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下册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色和风俗。那家乡的风俗作文怎么写呢?其实写作文真像拉家常,念念叨叨说出来,不就是挺好的作文吗?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六年级下册家乡的风俗作文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下册家乡的风俗作文1

我的家乡是一座小城——老河口,地处鄂西北。我特别喜欢家乡的春节

每个人都盼望着春节的到来,大家很早就在观察日历,看今年过年是阳历几月几日,尔后大家都盼望那一天的来临。老人们想:过春节在外面打工的儿女们就该回家了,孙子孙女们也要放假了!中年人想:过年就可以和家人团聚了!孩子们想:过年就可以有压岁钱了,还能痛痛快快地玩儿几天。

进入腊月,大街小巷笼罩着一片喜庆的气氛,到处都是中国红,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虽然大人们还在上班,上学的孩子们在紧张地准备着期末考试,但大人们会在闲暇之余购买年货,小孩子们也会抽空买些爆竹,店铺里也比平时热闹了许多。

日子过得很快,眨眼间就过小年了,过小年就像春节的彩排。此时,大人小孩儿更加忙碌了。大人们忙着购买还没有采购好的年货,小孩子们则要把寒假作业写完。商场里的人熙熙攘攘,人们忙着购买新装,脸上洋溢着过年的喜悦,个个都沉浸在迎接春节的快乐当中!

在大家的期盼中,除夕夜到了。在外面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尽可能地赶回家。我们一家都在外婆家里吃饺子。我和表弟、表妹们吃完饭,就欢喜地拿着早已准备好的礼花奔下楼去玩儿了。表弟用打火机一点,一束束美丽的五彩弧线在空中划过,这是我们对新年的祝福吧!春节联欢晚会开播了,我们匆忙上楼,我想此时全国人民大多都坐在电视机前,说说笑笑地迎接新年吧!快12点了,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身后传来一阵热闹的爆竹声。

常听外婆说一句俗语:“大人们盼农闲,小孩子望过年。”新的一年开始了,我又盼望着来年的春节。

六年级下册家乡的风俗作文2

“咚呛呛,咚呛呛……”

伴着锣鼓声,一年一度的社火大赛开始了!

“看,那个是断桥。”“那个是孙猴子扛芭蕉扇。”“那个是许仙和白娘子。” ……

老太太们争这说。

噢,又来了一队社火,这对社火真可笑,一位船夫在划船,船里面坐着一个女人,那女人身子扭来扭去,真可爱。这时来了一个丑婆娘,要简别着一个烟锅,手里拿着一把扫帚,一阵小跑跑到了船夫跟前不停地打船夫,船夫东躲躲西藏藏,丑婆娘就是打不着。

“看城关一小的社火队。”一个人说。

我回过神,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我们的腰鼓队。

打腰鼓的学生,一会儿踢腿,一会儿转圈儿,一会儿跑跳,一会儿打鼓。他们虽然在打腰鼓,但在打腰鼓的同时,也加了一些舞蹈的动作。

后来,又有一只大黄牛过来,他的头转来转去,连眼睛都滴溜溜的转着;观音菩萨也请来了,她身穿白袍,左手拿着玉净瓶,右手拿着柳枝站在荷花中央;几个穿这各种颜色衣服的仙女,一手提着花篮,一手不时的向地面撒花;孙悟空扛着金箍棒,看他那威风的样子,肯定是又除掉了一个妖怪……

“咚呛呛,咚呛呛……”

六年级下册家乡的风俗作文3

去年的春节我是在奶奶家度过的。奶奶的家在荆门的一个小乡村里,过年还保留着一些特有的传统习俗,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我是腊月二十七到达奶奶家的,这一天正在做“鱼糕”。“鱼糕”配料很精细,主要是鱼肉和蛋清,营养价值很高。在此之前已经磨了豆腐、做了“风干鸡”。随后的二十八、二十九都在忙着准备年货。

大年三十这天终于到了!奶奶很早就起床忙了,将家里所有的桌椅擦得干干净净,餐具也是一尘不染。

吃过早饭后我帮爷爷贴春联,奶奶则开始忙中午的团年饭了。收拾整齐后也就到了十一点,奶奶说团年饭越早,说明这家人越勤快,让我将太太、太爷一起叫来吃团年饭。

大圆桌放好了,十六个菜摆了上来。浓浓的香味真是让人垂涎欲滴啊!我忍不住想要先尝为快,却被太爷制止了,说先得要祖宗喝酒吃饭以后我们才能吃。

太爷绕着圆桌按尊卑位置倒了几杯酒,口中念念有词,然后将杯中的酒轻轻洒在地上,说是敬祖先的。接着在大门口将一捆草纸烧燃,还一边念叨着,希望祖先保佑一家大小健康平安。这一系列祭祖活动结束后,爷爷放了一挂好长好长的鞭炮,这才招呼大家入座吃饭。

在饭桌上大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太爷让我们大家都来吃“赚头”,我夹起一块,瞅了又瞅,说:“这不就是猪舌头吗?”大家都笑了起来,奶奶告诉我舌头谐音“折头”,不好听,于是先前的人就把猪舌头叫“赚头”了,后来就一直叫到了现在。我恍然大悟,说:“那我得多吃几块,来年在试卷上多赚几分!”又惹家人一阵大笑。

吃完饭,洗澡穿新衣,晚上守 夜 放鞭炮,初一相互去拜年,初二走亲戚......

就这样,在轻松快乐中,我过完了年,眨眼也就该回宜昌了,心中真是不舍,真想天天都过年啊!

六年级下册家乡的风俗作文4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依照祖先留下的古老习俗,放鞭炮、贴春联、收压岁钱、吃年 夜 饭、守岁、拜年等。现在,让我带着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春节习俗吧!

首先是在腊月初八喝腊八粥。腊八粥其实就是八宝粥。在一些地区,还有其它饮食习惯。然后,就是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传说古时官府在这天举行祭灶 仪式,后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因此称为“小年”。祭灶是祭灶神的,人们祭了灶神,就收买了灶神,让灶神上天在玉帝面前说说好话,保佑新年平安。

腊月二十四主要是扫尘。在随后的几天,年味儿就逐渐变浓了。人们要洗浴、蒸馒头、贴春联,大街小巷挂着各式各样的大红春联,让人们一下感觉春天到来 了。春联在很久以前是用桃木符制的,把喜庆的句子刻在桃木符上。桃木红红的,红色象征着喜庆红火,预示人们的生活红红火火。演变到现在我们使用印制的春 联,人们把喜庆的春联贴在自家的大门、小门上,另外还倒贴着一个“福”字,寓意“福(倒)到了”。

大年三十的年 夜 饭也就是团圆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述说着一年来的收获以及来年的打算,外边不时响起一阵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和五颜六色的烟花,年 夜 饭一直持续到新年的钟声敲响。大年初一大早,拜年就开始了,小辈给长辈拜年,求得压岁钱。

过了大年初一,人们就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年味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闹元宵才会慢慢的淡去。

六年级下册家乡的风俗作文5

春节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前都贴起了红红的对联,还有大灯笼。大人们还把“福”字的对联倒着贴,寓意“福到”。早上,大人们带着小孩到亲戚家走家访友,互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大人们还会给一盒年糕给我们。这一天,小孩们都分外开心,因为都穿起了新衣服,还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压岁钱。

在吃年 夜 饭 时,家家的餐桌上都摆着鱼,这吃鱼也是有讲究的,只能吃鱼腰,叫“有头有尾”。饭不能全部吃完,要留一点,叫“年年有余”。

打鬼节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打鬼粑、长寿面。打鬼粑是用来打鬼,长寿面是用来捆住鬼的身体。

这个打鬼节也是有传说的。

传说在三月初三,有一个农夫晚上在山上砍柴,突然看见一座坟上冒起了点点火光。他走近一看,吓了一跳!这火竟是蓝色的!不仅从坟里往上冒,还会移动。农夫看了,放下锄头,撒腿就跑。回家后,他就跟村民们大肆宣扬,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全村都知道了。也有不信的人前来上山验证,结果皆是如此。

还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说三月初三是阎王的生日,在那一夜,他会放一些厉鬼下山,有人便说要吃桃,寓意“桃过一劫”。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首先要买粽叶,然后再买糯米,还有配料。包好之后,要用绳子捆着,最后再放进锅里煮熟。粽子煮好后,就可以吃了,色香味俱全,有一种沁入心脾的感觉。尝了一口才知道。

这就是我们的节日,你们呢?

六年级下册家乡的风俗作文6

我家乡的风俗习惯可多了,有端午节包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但我觉得最特别的还是大年初一的拜年。

拜年的由来是什么呢?原来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顶长独角,口如血盆,每逢腊月三十晚上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为此,人们只好准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食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慢慢的,流传至今就形成了“拜年”的习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大年初一早上,鞭炮声络绎不绝,家家户户都贴着红红的对联和威武的门神,还有的挂上两大红灯笼呢?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这一天不仅大人们开心快乐,见面就相互说着吉利的祝福话,更是小孩子们激动不已的日子。看,我一大早就起床去拜年了,为的是拿到更多的红包。首先,我见到奶奶和爷爷就兴奋地把双手合起来,放到胸前祈诚的欢声说:“祝爷爷奶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话音刚落,我就满脸期待着,激动到眉毛都飞起啦!下一秒两个红通通且厚厚的红包就出现在我面前了,我迫不及待的伸手接过,并大声喊:“谢谢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也满意的笑了。我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了,哼着小歌,蹦蹦跳跳地跑到邻居家向其他小孩炫耀并趁机再向长辈讨红包去。我每遇到一个人,总是不厌其烦地做那套拜年的动作,说着吉利喜庆的祝福话,这样红包也越来越多,看着口袋里满满当当的红包,开心得像心里攒着一罐蜜似的。

拜年是家乡特有的风俗习惯,也是我最喜欢的风俗了,这样既让我拿到了不少的零花钱,又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多好呀!

六年级下册家乡的风俗作文7

我的家乡是四川华蓥的一个小镇,说起家乡的风俗,我想最有趣的最值得说的,就算是举办婚礼了吧。

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男女双方的父母都十分重视。在举行婚礼前,双方的父母忙前忙后的,发喜帖办嫁妆等等。买来的嫁妆先放置在女方家里,到了新娘出嫁的那一天才一起送到男方家里。最热闹的还是举办婚礼的那天。那天的一大早,新娘在女方家梳妆打扮,等待新郎的到来。新郎到来以后,新郎、新娘一起走出女方的家门时,新娘用手捂住脸轻声的哭泣,表示对娘家的留恋。当接新娘的队伍开始走时,女方家里人就开始放鞭炮。另外,新娘还带去几位年轻的女子,表示陪嫁。男方去接新娘回家时,一般来说都不超过中午十二点钟。如果在同一条街上,有两户人家娶媳妇,谁先娶回来得快,就意味着谁先得孙子,先发财。所以娶新娘,娶回越早越好,如果新娘去新郎的路上,要过桥的,新娘必须往水里抛几枚硬币。新娘到男方家后,新房里的蚊帐是由男方的舅母或婶婶帮挂的,一边挂一边还说一些吉利的话,男方的父母给挂蚊帐的人一个红包。

在喝喜酒的时候,最高兴的还是小孩子了,因为他们可以得到一个对于他们来说是数目不小的红包。

家乡的风俗除了举办婚礼是有趣的以外,其他的像三月三、端午节等等,也非常有趣,有机会再给你们介绍。

六年级下册家乡的风俗作文8

我的祖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民族众多、幅员辽阔,“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下面就让大家了解一下我家乡的风俗“春节”。

过年是每个国家都有的节日,可是在这一天晚上,虽说大家都在过年,但是大家庭的风俗习惯独一无二。

在过年的前七天,我们这里差不多都在办年货,向老人们比较讲究,他们就干这干那的忙活个不停,年轻人嘛,就买些零食……小孩子们,一提到过年个个眉开眼笑,那紧挨着就是脑袋里全被烟花给装满了。

爸爸妈妈就准备过年用的、吃的、喝的、玩的……

等到二十四我们就开始扫房,扫房意味着把家里擦一擦、扫一扫、拖一拖……

在大年三十儿晚上,我们的任务可多了,先把准备的东西摆上桌,然后把找好的石头放在火炉里烧红,把石头放在碗中的醋里,这就叫“打醋炭”,意味着驱邪,男女老少还要穿上新衣服,然后去给烧票子,最后就是给长辈拜年,拜年时要磕三个头,然后俏皮的说一声“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初一,男人们去转亲戚家,女人们在家伺候来的客人,孩子们有的放鞭炮、有的帮助家人干活、有的玩游戏。

我喜欢春节,春节是热闹的,也是令人开心的。“年”虽然只是一个传说,却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浓浓的年味、其乐融融。听了我的一番介绍,是不是觉得我家乡的风俗很有趣呢?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色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风情画,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各个国家的独特魅力。

六年级下册家乡的风俗作文9

民间有句俗语:“八月摸秋不算偷”。“摸秋”,其实就是“偷秋”的意思。在我的家乡,摸秋的习俗由来已久。

相传,元朝末年,准河流域出现了一支农民起义军。这支队伍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一天,他们转移到淮河岸边,深夜不便打扰百姓,就露宿于野外。有几个士兵饥饿难耐,在田里摘了瓜果充饥,于是主帅要降罪于他们,乡亲们得知后纷纷出来劝说,其中有一位老者随口道:“八月摸秋不算偷。”因此,士兵被赦免。那天正好是中秋节,从此留下“摸秋”的习俗,丢了“秋”的人家,无论多少,从不叫骂。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是喜欢摸秋的。中秋节的夜晚,圆圆的月升起来了,吃罢晚饭,我和小伙伴们那块棉花地碰头,然后从在土丘上,商量着偷谁家的“秋”,月升中天、瓦亮瓦亮的,棉花叶子和草上落了重重的露水,如珍珠一般。“摸秋啦!”不知是谁在田野里轻喊一声,于是我们便四散于浓浓月色之中。我拽着弟弟来到钱奶奶家,弟弟说要留在门口放哨,于是我便蹑手蹑脚地走了进去,我缓缓地抬起脚,脚尖似游鱼一般轻轻放下,我始终提着一口气,可怎知刚要成功这写日志,不知从哪冒出一只大黄狗,“啊!”我大叫一声,刚跑到门口,弟弟又不见了,正当我犹豫恼怒之时,钱奶奶却走了过来 ,边把大狗拉走,“都怪我不好,别怕、来、多拿点。”说着,便往家里掏出一些糕点,我红着脸受宠若惊地接受了。

摸秋、摸秋,悄悄偷走了秋日的欢乐与甜蜜。

六年级下册家乡的风俗作文10

我的老家在山西北部的农村——繁峙。每年寒假我都会跟着爸爸妈妈从上海坐火车千里迢迢回到这里过年,因为这边有爷爷奶奶、有堂哥表姐、这里还有浓浓的年味。这边的过年特别热闹,奶奶从腊月就开始忙碌了,打扫院子、杀猪宰羊、蒸花馍、磨豆腐……这些我回去的晚不能看到,但是单就是我回去那几天也有几件风俗是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让我给大家讲讲吧:

北方过年自然离不开饺子。奶奶家的饺子是胡萝卜羊肉馅的。年三十一大早,奶奶就从厨房里端出满满一盆胡萝卜羊肉饺子馅放在土炕上。包之前奶奶还会咕咚咕咚地倒上好多胡麻油。边倒还边说:羊肉饺子只有加了胡麻油才好吃呀!奶奶、妈妈、姑姑、堂姐和伯母,全家女人齐动手,她们边聊边干,轻轻松松地捏了无数个饺子。饺子像一个个的银元宝,都精神地站在案板上,列队等待检阅!与此同时,我与堂哥表姐没有闲着,我们从柴房里搬来一堆堆柴火,把那连着炕的土灶烧起来,土灶上的大铁锅里的水被我们烧的翻腾起来了,一案板的饺子全部能够下到大铁锅里面,锅开之后,饺子也熟了。满屋子的水汽和香气,甚是热闹。

羊肉饺子味道妙不可言!刚咬一小口,黄澄澄的羊油就流了出来,滴在乌黑通亮的陈醋里,好看极了。坐在炕上的我们几个孩子根本就顾不上淑女的形象了,一口就能吃掉一个。在一片大快朵颐后,盘子空了,只剩白色的饺子汤和几滴羊油了。饺子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预示新的一年交上好运。

正月初一,奶奶还会给我们做一样平时不怎么吃到的东西——炸油糕。油糕是山西特有的一种食物,它是用山西的黍米做成的。油糕里头可以包菜和豆沙,炸好了,再配上一碗烩菜(在我家也叫熬菜),那叫一个香啊!尤其是刚出锅的油糕,更加吸引我们内心的馋虫。我们常常由于吃得太猛而被烫到舌头,但还是抵挡不住油糕的香。油糕象征节节高,每次吃油糕奶奶都会让我们多吃一点,说要我们成绩也要年高哦。

山西的大年除了吃东西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搭旺火。正月初一一大早伯父用大炭块垒成宝塔形,中间是空的,再用柴火填上,把柴火点燃,旺火就烧起来了。我们小孩蹲在旺火附近,又觉得新奇,又怕烫着,只得保持一定的距离。其实,在河北、内蒙古等地都有烧旺火的风俗,代表新的一年日子红红火火,越来越旺。然而,由于烧旺火会导致空气污染,现在烧旺火的风俗也慢慢少之又少。但远在晋北农村的奶奶家仍然每年春节都烧旺火,我也期望我们家能够像这旺火一样越来越旺!

也许,一直在上海读书的我会被这时尚都市的潮流卷入西方节日无底漩涡中。但是,家乡风俗的火炬一定不会熄灭,会一直燃烧100年、1000年,甚至更久……

六年级下册家乡的风俗作文11

美味的豆腐

我的家乡在贵州省大方县,那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豆腐,便是家乡一道特色的美味。家乡的豆腐有好多种吃法,主要有干炸臭豆腐、碳烤豆腐还有糍粑豆腐等。

我们当地最常吃的是干炸臭豆腐。把一块块长宽约四厘米,厚一厘米的豆腐,整块放进油锅里炸就行了,一炸,臭豆腐干就会膨胀得很厉害。炸好的豆腐什么都不放,就干吃,都特别有味道,皮是脆的,里面是嫩的,还有一股子喷香,更别说再蘸点佐料拌上吃了。

碳烤豆腐又是另一种口味。所用的豆腐是新鲜的豆腐,制作方法很简单,买来的豆腐不用刀切,将豆腐放在炭炉的架子上烧烤。一开始膨胀得很厉害,表面还冒小泡呢,拌上点辣椒酱,香味扑鼻,咬上一口,鲜香辣脆在你的口中翻滚。

近年来,又开始流行吃糍粑豆腐。糍粑豆腐就是臭豆腐用小火烙过以后,用小刀划破,塞入馅料,再在豆腐干外面裹上一层糍粑。糍粑豆腐即可烤食也可以炸食。炸的时候特别讲究火候,技艺较好的师傅炸出来的糍粑豆腐外表油黄,口感酥脆,豆腐吃起来有些软绵绵的。

美味啊,家乡的豆腐!何时再能美美的吃上一顿?


六年级下册家乡的风俗作文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