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不仅是热闹、快乐,更有浓浓的亲情。我真想对每一个人道一句:“新年快乐!”下面给大家介绍关于春节的日记600字,方便大家学习。
我喜欢粽香飘飘的端午节,我喜欢圆月挂天的中秋节,我最喜欢张灯结彩的春节。
“过年了,过年了!”大街小巷处处挂满了五光十色的彩灯,家家户户热热闹闹,喜气洋洋。我家也不例外,爸爸在门上贴上了我写的一幅对联,每个字都被两条龙包围着。中间还有一个巨大的“幅”字,希望福气的到来。
晚上,外公外婆开始做起了团圆饭,忙得不亦乐乎。饭菜的香味飘啊飘啊,不一会儿,便飘到了客厅里。我口水直流,就偷偷地溜进厨房,一眼就看见了我最爱吃的那道菜,我轻轻地抓起一点点,快速的把好不容易“偷”来的美味塞进嘴里。哇!好吃,好吃,真好吃!我差点儿叫出来。
“吃饭啦!”外婆大声喊道。我以最快的“风速”向餐桌奔去。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有大小不一的肉,有绿油油的青菜,有金灿灿的笋,还有鲜美的海鲜。瞧,桌子中央摆着一条红鲤鱼,红红的鳞片好像它穿了一件火红的新衣。绿油油的葱点缀着它,漂亮极了!鱼肉软软的,可好吃啦!
吃完了饭,我们看起浙江少儿春晚,其中有两个舞蹈节目还是我和别的同学一起参演的呢!春晚里最引人注目的是让人笑的前仰后合的小品。终于开始放烟花爆竹了,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而我们也放起了烟花,把烟花点燃,突然一道金光从地面向天上射去,只听一声巨响,那金光炸开来,闪出一个个小“星星”组成的图案,像一朵朵在天上盛开的花儿。
春节,给我带来了幸福和快乐,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一年。我爱春节!
春节的日记600字2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大年初一,我们就开始过年了。
大年初一,清晨,鞭炮就开始响起,好像呼唤着人们快点起床,迎接着美好快乐的日子——春节。
早晨,我起了床,吃完早饭,准备上二姨家拜年去。我穿好大红的新衣,妈妈﹑妹妹也穿好漂亮的衣服,准备上二姨家去。马路上的汽车川流不息,鞭炮声一直在我的耳畔中响起,我的脸上不知不觉露出喜悦的笑容。
来到二姨家门口,我发现在门的中间有个“福”字,现在大家应该知道我要讲的传统吧!按传统习俗,到了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中间贴上个“倒福”。说明这家的福到了。我还看见福字的纸是红色的,可以代表喜庆;旁边有着金色的花边,可以加点气氛。这样,一张栩栩如生的福字就浮现在我眼前。
妈妈敲了敲门,二姨开了门,我和妹妹为了讨大人的欢心,连忙说了声:“新年好!”一进门,马上进入眼帘的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客厅,接着就是桌上摆着的零食。在中国,过年时一定要有吃有喝有玩,那不然整个春节就过得非常没意思了。
马上,二姨的女儿跑了出来迎接我们,还硬吵着要和我们玩。的人拿他没办法,只好应了他。
我们玩得十分痛快,都玩了时间。等玩累时,才回过神来,跑出房间,问了问时间,才知道自己玩了两个小时。妈妈说我们该回家了,只见,二姨掏出两个红包,也就是现在的压岁钱。妈妈也拿出一个红包,互相交换……
其实,春节的传统习俗不止拜年,还有许许多多怎么讲都讲不完,所以我就不一一讲了。
我跟大家分享了我的春节的一部分,那你的呢?
春节的日记600字3
每逢春节,大街小巷总是一片热热热闹闹的情景,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最灿烂的笑容,每个人的心中都为过年而庆祝。我们一家三口又在热闹喧哗的街市中来到了爷爷家吃年夜饭,只见弟弟身穿大红袄,手拿一盒小甩炮,等待着我一起玩呢!
“呯——呯——”门外响起了接二连三的炮竹声,我们两人玩着甩炮不亦乐乎,一声声响彻云霄的爆破声让我们兴奋,过年的味道在一声声炮竹声中迎面而来。
年夜饭,必定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顿最朴实、美味的团圆饭。当我和弟弟上楼时发现奶奶已经煮了一大桌美味佳肴了,我不禁“口水直流三千尺”。吃年夜饭时,大家聊聊身边的趣事,生活中的平常事,一家人其乐融融。
吃完年夜饭,我们拿出了精致的对联、福字,贴在门上,挂上了红灯笼,无处不显示着过年的勃勃勃生机。
看春晚,也是必然的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听动听的旋律,看搞笔的小品,见证奇迹的时刻,是我是喜欢的事。这一天,不必被作业束缚,不用上枯燥的培训班,只见尽情地看电视!每年大年三十晚,我必须要看完春晚所有节目才入睡,不论多困、多累,因为我喜欢钟声敲响的那一瞬间,快乐的瞬间,喜欢听12点后震耳的鞭炮声,站在14楼的窗台往外看,感受烟花在眼前绽放的那一刻绚丽夺目的美。
正月初一,我不顾疲惫,早早穿上了新衣、新裤、新鞋子,去给长辈拜年,还会收到许多压岁钱,这一天,是我最快乐的!
我家的春节,喜气洋洋、快乐无比、热闹翻腾!我爱我家的春节!
春节的日记600字4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中心,其春节民俗更是源远流长。我们濮阳地处中原,有“中原龙乡”之称。春节在濮阳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是十分盛大的节日。
照濮阳的老规矩,春节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就开始了。
春节是一个忙碌的节日,这突出体现在了春节的准备工作上。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直到大年三十每天都有不同的工作,目的大都是为了过一个圆满的春节。
过春节的第一件事就是祭灶。在民间,差不多家家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人们称他为“司命菩萨”“灶君司命”。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每到腊月二十三,人们就要上街买麻糖、糖果和其它的祭灶用品。祭灶时,要先把旧的灶神烧掉,贴上新画像,意为给灶神换新衣。之后下一步是敬香,并把芝麻糖粘在灶王的嘴上,还念念有词:“您是一家之主,到了玉帝哪里,好话多说,坏话不要说,求您保佑全家平安。”之类的祝福。
第二步是扫尘。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因为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就是除陈布新,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走。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说法是因为财神爷在人间检查时对有过失的人都会在墙上画一个记号。之后玉帝就会派天兵下凡来对有过失之人进行处罚,所以等大家把财神爷打发上天之后,就会立刻进行大扫除,清除掉这些标记。
除了这些风俗之外,贴春联、放鞭炮、贴门神、拜年等有趣的风俗习惯这么多年来一直雷打不动,流传至今。这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就像一只小舟,载着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经过,飘呀,飘呀,飘过了这历史的长河。希望它能载着我们的记忆,继续漂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共同品味这些五千年文化的精髓。
春节的日记600字5
二十四节气丰富多彩,热闹非凡,可怎也比不上那二十四节气之外的春节。
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最热闹的节日,可我还是和山西老乡,尊称过年或称过大年。
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逐渐升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底下。
腊月初一,家家上街买瓜子、花生、糖果。晚上,支起一口大锅,倒上买来的花生、瓜子,放上大料,翻炒起来,一捆捆的柴和捅进火里,土炕烧得能烙饼,炒完以后,爸爸又悄悄的撒上一把玉米粒儿,倒上一勺油,不一会儿,锅里的玉米就毕剥毕剥地响,盛到盘子里,金灿灿的玉米花,好不诱人。全部端进屋来,一家人围在炕上,嘴里不停的嚼,咯嘣咯嘣的响着,吃的我嘴唇上满是火泡。老奶为我烧咸汤,还要放糖,虽然难喝,但不出两天,火气全退了。
该吃腊八粥了,小米、红豆、红枣、玉米糁儿、玉米粒儿,熬成的腊八粥,色香味俱全。盛在碗里赏心悦目,吃起来没个够,不愿放下筷子。
喝碗腊八粥,年味更浓。卖糖葫芦的小凡,在街上不停的走动,不停的吆喝,红亮亮的糖葫芦真惹人喜爱。村南村北,村东村西,一片杀猪宰羊声。忙活完,家家又开始蒸馒头、包子,炸豆腐。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扫房,送灶王爷,烧灶王爷之前要用一块糖把他的嘴给捅穿,期盼他到天上多说好话。腊月三十夜,欢欢喜喜,阖家欢乐,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然后看“春节联欢晚会”大人们不让小孩子睡着,就给孩子们讲笑话、猜谜语,这叫守岁,直到12点,开始放鞭炮,啊hi子们给长辈拜年,大人们给孩子们压岁钱,第二天,要早早的串门,东家转转,西家看看,这才得到了公认,我又长了一岁。
今年的新年仍旧是喜气洋洋,虽然年已经过了,可我还是很留恋我们家过年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