自身还不够强大,但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良好的作息,多锻炼身体,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眼前的困难。居家学习,我们更要主动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后为我们的国家多做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待春暖花开疫情结束,与你再次相遇在那熟悉的校园。

开学第一课在战疫中成长观后感 篇3

杨鑫悦

今年的春节和以往大有不同。中国人过节都喜欢热热闹闹,锣鼓喧天。可是2020年的春节却因为肆意横行的新冠病毒不能照常举行,大街小巷冷冷清清,哪有过年的样子啊!

在这次重大疫情面前,有这样一批人不畏艰辛和危险,他们就是白衣天使。他们与患者零距离接触,有的已经被感染,有的已经牺牲了。这些医生和护士们谁不是父母的孩子,妻子的丈夫和孩子的父母呢?虽然这份工作充满了危险,但他们还是前赴后继,奋战在一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为救死扶伤而彻夜未眠的医生;有为研制疫苗而埋头苦干的科研人员;有为了让医护人员能吃好饭的爱心老板;有不顾个人的安全而送去口罩的热心市民……还有数不清的志愿者们,穿上红衣,做着英雄!他们都是平凡的人,却做着不平凡的事!

在战"疫"中,有许多平凡的人成为了英雄。不仅如此,还有国际上对我们的关心:巴基斯坦政府派军用飞机将30万支医用口罩运送我国,俄罗斯政府总共出动了6个架次的伊尔-76运送大量医用物资帮助我国……21个国家对中国抗击疫情提供支持。我们中国人绝不会再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倒下!

在这场疫情中,作为学生的我们也许不能奋斗在一线,但我们可以少出门,不为医护人员添麻烦。我们并非不能为社会做贡献,可以将知识转变为力量,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更何况是充满爱的春天呢?期待在春暖花开之时,在阳光下,在春风里与你们在校园相见。

开学第一课主题作文 篇4

我想,这个春节大家一定过得“憋得慌”,估计连平时最喜欢宅在家里的同学都有点呆不住了。原本是阖家团圆、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破坏了,我们不能出门游玩,不能走亲访友,不能外出聚餐,只能安守家中,为抗击疫情尽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在这里,我想和所有同学老师说一声“谢谢”,谢谢你们保护好了自己。新闻每天更新的疫情报告,变化的不只是数据,是每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每一个人背后又是一个个鲜活的家庭,这些数字的跳动牵动着我们所有人的心。我相信南外高中的学子们一定心系前线,情关家国。同时也有不少同学为奋战在疫情前线的人员焦灼忧心却深感无能为力,帮不上什么忙。请大家不要认为自己是普通学子,没办法为当下的战“疫”有所贡献。国家有难的时候,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贡献。你们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了身边的人,保护了一线的医生和护士,谢谢你们。

目前,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形势仍然严峻。请同学们和家人一起做好疫情防护工作,非紧急情况避免外出,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不参与人员聚集性活动,规律生活,健康作息。此刻,我们呆得有点烦闷焦躁的家,是很多前线人员想回而不能回的家。在这个牵动着所有国人心的春天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同时,这场疫情,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唯有正视这样的经历,在困境中汲取教训成长,才不辜负这样一场代价沉痛的历练。面对这场不期而至的“人生大课”,我有一些思索想和同学们分享。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相信这次加长版的寒假给大家带来了别样的感受,很多人从未像现在这样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不仅仅是以个人的身份生活,而是与所处的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同学们都是“非典”前后出生的,这是你们有记忆以来第一次面对全国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透过新闻,我们看到一张张布满勒痕的脸、一把把为避免交叉感染而剪了的发辫,一双双被消毒液侵蚀开裂的手、一个个蜷缩在地上暂得休息的身影,年轻医护人员他们心无旁骛,凝视自己的战场;

我们看到84岁的钟南山临危受命逆行而上,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冲在前线与时间赛跑挽救生命,70多岁的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带领团队为研制特效药品而耿耿不寐;

我们看到坚守阵地做着深入报道,不断披露疫情最新进展的新闻人;我们看到了为建医院、为制口罩日夜赶工的工人,看到了协调有度、保障支援的社会各界组织……

这些逆行的背影,他们挺身而出不是为了当什么英雄。他们扶危渡厄,是守土尽责。2003年非典爆发,全世界守护着80后、90后。17年过去了,换成80后、90后来守护这个世界。我们看到当年坐在课堂读书的孩子如今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替更多人负重前行。

我希望同学们牢记,时代的重任终有一天将要交由你们肩负。数年以后,当你们活跃在祖国的各行各业,我和所有老师期待能看到你的良知和专业。当你们有一天近距离接触到这个社会最真实的伤口时,希望你有治愈它的决心和力量。而在历史的挑战移交到你们肩上之前,埋首蓄力,练就过硬本领就是同学们现阶段最好的担当方式。学校会竭尽所能让同学们在南外高中的三年里,储蓄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开学第一课主题作文 篇5

铭记历史,敬畏自然

2003年非典,同学们尚未曾留下印象,但却是我们这代人挥之不去的阴霾。时隔17年,疬疫再度来袭,病毒以更加狂奔的姿态把我们的日常生活消解成口罩、酒精消毒液和居家隔离的生存之战。

我们都知道,这场劫难终会过去,此刻再浓烈的情绪也会褪色。然而,我仍然要提醒同学们不要轻易忘记历史教训,不要轻易忘记这次事件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牺牲。我们每天被各种新闻包裹着,深陷巨大网络信息洪流,用不了多久接踵而至的新闻会再次抢夺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这种情境下,遗忘是最不费力再自然不过的选择。可我希望同学们不要走这条最容易走的路。

如学有余力,请大家把疫情当作一个课堂,展开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比如自主搜集疫情信息,整理疫情数据、分析疫情产生原因、预测疫情带来的社会后续影响,从中了解社会运作、科学防疫、社会经济文化;比如找些经典读物,耐下性子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和现代公民意识,思考一个良善的社会应当具备哪些价值等等。

我们能做的并非仅有绝望与无奈,并非只是简单的标签与空洞的口号。我们身上聚集着超出预想的潜能,可以用行动来为自己、社会和世界承担更多的责任,坚持真理,修补缺憾,这样才可以减少破坏世界的苦难。这很不容易做到,我们一起努力。

《开学第一课》直播观后感心得 篇6

“对我和我丈夫来说,武汉已成了我们的第二故乡。”浙江省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陶丽圆说。

26岁的陶丽圆,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重症病房护士,和她同岁的丈夫麻利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武汉舰”副航空长。两人高中时期相识,并在去年8月喜结连理。2016年7月,丈夫麻利进入伍来到“武汉舰”服役,这对聚少离多的小夫妻与“武汉”的缘分就此结下……

“我们一直都很想去武汉旅游,但是始终没有时间。”陶丽圆从未想到,第一次踏上这座城市,竟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危急时刻。2月13日凌晨,陶丽圆接到医院出征武汉的通知,她毫不犹豫地提交了请战书。

2月14日,陶丽圆随浙江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接手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隔离病房。在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的30个日夜,陶丽圆和同事们悉心照料患者,和大家建立了难舍的感情。

病房中一位94岁的病患李奶奶,有一天对陶丽圆说:“孩子,你们把我送出去吧。我年纪大了,不想浪费国家资源,不想治了……”陶丽圆鼻子一酸,差点就哭了,赶快安慰李奶奶:“奶奶,每一条生命都值得我们拼尽全力去努力挽救。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都来到了武汉,我们都在拼命,您千万不能自己放弃啊……”

李奶奶身边没有亲人陪伴,陶丽圆就送给她一台老年机,还教会她如何用手机和孙子聊天。慢慢地,李奶奶的病情明显好转了。“老人每次看见我们,眼里那种疼爱都快要溢出来了,把我们都当成自己的孙子孙女了。”提起李奶奶,陶丽圆语气里充满幸福。

在武汉1300公里外的广东湛江某军港,麻利进和战友们正在以另一种方式,为“武汉保卫战”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们在“武汉舰”上自发组织捐款行动。虽然相隔千里,但两人每晚都会视频连线,互相加油打气。

3月14日,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隔离病区患者清零关闭,陶丽圆也随医疗队转战武汉肺科医院ICU,接手11张床位,承担起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任务。

“这两天看到有些医疗队胜利返回了,但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使命没有完成。只要战疫需要,我就会继续拼!”陶丽圆说。

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今年3月本应是这对“90后”新人在湛江拍摄婚纱照的时间。“为了在战疫一线更好地工作,我把自己的头发剪短了。”陶丽圆笑着说,“要等头发重新长起来,恐怕要到9、10月份了。”

3月20日凌晨,陶丽圆在武汉肺科医院的第一个夜班前,和丈夫打了电话。“做好防护,平安回来!”麻利进嘱咐她。

“我们的共同心愿,就是疫情可以尽快结束。”陶丽圆说,“我希望可以在明年春天,和爱人一起来武汉,好好地欣赏这里的春色美景。在这里奋斗过的每一天,我都会永远铭记。”

开学第一课主题作文 篇7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进一步扩散,截至1月27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除西藏外,其余30个省份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国总动员,拉响了“安全第一,健康第一,防控第一”的暖心警报;全民齐参与,防控疫情人人有责,和疫情赛跑刻不容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我们14亿华夏儿女每个人都是抗击疫情的钢铁战士。

疫情面前,任何人都无法置身事外。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面对疫情危险,除夕夜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派出三支医疗队急赴武汉,各省市区数以万计的医生护士组成“先锋队”“救援队”“敢死队”,迎难而上、向险而行,他们是华夏14亿抗疫战士中的铁血勇士,冲锋奋战在江城武汉疫情最严重的第一线,夜以继日地奉献在各地防疫救护的最前沿。作为普通百姓,不同的是,我们坚守在各自家中或临时住所,用忠诚、执着和坚守,像英勇无畏的战士一样战疫奉献,书写各自的风采。

像战士一样坚定必胜的信心和决心。“战士生来为战胜”,钢铁战士从来不惧生死,在他们的辞典里,除了胜利,还是胜利。面对疫情,只有坚定必胜的信心和决心,才能从容面对、坚决防控、彻底治愈。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三,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来到武汉,考察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患者和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专家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尽管短时间内传播力强,但可防、可控、可治。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就一定会获取最后的胜利。

像战士一样熟练掌握手中的武器装备。全面了解武器的基本性能,熟练掌握装备的使用方法,并运用武器装备创新战术战法,是战士杀敌致胜的不二法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们战疫的武器装备是口罩、消毒液、防疫知识常识等。要想夺取战疫的最终胜利,必须熟练掌握N95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纯棉口罩等的正确佩戴方法、各自最长使用时间和用后的正确处理方法;学会用含酒精的消毒液、洗手液洗手的正确要领;切实全面了解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各类防疫知识常识,并自觉落实到一日生活中,真正把自己“武装”起来,做一名合格的战疫勇士。

像战士一样不折不扣地做到令行禁止。“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党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令行禁止是统一行动、夺取胜利的根本保证。有关专家在国家卫健委1月28日正月初四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不仅可以通过飞沫传播,也可能通过接触传播。在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无症状感染者。专家提醒,严格进行防护,对于防止疫情扩散十分重要。过年提倡“不串门拜年、不聚会就餐、不扎堆娱乐”,尽量不出门。宅在家里,也是一种战斗、一种担当、一种奉献。要把“不串门、不聚会、不扎堆”作为天字一号令来对待,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更不能明知故犯,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不仅自己高标准落实,还要严格监督家人和亲友,最大限度地减少接触性传染。

像战士一样积极配合工作,合力战疫。部队战无不胜,凭的是团队的协作,靠的是团结的力量。作为抗击这次疫情的普通战士,一定要自觉配合当地医疗机构、派出所、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工作,为调查、隔离和消毒等处置措施落实提供方便和保障。一旦出现乏力、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要马上到就近的定点医院就医;特别是有武汉居住史、近期到过武汉的,或与疑似和确诊病人有过接触的,务必及时与驻地医疗机构联系,如有疑惑,及时拨打各地开设的专线进行咨询,且不可掉以轻心甚至隐情不报。

像战士一样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战士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打仗,另一种是准备打仗”,就连睡觉都枕着钢枪,睁着一只眼睛。任何时候,不松懈、不惰怠是战士最可爱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放松警惕进而产生懈怠心理在所难免。作为抗击疫情的战士,我们必须时刻打起精神,积极做好自我防护,外出必须戴口罩,做到勤洗手洗脸;加强居家锻炼,室内每天通风;饮食营养搭配,保证充足睡眠,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利用手机和网络多做国家发布的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积极分享央媒和地方党媒的辟谣信息,不断提振抗击疫情的士气和信心。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是毛泽东同志于1958年7月1日得知江西省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后,“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创作的两首七律诗歌《送瘟神》的第二首。62年后的今天,14亿中国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每个人都是抗疫的战士,重读这首诗倍感激情满怀、责任重大。只要我们真正肩负起抗疫战士的神圣职责,在国务院的英明领导下,积极配合各地党委、政府,切实把“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指示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开学第一课在战疫中成长观后感 篇8

李昊宸

通过观看《开学第一课·在战疫中成长》,我对这次疫情有了更深的了解。

十四亿同胞宅家不出门,出门戴口罩,不给祖国添麻烦,向世人展现了中国人的团结!三天建好的方舱医院,十天建好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速度!世界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曾经感慨道:"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我要告诉全世界,三天建造成一个医院是可以的,中国可以做到!"同时,还有那在前线冲锋陷阵的白衣战士——医护人员们。他们不畏病毒,勇往直前,逆流而上,他们是最美"逆行者",是那黑暗中的一束光。是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让病人有了生的希望。是他们,日夜不绝的工作,才让疫情首次达到了零感染、零复发,我由衷的感谢他们。医护人员——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他们脱下战衣,就是普普通通的人,但他们穿上战衣,就是我们最伟大的人!

这次疫情教会了我们要珍爱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体会生命的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在此,我也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像医护人员一样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2020复学第一课在战疫中成长观后感 篇9

今年是庚子年,新冠疫情在人们正要欢度新春佳节之际爆发。然而,我们没有被病魔吓倒,还有许许多多平凡英雄不断涌现。

在我们居家享受假期时,他们放弃与亲人团聚毅然返回工作岗位,当我们对疫情感到恐慌、避之唯恐不及时,他们却做了逆行者……他们是受人尊敬的“白衣天使”,是敢于同病魔作殊死斗争的英雄。

且不说每天繁重、危险的工作,光是穿脱防护服就是一大麻烦事。脱下防护服有三十多个动作,期间要洗12次手,总共要花费两个多小时……即便如此,他们依然愿意坚持下去,并在疲惫中依旧不忘给病床上的患者露出一个温暖的笑容。也许,他们每个人的名字不被人们所熟知,但他们的力量汇聚起来,就是抗疫战争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当我们看到医生们毫不犹豫前往湖北支援时,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有他们在,有这些勇敢的白衣天使在,我相信这场战斗我们一定会胜利。

当然,在他们身后,还有尽己所能研发药物的科研人员,还有自主向医护人员们贡献物资,以及认真负责保证居民健康的小区工作人员和主动宅家的居民们……所有人的积极配合,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线。有他们在,有这样坚实的后盾在给予我们援助,我们绝不会倒下。

在此次疫情中,让人格外激动的还有仅十天建成、彰显非同寻常的“中国速度”的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从航拍图上可以看到一台台挖掘机在一刻不停地运作,几乎每一秒钟都会有肉眼可见的进展;从近处记者的拍摄和采访中,可以看到工人们不知疲倦忙碌的身影和欣慰的笑容,一个个血肉之躯仿佛冷硬的机械般工作着,但在这样的外表下,却是每位工人的一颗炽热的心。这样的力量难以言喻,但却实实在在地能让人感到无比地踏实、安心。看着他们在为我们的祖国忙碌着,在为我们大家的健康忙碌着,这样宏大的场面,已经足以让人热泪盈眶。庆幸有他们在,有这些任劳任怨、不辞辛苦为抗疫贡献力量的可爱的人们在,病魔就别想再从我们这里夺走更多生命!

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不辜负其他人的努力,担负起属于自己的一份责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发出“微光”,打赢最后的疫情攻坚战吧!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