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观后感(优秀27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 1

电影真实再现了1960、1975年中国登山队勇登珠峰的壮举,电影才开始10分钟就让人泪目,算是第一个小高潮。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又是在祖国周年华诞上映的献礼片,这部电影的表现可以算是很不错了,就像在映后交流时两位老师说的那样,这部影片就是对祖国最好的祝福。稍有不足的地方个人感觉有两点,一个是配音和演员口型有时候会对不上,有时会让人有些出戏。

另外一个是感觉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在有限的时间(120多分钟其实不短了)和影片的剪辑上会让人觉得有些用力过猛。

很敬佩主创团队们为这部电影做出的努力,在珠穆朗玛3个多月的实地拍摄也为影片加分不少。总体说来,还是很看好这部电影在国庆档的成绩,毕竟演员实力放在哪儿,内容表现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可以期待一下。

《攀登者》观后感 2

国庆期间,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一部电影—《攀登者》。

1960年,中国组织登山队等珠穆朗玛峰,当时,尼泊尔等上了珠穆朗玛峰,并且说珠穆朗玛峰是他们的,中国就决定也要登上珠穆朗玛峰,在外国人面前展示我中国人的真正能力。

1960年的一个夜里,中国登山队三名成员成功登顶,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在方五洲救曲松林的时候,摄像机掉下了山谷,登顶了之后,没有东西拍摄,他们就拿了一个手电筒,把国旗放在电筒里埋在雪里,下山了。

可是外国人不承认,在1975年,登山组委会书记又组织了一批人登山,包括第一次等的人,他们要走北峰登,北峰非常危险,尼泊尔是从南峰上的。第一次他们等到了大风口,因为有成员受伤,需要治疗,所以他们不得不撤退。第二次,一名摄影师带了一群年轻人登山,到了第二台阶,准备搭梯子,正当他们拍照时,队长被一个氧气瓶砸晕,为了不让摄影机带入深谷,牺牲了自己,他们也撤退了。

每年有2个窗口期,都过了,暴风雨要来了,气象组说,等风暴过后就还会有一个短暂的窗口期。于是他们就坚持了下来,终于在1975年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同时还建了一个人造梯,插上了中国国旗,拍下了照片,纪念这神圣的时刻。

不畏艰难,勇攀高峰,胜利终将属于你。

《攀登者》观后感 3

简直让人无语,原来满怀期待地看攀登者这种题材,结果电影完全不把重点放在攀登本身,穿插无厘头爱情线,张译那条线也很突兀,攀登本身的记述倒少了,章子怡迷路方去救的那个片段简直太假,还有那么高的山高兴的连帽子都不戴,这很不符合常识好吗?还有既然山上气候变化在几秒钟,为什么还要气候局,章子怡真的不适合这个角色,不是演技的问题,是角色本身的问题,捧那个女演员可不可以别那么明显?超级让人反感的。攀登者这种题材的不要太多主旋律,把攀登要做的准备,攀登的一些历史时刻,攀登队员之间的情感关系重点拍拍。一定要纪实。剧本乱七八糟的,太差了,别那么多废话,这种不需太多玛丽苏剧情的戏非要强插那么多,哎,失望至极。第一把攀登本身作为电影第一要义,第二主题上升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珠峰目前的危机与人类破坏,第三突出发挥人的性格本质,别动不动就是国家就是民族,多拍拍珠峰本身的景。非常不值得票价,以后不会轻易看电影了,主旋律要拍的高级点,别这么简单逻辑像个小学生似的,哎,就是缺乏一种高屋建瓴的本领以及剧本精细打磨的能力,多学习吧!

《攀登者》观后感 4

月底了,跟老公吵着闹着要去看电影吃牛蛙。老公无奈,唯有满足。自家车开去修玻璃了,便开车爸爸的车来到了临港,终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攀登者》。

电影的宣传由来已久,一直非常期待。其一,参考这两年的电影,吴京出品,必属精品;其二,是对攀登珠峰的好奇。曾教过课文《攀登珠穆朗玛峰》,攀登者们在第二台阶,克服重重险阻,终于在队长搭建人梯后,终于登顶成功。文字难免有些遥远,好奇便一直留存。

电影看完后才发现课文描述为1960年攀登珠峰的经历,电影讲述的则是1975年的第二次攀登经历。电影中,对于第一次登顶的简单交代,让课文得到了印证。这是一种神奇的感觉,犹如2020年,亲自站在兵马俑坑前是的感觉如出一辙:面上平静,内心却波涛汹涌,终于亲身看了历史,走近了历史,滋味无以言表,激动暗藏胸中。

《攀登者》本身题材新颖,但是剧情剪辑上,情感铺垫太多冗长,套路太多,缺少新意,虽也有点点感动,却远没有观看《流浪地球》时的激荡澎湃。胡歌与井柏然塑造人物也同样不自然,强推到观众面前,感动自然也就微薄了。但最后一幕看到1975年中国给出珠峰新高度8848、13米时,赞叹、感动、骄傲之情油然而生!

即使电影不够出彩,但仍是要感谢,对于攀登珠峰如此题材,真正是第一次。最后,补上一句:我支持每一个用心做电影的人物,谢谢他们的用心!

《攀登者》观后感 5

今天早上,爸爸在我弹完钢琴后,带我攀登石龙山。石龙山巍峨高耸,爬上烈士碑公园,需要消耗我大量的力气。在爸爸的坚持下,我终于登上了石龙山。登高望远,山上的空气真好,阳光照耀,我的心情也好了起来。这时不时让想起我看过的电影《攀登者》。

精彩的电影《攀登者》,讲述的是中国登山队员不畏艰难、挑战自我、勇攀珠穆朗玛峰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方五洲,曲松林,还有徐缨,李国梁,杨光他们,为了登上珠穆朗玛峰,他们从出发营地开始训练,窗口期时间很短,他们想尽办法走过大风口,穿越北坳路线和第二台阶,不怕困难,一次一次失败都不放弃,面对雪崩也不退缩。最后,她们成功登顶,为中国人争了光,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人是好样的。

想到这里,我不仅对方五洲、曲松林等人更加敬佩,他们身上的这种品质,特别是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要做一个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小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战胜自己。

《攀登者》观后感 6

假期,我观看了电影《攀登者》,他们不畏寒冷、不怕牺牲,誓死捍卫祖国的尊�

1960年,他们在食物匮乏、气候寒冷、条件非常恶劣的环境下,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从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他们在登山过程中,先遣队长不幸遇难,他在临终前,把登山的艰巨使命交给了下一任队长方五洲。方五洲带领队员们,没有食物就用雪充饥,没有梯子就搭人肉梯子。队员曲松林因为怕鞋上有冰太滑,又担心冰镐刺伤队友,在零下三四十度的环境下,赤脚搭人梯,把脚都冻伤了,不得不截肢。在攀登途中,他们遇到了好几次雪崩,他们都顽强地生存下来。最后通过他们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登上了珠峰山顶,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高高的`山顶。

他们这种牺牲小我、为国争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我为他们竖起大拇指。

攀登者观后感 7

国庆放假第一天的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妹妹一起去看电影(攀登者)演员都是大人物,他们都好厉害,告诉自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到,只要用心,坚持!以后学习要多用心,细心,没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能什么事情都靠爸爸妈妈来帮我,在这里我也祝福我伟大的祖国,越来越好,繁荣昌盛!

《攀登者》观后感 8

很多角色的命运是出乎我的意料的,但置于真正的现实条件之下,又在情理之中,残忍却又真实。

观影途中一度让我湿了眼眶。这部电影置于在爱国情怀和中国精神之下,也让我思考了很多。吴京在影片中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珠穆朗玛峰对我来说是天堂,对其他人来说是地狱。

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登山者,肩负的是祖国赋予的使命,但当面对的是命途多舛,却依旧选择不顾一切的向前,甚至可以为了登顶甘愿放弃生命的时候,使命,已然和自己的梦想融为一体。当吴京饰演的角色因为登顶不被承认而遭人质疑嘲弄砸窗户的那一刻,我有联想到很多。我想到了所有为了国家贡献了很多的那些人,他们可以是运动员,可以是科学家,但当你奉献一辈子,付出了多少只有自己知道,别人在乎的只有一个结果。只要结果不是大众期望的,迎来的便是旁人隐藏自己身份后对他们肆无忌惮的讥讽。

我不知道这部影片在制作的时候是否有这个映射,但我真真实实地想到了社会中所存在的这个现实问题。我触动非常大的是井柏然的角色主动请缨当队长带领登山队登顶的场景。我们不能永远在庇护之下。

那一刻,我好像看到了作为我们年轻人的力量与责任。多像啊,不管是登山还是现在我们所处的一切,我们老在前人树下乘凉,理所当然地接受着前人的给予,庇护下的我们理应承担起很多责任,也应该去学着自己开辟道路,而不是总是踩着前人的脚印。

从这部影片中,我看到的除了对那个年代的登山队的中国精神的致敬和学习,还有对当今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一种反思。

《攀登者》观后感 9

电影真实再现了1960、1975年中国登山队勇登珠峰的壮举,电影才开始10分钟就让人泪目,算是第一个小高潮。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又是在祖国70周年华诞上映的献礼片,这部电影的表现可以算是很不错了,就像在映后交流时两位老师说的。那样,这部影片就是对祖国最好的祝福。

稍有不足的地方个人感觉有两点,一个是配音和演员口型有时候会对不上,有时会让人有些出戏。

另外一个是感觉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在有限的时间(120多分钟其实不短了)和影片的剪辑上会让人觉得有些用力过猛。

很敬佩主创团队们为这部电影做出的努力,在珠穆朗玛3个多月的实地拍摄也为影片加分不少。总体说来,还是很看好这部电影在国庆档的成绩,毕竟演员实力放在哪儿,内容表现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可以期待一下。

攀登者优秀观后感 10

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从来都不缺英雄。——题记

昨天,经老师推荐后,我点开了这部电影——《攀登者》,看完后,我感触很深。

《攀登者》讲述的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却因突发意外,致使相机丢失,未能留下登顶证据,这一次登山未获得国际认可。

13年之后,中国攀登队再次集合,第一代攀登者的故事激励着第二代。在经历了无数次危机与重重困难后,中国队终是再次登上了珠峰之巅,将红旗插在了珠峰之上,洗刷了中国攀登者们近15年的质疑与屈辱。

“登上去,让全世界看到中国!”这是第一代攀登者队长牺牲前,挣扎着吐出的最后一句话语。

“我们自己的山,自己要登上去!”这是所有攀登队员誓下的诺言,只要不倒下,就坚持到最后一刻。

数次攀登珠峰,克服的是自然极限,耀眼的是不朽精神,闪光的是无畏信念,铭记的是爱国热血。无论风暴,雪崩,冻伤,亦或是截肢,殉难,牺牲。永不放弃,勇往直前。这些可敬可佩的付出和迎难而上、不畏险阻,凝聚在一起的,是不灭的民族精神。

当我看到张泽饰演的曲松林,像孩子般扑在方五洲怀里,放声大哭时,我的鼻头也是酸的,无论身处何方,看到这一幕,都难免回心酸,眼泪是用情至深的证明。

其实,我们都是攀登者,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珠穆朗玛峰,都要面对风雨,碰过绝壁后,找到能支撑我们走下去的东西,伴随着爱与使命,责任与勇气,一步一步走下去。而我们看这些电影,不单是为了牢记历史,不忘英雄,更是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获得前进的动力。

英雄不老,品质长存。

攀登者观后感 11

今天妈妈带我和哥哥去看了电影《攀登者》。

电影讲述了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可惜,由于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而被西方国家质疑,我们的登山队员用生命换来的荣誉不应被怀疑。队长在等了15年之后的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再次成功登顶珠峰。这其中的艰辛是巨大的,为了保护摄像机,留下登顶证据,中国登山队付出了鲜血和生命。

电影里暴风雪和雪崩的画面到现在还在我脑海里浮现,实在是太可怕了。好佩服那些登山队员们,为了把中国的五星红旗插到珠峰顶上。他们勇于攀登、不畏生死,他们把祖国的荣誉,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他们是我心中的英雄。

攀登者观后感 12

不同的是,李国梁终没有机会对黑牡丹表达,他的爱全在那一张自己拼成的合影里,而徐缨,等到了不善表达的方五洲说“我要娶你”,微笑而逝。很难说,谁的遗憾更大一点,但正如那句“山就在那儿”,珠峰见证无数人的攀登,千年矗立不变,爱人在心里也会是一座山峰,他/她就在那儿。

然后就是攀登这件事。整部影片我的心情都像坐过山车一样,紧张到不行,有时甚至觉得都不敢呼吸,演员们精湛的表演更是把气氛推向高潮。毫不夸张,每个人都恰如其分,鲜明的展现了每个人物的性格。吴京的方五洲有主心骨的气场和铁汉柔情,章子怡的徐缨是过硬的专业气象保障是柔中带刚,张译的曲松林有执念有悔恨,井柏然的李国梁敢于担当勇于牺牲……还有胡歌、陈龙、曲尼次仁、何琳、拉旺罗布等所有主创,都让我跟着他们体会人物的悲喜,跟着他们或流泪或欢呼。

最后,我要说我最爱的演员井柏然。今天之前,我从没想过会为一部电影流这么多泪,也没想过 李国梁是有登山经验的摄影师,所以有着艰巨任务。完整影像资料是登顶的必需证明,承载着两代登山人的梦,井柏然的表演很准确,他对登山的热血,对黑牡丹的动心,对曲松林的坦诚,还有主动请缨的魄力,都让人物立住了,立体了。我看他反复拖轮胎、爬梯子、水中憋气,我脑中反复的是他从梯子上摔下来擦破手掌的样子,记得后来宣传另一部电影时他手疼的拿不了话筒,可他依然没有在任何地方提过这段,粉丝们都是在花絮出来后才知道。

井柏然现在还是不主动提受,因为他说这不值一提,演员最重要的是戏,为角色的付出都是应当的,观众看的是最后呈现好不好,而不是过程。我边看边哭边在心里说,井柏然你做到了!而李国梁生命的戛然而止,在登上第二台阶的喜悦之后,来得那么突然,快得我无法接受。我的泪水再次决堤,是为这个角色,他在的年华,拥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和登山能力、摄影能力,他离登顶近在咫尺,他用生命保住了相机和相机里的登山成果。不难理解曲松林拖回李国梁尸体时那种悔恨,他哭喊的“我错了”,是对方五洲说的,更是对这个年轻生命逝去的痛心,而我还想到李国梁未说出的那些话,觉得生命好渺小,想做的事,真的要及时去做啊,别等到来不及了才后悔。李国梁是有遗憾的,但他和无数登山人的攀登精神是不会消亡的。

就像主题歌里唱的:必定有我登上绝顶只为国旗飘扬,是信仰和使命感支撑着他们克服了我们想象不到的困难,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站上世界屋脊,而我们也不会忘了他们,更应该向他们学习,做自己人生路上的攀登者!

《攀登者》观后感 13

一场电影开始了。

银幕上映呈现了一座高大的雪山,壮丽而巍峨。他像一把尖刀一样,直冲云霄,刺破青天。他,就是世界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在1986年,中国,想要征服这座山,却显得那么不容易。8898米的高山,山顶寸草不生,一眼望去,只有黑白蓝三种颜色。黑色的是突出的石头,白色的是雪,蓝色的是天,有时还看不到天。看起来一片和谐的景象,爬上去,绕山攀登,行走起来却危机四伏。冰雪下藏着冰渊,稍有不慎,就会掉入其中,永远出不来。如果擅自行动,就会迷失在一片白茫茫的雪中。还有令你摸不透的雪崩、暴风雨。但却有一种鸟,每年迁徏的过程中,都要从珠穆朗玛峰上飞过。当然,也有同伴因此死去。

我们中国人就像这种鸟一样,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不畏艰险,登上了世界屋脊,可这却不被世界承认。原来在攀登的过程中,为了救一个队员而失去了摄像机,没有留下证据。我们又只好灰头土脸的重来。“你们为什么要攀登?”“因为山就在那儿。”曾有人这么问登山队的队员们,他们就凭着这句话的勇气,历尽千辛万苦,再一次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峰顶。他们凭着坚强的意志以及惊人的体力完成了对世界最高峰的挑战,向世界证明了,

中国人,登上了世界最高的地方。

攀登,要有耐心,只要一失足,身后就是万丈悬崖;攀登,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也许你头上就是峰顶,但却半途而废;攀登,虽然充满了危险,但登上峰顶的那种感觉,是光荣的。

这就是攀登者们。

攀登者观后感400字 14

1月13日这天下午14:00整,我在家里和妈妈看完《攀登者》这部电影,让我深受感动。

1960年,中国登山队由150个队员组成,准备从北坡登顶珠峰。他们经历了暴风雪、冰裂缝、雪崩等重重难关,终于登上了珠峰的“第二台阶”。而此时,登山队只剩下三个人。终于,在第二天的凌晨2点16分,他们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

虽然他们登上了珠峰,但是,因为没有拍到照片,所以不受西方媒体的认同。

1975年,中国登山队又带领了200余人,准备再次登顶珠峰,并打算测量出珠峰的准确高度。在大量的练习和几次的攀登后,9名登山队员成功登顶,创下了人类首次连续18小时,不携带氧气瓶登顶珠峰的奇迹!他们还测量出了珠峰的准确高度——8844。43米。

我们要学习登山队员们顽强的斗争精神。电影中,攀登者们在攀登过程中,不断地遇到各种难以预测的危险,多次命悬一线,却不曾妥协,带着向死而生的攀登精神,奋勇向前。

现在看来,攀登者攀登的不是珠穆朗玛峰,而是中国一步步向世界的新高度前行!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深受感动。电影里的方五洲,就像是这次抗击新冠疫情的我们一样,他在勇攀高峰,我们也在对着疫情奋力抗争,不停歇!不妥协!

攀登者观后感 15

今天下午,妈妈带着我跟弟弟一起愉快的看了一个叫做攀登者电影,电影里我知道了珠穆朗玛峰它有8848.13米。分别有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一阶段有被雪掩盖的冰裂缝。第二阶段有,巨石和鹅卵石。第三阶段有很强大的。风。最高可以把人吹到十公里以外。

《攀登者》观后感 16

个人觉得张译的演绎最让人满意,眼神里那种执着,那种遗憾,演绎得恰到好处,台词也很棒,但相比之下,其他演员的台词或演绎就或多或少有瑕疵了。首先说说章子怡吧,感觉影后把生离死别演绎得还可以,但对于徐樱这个气象科学家的形象刻画得不够立体,太过文弱,离开前后区别不大(个人感觉还是要一点区别的)。然后,个人感觉吴京老师的配音不够出色,在60年登顶成功时的台词演绎得不够好,与张译一对比差别就很明显了。再者胡歌,井柏然俩人演技还OK,但配音很让人出戏(个人感觉),然后小井和藏族姑娘的感情进展有点快啊,萍水相逢,暗生情愫,英雄救美,然后就爱得死去活来撕心裂肺?个人感觉在含蓄一点可能更好。

然后看完电影之后,觉得张译好帅,有那么一瞬间吴京也好帅,但看完电影之后对张译真的好爱。

《攀登者》观后感 17

大环境制作比之前有进步,而情感的连接有些突兀。

在祖国70周年的日子里,去观看了《攀登者》,查了资料,影片中的取景选择在岗什卡雪山拍摄,完全是真实取景,坐在前排,可以感受到珠穆朗玛峰的寒冷。第一次登顶成功时路过珠峰北坳,感觉自己都在这雪崩之中。第二阶段松林光脚登顶,着实佩服。第一次成功登顶未进行拍照留下的质疑,为后来松林对方五洲的态度变化做铺垫。而质疑也使得松林懊悔与深深的自责。冰塔林、冰裂缝、北坳营地、大风口。再次向珠穆朗玛峰出发,年轻队长李国梁带着他的队员顺利到达第二阶段。年少轻狂的他们不知道危险随时发生,使得突然风暴的来临,处理突发事件,李国梁为了祖国大义而选择自我了结。保住了,李国梁的牺牲让松林原谅了方五洲。松林也亲自将李国梁的尸体拉回来。影片中最后一次登顶遇见的雪崩,有一段视觉盲区,模拟方五洲遇见雪崩后的短暂昏迷。吐槽,这里面两段感情都没成,深深感叹生命短暂。

这部电影中的爱情有点突兀,没有与影片大环境做到很好的连接。而兄弟情义体现完美。演员都是好演员。而这部影片中我感觉张译的感情表达最到位。

《攀登者》观后感 18

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15年以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

这是真实历史的再现,又是国庆献礼片,影片惊心动魄又荡气回肠,非常震撼。影片一开始,我也在想影片中的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爬山?”为什么要爬山?这可是要遭到难以想象的艰难,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攀登者还是一步一步向天险攀登,这不仅仅是一次极限挑战,更是为了向世界证明中国的强大。

1960年和1975年两次攀登珠峰的全部经过、主要人物、最后结果大家基本都知道的,所以没有任何悬念,因此要呈现一个能够抓住人心的故 看影片不仅仅是爱国教育,更重要的是宣扬一种正义和灵魂。

影片中的主要人物都是一些大腕,吴京不用说了,我最欣赏的是张译扮演的曲松林,他们第一次登顶后因为拍摄设备的丢失,无法360度拍摄登顶后的资料,这让世界登山协会不承认登峰的成功。经历了那么多的艰难和挫折,好不容易登到了峰顶,还没有得到承认,可想而知,三个攀登者心里是如此悲壮,所以在曲松林责问方五洲为什么要为了救他而放弃抢救拍摄设备时,那个场景让人唏嘘不已,他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丢失拍摄设备,为后半段最后两兄弟的和解埋下伏笔。一个是兄弟情,一个是爱国情。两个人都没错,都让观众感动,但我觉得只有人活着,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影片对人的感情除了浓厚的爱国情怀渲染的淋漓尽致外,私人感情处理的也非常到位,一切个人情感都在攀登珠峰面前让了步,最后三对人中,两个人都牺牲了,让观众遗憾之余更为痛心。

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人人是自己的攀登者,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自己的珠峰,这个珠峰必须靠自己的毅力和勇气,付出毕生的精力去攀登。

《攀登者》观后感 19

9月30日下午,我们徐汇中学全校师生来到徐家汇美罗城电影院观看影片《攀登者》。影片情节生动,画面震撼,我深深地被影片主人公直面挑战、不怕艰险、克服困难、勇攀高峰的大无畏攀登精神所感动,观影过程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过程,每一名中国人都要用攀登精神来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这部电影主要描述了1960、1975年中国登山队员挑战极寒气候、极险山峰等一个个看似不可克服的艰难险阻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壮举,实现了人类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首次测量珠峰高度的真实故事。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向珠峰挑战,完成了首次北坡登顶这一项世界奇迹;1975年中国登山队再次挑战世界,并首次完成了史无前例精确测量珠峰海拔高度的壮举。珠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边境,它的主权归属问题双方存在争议。中方提议,将边境线划在珠峰顶峰,但尼方认为,珠峰完全在尼泊尔境内,与中国无关,“中国人从来都没有登上过珠峰,何谈珠峰是你们的领土“。这不仅仅是一次攀登,更是对国家主权捍卫的使命、对祖国热爱的态度。在我国物质贫困的历史年代,攀登精神已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已扎根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爱国情怀深处、已成为激励每一名中国人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团结奋斗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在这个奋斗的新时代,每一名中国人都是攀登者,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挡我们中国人民奋斗攀登的步伐。《攀登者》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给予了我们深爱祖国的爱国情怀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正是在这种不畏艰险、团结奋进的攀登精神的鼓舞感召下,取得了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一个个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对我们青年学生的殷殷期望,青年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青年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作为青少年的中学生,我们应热爱祖国、珍惜青�

攀登精神不在浩渺无边的宇宙里,而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与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我们中学生更应该把爱国情怀落实在每天认真刻苦的学习中,传承攀登精神,战胜成长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追求属于我们的美好生活,书写新时代中学生奋斗攀登的新篇章。

攀登者观后感 20

20xx-9-30日我和爸爸看完电影《攀登者》知道了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成功从北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开创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历史。历史上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8名男队员和1名女队员潘多成功登顶珠峰。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女性。是他们为祖国贡献了半边珠穆朗玛峰1949一20xx中国强起来了啊:中国请听十三亿中国人的声音祖国我爱你一一吕无言。

《攀登者》观后感 21

近几天在电视上观看了19年国庆献礼片《攀登者》,颇受感动。

电影《攀登者》讲述的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然而因为雪崩,登山队员方五洲不得已丢掉了摄影机,就因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这次登珠峰甚至不被国际认可。

从1960到1975,中国的攀登者们遭到了15年的质疑与屈辱。第一代的攀登者们的遗愿如犹在耳,第二代攀登者们再次出发,向着世界第一高峰发起冲击。极度冷冽的风雪,气象专家多次建议停止攀登,雪崩袭来被吞噬淹没或跌入山谷,山间缝隙甚至要靠登山队员冒死纵身一跃……一系列的艰难险阻,

终于登顶了,终于留下了影像证明。这个“终于”来之不易。看到预告里“为国登顶”这四个字我挺骄傲的。真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很自豪。

《攀登者》中登山运动员凭借着惊人的勇气、智慧和毅力,以搭人梯的方法创造了奇迹,他们在极其严寒和饥饿的条件下忍受着冻伤的巨大困难,成功的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了珠峰之巅。

现实生活中,中国的登山者在珠峰搭建的“中国梯”,让后来许多国家的登山队员顺利登上世界最高峰的。然而,几名登山队员也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部分登山员因严重冻伤做了截肢手术,落下终身残疾。就是他们的团结拼搏无畏艰险,映照着中国人永不言败、砥砺前行的精神,希望这种精神,也在一代一代人身上继续传承下去,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攀登者观后感作文 22

这个星期六,妈妈带我去看电影,这部电影叫作《攀登者》,这一部电影非常好看,请听我细细道来。

这一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叫王富贵的人,为了攀登珠峰。第一次,他们攀登珠峰的窗口期过去了,是因为天气预报员预测错了,他们火速撤离;第二次,他们躲过了十二级大风,登上了珠峰的故事。

看了这一部电影,他们在逆境之中,永不放弃,不屈不挠的精神,在生活中,我也发生过类似的事。前几天,我在课间休息的时候,脚被扭去了,不能踢足球,我就这样休息了一天、两天、三天……七天,到了第七天的时候,我终于忍无可忍。这一天早上,我就去踢足球了,可脚没有痊愈,我就带痛上场。在半途,我的脚感觉有一种剧痛,我本想打退堂鼓的,但是我又想起了《攀登者》中的人物,他们在逆境中攀上了珠峰,我怎么不能在逆境中克服自己呢?于是,我又振作起来,向前方踢过去,过人,传球,到守门员的面前,我用出九牛二虎之力把球踢了进去,最后,我们胜利了。

攀登者优秀观后感 23

冰心曾言:“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却不曾看到在绽放之初,它曾经受暴风与血雨,洒满了奋斗的泪泉。”

如这花儿一般,当新中国成立伊始,当中国的五星红旗耸立于珠穆朗玛峰之巅时,成功已向我们展现出它丰盈又明艳的光辉,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这背后所经受的种种困苦,番番磨难。

胸有理想者怀锦绣,这部电影中一位位“攀登者”们,个个自信、心怀大志,渴望与山顶并肩,渴望为祖国争光,于是心中卷起万千浪涛,于是胸中跨过壮丽的山河。有理想,仿佛若有光,于是困难中给予力量,使之不至于气馁彷徨,即使身处险境却仍心存希望,终于在逆风的攀登中收获了自己的梦想,广袤的皑皑白雪中,祖国的壮丽,梦想的来之不易,皆尽收眼底。

勇于前者得云梯。电影中的风雪大得惊人,呼啸着使人心颤,攀登者难道不畏?非也。他们并非不畏,而只是有着更大的勇气,而只是有着更强的意志,这如同火种般的热血,在他们身上流动着,书写着一份份不畏艰险,勇于前进的壮美诗篇!不是没有失败过,不是没有痛苦过,而只是坚定那份炙热而真挚的勇气,暗自振作,为下一次冲刺积蓄力量。终于,奋勇前进有了最本质的收获,是国旗飘荡的欣喜若狂,是多年理想终得实现的泪流满面。无疑,都是奋进这架云梯所传达的内心深处最真切的渴望。

生活亦是如此,人生长途,难免遇到各种心酸困苦,但又有什么能比那88444。43米的山峰更高哪?但又有什么是真正用踏在泥土上的脚步难以丈量的哪?或许,我们只是需要一颗更加坚强的心,只是需要更添一份勇气从头再来,勇于奋起前进的勇气而已,如此去行,相信吧!成功的花儿也终将向我们绽放。

《攀登者》观后感 24

今天,我和我的同学就看了一部电影《攀登者>。这部电影讲述了在1960年中国登山队要去攀爬珠穆朗玛峰?攀爬途中遭遇雪崩。把用来拍摄登顶证据的摄像机扔了。虽然最后爬上了珠峰,但没有人去拍下这个证据和历史的时刻。外国人甚至怀疑我们的真实性。所以为了中国人的尊严。在十年后我们重新组织了登山队。当年有三位登山成功的英雄。也重新归队。经过5年的训练。中国人再次攀爬。珠穆朗玛峰其中有一次因为一人的脚伤而撤退。还有一次,因为队长的牺牲而下山。在1975年最适宜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时候过去了。可正要撤离时,气象台发现了一个好的时机。这次气象队也跟着突击队做气象观察。虽然过程途中也经历了雪崩与大风。但队长知道,这是我们最后的一次机会。就带着队员奋力向上爬到达顶峰。在1975年中国人实地测量出了,真实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13米。

看了这个电影后。我发现很多人热泪盈眶。尤其是在最后登上珠峰。所有人都在欢呼雀跃。我开心的流泪,自豪的流泪。最后,我们所有人都想电影屏幕中的国旗敬了一个礼。这个电影诠释了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更体现了中国人比泰山坚强的意志。

《攀登者》观后感 25

电影《攀登者》,20--年国庆登上银幕,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这部电影选择这个时候上映,获得高票房是势在必得的。剧情讲述了1960年和1975年中国登山队两次登上世界之巅-珠穆拉玛峰的故事。第一次中国登山队队员登上了珠峰,因相机和人命的取舍,导致没能拍摄到登顶的画面,而没能被国际认可,带着这样的遗憾,中国登山队20--年后整装重发,9名登山队员成功登顶,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实力。剧中,第一次登上珠峰的3名队员,由于没有得到国际上的认可,有的选择逃避,有的选择坚守,但心中的执念让他们没有放弃二次登上珠峰,登山过程中“第三女神”并没有眷顾他们,雪崩、暴风,冻伤,队长的意外受伤,气象工作人员的迷路,年轻队长的临危受命,选择标杆还是放弃生命,肺水肿等等,每一秒,他们都在死亡的边缘徘徊,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他们牺牲小我利益,完成国家赋予的使命,是真正的英雄。

查阅了珠峰的相关资料,1961年,珠穆拉玛峰以南划分给尼泊尔,以北属于中国。今天的中国从百废待兴、一穷二白发展到今天成为繁荣昌盛、国力雄厚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70年来不论在哪一个历史阶段,中国的外交始都不断为世界和平做出巨大贡献,所以对珠峰这样的划分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情怀和和平的外交政策,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攀登者》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 26

由吴京主演的电影《攀登者》将在9月30号上映,距离上映已经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了,那么预售票你买了吗?你会在国庆当天去电影院看《攀登者》吗?我要说我会去!

《攀登者》作为新中国成立-的献礼片,从开拍以来就倍受关注,而三个月前的预告片也是燃爆网络,播放量数十亿次,观看者无不热血澎湃,热泪盈眶,而该片一直在传播就是将语文课本中《攀登第一高峰》搬上了大荧幕,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先烈的英雄事迹!

而该片的主演吴京也是备受观众瞩目的演员,导演,他的战狼系列开启了中国电影的新纪元,也让他从一个功夫小子顺利转型导演,可谓是如今国内含金量最高的一个演员,而今年贺岁片中的成功逆袭的《流浪地球》,也再一次证明作为演员和投资人的吴京的眼光!

而《攀登者》这部电影作为新中国-的献礼,演员阵容自然是群星闪耀,除了吴京还有被誉为拥有教科书般演技的演员张译,国际著名女星章子怡,实力派男演员胡歌,以及华语功夫巨星成龙。

这些人都是娱乐圈备受瞩目的演员,更是集口碑和演技于一身的演员,他们无论是哪一个提出来都可以撑起一个影片,可是如今汇聚在一部电影内,那么这部电影的质量就毋庸置疑了!

历年来的国庆档都是各类影片厮杀的主战场,而今年作为新中国成立-,应景的影片也不在少数,而和《攀登者》能够相提并论的唯有《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从三部影片的预售上来看,《攀登者》以6500万的预售位列第一,而《攀登者》想看人数也超过了30万人,这就是《攀登者》已经预定了爆款大片的席位!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对于祖国有着深沉的爱意对于革命先烈更是怀着无比的崇敬之情,在19-那个装备落后的时代,中国三人登山队完成冲刺,从北坡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拉玛峰,足以振奋国人,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楷模!

而如今被搬上荧屏自然值得每个人观看,也值得我们学习攀登精神,可是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更值得我们每个人观看!

《攀登者》观后感 27

登山运动本身对我就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我热爱登山。但是登顶珠峰是我难以企及的梦想了,毕竟与实现自己渺小的梦想相比较,我更希望珠峰再没有及其必要的情况下,还是尽量少被打扰比较好。但是情怀还是有的。十月一日,祖国母亲七十华诞。上午看完阅兵,我便挑了最近场次去看这部电影。从事实来讲,这部电影的瑕疵确实有,比如章子怡的台词大多对不上口型,比如胡歌对杨光这个人物的塑造还是感觉差那么点意思。但是从整体剧情与画面效果来讲,我觉得瑕不掩瑜。是的,在我这里爱国情怀永远排第一位,我就是喜欢为爱国情怀买单,这一点我不接受反驳和劝说。但是这次抛开这方面,讲剧情我认为很饱满,讲画面与特效,我觉得至少在我看来是足以震撼我的,讲演技虽然不完美,但至少我看到了全体演员为之付出的努力,无论是顶着风雪龃龉前行时的步履维艰,还是面对难以接受的消息时的细微表情处理等等,都体现出很专业的素质,是以在我心里,这是一部值得去看的影片。最后特别提一下张译,这部影片里我认为最棒的演绎,就是他。细腻,真实,丰富,让人真正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多次变化的情绪,我给他五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