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教案优秀8篇

小朋友写作文常常写人,但许多小朋友写出的人物形象往往非常单薄。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作文指导教案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文写作应多写真实的感情 篇1

有些同学常叫作文难,对着作文题目感到无从下笔,想了半天,也写不出几行字。于是,心生一计,把“作文选”中看来的写一篇给老师,或者自己瞎编一篇给老师。如有一次,学生写一篇《我的同桌》。他提起笔很快写好了。作文中说,他的同桌平时与他关系很好,但考时他考不出来,要求同桌帮忙,同桌怎么也不理睬他。考后,他恨同桌,同桌却耐心地批评教育他。我说这同桌的故事是假的,他承认是作文选中看来的。我叫他写出他真实的同桌,他说照实写,写不来。

这种照抄照搬、胡编乱造的“作文”,对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是丝毫没有帮助的。相反,还会闹出笑话来。如最近我读到一本新出版的作文选。其中有一篇《冬天的早晨》,作者是平阳的小学生。该文说冬天“大榕树,光秃秃的树枝,立着一动不动。”,“上街买菜的老人,戴着大皮帽子,眉毛胡子也都变成白的了。”榕树是亚热带的长绿乔木,我们温州地区河埠头栽有很多大榕树,大家都看到榕树冬天是不落叶的,榕树怎么会“光秃秃”呢?我们温州很暖和,冬天很少下雪,有下雪也不大,下的时间也很短,哪有路上老人“眉毛胡子也都变成白的了”呢?“眉毛胡子变白”只有极寒冷的北方才能出现。这样的作文,我们一看,就觉得不真实。不真实就不可能成为好作文。

这些同学为什么会写不真实的作文呢?一是他们既怕作文又不重视作文,所以会来个随便抄编来应付;二是他们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脑袋里没有“积蓄”很多作文的材料,因此到写作文时,什么事也想不起来,就无法写了。

我想,要想纠正这抄作文选、瞎编作文的毛病,第一,要改变自己的想法,不要以为作文是可以胡编乱造的,一定要求自己去写真实的;第二,要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最好能够记日记,把每天看到的真实有趣的人与事,甚至听到生动的话,都记到日记里。若有这样的决心与努力,作文作假的毛病就一定能克服。

同学们虽然还是小学生,但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在我们的学校里、家庭中、社会上时时刻刻都发生着新鲜的事儿,如果我们是个有心人的话,新鲜事儿写进作文,你的作文就一定能生动活泼,真切动人,就决不会有瞎编乱造的感觉了。我们提倡记真事、写真话,抒真情、表真意,决不能去搞“假、冒、骗”!

小学作文指导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l、使学生懂得写事记叙文必须交代清楚记叙文的几个要素。

2、学习围绕中心写好一件事的记叙方法。

3、学习从记叙诸要素等方面修改文章,从而提高记叙文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过程:

教学设想:(说课精要)

l.引导学生学习短文知识,结合本单结合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开展讨论,明确写事记叙文要交代清楚记叙要素的意义。

2.结合课文修改短文的练习,启发学生当堂修改,提高学生对记叙要素作用的。认识,小学作文教学:作文训练——写事要交代清楚记叙要素。

3.根据课文提供的参考题目,进行写事记叙文习作训练。

4.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知识短文”10‘

1.认真阅读“短文”,用一句话概括出每节的大意。

2.学生先阅读后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补充小结。

第一段:写好记叙文,要从写好一件事开始。

第二段:写事记叙文,要根据实际情况交代清楚记叙文的要素。

第三段:交代记叙要素,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二、修改训练;15’

作文指导教案 篇3

作文写作角度尽量多样化

如有位小朋友写了一扁《我的老师》,他为了写出这位老师的认真负责的精神,就在作文中写了三个事例:李老师为我补语文;李老师为我补数学、李老师为我补自然。他写的都是补课的故事,仅从一个角度去描述老师,这样的作文就会让我们感到内容重复又单调,缺乏生气。也会给人一个印象:这个老师除了补课,其他方面就没有什么可写的了。

又如有位小朋友写了一篇《我的同桌》,他写这位同桌学习认真,并且勤奋,他写同桌吃了中饭坐下做作业,课外活动坐着做作业,吃了晚饭又坐下做作业。写来写去都是做作业。其他事例一个也没有。这又是一篇单调乏味的作文。

要想把一个人物写好,一定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如有位小朋友写了一篇《“懒”爸爸》。他写了爸爸“懒”得去理发的故事,头发长得很、有时象乱草。他又写了爸爸“懒”得买菜、烧菜的故事,爸爸经常啃实心包。他再写了爸爸“懒”得买新衣的故事,爸爸穿的都是过时的老式衣服。这位小朋友三个小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这位爸爸因学习忙、工作忙而“懒”了其他方面的特点。三个小故事,角度不同,就能“立体”地把这个人物形象显现出来了。

又比如有位小朋友写了一篇《邻居老爷爷》。写位近七十的老爷爷。小朋友在作文中写了这么几个事例:爷爷很少看电视,大热天也坐在那儿看书写东西;小朋友到他家里玩,他总抽出有趣味的书给小朋友看;有时要考考小朋友的英语,叫他们背单词;有时还一边给小朋友讲中外古今的故事,一边给小朋友轻轻地打着蒲扇。作者写了四个事例,从不同的角度把邻居爷爷的精神风貌形象地描述了出来。这样的作文就不会让人感到单调,会让人感到内容充实,人物形象“丰满”。

描述人物要多角度,这也是文学艺术的一个规律。比如摄影师拍电影,电视记者拍电视,他们绝不会把摄象机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他们会常常变换手法,如一会平移,一会儿升,一会降,一会推近,一会拉远,一会儿抑拍,一会俯拍,他们总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距离去拍摄人物的。这样拍出来的电影、电视中的人物才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假如摄影机只对准一个方向拍,那拍出来的人物形象就会象上海人说的成了瘪三了。

当然,要会从不同角度去描述人物也是不容易的。首先,要注意观察,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把要观察的人物的形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细小的言语、动作、眼神等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甚至“写在本子里”。第二,要审清题意,确定好要描述的重点。有了明确的主题,再从平日观察来的众多的材料中,挑选出几例生动而又典型的事例来。挑选事例时,一定要有意考虑要从不同的角度,要尽量避免单一角度。第三,写事例时一定要写好细节,写人物的一举一动,写人物只言片语,用简洁的文笔、生动的语言、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人物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了。

让生活中的小事大放光彩 许多小朋友都怕写作文,总觉得作文很难,总觉得没什么东西好写。怕写作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其中有一个原因是老师的题目太难。如《时刻战斗在岗位上》。小孩子不了解社会现实,也不知道大人们“时刻战斗在岗位上”的具体情况,因此就觉得不好写,甚至觉得无法写。又如《我的家乡》。家乡的情况很多,小朋友了解很少,就觉得不知从何处写起,不知写什么好。又如《美丽的校园》,许多校园并不美丽,学生们怎么能写出美丽?类似这些难题出得多了,小朋友们做怕了,就在脑子中产生一个作文难、怕作文的思想。

有的老师还再三强调要写“有意义”的事,许多小朋友常把“有意义”理解成学雷锋做好事这类题材,而小朋友在实际生活中这类事又不多,所以又无法下笔。有些小朋友为了能交上作文,只好编造一个帮老太婆背米什么的故事。

为了解决小朋友们怕写作文的思想,我的想法是:放胆写小事。解放小朋友的思想,使他们敢于写自己做过的、见到的生活中的小事。老师不要强调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要能生动活泼地写小朋友自己的生活就行。有许多小事在一些人眼中是不能作为作文的题材的。而恰巧相反,就是这些小事才是生活中的真实,是小朋友所熟悉的。如《洗脚》,因懒惰,每天睡前不愿洗脚,多次批评竟然不改,写的就是生活中的小事。又如《爸爸的习惯》,写爸爸嗜烟如命、爱酒成癖的坏习惯。这是小朋友常见到的。有人写过《茅坑》,从过去臭哄哄的茅坑写到现在的抽水马桶。有人甚至写过《放屁》,写一同学家中有钱,大吃零食,消化不良,上课放屁,挨批遭笑,很是狼狈的小事。这些生活中的小事看起来似无多大意义,但只要如实地写出来,褒贬美恶就在其中了,其实是有意义的。

小朋友们经历的这些小事多,他们一旦认识到这些小事都可以成为作文的题材,都可以写到作文簿、周记簿上,他们就每天有东西好写了,他们就会觉得随便抓一件小事写写都可以。这样一来,他们的作文难的思想就可以解除了。我想,做老师的要改变观念,要有胆叫学生写生活小事:做学生的也要改变观念,要放胆写生活小事。

让学生学会描写、善于描写

小朋友们常常写记叙文,但写起来却不能令人满意。说它不完整吧,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包括起因、经过、结果)这些记叙文的几个要素也都有了,但总觉得无话可说,只能写个极短的,并且还是平平淡淡的。

如有位小朋友写了一篇《浇花》:“我把书包放在教室里,就拿了喷壺给校园的花坛浇水。花坛里种着好多种花。这些花长得很旺盛,花开得都很好看。我浇完水,就回教室上课去了。”这篇作文很空洞,只是干巴巴地叙述了浇花的大概的过程。喷壺从哪儿拿来的?到什么地方去装水?花坛里栽些什么花?这些花怎样旺盛,怎么好看?花儿喷上水后,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态?自己当时有怎样的心情?这些方面都没有作具体的描写。

记叙文中没有具体细致的描写,就不可能给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不可能生动感人。有一篇《顽童阿吉》的故事,作者是这样描写阿吉的肖像的:“阿吉瘦精精,一副黑黑的脸。两只眼睛滴溜溜的格外灵秀。右边那个鼻孔里常挂着一串鼻涕梭来梭去,也不擦掉,使人见了有些邋遢的感觉。”作者象个画家,抓住特征,仅仅几笔,就把阿吉的形象刻划出来了。假如叫有些小朋友去写,他可就“阿吉很瘦很黑,有点邋遢相。”这么一句。

有什么办法使自己也会学描写呢?我的意见是:第一,要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不仔细观察怎么能把事物的情状具体地描写出来呢?什么形状?什么颜色?什么动作?什么声音?等等,都要留心观察,并要把观察到的写在日记本中。平时能做到这样的话,以后写起记叙文来就不会干巴巴了。第二,我们要强迫自己把概括性的词语换成具体的描写。如“很热”,你就强迫自己不用这“热”字,你想办法把“热”的情状写出来,如“阳光炙烤着大地,柏油马路晒出了油。我满身是汗,急促地喘着气。”如“很冷”,你就强迫自己不用这个“冷”字。你想办法把“冷”的情景,如“嗷嗷怪叫的西北风夹着碎雪粉抖起威风,横冲直撞,把门窗打得辟啪响。我穿上棉袄,躲在家里,牙齿还不停地打架。”又如写胆小,就不用“胆小”这词。“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把门锁得紧紧的。我一边吃饭,一边竖起耳朵,听着门外有什么响动。突然,砰砰两声,我吓了一大跳。‘谁?’我慌忙一叫。“这样一描写,不就把“胆小”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吗?

写记叙文一定要学会描写。时常用的有环境景物的描写、有动态静态的描写、有肖像神态的描写、有动作对话的描写、有心里活动的描写等等。当然,我们写记叙文,首先要认真审清题意,弄明白题目的要求后,才能决定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来点描写。另外,叙述与描写也不能截然公开,描写也不能孤立进行,往往叙述中穿插描写,描写中夹有叙述。总之,要“勤于积累,巧于安排”,平时多读、多写、多观察、多思考,是一定能学会描写的本领的。

作文写作应多写真实的感情

有些同学常叫作文难,对着作文题目感到无从下笔,想了半天,也写不出几行字。于是,心生一计,把“作文选”中看来的写一篇给老师,或者自己瞎编一篇给老师。如有一次,学生写一篇《我的同桌》。他提起笔很快写好了。作文中说,他的同桌平时与他关系很好,但考时他考不出来,要求同桌帮忙,同桌怎么也不理睬他。考后,他恨同桌,同桌却耐心地批评教育他。我说这同桌的故事是假的,他承认是作文选中看来的。我叫他写出他真实的同桌,他说照实写,写不来。

这种照抄照搬、胡编乱造的“作文”,对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是丝毫没有帮助的。相反,还会闹出笑话来。如最近我读到一本新出版的作文选。其中有一篇《冬天的早晨》,作者是平阳的小学生。该文说冬天“大榕树,光秃秃的树枝,立着一动不动。”,“上街买菜的老人,戴着大皮帽子,眉毛胡子也都变成白的了。”榕树是亚热带的长绿乔木,我们温州地区河埠头栽有很多大榕树,大家都看到榕树冬天是不落叶的,榕树怎么会“光秃秃”呢?我们温州很暖和,冬天很少下雪,有下雪也不大,下的时间也很短,哪有路上老人“眉毛胡子也都变成白的了”呢?“眉毛胡子变白”只有极寒冷的北方才能出现。这样的作文,我们一看,就觉得不真实。不真实就不可能成为好作文。

这些同学为什么会写不真实的作文呢?一是他们既怕作文又不重视作文,所以会来个随便抄编来应付;二是他们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脑袋里没有“积蓄”很多作文的材料,因此到写作文时,什么事也想不起来,就无法写了。

我想,要想纠正这抄作文选、瞎编作文的毛病,第一,要改变自己的想法,不要以为作文是可以胡编乱造的,一定要求自己去写真实的;第二,要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最好能够记日记,把每天看到的真实有趣的人与事,甚至听到生动的话,都记到日记里。若有这样的决心与努力,作文作假的毛病就一定能克服。

同学们虽然还是小学生,但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在我们的学校里、家庭中、社会上时时刻刻都发生着新鲜的事儿,如果我们是个有心人的话,新鲜事儿写进作文,你的作文就一定能生动活泼,真切动人,就决不会有瞎编乱造的感觉了。我们提倡记真事、写真话,抒真情、表真意,决不能去搞“假、冒、骗”!

作文教学同样需要因材施教

学作文是件简单而又复杂的事情,对于基础较好,悟性较高的同学,老师的一点启发就足以促使他写出一篇好文章了,而对于基础不够扎实,练习不多的同学,老师必须逐段逐句地帮着他,所以小班化教学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方式。

同样一个题目,许多四五年级的同学作文写不过二三年级的同学,同年级同班上课或者不同年级一个班上课都不是影响作文学习的关键,就像下围棋,初段的棋手可能就击败高段位的棋手。作文教学应因人而异,有的孩子问题在于未入门,有的孩子属于走了歪路,有的孩子仅仅需要点拨开窍,有的孩子完全可以让他自由发挥,有的孩子必须先做一些启发。教多教少,给的题目的难度都应因人而异,绝对不能大一统,如同在一个“大澡堂”里洗澡,每人都浇两桶温吞水,那样子极少有同学能够取得大幅度的进步。

沈老师提倡小班化,个别辅导。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做学作方案,未入门的先领进门;刚刚入门的练基本功;有一定基础的练习提高。沈老师每一次命题都不仅有小学低年级、高年级、初中年级之分,不同年级的题目的要求又各不相同,同一题目不同学生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尽量做到让每一位学作的同学每一次都能感觉到一点进步,增加一点写作的兴趣。

而作文当面批改也是相当相当重要,众所周知,现在许多学校、辅导机构的作文都是教师课后批改,下节课总体评说。许多学生只知道自己的作文得分,而作文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是很难逐一得以解决的。沈老师提倡的面对面逐句逐字的批改,让学生在写作后能立即领悟自己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对自己的文章当堂加以多次修改,直至老师满意为止,这样既能在修改中取得写作经验体会,而且留给学生的印象也将十分深刻。

小学生写作文教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修改病例,明白了什么才是好词、好句、好文章并运用到实践写作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总结规律,动手写习作,让学生明白如何修改作文,如何写好作文。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在老师鼓励、引导下课堂处于师生、生生合作学习的情绪高涨的氛围之中。

教学重点、难点

1、修改病例作文。

2、总结写人作文的规律及完成一篇习作。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一篇典型的写人病例作文。(有条件的发给每生人手一份或多媒体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身边有人吗?

生:有。

师:有你熟悉的人吗?谁?

生:我的爸爸、妈妈……

师:有你喜欢、讨厌、敬佩的人吗?(提问的过程侧重让学困生回答)

在课的开头通过简单易答的提问式谈话能激起学生开口说话,树立对课的兴趣。多提问学困生既不忽视他们,也换回他们一起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为下面的作文作铺垫。

二、修改病例,总结规律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你身边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人的作文。板课题:学习写人作文

在学习写人的作文之前让我们先看看这位小朋友的作文。(出示病例作文)

(一)全班齐读病例作文。

师:同学们读完这篇作文有何感觉?

示意学生先认真看不要急着说话。指名班上朗读较好的学生再把病例作文读一遍,并向学生提要求:认真倾听同学读,把你认为有毛病的地方或优美的句子用你喜欢的方式作记号。

(二)指名朗读病例作文。

1、课堂交流,指名交流

A、听完后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斟酌给学生一定的修改时间。并引导学生可带着这样的问题去修改"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修改--你为什么这样修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B、修改的同时也可以说说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可按"原来怎么写的--你觉得好在哪里"的顺序说出自己的理由。

2、总结规律

写人作文的注意事项,即:

1、拟个什么样的题目,可按人物性格特点拟题如:调皮的××、爱哭的××、幽默的××;也可按人物品质特点拟题如:坚强的××、勤奋学习的××等方式来拟题。

2、写人作文就是通过记叙与所写的人物紧密相关的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某些特点或优秀品质的文章,与写事的。文章一样都写到事但不同的是写事是通过事情说明道理而写人是通过事情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品质。

写人的一般规律:

a、要抓住具体的事写人,可以是"一人一事一品质"也可以是"一人多事一品质"或"一人多事多品质";

b、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心理等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一篇好作文的条件

1、有童真、童趣;

2、想象力丰富;

3、有真情实感;

4、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5、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6、题材新颖等。

三、构思起草,写作文

同学们在你们身边有很多人,其中把你最想告诉老师的那个人按照总结出来的方

法写下来给老师看。学生写作,教师巡视,对写作文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予以解决、指导。

四、学生自行修改和交换修改习作。

五、全班交流评出最佳习作在班上范读,激励成就感。

教学反思

以上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在以下几方面:

1、自主性。学生是习作的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何启发学生乐意写和学会写上。从以上作文教学设计来看,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修改、自主总结规律、自主领悟写法、自主选择作文素材、自主评赏过程。并且,整节课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了全体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维持、强化学生的习作兴趣上,从而实现师生互动的和谐共振。

2、规律性。小学作文教学必须遵循小学生习作的认知规律。以上作文教学设计,从"师生共同评析病例作文--师生共同总结--学生深入实践动笔写作--修改习作--评赏习作"几个环节的纵向联系来看,既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认识论原理。

3、开放性:从"学生修改病例--构思起草--评赏习作"这几个环节,老师只是课堂纪律的维持者,学生是课堂的主宰者,应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到的: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是新课程呼唤作文教学的开放性。

作文指导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明确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深刻”这一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的分析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感悟归纳――实战演练――练习巩固”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加深对“深刻”这一考点的理解;采用小组探究、启发点拨等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佳作展示和点评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教学重难点】

掌握“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三种方法,学会如何使自己的分析议论更深刻

【教学用具】CAD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麦克风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针对有些青年一遇上夸夸其谈的学者,立刻便被吓倒,自惭浅薄,鲁迅先生曾打了一个著名的比方: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若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鲁迅先生告诉我们:与其故作高深,不如清纯自然。

但是,另一方面,我又要告诉同学们,在平时作文中,在高考作文中,往往“思想不成熟,见识不广博,眼界不开阔,体验不丰富,理论修养不高,政策水平不够”等不够深刻的作文,很难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作文中我们也不需故作高深,但是我们可以做到认识和行文上的“深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的成功经验,是我们最好的借鉴。

今天这节作文课,我要告诉同学们的是,只要你用心思考、精心锤炼,透过现象能深入本质。(板书: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二、考纲解读

“作文的分析就是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现象和本质之间有联系,揭示这种联系,就是作文的分析。怎样揭示?前提是“透过”,透过表象,透过局部,透过暂时,深入探究它们内在隐藏的本质的、普遍的、稳定的根本属性。这个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就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我们平时看到的、听到的,首先的和大量的是表象的东西,没有这些表象的东西,也就没有本质的东西。作文也是如此,本质的东西寄存在表象之中,通过表象反映本质。如果离开了表象,本质的东西就成了子虚乌有的东西,作文也就枯燥无味、面目可憎了。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写“现象”是不好的,没有现象哪来的本质?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现象这一层次上,因为这一层次是初级层次,还要有一个飞跃,让现象反映本质,凸现本质,这样,我们观察现象才有意义。

三、感悟归纳

1、感知范例

学生阅读三篇文章,思考:文章是怎样论述分析达到“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目的的?

2、交流探究

老师巡堂,个别辅导或参与小组讨论。

提示:先理清例文的结构思路,然后具体分析作者的论述方法。

3、分享成果

谈谈文章在“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方面的感悟和启示。

归纳参考方法:①揭示现象存在的背景,凸现现象背后的本质;②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同类现象,揭示现象共同的特征:典型个例----同类事例----共同特征----共同原因----解决办法。③在看似反常的现象中寻找它蕴含着的异乎寻常的道理,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板书)

四、实战演练

学生现场写作,展示作品。

根据给定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央视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最近在微博上流行这样一个词,叫做“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跟红绿灯是没有关系的,只看人不看灯。微博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红绿灯是红的,但是大家都非常自然地过马路,这样的行为确实是很危险的,但人们对此似乎已经是司空见惯的。

五、练习巩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雅典奥运会冠军、著名跨栏运动员刘翔一开始练习的项目是跳高,后来他听从著名跨栏教练孙海平的建议,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而改练跨栏;四大网球赛之一的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得主李娜一开始练习的项目是羽毛球,后来她认为中国羽毛球优秀选手太多,很难有比赛的机会而改练网球;伦敦奥运会20公里竞走冠军得主陈定15岁时已经被云南省队淘汰,后被教练孙荔安看中其高原练就的体能优势,远离家乡到深圳田径队,终获成功……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认识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②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附例文】

【例文1】

我爱这时代

我也偶尔会在文章里,畅想未来斑斓的图景;我也偶尔会在白日梦中,痴想如果我回到古代会有怎样的奇遇。但是如果时光穿梭真的能够实现,如果有人邀请我迁居到另一个时代,我一定会坚定地告诉他:我不愿意。

因为我爱这个时代。

…………

我爱这时代,因为这时代充满美与机遇。虽然,这时代里有着像药家鑫杀人、小悦悦遭遇冷漠路人、动车事故、食品安全屡出问题等危机,但这时代里也有“最美妈妈”、“最美大妈”、“最美老外”等等真善美的典型。青少年越来越多地投身社会公益,从争当志愿者到支教助学到为环保人权奔走呼吁,他们的身上彰显了品格精神之美,也让人看到,我们的舞台正在变得越来越大,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追求梦想的自由。当我看到“菜花甜妈”站在舞台上羞涩而自信地唱出《送你葱》,当我看到18岁少年已经在华为基因中从事喜欢的研究,我知道,这个时代如此美好,这个时代梦想更近,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机遇无穷!

…………

我为这个时代而激动自豪,我为这时代而梦寐思忖。纵然还有千千万万个别的时代,它们自由热爱它们的赤子。我爱这个时代,我的根、我的梦、我的责任所在!

【例文2】

回到原点

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想要建立一个函数或方程的图像,首要工作就是确立原点。然后,才能建立坐标并作图。图像上每一个点的坐标,都是相对于原点来确定位置,原点就是整个图像的根本。

…………

但是,当今之社会,当今之国家,本末倒置、不识原点者,可谓不少。例如部分官员心中已无公仆之心,反以封建时期“牧人者”自居。思想的偏差,根本的缺失,原点的无视,造就了一件件啼笑皆非的事件。怒喝上访者“我服务的是人民,不是你一个人”的有之,勒令开发商把建设好的商品房拆除,置公众利益不顾,只为“风水”者有之,为GDP增长,暴力强拆都有之。

我们的公民,也有众多身为主人而不自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的原点。很多人只关注自己房价涨未?股票升否?但对自己要承担的公民责任躲之避之,不愿投身于基层民主,不愿行使自己应有之责,对社会不公平现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些忽视根本,无视原点的现象是有根源的,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的成绩是毋庸置疑的。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却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公平,公平权利,人民幸福感,于是有了GDP世界排名第二,幸福指数排名却100多名的现象。

…………

你我即原点,让我们关注社会,承担责任,回到原点。每个人的觉醒也是国家回到民众发展这一原点的前提,从而,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展现出更美好的函数图景。

【例文3】

左文光,又一个感天动地的草根英雄

5号上午,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井字镇三石村下着瓢泼大雨,三石村的数千名村民却自发地冒雨聚集起来,伴着悲凄的哀乐,踏着沉重的步伐,送别他们心目中的好乡亲――不顾个人安危,跳进漫溢毒气的咸菜池奋力救人而英勇献身的农民左文光。

他们送别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同时也是一个感天动地的英雄。我想,左文光是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成为了英雄,特别是在该厂打工的何学民夫妇先行一步前去救人时也因中毒落入池中遇难的时候,左文光还是不顾个人安危,跳进毒气池中救人,这需要何等的勇气与胸怀。

更难能可贵的是,左文光甚至还不是这个榨菜厂的工人,当天榨菜厂出事时,该厂老板夫妇骑着摩托车跑出大门,正好撞见左文光,便求他救人。随后,左文光和其他的数十名打工仔冲进厂里救人,而老板夫妇却跑到大门外躲避。在危险面前,一个本来就有责任去救人的人在外面躲避,而没有任何法律责任和义务的左文光却在奋不顾身地抢救落难者,他甚至没有去想这一切,这需要何等的勇气与胸怀。

左文光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他不是国家公职人员,也不是公安干警,他没有保护群众生命安全的法律义务。他不是这个企业的老板,也不是这个企业的工人,他没有享受企业产生半点利益,他不去救人没有人会说他什么。按照通常的惯例,他享受这个的利益最小,无疑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也是最小。但是他没有这样去计算,他来不及这样去计算,他只知道救人要紧,他这种没有法律义务的献身,比一般职务殉职的英雄更高大,他的献身更感天动地。

一位学者在谈到连续多起民工舍身救人的事情时说:“在农村,由于一些传统美德以最淳朴的方式传承下来,浇灌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当城市在文明的进步中逐渐失落和隐藏这些人性之美时,这些农民工便以最本能的方式彰显着人类最美好的道德和良知。从这点看,农村同样是精神文明的富矿区,值得去深入挖掘。”我不想将农村人和城里人进行一个道德上的对比,也许正是这种东西在城里越来越难以见到,惟其稀缺,才会倍感珍贵,惟其珍贵,才应好好珍惜,我觉得,从左文光身上,我们除了感动之外,我们还应该反思点什么,学习点什么。

中国式过马路

【参考要点】

一、提出观点:含义、立场

含义:“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表明态度:坚决反对,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制止和杜绝。

二、分析观点:原因、危害

原因:

1、法治观念淡薄,缺乏国民素质的基本认识和认同;

2、存在从众心理,难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3、公共交通资源上,强势、弱势的分配不公;

4、交通管理手段的乏力和无奈;

5、一些红灯设置不合理,未考虑到今后道路的变迁、人流和车流的变化。

危害: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落实观点

1、加强国民素质教育,提高人们安全意识;

2、创新管理手段,在红灯人行道口增添“语音提示”,起到既提示又做警告行人的作用。

【其他参考角度】

对于当前走红的“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网上众说纷纭:

网友A:中国人从内心至今对法治观念淡薄。一人不敢行事,人多了就天生有一种从众心理,即便违法也心怀骁幸,别人不遭自己也不会遭。法治伦理未融入自己内心,缺乏国民素质的基本认识和认同,只希望别人做到对自己则网开一面。

网友B: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是心里觉得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一傻瓜,就这样每个人抱着这同一想法就造成了红绿灯虚设的情景。很多中国人本来就喜欢从众,而难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中国人的公民素质亟需提高。

网友C:小则看是国民素质太低,大则看是国家法制没有落实,也很难落实所造成。长此以往人民不相信法制,自然心中就没有法制。而且这种行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网友D:我不认为“中国式过马路”的观点,这只是少部分人或地区的观点和存在现象,我们应该看到现代的中国人素质正在逐步提高,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网友E:人走得慢,车走得快,红绿灯给车通过的时间有两三分钟,你得站在旁边吃灰尘和尾气;而给人过街的时间只有十二三秒,你得小跑步才得过去(年岁大的人是很难的)。况且,过街横道线要三四百米远才能有,天桥或地道有长长的上下梯步。这是公共交通资源上,强势、弱势的分配不公。

网友F:“中国式过马路”是一种交通意识的缺乏。可以在红灯人行道口增添“语音提示”行人,既提示、又做到了警告行人的作用。

毋庸讳言,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其实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这一现象折射出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乏力和无奈,还有国人规则意识的淡薄。

七年级作文指导教案 篇6

一、写作目标:学会关爱,学会爱的表达。

没有爱的世界是死寂的,失去了生机与活力,没有了亲情与友情,缺少了真诚与倾心。当代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多自私自利,对周围的人与世界漠不关心,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通过本次训练学习,呼唤他们的爱心,让他们懂得爱亲人、爱他人、爱社会是一种幸福,给他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二、写作目的:

1、围绕话题,选取材料。(选材)

2、围绕材料,明确中心。(立意)

3、取一个吸引人的标题。(题目)

三、写作指导

面对这道开放性的题目,首先要放飞联想,搜寻自己生活、阅读中所积累的素材,然后根据占有的材料和自己的特长选择文体。

写 记叙文 ,首先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当你从亲身经历中选取某一事件展开叙述时,可以就近联想相类似的其他事件,用其他事件的细节丰富完善作文的内容;或者用相反事件进行反衬,强化文章的表现力。其次要讲究结构的安排。可以只写一件事,按情节发展推进故事;也可撷取若干事件,以片段组合的形式,表现“爱”的主旨。 话题作文虽然范围极大,但仍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说来,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围绕话题,选取材料。(选材)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就是引发谈话的由头。由某个设想好的“话题”所引出的作文就是“话题作文”。也可以这样理解:话题好比一个圆的圆心,从圆心到圆周上的任何一点连起来的线都可视为一个话题作文的写作角度。

话题“爱”的选材非常的广泛。选材的依据就是你自己认为最熟悉的,最有把握的,有话可写,较新颖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话题作文一定要紧扣话题选材,虽然话题作文的范围广,可并不是广而无边。其限制就是话题范围,所以在写作时万万不可偏离话题,另起炉灶,随便写一篇文章来。

2、围绕材料,明确中心。(立意)

话题作文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创新性,在三大特征中,立意的开放性、多样性、创新性是关键所在。

请学生围绕“爱”谈立意

3、取一个吸引人的标题。(题目) 有人说好的标题等于一篇文章成功了一半,因此,在构思文章的时候,把精力多用一点在题目上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就爱话题作文而言,可以考虑拟如下题目,大家一起来比较筛眩一种方法是给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修饰语,把大题变小;另一种方法是标题中不出现话题,而是作文内容或中心的体现。

请同学发散思维拟标题话题作文的要求往往是文体不限的, 记叙文 、小说、散文、寓言、童话、日记、书信等都可以。

四、写作要求:

1、以爱为话题自行命题 2、选取有意义的人或事

3、紧紧围绕“爱”,学会扣题 4、认真书写,字数不少于600字

作文指导教案 篇7

教学设想

作文号称中考中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要想在中考作文中取胜,平时的训练一定要科学,临场发挥时的运用一定要灵活。

我今年教毕业班,对语文中招试卷的三大版块之一的作文进行了重点的探究和写作指导尝试。我发现在全国28个省市中考大作文题目中,有85%以上考的是“话题作文”。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话题式作文题引起各地命题者的重视?为什么它倍受各级领导、专家的赞赏?通过钻研、分析我明白了,这是因为它合乎教育部《关于中考语文改革考试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精神,它紧密联系考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它能使考生有事可写、有物可记、有理可评、有情可抒,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类考生的特长优势,为中学生作文写作打开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因此我设计了一个单元的话题作文专项指导写作训练。

材料准备

我搜集、整理、挑选、打印了近几年中招语文话题作文中的满分、高分作文,并一一作了点评。尤其是同一话题的不同角度、不同文体的文章作为重点辨析、探究的对象。

理念渗透

1、结合话题作文,我潜心学习了有关教学新理念,即把问题教学引入课堂。因为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的存在,教学就无法进行,什么样的问题,就决定什么样的思考;思考决定行为。设计的问题要能引发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因此在作文课上我不是简单的让学生写作文,而是先让他们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在讨论中辨析、提高写作能力。如话题作文教学时,我先把自己搜集的近几年中招话题作文的资料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和传统的命题作文相比较,找出并归纳话题作文的特点。

2、要鲜明地表达出健康的人生观。“人生”即人生的意义,人生的目标,人生的奋斗。热爱生活,就是热爱人生。热爱人生就会使人充满活力,并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去。所以只有表达出正确的健康的人生观,才能得到改卷老师的青睐。

3、要突出自己的鲜明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就像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但这不是简单的语言上的标新立异,也并不是说选取的内容越奇特越好,而是在追求理想的人生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生命本质的诠释。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的意识。

2、养成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3、归纳出话题作文的特点。

4、学会审读话题作文中的材料。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操作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发探索的动力

近几年来,话题作文备受专家、出卷老师的青睐,它已在高考、中招中早已占了主导地位。话题作文如此受宠,一定有它自身的、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话题作文的特点。

由于学生手中有资料,我提出的问题又很具体明确,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我没有像传统教学那样,把我对话题作文的认识、归纳、特点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打破常规,让学生在体验、对比、辨析的过程中实现对话题作文的深入理解和感性认识。我把问题给了学生,他们便从问题出发,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问题。很快答案就出来了。与传统的命题作文比较,话题作文具有以下特点:

1、规定话题或主题。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都已经明确地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出了这个范围,就偏离了题意。如要求以“假如生命可以轮回,你将选择怎么的生命方式”为话题作文,虽然是假定,但仍是一个规定,不可以违背。如果学生在文章中大谈生命轮回不科学,生命不能轮回等,这就脱离了题目的范围,造成文不对题的失误。

2、设置特定情境。如:“爱心,与生命相伴;爱心,与生活息息相关。

有人说,爱心如阳光似春风;有人说,爱心是压力是动力;有人说,爱心如良药似神丹……

有的渴望拥有;有的默默回报;有的无私奉献;为他人、为社会、为自然……”

这组材料里透出的信息、设置的情境,应该是歌颂有爱心的人和事,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歌颂社会中阳光的积极的一面。如果学生写消极的阴暗面,就有悖情境设置,难得高分。

3、立意自由。话题中文只提供了一个写作的由头,思路的源头,留给了我们一个自由的思维空间。我们只要敢于变换角度,从传统的思维中“跳”出来,勇于另辟蹊径,在同中求异,在“旧”中求新,突破常规,就能求异创新,就能写出一些新颖别致的文章。

4、选材广泛。话题作文只有“话题”而没有规定的题目,具有全开放的内容。它便于我们在较大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最熟悉的题材写。尽可能写身边人,议身边事,绘身边物。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不感到陌生,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5、文体不限。话题作文大多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也有的对文体不作任何限制。这样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自如写作。或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文体来写,以表现自己的实际写作水平。

6、写法灵活话题作文的“话题”只是一个引子。只要与话题相关便符合要求,因此,作文时写作方法可以灵活运用,多种多样。可记人叙事,可议论抒情,可作理性思考,也可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补写等。

二、围绕话题,树立探究目标

承接第一步我又把第二个问题抛给学生。我们知道了话题作文的特点,那么怎样写好话题作文呢?它有没有规律可循呢?怎么给话题作文命名呢?同时我出了如下的话题作文:“追求,就是用积极的行动来争取达到某种目的。努力学习是追求,积极工作是追求,帮助他人是追求,争取入团是追求……有的追求知识,有的追求事业,有的追求远大的理想……追求,会演绎出大大小小的感人故事;追求,会碰撞出五光十色的思想火花。

请以‘追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自拟题目。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命、校名、地名。”

这下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意识又被调动起来了。我认为积极参与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人际关系智力。学生从情感上愿意参与教学,是衡量他们自主学习的标准,因为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学习的效果最佳。在积极参与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的有效参与。因为有效参与旨在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而有效参与首先是思维的参与,思维活动是认知的核心,思维的真正参与,就能开发智力,创新能力也能培养出来,离开学生的参与不可能有真正的学习效果。我在设计问题时都是在上述理论指导下循序渐进的。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究,证明了积极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有效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

学生讨论、发言的积极性很高,思维被击活。有纵向思维的:思维纵向发散,以寻求事物的变化、发展和因果关系;有横向构思的:思维横向发散,对那些相关的事物进行横向比较;有逆向思维的:思维逆向发散,用求异思维方法,从事物的相反方向立意作文章。

学生归纳说:其实上述话题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几种写作的可能,或谈看法,或谈经历,或编故事……

若谈看法,还有多种选择,用议论的方式论证不免落入俗套,还不如采用哲理散文的方式进行诗意的描写,用材料中的话作每一段文字的起首,充实内容,有机地连接,一篇佳作便会脱颖而出。

若谈经历或编故事,最好有经典的生活事例能点到“追求”这一话题要求,切不可脱离话题而沉迷于叙述的过程中,形成本末倒置,反而得不偿失。

三、仔细审读,把握“话题”中心

常见的话题作文提供的“话题”少则一两句,多到十来句,但无论长短,审题时都要仔细审读揣摩,抓住中心词或中心句。如:

贾占标是我的学生,他非常喜欢阅读课外书。文学名著、科普读物、报刊杂志都读得不少。因此,他知识广博,学习成绩优异,被同学们誉为“小博士”。但有人向他讨教学习成功的秘诀时,他却说:“我没有什么秘诀,就是书读得多。”

书犹药也,善读者能医愚。健康的课外阅读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使人增长才智,修养性情,提高素质。你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

请你以“课外阅读”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

这一话题中的人物语言“我没有什么秘诀,就是书读得多”以及“健康的课外阅读能使人增长才智,修养性情,提高素质”,这两句是必须重点把握的中心句。也就是说一是要多读。二是要读“健康的课外书”而审读时只有抓住这一点构思作文,才能不偏离题目,从而写出符合话题要求的佳作。

四、审题要抓住“过渡语”

“过渡语”一头连着“材料”一头连着“话题语”,昭示着“材料”的倾向,隐含着题目的话题,体现着→←命题人布设“材料”的用意和“材料”本身固有的思想性,是审读“材料”的可靠参照,是审题时最不应该忽视的。如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中的话题作文“阳光”中,“阳光给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带来勃勃生机,阳光还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阳光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阳光激励我们去追求美好的事物……”这些过渡语就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五、紧扣“话题”内涵,写出真情实感

应该说,话题作文写作的空间较大,但需要扣住内涵结合实际选择切如角度。这一话题作文最后一句运用了疑问句。“你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这就要求必须在紧扣话题内涵的同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写。

六、力求主题深刻,富有新意

有人以为,写话题作文就像拉家常似的,其实不然,话题作文也是不能漫无边际地东拉西扯的。它要求突出主题,围绕主题选材,力求深刻,写出新意。学生不是缺少生活,而是少了一些观察与思考;学生不是不能创新,而是少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创新源于观察、积累、思考,身边很平常的事情,其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同样的一件事情,我们思考的角度不同,背景不同,目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观点、认识,就会产生有创意的想法。

七、写作练习

上述几个话题已经分析讨论过,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任选一个话题写作文。

八、佳作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略(将上节课学生的优秀作文展示出来,并评析)

课后反思

1、通过上个学期的段考实践,学生写话题作文的能力确有提高,三次话题作文,没有一人写跑题的,没有低于32分的作文;而且学生给话题作文拟的题目有深意、有思想,或点明文章中心,或概括故事,这比较难得。

2、如何让学生的作文更富有个性,更有创意;如何让学生能针。

对一个话题写出不同思考角度的文章;如何让学生组织好过渡句,从而提高学生将已熟悉的题材去适应不同的话题;如何使学生的语言有文采、有特色。这是今后的作文教学中需要探究的课题。

作文指导教学设计 篇8

学习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重点:

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

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音响的录音。

学生:1.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或者是一种自然现象。

2.准备自己游览风景名胜后的照片与及相关文字资料。

3.交流第一项内容的同学可以制作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课文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我们生活在这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们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想联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一”各板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每一项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

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

走进音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

回顾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说说自己暑假游览的风景名胜及自己的感受,特别说说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

分块讨论,组内交流

1.学生自选某一方面内容,按要求进行准备。

2.同桌或分类进行组内交流。

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1.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

2.选择同一项内容的同学合作向全班汇报。为增强趣味性,选择第一项的同学可戴

头饰合作交流。

3.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4、教学后记

第二、三课时习作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谈兴很浓,仿佛自己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并融入其中。同学们也有了写的欲望,想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下来。

这节课我们就来加工整理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选择其中的一项,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写下来,一定能成为一篇佳作。

选材命题,明确要求

(1)选择话题,确定材料。

选择“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走进音响世界、回顾暑假生活”三个话题中的一个,确定写作材料。暑假生活有很多可写的内容,这次主要以浏览风景名胜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为主。

(2)大胆构思,精巧命题。

简单交流本组课文的题目,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题目:

我是一棵__树

小树与鸟的对话

雪的自述

大自然的声音

蟋蟀在唱歌

听雨

游__×

……

(3)习作要求。(投影出示)

学习本组课文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写景的文章,注意选取独特的视角,放飞想象的翅膀。

记事的文章,注意有顺序地把事情的经过记叙详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分三大类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再次修改,誊抄习作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