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不是教出来的,是悟出来的,是自学出来的。数学不是看会的,是算会的。学数学最重要的就是解题能力,同时上课要认真听讲、课后做匹配练习,学会以不变应万变。如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帮家人们收集的14篇数学日记观察物体,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观察物体》,它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完成教材第86-87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1-5题。
本课是在二年级学习观察物体:辨认前、后、左、右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使学生会认识:
1、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2、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感知在什么位置只能看到物体的一个面,在什么位置能看到物体的两个面或三个面。
教学重难点: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具:课件,图书柜,正方体和长方体木块。
鉴于以上分析,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实际观察、比较,能正确指出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面的个数是不同的。
2、在观察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判断、辨别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并发展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根据教学目标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把本课的教学设计成以下三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首先创设情景:猜猜他(她)是谁。媒体演示班上三个同学的相片,正面的,侧面的,背面的,让同学们猜一猜他(她)是班上的(★)哪个同学,并说说猜想的理由。其次,请同学们观察教室左上角的图书柜,并指名说出图书柜正面、侧面和上面分别哪个面。最后,请同学们观察长方体的纸盒,再指名说出纸盒正面、侧面和上面分别哪个面。接着,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这时,教师指出:像洗衣机和冰箱等的正面是生活中约定俗成的,有的'物体的正面要根据观察者的位置而确定,通常把观察者正对的这个面称为正面。这样做既复习旧知,又可以让学生认识正面、侧面、上面,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探究新知打下了基础。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这个环节,又可以分两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的一个或两个面。教师提出观察要求,观察时人要坐端正,头不能移动,眼睛要平视。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然后交流。师出示的问题是:“小朋友,你坐在位置上看到了图书柜的哪几个面?”通过交流,使同学们认识到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观察到的物体面的个数就有不同:有观察到一个面的,有两个面的。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还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
第二层次,实际观察物体的三个面。第一步,媒体演示教师观察图书柜的情景,让学生猜猜看,老师能看到图书柜的哪几个面?并说出理由。(在条件允许下,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上来进行观察)同时完成教材第86页卡通茄子的问题,交流时让同学们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第二步,观察放在桌子左上角的小正方体木块,同桌讨论你能看到小正方体木块哪几个面?第三步,观察放在桌子右上角的小正方体木块,同桌讨论你能看到小正方体木块哪几个面?第四步,观察桌上的铅笔盒,让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看,最多能看到几个面?然后交流。第五步,全班交流。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观察到的物体面的个数就有不同,但是,一次观察,最多只能观察到三个面。
组织两个层次的观察,目的是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构建视图表象,建立实物体与视图之间的正确联系,发展空间观念。同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首先,基本训练,运用知识,巩固提高。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第4题。接着,拓展延伸。在完成想想做做的第5题后,补充用三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横着摆成一个长方体,再从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看一看,分别看到了怎样放着的,有几个正方形拼起来的图形。
总之,本节课,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及其空间观念。
2020年9月17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早上,我在水里泡了三十颗绿油油的绿豆。到了晚上,绿豆皮在水里被泡得饱胀起来,软绵绵的。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长约五六毫米的绿豆上有一条棕色的小裂缝,妈妈说这是胚芽长出来的地方。
2020年9月18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放学后我去看了绿豆,这时有一些小芽已经从棕色的部分钻出来了,还有的甚至把绿豆皮顶开了。它们好奇地窥视着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整个豆芽像一个小白胖子,拖着一条小蝌蚪似的尾巴。我小心翼翼地把豆芽宝宝们移进茶壶里,生怕弄坏了这些小家伙们。
2020年9月20日 星期五 晴
今天,豆瓣里钻出了两片嫩黄色的叶子,叶尖尖尖的,像一把大剪刀,又像一弯月芽。
晚上,绿豆芽长出了须根。根只有大约五六毫米,一点儿也不起眼。豆瓣看上去马上就要破裂似的。
2020年9月21日 星期六 晴
今天,绿豆的豆瓣已经完全裂开了。它们见到了阳光,变成赤褐色的了。叶子越来越长,叶尖弯曲了,根须也越来越多。豆芽宝宝们已经充分作好了亲吻大自然的准备。
2020年9月22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把豆芽种在泥土里。中午,豆芽已经直立起来了,茎变粗了,叶子成为片状,上面出现了叶脉,豆瓣则掉在了土里。绿豆芽脱胎换骨,准备开始新的生活。
绿豆芽即使在无光的环境下也能努力生长,突破阻力,抽出嫩芽,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观察物体执教者:董礼焱 (、10、26)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三册67页。 教学目标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4、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能从不同位置正确观察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玩具汽车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 谈话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师;你们喜欢读故事书吗?那你们一定知道很多侦探的故事!老师请你们今天也做一回侦探好吗?2、 出示挂图,请学生找出你认为不合适的地方。(学生汇报后评价)3、 导入 课题,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侦探,必须要有非常敏锐的观察能力。怎样进行观察呢?老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观察实物,掌握新知。1、 让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桌上的小汽车。2、 引导学生说说(小组内)你看到的`小汽车的部位。3、 操作:请同学们把你看到的部位画出来。4、 展示一组学生画出的图形,指名学生判断分别是谁画的。5、 置疑:他们画得都是汽车,可为什么画得各不相同呢?除了我们刚刚从前、后、左、右去观察汽车外,你还想从什么位置去观察呢?(汇报、点评)6、 拓展延伸:请小组长把水杯拿出来放在车头的前边,小组内互说水杯和汽车的位置关系,请一组学生汇报。8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三、 知识应用,体验成功。1、 投影显示67页例1图,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说说理由。2、 课件演示:“侦探训练营”闯关活动。 四、 全课总结:这结课你有什么收获?哪个学习小组表现的最好? 五、 课后建议: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家里的物品,说给爸爸妈妈听,你看到的是哪一部份?老师相信你一定说得非常好!
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观察简单物体的实践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观察简单物体的过程,体会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直观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二.单元教学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的发展,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空间经验和空间观念。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三.教学课时:本单元课时安排: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点
1、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来观察物体,你们猜一猜要观察什么物体呢?
(有的学生说电视机,有的学生说房子,还有一位学生说外星人。全班同学笑了,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师:同学们学习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上课离不开讲台。今天老师就请大家观察这张讲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能看到什么?
片段二
师:下面我们分五个小组活动,请第一小组先到前面来观察这张讲台。(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各自选择一个位置观察,再交换位置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指导这个小组学生变换观察的角度,进行有序的观察,为其他小组的观察活动起示范作用。)
第三小组上来观察时,班上最调皮的阳志江同学绕过桌子的右面,一下子就钻进了讲台下层的格栏里躺下了。
师:你在干什么呀?
阳:老师您瞧,我在观察讲台桌的下面。我躺在里面,只看见桌子的下面,其他面都看不见了。
(我赞许地对他点点头,学生观察的兴致更高了。)
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了讲台,先在小组内交流。
师:哪一个小组先汇报?请说一说你们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了什么?
(学生的小手举得高高的,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1:我们小组的同学站在这里看(他指了指讲台桌的左右,一位同学插嘴说:这是旁边。另一位学生又说:这是右面。)
师:你们认为哪种说法好?
师:你们小组真能干,同学们还有补充的吗?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还有不同的吗?
师:站在哪里可以看到5个面?你示范一下,行吗?
(生站到桌子上)
师:你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不错。通过实地观察,发现了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对于长方体来说,最少可以看到它一个面,最多可以看到它三个面。
师:(打开书本第26页)图中老师、淘气、笑笑分别看到讲桌的哪一面,先想一想,再连一连,做完后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进行交流。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
片段三
师: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不论它的大小,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现在每人都拿出一个自备的长方体,看看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的,然后,再打开书本第26页,找一找怎么称呼所看到的三个面。自己看书认识长方体的上面、右面和正面。
师:谁能帮他解决问题?
观察物体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及对称图形。这些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及左右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认识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轴。
本课难点是:认识对称现象及找对称轴。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通过观察玩具小狗,用游戏猜一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复习旧知识,又为新知学习做准备。接着设计一个画小狗的情景,让学生动手画小狗初步感知位置不同,所画出的小狗的形状不同。然后通过设计分礼物的生活情景,又激起学生探索对称图形的学习高潮。
2.演示法充分借助形象直观,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学对称图形时,通过电脑动态演示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画面,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接着利用电脑演示生活中的对称事物,使学生感受对称美,学会欣赏数学美,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3.发现法教学对称图形时,教师发给学习小组一组图片,引导同学仔细观察、动手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在观察发现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当学生分出对称与不对称的两类图形后,再次引导观察发现。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实践操作法,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例1时,设计让每位同学把观察到小狗的形状画下来,通过动手画,亲身感知、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2.自主探究法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如,教学对称图形时,学生在折、画、比等活动中细心地观察、比较、分析中体验对称图形的特征。
3.观察法例1观察物体及例2的对称图形教学中的观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例1时,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玩具狗,画小狗,再观察其他同学画的小狗,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同一只小狗为什么同学们画出来的形状不同。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1、激疑引入,让学生猜一猜今天要观察什么物体,然后出示玩具小狗。
2、明确位置,让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猜一猜,坐在小狗的什么位置,可能看到小狗的`什么。
这样教学设计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了学习的内容又复习了旧知为探索新知做准备。
3、画小狗
请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把看到的小狗的样子画下来。教师从正面、背面、侧面各选一张小狗图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4、质疑明理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同样一只小狗,为什么他们画出来的形状却不一样呢?组织各小组同学讨论。
然后反馈汇报结果。最后引导小结:因为这三个同学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小狗的形状就不一样。
5、全面观察,体验新知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全面观察,这时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全面去观察这只小狗,并引导总结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必须全面地去观察。
6、知识应用
此环节的教学通过让4名同学分别坐在4个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并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然后组织质疑明理,接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观察物体。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二)合作探究,认识对称图形
1、引导分类,初步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
首先教师通过分礼物的情景,让学生又进入探索高潮。这份礼物里有四个对称图形和一个不对称的图形。教师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这些图形,再动手折一折,比一比,说说有什么发现后把它们分类,并在小组内交流。
汇报分类方法,当有学生说出把梳子分一类,老虎、蝴蝶、树叶、七星瓢虫四种图形分一类时,引导全体学生再次观察、操作,发现这些图形的两边确实都是一样的而且大小相等。初步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
接着电脑验证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什么是对称图形
2、认识对称轴
然后教师通过让学生找藏在对称图形里的一位线朋友,请同学给这位线朋友取名字等系列活动认识对称轴。
电脑演示对称轴
最后教师示范画对称轴
3、(接着)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本环节教学,不经教师提示而直接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比一比,看一看后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第二次观察、比较、分析,在充分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同时突出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联系生活实际
1、课件出示一组日常生活的对称图形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并激发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美的欲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对称的。
(四)创作,在学生充分感知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创作对称图形比赛。
(以上两小节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理解对称图形的性质,并利用对称性质创作出美丽的图形,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五、总结
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哪位小朋友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整堂课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从学会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内容: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判断所给图画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
3、通过观察、操作,能根据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
能力点: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课时:3课时。
质数又称素数,有无限个。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换句话说就是该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的因数,否则称为合数。合数指自然数中除了能被1和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数(0除外)整除的数。
质数相关定理
1.在一个大于1的数a和它2倍之间,即区间(a,2a)中必存在至少一个素数。
2.存在任意长度的素数等差数列。(格林和陶哲轩,2004年)
3.一个偶数可以写成两个数字之和,其中每一个数字都最多只有9个质因数。(挪威布朗,1920年)
4.一个偶数必定可以写成一个质数加上一个合成数,其中的因子个数有上界。(瑞尼,1948年)
5.一个偶数必定可以写成一个质数加上一个最多由5个因子所组成的合成数。后来,有人简称这结果为(1+5)(中国,1968年)
6.一个充分大偶数必定可以写成一个素数加上一个最多由2个质因子所组成的合成数。简称为(1+2)(中国陈景润)
我奶奶家养了一群鸡,有既美丽又威武的大公鸡,有又肥又大的花母鸡,它们有的全身乌黑,有的黄毛黑爪,还有的黑白相间……它们每天生完蛋后总是“咯咯咯”地叫个不停,向奶奶报告喜讯,邀功请赏。
这几天我突然发现“小黑”(我给一只母鸡起的名字)既不出来觅食,也不生蛋报喜。我疑惑不解,就问奶奶:“为什么这几天没见小黑?它是不是生病了?还是被附近的野猫咬伤了?”“它这是在抱窝呢。”奶奶说。“什么是抱窝?”“抱窝就是母鸡孵小鸡。”母鸡孵小鸡?这引起我的极大兴趣,我决定去一探究竟,弄个水落石出。
我走进鸡窝,看见小黑正趴在窝里阴暗的一角,原来冠红毛亮的小黑,现在已经瘦了一大圈,变得十分憔悴。只见它先是慢慢挪动,调整好自己的身体,接着用嘴轻轻地将露在身外的鸡蛋往自己的腹翅下揽,让鸡蛋完全覆于自己的羽翼之下,然后就一动不动,不吃不喝,不分昼夜地趴在蛋上
今天是小黑孵蛋的第二十天,我发现有些鸡蛋出现了小裂缝,小鸡终于要破壳而出了,我十分兴奋。第二天,小鸡已经把蛋壳啄破了,从蛋壳里伸出了小脑袋,只见它们个个毛茸茸,湿漉漉的,一双黑宝石似的小眼睛,黄黄的小嘴和爪子,走起路来跌跌撞撞,十分可爱。接着母鸡就带着小鸡出去寻找食物,直到它们可以自己觅食为止。
母鸡终于孵出小鸡了,真是太奇妙了。
我的观察日记500字4
在我七岁生日那天,妈妈送给我一只小猫咪,小猫咪十分可爱。小猫咪刚我家时,一点也不爱活动。总是钻到桌子下面,怎么也叫不出来,于是我和姐姐就会用带子把它引诱出来,没想到不一会它那活泼的性格就体现出来了,它一会儿跑到床底下,一会儿又跑到厨房,一会儿又跑到客厅,逗我们笑个不停。
这么可爱的小猫咪,你们一定很想知道它长什么样吧?告诉你们,它一身雪白,头上是一双黄宝石似的的眼睛,总是东张西望的,好像在寻找什么,又想在看风景,黄宝石眼睛下面长着一个红红的鼻子和一张小巧的嘴巴。另外它还长着一对扇子似的耳朵,样子十分有趣。
小猫咪很爱玩毛线团,每次当妈妈取出线盒,织毛衣时,团就会从毛线盒里抓一个毛线团叼到床底下玩,它先把毛线放在x一个地方,然后想抓老鼠一样猛扑上去,抓起毛线球用力撕咬,有时候它会把毛线团扔到高处然后来个鲤鱼跳龙门把毛线团拍下来,这样床板就会“喷喷”的直响,每当我们姐妹两听见这个声音就会伏下身来看小猫咪的精彩表演。
时间如流水一天天的过去了,小猫咪在我家已经生活了两年,并且它已经正式成了我家的一个成员,每当别人问起我家有几口人时,我都会自豪的地回答:“我家有五口人。”
帮忙幼儿树立自信
20xx年9月15日
航航
帮忙幼儿树立自信
航航是一个活泼好动,性格开朗的小男孩,平时很喜欢帮教师和小朋友做事情。可是每当教师和小朋友指出他犯的错误时,他总是百般辩解,不肯认错。
航航在班上属于各个方面发展都很好的孩子,在幼儿群体中有一种惟我独尊的骄傲感,从未觉得自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另外,他在家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父母都对他百般呵护,宠爱有加。即使他做错了事,也没有人对他说任何不是。长期以来,他不容任何人指出他所犯的错误,即使指出来,他也不承认。
教育
1、换位思考,移情训练
2、家园互补,共同纠错
透过以上“惩罚”、鼓励、批评、讲道理等方法,在家园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浩浩不愿认错的不良行为得到了明显的矫治。此刻,他不但自我勇于承认错误,并且还监督其他小朋友,不允许有类似的状况发生。同时,他的凡事自以为是的自负感也渐渐克服了。
蚕宝宝的家住在茶叶之乡——茶叶盒里,这对它们来说可是不小的活动场地,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盒子底部还铺有一大张白纸。16只小蚕的身下就是嫩绿的桑叶,只要一低头,就能品尝到美味,好幸福啊!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蚕宝宝多数只有2毫米左右,看起来像一根稍粗一点的黑线。大一点的也只有4毫米,身子微微泛灰,能够大致得看出头尾。蚕的头最大,是尾的2倍之余。小蚕在桑叶上缓缓的爬动,好像一点也不着急,在悠闲地散步。
给小蚕宝换桑叶的时候十分困难,因为它们的体形实在是太小了,用手捏很容易把它娇嫩的身体捏坏,所以一定要很小心。每次把蚕儿放在新桑叶上的时候,我都要用棉签把一只只蚕挑起来,让它们玩一次“荡秋千”,然后再轻轻放到新桑叶上。蚕儿的身上好像连着一些丝,把蚕放在桑叶上后,收回棉签时,它又会腾空而起,似乎不舍得结束“荡秋千”的游戏。
蚕宝宝到一片新的桑叶上后,并不马上开吃,而是观察一下地形,这可是个好习惯。过了一阵子后,它们才张开嘴,大口大口(对于蚕而言)地吃起来,因为它们太小,每次总是不能在桑叶干之前把它解决掉,而只在桑叶上留下了“斑点”,看起来就像一片龟背竹的叶子。
蚕的粪便(蚕沙)很小很小,还不足一粒沙子那么大。蚕沙很多,可以看出它们吃的不错。这么多蚕沙落在桑叶上既不美观,又影响蚕的健康,所以要把它们清除出去。我拿起毛笔,在妈妈的配合下,扫走了桑叶上的蚕沙。
我家的蚕宝宝很可爱,它们成长很快,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几天后的蚕儿是什么样呢?有兴趣的朋友请关注下期:
教学目标:
1、通过换位置观察等活动,使学生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能正确地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陶冶情操,深化美育。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到在不同的方位所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学法指导学生活动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教具学具:
4人1小组玩具、多媒体(小黑板画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用课件出示玩具熊猫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依次出现,让学生猜一猜分别是谁看到的。)。
这是从上面给一个物体拍的照片,你知道这是什么物体吗?学生猜过后,出示第二幅照片,继续看…直到最后一张。
二、探究新知。
1、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
(1)4人小组拿出一件物品放在中间。进行观察,并互相说出你所看到的。
(2)交换位置,再次观察这个物品,每位同学能从不同的方位看到这个物品。
2、画出所看到的物体。
(1)4人小组再拿出准备好的玩具,每人各自选一个方位坐好,并用笔把它画出来。
(2)交流各自所画的作品,你发现了什么?
(3)思考:同样的物品,为什么画出来后是不一样的呢?
(4)根据学生所说作简单小结。
3、辨别从哪个方向看到的物体。
(1)出示书中例一的插图。
(2)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3)你是怎么判断的?。
三、课堂检测。
(1)完成课后“做一做。”(68页)。
(2)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
(3)从不同位置观察下列物体的形状。
(4)让生分别说一说看到的形状。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
是否专心玩玩具
在户外活动中是否专心玩玩具,还是瞎追逐。
这天,户外活动时婷婷选取了闪光跳。开始她把闪光跳套在了脚上,然后用手将闪光跳甩了一下,另一脚提了起来。她尝试了几次之后,没有成功,于是婷婷停了下来。她看见旁边的佳依玩得很熟练,停了下来看佳依玩。佳依一边示范一边说:“像我这样玩。”婷婷说:“好的。”又尝试了几下。佳依走开了,到其他地方去玩了。婷婷又玩了一小会儿,她跑到了放玩具的筐子前,把手里的闪光跳放到了筐子去,拿了一根绳子玩了起来。她跑到场地的中间,用手摔动绳子,摔到前面的时候她的脚碰到了绳子,于是停了下来。悦悦走了过来,婷婷说:“悦悦,你来拉着我的绳子!”悦悦拉住了婷婷的绳子,两个人玩起了拉马车的游戏。玩了一会儿,她把绳子放在了一边。又换了一件玩具玩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时间到了,她把玩具放会了筐子里。
1.从以上的状况中,能够看出婷婷在户外活动是能够比较专心地玩玩具,不是在瞎追逐。
2.在玩的时候婷婷的运动技能还是比较薄弱的,她不会玩闪光跳,于是她换了绳子,可是绳子也不会跳。
1.教师在户外活动时间对她单独辅导,手把手的教,慢慢地增强她的运动技能。
2.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力量,让孩子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齐跳跳绳,一齐运动运动,从而增强她的运动技能。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
1、从正面看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是长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长方体,还可能是圆柱。
2、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还可能是长方体。
3、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圆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球,还可能是圆柱,圆锥。
4、面对面看到的物体形状一样,但方向相反。
5、观察组合物体的表面时,与物体的高矮和是否对齐无关。
(1)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一定不同。(×)(球)练习
(2)在同一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3)从正面看一个正方体,看到一个长方形。(×)
(4)小明从一个物体的上面看到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物体一定是正方形。(×)
(5)从一个长方体的任何一面观察,都不可能看到正方形。(×)
(6)从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定)相同。
(7)从正面看一个正方体,只能看到一个(正方)形。
(8)从一个物体的上面看到一个正方形,它是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
(9)从一个长方体的任何一个面看,不可能看到(圆)。察物体知识点
数学讲解的原则
虽然辅导的总体原则应该是多提问,但有的时候不得不进行一些讲解。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就应该给孩子进行讲解了:
1、问题的场景是没有接触过的,不能理解那个场景具体是什么意思,以及这些场景下一些约定成俗的潜规则;
2、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清晰;
3、数学方法和工具没有掌握好。
单位间进率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 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例1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准备】
学生4人一组(桌子的前、后、左、右各一个),每组准备一个玩具老虎。教室中间空出,全班学生分别坐在空地的前、后、左、右。
【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
师出示两个纸盒(其中一个一面有几个孔,另一个没有),把两者存在不相同的地方背对学生。
师:这两个盒子完全相同吗?(生:完全相同。)
师指一个学生围着看一圈。
师:你看到这两个盒子完全相同吗?(生1:不同。)
师:(转动盒子,把两者存在不相同的地方面对学生)完全相同吗?(生:不完全相同。)
师:刚才同学们为什么说完全相同?
指生述说理由。
师:这就提示我们,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就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引导观察
师: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游戏。
(师请一个有代表性特征的学生站在教室的中间。)
师:请问哪些同学是在这位同学的前面?
请问哪些同学是在这位同学的后面?
请问哪些同学是在这位同学的左面?
请问哪些同学是在这位同学的右面?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位置仔细观察这个同学,你能看到她的什么?
分别请坐在她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内容。
师:从刚才这四个同学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我们从前、后、左、右四个不同的位置观察这个同学,看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二)分组观察
1.请各小组把玩具老虎放在桌子上,让学生从自己坐的位置观察,并汇报观察到的情况:谁从前面观察的?你看到了什么?谁从后面观察的?你看到了什么?谁从侧面观察的?你看到了什么?
2.请学生调换位置继续观察,并向小组同学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情况与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师:同学们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了老虎,现在你能说一说老虎是什么样子吗?
指生汇报。
(三)观察小结
师:刚才观察同学、观察玩具老虎时,你有什么体会?我们主要是从哪些角度进行观察的?
生回答,师板书:前面、后面、侧面。
三、练习体会
(一)想一想
出示书上第67页例1图。
师:这三个同学在干什么?他们观察的位置一样吗?
谁站在恐龙的前面?她主要能看到恐龙的什么?
谁站在恐龙的后面?她主要能看到恐龙的什么?
谁站在恐龙的侧面?她主要能看到恐龙的什么?
让学生回答,师连线。
(二)连一连
出示书上第67页“做一做”图。
师:这三个小朋友坐在桌子的不同位置观察一摞书,他们会看到什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并连一连。
生分组讨论。
指生展示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
(三)猜一猜
师出示照相图。
师:这四个同学在给小猫照相,你知道下面的照片是谁照的吗?
让学生分组讨论。
指生汇报讨论结果,师点击连线。
(四)指一指
师:(出示实物)这是一个同学的赛车,这里还有一些图片(展示),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些图是从什么角度看到的?
课件分别出示从上、下、左、右、前、后看到的图。
让生说意见,并在实物上指一指,把相应的位置展示给大家。
四、学习总结
师: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观察物体,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