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信念》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我的信念》教案【优秀6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我的信念》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含义,品味平实质朴的语言特点。

2.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归纳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同时品读文中质朴而富于哲理的语句。(2)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和交流学习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人格特点的联系。

2、品味平实质朴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突破方法:(1)通过初读、搜集、筛选信息,引导学生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可以用“居里夫人是一个的人”的表达形式。(2)品味语言时,先画出对你有启发的句子,在书上作好批注,再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体会,这样就自然而然的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

三。教学方法

1.激趣导入法:让学生课前搜集居里夫人的相关材料,课上交流信息。

2.片段诵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归纳中心、品味语言、感受哲理。

3.质疑解答法:对教学难点的突破,采取学生批注质疑、组内交流、全班解疑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要求:

1、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科学家居里夫人及其科学贡献。

2、熟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生词,并注拼音、作解释。

3、在你心中,居里夫人是个怎样的人?请在文中划出体现居里夫人优秀品质的句子。

(二)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我的信念》,写的是谁的信念?玛丽-居里。昨天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这篇文章了,第一项预习任务是什么?(查阅课外资料,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一些信息)。大家先准备一下,2分钟后请同学们来介绍居里夫人。

关于居里夫人:

A.请看课本插图:居里夫人的照片

B.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丈夫皮埃尔-居里

C.波兰科学家,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两次获诺贝尔奖(1903物理、1911化学),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钋、镭

D.1867-1934.7.4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就是科学家居里夫人。他之所以为全世界人们所铭记和怀念,绝不仅仅是因为她获得了2次诺贝尔奖,就如流沙河在《理想》这首诗中所告诉人们的那样:“荣誉,只不过是理想的副产品”。作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具有一颗伟大的水晶般的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用心去贴近这一颗伟大的水晶般的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注音解词:

请同学们轻声地朗读课文,把昨天布置大家查字典注音和解释的那些词语在课文中找出来。等一下我请两个同学来黑板上注拼音。

执著蹂躏呵责懊恼

猝然长逝:突然去世

问心无愧:反省自己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地方,既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别人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益处。匪:非,不。

2、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5分钟)

(1)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把每一段中你认为是重点的地方画出来。

(2)你觉得居里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文中划出体现居里夫人优秀品质的词语或者句子。

明确:

(1)文章写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的追求,还有她一心追求科学真理、不贪图富贵的优秀品质。

(2)引导:a、在每段中找出体现居里夫人优秀品质的词语;(提醒标示段落序号)

b、用四字短语概括她的品质特点:“居里夫人是一个的人。”

c、归纳整理。

思想宗旨:探讨真理,献身科学;纯粹研究、不图财富;沉醉于科学之美。

工作态度:坚韧不拔,树立信心;执著奋斗,目标集中。

环境需求:力求简朴,保持安宁;珍惜时间;渴求自由。(一战、波兰。)

性格要求:克制敏感,温和沉静。

3、现在请思考:居里夫人一生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这些人格、品质有哪些联系?

明确:(1)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使她形成了这些好的品格。--这,就是崇高理想的伟大力量。(2)这些优秀的品格是她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保证。

事业(动力)--人格(保证)

4、从居里夫人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1)如何处理好学习与生活的关系--珍惜时间(朴素穿着)

(2)目标集中,专心致至(我要考上一所重点高中,将来要上重点大学)

(3)树立信心,坚韧不拔(考试成不骄、败不馁)

(4)克制敏感,沉着冷静(鸡毛蒜皮小事不值争锋)......

(四)小结:

读这篇文章就像在和一位伟人对话。这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居里夫人坚韧不拔、抛弃财富、献身科学等伟大的人格。今后我们在学习、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之中,应该以她为楷模,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五)课后作业:

课后熟读课文。这篇文章里有很多富含哲理的句子,把你喜欢的或者难以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喜欢的,在旁边注上喜欢的理由,不理解的注明哪个地方难以理解。我们下周一再一起来讨论。

第二课时

(一)预习要求:

熟读课文。这篇文章里有很多富含哲理的句子,把你喜欢的或者难以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喜欢的,在旁边注上喜欢的理由,不理解的注明哪个地方难以理解。我们下周一再一起来讨论。

(二)品味语言,感受哲理

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或给你以启示的富有哲理的句子。说说好在哪里?

(1)第1段:“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明确:她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谁都会遇到困难,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克服困难,坚持下去。

(2)第1段最后一句:“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明确:a、学习“‘......’”标点符号在作文中的应用。

b、理解:这句话很简单,但很有力量。给人一种力量,是你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当事情结束的时候,无论结果如何,都问心无愧,都能对自己说“我已经尽我所能、全力以赴”了。

(3)第7段:“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

明确:比喻句,把科学家对科学的那种热爱,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

(4).........

2、小组合作,把你找出来的难以理解的句子或者段落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提出你们组认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组内讨论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拿出来全班一起交流、一起解决。

(1)“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是什么意思?

明确:a、什么叫“讲究现实”--挣钱谋生。什么是“申请专利”?

b、这个问题书上就有答案。就在这一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如果居里夫人申请了镭的专利,获得了一大笔财富,我们就可以说她是一个讲究现实的人。但是她没有这么做,没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因此这样的人才是梦想家。

(2)“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为什么“孤独地”岁月她却说是“美好快乐的记忆”呢?

明确:她的孤独是说她是一个人。一个人工作,一个人研究,没有其他人。而不是说她的心里感到孤独和寂寞。她心里是快乐的,所以说即使是一个人工作,也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是一篇翻译过来的文章,“孤独”恐怕翻译的不大恰当。居里夫人的意思是,她潜心学业,总是远离欢乐喧闹的人群,一个人静心读书,获得了很多收获。因此觉得没有虚度年华,这样的大学生活是美好的回忆。

(3)最后一段“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科学家又是一个小孩儿?

明确:因为小孩儿喜欢童话故事,痴迷于童话故事,而科学家喜欢大自然,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就像小孩儿一样,所以说科学家又是一个小孩儿。

(4)第6段,“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为什么在她丈夫猝然长逝以后她就学会了逆来顺受了呢?

明确:因为前文刚说过,“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因而我尽量克制自己的敏感”。她丈夫死后,她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可能不如从前了。(参考课本第42页方框里的课外阅读:居里夫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居里夫人从她丈夫身上学到了温和沉静,不会再那么敏感,她学会了逆来顺受,就是学会了在恶劣的环境或无礼待遇中采取忍受的态度,而不是过分的懊恼和敏感。

(5)第5段:“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什么是“纯粹研究的观念”?

明确:结合上下文,什么是“人类需要的梦想家”?

纯粹研究的观念,就是人类需要的梦想家,他们的研究是受了事业的强烈吸引去研究,而不是为了获得很多的报酬。所以,纯粹研究的就是梦想家。

小结质疑与探究经验:圈划、标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

(三)课堂小结:

学完这篇文章,相信大家都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魅力所打动。如果说过去我们没有生活目标,那么现在我们就要试着学会明确人生目标。如果过去我们一味地贪图玩乐,那么现在我们就要学会珍惜时间和精力,专一对待学习;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那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拥有坚定的人生信念,为我们实现人生理想提供源源不断的前进的动力!

(四)作业设计:

1、语言运用(小黑板):模仿课文句子,在横线上填上语句,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1)无论任何,都。

(2)问心无愧地说:“”。

(3)执著地、勤奋地。

(4)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

(5)致力于。

(6)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

(7)从中我获益匪浅。

(8)沉醉于之中。

(9)把视为理所当然。

(10)之所以,是因为。

2、完成《创新优化学习》第9课。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楷体字内容)

七年级语文《我的信念》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通过品味语言,归纳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和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的联系

2、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三、教学方法:

问答法、诵读法

四、教具:

常规教具

五、教学时数: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一次是物理奖,一次是化学奖,但她并没有因此停止科学研究。有一次,一位记者惊讶的发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一块价值极高的奖牌竟然在她的一个小孩子手中当作玩具玩耍,记者不禁问其缘由,她却不以为然的答道:“我要让我的小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其实就跟玩具一样,没什么炫耀的地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居里夫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她的自传体散文。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字词积累

鞭策:用鞭和策赶马,比喻督促。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问心无愧:反躬自问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地方。

受益匪浅:得到很多,匪,不。

2、文章的题目是我的信念,那么作者认为做事需要怎样的精神?

答:坚忍不拔、有信心。

《我的信念》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从中领悟居里夫人高贵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2.情感与价值

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磨练意志,学会生活,热爱科学。

3.方法与评价

通过独立阅读,形成自己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见解。预计发言人次13人,得分40分。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预习,根据自己对文章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形成自己的意见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文章提出质疑,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并从居里夫人的品质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方法

1.发散思维: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用20分钟左右时间由学生提问、评价、质疑。

2.幅合思维:学生发言结束后,由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文章重点部分(工作环境、工作态度、工作宗旨)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学生发言(发散部分)局部理解预测

1.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明确: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居里夫人在文中未明确指明这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这或许是难以直叙的,这种力量是一种复合的因素。对事业的追求、对真理的渴求、科学对作者巨大的吸引,还有崇高的使命感等等种种因素,糅合成一股巨大的力量,鞭策着作者不断前行,“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

2.如何理解“少年时期我再巴黎大学,孤独过着求学的岁月”,为什么“孤独”也是一种美好快乐的记忆?

明确:这里的孤独非一般意义上的孤独,而是指她潜心学业,远离喧嚣,一个人精心读书,在这期间作者读了许多书,大有收获,回忆起来,觉得没有虚度年华,所以这样的回忆也是一种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3.解释“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

4.“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中“纯粹研究的观念”指什么?

《我的信念》教案 篇4

知识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本文质朴又富于哲理的语言。

能力目标:

1、学习从不同层面梳理、把握主要内容,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

2、抓取警辟、关键的语句,探究居里夫人的人格和心理。

德育目标:从文中得到有益的启示,磨练意志,学会生活,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与她性格特点的联系。

【教学难点】:通过梳理、把握课文内容,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方法】

1、朗读梳理法。

2、讨论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为什么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评价如此之高?今天我们就走进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从中寻找她伟大的人格魅力。

二、学生解决疑难字音

盛名(shèng)报酬(chou)估量(liáng)尽量(liàng)纯粹(cuì)迷醉(zuì)蹂躏(róulìn)——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猝然(cù)——突然。

三、整体感知

1、解题:

题目叫“我的信念”,结合实例理解“信念”的含义

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当某个人确认某种思想、某种理论或某种事业是正确的,并去自觉维护这种思想理论和事业,就确立了信念。

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①学生讨论:朗读结束后,以四人一小组的形式讨论问题:居里夫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可以用原文的话,也可以自己概括)

②老师整理:

坚韧不拔的精神

致力于科学研究沉醉于世界的

品质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优美中

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

信念

(人格魅力)简陋

生活条件艰辛

工作环境宁静

简单

③师生交流:在这些信念中,哪一点最值得我们学习?

四、探究研读(结合幻灯片)

1、“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明确:这种力量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的。

①首先在第一段中提到的“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即完成事情的决心,这是因素之一;②第三段“研究,就是对真理的探讨”——对真理的渴求;③“这种魅力,就是使我能够终身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科学魅力的吸引。④进行科学研究,造福人类的使命感。

2、“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明确:①作者并没有否认“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作者更倾向于“梦想家”,用作者自己的话就是“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所以梦想家的基本特征就是为了理想,为了研究而工作,完全不存在物质利益的观念。

②放弃专利。“没有申请镭的专利,抛弃了一笔财富”(第五自然段)

3、“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是什么意思?

明确:“世界的优美”,不是说景色优美。科学家所认为的“优美”是指物质世界的规律、奥秘被揭示出来后,他们所感受到的世界的奇妙。“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是指随着研究的深入,成果的不断出现,世界也越来越展现出它的优美。

4、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明确:科学本身具有无穷魅力,科学家在科学世界里,就好象小孩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这反映了作者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

五、品味语言

本课的语言质朴、真诚,又富有哲理,有一些甚至可以作为警句或者格言,运用到你们的作文当中。请同学们找出给你以启迪的句子,并谈谈你的体会。

参考:

1、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2、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3、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

六、总结

这堂课我们感受了居里夫人坚韧不拔,抛弃财富,献身科学等伟大的人格。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中,能够以此为楷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我的信念》教案 篇5

执教:顺德市容山中学 谢静

整理:张银安 岑月华 周惠英 王勇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上课之前,请大家先看一段影片,并且根据你的知识猜一猜讲述的是谁的事迹。

(屏幕显示:第一张幻灯片-( 1867--1934 ) 生于波兰,法国科学家。1890年与人合作,发现钋,并首次使用"放射性"这个术语。

第二张幻灯片- 用了三年零九个月,从8吨废沥青中提炼出一克镭。

(生:略有所悟……)

第三张幻灯片- 贫病交加的她,为让更多人利用镭,放弃了百万财富的专利权。第四张幻灯片- 创建X光站,出入枪林弹雨,用她创建的设备查找嵌在伤口深 处的子弹或弹片,及时拯救伤员。

第五张幻灯片-曾两次获诺贝尔奖,而仅仅为了不影响普通的教学工作,她没有出席颁奖仪式。

第六张幻灯片-她和"玩具" 一次,一位客人吃惊地发现她将英国皇家学会 奖给她的金质奖章给女儿玩,而她若无其事地说"我是想让孩子知道,荣誉就像玩具一样,只能玩玩而已。" 后来,她的女儿也获得了诺贝尔奖。

(生:很认真地看)

第七张幻灯片-因长年研究放射性物质,患血液疾病去世。根据遗愿,她的葬礼只有家人和几位朋友参加。

第八张幻灯片-这位伟大的人物悄然告别了这喧嚣的尘世,然而她却为全人类留下了一份极为宝贵的财富。

师:大家好像猜出了!是谁?

生:(齐)居里夫人!

师:对了,刚才所描述的是居里夫人的生活中的几个片段,居里夫人是全世界有名的女科学家。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她写的一篇文章《我的信念》。

前面我们学习了导读课文《阿长和〈山海经〉 》、仿读课文《驿路梨花》和《一面》。这节课我们就用自读的方法来学习《我的信念》。

首先请大家以自读的方式来阅读这篇课文,根据本单元课文前面的单元提示和本课的自读提示,找出自己学习的目标。

生:积累知识--字词;

生:还要学习怎样选择突出人物性格的材料;

师:我们仅仅学习这些够不够呢?还是不够的。居里夫人伟不伟大?她的事迹感不感人?

(生:(争先恐后)伟大、感人……)

所以我们还应学习她的性格、品质、人格美。

根据今天的学习目标,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可以用个成语来形容--那就是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看看大家能不能自己学好。

下面给大家的阅读提点要求:要求快速阅读,时间是三分钟,读后分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记住这些要求,那么下面请大家自读课文。

(屏幕显示:

自读及交流;

在自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感悟文章妙处。

在交流过程中尝试解疑,力求"自能读书"。)

师:三分钟时间到,大家阅读完了没有?

好。那下面就发纸条,要求每一小组的组长把疑难问题记在小纸条上,做上小组记号。

(小组讨论,教师巡回加入到小组中和学生交流讨论。)

师:看来大家的问题还不少,大家把提出的疑难问题记下来,老师收上来整理的时候,大家讨论这些问题,试试看能不能自己解决。

两分钟后,师:大家提出很多问题,那下面就把这些问题录下来给大家看一下,看大家在讨论过程中有没有解决问题。(师收集问题)

师:(实物投影第一张纸条)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居里夫人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生:坚忍不拔

生:有信心

生:勤奋、有毅力、努力完成每件事,做到问心无愧、追求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不求报酬……

师:解决问题了没有?

生:解决了。

师:(实物投影第二、三张纸条)居里夫人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的?

居里夫人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环境?

我认为这两个问题是有关联的。想到没有?

生:居里夫人在简陋的环境下工作。工作很艰辛,家乡遭蹂躏。

生:她追求的是一个宁静的不受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的环境。

生:当时,波兰被占领、蹂躏,居里夫人到法国工作。

师:看来大家读书比较认真。我们解决的是这样两个问题,一个是:当时是什么环境?一个是:她追求的是什么样的环境?大家可以联系第一张幻灯片。

生:她是波兰人,可她的祖国被沙俄占领,她只有背井离乡,远离祖国到异国的艰苦环境中从事研究工作。所以她向往自由的工作环境。

师:历史知识也很重要,她讲得非常好。可是,这种追求容不容易?

生:(齐)不容易,

师:所以成为一种---生:(齐接)奢望。

师:什么叫奢望?

生:过高的期望

师:这个问题有价值,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看,(实物投影第四张纸条)第三段:第三段中居里夫人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快乐?体现了她的什么精神?

生:因为在这时,她发现了"镭",所以她很快乐,体现了她对事业的一种热忱。

生:快乐是精神上的,孤独是指一个人求学,是现实上的。

师:一种热忱,这个词用得很精炼了,有无同学补充一下?

生: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孤独是不可避免的,但居里夫人能够视苦为乐,更体现了她对事业的追求,更能表现她的精神。

师:她讲得怎样?(掌声)非常好!

师;我看下面的问题,很有价值。(实物投影第五张纸条)"居里夫人因为发现"镭"而获得了诺贝尔奖而出名,但为什么文中却一笔带过?"

生:这样才能表现她自己对名誉和名利的淡薄。

生:名利对于居里夫人来说是不重要的,居里夫人致力于科学研究是为了为科学作出贡献,名利不是目的,从中表现了居里淡薄名利的精神。

师:(实物投影第六张纸条)"为什么居里夫人把自己比作蚕?"

生:因为居里夫人热爱科研,她认为努力研究,为科学开拓一条新道路是应该的,是天生的,所以她把春茧比作自己。

生:两者相同之处:有共同的目标--勤奋。

生:居里夫人与蚕一样都是勤奋的向着一个目标工作。

师:好,很好。下面还有个问题(实物投影第七张纸条):"是不是历经磨难之后总能成就成功的人生?"我想待会儿再回答。大家先记住。

师:(实物投影第八张纸条)刘丁丁:"逆来顺受"用得好不好。

生:"逆来顺受",本来带有贬义。但在文中,却是褒义词。用"逆来顺受",描写了居里夫人对于丈夫猝然长逝,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对于她的科研道路,她用那份执着来克服障碍。

生:不错!居里夫人对科研有着一份执着,这是她迎难而上的表现。像居里夫人那样迎难而上的人,不会学会真正的"逆来顺受"的。

生:我不同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逆来顺受"这个词,"逆来"指居里夫人失去了丈夫,可算是飞来横祸,对于她来说是沉重的打击。而"顺受"是指居里夫人忍受着丧夫之痛,毅然接受了这个事实,不再沉沦于悲痛之中,一蹶不振,而是继续研究工作。

师;打起擂台啦!

生:她说居里夫人不再沉沦于悲痛之中,也就是说没有"逆来顺受"了,就好像海伦*凯勒,出生三天就看不见、听不着,然而她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在她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生活和写作,甚至可以说活得比有些人有价值得多。所以,"逆来顺受"用的不好。(学生鼓掌)

生:"逆来顺受"是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理的对待采取忍受态度。但在文中是指乐观地对待生活,对不良外界环境的适应。

生:我不赞成刚才那位同学的意见。我们班曾经看过河北残疾人艺术团在顺德的表演,他们虽然都是残疾人,但他们并没有对自己现状逆来顺受,他们凭着这份执着,坚强地或下去,并凭着自己的特长,创造新的生活。

师:真是一番唇枪舌战呀!好像其他同学还有意见?

生:我想大家都知道贝多芬,他也是残疾人,他的生活道路是十分坎坷,他30岁时就得了耳病,不久就全聋了。面对痛苦和不幸,他只有去面对,他只有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难道他和病魔对抗耳朵会痊愈吗?难道抵抗才是勇者的行为,不甘堕落的象征吗?在这种情况下,他别无选择,只能面对。坦然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平和挫折,以事业为重,把其他的事置之度外。(生:热烈的掌声)

师: 其实,看"逆来顺受"这个词,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弄清楚到底是居里夫人有没有屈服?她的逆来顺受表现在哪些方面?刚才同学们辩论得非常好,在据理力争当中加深了对居里夫人精神的进一步理解。

同学们提出了这些问题,经过讨论、交流后有没有同学来给我们做一下小结?

生:《我的信念》是居里夫人写自己的文章。里面用的词语看上去好像用得太不合理,但经过我们的讨论、研究、分析,我觉得这些词语用得很好并且用得很有道理,例如: "逆来顺受",其实还有 "固执"、等,都突出了居里夫人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对科学、对工作的热情。

生:这是一篇表现人物性格的文章,作者用了春蚕结茧,放弃申请镭的专利这些材料来表现出居里夫人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不追求名利,以事业为重的人生态度,使我们从中受到很多启发。

生:居里夫人是一位有这伟大人格力量的科学巨匠,她不慕名利,对工作热情执着,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师:总结得好不好,再回过头来想一想。老师觉得没有必要说了。

接下来请大家进行比较阅读,看的过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屏幕显示:

比较阅读《幽默与人生》思考:

你最欣赏居里夫人(或夏雨田)的性格中的哪一点?)

三分钟后,师:看完没有,请大家谈谈你们的感想。可长可短,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

生:我欣赏他们不断奋斗,遇到任何困难都笑看人生。

生:我欣赏他们的坚定信念。

生:他们热爱生活,热爱人生,敢于面对充满挫折的人生

生:我最欣赏他们对工作对生活的那份热忱,我觉得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与他是否热爱他正在从事的这份工作有很重要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只是纯粹为了赚钱而工作,那他永远只会碌碌无为,如果一个人真正爱自己的工作,并且努力去做了,那他一定会很出色的。这就如我们的学习,只有热爱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才会真正学得好。

(掌声)

刘:人生犹如流星雨,短暂而美丽,我希望所有人多欣赏美丽人生,在有限的生命里都能有所作为。

学生:我最欣赏居里夫人的自信,我想人最宝贵的品质是自信,人最可怕的是失去或缺乏自信。有自信就会在困境中不低头、知难而上,我认为居里夫人在艰难的环境中能够取得胜利,与她的自信分不开的。

师:非常--之--好!刚才有很多同学谈得很好。刚才还有一个遗留的问题:"是不是历经磨难之后总能成就成功的人生?"你们认为呢?

生:看你能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啦,如果一蹶不振,肯定会被困难打倒;如果能直面惨淡的人生,自然可以笑对人生!

师:我们的课上完了,可启迪还有很多很多。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我们一起来朗读这话。

生:(齐读)愿你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处,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

--居里夫人

师:下课!

生:谢谢老师。

课件:我的信念

《我的信念》教案 篇6

知、能目标:

1、理解、积累词语。

2、了解居里夫人的科学贡献。

3、理解“信念”的真正,领略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崇高信念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过程、方法:

1、小组合作,抓取精辟、关键性词句,探究居里夫人的崇高信念和伟大人格。

2、学习从不同层面梳理、把握主要内容,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价目标:

从文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热爱科学,树立坚定的人生信念。

教学重点:

领略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崇高信念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与她性格特点的联系。

教学难点:

从三个不同层面梳理、把握课文内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准备: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㈠、板书课题及作者,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的话: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阅读居里夫人在晚年所写下的《我的信念》,就是阅读居里夫人的灵魂,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她那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信念。

㈡、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和成就。

1、玛丽居里(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1867年出生在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故称居里夫人。

2、1898年在和丈夫皮埃尔居里的共同努力下,发现了新元素钋,同年又发现了镭。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3、,皮埃尔居里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居里夫人接替丈夫的职位,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一生担任过25个国家106个荣誉职位,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并被15个国家的科学院选为院士。

4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这位充满了艰辛和荣誉的居里夫人最终因恶性贫血而去世。

三、速读课文,小组合作,借助注释和词典,掌握生词。

闲暇琐事奢望蹂躏呵责懊恼

猝然长逝获益匪浅坚韧不拔问心无愧

四、再读课文

1、大声自读,你读到了居里夫人的什么信念?

2、从文中各段中分别找出关键词语或信息(用四个字的短语归纳)。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合作形成共识。

4、小组将这些词语分成三类,看看按什么标准分类。

5、班级讨论、总结:

各段中能体现居里夫人信念(人格美)的关键词语:

坚忍不拔树立信心执着勤奋目标集中探讨真理保持安静

珍惜时间不图财富追求自由克制自己沉醉科学献身科学

思想宗旨:探讨真理不图财富克制自己沉醉科学献身科学

(指导自己一生做什么,不做什么的坚定信念。)

环境需求:保持安静珍惜时间追求自由

工作态度:坚忍不拔树立信心执着勤奋目标集中

五、研读探究:(小组合作,不同意见全班讨论。可引导学生将课后设计的几个疑问解决掉。)

居里夫人的信念与她的成就有何关系?找出相关句子并加入自己的理解。

六、拓展、升华:

居里夫人几则小故事:

故事之一:荣誉就像玩具

有一天,有位女士来居里夫人家作客。她看见居里夫人的小女儿在玩一枚奖章。她仔细一瞧,发现是英国皇家学会发给居里夫人的金质奖章,感到十分惊讶,便不解地问:“玛丽,能获取这枚奖章,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这是极高的荣誉啊!您怎能给小孩子当玩具玩呢?”居里夫人淡淡一笑,平静地对女友说:“我想让孩子们从小明白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女友急切地问。“正确对待荣誉。在我看来,所有荣誉就像玩具一般,仅仅玩玩而已。孩子不能守着这种荣誉生活,不然,她将一事无成。”女友不禁赞同地点头。

故事之二:“钋”与“波”

1897年7月,居里夫妇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从含铋的矿物中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它的化学性质与铋相似,但放射性比纯铀强400倍,居里夫人惊喜欲狂,叫道“钋,钋!”原来在实验之前,居里夫妇就在商议新元素的名称时,玛丽说道:“假如存在新元素的话,我想叫钋,纪念我的祖国波兰!”皮埃尔深知玛丽眷恋着自己的祖国,要用新元素的名称来争得祖国的荣誉和人民的光荣。居里赞同地说:钋,波兰!波兰,钋!这样,被居里夫妇命名为“钋”的新元素便问世了。

故事之三:镭必须属于科学,不属于个人

在丈夫皮埃尔去世以后,居里夫人开始一人担负起抚养孩子的重担。当时她经济上拮据,还得补贴一部分给科研。有人建议她卖掉与皮埃尔在实验室里分离出的那1分克镭,这在当时价值100万法郎。

居里夫人则认为,不管今后的生活如何困难,决不能卖掉科研成果。她让女儿从小养成勤俭朴素、不贪图荣华富贵的思想,要求孩子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开拓自己的生活道路。居里夫人毅然将镭献给了实验室,把它用于研究工作。

后来她带着两个女儿赴美国接受总统赠送给她的一克镭时,也同样告诫女儿:“镭必须属于科学,不属于个人。”

从居里夫人的文章、事迹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选取一个角度重点领悟,并就此准备一份演讲稿,字数不超过200字。(准备10分钟)

七、激励、共勉:

居里夫人名言

我丝毫不为自己的生活简陋而难过,使我感到遗憾的是天天太短了,而且流逝得如此的快!

弱者坐失良机,强者制造时机。

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他们的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用生命写成的。

吃喝玩乐的享受生活是没有意义的。这样的人,只不过是时代的过客而已。

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今天我们懂得了人生必须有目标;

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今天我们要学会艰苦,因为艰苦才能成才;

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今天我们懂得了奉献才更有意义;

如果说我们过去一直意志薄弱,今天我们开始拥有信念,信念是人生不老的长青树。

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和崇高信念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八、作业:

课下将从居里夫人的文章、事迹中得到的启示,写成文章,文题自拟。字数5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崇淡泊名利→成↘人

高乐观的生活态度→关

的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格

信追求安静、简单、自由→健

念坚韧不拔的精神、信心→功↗美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