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电影观后感【精彩7篇】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下面是爱岗敬业的小编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7篇人工智能电影观后感。

人工智能影片大学生观后感 篇1

《人工智能》是一部没有轰轰烈烈的场景却很震撼人心的科幻片。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大卫的智能机器人,拥有了爱的情感,当“他”被主人抛弃后,一心想变成真正的小孩,这样,“妈妈”才能真正爱他。他来到“世界的尽头”去寻找蓝仙女,并在海底虔诚地祈祷了两千年,直到外星人的到来,并在最后给了大卫和他“妈妈”一天的时光。

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大卫的执着,对美好的爱的执着。不管别的机器人怎样劝说他,他都义无反顾地爱着妈妈,义无反顾地寻找那童话中的“蓝仙女”,他想得到妈妈的爱。

相比之下,影片中的人类却十分残暴,除了大卫的”父母“以及制造者外,其他人物都是残暴无情的形象。机器人公司有一个地方,甚至专门以销毁人工智能为乐!人们知道销毁人工智能不犯法,而且那些机器人行为举止有很像人,有时将他们肢解、“杀”掉能满足一些人变态的心理。公司里的人还差点销毁了大卫,但大卫太像真人,获得了观众的同情,才幸免于难。

后来,大卫来到了曼哈顿的海底,在蓝仙女的雕像前祈祷,并被冰冻了。直到两千年后,人类所担忧的成了事实:人类早已成为尘埃,而机器人却得到了永恒。故事的结尾在悲剧中又给人一些聊以自慰的东西——外星人将大卫救出,并复制了一个梦妮卡陪了大卫一天,直到晚上,大卫与梦妮卡甜蜜又略带伤感的睡去了。 ...

爱施加在机器人身上,却得到了永恒。穿越了两千年,人类面对自己创造出的东西,或许也会有些汗颜吧。

人工智能电影观后感 篇2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机器人男孩的故事。影片从男孩的创造开始讲起,被收养后,从无爱到有爱,接着被抛弃的这样一种历程。很感人,同时又引他人深思。

犹记得故事主人公大卫被抛弃之后踏上寻爱之旅的那个片段,自爱的系统被触发后,他便毫无畏惧、毫无怨言的爱着自己的母亲。自马丁回来后,便注定了他的结局。当他知道要被人类母亲重新接受,就必须完成从机器人到有血有肉的真人的转变,为了能重获母爱,为了这个不可能的转变,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长途跋涉,去寻找能够帮他实现愿望、却只在童话中存在的蓝精灵。感动在于它的不退缩、不放弃,感动在于他的执着追求。

两千年后,他的愿望得以实现,虽然只有一天,却是最幸福的一天,故事也就此落幕。眼观世间,很多人都做不到大卫的那种对爱的无怨与执着,更是有人将父母的爱熟视无睹,每天抱怨这抱怨那的,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请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究竟有多少次感激过父母,恐怕是少之又少吧!父母给了我们最无私的爱,他们不求什么,只希望自己的孩子降的成长,而我们,又为父母做过些什么,抱怨、顶嘴,想必是常发生的事吧。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请再细想一下,每当我们遇到什么困难或是一些伤心事时,是谁在我们身边耐心的开导,又是谁一直在我们身边给我们默默的支持,都是自己的父母,不是吗?为何我们就不能像大卫那样毫无怨言的爱着自己的父母,为何我们就不能帮父母减轻一些负担?

大卫对人类母亲的爱,令我感动;人类的情感,却令我感慨。科技的发展让人类创造了机器人,可机器人的发展又让人类感到了威胁,人类竟决定全部销毁,不曾有丝毫犹豫。需要的时候创造了它,不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的丢弃掉。不仅仅是影片中人类对机器人的态度是如此,生活中人类对其他物什也是如此。在我们身边很容易能看到这样一些人,谁对他们有利,他们就会去尽力靠近,谁对他们无利,他们便毫不搭理。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但这种现象并不鲜见。对同类都如此,更何况对其他。

当看到大卫被马丁和其他孩子讽刺欺负时,我感到难过,当看到人类屠杀有感情的机器人时,我感到痛心,可当看到有些人看这种杀戮场面而刺激兴奋时,我感到的是悲哀,人类的无情已不再是个人问题,而是上升为整个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到这里,我们是不是该进行反思,为何我们不能对其他物什都待以真心?就像影片中所说的,我们需要担心的不是机器人小孩对父母的爱,而是人类不能以真心待机器人。

看完整部影片,我有这样一种感受,我们需要的是相互尊重,不管对什么都要付以真心,如此,我们才会感受到身边充满了爱,人间有真情。

人工智能电影观后感800字 人工智能电影观后感800字 篇3

昨晚与同学窝在沙发上看的,本来开始也没抱有特别大的期望,心想也不过就是一部科幻大片,随便打发时间罢了。

斯皮尔伯格绝对是我心中最爱的美国导演。

开始观影,我本以为剧情会发展成小机器人由爱生恨转而报复人类。看起来是我小人之心了,老斯完全是另一个思路。影片设计了很多惊悚元素,莫妮卡在大卫刚刚被带入家时,大卫像幽灵一般无处不在,两只眼睛永远在盯着莫妮卡。莫妮卡无法回避,也不愿与大卫交流。门上的玻璃是竖条纹的,折射出许多只大卫的眼睛,桌子也是反光的,大卫的一双眼睛与桌面反射的一双眼睛互相映衬,灰暗清冷的色调无时无刻不给人以压迫感。至此,我甚至怀疑这是部恐怖片。

随着莫妮卡启动了大卫的爱的程序,整个影片的色调变暖,家开始有温馨的感觉,大卫的眼神温柔且充满爱意。三口之家看起来十分幸福。爸爸在这里实在是让人不可理喻,理智与冷血,不愧是机器人公司的员工。

然而能说马丁就是坏的么?他的回归是家庭的幸福之声,但两兄弟对母爱的独占性成为家庭矛盾。影片中也只有一次马丁捉弄大卫,而后在游泳池旁,马丁显然在替大卫阻止其他孩子的骚扰。泳池事故使得误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大卫被遗弃了。莫妮卡心中内疚,却必须遗弃,也许是出于母爱,并没有把大卫送回工厂销毁而是放他回归山林任其自生自灭。

于偶然中大卫救下了一个色情机器人。出于感激,他帮助大卫一起寻母。 至此,大卫踏上了找寻母爱的艰难之旅。虽然是机器人,可是与其匹配的智商情商还是儿童。童话中的蓝仙女终究不会存在于真实世界。那永恒的追寻之梦在两千年之后更高级的机器人帮助下得以实现。那脱离了真正的莫妮卡的妈妈还是大卫的妈妈么?那是大卫心中的理想,虽然技术达到了最后的圆梦,但实际上与他曾朝夕相处的妈妈并不是同一人,这不是现实,是梦。 但,有总比没有好。

不知抛弃大卫的莫妮卡在她以后的生活中会不会有悔恨和内疚?会不会偶尔思念大卫?

肉体转瞬即逝,爱却可以穿越时空。

电影看完,我已是泪流满面。同学说,“你要清楚当时美国的背景是在讨论机器人能不能代替人类,人工智能最终能不能像真人一样,这样你就理解这个片子了。”我爱的是片子里对爱的升华和礼赞、对人性的锤打和考量,至于其他的,何必那么理智。

关于电影《人工智能》观后感 篇4

看完这部电影感触最深的是那句,你是独一无二的。这部有关未来科技的电影,对机器人是否会具有人类的痛觉和情感进行了探讨。影片中的小男孩大卫一直渴望妈妈的爱,他认为妈妈不爱他一定是因为自己不是真的小男孩,所以一生都有执念,一生都很不快乐地想要找到能把自己变成真的小男孩的那个童话故事中的仙女。虽然他的被抛弃在他看来是因为他不是真的小男孩,所以他一直很苦恼。然而这里插个题外话,我觉得从另一个角度看,就算他是真正的小男孩可能也避免不了不被爱不被喜欢的命运。大部分人都是自私的爱自己的孩子,对一个母亲来说,如果你不伤害到她的孩子,她可能还会对你微笑,说你只是一个调皮的小孩子,然而如果你伤害到了她的宝贝自然要另当别论了。

大卫是独一无二的,他有人类的感情,会做梦,甚至比人类还要执着。整部影片除了小男孩找妈妈想要得到爱让我感动以外,还让我感动的是一直陪着小男孩的泰迪熊。它自己缝合自己的肚子,因为长的就是毛绒玩具的样子,所以尽管有感情却也只能被当作玩具,泰迪潜意识里一定也是渴望被爱的,能够陪伴它的只有大卫,所以它也害怕被抛弃,被抛弃了也就意味着他得不到爱了。不过相比较来说,泰迪更多时候是在爱别人,这也让我觉得它又可爱又可怜。

你是独一无二的。是吗,相比较你们说我是独一无二的来说,我更愿意我是正常的,可以被爱的,可以得到爱的一个普通人类小男孩。

人工智能电影观后感 篇5

最早被电影惊艳到是因为一部E·T,那时候还是小学,约莫是三四年纪的时候,那个时候广电总局还不事婆,一些卫视台经常放一些大片来提高收视率,我就是在那个环境下领略了E·T,泰坦尼克号等等。E·T是斯皮尔伯格的作品,也是从那时起,便跪拜在斯皮尔伯格的光环中,甚至一度认为这个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导演。再后来,看的多了,懂得多了,对电影的思考也多啦,就不再那么笃信某一个人了,只是抱着一种欣赏的态度感受各个牛逼大导演给我们的种种作品,但是,斯皮尔伯格那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一直让我对他的作品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怀,是对童年的怀念还是对那个虚幻世界的向往,我也说不清。冲着这点,我下载了人工智能。

电影有很多格调,一开始的画面音乐背景人物服装……都能给你一个基本的暗示,这个暗示决定着你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感受一部电影。人工智能一开始就让我很压抑,几个场景的切换之后心情在那个不紧不慢的音乐中被暗暗压着,开场交代了大卫存在的原因,因为他们要创造有感情的机器人,然后的场景便一直是莫妮卡的悲伤在萦绕,她的悲伤并没有引起我丝毫的共鸣,直到大卫出现了,这个蓝眼睛的孩子一出现,我就心动了,作为一个局外人,我很清楚他在这个故事中的位置,这时起,我就开始不由自主的担心着这个孩子。他只是一个机器人,但他是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机器人,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感情的机器人,可是,这个感情只是在启蒙状态下。

Cirrus,Socrates,Particle,Decibel,Hurricane,Dolphin,Tulip,Monica,David,Monica 。“妈咪,那些字是什么?”大卫第一次称呼莫妮卡妈咪,在这一刻,大卫无限执着的一生拉开了序幕。莫妮卡开启了大卫爱的功能,却没做好任何陪伴这种爱成长的决心与承诺,从这一刻起,人类感情的自私性已经开始呈现,大卫的爱只是种程序的设定,可这样的爱比任何纯洁的事物还要纯洁,从莫妮卡对他说出那几个开启的字眼时,他存在的意义便只是爱他的妈妈莫妮卡,一生一世。大卫那样单纯的爱着,甚至莫妮卡的丈夫也开始为这样的爱吃醋。这爱,不是简单的孩子对母亲的爱,它是一切爱,像是各种爱的集合体,没有目的,谈不上一个具体存在可供描述的意义,仅仅是爱。存在一分钟,珍爱60秒。莫妮卡拿出一个泰迪熊作为玩具陪伴大卫,泰迪熊略带气愤的说—我不是玩具,这句话有没有触动莫妮卡的心?这个时候的音乐还是那样的不紧不慢不疼不痒却让人心生担忧,莫妮卡这个时候的情绪虽说开始好转,但她的表情永远让人感觉一丝压抑,冷色调的背景下衬托下,即使大卫的笑那么纯洁,像个天使,还是赶不走我心头的担忧。的确,好时光那么快,莫妮卡真正的儿子马丁醒过来拉。

马丁的出现意味着大卫独自拥有莫妮卡爱的终结,代表着一个无限曲折纠结命运的开始。马丁总是带着一丝邪恶的笑,大卫却满脸无辜无知的单纯。马丁故意让莫妮卡给他们念木偶与蓝仙女的故事,当大卫知道蓝仙女让木偶变成了真人,心里的无限希望都写在了脸上;马丁故意刺激大卫吃生菜,当大卫因吃生菜脸变形的那一刻多少人的心跟着在被撕扯;马丁怂恿大卫偷莫妮卡的头发,他告诉这样莫妮卡就会爱大卫多一点,当大卫被发现拿着剪刀站在莫妮卡的面前,那一瞬间亨利的愤怒烘衬着大卫的无助,整个氛围夹杂着多少酸楚。游泳池边一群孩子肆无忌惮的嘲弄着大卫,大卫无助的抱着马丁祈求保护,他们一同落入了泳池,他对莫妮卡奢求的那一丁点爱也随着落入了谷底,男人们救出了马丁,剩大卫在痴痴地望着,一切的美好,已经开始落下帷幕。

大卫注定要被舍弃。莫妮卡承诺要带着大卫一个人郊外,这是她唯一的承诺,也是最无情的承诺,车上,莫妮卡流出的眼泪预示着一次时隔千年的分离,人类的感情渗透在这泪中,是爱,是无奈,也是自私与无情。所有的感情在大卫的爱面前都显得那么单薄那么渺小那么可悲与可笑。大卫绝望的抱着莫妮卡,大卫绝望的喊着—对不起,我不该把自己弄坏,对不起,我不该剪你的头发,对不起,我不该伤害你和马丁,大卫绝望中带着一丝坚定的问莫妮卡—我跟小木偶一样变成小男孩的时候就可以回家了吗?那双满含泪水的眼睛,闪耀的是他对她的爱,闪耀的是他存在在这个世界唯一的意义,他多么渴求一个肯定的哪怕只是不带否定的答复,莫妮卡的爱是他的一切啊,是他在这个世界所奢求的唯一一件事情,若一个人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明知道怎样拥有自己的意义却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这是一件多么残忍与可悲的事情啊!莫妮卡在悲痛中坚决的把大卫推向一边,是的,我绝对相信莫妮卡在这一刻的心情也该如刀绞般,她是一个真正的人类,人类还是存在着那样复杂的感受,存在着种种无可奈何的爱,大卫最后一次抱着莫妮卡的脖子,绝望的痛苦的乞求着—很抱歉我不是真人,请你给我机会当你真正的儿子。莫妮卡啊莫妮卡,你还是绝情的把大卫从你身边推走,你带着哭腔告诉大卫,很抱歉我没有告诉你真实的世界。车子的后视镜上只留大卫一个人孤零零的在那里立着,越来越模糊。很抱歉我没有告诉你真实的世界,斯皮尔伯格,你是在告诉我们什么,你是在讲这个真实的世界是有多么残忍,你是在讲爱有多么无奈,或者你是在讲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我一直觉得这一幕是整个电影的高潮,是飙泪的制高点,留下一个孤独的小孩在一个残忍的现实世界没有目的茫然的存在,不带有意义的精神冲击比任何血腥的恐怖画面都可怕。

其实到这一刻,也仅仅是整个电影的三分之一,接下来裘德洛饰演的那个呆滞又嬉皮的成年人专用机器人,那个遥不可及的蓝仙女,那场毁灭全球的寒冷灾难,那些个神奇的外星人,把这个故事一次次推向你想不到的高潮,最后一刻大卫眼角那颗泪珠那缕微笑,那个充满幻想的让你猜想不到的结局让我觉得这部电影强大的精神感怀。

对不起,我不是真正的小孩,对不起,请你爱我。大卫,你已经感动了这个世界。

人工智能观后感 篇6

斯皮尔伯格绝对是我心中最爱的美国导演。

开始观影,我本以为剧情会发展成小机器人由爱生恨转而报复人类。看起来是我小人之心了,老斯完全是另一个思路。影片设计了很多惊悚元素,莫妮卡在大卫刚刚被带入家时,大卫像幽灵一般无处不在,两只眼睛永远在盯着莫妮卡。莫妮卡无法回避,也不愿与大卫交流。门上的玻璃是竖条纹的,折射出许多只大卫的眼睛,桌子也是反光的,大卫的一双眼睛与桌面反射的一双眼睛互相映衬,灰暗清冷的色调无时无刻不给人以压迫感。至此,我甚至怀疑这是部恐怖片。

随着莫妮卡启动了大卫的爱的程序,整个影片的色调变暖,家开始有温馨的感觉,大卫的眼神温柔且充满爱意。三口之家看起来十分幸福。爸爸在这里实在是让人不可理喻,理智与冷血,不愧是机器人公司的员工。

然而能说马丁就是坏的么?他的回归是家庭的幸福之声,但两兄弟对母爱的独占性成为家庭矛盾。影片中也只有一次马丁捉弄大卫,而后在游泳池旁,马丁显然在替大卫阻止其他孩子的骚扰。泳池事故使得误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大卫被遗弃了。莫妮卡心中内疚,却必须遗弃,也许是出于母爱,并没有把大卫送回工厂销毁而是放他回归山林任其自生自灭。

于偶然中大卫救下了一个色情机器人。出于感激,他帮助大卫一起寻母。 至此,大卫踏上了找寻母爱的艰难之旅。虽然是机器人,可是与其匹配的智商情商还是儿童。童话中的蓝仙女终究不会存在于真实世界。那永恒的追寻之梦在两千年之后更高级的机器人帮助下得以实现。那脱离了真正的莫妮卡的妈妈还是大卫的妈妈么?那是大卫心中的理想,虽然技术达到了最后的圆梦,但实际上与他曾朝夕相处的妈妈并不是同一人,这不是现实,是梦。 但,有总比没有好。

不知抛弃大卫的莫妮卡在她以后的生活中会不会有悔恨和内疚?会不会偶尔思念大卫?

肉体转瞬即逝,爱却可以穿越时空。

电影看完,我已是泪流满面。同学说,“你要清楚当时美国的背景是在讨论机器人能不能代替人类,人工智能最终能不能像真人一样,这样你就理解这个片子了。”我爱的是片子里对爱的升华和礼赞、对人性的锤打和考量,至于其他的,何必那么理智。

人工智能电影观后感 篇7

爱是高级生物之间最美妙的交流,也是维系种族繁衍生存、让生命更加灿烂的一种方式。那么机器的爱呢?机器人的爱呢?至少在我的印象中,有两部电影表现了机器人那种渴望家庭、渴望被爱、渴望被接纳的追求。但是无不满含绝望和希望,无不令人伤感和沉思。前一部是喜剧大师罗宾威廉姆斯主演的《机器管家》,后者就是今天要谈谈的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人工智能》。

对于充满了童真的斯皮尔伯格而言,他的大部分作品应该都是老少皆宜的,除了那个压抑、悲惨、在非人集中营里涌现出一丝人性闪光的《辛德勒名单》。对于《人工智能》而言,斯皮尔伯格虽然完成了老友库布里克的遗愿,完成了这部别具一格的科幻作品,很难说里面有多少库布里克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但是这部电影,越看到最后越令人伤感,甚至化身机器少年,做着那个永无止境的回家之梦。

在一个智能机器流行的年代,很多机器人介入了大众的生活,有一个可以产生感情的机器小孩被一名儿子患了绝症的家庭收养,后来儿子的绝症治好,小机器人被逼无奈被家庭抛弃,开始了流浪之旅。机器小孩对这个家庭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一旦被抛弃,无时无刻都在想着回家。后来他去追寻童话中的仙女,想要变成真正的孩子,在海底过了上万年,经历了又一个冰川期,地球人类全部灭绝,外星生物统治地球,它们将机器人解救出来,研究人类历史,并为他幻化出日思夜想的家庭温暖,让他在幻境中享受母爱的阳光。

这是一部伤感大于温情、绝望多于希望的科幻佳作。从头至尾,都在为那个机器小男孩一心一意想要变成真正的孩子而难过。也为他孤身一人流浪地球而伤心,更为他执着地寻找母爱而落泪。

有爱的旋律贯穿整部电影,即使沧海桑田,真爱确实永存。虽然,那种爱是绝望的,也是毫无结果的,甚至是存在于孩子梦中的。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