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甲午大海战》这部电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随着镜头带着我们到一处一处充满历史记忆的地方,看着一座座腐锈的炮台、古老的遗迹,屏幕前的我们体会了属于民族的耻辱,属于两岸的哀伤。下面是敬业的小编沧海红颜帮家人们整编的5篇甲午大海战观后感,欢迎参考阅读。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2篇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一)今天,我和妈妈去看了一部电影,是冯小宁拍摄的《1894甲午大海战》,看了这部电影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电影讲述了少年邓世昌和一群福州船政学堂的学员们赴英国的皇家海军学院求学,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后和学员们驾驶着各自的祖国购买的当时世界上先进的铁甲舰驶回祖国,组建了北洋舰队,保卫着祖国的领海,在后来的中日甲午海战中,因为李鸿章的讨好,本应该用来购置军舰的六千万两白银竟被用来修颐和园!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了我们在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其实到了后来,日本国力衰败,国库空虚,只要再坚持一个月,他们就会由于后勤补给困难,肯定溃败。我们竟连一点打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无能的清政府于是派了李鸿章去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将辽东半岛、台湾半岛割让给日本,并赔偿白银二亿五千万两!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四千万两,全国人民不吃不喝,不用一分钱也要好多年才能还清,中国人民的血汗钱就这样白白流失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非常气愤,既恨当时的清政府多么腐败、无能、一心只想贪图享乐,不顾国家安危,可怜那么多的年轻学子,一心精忠报国,却被日本打的溃不成军。同时,我也想到自古以来落后就要挨打,要想在世界上有尊严,不受欺侮,就要自强、自新,我们国家现在的面貌已今非夕比,与一百多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但我们与世界强国还有差距,这就靠我们这一代人好好学习,长大建设祖国,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世界强国,让世界各国都对我们中华民族刮目相看。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二)每一场海战,都决定着两个国家的命运。
对于甲午海战,心情是沉重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甲午战前的中国和俄国、英国并称为远东的三大帝国,那时候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改革,整个国家至少来讲是向上的,GDP总量是不断增加的,就和现在的中国相似,历史上把这场改革称之为洋务运动,史学家甚至有人称之为同光中兴,到甲午战争战败结束,它持续的时间是整整34年。而现如今,中国的改革从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到今年也正好是34年,那么看看现在中国的国际形势,我不禁有些唏嘘感叹了。
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距今已经118年了,战火的硝烟早已消失,丧权辱国的时代也已成过去,就在人们渐渐忘却百年前的国仇家恨之时,《甲午大海战》再一次地为过着安定幸福生活的我们敲响了警钟,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永远不变。
跟随着历史的脚步,我重新回到19世纪末期的中国。清政府当权者骄奢淫逸;地方政权割据混战;底层老百姓浑浑噩噩;外国列强肆意侵略中国,逼迫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赔款割地成为了中国唯一的选择。这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场景,令人感到多么悲愤和焦急。不犯同一个错误的方法就是牢记上一个教训,牢记教训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忘历史。
当然了,中国本身是很难改变的,原因有很多,中国社会似乎自己本身是缺乏创新动力的,只有当鞭子抽到身上,它才会被动的进行变革,那么洋务运动就是了;历经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内忧外患,统治者内部被迫掀起了一场所谓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变革,并且也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支持,毕竟这对于国家来讲是有利的,太后的境界可能没有这么高,她看到的只是有利于大清的统治而已。可惜的是它仅仅局限在了军事技术方面,而远远没有涉及到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北洋舰队正是此次改革的产物,当时它位居世界第六,亚洲第一,旅顺被称为亚洲第一要塞,李鸿章在此苦心经营十余年。那么甲午战败只能说明一个真理,那就是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绝不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对手,甲午的失败是一开始就注定了的。
俗话说,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在变幻莫测的战局中,战机很重要。清政府一味求和,保存实力,寄希望于列强调停,来避免战争的想法,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当敌人准备充足,谋划得当时,才发现自己的军队还没开始准备,那时已经晚了。我们应该牢记这个教训,我们不穷兵黩武,但是我们的军队会时刻准备,整装待发。如今,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同时,军队建设也不能落下,面对主权问题,亮剑、迎战是我们第一、唯一的选择。
腐败:是每一个政府都要面对的问题。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清官就有贪官,贪官就像蛀虫一样隐藏在社会这棵茂密的大树里。暴风雨来临之际,大树出人意料的轰然倒下,全拜他们所赐。所以反腐倡廉是我们党执政的永久方针。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近年来,多位部级、厅级干部相继落马,这也正体现了我党严厉打击腐败分子,保证党员队伍纯洁、可靠的决心和恒心。
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要想团结统一,一致对外,就应该首先团结各个民族的人民,在全国团结稳定的条件下,才能全身心的抵御外侮,没有后顾之忧。民族的大团结,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很重要,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幸存的国家,离不开祖先们淳朴、厚重的文化精神,以及一脉相承的文化氛围。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是我国的基本外交策略,刚柔并济中充分表现了一个大国的风度和情操。我们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但是我们不害怕战争,如果必须通过战争获得和平和尊严,新时代的我们也一定会像先烈们一样用生命去保卫我们的祖国和人民。
最后我想说的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愿与各位共勉!
《1894--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一百年前的中国,贫穷落后,在西方列强的大炮下受尽屈辱,迫使清朝开始了“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包括建立现代化的海军。1877年,一批少年学子怀着强国之梦登上海轮远赴英国,进入皇家海军学院。在那里他们登上了最新式的军舰,学习到最先进的知识,并亲自驾驶着清政府用重金购买的铁甲巨舰驶回祖国。而他们的同学中就有一批日本留学生,同样带着强国之志,同样驾着日本政府购买的军舰向遥远的东方驶去,年轻的日本天皇正等待着他们,以加速他同样是学习西方的“明治维新”……
古老的紫禁城里,年轻的光绪皇帝立志变法强国,但慈禧太后才是真正的统治者,整个中国充满了腐败。
中国的海上,第一次出现了一支强大的舰队,舰长清一色是英美留学生,全部用英语发布口令,巨大的舰炮可以倾刻将目标轰成碎片……
日本长崎、日本舰长们阴沉的目光迎来了到访的中国舰队,仇恨的日本民众与中国水兵发生血腥的冲突,双方炮口都迅速瞄准对方,战火一触即发……
长崎事件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天皇率先捐款,全国一心发展海军,尤其发展新式的快速炮,使海军实力迅速提高,而在隔海相望的中国,一座富丽的园林已近完工,为了讨好慈禧太后六十大寿,用来修建颐和园的钱竟是中国海军的军费!
“致远”舰长邓世昌是北洋舰队中唯一一个不嫖赌不贪私的舰长,总兵刘步蟾的表妹早在英国时就爱慕他的一表人才,而邓世昌坚守着传统的忠孝伦理,不为其所动。这次小妹从英国带回一个喜迅,英国愿将一艘最新式的军舰卖给中国,但众人的喜悦很快化为泡影:朝庭因修颐和园早已无钱购舰,当日本知道这一情况后,天皇再次带头捐款,抢购下了这艘新舰,并命名为“吉野”号
侵略扩张的野心终于使日本发动了战争,邓世昌告别了赶来相送的小妹,毅然驾着“致远”号随舰队驶向茫茫大海……黄海上,中日双方海军主力展开队形,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蒸汽机铁甲舰队的大海战!海面上炮声隆隆,水柱冲天,在这场决定两国命运的决战中,日本的快速炮显出绝对优势,而中国海军的炮弹却经常命中敌舰而不炸!北洋舰队的军舰连连被击沉,关健时刻,“致远”号突然冲出层层弹雨,裹挟着浓烟烈火,直向日本海军的主力“吉野”号冲来!在弹尽重伤之时,邓世昌毅然驾着烈火之舰决死相拼,水柱如林的海面上传出他的吼声:“我等从军卫国,今天一死,也要撞沉吉野”!但是在敌舰队上百门快速炮的集中轰击下,“致远”号终于爆炸沉没!悲忿交加的邓世昌拒绝了战友的救援,誓与“致远”号同沉,但他的爱犬却死死叼住他的肩头不放,邓世昌仰头长啸,抱住爱犬一同沉入波涛……惊天泣地,壮烈至极!连日军也肃然起敬,被后人敬为“中华民族近代史第一英雄”。
日军大举入侵中国,并在旅顺进行了灭绝全城的大屠杀,而同一时刻,北京颐和园里却是一片欢歌,慈禧太后的六十寿典开始了……。
刘公岛,北洋舰队在港内进行最后的苦战,日军攻占了陆上所有炮台,将炮口转过来猛轰港内的中国军舰,所有人都望眼欲穿地盼望陆军的救援,然而几路援军全推托不前,甚至转头逃跑!……孤守一个月的北洋舰队终于弹尽援绝,军心遣散,刘步赡等人拒绝了日本同学的劝降,亲手炸沉了自己的军舰后自尽身亡,一支曾威震东方的强大舰队灰飞烟灭……
李鸿章屈辱地踏上日本的码头,昔日威风的总理大臣如今却低头俯首的哀求对手,却不知日本早已破译了中国的电报密码!而且自己的国力也早就空虚,打不下去了!历史就这样把中国推向了更加苦难的深渊,李鸿章颤抖地在条约上签下耻辱为名字,将中国的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并赔银二亿六千万两……
直到六十年后,日本在二战中无条件投降,台湾及附属岛屿才回归祖国。
又过了六十年,一艘海轮驶过平静的海面,一幅那群少年学子的照片飘落大海,在那深兰色的海底,静卧着一艘铁甲舰的残骇……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觉得历史仿佛又回到了眼前,心情也沉重了许多。
悲伤的同时,我也学到了许多东西: 失利原因;
① 黄海海战进一步揭露出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北洋水师建立之初,舰队在火力和整体吨位上远超当时的日本海军,日本海军的制定扩充海军计划,为筹集经费,天皇甚至从后宫经费中拨款给海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慈禧太后反而从海军经费中抽钱建她的颐和园。
② 大清水师军舰年久失修,在海战开始前,北洋水师军舰老旧,锅炉破损,舰炮使用穿甲弹,射速慢,威力不足。日本海军装备了大批的新式战舰,使用大口径火炮,并装备了速射炮,开发出了新型的炮弹,在总体吨位上也超过了北洋海军,在海战上有了极大的优势。
③ 清朝海军训练差,不少水兵吸食鸦片,高级官员贪污成风,整支军队素质低下;日本海军加紧训练,军舰保养好。在购买新舰的同时积极学习造船技术。
④ 将不知阵。开战之初,企图摆出“八字雁行阵”,用两艘铁甲巡洋舰去冲击日舰。此阵使得舰队的灵活性大减,因为这个阵型很难转弯。于是,侧翼的小舰很容易受到日舰攻击而受损失,先伤了锐气。
⑤ 兵不习武。据战后统计分析,北洋水师的炮弹命中率竟只有日舰的9%,实在差劲;发射鱼雷(是清军放鱼雷,不是日军),竟没有定深(或是太紧张太仓促了,不是不懂)。“勇者过勇,怯者过怯”,例如邓世昌,其实是看到一些小舰被日军击沉后,擅自脱离队型去冲击吉野,招致日舰围攻而沉没,亦扰乱了己方的队型和作战计划;方伯谦之流则临阵脱逃;甫一开战,旗舰舰桥就被日方炮弹炸毁,丁汝昌重伤,造成后面全无指挥,乱作一团;弹药准备不足,最后竟以(没有爆破功能的)教练弹发射,等等。
经过甲午海战,对中国对日本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中国,被迫签订了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大大加深,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甲午海战的失败,使洋务派“自强求富”的梦想最终化为泡影。自此,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勇敢先进的中国人,也在血与火的交织中奋勇抗击,和争取民族独立,拉开了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序幕。
对于日本,不但扩大了殖民地范围,战争赔款也使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自此,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与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也日趋激烈,为发动新的战争作了准备,最终形成了法西斯策源地,为其上世纪30年代大举侵华埋下了伏笔。
110年前,在我国黄、渤海水域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甲午海战,那是场刻骨铭心的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创伤,至今仍隐隐作痛。110年的国耻,提醒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0年的屈辱,我们将永不忘记。我看完这部影片,被爱国军民的忠心和团结精神感动了,也对那贪生怕死的卖国贼与帝国主义痛恨,当然,历史是无法改变的。今天,我们要学习邓世昌那种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和坚强不屈伟大精神,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她的强大靠的不是别人,靠的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勤奋与努力。当然还有那在战场上付出了生命与鲜血的英雄人物。我们将高喊着“振兴中华”来祭奠那些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脊梁!!我们要不忘国耻,奋发图强,报答祖国,报答那些先生牺牲的民族英雄,为了祖国的富强与繁荣,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要继承先辈们的爱国精神,还要努力发展祖国,建设祖国,强大我们的祖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敢于对外国人说“不!”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今年是甲午年,或许“爱在基层,共筑中国梦”的老师才特意在最后一节课上方映电影《甲午大海战》。中国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屈辱的血泪史。无论现代的中国如何和平昌盛,也永远抹不去甲午战争这一惨痛的历史。当今世界摩擦不断,西方国家和西亚北非地区,先后有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乌克兰危机;在中国周边地区,美国重返亚太,日本右翼势力虎视眈眈,菲律宾和越南相继卷入南海之争······纷繁复杂的局势,考验着中国邻导人的政治智慧,也考验着全体国民。
如何在国际关系中斡旋,捍卫祖国的根本利益,我们需要以史为鉴。我们珍爱和平,所以反思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清国和朝鲜的战争。战后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危机。帝国主义开始资本输入,加上巨额赔款,给中国人民带来灭顶之灾。大面积国土被割让,严重损害了我国领土完整。尽管客观上甲午战争后中国人开始觉醒,但这远不能弥补。
纵观《中日大海战》,无非阐述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晚清中国,各方面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尽管洋务运动开展,但在当时的体制下,最终化为炮灰。可怜李鸿章的半生经营。《甲午大海战》侧重于讲晚清政治体制腐败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巨大影响。慈禧的昏庸专权,朝中大臣相互推诿以保存实力,官僚贪污腐败,丁汝昌等人虽有报国热血却过于迂腐。炮弹穿而不破,大战前欢场寻爱,可悲可叹啊。惟可怜邓世昌等人捐躯报国,只有在历史的大河中些许激起几滴涟漪。
抗战或者革命,并非个人之事。当全体中国人猛醒过来并团结一致的时候,中国才开始壮大。所以说,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国民素质的提高推动国家发展。共筑中国梦,必须加强对国民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国民身体素质。日本固然可恨,但日本能在明治维新之后迅速跻身资本主义之列,又在二战之后迅速成为第二大国家,这与日本的民族优点分不开。日本大和民族善于学习,高度重视教育,这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在看完《甲午大海战》之后,我相信每个人的民族认同感都会骤然上升,但是我们必须理性爱国。男儿志存高远,但绝非是操起菜刀闹革命。我们应当做到的是在自己的的位置做好自己的事,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今天观看了甲午大海战,感触颇深。邓世昌等将士英勇奋战,为国捐躯的精神让我肃然起敬;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一味退让令人感到愤怒。
这次战争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清政府,当我们从英国买回来世界一流的战舰,清政府的自大居然要去向日本炫耀。到达日本之后,整个战舰遭到了日本平民的“洗礼”和羞辱。七年的表面平和,麻痹了清政府,“致远号”成为了慈禧的运输工具。当我们得知了英国的新式舰艇,并且在英国有意愿卖给我们的情况下,清政府用银子来修建颐和园来给慈禧庆生,而这部分钱可以买好几艘舰艇。画面转向日本,日本政府的态度与清政府强烈反差,日本在资金不够的情况下,从平民到官员到天皇,全民捐款买舰艇。同样清政府的懦弱腐败更让人痛心。中国一直信奉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思想,处处摆着礼仪之邦的谦恭姿态,害怕邻居们哪怕一点点的误解。我认为这种思想是极其可悲且愚蠢的,完全是沽名钓誉。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这话搁在几百年前的冷兵器时代,那是没有错的。你想先犯我,带领着大军前来攻打,我大关城门坚壁清野,你不一定能奈何我,我则可以从容的组织反击。
但在热兵器时代,情况就变了。法西斯德国行那不义之举,有几个国家在师出有名后成功反击的?日本的胜利更是源于他们一直信奉着先下手为强的思想。可悲那清政府,在组建北洋海军之后,本可以轻松拿下日本,腐朽的王朝却从未考虑过,以至于养虎为患,终成大祸。而日本,将海军当做谋利的工具,扩张速度何其壮观。
然而,救赎我们精神的人依旧存在,使得我们未在满世界的灰尘中腐朽不堪。为了捍卫国家的尊严和主权,他们直面数倍于自己的敌舰,毫无惧色,绝不示弱,以智慧和勇气与敌人作殊死搏斗。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最终以身殉职,将灵魂燃烧于这片汪洋大海。或者说,这就是人生的一种气节,更是民族的一种尊严。
每当脑海里再次放映起那个黑暗的时刻,舰员们无一例外、义无反顾地继续进攻,连头都不愿回的画面历历在目。整个电影最让我感动的部分就是在弹尽重伤之时,邓世昌毅然驾着烈火之舰决死相拼,水柱如林的海面上传出他的吼声:“我等从军卫国,即使死,也要撞沉吉野!”但是在敌舰队上百门快速炮的集中轰击下,“致远”号终于爆炸沉没!悲愤交加的邓世昌拒绝了战友的救援,誓与“致远”号同沉,但他的爱犬却死死叼住他的肩头不放,邓世昌仰头长啸,狠狠心抱住爱犬一同沉入波涛……惊天泣地,壮烈至极!连日军也肃然起敬,被后人敬为“中华民族近代史第一英雄”。
邓世昌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世界上每一次大海战,都将决定着两个国家的命运。甲午战争的失败,让我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又赔银两亿五千万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通商口岸等一系列让人感到羞愤的条件。
如今处在和平盛世的我们仍不能忘记国耻,而是为我们敲起警钟。敌人们的狼子野心依然暗潮涌动,但中国早已不是可以任人刀俎的鱼肉。江山依然多娇,这里有太多我们的骄傲、辉煌、没落、愤怒,这些都将永留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必要的时候惊醒我们
41360055 理实1302 柳蒙浩
“每一场大海战,都决定着两个国家的命运。”这句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充满智慧的话透露了历史上那场世界上第一次以蒸汽机为战船动力改变了两个国家命运的甲午海战。此战之后,日本一跃而起成为东亚强国,而中国却在此战中将几十年辛辛苦苦运营起来的洋务运动毁于一旦。看完电影,百感交集。
我对清朝统治者不屑,一直以来我都很怀疑那么多的男人在那个大男子主义的时代怎么会甘心被一个女人支配,也许中国已经没有了盛唐时的那种豪气,几千年来的儒家思想已经将人的自由精神吸干榨尽,只剩下奴性,个个大臣只对统治者惟命是从,唯唯诺诺,连李鸿章也只能在用军舰专门为慈禧送来岭南的荔枝后才敢提筹措海军军费的事,家天下的弊端暴露无遗。整日待在深宫“不食人间烟火”,皇帝什么都不懂,要打仗,应该先看看自家的能耐吧,最起码去军舰上检阅一次吧。我想如果这样的话就不会有后来的该打仗了才发现自己没炮弹了吧。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要居安思危呀!
我为李鸿章感慨,电影将李鸿章塑造为一个彻底的好人。虽不尽然,不过我对其中一些很赞同。细想起来,李鸿章在朝廷中的确举步维艰,想筹措军费建立一个足够强大的海军,却又不能损害慈禧那批国家蛀虫的利益,何其困难。电影中有这样的描述“大清每年的银两有十分之一花到正道上就不错了。”虽然本人对此怀疑,但这也说明了清朝的腐败奢靡。李鸿章出发点是好的,可是不知他有没有想过即使他付出这么多仅仅为了这些愚昧无知的纨绔子弟以后能继续锦衣玉食,值得吗?不知当1894.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李鸿章在望春楼和那些毁掉了自己半生心血的刽子手们委屈求和谈判时心里是什么滋味,也许这位晚清第一重臣就是近代版的岳飞吧,为国家呕心沥血到头来却落得一身骂名,我觉得历史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越是那些一心为国的人如宋朝的王安石 明朝的袁崇焕,到头来收到的伤害越深。
我为那些爱国官兵们自豪,电影中那些北洋水师的官兵们奋不顾身希望杀敌报国,怎奈上梁不正,下梁再正又有何用。他们只是一场悲剧。我敬佩日本,为了国家富强,全民勒紧裤腰带发展海军,就连最高统治者明治天皇也不例外,不知慈禧有没有试过一天吃一顿饭。他们有着强烈的居安思危意识,对国家的未来有着明确的目标,有的放矢。不知慈禧这辈子除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外有没有想过自己明天要干什么。但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只是让我感到了一个小国的悲哀。
我敬佩电影中的英国人,虽然他们侵略中国,但是他们的契约精神和舰在人在的士兵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以史为鉴,希望当权者发奋图强,带领中国人民永远告别屈辱,告别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