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
7月17日—7月20日为期三天的新高考培训,时间很短,但让我受益颇多。不得不说,本次培训的课程,在当前陕西要进行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其针对性、启发性和指导性都很强。奔着学习新高考而去,不虚此行。
下面将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必须承认新高考的优势
高考改革势在必行,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无论是对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还是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都能起到非常积极的导向作用。
首先,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而且也能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在新的高考方案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占有比较大的分值比重,相关科目的考试等级将赋以相应的分数计入总分,这可以引导学生学好每门课程。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优势和志向,来选择不同的考试科目,不在认为的被分成文理科,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学科特长。
其次,对于学校而言,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需要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引导。新方案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招考评价体系,将会促使我们的基础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将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
二、客观看待存在问题
第一,否定“一考定终生”后,普通考生是否真正从两次考试中受益呢?不得不承认,选考科目和英语学科的两次考试带个学生更多的机会,第一次考试中存在的不足经过自己的总结和提炼,在第二次考试中可以一定程度的改变,这样有利于成绩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但也有考生反映,第二次考试带来的压力是相当大的。不管成绩理想与否,为使自己的成绩最理想,学生基本都会选择两次考,河阳就造成学生一直要放不少的时间在这门课上,这势必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实际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第二,“速成式”选考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质”让人质疑。原本三年完成的教学任务被缩成两年或者两年半的时间完成,让人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全面、完整和准确产生怀疑。毕竟高中知识的建构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原来三年才能掌握的知识,并不是所有学生能够胜任的,特别像物理、化学、地理这些需要理性思维的课程,更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第三,分时段考试,谁来安慰语数外老师受伤的心?高考时间的错位同时也考验着不同学科老师的心理承受力,语数外的三门主科目的高考时间放在第三学年的六月份,这就意味着三门学科的老师必须全力以赴三年,而其他速考科目的老师,早者可以在高三的十月份完成选考任务,结束教学任务,迟点也可以在次年的四月份结束教学任务。对比差距,语数外老师的压力可想而知。
不管怎样,高考的指挥棒已经高高举起,并指向了学生个性成长与学校特色办学的方向,这将深刻影响着我们的高中教育。学生如何在选择中学会选择,从而成就自我?老师如何在学生的选择中完善自我,从而实现自我?学校如何在挑战中抓住机遇,走向成功?未来三年,我们都应该全力以赴!
20xx年x月xx日,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xxx版高中英语教材线上培训的课程。此次课程围绕英语基础教育展开培训,就老师们感到困惑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给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提供了很多实用而又有效的建议,为我们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多帮助。此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xx教授就在主题意义探究中,促进学生“得意与得语”协同发展这个话题进行解读。xx教授指出,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防止钟摆现象,既不能“重意轻语”,也不能“重语轻意”,我们要敢于迈出自己教学的舒适区。接着xx教授提出了新课程教师的教学困惑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新课程的语言知识教学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进行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教学提出了详细的指导,并促使我们思考得意与得语的关系,这对我们以后的教学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最后的案例分析让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在教学中如何做到两者的结合。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要不断的创新,力求做到得意与得语兼得。
xx教授就依托文本分析,做好新教材教学设计展开培训。提出教师在做文本分析时所存在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案。钱教授指出,在做文本分析时,要关注教学内容,要关注话题,围绕主题进行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或归纳提炼主题,还要关注学生的学情,从学生实际出发,将老师读得转化为学生所得。xx教授则就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以及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这让我们开始反思原来的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同时也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
本次培训,让我感触颇深,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以后要努力的方向。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好地优化自己的课堂,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从事小学英语教学一年有余,由于不是专业出身,自身英语水平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感觉到非常吃力,常常是为丰富自己的英语常识或查找一些相关语法而忙碌,对于教材谈不上研究,更谈不上吃透,教法方面也就无法去深研细究了。所谓的课堂教学常常是像倒水一样将自己的所知在课堂上倒出来,然后回过头来再反思,查漏补缺。同时,在教学中也有好多困惑,常常感到束手无策。因上述原由,所以本人迫切希望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自己在英语教学方面的水平。正在此时,恰逢区教育局组织教师进行英语教材培训,于是报名参加,希望通过学习,自己能在英语教学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通过一学期的培训,和其他教师的交流,以及结合自身的教学,使我对所从事的英语教学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在课堂教学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进步。为了积累经验,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现将本学期参加培训的情况反思如下:
通过培训,我觉得作为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要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一、不断充实自己,扫除自己在英语知识方面的盲区,尤其要扎实课堂用语。教师除了要熟悉书本上的词汇、短语、句子外,还应结合生活实际,熟悉一些生活常用语,常用句子、短语,尤其是在课堂中要使用的句子,教师要达到熟练使用。比如说教室里的每个物件用英语怎么说,学生打报告应怎么说,教师应怎样回答等。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只有教师达到在课堂上能无所顾忌地使用英语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去谈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就此,我建议区教育局在培训同时,能组织一些英语专业水平高的教师在英语知识、常识方面给我们做好指导,尤其是在发音方法上重点指导,让我们能教给学生标准的英语。
二、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培训中,指导老师们提出了许多非常好的做法,有很多是经验之谈,但经过我在实际中的实践反思,我发现有些方法不一定就实用于我所教学的班级,因而,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摸索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借鉴并变通使用别人成功的做法,要常反思,常调整,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就此一点,我建议教育局在组织培训中,重点为教师们搭建好一个交流平台,让有经验的老师都来说话,将他们的成功经验进行传递,交流不要仅限于口头,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上网在论坛里。这样,成功经验多了,总有适合自己借鉴的经验。在不断的交流中,能够达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三、合理使用直观教具,充分发挥教具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提到直观教具,我们首先想到的将会是多媒体设备,但通过参加培训以及和老师们的交流,我觉得,多媒体设备的确有其先进的一面,但如何用好它,在什么时候用,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一个课题。老师们在培训中告诉我们,他们使用图片、简笔画、实物进行教学,同样取得了成功,由此可以说明,不管是什么教具只要用得合理,就会有它的效果,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地研究如何去用好各种直观教具。就此,我建议区教育局能在教育网上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们在教具方面的共享,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图片、简笔画等,以提高教师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劳动。
四、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使英语学 培训中,老师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不喜欢学英语,学校里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问题提出来后,我就在思考,没有氛围,那我们就应该去营造氛围,就应该从自身做起,首先,教师要做好榜样,在平时教学中或和学生的交流中要尽量使用英语,至少在自己教学的班级是可以实现的,虽然这做起来的确有些难,就像普通话的推广一样,这么多年了,依然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们要知难而上,我们还是应该努力去尝试,只要你做了,就总会有收获的,当你通过努力使一部分学生喜欢使用英语说话、交流,喜欢学习英语的时候,你会觉得你没有白付出。就此,我建议在区教育局的培训中能设计一些简单的话题供老师们用英语进行口头交流,尽管也许只会有一部分老师参加,但我相信那一定也会有所收获的。
总之,本次培训对我来说的确是受益匪浅,从中不但开阔了我的知识视野,同时也吸取了不少新的教育方法和理论,但是在我心中还有一点遗憾,就是自己所学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此我衷心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开展一些类似的培训活动,多给我们一些学习的机会,以便使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再登新台阶。
学了几年的英语了,很多人会问:学英语到底有没有诀窍?或者说怎样才能很轻松的学英语?
我是一个高中生现在就来谈谈我的感受:我一直认为,培养自己的兴趣是学习英语最好的方法。目前,在网上,有很多我感兴趣的文章都是用英文写的。多我来说,我一直对股票,投资,以及世界经济局势十分感兴趣。所以,我就在网上经常游览这些方面的英文文章。后来,我才发现,比起西班牙语,法语,德语,和其它欧洲语言来说,英语应该是算最容易的。
我一直觉得,要想掌握一种语言,像一些在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的条件的大学生,还是有捷径可走的。大量的阅读和扩大词汇以及做全真试题,然后通过四六级考试,接着利用在准备这些考试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语感及词汇过渡到口语和听力的学习,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但这些都和Diligence分不开。而大家的偶尔一句“我要好好学英语了”,也决不能只是一句漂亮的话,一定要有行动并持之以恒。
我高中英语一般,但是通过大学三年的积累,也自认为学到了很多,并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只有日积月累,通过量变,才有可能实现质的飞跃。大一的时候学英语还是很保守的,所以刚听到李阳这种英语教学者也觉得非常新鲜,所以寝室里每人都买了他的其中一本书,我记得我买的那本是“爱情英语”,因为它里面说学英语是枯燥的,而爱情是浪漫的,所以把英语与爱情结合在一起是最好不过了。我还记得我背下了“大话西游”里的那段经典的对白,那是我大学里学习口语的开端。而外语系公共教学普遍的背文章期末加分制,也促使我背了好些文章,这些都为我以后四六级考试以及在和人家对话练口语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说实话我四六级考试至少在作文这块从来没有刻意去准备过,只是图表分析作文我看过一点格式,其他的我都是用我背诵的文章加改写完成的,背诵这个方法太有好处了,几乎涉及英语学习的每个方面。但是我背诵不是那种迷迷糊糊的背,而是背的很熟练的,能够脱口而出的,这是李阳老师(微博)的书上教的。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有时你会感觉自己进步很慢。曾经记得在刚准备四级考试时,每天做阅读,却发现还是错那么多。明明自己阅读的感觉好起来了,为什么还错那么多呢?后来出现自己还只是处在一种比较低的阶段。因为那时我由于语感还不好,所以无意识的就陷入那种想去把握句子结构的行为,却忽略了文章到底在描绘什么内容,所以一篇文章下来,虽然觉得自己把握复杂句子的能力加强了,却做不对考题。在认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就不会那么在意做错还是做对了,反正总有一天我会做对的。
我有个蛮怪的方法,就是喜欢在平时做试卷时把所有答案都写好了,我指的是单选题。因为我觉得英语这东西,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那些不懂的东西只能拿来记,而不是刻意去理解,有些人一定要问我这道题为什么选这个答案,我实在说不出,反正我自己知道了,因为我以前碰到过,有这种感觉。那些因单词问题而解决不了的题目就更是这样,我做错这种题目的时候从来不会有什么挫折感,反而会在心里想,这种题目要是我认识这个单词早就做出来了。所以就刻意记一下这个意思,记住了就完事,没记住也没关系,反正我从来就是有重复做题的习惯的,一套试卷我可以做18遍而不会觉得烦,因为每次做我的感觉就会好一点,语感也会强一点,句子结构的把握也会再好一点,而且更重要的是,自信心也高一点。我是那种什么类型的题目都会拿来当作培养语感材料的人。比如,我以前在开始做一份试卷前,有时会花20分钟在一道单选题上。
因为我在培养感觉,通常我会挑一题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长一点的句子,在心里读上20分钟,直到自己觉得进入状态了,能发挥出自己实力了,才会一口气做完整张试卷。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答案。对完答案后从来不会有什么伤心的感觉的。阅读也是一样,我不理解我会一直看下去,曾经我一遍阅读看了一个早上,完全是我自己的经历。可考试的时候却也丝毫没有把这种慢热的习惯带到考场,因为考前对阅读的感觉自己心里完全有数的,感觉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好的话我当天早上还要死命看上一遍文章。
总之这些细节的经验很多,说也说不完。学好英语,兴趣非常重要,大家也都明白。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激发了我的求知欲。有人说,英语水平高是将来找到理想的`工作甚至出国的资本。这固然不错,但除此之外,我更觉得,英语是一扇窗口,他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一派新奇的景象。当我能够用英语同老外及口语好的同学交流,从那么多英语网站上了解国外的社会、历史、科学和文化,并取得第一手资料时,我才真正的领悟了掌握一种语言的妙处。
前面我说了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但我相信:只要仔细体会,逐渐摸索,人人都可以创造出一套有特色并且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我从“读”中受益无穷。二十一世纪报我也坚持买了看,直到我有了电脑可以看电子版以后。通过有意识的大量阅读、一方面扩大了词汇量,另一方面培养了语感。而这两方面我认为是掌握一种语言的两大支柱。
而语言就是这样,是相互促进的,语感好,在练习听力及口语时都会感觉到你以前在阅读中学到的有多重要。读的东西多了,词汇量足够大,语感足够强,其他的技能,只要多加练习,这三方面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在听方面,是我的一块弱项,总觉得和阅读能力不相符合,所以只能靠最实用的逐句听写法了,再结合听广播,这样精听和泛听结合,进步也很快。到了大三,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成为很多人的愿望。但很多人却羞于开口,而口语却偏偏是要以丢脸为代价的。正如新东方老师所说的,只有我们平时脸丢光了,到了最后与人交谈或参加各种口语考试时才没脸可丢,这确实有道理。平时适当模仿地道英美音的发音,并坚持开口说,借助各种媒体工具,总会有所成。有了那么点自信后,就可以开始找各种人说了,决对不能怕丢脸。
但是对于口语学习我还是想说,单纯的背诵或者单纯的练习各种对话都是不够的,而要两者结合起来。当初我虽然背了很多文章,但却发现我在和外教对话过程中非常吃力,就是觉得自己没用,为什么背了那么多文章口语还是这么差。很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到我一个同学的寝室里,却发现有个我们系的竹材工艺专业的同学在网上英语聊天室说英语。虽然我那时觉得他口音不好,但是却发现了练口语时交流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交流,才能把口语学好,也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巩固以前背诵过的所有文章。大家不用担心自己背的用不上,事实上你早上背的东西下午就可能用上了,前提是你在背完后有那个交流的过程。可能很多人说口语找不到partner,怎么交流。是的,这完全是现实,但是我的方法是和自己交流,这是最大程度的利用自己,而且自己和自己当然水平完全一样啊,我就把我自己的英文名JAMES当成另外一个人,然后设想一个TOPIC和自己交流。起步阶段什么都可以说,关键是练口语的感觉,渐渐地就可以让自己的对话有些逻辑和条理性。还有,一个人在说话时,可以说得很夸张,这样对自己以后说话自然不自然很有好处,因为刚开始学的时候总是觉得非常UNCOMFORTABLE,那是受到中文发音的影响,而一个人在教室trytospeakitinanotherway时,我指的是夸张的表达自己,就会克服这个困难。最后还是想说一句勤奋比任何技巧方法都重要,学英语贵在坚持。
在5月25-26号我参加了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中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线上研修活动。
首先听取了华南师范大学胡中峰老师的《高考试题的检测评估与教学实施的建议》,讲座专业性非常强,从信度、难度、区分度等方面给我们讲了高考检测的量化评估方法。说实话,这个前面的内容确实是专业性特别强,在理解方面我还是有点难度,但是也是通过这个学习,对学生练习题的选择有了更多的思考,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什么样的角度来选拔人才,以及我们自己在将来的教学当中,如何挑选好的试题给学生,有效备考。胡教授强调,要了解高考试题的质量,通过对试题质量分析把握所教学生的水平,针对学生的水平进行因材施教,要建立教师的题库。作为老师必须对试题加深认识,不能随便试题就拿给学生来做,这样效率不高而且浪费时间。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率。
第二个讲座是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文化学院黄丽燕教授给我们讲《基于大数据的高中学业质量测评研究》。黄教授从三个方面给我们讲了这个讲座,1。2021年广东高考英语概况,2。考生能力分析,3。教学思考。黄教授先是从测试数据方面告诉我们,以考试成绩的离散趋势分布、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来分析学生的成绩。这里让我认识到,看学生的成绩不能只看平均分,最高分或最低分,还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学生的成绩,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使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教授提醒我们,在学生能力分析方面,学生的阅读理解方面如何掌握主旨大意,推理判断要指导学生定位关键信息,不能只是对答案。我们要让学生提高做题的能力,提高语言能力的发展,掌握学习策略。在书面表达方面,黄教授提出很多学生在审题的时候内容要点理解不到位,导致失分,衔接方面指虽然写看似写的内容很长,但是意义的表达不是特别好,语言要连贯得体,使文章的表达顺畅。她的这些建议让我思考,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不能只是一味让学生背诵,还要让学生学会审题、分析题目,再不断地操练同一篇作文,不断修改,让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实际的提高。教授也给我们讲了基于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大概念为统领进行单元教学及教学,设立不局限于对具体知识的简单记忆和技能的机械训练,而是通过设计与学科有关联的实验、探究、解释、说明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认知活动的累积,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系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学科的核心素养。还有一个建议是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深度学习是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获得健康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在素养的目标引领下聚焦学习主题,展开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通过一系列参与和体验式的活动,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体会学科基本思想,建构知识结构,理解并评判学习内容和过程,能够综合应用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既有扎实学习基础又有独立思考能力、善于合作、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创造美好未来的社会实践的人。
在案例展示中,各个老师给我们精彩地展示了高三的教研活动。来自广州市第二中学的杨老师给我们做了《循序渐进厚积薄发——新高考背景下高三英语教研经验分享》,向我们展示了广州二中2021届高三学年的安排。我认识到我们县级高中跟广州领先学校之间有很大的差距。杨老师的分享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说以主题为引领进行单元复习,这个在高三我自己也是非常困惑的一个问题。我们学校一直按照单元进行高三的复习,很多外面的学校是通过主题来进行复习的,这样可能在高三复习会更有效率。但在我们这个地方英语基础差的情况下,我们操作起来确实有很大的困难,所以我也在思考如何把主题引领放入我们高三复习当中。杨老师的讲座当中提到很多的微课程,我觉得是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提高语言能力,完善学生的学习策略。希望在以后的高三复习当中,能够以主题为引领,篇章为依托进行复习。
来自韶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王锦霞老师分享了题为《主题引领促高考备考成效,对分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区域高三英语教研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讲座。他跟我们分享了韶关市的教研活动形式,比如组建QQ群和微信群,组织课例教研、教师技能比赛、论文交流、研修培训、共读和分享会等。我觉得教师共读跟分享会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做法,大家共读一本书,然后来进行研讨,非常有意义。同行相互探讨,促进彼此的教学能力,共同成长。评课也不是一味说好话,而是要提出有建议性的东西,让对方有所思考,彼此之间能够学到东西,促进教学。王锦霞老师提到的,课例研讨老师必须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进行总结,真的是很深入的教研活动。如果老师们真的能够做到认真备课磨课、课后反思,对我们所有的老师教学能力都有所提升的,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都能够研有所得。
每次的教学培训,我真的觉得从中学到很多新的东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xx年9月16日,作为一名新的英语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新教材培训,这是我所参加的第一次专业性较强的培训。可以说,上午的三堂示范课以及下午郑文老师关于新教材的分析完全刷新了我对于新教材、新课堂的理解,也让我更明白了新教材的意义所在。对于我今后的教学成长具有极大的指导和帮助。
首先,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此次培训之前,这句话仿佛只是一句口号,我不是很确切的知道怎样才能将这句话与现实教学相结合。听完三节示范课之后,我明白以学生为主不仅仅是在课堂设计上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它还贯穿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周璨老师反手写字母,应海鹏老师亲切的摸摸学生的头等动作虽然细小,但学生从中感受到的关爱却是无穷无尽的。这是我作为一名新教师所应该学习的。
其次,学英语不是学单词,更不是学句子。一直以来,英语学习总是走进一个误区,那就是会写单词,会背课文就是会英语了。这种现象在农村学校更为盛行。而新教材将Let’s talk部分置于Let’s learn之前,目的就是让学生对英语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单词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单词运用于句子以及合适的语境中,那才是真正的学会了这个单词。在这次培训中,三位示范课的教师都很好的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交流氛围,学生也得到了充分的操练。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更多的形成一个自然的英语交流氛围,多反问,多回答,将英语自然的融合在师生对话中。
最后,这次的培训地点设在宾虹小学,这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优良的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较良好,接受能力也比较快。相对之下,农村的孩子在英语基础和接触范围等方面就会有所欠缺。但是,上示范课的李旭文老师也同样来自农村,她的课环节紧凑,生动活泼,使学生兴趣盎然。其中关键在于教师是否会钻研教材,是否有认真备课。所以,在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导下,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我会有新尝试,与学生拥有共同的新成长。