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增强人体对脂肪的分解能力。国外研究也表明,定期饮茶可以缩减腰围,降低身体质量指数(BMI),从而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接下来请欣赏:喝茶日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敬业的小编帮助大家收集的11篇茶叶记的相关文章,仅供借鉴。
昨天,是我们班举行的春游活动,我们都很期待,一大早,我和爸爸就到宽窄巷子广场去集合了,我以为我们是去的最早的呢!结果到那一看,我目瞪口呆,几乎全班同学都来了耶!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一组一组的上了大巴,坐在车上,我一边唱着歌,一边看沿途的景色,金灿灿的太阳挂在天边,绿油油的小草躺在路�
不久后,我们到了蒲江的绿昌茗采茶园,认真的听何总讲茶是怎么来的?心里却默默做下笔记。鲜茶芽--摊放--杀青--理条--人工提香--精致整形--包装,我们参观了制茶基地,就开始采茶了。虽然天气很热,茶地里有许多飞飞虫,但我们坚持不懈,几十分钟过去了,我们的塑料袋也渐渐地满了,不久一袋袋茶都交给了家长。
吃过午饭,我们还观看了精湛的茶艺表演,对茶文化有了较深的了解。
好了,我们坐着大巴去采摘樱桃了,别看采樱桃那么简单,可真正的去尝试一下,可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哦!高高的枝头,我们小孩够不着,大人们拽着树枝我们小孩才能采摘,听大人们讲“樱桃好吃树难栽”,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今天的两项春游活动,让我们明白了平常见惯了的东西如茶叶,樱桃等都要经过艰苦的劳动才能得到,来之不易,我们应好好的向劳动人民学习,好好珍惜它们。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老师带我们到中国茶叶博物馆游玩。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甜甜的微笑,开心极了。
走进展厅,就看到褐色的墙壁上有一个大大的“茶”字。有许多水从高处一泻而下,好像花果山的水帘洞。讲解员员叔叔向我们介绍了茶圣陆羽,陆羽是唐朝人,他写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的历史悠久,中国是茶的故乡,我们的祖先在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
继续向里走,看到各种各样的茶具,最大的茶壶接近1米高,小的茶壶不到10厘米高。我还看到一个巨大的制作茶叶的工具,大约有两米长,一米宽,需要好几个人才能推得动。在另一个展厅里,我们看到许多种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白毫银针、君山银针、正山小种、大红袍。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明朝有一个举子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这时正巧遇到一个和尚,和尚拿出所藏的茶叶泡给他喝,举子病好了,还考中了状元。他十分感谢救他的和尚,前来致谢,得知茶叶出处后,脱下大红袍绕茶树走了三圈,将大红袍披在茶树上,茶树就有了“大红袍”的名字。后来皇后得病,怎么也治不好,状元献上带回的大红袍茶叶,皇后的病不久就好了。皇上非常高兴,赐红袍一件,并让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专人看管茶叶,采制茶叶进贡朝廷。从此,武夷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大红袍越来越有名了。
在茶叶博物馆,我们还观看了精彩的茶艺表演,两个漂亮的姐姐穿着中式的裙子,轻轻地将水倒进茶壶,用茶针仔细地取茶、泡茶,动作娴熟,姿势优雅。一人泡茶,另一个人讲解,之后,我们每人都品尝了一小杯茶,茶的味道飘着淡淡的清香,虽然有点苦,但是非常好喝。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我也要爱茶、品茶,传播茶文化,为弘扬中华茶文化做贡献。
今天我们开始来厦门的旅途,上午第一个景点是海上看金门。
我们到了码头,买好了船票,上了船,船一晃一晃的,站在上面好晕,爸爸见我站着难受,就租了一张茶桌,让我们可以一喝茶,一边欣赏海上的风景。
服务员给我们拿了两包茶叶,她先把其中的一包茶叶倒进一个茶里,再冲满热水,过一会儿,把茶壶里的茶水倒入另一个有滤网的茶壶,接着把有滤网的茶壶里的茶水倒入杯子里,然后用镊子把杯子里的水倒出,再重倒一遍,她把四个杯子放在一起,从左往右,一个个连倒过来。
服务员娴熟的动作让我有了想学的兴趣。所以我也装模作样地倒了一遍,呀,茶壶真重,茶水都洒在了桌子上,在服务员手里那么简单的动作,可茶壶到了我的手上竟不听我的使唤,我不灰心,继续练习,后来我发现,拿茶壶的柄要用大拇指固定在茶壶身上,这样才能拿住茶壶,不易洒出。
当我还沉浸在泡茶的过程中,船不知不觉靠了岸,服务员要撤走茶具,爸爸说我对泡茶蛮有兴趣的,可以买一套茶具,让我泡茶给爸爸妈妈喝,那样一定很有意思。
爸爸爱喝茶,时常在工作之余或是饭后,泡上一杯香醇的茶,躺在沙发上,慢慢品着,可我从小到大却没有喝过茶,也不知道茶是什么味道的。
今天,爸爸一会家,就把茶叶罐那在手上,紧握一扭,再一拔。只听见一小声“砰”!茶叶罐就打开了,我凑过鼻子往茶叶罐里闻了闻说:“茶叶也不怎么香么,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说茶叶香呢?”爸爸微笑着说:“要用水冲泡才会香呢。”我半信半疑,把茶叶从罐子里拿了一小樶出来放进杯子里,然后把水壶一斜,壶口流出的滚烫的开水冲还杯子里,杯子里的茶叶随着水瞬间翻滚起来,如同树林里惊飞的一群小鸟,那原先贴在杯底的干巴巴的茶叶在滚烫的开水的滋润下渐渐的舒展开来,变成了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茶水和泡沫随着中间的一轮漩涡转了起来,清澈的白开水慢慢地被染成了淡淡的黄绿色。一会儿茶叶就深到了杯底。我闻了闻,一股从未感觉到过的清香飘入鼻中,我仿佛置身于茂密的丛林之中。我迫不及待的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好烫,好苦啊!”我大叫一声,问爸爸:“爸爸为什么这茶这么苦啊!为什么您喝茶时说茶清香甜润呢?”爸爸笑了一下,从我手中拿过茶用嘴轻轻抿了一小口砸吧砸吧,好像回味刚才的甘甜。“来,你细细品尝一下。”爸爸说。我学着爸爸的样子也喝了一小口,品尝了一下,一股甘甜流入了我的心田。“太好喝了,原来茶是这样喝的呀!”我兴奋的说。
从那以后,我一看到茶心中就会有一股甘甜和清香。
上个月,我和家人去了英德游玩,最让我流连忘返的当属英德茶叶世界了。
茶叶世界位于英德市英红镇,以生产红茶著称。那里有一个小商店,里面摆满了一罐罐茶叶制品,有红的、有绿的,像一座座小山丘似的,还没有步入商店,就可以闻到一股清香的茶味。
后来,我又来到了茶园。放眼望去,就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茶树是一种低矮、普通的树木,叶子间有一朵朵白色的小花,散发着奇特的`味道。而且不同的茶树,可以生产出不同等级的茶叶,茶籽还可以用于洗发!
我非常喜欢英德茶叶世界,因为从中可以了解许多茶叶知识呢!
爸爸干家务
妈妈去了外婆家,家务这桩事自然就落在爸爸身上了。
爸爸有点忙不过来。一清早的,去买菜;做早餐;扫地拖地;电话手机时不时响几下。
爸爸干家务,闹出了一车厢的笑话。
中午,我去盛饭。见插头没插,就想:应该被爸爸拔掉了吧!(在家,这种情况是有的)。谁知,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原原来插头没插!!!
“爸爸,你看!”我指给爸爸看。“没有吧,唉!算了。
你去饭店打两元钱饭来。”爸爸说。
晚上,我想去却发现我想穿的那件衣服不见踪影。衣柜?没有。床上?没有。阳台?还是没有。莫非?我走过去,还真的!衣服还在洗衣机里呢!天啊!都到晚上了,还还没晾!
爸爸干家务,闹出了一车厢的笑话。
开学第一周
这一周,是开学的第一周。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就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通过刘老师、庞主任和牛主任这三位细心而又温柔的老师的教导,感觉刚一开学,就有焕然一新的感觉。三位老师仔细的为我们讲解着新课,全班同学洗耳恭听的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并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这一幕,像是回到了从前刚上一年级似的感觉。令我感受到了别有的温馨。如今,我已经上了初一,是一个升入初中的学生了,此时此刻,我真正的感受到了时光在飞快的流逝着,所有的事情就像发生在一秒前一样。我对自己顿时产生了留念。
开学的第一周,加油!我对自己这样说。
我的家乡是六安金寨(zhài),这里有许多珍贵的特产:板栗、天麻、灵芝……“六安瓜片”也是其中之一。“六安瓜片”古已有名,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它以独特的品质驰名中外。
茶树沉睡了一整个冬天。立春时节,茶农来给它们施肥,一棵棵茶树争先恐后地吸吮(shǔn)着养料,不断积聚着营养。阳春三月,茶树抽出了新芽。刚刚冒出的芽儿只有两片,是嫩黄嫩黄的,有一角硬币大小,十分惹人喜爱。随着雨季的来临,茶树开始迅速生长,这个季节是茶农最忙的时候,他们每天都会起早贪黑地采摘茶叶,因为茶叶的'生长速度在这时是最快的:昨天枝上才冒出一个芽,今天就会冲出一大截(jié)。如果不趁茶叶在翠绿时尽快采摘,等叶子变成深绿色,味道就差了。
茶叶采摘下来后,茶农们开始进行下一道程序——加工。刚采摘下来的茶叶,外形纤(xiān)细,着色宝绿,叶面光滑,背面有白色茸(rónɡ)毛,称为“白毫”,宛如一层薄霜,闻着有茉(mò)莉(lì)花一样的清香,十分新鲜。“六安瓜片”的炒功十分到位,是采用原始生锅和栗(lì)炭,人工慢火翻烘(hōnɡ),前后达81次之多,因此它外形美观,口味极佳。
成品“六安瓜片”形似瓜子,片卷顺直,长短相近,粗细均匀,颜色由翠绿变成了铁青色,色泽均匀,闻起来有烧板栗那种幽香,且香味持久,谁闻了都想泡一杯尝尝。
“六安瓜片”在冲泡时也挺有意思。茶叶在水中三浮三沉,犹如万笋(sǔn)树立,令人浮想联翩(piān)。“六安瓜片”泡出来的茶澄明绿亮,叶子幼嫩,汤无杂色,尝一口苦中透甜,滋味鲜爽,有一股清清凉凉的感觉。
“六安瓜片”营养丰富。它含有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是清心明目、提神消乏的良药,又是美容保健的佳品。夏秋气候干燥,容易上火,喝一杯“六安瓜片”是最合适的。
当然,在饮用“六安瓜片”的过程中,也有需要注意的事项:新茶不宜饮用过多,否则会得“新茶症”。此外,“六安瓜片”可不能滥(làn)用,如果染上风寒,还喝“六安瓜片”,可能会加重病情呢。
“六安瓜片”凝(nínɡ)聚了金寨人几百年的心血。它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终于得以名贯古今。它是我们六安金寨人的骄傲。
太公在上坡后中了一片茶子树,经过买种、除草、铲地、播种、施肥、浇水,在太公的精心呵护下,茶子树终于成熟了。
我怀着好奇心跟着大人去山坡后面的茶子树林里摘茶子。一颗颗茶子树长得奇形怪状,五花八门,像是等待出征的士兵,一排排排列整齐,雄赳赳,气昂昂。茶子树都长得绿油油,胖嘟嘟,像一个个又大又圆的苹果,吊在那枝头,引诱人们不禁想探手去摘取。
我左顾右盼,看到一颗好爬的茶子树,像一只灵敏的猕猴一样迫不及待的爬上了茶子树上摘茶籽。我刚刚上到一半,情不自禁的探头往下看,吓得我是胆战心惊,我慢慢从树上蹭下来。只见大人们把一棵粗壮的枝干夹在两棵树中间,用脚一蹬就不费吹灰之力的`爬上了茶子树,用竹竿把一个个顽皮的胖孩子给打了下来,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啊,毕竟前辈的经验比我们来得更加丰富。我也没有闲着,借此机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茶籽捡到了箩筐中。一会儿,我虎视眈眈的看着那颗茶子树,退到几米之外借助助跑的力量费了点劲爬上了茶子树。我喜出望外,学着大人的样子用竹竿把这群不听话的孩子给打了下来。我得意洋洋,手舞足蹈,欢呼雀跃,然后我又乖乖的下来捡茶籽了,一上午我们摘了四大箩筐的茶籽,真是满载而归啊。
中午,我们又重返战场,上午那股兴奋劲已经渐渐退去了。我在地上兢兢业业的捡茶籽,过了不那么一会儿,我就已经累得汗流浃背。慢慢的我没有了力气,便只好坐下来休息了会,可是大人们仍干得热火朝天。经过了日复一日,虽然茶籽摘完了,但是我们的工作依然没有结束。
茶籽是摘完了,我们还要帮茶籽脱下它那厚厚的盔甲。露出了他自己的真面目,经过了几个月太阳的暴晒,经过茶油的锤炼工序,我们从算换来了香喷喷的香油。
几年之后,我又要去摘茶籽了,可童年却一去不复返了。同样的语言,同样的动作,又让我想起了几年前那生动的一幕幕情景,我的童年又重临我的心头,泛着淡淡的茶籽香。
今天是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春游,我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坐着大巴去参观茶叶博物馆。但是天公不作美,时而下雨、十二不下,这并没有破坏我们美好的心情。
一下车,一股淡淡的茶香就扑面而来。远远望去,整片茶地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跟着老师我们沿着小路向上走,路上刻着很多古代书法家写的字。近看茶叶的背后有许多绒毛,叶子旁边还有两片小小的嫩芽,就像是婴儿的两只小手,“茶叶宝宝”正在尽情地吸收着雨水呢!四周是一座座大山,它们像是在保护着“茶宝宝”,突然雨停了但周围还是云雾迷蒙,池边的花儿美不胜收,真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出了小路,我们就来到茶艺表演处,表演的姐姐为我们讲解了怎样泡龙井茶,看到碧绿的茶叶在杯中不停翻腾,好像舞女在翩翩起舞。后来我们还品尝了龙井茶,那股浓郁的清香一直留在嘴边,但那苦涩味还“真不好受”。
进了博物馆,一个大大的'“茶”字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从天而降的水像茶师傅往下倒茶似的。再往里走,一幅幅采摘茶叶的画卷就呈现在我们面前。听讲解员阿姨说,茶最早出现在云南,那儿最高的茶树有2米,最老的有20xx多年了。整个茶叶博物馆总共有5个展厅:茶具厅、茶翠厅、茶缘厅。。。。。。我印象最深的是茶翠厅和茶具厅。茶翠厅里有许多茶叶品种;基本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和花茶。这里还有各种各样用黑茶制作出来的工艺品,如茶饼、茶南瓜等等。在茶具厅里有古人各种各样的喝茶工具,那时候的茶具是陶瓷而且没有其它颜色,只有单一的棕色,但过了很多年后才渐渐出现五颜六色的花样。
欣赏完了茶叶博物馆,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找了一块柔软的“绿地毯”坐了下来,开始了我们的午餐。
午餐后,我们有些同学还去拍了茶花树及周围美景。最后老师叫我们上车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茶博馆。这次春游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杭州龙井的美丽,还感受到了杭州龙井茶的魅力!
星期四下午,周老师说:“明天的101课的主题是”走进茶文化“,我们要带各种各样的茶叶。”我们先分成五组,让组长分配好每个组员带什么东西。同学们都期待着明天的到来。
终于,同学们期待的“走进茶文化”的活动来到了。我们组的胡丙雨带来了茶具,张翰引叶带来了茶具。我们还带来了柠檬。接着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些关于茶的视频,然后就开始了。
我们先在张翰引的茶壶里放了一些铁观音,在把开水到进去,接着又在胡丙雨的茶壶里放了几片刚切好的柠檬,在加上开水,这样两壶茶就完成了。突然,老师给了我们一个任务,就是给楼上办公室的老师每人沏一杯茶。我们组一听,陈洲冰马上说:“快,给老师到柠檬茶,柠檬茶是美容的。接着我们组的人拿着茶壶和杯子去了办公室。我们给每个老师到了一杯茶。但是,我们想如果只给三楼办公室的老师喝茶,那对楼下三个办公室的老师有点不公平了,我们又给楼下办公室的老师送了一杯,不在的老师我们就给他(她)放在桌子上,顺便给他们一个惊喜。
后来,放学铃声响了,同学们很不情愿的收拾自己的东西。这两节课我玩的非常开心。你们呢?
我的爸爸最喜欢喝茶,每当有客人来到我家时, 爸爸就会拿出最好的茶叶,泡出最香的茶来招待客人。今天,我早早地就起床了,因为我要观察爸爸泡茶。
首先爸爸先烧好热滚滚的开水,准备烫茶具。只见爸爸把热乎乎的开水倒进茶壶,又把茶壶里的开水倒进几个小杯子里,用夹子把每个杯子都来回烫一烫。接着爸爸拿出一包真空包装的茶叶,撕开包装纸,把茶叶倒进茶壶里,再把的开水倒进茶壶,就会看到原来沉在壶底的茶叶,慢慢地浮上来了。爸爸拿起壶盖,沿着边沿轻轻地把泡沫抹掉,再盖上盖子泡一会儿。过了一分钟,爸爸把盖子拿开,让我赏心悦目:原来缩得像拳头一样紧的茶叶,经过开水冲泡以后像手掌一样舒展开了,原来透明、无色无味的开水变成了浅黄色的茶水,一股芬芳扑鼻浓浓的茶香味向我扑来,令人神清气爽。喝一口,好像一股清泉流入心中,甘甜可口。
通过这次观察爸爸泡茶,让我懂得了泡茶的方法,只有做到每一细节,这些细节虽小,但也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泡出香甜可口的茶。
爸爸的办公室中有一张茶几,他经常与我念叨这泡茶、品茶之道。今天,我终于能亲自体验一番了。
我上网查了查,这泡茶的讲究可真多。首先就是烧水,水不能太熟,只要七八分即可;之后就是放茶叶,茶叶根据茶壶大小来判断应放多少,放多茶会变浓、变苦,放少则反之……我照着爸爸平时的样子做了起来,可没想到,却是困难重重。“啊呀,不是吧。”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原来啊,我嫌烧水时间太长,就出去玩了会儿,水就烧沸,溢了出来,把茶几上搞的满是水,我无暇整理茶几,随手抓了一把茶叶扔进茶壶,将仅存的一点儿水倒了进去,蒙上壶盖,刚想起身,不了手一摆,整壶茶水应声儿撒,连茶壶都砸了个稀巴烂,还好有一半茶溅进了一个纸杯中,我忙捧着这一战利品,去向大师——爸爸请个功。“怎么样,怎么样?好喝吗?”“咕噜”爸爸艰难地将口中的一口茶咽了下去:“还可以
除了有点泡浓了,其他还好。”旁边的叔叔随即拿了另一杯喝下一口,立马就吐了出来,喊道:“不是吧,就这东西也算是还可以!你味蕾出问题了吧?”我拿起喝了一口,眉头马上皱了起来:“怎么不一样啊?哦,对,我茶叶放多了。”“你放了多少。”“大概四分之一个茶饼。”“什么!那可以泡五六壶茶了!”
随后,爸爸向我讲了泡茶之道:心如止水,不能慌张、随意,这就是在磨练意志,考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