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灰尘的旅行读后感600字 四年级灰尘的旅行读后感【优秀7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四年级灰尘的旅行读后感600字 四年级灰尘的旅行读后感【优秀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灰尘的旅行读后感 篇1

大家好,我是31号的郑语轩,这几天我阅读了《灰尘的旅行》这本书,今天,我就给大家说一下我看这本书之后的读后感…

《灰尘的旅行》这本书是讲一些科学文章,它讲述了灰尘是地球上的一位永不疲惫的旅行家。

灰尘在地球上就没有不在的地方,比如城市、森林、野外、大海、沙漠、草原、山区,你问我哪里没有灰尘?恐怕只有实验室吧。

灰尘有多有少,有大有小,又多又大的随处可见,又少又小的放大镜都找不到,当然了,带有许多细菌的又多又大的大多灰尘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它们把空气污染,感染到我们的房屋、车子、菜园花园等地方,伤害到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万一被我们呼吸到体内就会引起鼻孔不通、气管发炎,这样就会使我们得一些传染病,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戴上口罩的原因了。

因此,我们必须要爱干净,不然这些灰尘就会对我们造成极大的伤害,我们得让灰尘受到人类的监督,为人类造福。

灰尘的旅行读后感500字左右 篇2

寒假里,我读了《灰尘的旅行》,我对这微不足道的灰尘有了新的了解。无处不在的灰尘不仅仅有令人生厌的一面,它还有对人类有益的一面呢。

灰尘是旅行家。它们很小很小,它们随着空气的动荡而漂流,随着风在世界各处游动。我们周围的空气,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外到郊野,从平地高山,从沙漠到海洋,几乎处处都有他的行踪。真正没有灰尘的空间,只有实验室才能制造出来。

灰尘对人体的伤害很大。它们是呼吸的破坏者。它会使鼻孔不通气管发炎,肺部受伤,从而引起伤风,流行性感冒肺炎等传染。如果在灰尘里边窜进了结核菌,那就更危险了,所以必须禁止随地吐痰。花粉的灰尘会使人发生哮喘病。此外,金属的灰尘,会让人体中毒。石灰和水泥的灰尘会损害我们的肺,甚至会腐蚀我们的皮肤。

当然,灰尘也有有益的一面。灰尘在空中游荡着对于气象的变化,发生了不少的影响。灰尘是制造云雾的和雨点的小工程师。它们会使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云雾和雨点。没有它们就没有白云,也没有大雨和小雨了。没有它们,在夏天强烈的日光将直照射大地上,气温是不能降低的。所以,我们要保持灰尘在自然界的巧用。

读了《灰尘的旅行》后,让我认识了许多科学知识,也认识了事物的两面性——好处与害处。

灰尘的旅行读后感400字 篇3

寒假里看了老师推荐的《灰尘的旅行》一书,它是高士其所著。该书是以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学趣谈三个方面讲述的。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叫“菌儿”的细菌。它是细菌里面最小最小、最满分作文网轻最轻的一种。它比苍蝇的眼睛还小1000倍,比一粒顶小的灰尘还轻100倍。

通过这本书的讲解,让我对微生物的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微生物细菌,算得上是“地球通”了,因为它神通广大,无处不在,在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都有它的足迹。它有时是个坏家伙,在人的呼吸道搞破坏,在鼻腔、咽喉作恶。一些“细菌小恶霸”还会引起一些疾病,让人担心,但是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不会出现疾病。细菌也有可人之处,比如:它们可以用来酿酒、做面包、造皮革……为人类工业作出巨大的贡献,它们还可以将尸体里可利用的东西进行分解,创造沃土。我以前认为细菌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真是偏颇的观念。

这本书像甘泉,滋润我;似灯塔,指引我;如阶梯,帮助我。微生物的世界真是太奇妙了!这次的微生物之游,我收获满满。

灰尘的旅行读后感四年级 篇4

虽没有去过长城,但能感触那一种雄伟;虽没有去过长江,但能体会那一种汹涌。阅读,就像是一次旅行,让我们在知识的阳光下沐浴,让我们在真理的海洋中遨游。

窗外鸟啼虫鸣,清晨的一缕阳光洒在书本上,我细细地品读着这本充满文学色彩的科普读物——《灰尘的旅行》。每翻阅一页,淡淡的墨香就扑鼻而来;每阅读一面,就像发现了知识的新大陆。我沉浸在主人公“菌儿”的自述里,感慨着这科学的奇妙。

“菌儿”好像是我的朋友,为我娓娓道来它们家族不同种族的形态特征、衣食住行、生活习性和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最后一章:“毒菌战争的问题”。

它记载了有多少科学家为研究病毒而丧命,又有多少奉献者为此被感染。正如书中所说:“在同一国度里,出了为人类而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科学家,又出了为自己而不惜毁灭了人类的军阀”。这是不足为奇的,也是帝国主义者的老把戏。想想以前,无数科学家们为了早日研究出对抗毒菌的方法而牺牲,如巴斯德、柯赫李斯德、野口博士等人;而如今,却有人想把毒菌当成武器,来屠杀自己的同类,这真是科学的耻辱、人类的奸细。

关于病毒的沉痛历史,严重的莫过于公元前430——公元前427年的雅典鼠疫、公元164——180年的古罗马“安东尼瘟疫”、公元541——542年的查士丁尼瘟疫、1347——1351年的黑死病、16世纪的美洲瘟疫、1629——1631年的米兰大瘟疫、1720——1722年的马赛大瘟疫、1885——1950年的第三次鼠疫大流行、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与21世纪的新冠疫情。而我们人类之所以能从这么多次病毒攻击中存活下来,是因为科学一次次地击败了它们、保护了我们。

哪有什么岁月安好,只不过是有人在默默守护我们。在此,我向那些为人民作贡献的科学家、科学志愿者们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

灰尘的旅行读后感四年级 篇5

最近几天,我阅读了很多书:《三国演义》、《红楼梦》、《想赢的男孩》……不过最吸引我的还是《灰尘的旅行》这本书。

《灰尘的旅行》是一本科普类的书,每一章都讲了不同的细菌知识,同时写法上是以细菌自述的形式,显得格外生动,这种写法可把我看入迷了。同时我也掌握了很多细菌知识:细菌的住所、细菌的好坏……

而除了科学以外,我又学到了一个新的道理:细菌们认为大部分细菌都是好的;而人类认为大部分细菌都是坏的,但双方都没有想过对方是怎么想的就下了结论满分作文网,而就是这种没想过对方的行为往往会酿成大祸。打个比方:一个国家侵略另一个国家,一方认为对方太弱,没有存在的意义;另一方认为对方侵略我们是不对的,于是战争就爆发了。一个家里面,男方认为应该有主次之分,女方则认为应该人人平等,因理念不同,于是就出现了家庭冷战,甚至想要离婚。由此可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对方的行为是多么的重要啊,事先考虑对方是可以避免多少事啊!

好了,这就是我对《灰尘的旅行》这本书的看法了,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也可以来看看哦!

灰尘的旅行读后感400字左右 篇6

拿起《灰尘的旅行》这本书,我很好奇。灰尘也可以去旅行吗?

迫不及待地翻开,一口气读完后我才知道,原来灰尘是这么的奇妙,它们虽然很小很小,却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它们在空气中飘荡,随着风儿飞行,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郊野,从平地到高山,从沙漠到海洋,几乎处处都有它们的行踪,是个货真价实的旅行家。真正没有灰尘的空间,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制造出来。

那么灰尘都是从哪里来的呢?有的是来自山地岩石的碎屑,有的是来自浪花蒸发后生成的食盐粉末,有的是来自火山灰,还有的是来自星际空间的宇宙尘。这些都是天然的灰尘。

这些微不足道的灰尘不仅仅有令人生厌的一面,还有对人类有益的一面呢。

有时它们会把我们的空气弄脏,把房子弄脏,毁坏工业产品;有时也会使鼻孔不通,气管发炎,从而引起伤风,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是个呼吸管道的破坏者;而有时它们又是制造云雾和雨点的小工程师,帮助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云雾和雨点;是大地的降温师,能够挡住强烈日光的直接照射。

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发明了用高压电流来捕捉灰尘的办法,努力控制灰尘的旅行,使无处不在的灰尘不再成为人类的祸害,而为人类造福。

灰尘的旅行读后感 篇7

《灰尘的旅行》是我最喜欢看书之它的作者是高士其:高士其(1905-1988),是我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高诗人、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祖籍福建福州,1918年考入清华大学,1925年毕业,并考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化学系。1928年在实验时受甲型脑炎病毒感染,留下后遗症,1939年病情加重导致全身瘫痪。

《灰尘的旅行》主要讲的是灰尘是地球上有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随着空气的动荡而漂流。周围的空气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郊野,从平地到高山,从沙漠到海洋,几乎处处都有它的行踪,真正没有灰尘的空间,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制造出来。灰尘不但把空气弄脏,还会弄脏我们的房屋,墙壁,家具,衣服,以及手上和脸上的皮肤。他们落到车床内部会使机器的光滑部分磨坏;它们停留在气缸里面,会使內燃机的活塞受到阻碍;还会破坏工业产品,把工业产品变成废物。这些还是小事,灰尘里还夹杂着病菌和病毒,是健康的最危险的敌人,因此,灰尘必须受人类的监督,不能让他们乱飞乱窜。

这本科普书很好看,也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你们喜欢也可以去看看。

书是传育知识老师,书是指引方向的指挥官,书是人类向成功道路出发的密藉!——《灰尘的旅行》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