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观后感通用10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里是细致的小编Waner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10篇信仰观后感,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信仰观后感 篇1

近日,观看了《信仰——我们的故事》,片中的人物、事件、场景我们早已熟知,但每每重温总是让人震撼,令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该片以党的90多年光辉历程为主线,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使我深刻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在那腥风血雨的革命战争年代,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就像黑暗里的火把,引领无数人集结到共产党的旗帜下,追求真理,向往光明。为了共产主义,为了人民的民主、自由、平等和幸福,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义无反顾。他们是理想的殉道者,社会的探索者,主义的践行者,是伟大的爱国者,无畏的革命者,无私的牺牲者,其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至今还在鼓舞着我们的斗志。

我党早期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曾是生活优裕的大学教授,但他却以生命之钟撞响旧中国的黎明。他说:"只要我们有觉悟的精神,世间的黑暗终有灭绝的一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绞刑台上他看着前来告别的家人神色从容,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

"富家公子"——彭湃, 有着"鸦飞不过的田产",但他却背叛生活优裕的家庭,一把火烧掉了相当于现在一年400万元收入的田契铺约,毅然走上艰苦的革命道路,且矢志不移,最终慷慨对敌,从容赴死。

我党第二任最高领导人瞿秋白,曾是才华横溢的柔弱书生,翻译则蔚然成文,治印则卓然成家,本可为渊博学者、文化巨匠,但他却振臂一呼刺向黑暗。只要能为社会的前进照亮一步之路,他就毅然举全身而自燃。被捕后面对劝降,毫不动摇,神态自若地走向刑场,沿途高唱《国际歌》、《红军歌》,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

共产党员,他在狱中最艰苦的环境下,犹殷殷讴歌《可爱的中国》。他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高喊:"怕死不当共产党"!

"只要主义真",因为这一信念,新中国成立前,我们有370万共产党人献出了生命,2100万革命者慷慨捐躯。他们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是一批为理想与信仰献身的真人。

在新中国诞生后,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信仰的旗帜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铸就了一座又一座精神的丰碑。

为了信仰,钱学森、朱光亚等许多老一辈爱国科学家,在新中国建立后,毅然放弃在国外的优越条件,冲破种种阻挠,义无反顾地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孟泰视厂如家,艰苦创业,将一腔热血和生命全部洒在了他所热爱的鞍钢建设中,他所创造的"孟泰仓库"、"孟泰操作法"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为了社会主义建设,铁人王进喜留下了感人至深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誓言。

为了社会主义建设,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壮志换新天",在需要保家卫国的时候,创造了"抗美援朝精神";在没有石油的时候,迸发出"大庆精神";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诞生了"雷锋精神";为了让旧貌换新颜,涌现出"红旗渠精神";在新中国最困难的时候,不仅创造了"两弹一星"的科学奇迹,还创造了激励后人的"两弹一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依然是共产党人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列,用生命和热血践行着信仰,谱写着新的篇章。

沈浩同志把他对农村的热爱,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化成自己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坚定信念,在小岗村一住就是几年,殚精竭虑为村民谋发展,最终积劳成疾,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百姓的富裕安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杨善洲,他六十年如一日,奋斗一辈子,奉献一辈子,清贫一辈子,去世前却将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无偿捐给了国家。被人民群众誉为"草鞋书记"、"农民书记"、"粮食书记"、"植树书记".让人们领略到了共产党人"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精神高度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情怀。他用一生的忠诚与执着,诠释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他用六十年的奋斗与奉献,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信仰力量。

信仰观后感 篇2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6月24日-25日,我收看了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的由中央组织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信仰》,深感这是一部激人奋进的党史教育片,它带给人们的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动,真实可信。

信仰观后感通用10篇

《信仰》站在历史层面,回溯90年的光辉岁月,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用现代语境和通俗语言解读党的历史。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通过每个年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涌现出的党的优秀群体、个人的感人事迹,以人带事,以事说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形成过程,以及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必然性。在与敌人斗争困难重重的危情时刻、在建设初期贫困潦倒的山间乡村、在百废待兴建设祖国的每时每刻,都有共产党员走在前、冲在前、奉献在前壮丽身影,生动再现了共产党人矢志不**地坚守理想信仰的崇高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信仰》虽然只有短短三集,却运用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镜头资料,是我们党克服重重困难走向胜利的缩影,是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历史的宝贵教科书,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是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用信仰的力量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要时刻准备用生命去I卫中国共产党这面旗帜,要让这面旗帜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信仰观后感 篇3

关键词: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雷锋精神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09-0056-02

当前,受经济、社会结构多元化的影响,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和道德观也日益多元化,信仰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话题。因为很多人在各种思潮影响下,已经没有了信仰,或者说,信仰出现了危机。信仰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自立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信仰构成了我们人的精神家园的核心。信仰建设可以说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精神活动,宏观上而言,它关系到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微观上来讲,它关系到个人的幸福,因此,对信仰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什么是信仰;现阶段我们所坚持的信仰是什么;为什么现阶段很多人已经没有了信仰,或者说,信仰出现了危机;我们有了自己的崇高的信仰后,应该怎么做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一、信仰的内涵

信仰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精神活动,信仰是我们主体对人生有限性的一种观念上的超越方式。任何信仰都有其固定的思想灵魂和恒定的价值追求,它具有超现实性、非逻辑性和排他性等特点。

信仰是主体源于实际生活实践而对某种对象(理论、价值或人格化的神灵等)的极度信服,并视之为具有终极价值 它包含两层内容,一是从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看,信仰是人们自认为具有最高价值的理论、学说或主义、人格化的神灵等的极端信服和崇拜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对真、善和自由幸福境界的无限向往和不懈追求。二是从根源上看,信仰来源于生活实践,又高于生活实践,是对现实的超越,或者说对现实的超现实表达或理想主义追求。[1]由此可见,信仰是主体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追求最高价值的一种自我意识;是对具有最高价值的对象的高度信服、向往和追求,并以之统率自己的精神生活;它是主体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主体对终极目标的一种追求。信仰表现了主体对真、善、美的向往,表现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正是主体高度自觉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信仰才被既“信”之,又“仰”之,是一个人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行为的最高统帅。

二、现阶段我们坚持的信仰

按照对象划分,信仰可以划分为政治信仰、和道德信仰等。在这里,笔者主要谈的是政治信仰。我们的信仰,即我们经常说的理想、信念,就是我们向往、追求的奋斗目标和信仰,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崇高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

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理想和信念,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②“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③可见,伟大的信仰、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是凝聚我们共产党人力量的旗帜,是激励我们共产党人奋斗的动力,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人生追求和精神支柱。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理想和信念,就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致、振兴中华民族的纽带,它不仅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而且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正是有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在革命战争年代,才有那么多的优秀共产党人甘愿为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勇气和气质,不在乎个人的得失、荣辱与存亡,不会因为革命遭受暂时的失败而迷惑和沉沦;在和平建设年代,正是有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有了建设我们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才有那么多的优秀共产党人在一线上、在自己的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国家建设增光添辉,付出那么多,而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才有那么多的优秀共产党人敢以极大的勇气改革创新,不

无论在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未来的共产主义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对我们,对我们的子孙后代,都是如同布帛食粟一样的不可须臾离开的精神食粮、思想武器。

我们有了这一崇高的信仰,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我们的行为就会变得更加神圣和高尚,我们才会获得无穷无尽的力量;我们有了这一崇高的信仰,我们就不会再一味地寻求物质上的满足,不会再一味地寻找感官上的刺激,我们将收获的是一种心灵的震颤,情感上的洗礼,灵魂上的皈依,精神上的再生。没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崇高的精神信仰寄托,我们只能沉溺在世俗的物欲横流中,沦为无根的精神漂泊者。

三、现阶段信仰出现危机的原因

笔者认为,当今社会,人们在创造着高度发达的物质财富并充分地享受它们的同时,却日益丧失了人的主体性。人被各种利益、物欲所引诱、奴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一部分人的自由被牺牲、人格发生了扭曲,信仰淡化,理想幻灭,导致了我们所说的信仰的世俗化。

信仰观后感通用10篇

四、信仰的当代价值

(一)以雷锋精神作为当前信仰实现的载体

信仰观后感通用10篇

雷锋精神体现的就是共产主义精神,它所包含的有信仰、讲奉献、忠于祖国、奉献社会、利人与自我实现相统一的精神,正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中代表人类进步的文明精神。雷锋精神闪耀着崇高的信仰、信念的光辉;雷锋精神所包含的民族精� [2]

新形势下弘扬雷锋精神,是时代和人民的热切呼唤。雷锋精神为我们提供了具有感召力的道德示范和榜样作用。他通过一个平常人在工作、生活和人生旅途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小事,展示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对待他人、社会的道理,用形象化、具体化、人格化、个性化的形式,告诉了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人应当为什么而活着,生命的意义在于干什么等等。[3]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向雷锋同志那样心怀崇高信仰,坚持不懈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奉行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念;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用“甘当革命的螺丝钉”的精神,始终把普通工作岗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国家和人民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把艰苦奋斗作为自己的人生品格,崇尚勤俭节约,彰显优良传统,始终具有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长久魅力;把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当作自己最大的幸福,始终具有感动人心、温暖社会的道德温度,自觉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崇高的信仰的当代价值体现

市场经济给我们社会带来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凸显了社会利益关系的影响力,这使得手里掌握着各种权力的各级领导干部,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大大强化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没有了坚定的信仰,自身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意识、缺乏公私分明的道德自律意识、缺乏抵御各种利益诱惑、拒斥各种不义之财的觉悟和定力,忘记了身后的国家法律,那么在现实中,、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违法乱纪的现象会越来越多,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问题的会越来越严重。

俗话说雁过留声,云过有影,人过留名,为官一任,应该留下什么?为官一任,就应该造福地�

权为民所授,权就应该为民所用。真心真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不扰民生,不敛民财,切实解决群众生活中所遇到的具体困难,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赢得民心,得到老百姓的拥戴。

作为官员,更应该记住我们的信仰、我们的理想,更应该具有一份真实的雷锋精神,工作争为人先,享乐甘居在后,踏踏实实为民做事情、真心真意为国谋发展,真正地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身为国家干部,就要率先行动,“进亦忧,退亦忧”,心忧天下;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为当地的建设多出一份力、为国家的发展多做一份贡献,真正体现共产党员的本色。

追求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是马克思主义这一崇高信仰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拥有了崇高的信仰后,一代又一代人努力奋斗要实现的目标。始�

信仰观后感通用10篇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参考文献

[1]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第18页。

[2]宋萌荣。论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年第3期,第16页。

信仰观后感 篇4

关键词:信仰危机;马克思主义信仰;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6-0088-02

一、大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

大学生是社会成员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社会化程度较弱,缺少社会实际经验,但是接受新观点、新思想的能力很强,同时缺乏批判性思维。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全,这导致他们容易针对主导价值观产生逆反心理。综合调查结果,高校大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虽主流较好,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视。具体表现在下述各方面。

信仰观后感通用10篇

第二,大学生党员更多地关注自我,人生理想呈现多层次性和务实性的特点。关注自我的思想使得大学生党员把人生理想首先定位在自我的职业、家庭和道德理想的追求上,其次定位在追求真理,再次是为国做贡献。还有少部分的大学生党员丧失远大理想,把追求生活安乐这种低位性的生活理想作为人生目标,甚至还有大学生党员明确表示自己没有理想和信念,生活迷茫。

第三,大学生党员学习科学的政治理论认知不足,显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危机。多数大学生党员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学习态度较端正,能够形成科学认知理解。但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既不感兴趣,也了解甚少。这种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将导致对科学理论认知理解的偏差。对于理论认识的漠视和理解的偏差,已经说明大学生党员中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在小范围潜伏。

二、大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主观因素

我国学者张虹指出大学生对价值目标追求更加世俗化、功利化;思维发展不成熟,看问题片面、绝对化、静态化、微观化、表面化;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心理状态不佳;对信仰教育需求不迫切这四个原因是造成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的主要自身原因。这也是大学生党员出现信仰危机的原因。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大学生党员年龄小,阅历少,从学校到学校,科学批判能力较弱。他们接受文化观念比较快,很容易通过文化的交流、碰撞而实现自身文化价值观念与外来文化价值观念的整合调适。

(二)客观因素

1.社会转型引发多重矛盾导致大学生党员的信仰危机

我国社会的转型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社会转型,推动文化向多元化发展。正是这种多元化的情况造成了大学生信仰选择的困惑。

多元文化社会环境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权力主义等多种落后价值观念充斥着整个社会,这些复杂的社会环境改变了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体系,价值取向开始偏向自我、重视物质性需求、趋向实利。

2.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缺失

(1)学校思政教育力量薄弱,缺乏终极关怀。

(2)课堂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大”和“空”。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及学生思想工作指导教师重视不够。这种认识无形中导致部分思政工作者缺乏工作热情。加之教育手段单一,理想信念教育时效性不强,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宣传过程中,教学方法陈旧,严重脱离实际,使学生们产生逆反心理,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认同感。

(3)教师素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制约。思政教师身处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时代,置身于急功近利、金钱至上的社会环境,对社会实际、现实国情了解、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他们逐渐对思想政治理论失去了学习的热情与兴趣,逐渐放松了对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不再“仰望星空”,理想弱化,信念模糊,人生态度趋于功利,有的把对社会现实的不当认识带到课堂,对大学生党员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带来消极影响。

3.合力育人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少数学校没有把大学生党员的信仰教育摆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辅导员仍然是开展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少数教师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缺乏灵活有效的体制机制来对大学生党员进行信仰教育,导致理想信念教育流于形式。

三、克服大学生党员信仰迷失和信仰危机的对策

社会转型期制度的缺失及多元文化和价值观所带来的激荡,带来大学生党员价值观的混乱以及信仰方面的危机,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何解决大学生党员信仰迷失和信仰危机问题,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整合多元文化,实现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创新与转型

信仰观后感通用10篇

第一,树立“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教育观念,开展信仰教育。“一元”即马克思主义,“多元”即马克思主义之外的其他意识形态,引导大学生党员客观评价多元文化所带来的利弊影响。

第二,创新教育工作载体,增强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教育的吸引力。首先,构建优质的校园文化氛围。其次,依托网络平台,发挥大众传播媒体的作用。最后,全方位地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第三,创新信仰教育的工作方法,增强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必须摒弃“训导观”,倡导“指导观”。高校思政教育应该指导大学生党员在比较与鉴别的基础上,自主、合理地选择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建立一种开放的系统,让他们通过自己真实的生活来体验与认识这一系统,以此提高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吸引力。

(二)理想信念教育的完善

1.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的信仰教育

必须确认信仰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独立地位,使 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党员的信仰教育主渠道,主要从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观念、丰富信仰教育的内容和创新信仰教育的途径方法这三个方面着手,提高学校对于大学生党员信仰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改变“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和“重易轻难”的状况,明确信仰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时代主题,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根本。注重“个体性和社会性相结合、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相结合、信仰教育的政治性与公共性相结合”的方法,把信仰教育寓于生活中、学习中,使信仰教育生活化、实践化、真正使大学生党员树立起明确而坚定的信仰。

2.创新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

(1)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把信仰教育融入其中。首先,精选教学内容,并加强教法的研究。其次,把握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和他们身边的实际。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才能感染学生、教化学生。最后,把理论知识、信仰教育与国内国际实际问题和热点问题结合并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分析辨别能力,同时,才能更好地开展信仰教育。

(2)建立民主交流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我们需要创设一种民主、开放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利用课堂、网络和其他各种传媒工具,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辩论、对话,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表达、对话、协商和寻求利益均衡点的能力,从而在多元价值面前进行理论讨论和抉择,进而把信仰教育渗透其中。

(3)凸显实践性教学的实效性,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切忌流于形式。过去的实践性教学出现了为形式而形式、为活动而活动的局面,结果教师应付领导、学生应付老师,效果甚微。克服这种现象就要求思政教师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精心策划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内容、形式、过程,并进行结果评价。在学生实践的全过程,教师要始终进行有效督导。让学生在真正的身体力行中体验知识,提高认识,提升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3.直面多元文化现实,建立“精专业”和“强责任”的师资队伍

(1)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思政课”教师的学习和工作条件,帮助教师树立职业自豪感和工作责任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重视社会实践,帮助思政教师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新认识。第二,尊重思政教师的主体性,使其政治素质达到新高度。第三,强化激励机制,为思政教师发挥才能提供新平台。

(2)必须进一步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严把“入口”关,并从多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培养和锻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要从校内外聘请一些优秀的专家学者、党政干部,组成兼职教师队伍,参与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去。只有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满怀信心热情,具有极强的责任感才能对学生产生感召力、吸引力。

(三)社会、学校、家庭紧密配合,形成合力育人机制

社会环境对于大学生党员的信仰生成非常重要。要想解决好大学生党员信仰迷失和信仰危机,不是单靠学校和家庭单一的力量,而应该要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形成合力,三者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

信仰观后感 篇5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危机;信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59-02

信仰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它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指导其它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它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体现了对人自身的终极关怀,是人类对理想境界的永恒追求和向往,是一种精神需要。崇高的信仰会使人产生积极的思想进而产生积极的行动,并得到积极的结果;错误的信仰则会产生消极的思想并导致消极的行动,得到消极甚至可怕的后果;如果没有正确的信仰,就会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就会没有正确的道德标准与价值取向。因此,信仰教育至关重要。

“信仰危机,是指信仰保持的失败,是信仰者原有的信仰发生严重动摇甚至失落的一种心态。”[1]在这个变革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人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受到很大冲击,信仰危机成为社会不和谐、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一、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的现状及其原因

(一)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的主要表现

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是,人们同时也应该看到,信仰危机仍然是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1、信仰的多元化。信仰的多元化是指信仰对象的多元化和内容的复杂化的趋势。其最为突出的是主流信仰有模糊化、边缘化和复杂化的趋向。尽管马克思主义仍然是社会的主导信仰,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利益分化,当代大学生信仰正呈现多元化趋势。社会主义的理想(包括共产主义的奉献精神、利他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人的高度责任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当代部分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失落。

2、信仰的功利化。信仰功利化实质上是以市场价值取向取代人生价值取向。市场经济的繁荣,激活了人们感性的物质需求,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人们的信仰出现了功利化的倾向,这包括很多大学生。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一些大学生认为,信仰只有“获利”,只有“有所得”,只有给其带来更多的物质享受,才值得他去信仰。这种观念导致了这些大学生凡事都以“利”字当先,用物质利益来衡量,忽视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从而步入唯利是图、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歧途。

3、信仰的非理性化。信仰的非理性化是指信仰者一种漫无目的的精神状态。由于没有坚定的理性的信仰,部分大学生过分地崇拜非理性,在生活中表现为跟着感觉走,随波逐流,过着漫无目的的生活。

(二)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出现上述信仰危机不是偶然的,它既与转型期的社会环境、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有关,也与高校的教育体制、教育管理有关,更与大学生自身的因素有关。

1、社会环境是造成大学生信仰危机的主要因素。从国内方面看,当代大学生中多数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的一代人,他们的信仰状况不能不受到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的影响。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向了经济领域,与此同时,人们也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了经济领域,政治热情进一步降温。[2]从国际方面看,经济全球化已� 但是,经济全球化使外来文化中负面的极端个人主义、颓废主义、享乐主义等对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造成潜移默化的扭曲和侵蚀。这种情况在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接触信息渠道相对多的当代大学生身上体会的更为明显。在文化的交流和激荡中,人们尤其要注意的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多元化价值观的渗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减弱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仰。

2、家庭教育的误导是造成大学生信仰危机的重要因素。中国父母给予子女的责任心往往是“超重”的,他们可以为子女成长和教育做出一切牺牲,与此同时子女开始习惯于接受、不懂得付出,缺乏对自我、家庭、社会负责的精神。有的家长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子女铺设好未来的道路,造成子女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生存的基本技能;有的父母则从小给子女灌输一些功利主义、个人本位的思想,学习就是为了将来升官发财、明哲保身等,这些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子女,并使他们变本加厉地继承下来。

3、学校教育的泛化是造成大学生信仰危机的重要因素。高校的“两课”教育普遍存在着从教材出发的本本主义,而没有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严重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最终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使德育教育不能很好地发挥指导学生思想的作用。

4、大学生自身发展的不稳定性是形成信仰危机的关键因素。大学生处于生长发育快速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也非常主动积极地加入其中,但也容易对传统产生怀疑、批判和否定。所以,当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新生事物时,极有可能不知如何选择或做出错误的选择,于是转而开始怀疑自己的信仰、动摇信仰以至信仰崩溃,或者形成了错误的信仰,均表现出严重的信仰危机。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较低,对问题的认识或判断自然不够全面,难免有偏颇之处。

二、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措施

信仰危机并不是人生信仰的终极状态,而是暂时的过渡状态。人在经历了一定时期的危机之后,会在新的信仰需要下确立起新的信仰。危机意味着危险,也意味着机遇,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大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重建信仰的大好时机。因此,人们应加强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正确的信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优化社会环境

浓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氛围,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舆论环境是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外部条件。社会应该努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工作,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作斗争;应该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的舆论氛围,加强无神论教育和科普宣传,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其对各种封建迷信、歪理邪说的鉴别力、免疫力提供有力的保证。大众传媒还可以宣传一些先进人物的事例,为大学生科学信仰的建立树立榜样。新时期涌现出的孔繁森、徐振超、丁晓兵等英雄模范人物都是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通过对这些人物先进事迹的宣传,启发教育青年能帮助其确立学习的楷模和行动的目标,坚定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二)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人类教育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有意识、有目的的施加的教育影响。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与家庭仍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长的价值观、世界观仍对子女形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家庭教育对大学生而言是客观存在的。大学教育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在科学熏陶、理性培养方面有全面而系统的影响,而大学生身后的家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融入亲情的氛围,对塑造完美人格,构建崇高理想和树立正确信仰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成熟而心理未发育成熟的时期,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必然会产生很多问题。良好的心理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基础,因此,为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信仰,父母必须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感情状况,注重对孩子的人文关怀,除了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外,还要正确对待他们的情感需要,通过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关心,家庭成员的情感交流、沟通等方式,给与他们更多的情感满足,这样才能更好地使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信仰。另外,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信仰,家庭还要建立与学校的沟通机制,通过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可以使双方互通信息,互相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有利于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三)加强高校自身建设

要求高校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教师德育的建设以及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三方面来加强高校自身的建设,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强化“两课”的教育功能。“两课”教学在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两课”教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加快改革步伐,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堂,完善和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容,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优化教学手段。尤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时代感、针对性和说明力。

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崇高信仰的树立,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高校要把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是要把师德教育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建立一支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德育教师队伍。[3]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其加以言传身教,把学生中蕴藏的丰富的信仰资源引导好、开发好,促使大学生产生投身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大学生生活在校园里,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校园文化的熏陶。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校园思想文化阵地的领导,建设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实现对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状态、心理素质、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塑造。高校要引导有关部门不断创造出贴近学生生活、富于时代气息、讴歌社会进步的高质量的校园文化产品,大量开展适合青年特点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另外,高校还要切实加强对各种阵地和活动的管理,尤其要加强对校园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以防止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侵蚀学生的心灵,为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外在的教育引导固然重要,但是,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要完成内化,归根到底还是要取决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

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我教育,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并阅读各种有关共产主义的书籍,不断积累和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要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特性,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同时,养成良好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能力,慎独自守、防微杜渐,使马克思主义信仰真正内化� 大学生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接受锻炼和考验,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性、真理性的认识,应该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从解决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实际当中,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信仰观后感通用10篇

参考文献:

\[1\]刘建军。追问信仰\[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信仰观后感 篇6

[关键词] 大学生; 信仰; 信仰危机; 对策

信仰就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尊敬,将其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信仰,一个非常抽象的名词,却有着非常巨大的力量。任何信仰,哪怕是最虚幻、最不切合实际甚至是迷信荒谬的信仰对个体都会产生某种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正发生深刻变化,人们原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政治、经济、文化剧烈变化的冲击下发生了各种改变。如今“90后”大学生在信仰上也出现了或多或少问题,比如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拜金主义、注重功利、个人本位等,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信仰危机”。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 号)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1]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正处于思想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能否树立正确的信仰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和国家未来的信仰及其凝聚力和软实力。没有信仰的民族是一个可怕的民族,没有信仰以后也就会失去道德底线,漠视别人的生命。正如学者刘建军指出:信仰的人生价值或是人生中的作用就是赋予人生以意义。[2][P295]本文通过对温州市“90后”大学生信仰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借鉴与整合以往相关研究的成果,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以此提高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的实效性。

一 “90后”大学生信仰的调查操作

为了更有效地了解“90后”大学生的信仰状况,笔者于2013年11月采用了问卷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等四所高职院校的12级、13级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形式,共发放问卷1000份(12级500份,13级500份),收回问卷905份,回收率达90.5%,笔者在分析问卷时,基本上反映了“90后”大学生的信仰状况。为了确保调查的全面性、客观性,还邀请了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学生进行了专访,这些访谈的内容为本次调查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在专访中发现一些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信仰的含义,把信仰等同理想信念、把信仰教育等同政治教育或是党性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90后大学生信仰追求呈现明显的世俗化特征与功利化趋势,理想信念取向从道德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向, 信仰的务实主义氛围被强化,理想主义色彩被淡化。

二 “90后”大学生信仰的调查分析

(一)在调查您认为自己有信仰吗?选择有的占51.0%,没有的占33.6%,说不清占15.2%,只有一半同学都认识到信仰在人生道路中的重要作用,15.2%学生回答“说不清”。在“你的信仰是什么”的调查中,其中18.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 20.1%的学生认为自己信仰宗教,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缺乏科学的唯物主义精神,这一现象需要加以重视。20.8%的学生认为自己信仰自由主义, 3.9%的学生认为自己信仰的是享乐主义,19.5%的学生选择其它。这种自由主义往往使90后大学生在信仰塑造与树立中产生错觉,从而导致方向迷失,大学生信仰教育不同一般科学知识传授,从根本上说,信仰教育一种价值观的渗透与塑造,在深层上是发乎情、合乎愿的情感引导,这种信仰教育与信仰教学的混淆掩盖了信仰教育的原本意蕴,造成信仰价值的偏离。

(二)在调查你的人生追求在于?(� 可见,在当今社会转型期,身体健康、高薪就业、社会地位、家庭幸福美满等是他们人生的追求,在调查面对残酷的现实,您会放弃理想信念吗?11.3%的学生选择会,49.9%的学生选择不会,38.3%的学生选择视情况而定。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激增与市场经济的改革,在崇尚技术与效率的时代, 90后大学生面临更加激烈就业市场竞争压力, 他们理想信念呈现出选择的务实性、目标的多样性与状态的变动性等等特征。

(三)在调查当个人理想信念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冲突时,你如何选择?31.7%的学生选择坚持,9.3%的学生选择放弃,58.1%的学生选择看情况。说明“90 后”大学生虽然在思想 随着生活方式多元化与家庭人口结构核心化进程的加快,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90后大学生,物质条件的优越以及养尊处优的态势往往让他们失去对未来生活规划与憧憬的动力,他们自觉能动意识与精英骨干意识逐渐减弱。

(四)在调查您努力奋斗的主要原因是?有11.9%学生认为自己努力奋斗的主要原因是振兴中华,有18.0%学生认为自己努力奋斗的主要原因是挣更多金钱,有34.4%的学生认为自己拼搏在于实现自我价值与彰显自己个性。这说明90后大学生置身于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浪潮之中,市场功利性与价值多元化的生活境遇容易诱发大学生认同性危机的生成与导致价值选择的困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民主主义思潮较量中,90后大学生信仰的个人主义倾向与功利主义取向有所抬头, 生活在消费时代的90后大学生,由于“三观”尚未真正定型,信仰的浅意识往往使他们在物质追求与价值认同、个人与集体、个体与社会的选择中偏向于前者。在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某些外在物质层面的追求与个体的经济人思想影响到90后大学生对于社会、国家以及他人利益关注的不足,有36.3%的学生认为自己努力奋斗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家人生活更好。同时,市场经济某些功利化与经济人的负面效应客观地造成少数90后大学生选择以经济效益奉为人生信念取向,在“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才图”物质观的驱使下,不但信仰取向发生严重偏差,这种放大行为的趋利性与交换性在客观上也造成90后大学生自身行动与人际交往的受阻。

(五)在调查你对当前学校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状况满意吗?有15.7%的学生认为十分满意,23.1%的学生认为比较满意,52.3%的学生认为一般,5.8%的学生认为不满意,2.8%的学生认为十分不满意,这说明在新时空境遇下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既是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自2004年中央颁布第16号文件以来, 虽然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对国内社会急速转型与国际社会急剧动荡的新形势,新的挑战与新的危机不断涌现, 客观上造成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呈现一定的滞后性,如何寻求有效突破点成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其中, 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与以及高校诚信教育的薄弱是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呈现弱化、软化、淡化等现象的深层次原因。良好的诚信品德是理想信念坚定的重要保证,平时不讲诚信的个体不可能在关键时刻为崇高理想信念做出自我牺牲的举动。高校德育工作者要重视诚信教育在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突出地位,通过诚信教育使大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坚定自己所树立信仰的矢志不渝与身体力行。

(六)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需要哪些方式的调查中?(可多选)有25.6%的学生认为课堂教育,31.7%的学生认为媒体宣传,66.7%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营造,66.7%的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20.8%的学生认为其他,这说明课堂教育、媒体宣传、校园文化营造、参加社会实践都很重要。一方面,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信仰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采取“走出去”战略,以参观、参与、访问、交流等形式让学生观察生活与了解社会,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惰与社会,不断增长才干与锤炼品格, 在参与实践中获得信仰教育的切身体验。另一方面,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注重发挥其渗透教育功能,使大学生在无形的校园文化熏陶中将其所倡导的理想信念外化为实际行动,把信仰教育与和谐校园建设结合起来,健全与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大力开展学生社团有关信仰教育的演讲比赛,利用重大节庆日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

三 “90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应对策略

在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既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寻求有效对策成为研究的关键,要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使“90后”大学生信仰教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格局。

(一)课堂教育的主渠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 也是90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渠道。为了加强“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与改进高校思政课程建设在90后大学生信仰教育尤为迫切。基于90后大学生的成长规律与思想特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并以信服的分析讲解与案例介入,从中探寻有效的教学方法与应对策略,突出信仰教育的时代性,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感兴趣,真正理解并逐渐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实践教育的主途径

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3][P58] “90后”大学生信仰教育只是通过理论知识的灌输是不够的,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环节和体验环节,贴近生活与现实,让学生乐于接受,利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所遇到过的实际问题。正如学者黄蓉生指出: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与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4][P11]高校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活动,走向社区、走向农村、走向社会,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及生活体验相结合,积极开展一些相关活动,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组建相应的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如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利用周末等课余时间,组织好相应社团成员或志愿者,可以到农民工子弟学校参加助学活动,辅导学生相关课程的学习、陪相关学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及捐赠一些相关的书籍及学习用品等;鼓励大学生假期参加一些乡村学校的支教活动,关爱一些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大多是外出打工父母的忧愁,日常生活可以有长辈照顾,但是学习方面相对来说无力顾及,大学生志愿者可以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帮助这些小朋友,给他们送去知识和关爱,培养“90后”大学生的“爱心”;也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去探望老人,帮助老人打扫卫生、聊聊天及开展一些文艺节目等活动,培养“90后”大学生的“孝心”;通过相关的实践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学会感恩及回报社会,以信仰教育为核心,爱国教育为重点,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为“90后”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奠定基础。

(三)网络教育的主动权

时下网络在90后大学生成长环境中日益占据更大的空间。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omNIC)在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学生依然是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5]网络技术发展之前,大学生主要通过书籍、报纸、电视、广播等方式获得相关的信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通过QQ、MSN、微信、微博、博客等软件进行交流;通过新浪、搜狐、网易等网站查看国内外发生的各种事情;利用优酷等视频网站观看一些感兴趣的视频;利用中国期刊网等网站下载查阅专业相关文献;利用百度等收索网站可以查询一些有用的信息。如今“90后”大学生更是钟爱于网络,喜欢通过网络获得各种有用或感兴趣的信息。高校信仰教育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通过计算机网络或者手机网络传播相关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提高了信息传播的质量及传播的速度。高校应积极构建大学生网络交流平台,鼓励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网、精品课程网、自学网站、专业相关网站、校园生活网、就业网等获取有用的信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渐进地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

(四)家庭教育的主阵地

“90后”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与家庭教育及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也息息相关,家长其实是子女生活及学习中非常好的老师,在道德方面、生活方面与学习方面的表率作用及对儿女的引导及具体要求,直接影响到子女的信仰教育,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在子女生活方面教育及学习方面的教育投入的时间更多一些,其实我们更应该多用些时间注意观察子女

信仰方面的状态,注重子女人格及品质方面的交流、引导及发展方面的教育。如果处理得当,之女的信仰教育的效果就非常的突出。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积极调动“90后”大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注重培养“90后”大学生认识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转化为坚定不移的信仰。

总之,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栋梁,他们的信仰状况关乎国家前途与命运,在当代信仰教育时空境遇巨变情况下,我们需要探寻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优势、弱势、机遇与威胁,以此建构“90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新模式,提高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04-10-15. (第一版)

[2]刘建军。追问信仰[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信仰观后感 篇7

刘宇凤长沙理工大学经管学院人资1302团支部

影片《信仰》讲述了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故事;也讲述了我们的党革命、建设、改革的故事;在这里讲述了我们令人敬佩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不怕流血牺牲、视死如归;不怕艰难困苦、迎难而上;不怕复杂多变、开拓创新的故事。从我们的党的故事,我们党员的故事中看到,我们的党、我们的党员为什么会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绩,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其它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党员不同于其它政党党员。在这个组织章程中,在这些党员日常行为中,有着与众不同的动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观看《信仰》,让我感到,能够坚持这个信仰,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这个难,有多少人可以体会到。当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朝鲜人民的反侵略和保卫世界和平,伟人毛泽东牺牲了包括妻子在内至亲至爱的六位亲人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难;当年仅15岁的刘胡兰面对铡刀,宁肯选择光荣的牺牲而不选择卑鄙的“自白”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难;当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不畏艰难险阻,毅然返回祖国,创建中国的导弹航天事业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难;当常香玉献身艺术,爱党爱国爱人民,关注豫剧未来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难。还有很多很多的中国共产党员,他们能够坚持这个信仰,也就是意味着他们选择了一种常人不能理解的难,不能做到的难。

弹指一挥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建党91周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建国63周年。在我们的党领导下,我们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巨变,可以从人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看出来。看到这种巨变,我以自己能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感到无尚光荣;但是当我的所作所为不能够达到这个组织的全部要求,又让我感到有愧于她;当我看到有些人为了个人私利而加入这个组织,最后放弃信仰、背叛她,给她光辉伟大的形象抹黑时,我又为她感到忧虑。

信仰观后感 篇8

一、民众心目中的“狐仙”禹王台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北7公里,东南距寒亭区30公里,西与寿光仅有1公里之遥。该村原属萧家营乡,2001年并入南孙乡,2007年又跟随南孙乡并入高里镇。据村碑记载,该村始建于元代。禹王台村因村西南角的一座禹王台而得名,而“台”与“村”的相邻并置成为该村的一大景观,并对村落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走进禹王台村,一个外来者常会听到村民关于狐仙的种种神奇传说的讲述。从狐仙的不同种类到不同性情,从狐仙的神奇本领到灵验传说,乃至人狐之间的恩怨情仇,都是村民不厌其烦的永恒话题,而且他们还会将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体验不断地添加到已有的狐仙故事框架中。由此,关于狐仙故事的不同文本形成了极为复杂的重叠与嵌套关系,不断地对村落信仰予以重塑、刷新,� 狐仙信仰,作为禹王台村的“标志性文化”,是我们理解村落社会与村民心态的一扇重要窗口。②

(一)狐狸与狐仙的边界在禹王台村村民心目中,并不是所有的狐狸都可 村民认为,所谓的狐仙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野生的而非人们所饲养;雄性;毛发为红色,即俗谓“火狐狸”。而人们常见的雌性、毛发灰白的“草狐狸”则不被视为狐仙,人们伤害到它也不会受到任何报复或惩罚。③笔者发现,持有这种观念的村民不仅限于禹王台村,在周边村落也是如此,如距离本村三里地的台底村即然。①另外,基于村民“物老成精”的传统观念,狐仙通常也被视作因寿限久远而得道的神灵,并因此而得到尊重。

(二)“火狐狸”的神奇在村民心目中,被视为狐仙的“火狐狸”具有神奇本领,描述“火狐狸”种种灵异现象的众多传说无不与此有关。据说,以前在麦收前后,是禹王台村狐狸繁殖的时候,不仅狐狸数量大为增加,而且在晚上能看到众多狐狸围着台子口吐“火蛋儿”②的神秘景象。能口吐“火蛋儿”的狐狸,可以给深夜迷路的村民领路还家。“我外祖父家是李家沿村,从这个庄到禹王台有20多公里。早先我外祖父家是个编户,每到秋后,都要套上车去禹王台北的洼里去拉苇子,拉回来垛成垛,压篾子编席用。外祖父说,那时在台北的洼里,一早一晚,能经常见到他老人家(狐仙)。那时北洼里没有正经道,时常走迷了路。到了这时,你跪下求告他老人家把你领出去。过后不一会儿,就能看到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个灯笼,你快它也快,你慢它也慢,保持着一定距离,把你领到家门口,那盏灯笼也就消失了。我曾问外祖父是个什么样的灯笼?他说那是狐仙老爷千年修行炼成了含在嘴里的仙丹,也叫夜明珠,它吐出来顶在头上给你照亮。”③诸如此类的故事不胜枚举。

(三)狐仙世界的“新成员”禹王台周边的海拔高度不过10米左右,过去时常遭受西来潍河与北面海潮的冲击,高耸的禹王台成为狐狸的栖息地。据禹王台村村民说,自从1970年代在禹王台和本村住宅区之间修起高大围墙以后,狐狸就不再成群结队地出现,最后竟然彻底绝迹了。但当我们前往调查时,台上仍然有十几只狐狸出没,据说是禹王台现任住持H道长买来的。面对我们这些外来的调查者,H道长总是津津乐道于这些“狐仙”的神奇表现,如神出鬼没、风度翩翩、遇狗无畏等。我注意到,一旦有客人上山,总会有一只或数只狐狸小心翼翼地跑来接受客人馈赠的零食,此时H道长便会一再向客人道贺,将客人与“狐仙”相遇描述成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福分。不过,禹王台村村民似乎并不接受这种说法,“今天上午你们见的就是放生的。去年放生的那些狐狸,乍放过来不适应,很多就死了,我们就埋在了上面”④。这些放生的狐狸死后,就由H道长做成狐狸冢,供狐仙信众祭扫,也为禹王台平添一种神秘气氛。

二、狐仙信仰的表现形态与村民的逻辑编织狐仙信仰在空间、时间方面有着诸多表现形式,甚至与部分人生礼仪结合在一起,渗透进民众的观念世界之中,形成了对其自身生活的解释。

(一)狐仙信仰的空间表征张士闪认为,村落中的神圣空间通常包括两种,即村属神圣空间与家院神圣空间。而每一种神圣空间实际上又分为两类,即恒久性神圣空间与临时性神圣空间⑤。显然,禹王台村狐仙信仰的恒久性神圣空间主要是禹王台,其俨然已成为民众信仰的神圣中心与动力之源;临时性的神圣空间则主要体现在家院祭拜中,村民在家里为狐仙塑造神像、设置牌位神龛的较少,大都是在有需求时以黄布或者黄纸写名的方式祭拜,往往与其他诸神如灶神、天神、财神等一起祭拜,由此形成了信仰观念中的某种秩序。这既是村民对于自身生存空间的信仰建构,又是对自我精神世界设置的不同载体。禹王台在历史上建有禹王庙和老三哥庙,抗日战争时期庙宇被全部焚毁,自1990年代初开始重新建设庙宇,当前已发展成为具有众多神灵的庙宇群,如胡三太爷庙、仙姑庙、城隍庙、财神庙、山神庙、北斗庙等12座。在禹王台的底部还有两处狐仙洞,洞里光线昏暗,门口有新建“心诚则灵”石刻,下方放着一个石质的狐狸塑像,门口有对联“天下万户信神,地上三泰最灵”。2011年10月,又为刚落成的女娲娘娘神像举行了开光仪式。据H道长讲,女娲神乃是天下诸神的创造者和最高统领者,如果禹王台上没有她就位,那么这些神就会乱。此外,近些年来还设有狐仙冢三座,据说所埋葬的大多是被人误杀的狐狸,这些人在受到狐仙惩戒之后,为求解脱,于是许诺厚葬这些非命的狐狸而立下了狐仙冢。以女娲娘娘庙为代表的后来增设的地理景观,意在谋求一种新的信仰体系的构建,并部分地改变了禹王台原有的信仰秩序,也打破了村落信仰体系保持已久的封闭性。显然,民众先前祭拜的空间如狐仙庙宇与狐仙洞,早已完成了神圣资本的原始积累,共同将禹王台烘托为这一带十里八乡的神圣中心。然而,近年来各种新景观的动工,冲击了村民心目中原有的“狐仙世界”。⑥如果说,1970年 目前看来,这种对峙或分裂也许会长期存在下去。但从另一角度来说,原有狐仙信仰传统的延续与外来者对于本土狐仙信仰逻辑的改写,共同烘托、增加着禹王台的神圣感,并对禹王台村以及周边乡土社会生活施加影响。

(二)信仰的特殊时段一年之中,禹王台村村民围绕禹王台举行狐仙信仰活动的重要时间点有三个:一是正月十六禹王台庙会,另为三月三与九月九,而以正月十六最为隆重。年节过后,大致从正月初十开始,就有香客陆陆续续从四面八方赶来,在正月十六这天达到高峰。其祭拜仪式一般是上香烧纸,磕头祭拜,给老三哥加袍穿鞋,此外还伴随着众多艺术表演活动,如玩龙灯、唱吕剧、扭秧歌、玩杂技等。另外,还有售卖各种商品的各色商贩,如日常生活用品、儿童玩具,还有祭祀用的喜钱、纸宝、高香等。香客除了禹王台周边村落外,还有的来自潍坊、济南、东营、青岛等地。三月三与九月九的禹王台庙会,正逢农忙,场面较为冷清。除上述庙祭活动外,一些老年村民逢庙会之期,往往在家中找一块黄布,写上“老三哥”的名字,烧纸钱,供奉水果、肉类等祭品,嘴里念叨着自己的祈愿,与年节祭祖的方式类似。除这三个时间点外,过去每月逢初一和十五,也有村民到禹王台烧香、发喜钱,每到过年各家各户更是先要到台上祭拜狐仙后才回家过年,俗谓“过年拜狐仙,全家保平安”。现在,这种现象已极少见,但在遇到难题时依然会想到向狐仙求助。比如家庭成员有患“怪病”的,医院难以诊断,村民便会去禹王台烧香祭拜或求助于村内香头。①显然,村民的狐仙信仰并没有因为“狐仙”的绝迹而消退或减弱,而只是暂处于一种“潜隐”状态,正如他们相信“狐仙”也正“潜隐”于世界的某个角落一样,一旦有难,便会自然而然地向狐仙求助。造成狐仙信仰的这种“潜隐”状态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现代城市的生活节律已经逐渐蔓延于乡村生活,人们外出打工,早出晚归,忙于生计,与传统农耕生活相联系、发生于农闲时节的狐仙信仰的传承机制受到冲击;其二是当代信仰活动中日益增强的功利性。当然,民间信仰活动的产生与存在本身便与一定的功利目的相联系,但其功利目的从来没有像当今之时那么突显。绝大多数村民不再每月到王台行祭,而仅在求财求禄、趋利避祸等关乎世俗利益之时才前来祭拜。即使是在庙会之期进庙烧香时,也经常充满了戏谑色彩。

(三)传说:狐仙信仰的口头叙事在村落生活中,传说是信仰活动的一部分,讲述故事的过程同时也是信仰传播的过程。禹王台村流传着大量与狐仙相关的故事,成为村民交流情感、表达生活感受的话语形式,形成了村落社会中信仰叙事与现实生活的逻辑编织缔结。这一切需要一种粘合因素,作为故事主角的人和狐便承担了这一功能。流传于禹王台村的诸多狐仙故事,主人公往往因做善事而得到回报、因做坏事而得到惩罚的结果收场。饶有兴味的是,村民常常会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气来讲述,强调主人公就是村里或者附近的某人,最近还看到了他本人或是他的子女。例如,“禹王台村的一个老村委书记,1975年秋天在村里苗圃指使民兵连长用枪打死了一只狐狸,并与多人煮了吃了。结果在后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位老书记就瘫痪了,他的一个闺女长得奇俊,也突然变成哑巴(后来嫁到邻村,前几天还带着十几岁的儿子回娘家来了),民兵连长也得了肠癌很快去世。有个只喝了点汤的人,也被一匹马踢断了腿,而这匹马一直非常温顺,从未伤过任何一个人”②。在这样的叙事框架中,村民通过不断地讲述,使得狐仙的权威性在村落生活长期保持或增强。这类“灵验故事”,符合村民心目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生活逻辑,依附并诠释着民间信仰,是民间信仰的具体化表现,它不是发生于特定时空中的信仰活动,却是神灵信仰最好的“宣讲教材”③。依靠这种“宣讲”,信仰传统在村落社区中得以维系,从而具有了顽强的生命力。从另一角度来说,狐仙所代表的神秘世界代表了村民对神秘莫测的“宇宙意志”的直觉,当他们将之与有限的人生进行对比,自我的渺小感便油然而生。在他们看来,狐仙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奇本领,并与人类一样有着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因而可通过“待人之道”与之形成互动、互惠的关系,他们对于狐仙的敬畏、虔诚、忌惮、依存等情态大致与此相关。显然,社区的秩序维护与个人的功利诉求,代表了乡土信仰传承的最根本的动力机制,并最终使得信仰在村落知识系统中比较牢固地占有一席之地。

信仰观后感 篇9

论文摘要:教育信仰在教师的教育生涯中起着精神引领和行动准则的功用。教育信仰的养成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进行:一是树立正确的教育信念;二是确立积极的教育情感;三是形成坚强的教育意志。三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教师教育信仰就会逐渐养成。

当前,教师对教育的事业心不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教育只是教师得以生存的职业,而不是一项为之奋斗而无悔的事业,这导致在教育领域产生诸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追本溯源,多是教育信仰缺失造成的。如何重建教育的崇高精神,让教师怀着虔诚的事业心,运用教育智慧去育人,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提升教师的教育境界,都需要教师的教育信仰。

一、何谓教师教育信仰

关于信仰的含义,众说纷纭,《辞海》中的解释是:“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李德顺认为,“信仰是指人们关于最高(或极高)价值的信念。”谭振宇认为,“信仰是指对于终极价值的确信”。荆学民认为,“只有那些关于极高或最高价值的信念才能成为信仰。”从以上的解释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点:一是信仰是对某种价值的确信,即某种宗教、主义、信念等的极度坚信;二是信仰使人在实际行动中身体力行。笔者认为,信仰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被认定的终极价值的极度信奉和自觉追求。

什么是教师教育信仰?笔者认为教师教育信仰必须在教育关系中理解,它是教育信仰主体、教育信仰客体二者关系的反映,这种教育关系实质是价值关系,表现为教育本真属性和教师的自身需要二者所构成的价值关系。教育的本真属性就是生成智慧生命和道德生命,实现心灵和心灵的交流,精神和精神的畅游,教师的需要就是用教育智慧来培养学生,生成学生的智慧生命和道德生命,在这个过程中追求教育真、教育善、教育美,实现和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从而提升教育境界和人生境界。教师教育信仰必然存在于教师和教育所构成的价值关系中,是教师对这种价值关系的评价及对评价结果的持有。因此,教师教育信仰是教师在评价教育本真属性和教师需要关系的基础上,对于某种被认定的终极价值的极度信奉和自觉追求。

二、教师教育信仰的功用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 ”教师作为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这包韵得性两方面的教育:一是传授知识和形成技能最终使学生拥有智慧;二是在传授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精神境界进行提升,最终使学生拥有道德。在实施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拥有教育信仰,这样才能更好地从事教育活动。

1.教育信仰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精神引领

教育信仰首先是教师对某茅隧版价值的极度信奉。所谓极度信奉,指的是教师在精神层面上对终极价值极度相信、热爱和仰慕。对于教师而言,就是对教育真、教育善、教育美这一终极价值的极度相信、热爱和仰慕,表现为教师把教育真、教育善、教育美作为自己的精神目标,并在终身的教育活动中去实现。实现了教育真、教育善、教育美,教师就成就了幸福的教育生活,提升了教师的教育境界和人生境界,从而完成了这一精神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信

2.教育信仰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行动准则

教育信仰同时是教师对某种终极价值的自觉追求。所谓自觉追求,指的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把所极度信奉的终极价值转变为具体的教育行为,这种具体的教育行为具有持久性的特点,不 教育信仰与教师的教育行为总是相一致的,有什么样的教育信仰,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因此,教育信

3.教育信仰是教师实施成功教育的保障

教育信仰是教师对某种被认定的终极价值的极度信奉和自觉追求,表现为对终极价值的信奉和追求的统一,即对信奉的终极价值在精神上高度认可,在行动中忠实地执行。在实施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把信奉的终极价值转化为精神信念,成为实施教育活动的精神引领,在任何时候和任何环境不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把信奉的终极价值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在每一项教育活动中都认真的遵守自己的精神信念,变成具体的教育行为。只有把精神信念和具体行动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就会取得成功。

三、老师教育信仰的养成

1.树立正确的教育信念

教育信仰来源于教师刊教育的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教师对客观教育世界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即教师通过对纷繁复杂的教育活动进行正确的认知,从而把握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通充扭里性认识,教师获得教育知识经验、个性化教育理论观念、教育信念。这些理性认识结果都是对教育世界正确的反映,即正确地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正是因为是正确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所以才能被教师所信奉和遵从。可见,理性认识是教育信仰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的理性认识主要通过三个阶段来进行:(1)教育知识经验的获得。教师通过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初步的教育实践,获得了教育知识经验。这一过程是教师对所学习的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加以机诫运用的过程,还没有进行个性化的提升,仅是对学习结果和实践结果的初步认识。

(2)个性化教育理论观念的形成。在获得教育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对教育知识经验的分析,并不断把这些分析的结果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加以论证和检验,经过多次的论证和检验,教师就会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独特的认识,这些独特的认识经过不断的加工整理,会逐步形成个性化的教育理念观念。

(3)教育信念的树立。所谓教育信念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确信为真的观念和理论,是对教育观念和理论的肯定性持有。教师经过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对个性化教育理论观念的论证。会逐步坚信所持有的教育理论观念能够解决其教育生涯中面临的教育问题,由此产生对所持有的个性化教育理论观念的确信,这些个性化教育理论观念经过多次的提升,教师就会逐步获得教育信念。教育信仰首先是一种教育信念,但不是所有的教育信念都 教育信念与教育信仰存在着相同之处,都以相信为基础,所不同的是,教育信念存在于意念层面,而教育信仰不仅停留在意念层面,还具有实践的倾向。同时,教育信仰是教师对教育信念的一种坚信和仰望,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相信刁能对某一教育信仰对象坚信不移,才会形成教育信仰。

2确立积极的教育情感

教育情感是教师认识教育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指教师对教育的属性是否满足其需要的这种关系的体验和感受。教师的教育情感首先潜留在教师的内心。作为一种自我体验而存在,其次还以各种方式表露出来,外化为一种积极的、肯定的情感追求,表达的是一种喜爱的、神圣的、高尚的情感体验,成为一种现实的教育力量,参与到教师开展的各项教育实践活动中,促使教师饱含热情和激情地执着于所从事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情感分为积极的教育情感和消极的教育情感。积极的教育情感在教师教育信仰的养成过程中具有推动的作用。如何确立积极的教育情感呢?主要分三个阶段来进行:

(1)确认识教师的使命。教师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所担负的使命,教育是生成智慧生命和道德生命的活动,因而教师担负着培养智慧生命和道德生命的光荣使命。只有正确认识了教师的使命,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投人自己的热情和兴趣,才能喜欢教育,热爱教育,这是培养积极的教育情感的基础。

(2)在教育实践中产生教育情感。教育情感是在教育关系中产生的,这种教育知落主要表现为实践关系。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把所学习的教育理论应用到教育实践中,有一些教育理论会取得成功,这会给教师带来欣喜,这种欣喜慢慢地会转化为对教育的喜欢和兴趣,并逐渐产生积极的教育情感。

(3)在教育实践中升华教育情感。在教师个性化教育理论观念形成的过程中,教师会把这些理论观念不断的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加以论证,每一次运用和论证都会有所收获,这些收获会使教师体会到成功的决乐。经过多次的实践论证,教师会把对教育的喜欢和兴趣进一步提升,形成对教育的一种持久的热爱,从而升华教育情感。

3形成坚强的教育意志

教育意志是教师在评价教育本真属性和教师需要关系的基础上,预选一定的目的,通过调节、控制实现确定目标的自觉意向。教育意志是教师内部目标向外部动作的转化,在教师的教育信念和教育情感向实践转化的过程中,教育意志表现为一定的自制力,它使教师的合态更加稳定,追求更加执着,更能使教师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为实现自己的教育信仰甚至不借牺牲一切。正是由于它的作用,教育信仰才不只是一种精神和心理的状态,而是一种行动。

(1)明确追求的目标。目标是行为的导向,在教师教育信仰的养成中,教师追求的目标就是教师持有的教育信念,即对教育真、教育善、教育美这一终极价值的持有。教育真、教育善、教育美作为最高价值的信念,如果教师对这一教育信念有正确的认识,就

信仰观后感 篇10

要:教育信仰是指教师、师范生由对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的理解而形成的观念体系,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准则和意识规范,它表现为一种理念的存在,承担着价值观念引导的重要作用,是师范生专业成长的观念前提。在教育信仰体系中,其核心价值和最终目的是树立“人”的尺度,为培养“完整的人”服务。在免费师范教育中,培养师范生的教育信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应当遵循由外在规限到主体自觉的路向。

关键词:免费师范生;教育信仰;专业成长;培育途径

Educational Belief and Training of Free-Charge Normal School Students

Zhang Zhe,Cheng Guang-dong

(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

Abstract: Educational Faith is a belief system about teacher and normal students that is base on understanding fo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rofession, which is the awareness of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norm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t shows the existence of a concept, and bears the important role of guiding values, as well as it is the premise of the concept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Its core values and ultimate goal is to establish a "human" scale and service for the training of "whole person" .Training educational faith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and it should be followed by external restrictions to the main road to the unconscious.

Key words: free-charge normal school students; educational faith; professional growth; nurturing way

2007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实施免费师范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优秀教师和教育家,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2011年,首届免费师范生开始就业,但相关调查显示,只有2%的免费师范生愿意到农村就业,仅31.9%的学生选择从事教学类职业[1]。其背后反映出免费师范生相关就业政策的缺失,另一方面也说明免费师范生仍存在观念误区和价值偏差。在这一背景下,改革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提高师范生的培养质量,促进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将是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任务。其中,树立免费师范生的教育信仰,培养师范生科学的教育观念,显得尤为关键。

一、教育信仰:师范生专业成长的观念前提

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育的技术而已。”[2]一般认为,教育信仰是指教师、师范生对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的理解而形成观念体系,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准则和意识规范,它表现为一种理念的存在,是对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产生的强烈认同感和职责感的精神状态,承担着价值观念引导的重要作用。从专业成长的角度来讲,教育信仰对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的理解产生根本性影响,已�

1.教育信仰是教育活动的前提性承诺

众所周知,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影响来促进受教育者发展的主体性活动,其内容和形式都在价值指引下进行。一方面,教育活动本身自成目的性地含有一定的价值,教育活动的展开就是这种实践关系在现实中的表达。换言之,教育一开始就蕴藉着一定的社会性目的和个体性目的,它既要为社会承担传播阶层意识和主流价值的职能,又要通过文化教化达成人的培养,因此在其贯穿的一系列过程中并没有脱离价值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价值引导的教育活动,要使其价值得到落实,其实质就是把教育价值推扩,以教育促成价值、立场和技能的活动自觉,落实教育予以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承诺。

教育信仰是一个观念体系,“是一种前提性条件,是一种超越性、凝聚性和教育性的力量”[3],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价值引导的作用,是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的前提性承诺。第一,教育信仰就是师范生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前提性条件,是对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产生的强烈认同感和职责感的精神状态。从师范生专业成长的角度说,教育信仰就是为其未来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提供原动力,培养对教育行业和教师职业认识的观念和情感。第二,教育信仰首先在一定的价值观念上产生,但又不局限于一定的观念,是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动的中介性力量。在师范生的专业成长阶段,教育信仰依赖于一定的价值观念,培养师范生的科学观念,但最终要使这些价值观念落实于实践。第三,从根本上讲,教育信仰是一个有序的价值观念系统,为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提供价值目标的引导。

2.教育信仰是形成教师职业信仰的精神支撑

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感等方面,其中专业情感对师范生日后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师范生的专业情感是指师范生对教师专业所持有的理想、信念、态度和价值等的倾向系统,是从事教师职业的一种稳定性的精神体验。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传授师范生的专业知识是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的基础,专业技能的形成直接指向教育实践,而专业情感的培养则是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从相当程度上讲,师范生的专业情感的形成要为日后其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准备认同感和自尊感。因此,在师范生的专业成长阶段,专业情感是为师范生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提供一生热情的根本性条件。

在师范生的专业成长阶段,教育信仰就是要把制度化学校教育传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感等整合、统摄,为师范生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提供职业信念、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的支撑,即形成教师职业信仰系统。教师职业信仰是教育信仰的结果,是教育信仰在职业层面的关于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体,反映着人生的理想、境界和价值,具体是指:首先,“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信仰是人生活的目标、生活的激情,是人生的意义与归宿的共同源泉,是人的世界观的体现和反映”[4],教育信

概而言之,教育信仰是选择和形成教师职业信仰的内在依据,贯穿着人的主体意识的自觉过程。在教师职业信仰系统中,其理想、信念、态度、和价值等确立,一方面是在师范培养阶段教育所造就的,另一方面则由在师范教育之后的职业生涯实践中得到升华。教育信仰作为教师职业信仰形成的重要来源,不仅是师范培养的结果,而且是实现教师职业成长的精神力量。无论是师范生,还是从事教育行业的教师,教育信仰敦促其在职业生涯中,将教育之真、教育之善、教育之美作为职业的追求,为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提升人生的境界而不断创造性地、满怀教育热情地生活。

3.教育信仰是增强专业成长的意识规范

由于教育信仰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形式,在意识规范层面上能够指引人们的实践。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教育信仰作为一个观念价值体系,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教育过程乃至整个教育生活中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在师范生专业成长阶段,教育信仰就是要把教育中蕴含的真、善、美的价值置于思想和行动的核心地位,并以追求和实现真、善、美的教育价值为其最终目的。在这一阶段,教育信仰并不直接为其承载主体——师范生提供直接的行动指南,但是在意识层面和价值观层面为师范生的成长起着规范的作用。就此而言,教育信仰并不能直接增进师范生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感,但在根本上树立师范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教育信仰以实现教育之真、教育之善、教育之美为最高准则,以育人为最终归宿,因而就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精神体系,并调动各种精神因� 在教育信仰的导向下,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的主体,能够坚持一定的价值标准和行动准则,自觉选择适切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

二、育“人”:免费师范生形成教育信仰的价值归宿

从启蒙运动开始,尤其是现代社会以来,信仰就从宗教的遮蔽下得以解放,信仰回归人性重新使其获得了来源于人的本体支持。同样,教育信仰也不可能脱离精神主体而独立存在,它需要以人作为其承载。换言之,以人为主体产生的教育信仰,最终要在“人”上体现其价值承担。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对未来教育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免费师范生的教育信仰,就是要培养其育“人”的观念,尊重并实现人的价值。

1.教育信仰的人学价值意蕴

信仰作为人的自我意识、自我理解和自我超越的主体性存在,要以人或者人性的选择为根基。归根结底地讲,真正意义上的信仰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特殊形式,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活动。这就意味着,所有的信仰都与人发生着内在的关联。由于人是一个“不断自我创造、自我发展和自我更新的开放性的存在”[5],能够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与动物区别开来。与动物所不同,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在人的意识支配下完成的,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精神信仰的推动和指引。作为一个庞大的价值观念系统,信仰并不能外在于人而被认定为客观的物质性存在,其本身是直接面向于人和人的实践而产生的教育之善、教育之真、教育之美的综合系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外部世界和内在人性的理解所形成的切己体验和尊重。在这个意义上,信仰首先不只是表现为人与动物的区别,而且表现为生活的方式和人生的态度,是对人和人性的价值的实现方式的基本认识,具有着强烈的人学色彩。

教育信仰是构成整个信仰体系的子系统,本身也含有深厚的人学意蕴,其人学价值主要表现在:首先,教育信仰是根植于人性的价值承诺,超越了对信仰的流俗理解。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了培养人,其根据在于人性的可超越性,教育信仰的价值承诺就是通过价值观念的引导,使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的主体能够正确理解自我、发展自我和创造自我,对从事的活动产生持久的兴趣与尊重,并对人性的完满抱有高度的热情和足够的希望。其次,教育信仰是对教育活动本身或教师职业的信仰的维持,乃至是对自身存在意义的终极性关怀,但由于教育直接面向的是人,使得其区别于具有超验主义性质的,直接或间� 最后,教育信仰是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使人能够尊重和实现自我的存在价值,从而获得生活的意义和提升人生的价值,即意味着教育信仰本身就是一个价值性的存在,为实现人的价值提供精神动力。

2.培养完整的人:专业成长阶段形成教育信仰的基本诉求

前文一再强调,教育信仰首先是在精神活动的领域得到辨认的,它本质上是人的特殊精神活动形式,是由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构成的观念系统,并以人为价值承载的主体。因此,教育信仰并不能直接解决种种教育问题,只能在最大程度上匡正人的价值观念。在师范生的专业成长阶段,培养师范生的教育信仰,最为根本的是要为师范生将来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树立培养完整的人的观念。正如有学者指出,当前种种教育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的信仰的缺损。但究其根底可以发现实际上是对人的培养的偏离,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观念是实践中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具体而言,在师范生专业成长阶段,培养其教育信仰,在观念层面上应当包括如下几大方面:

第一,“育人为本”的教师使命。在当代,教师的基本任务主要是通过教育教学来传递人类文化、传播优秀精神、培育良好道德等,最终实现对人的培养。从相当程度上说,实现对人的培养,是教师最为本真的使命。换言之,教师要以育人为教育的起点和原点,在实践中要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育人为本”的工作要求,一方面表明国家力图在培养观念和培养模式上有所更新,另一方面也说明“育人为本”理念正在被接受� 免费师范生教育是国家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举措,“育人为本”不仅关乎整个师范生教育的人才培养,而且关乎教育的未来发展走向。在师范生培养的过程中,明确育人为本的教师使命,恪守教育信仰的行动准则,是其顺利过渡到职业生涯,履行教育培养人的使命的前提和准备。教育的根本功能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处在‘人的革命’时代的中国教育必以人的转型为己任”[6],而教师则要以育人为根本。

第二,“以人为本”的教育立场。长期以来,教育便承担着维护阶层利益、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人”在教育中被湮没,出现了“人学空场”。教育要填补人学空场,就要转变其立场,要始终是以人为出发点的,“教育的根本要旨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这已经是古今中外公认的通理。教育本姓‘人’。为此,‘以人为本’对于教育来说是不言自明的。”[7]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立场,才可能使被僣越的“人”真正成为在场者,成为真实的存在者,才可能找到个体存在的事实、意义与价值,最终使教育真正归属于人。在师范生专业成长阶段,“以人为本”的教育立场主要是指教育要树立以人为价值衡量的尺度,培养师范生对人的价值的认识,明确教育发挥作用的边界,本着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的职责,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人的发展,而不是以教育之外的目的来限制人的发展。从教育信仰的角度讲,“以人为本”的教育立场就是积极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贡献精力、倾注热情,以人的发展为价值标杆,以现实中的“人”作为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

第三,“完整的人”的教育关怀。在人类的信仰体系中并不缺乏对人自己的认识,而正如前文所言,教育信仰要以人和人性的选择为基础。教育要实现“育人为本”和“以人为本”并不单纯是基本原则的遵循,其内在还应当包含着这样的价值理想,即教育所面向之人和培养之人应当是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片面的人。教育信仰所确立的人的尺度,是要以人的总体性发展和全面性发展为依据。马克思就曾对总体的完整的人作出过描述:“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8]因此,在终极意义上,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的主体,应当具有对“完整的人”的教育关怀。但“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9],即教育培养“完整的人”的情怀需要关照“人”的现实性。在师范生的教育过程中,就不仅是从价值层面上传达这一观念,还需要培养其技能,创造一定的实践可能。

三、由规限到自觉:免费师范生教育信仰的培育途径

在整个精神领域,教育信仰与其他信仰一样,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借助一定的教育力量和实践机制,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培育才能形成。教育信仰是一个价值观念系统,进行教育信仰的培育,主要是情感、态度和价值的熏陶和培养,但也离不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因为,知识的传授首先清理认识误区,塑造理性思维,培养理性选择能力;而技能的传授则是为了将知识、情感和价值付诸实践。因此,培养师范生的教育信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但总体而言,应当遵循由外在规限到主体自觉的路向。即教育信仰的培育不能是外部的强制性要求,而是出于内在的需要和自觉的选择。

1.积极学习教育学知识,培养科学的教育观念

教育信仰主要是教师、师范生对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的理解而形成观念体系,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的理性认识。因此,在免费师范生教育信仰的培育上,首先要传播教育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选择能力。只有师范生的专业知识即教育理论知识得到真正的充实,师范生才能够较为客观地认识整个外部世界,对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有正确的认识,并能较为直观地把握教育活动中的现实关系和客观规律,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体系。只有在科学掌握教育知识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科学的教育信仰,才能对纷繁复杂的信仰现象和价值现象作出理性判断和正确选择。培养科学的教育观念,对师范生的教育信仰的形成起着根本性的影响。正如前文所述,教育信仰要重新树立“人”的尺度,就依赖于对人的科学认识,而要落实“育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和“以人为本”的人学关怀,都不可能脱离科学的教育观念的有效引导。教育学知识要为师范生教育信仰的形成提供理性根据,而科学的教育观念则起着价值导向和观念纠偏的作用。

2.正确认识教师职业,树立教师职业信仰

正确认识教师职业,首先需要认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第一,教师职业的对象是教育活动中现实的人,而不是无生命表达的物体;第二,教师职业的基本职能是开展教育教学,目的在于培养人,其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第三,教师职业的劳动成就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而不是即时见效的,即教师发挥的教育影响具有时间上的无限性和作用上的潜在性。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的主体应当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同时,由于教师职业所具有的上述特殊性,又要求具备深厚的情感,并逐渐形成教师职业信仰。从很大程度上说,教育情感是产生教育信仰的重要精神机制,也是形成教师职业信仰的内在动力源之一。“教师的教育情感首先潜留在教师的内心,作为一种自我体验而存在,其次还以各种方式表露出来,外化为一种积极的、肯定的情感追求,表达的是一种喜爱的、神圣的、高尚的情感体验,成为一种现实的教育力量,参与到教师开展的各项教育实践活动中,促使教师饱含热情和激情地执着于所从事的教育实践活动。”[10]因此,在师范生培养阶段,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情感,树立其教师信仰信仰,是形成教育信仰的重要条件。

3.开展价值观教育,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在大工业和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浸淫于现代性的人们在观念上出现了严重的“去道德化”,生活变得支离破碎,出现了鲍曼所言的“碎片化”:“现代社会的突出之处在于它使道德责任脱离了道德自我这一趋势……。其结果是,形成了一种用伦理,即规则和习俗的法律般的准则,取代道德情感、直觉和自主自我所产生的强烈要求的趋势;另一方面,形成一种‘不可置否’的趋势——即是免除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人� ”[11]尤其是在当前,价值观的偏离、道德底线的崩溃,业已成为整个社会的顽疾,并蔓延至整个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种种教育弊病的产生,其根源不在于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是否合理,更根本的在于基本框架背后的价值导向是否是合人性的、合理的。在相当程度上,价值观的混乱和道德的背弃,加速了种种教育问题的产生,加剧了教育问题的复杂性,教育为实现人的培养的使命逐渐失落。要解决种种教育问题,首先是促进观念的变革,而师范生教育是整个教育观念更新的重要场地。对师范生开展价值观教育,培养师范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养,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教育信仰,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思想境界和人生境界,贯彻教育对人的培养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甘丽华。首届免费师范生仅2%愿去农村 仅三成选择从事教学类职业[N].中国青年报,2011-03-12(03).

[2]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4.

[3] 石中英。教育信仰与教育生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

[4] 赵继伦。精神文明的时代审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87.

[5] 高清海、胡海波,贺来。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126.

[6] 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9(11).

[7] 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